大会战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各大会战

抗日战争各大会战

抗日战争各大会战在抗日战争过程中有几大会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抗日战争各大会战,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

抗日战争各大会战——淞沪会战李宗仁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这样记述“八·一三”淞沪会战:“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上,鲜有前例……是我国抗战八年,牺牲最大,战斗最惨的一役。

”冯玉祥说,“在上海战场上,一百里以外看著,半边天都是红的……我们的队伍每天一师一师地、两师两师地加入前线,有的师上去之后三个钟头就死了一半;有的坚持了五个钟头就死了三分之二。

这个战场是个大熔炉,填进去就熔化了”。

作为抗日战争中国正面战场22次会战中规模最为庞大的战役之一,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参战的兵员总数将近百万。

在两个多月内,中国方面除中央军外,长江以南各省,包括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相继派出部队,先后投入78个师、7个独立旅、3个暂编旅和财政部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炮兵7团、宪兵1个团,以及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兵力总数75万人以上。

另有空军的第二至第九大队等8个大队和1个暂编大队,几乎调动了当时全国1/3兵力。

虽然中国部队的兵力是日军的近3倍,但装备上的巨大差距和战斗指挥的巨大失误,造成了中国军队只能在淞沪正面、纵深均不足20公里的地区,与日军反复拼搏,筑起血肉长城。

以中国军队中最精锐的第98师为例,在仅仅18天的作战中,伤亡达4960人,几乎占全师兵力的62%;阵亡的营级以下军官约200人。

陶峙岳为师长的第8师并非中央嫡系部队,进入淞沪前线时,其装备甚至仍以19世纪20年代的汉阳造步枪为主,全师根本没有重型武器。

第8师参战近3星期,全师作战人员从参战时的8000余人减员至700人。

在蕰藻浜战场,第78师467团迎击渡河日军,1个连在10分钟内就全部阵亡!战后,何应钦在回忆录中记载,淞沪会战中“我军消耗竟达85师之众,伤亡官兵333500余人”。

蒋中正有意挑起淞沪会战,诱使日本改变进攻路线淞沪会战是蒋介石的抗日大战略。

经 典 战 役

经 典 战 役

经典战役1、【长沙会战】1938年至1944年,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八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

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日军共伤亡10.7万人,中国军队共伤亡13万人。

2、【中条山战役】1941年5月7日至月底,日军华北方面军集中了10万余人的部队,包括从华中中国派遣军和关东军中抽调部队和飞行团,进攻晋南中条山地区中国第1战区的近18万部队,结果日军以1比20 的极小伤亡代价打败了中条山地区的国民党军,蒋介石称此役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自太原会战后以来,日军一方面重点对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大举“扫荡”,一方面也多次攻击中条山国民党军队,但始终没有大的进展。

进入1941年后,日军鉴于百团大战后八路军消耗很大尚未恢复,遂决定先打击中条山的国民党军。

然而,中条山国民党庞大部队竟然不堪一击。

从5月7日日军发起攻击开始,中国军队“一经中间(被日军)突破,各部皆陷于包围零乱之中竟至不可收拾”。

3、【衡阳保卫战】历时48天的衡阳保卫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以衡阳的陷落宣告结束。

但它却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记载:衡阳保卫战,10万以上的日军包围了1.7万名中国军人。

当中国军队在衡阳击败日本的第二波进攻并击毙2.5万日军之后,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倒台。

经48天血战之后,衡阳于8月8日陷落。

日军死伤超过7万人,其中4.8万人被击毙;中国死伤1.5万人,其中7400人捐躯……4、【常德会战】1943年11月2日,日军10多万人兵分四路,动用空军、毒气瓦斯部队等向常德发起攻击。

中国军队20万将士奋起反击,以劣势装备和血肉之躯与日军展开生死决战。

至12月20日,日军伤亡40000余人后败退,中国军队用伤亡50000余人的代价换来了胜利。

常德会战因战事惨烈,而被称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XX镇开展扫黑除恶百日大会战的工作方案

XX镇开展扫黑除恶百日大会战的工作方案

镇开展扫黑除恶百日大会战的工作方案嘿,各位,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份关于咱们镇开展扫黑除恶百日大会战的工作方案。

咱们可得认真对待这件事,因为这关乎到大家的切身利益,让咱们一起把这个“大工程”给圆满完成!一、总体目标咱们要明确总体目标,那就是通过百日大会战,全面排查整治黑恶势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具体来说,就是:1.摧毁一批黑恶势力犯罪团伙;2.打掉一批黑恶势力保护伞;3.整治一批治安混乱地区;4.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工作重点1.深挖黑恶势力犯罪线索,严厉打击各类黑恶犯罪;2.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的监管,严防黑恶势力渗透;3.深化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提升治安水平;4.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三、具体措施1.广泛发动群众,营造浓厚氛围咱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扫黑除恶百日大会战。

通过悬挂标语、发放宣传单、举办讲座等形式,让人民群众了解扫黑除恶的重要性,积极参与举报黑恶势力犯罪线索。

2.建立健全排查机制,全面排查整治咱们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排查机制,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不放过任何一个黑恶势力犯罪线索。

同时,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治,确保百日大会战取得实效。

3.强化打击力度,严惩黑恶势力犯罪对排查出来的黑恶势力犯罪线索,咱们要依法严厉打击,坚决惩治各类黑恶犯罪。

同时,要加强对黑恶势力保护伞的打击,坚决查处背后的腐败问题。

4.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治理水平咱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通过开展“一村一警”、“一格一员”等工作,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为扫黑除恶百日大会战提供有力保障。

四、组织保障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咱们要成立扫黑除恶百日大会战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百日大会战。

重点工程双月大会战工作总结

重点工程双月大会战工作总结
部分工程项目的技术水平不足以 应对复杂的地形和地质条件,或
特殊技术要求。
资金筹措困难
由于各种原因,包括政策调整、市 场变化等,部分工程项目的资金筹 措面临困难。
人力资源紧张
部分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劳动力资源 紧张,难以满足工程需求。
应对策略和措施
加强技术研发
通过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施工技 术和装备水平,以应对施工难度
通过重点工程双月大会战的实施,为 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福 祉、提高综合实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02
双月大会战工作内容 和实施情况
工作内容概述
制定双月大会战工作方案
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时间安排和责任人。
建立协调机制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组织培训和技术交底
针对重点工程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培训和技 术交底,提高工作人员技能水平。
总项目数。
质量不合格率
统计各工程项目质量不合格的 情况,包括质量不合格的项目
数和总项目数。
质量问题分布图
展示质量问题在各工程项目的 分布情况,用饼图表示。
安全生产数据表
安全事故发生率
01
统计各工程项目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包括事故次数和事故发生
的比例。
安全培训次数
02
统计各工程项目进行安全培训的次数,包括培训的次数和参与
完成效果
双月大会战工作的实施有 效推动了重点工程的进展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 效益。
03
双月大会战成果和亮 点
成果概述
本次双月大会战共完成了10项重点工程,涵盖了交通、能源、水利、城 市基础设施等领域,总投资额达到100亿元。
通过双月大会战,各项目均按照计划完成了阶段性目标,部分项目已经 提前完工并投入使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抗日战争时期的22场大会战(学习资料)

抗日战争时期的22场大会战(学习资料)

抗日战争时期的22场大会战整个八年抗战,国军正面战场先后进行大战役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役3.89万余次,毙伤日军85.9万余人,国军总共死伤322万多人。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双方投入几十万的兵力。

由于国民革命军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了330000多人的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兵,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

此战日军伤亡50000余人。

来源华夏历史网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

此时国民革命军兵力凋零,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

日军进入南京开始了长达数月,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0000多人。

太原会战 1937年9月13日——11月 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国民革命军由于指挥混乱,布置不当,被迫从太原突围。

此战国民革命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消灭敌军20000余人。

但从此国民革命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结束。

徐州会战 1938年1月——5月21日日军打通了津溥线,扩大了占领区,但未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

国民革命军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4~5个月的时间。

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鬼子10000多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兰封会战 1938年5月21日——6月日军试图在徐州会战后继续扩大战果,板垣征四郎师团孤军深入,被以薛岳为指挥的国民革命军包围。

最后由于蒋军嫡系将领的无能,国民革命军最终功亏一篑。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10月历时四个半月的武汉会战虽然最终以武汉失守而结束,但国民革命军的正面抵抗取得了毙伤敌军40000人、近100000名日军因战斗、气候、疾病等原因暂时丧失了作战能力的巨大战果,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

转载注意来源随枣会战 1939年5月1日——20日武汉会战后,日军为消除鄂北、豫南方面国民革命军对武汉的威胁,向湖北省枣阳地区发动进攻。

抗日战争中的几大会战

抗日战争中的几大会战
抗日战争中的几大会战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
主要指挥官 动员兵力 伤亡情况 结果 意义
中国 蒋介石 80万 30万
日本 松井石根 20多万
4万 上海沦陷 为长江下游工厂内迁赢得时间
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月)
主要指挥官
中国
阎锡山、卫立煌
日本
寺内寿一、板垣征四郎
动员兵力 伤亡情况
结果 意义
28万
14多万
10万
3万
太原失守
创造了华北歼灭日军人数的最高纪录 国民党军队在华北对日军的正规战争结束
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
主要指挥官 动员兵力 伤亡情况
结果 意义
中国 李宗仁 60万 10万
日本 寺内寿一
24万 2.4万 除州沦陷 为武汉保卫战赢得时间
武汉会战(1938年6月11日-1938年10月27日)万
1.1万
结果
宜昌失守
意义
重创了日军
长沙会战(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共三次)
中国
日本
交战地点
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
主要指挥官
薛岳、陈诚
阿南惟畿、冈村宁次
动员兵力 伤亡情况
结果 意义
约120万人次
约40万人次
9万多
11万
迫使日军回到原战略态势
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信心
主要指挥官 动员兵力 伤亡情况
结果 意义
中国 蒋介石,陈诚
日本 冈村宁次、畑俊六
110万
30万
40万
25.7万
武汉沦陷,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被彻底粉碎
枣宜会战(1940年5月1日-6月18日)

抗日战争时期的22场大会战

抗日战争时期的22场大会战
徐州会战
1938年1月——5月21日
日军打通了津溥线,扩大了占领区,但未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国民革命军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4~5个月的时间。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鬼子10000多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兰封会战
1938年5月21日——6月
日军试图在徐州会战后继续扩大战果,板垣征四郎师团孤军深入,被以薛岳为指挥的国民革命军包围。最后由于蒋军嫡系将领的无能,国民革命军最终功亏一篑。
抗日战争时期的22场大会战
收起
整个八年抗战,国军正面战场先后进行大战役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役3.89万余次,毙伤日军85.9万余人,国军总共死伤322万多人。
会战名
时间
简介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双方投入几十万的兵力。由于国民革命军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了330000多人的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兵,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此战日军伤亡50000余人。
豫中会战
1944年4月——5月25日
日军试图通过豫中会战围歼国民革命军第一战区主力,并打通平汉线。由于国民革命军指挥失当,洛阳沦陷。日军实现最初的作战计划。
长衡会战
1944年5月——8月
豫中会战同时,日军开始进攻湖南,打通粤汉铁路。国民革命军在衡阳进行了长达四十八天的抵抗,最终因没有拒不后援而遭到失败。
晋南会战
1941年5月
此次战役日军的目的是:在华北要歼灭山西南部的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军伤亡42000余人,被俘35000余人,日军伤亡仅为国民革命军的1/12,成为“抗战史上最大的耻辱”。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9月————10月1日
国民革命军第六战区在正面战场上主动发起1941年以来惟一一次主动进攻作战,歼灭日军7000人。最终由于第九战区指挥失误,日军一度攻占长沙,国民革命军伤亡失踪70000人,日军仅伤亡20000人。

抗战历次大会战中日双方兵力及伤亡对比

抗战历次大会战中日双方兵力及伤亡对比

抗战历次大会战中日双方兵力及伤亡对比:一、平津保卫战(1937.07.07--07.30)日军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约1万人;中国第29军第132、37、38师约5万余人。

日军死亡127人,负伤384人;第29军阵亡5000余人。

二、南口会战(1937.08.07--08.27)日军第5、第20师团、察哈尔派遣兵团、独立混成第11旅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独立混成第2旅团等部共计7万余人;中国第13军、第17军、第72师、第94师、独立第7旅、炮兵第27团等部共计6万余人。

日军伤亡2600余人,国军伤亡29376人。

三、凇沪会战(1937.08.13—11.12)日军9个师团和2个旅团28万余人,中国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日军伤亡4万余人,国军伤亡333500余人。

四、南京保卫战(1937.12.5--12.13)日军上海派遣军(第3师团先遣队、第9师团、第16师团、第13师团一部)、第10军(第6师团、第18师团、第114师团、第五师团歩兵第九旅团)、第3飞行团共计20万人;中国第2军团、第66军、第71军、第72军、第74军、第78军、第83军、教导总队、宪兵部队、陆军装甲兵团、江宁要塞部队等部共计15万人。

日军伤亡12000余人;国军伤亡50000余人,另有近100000万人放下武器缴械投降。

日军进城后,展开长达数月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南京城内军民共计300000多万人丧生。

五、平型关大捷(1937.09.25)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1个中队、骑兵小队加大行李;八路军115师3个团1万余人。

日军死伤1000余人,八路军伤亡900余人。

重创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击毁汽车百余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余枝、机枪20余挺、步兵炮1门、炮弹3000余发、军马53匹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

六、忻口会战(1937.10.13—11.2)日军3个师团7万余人;国军第二战区31个师13个旅28万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的记忆,淡去的记忆—抗日战争国民党正面战从1937年7月7日的“七七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的八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而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也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国民党政权的败退,国民党在抗战中所表现出名族大义似乎在淡忘,国民党在所领导的,所付出的血的代价也在逝去。

消极避战不能一言蔽之国民党的一切。

八年之间,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进行了共22次大会战: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上高会战,晋南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豫中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湘西会战,此外还有一个滇缅会战,派遣远征军出征缅甸。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底武汉广州相继沦陷,是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其口号是以空间换取时间。

期间爆发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共六次大规模的会战。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6个旅30万余人,死伤7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5个师和9个旅60余万人,伤亡达15余万人;至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江阴保卫战开始。

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民浴血苦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并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

南京保卫战,是1937年11月国民革命军在上海淞沪会战中失利后展开的一次保卫上海以西仅300余千米南京的作战。

该战役由唐生智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指挥15万国军与日军抵抗作战。

由于国民党当局在战役组织指挥上出现了重大错误,战前未作周密部署,最后决定突围时又未拟定周密的撤退计划,更没有经过参谋作业,致使守军在突围中,自相践踏,争相夺路,损失惨重,国军的抵抗就此瓦解。

12月13日,南京沦陷,不足五万人的日军入城,由此开始了连续八个多月对三十多万战俘平民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太原会战历时2个月,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战绩最显著的一次会战。

日军参战总兵力约合4个半师团共14万人,伤亡近3万人;中国军队参战总兵力6个集团军计52个师(旅)共28万余人,伤亡10万人以上。

八路军在会战中有力地配合友军作战,平型关伏击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忻口会战大量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牵制了日军沿平汉铁路(北平-汉口)南下的作战行动。

惟娘子关方面防范疏漏,被日军乘虚而入山西省会太原,最后虽然会战以失利告终,但会战的重大历史意义及其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并不会因为会战失利而改变。

太原会战是八年抗战中,华北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会战。

太原会战中光析口战役就伤亡日军约两万人,创造了华北歼灭日军人数的最高纪录!但从此国民革命军在华北的正规战争宣告结束。

徐州会战,日军动用8个师、5个旅约30万人,中国参战部队前后有70个师约100万人,历时5个月,中国军队广大官兵英勇奋战,首先在南线将日军阻止在淮河南岸,打破其与北线日军会合的企图;继而在北线将东路日军击败于临沂地区,又将西路日军之右翼阻止在嘉祥地区,粉碎日军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

在台儿庄地区作战中,第五战区采取积极防御战法,以一部担任内线防御,另一部置于外线作战,攻防结合,灵活机动,获得大捷。

随后,最高军事当局不顾敌强我弱的总体形势,调集大军在徐州附近,企图与日军决战,因而使会战在后期陷于被动。

尽管如此,这次会战钳制和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迟滞了日军进攻速度,为部署武汉会战战赢得了时间。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5月爆发的兰封会战,是抗日战争中徐州会战中的一个支作战,中国军队12个师的豫东兵团在薛岳指挥下在河南省兰封地区对日军孤军深入的第14师团土肥原贤二部的的进攻作战。

结局引发了花园口决堤,阻止了日军的深入。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0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

武汉会战期间,中国空军和海军也积极参与了作战。

在苏联航空志愿大队的配合下,中国空军鏖战长空,与日军航空兵空中大战7次,击毁日机78架,炸沉日舰23艘,有力地支援了地面部队的作战。

中国海军也英勇作战,击沉、击伤日军舰艇及运输船只共50余艘,击落日机10余架,但自身也损失惨重,基本上全军覆没。

至此,日本三个月占领中国的计划彻底破产。

此后,日军无力再发动以上规模的大会战,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在这一阶段国民党军队的正面作战为新四军、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创造了有力条件。

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日本改变速站速决的方针,对国民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期间还是爆发了几次大规模会战,但是规模不再有以前那么大。

随枣战役发生于1939年5月(民国二十八年),中国国民革命军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枣阳地区与日军的作战。

5月1日,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为解除国民革命军对平汉线交通的威胁,以第三、第十三、第十六师团和骑兵第二、第四旅团等,向随县、枣阳地区进攻。

为牵制和阻击日军进攻,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所属部队编为左、右两个集团军和江防守军进行防御,并实行反击。

战至23日,第五战区部队先后收复枣阳、随县。

日军退回钟祥、应山,恢复战前态势,会战宣告结束。

此战役,日军伤亡1.3万人,中国军队伤亡2万余人。

日本为达到对国民政府诱降和军事打击,集中10万兵力从赣北、鄂南、湘北三个方向长沙方向发起了进攻,第一次长沙会战爆发。

第9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1939年10月1日被正式任命为司令长官)为保卫长沙,采取以湘北为防御重点,“后退决战”、“争取外翼”的作战方针,调动了30多个师和3个挺进纵队,共约24万多人参加此次战役。

至10月9日,中国军队第195师恢复到进占鹿角、新墙、杨林街之线,日军陆续退回新墙河以北地区;至10月14日,双方恢复战前态势。

结果中国获胜。

桂南会战是广州失陷后,中国守军抵抗日军为打击中国国际交通线并威胁西南大后方而在广西南宁等地区桂南会战展开的作战。

11月日军将第5师团、台湾混成旅团、第5舰队等部隐蔽集结于海南岛南端的榆林港,等候出动。

11月15日清晨,风雨交加,日军闪电般出现在钦州湾,疾速登陆,攻陷防城。

24日,日军占领南宁、龙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急调第5、第99、第36军向广西增援。

军长杜聿明受命向昆仑关反击,以步、炮、坦、空诸军兵种协同攻坚,击溃来援的第21旅团,打死旅团长中村正雄,取得昆仑关大捷。

1940年1月,日军又调来第18师团和近卫混成旅团,进行反扑,至2月3日,再次占领昆仑关。

中国军队苦战多日,伤亡很大,需要休整,遂结束会战。

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军队驻武汉的第11军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的一场作战,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

豫南会战是中国第5战区军队在河南南部抗击日军的一次作战。

1941年1月,日第11军为了打通平汉铁路南段,解除中国军队对信阳日军的威胁,纠集步兵7个师、骑兵1个旅、战车3个团的兵力,在司令官园部和一郎的指挥下,分左、中、右3个兵团,分三路,准备向豫南发起进攻。

第5战区司令长官决定采用避实击虚的战略,留少数兵力正面抗击,主力转向两翼,待日军进攻兵力分散之时,从其两侧及背后围歼之。

“上高战役”闻名中外,又称“锦江会战”。

上高会战,中国军队击毙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大佐联队长滨田,歼灭日军16000余人,击落敌机1架,缴获日军军马2800余匹,辎重物资无数,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将称之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

蒋介石对担任攻击主力的74军甚为满意,特以军委会名义授予74军“飞虎旗”一面,此为国民革命军中最高奖励。

中条山战役,也称晋南战役,日方称之为“中原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在山西范围内的惟一一场大规模对日作战。

晋南会战地点在山西中条山,起始时间时间为1941年5月8日。

当日,日军35、36、37、41四师团再行攻击中条山,守军为中国国军新编27师为主力。

该役于27日结束,中国国民革命军守军丧失大部分隘口,王竣师长与副师长梁希贤均阵亡,不过日军仍未完全占领中条山。

第二次长沙会战(日本战史为第一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7日至10月6日,日本第11军以打击中国第九战区军队发动的一场战役,结果中国4个精锐军被击溃。

1941年12月下旬~1942年1月中旬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日方称为第二次长沙作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

就中国战场而言,此战是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的战略相持阶段中,至1945年5月国军方面获得的最大战役级别的胜利。

日军投降前的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会战,日方称为芷江、老河口作战)都无法与之相比。

虽是惨胜,但是第三次长沙会战,是8年抗战中,国军少数值得一提的会战。

浙赣会战,是1942年夏季,日军为摧毁中国在浙江前进机场,打击国军第三战区主力而发动的一场战争。

主要由金华、兰溪地区战斗、衢州地区战斗、上饶、广丰地区战斗、浙赣路西段战斗、临川地区战斗、丽水、温州、松阳战斗、日军撤退时的追击战斗等组成。

此会战后,日军基本达到了“没收与破坏铁路设施和器材以及其他培养战力的各种军事、政治、经济设施和资材”、抢掠物资,并掳劫青壮年等“以战养战”的目的。

鄂西会战是1943年夏季日本第十一军为打击中国第六战区部队进行的一次进攻战役,日本机动利用兵力,用各个击破的战术重创中国军队第六战区的第29集团军,第10集团军和江防军,将掠获的大批船只下行。

常德会战发生于1943年秋,日本中国派遣军为牵制中国军队对云南的反攻,并掠夺战略物资,打击中国军队的士气对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结合部发动的一场战役。

日军第11军出动45个步兵大队约8.5万人左右冲破了第六战区右翼的第10、第29集团军防线,在外围中国军队30个师的围攻下攻克了常德,并重创了前来解围的第10军等部队后撤退。

中国军队虽然最终收复常德,但在开罗会议上的蒋介石因为常德一度失守,使他在盟友面前脸上无光,谈判筹码降低,气的要枪毙弃城逃跑的守将余程万。

豫中会战是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1号作战计划的一部分,中方称为豫湘桂作战,日第12军内山英太郎率部击溃了中国第一战区蒋鼎文,汤恩伯部8个集团军,占领了河南大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