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设计基础试卷3
全国自考质量管理学(可靠性管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全国自考质量管理学(可靠性管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7. 填空题名词解释题1.可靠性正确答案:可靠性是指元件、产品或系统在特定的运行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其预定功能的能力或概率。
涉及知识点:可靠性管理2.(2007年4月) 维修性正确答案:所谓维修性就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系统或产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可以保持或恢复到其规定状态的能力。
涉及知识点:可靠性管理3.预防性维修正确答案:预防性维修是指通过对正常产品或系统的监视、检查、检测,发现失效征兆,防止失效(故障)发生,使其保持在规定的状态所进行的活动。
涉及知识点:可靠性管理4.(2013年4月)可用性正确答案:可用性是指设备不因为失效而停机的可能性或概率。
涉及知识点:可靠性管理简答题5.简述失效的类型。
正确答案:失效有两种类型:(1)在产品寿命的开始,由于制造缺陷或原材料缺陷而出现的功能性失效,如失去连接或有瑕疵的元件;(2)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的可靠性失效。
失效的实例包括:装置根本不能工作;装置运行不稳定;或者装置的性能恶化;由于每种情况的失效特性不同,所以必须清楚地定义失效。
涉及知识点:可靠性管理填空题6.(2007年4月)质量的一个基本指标或维度是______。
正确答案:可靠性涉及知识点:可靠性管理7.可修复产品的失败,通常称为_____。
正确答案:故障涉及知识点:可靠性管理8.(2012年4月)可靠性概念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能力或效能规定的时间特定的运行条件可能性或概率涉及知识点:可靠性管理9.由产品或过程设计赋予的、可预测的可靠性是______。
正确答案:固有的可靠性涉及知识点:可靠性管理10.在使用中观察到的实际的呵靠性是______。
正确答案:实现的可靠性涉及知识点:可靠性管理11.从可靠性设计的角度来看,可靠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
2025年软件资格考试软件评测师(中级)(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5年软件资格考试软件评测师(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中级)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基础知识(客观选择题,75题,每题1分,共75分)1、在软件工程中,下列哪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确定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A. 需求分析B. 系统设计C. 编码实现D. 测试验证2、软件可维护性是指软件在满足以下哪种需求时保持不变的能力?A. 功能性需求B. 性能需求C. 维护性需求D. 可靠性需求3、在软件测试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黑盒测试方法?A. 等价类划分B. 边界值分析C. 代码审查D. 因果图法4、关于软件配置管理(SCM, 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以下哪个陈述是正确的?A. 配置项的状态只有“开发”和“发布”两种。
B. 基线是一组经过正式评审并同意作为进一步开发的基础的工作产品集合。
C. 版本控制只应用于源代码文件。
D. 变更请求必须由项目经理批准才能执行。
5、以下关于软件工程中需求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A. 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B. 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软件系统的非功能需求C. 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软件系统的界面设计D. 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软件系统的测试方法6、在软件测试过程中,以下哪种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发现软件中的错误?A. 单元测试B. 集成测试C. 系统测试D. 验收测试7、下列选项中,关于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描述正确的是?A. 瀑布模型强调阶段之间的顺序性和依赖性,适用于需求明确且不变的项目。
B. 增量模型是在瀑布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次迭代增加一部分功能。
C. 螺旋模型适用于大规模且需求明确的项目。
D. 敏捷开发强调快速响应变化,适合需求不明确或经常变化的情况。
8、在软件测试中,下列哪种测试方法属于动态测试?A. 代码审查B. 静态分析C. 单元测试D. 走查9、以下关于软件生存周期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软件从需求分析到软件退役的全过程B. 软件生存周期可以分为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C. 软件生存周期的各个阶段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交叉D. 软件生存周期的各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11、在软件生命周期模型中,哪种模型适用于需求明确或很少变更的项目?A. 瀑布模型B. 增量模型C. 螺旋模型D. 敏捷模型13、题目:以下关于软件工程中需求分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空调器产品可靠性测试考核试卷

3.电磁兼容性测试:辐射抗干扰测试,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干扰测试,静电放电抗干扰测试。目的:保证产品在电磁环境中稳定工作,防止干扰其他设备。
4.环境适应性测试:沙漠地区的高温测试,寒冷地区的低温测试,潮湿地区的湿热测试。必要性:确保产品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性能稳定,满足用户需求。
A.高温测试
B.低温测试
C.湿度测试
D.震动测试
2.空调器在可靠性测试中,一般需要连续运行多长时间以评估其可靠性?()
A. 100小时
B. 500小时
C. 1000小时
D. 2000小时
3.以下哪项不是空调器产品可靠性测试的目的?()
A.确保产品满足设计要求
B.检验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
C.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14.空调器可靠性测试中,以下哪些部件需要进行单独的性能测试?()
A.压缩机
B.冷凝器
C.蒸发器
D.控制电路板
15.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空调器可靠性下降?()
A.材料老化
B.设计缺陷
C.制造缺陷
D.不当使用
16.在空调器可靠性测试中,以下哪些测试可以评估产品的耐久性?()
A.连续运行测试
B.负载循环测试
A.启动测试
B.运行测试
C.停止测试
D.寿命测试
7.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空调器产品的寿命测试?()
A.加速寿命测试
B.实际使用寿命测试
C.模拟寿命测试
D.理论计算寿命测试
8.在空调器可靠性测试中,以下哪项不属于电磁兼容性测试?()
A.辐射抗干扰测试
(2024年)可靠性工程师全部课程

采用先进的维修技术和工 具
积极采用先进的维修技术和工 具,如远程故障诊断技术、智 能化维修辅助系统等,提高维 修的准确性和效率。
2024/3/26
19
05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 分析(FMECA)
2024/3/26
20
FMECA基本原理和步骤
FMECA定义
阐述FMECA的基本概念、目的和重要性。
13
数据收集与处理技巧
01
试验设计
制定合理的试验方案,包括样 本量、试验条件、测试参数等 ,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02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所有数 据,包括测试环境、设备状态 、测试结果等,以便后续分析
和处理。
03
数据处理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 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清 洗、数据转换、数据可视化等
FMECA流程
介绍实施FMECA的步骤,包括准备、分析、评估和报告等阶段 。
FMECA团队组成
说明实施FMECA所需的团队成员及其职责。
2024/3/26
21
故障模式识别与分类方法
故障模式定义
解释故障模式的含义及分类方法。
故障模式识别
介绍如何识别产品或系统中的潜在故障模式。
故障模式分类
阐述根据故障性质、影响程度等因素对故障模式 进行分类的方法。
7
02
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2024/3/26
8
可靠性分析方法
03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故障树分析(FTA)
可靠性框图(RBD)
识别潜在故障模式,评估其对系统性能的 影响,以及确定预防措施。
通过构建故障树,识别导致系统故障的各 种可能原因及其逻辑关系。
可靠性鉴定试卷

可靠性鉴定试卷建工结构事业二部姓名:成绩:一、单选题每题0.5分,共0.5×30=15分1.民用建筑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的鉴定评级应分层次依次进行,其中每一层次的等级数量为;A.四个安全性等级、四个使用性等级、四个可靠性等级;B.三个安全性等级、三个使用性等级、三个可靠性等级;C.三个安全性等级、四个使用性等级、四个可靠性等级;D.四个安全性等级、三个使用性等级、四个可靠性等级;2.民用建筑的子单元或鉴定单元的适修性评级,若按修复改造费用占新建造价的百分率作为划分B’r/Br级和C’r/Cr级的界限时,该百分率为;A.50%B.70%C.30%D.80%3.民用建筑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安全性鉴定时,评为cu级或du级的剪切裂缝宽度为;A. 0.30mmB.出现裂缝C.0.50mmD.0.70mm4.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中规定工业建筑的可靠性鉴定评级,应划分为构件、、鉴定单元三个层次;A.结构主体B.检验批C.结构系统D.主体工程5.当民用建筑木结构受弯构件出现选项的斜纹理或斜裂缝时,应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定为cu级或du级:A.ρ>10%B.ρ>15%C.ρ>20%D.ρ>25%6.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中规定构件的安全性评级标准分个层次;A.3B.5C.6D.47.对地基基础的调查,除查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有关图纸资料外,上应调查工业建筑现状、、沉降量和沉降稳定情况、沉降差、上部结构倾斜、扭曲和裂缝情况,以及临近建筑、地下工程和管线等情况;A.实际使用荷载B.位置C.材料强度D.尺寸8.当混凝土结构表面长期高于℃,钢结构表面温度长期高于℃时,应按照有关的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计入由温度产生的附加内力;A.80,120B.100,180C.60,150D.50,1809.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评定等级中,对于重要构件评定为c级时,R/γοS的范围;A.≥1.0B.<1.0,≥0.90C.<0.90≥0.85D.<0.8510.地基基础的承载力不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规定的要求,建、构筑物有开裂损伤,此地基基础安全性评定为级;A.BB.CC.三D.c11.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对地基、桩基的安全性进行鉴定评级时,选项符合该标准的规定;A.一般情况下,宜根据地基、桩基的承载力验算结果进行鉴定评级B.一般情况下,宜根据地基、桩基的变形验算结果进行鉴定评级C.一般情况下,宜根据地基、桩基的承载力以及变形验算结果进行鉴定评级D.一般情况下,宜根据地基、桩基沉降观测资料或其不均匀沉降在上部结构中的反应的检查结果进行鉴定评级12.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结构设计的动力计算,在有充分依据时,可将重物或设备乘以动力系数后,按静力计算方法设计,搬运和装卸重物的动力系数可取;A. 1.2B.1.5C.1.8D.2.013.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框架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三级不应大于;A. 0.20B.0.25C.0.35D.0.5514、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承重的独立砖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A.240mm×240mmB.370mm×370mmC.370mm×490mmD.240mm×370mm15.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塔楼结构与底盘结构质心的距离不宜大于底盘相应边长的;A.20%B.25%C.30%D.35%16.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对于扩展基础的高度,叙述正确的是;A.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50mm,阶梯型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250mm~500mmB.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150mm,阶梯型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250mm~500mmC.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300mm,阶梯型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250mm~500mmD.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阶梯型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mm~500mm17.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按构造要求时,侧面角焊缝或正面角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得小于;A.5hf和25mmB.6hf和30mmC.8hf和40mmD.10hf和50mm18.上部承重结构的安全性等级,应按项目评定,并按其中较的等级作为上部承重结构的安全性等级;A.结构整体性和承载功能低B.承载能力和抗震高C.结构整体性和可靠性低D.承载功能和抗震低19.上部承重结构的使用性等级应按照上部承重结构的项目评定,并取其较低的评定等级作为上部承重结构的使用性等级;A.结构整体性和承载功能B.使用状况和结构水平位移C.使用状况和可靠性D.承载功能和抗震20.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中规定围护结构系统的安全性等级,应按照两个项目进行评定,并取两个项目中较低的评定等级作为该围护结构系统的安全性等级;A.承重围护结构的承载功能和非承重围护结构的构造连接B.围护结构的承载功能和非承重围护结构的构造连接C.承重围护结构的承载功能和承重围护结构的构造连接D.非承重围护结构的承载功能和非承重围护结构的构造连接21.围护结构系统的使用性等级,应根据两个项目进行评定,并取两个项目中较低的评定等级作为该围护结构系统的使用性等级;A.承重围护结构的使用状况和围护系统的使用功能B.非承重围护结构的使用状况和围护系统的使用功能C.非承重围护结构的承载功能和非承重围护结构的构造连接D.承重围护结构的承载功能和承重围护结构的构造连接22.烟囱的可靠性鉴定,应分为地基基础、、隔热层及内衬、附属设施四个结构系统进行评定;A.筒壁及支承结构B.筒壁C.支承结构D.围护结构23.贮仓鉴定单元的可靠性鉴定评级,应按两个结构体系中可靠性等级较低等级确定;A.筒壁及支承结构B.地基基础、仓体与支承结构C.支承结构、基础D.附属设施、仓体与支承结构24.通廊的可靠性鉴定,应分为地基基础、、围护结构三个结构系统进行评定;A.通廊承重结构B.高架柱C.通廊桁架D.附属设施2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规定,高炉邻近建筑的屋面积灰荷载标准值,在高炉容量在255-620m3、屋面距高炉距离90m,取值KN/㎡;A. 0.50B.0.30C.1.00D.0.252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规定,储槽、污水处理池的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应低于;A.S8B.S6C.S9D.S427.多层混凝土结构顶点位移>且有部分构件出现裂缝、变形或其他局部损坏迹象时,上部承重结构评为Cu级或Du级;A.H/450B.H/400C.H/350D.H/55028.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若上部承重结构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侧向位移检测值超过规范界限值,但尚未发现结构构件及其连接裂损时,应进一步计入该位移影响进行结构内力的计算分析,若构件的承载能力验算结果均不低于bu级,上部承重结构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侧向位移等级;A.宜定为Cu级B.可根据各种构件的承载能力验算结果评级C.仍可定为Bu级,但宜附加观察使用一段时间的限制D.应进行沉降观测,并根据沉降观测数据确定为Bu级或Cu级29.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规定,单层门式刚架的柱顶位移设计值,在采用砌体墙时,无吊车的情况下,柱顶位移限制是;A.h/60B.h/100C.h/400D.h/18030.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民用建筑的可靠性鉴定可分为安全性鉴定和;A.适用性鉴定B.耐久性鉴定C.正常使用性鉴定D.抗灾害能力鉴定二、多选题每题0.5分,共0.5×44=22分1.在进行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时,除应执行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外,对的建筑物,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A.处于抗震设防烈度不低于6度的地区B.处于湿陷性黄土、膨胀岩土、多年冻土等需要特殊处理的地基土地区C.处于有侵蚀性介质环境和高温、高湿环境,以及有辐射影响的环境D.对风荷载敏感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应取与之和的百分数,并应乘以重力加速度;A.横行小车重量B.竖向小车重量C.额定起重量D.制动力3.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的鉴定评级,应按等层次依次进行;A.构件B.子单元C.结构整体性D.鉴定单元4.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当建筑物中的构件符合选项条件时,可不参与鉴定:A.该构件未受结构性改变、修复、修理或用途、或使用条件改变的影响;B.该构件不属于主要承重构件;C.该构件未遭明显的损坏;D.该构件工作正常,且不怀疑其可靠性不足;5.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安全性鉴定的检查项目应包括;A.承载能力B.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或变形C.构造D.裂缝6.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中,当混凝土结构构件出现选项情况的非受力裂缝时,也应视为不适于继续承载的裂缝,并应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定为cu级或du级:A.主要承重构件因温度、收缩等作用开裂;B.因箍筋锈蚀导致构件掉角以及混凝土保护层脱落C.因主筋锈蚀产生沿主筋方向的裂缝,其裂缝宽度>1mm;D.因温度、收缩等作用产生的裂缝宽度>1.5倍鉴定标准规定的弯曲裂缝宽度值,且分析表明已显着影响结构的受力;7.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中,当混凝土结构构件出现选项情况之一时,不论其裂缝宽度的大小,应直接定为du级:A.梁支座附近出现裂缝B.受压区混凝土有压坏迹象C.柱出现环形水平裂缝D.因主筋锈蚀导致构件掉角以及混凝土保护层严重脱落8.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时,对混凝土碳化深度测定结果的处理,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不参与评级B.参与评级C.主要用于预报或估计钢筋锈蚀的发展情况,并作为对被鉴定构件采取防护或修补措施的依据之一D.不宜仅以碳化深度的测值作为评估混凝土耐久性或剩余寿命的唯一依据9.民用建筑钢结构构件的安全性鉴定,除了按承载能力、构造以及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或变形等三个检查项目外,对于选项所列情况,尚应以不适于继续承载的锈蚀作为检查项目评定其等级; A.冷弯薄壁型钢结构B.轻钢结构C.钢桩D.钢网架结构E.地处有腐蚀性介质的工业区,或高湿、临海地区的钢结构10.民用建筑砌体结构构件安全性鉴定的检查项目应包括;A.承载能力B.构造C.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D.裂缝11.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中,当砌体结构的承重构件出现选项情况的受力裂缝时,应视为不适于继续承载的裂缝,并应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定为cu级或du级:A.桁架、主梁支座下墙、柱的端部或中部出现沿块材断裂的竖向裂缝;B.空旷房屋承重外墙变截面处出现水平或斜向裂缝;C.砌体过梁的跨中或支座出现裂缝,或过梁跨度范围内有集中荷载;D.筒拱等的拱面出现沿拱顶母线或对角线的裂缝;E.拱、壳支座附近墙体上出现沿块材断裂的斜裂缝;12.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中,当砌体结构构件出现选项情况的非受力裂缝时,也应视为不适于继续承载的裂缝,并应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定为cu级或du级:A.纵横墙连接处出现通长的竖向裂缝;B.墙身裂缝严重,且最大裂缝宽度>3mm;C.柱已出现宽度>1.5mm的裂缝,或有断裂、错位迹象;D.其他显着影响结构整体性的裂缝;13.民用建筑木结构构件的安全性鉴定的检查项目应包括;A.承载能力B.构造C.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或变形D.裂缝E.虫蛀14.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性鉴定的检查项目应包括;A.位移B.构造C.裂缝D.构件的表面平整度15.民用建筑钢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性鉴定的检查项目应包括;A.位移B.构造C.受拉构件的长细比D.锈蚀腐蚀16.在民用建筑钢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性鉴定中,当按锈蚀腐蚀检查项目进行评定时,以为标志划分bs级和cs级的界限;A.开始锈蚀B.面漆脱落面积包括起鼓面积C.点蚀发展程度D.锈蚀面积占原有面积的5%17.民用建筑砌体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性鉴定的检查项目应包括;A.位移B.非受力裂缝C.砌筑砂浆的饱满度D.风化或粉化18.民用建筑木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性鉴定的检查项目应包括;A.虫蛀B.位移C.干缩裂缝D.初期腐朽19.民用建筑安全性的第二层次鉴定评级,一般情况下应包括以下选项等子单元;A.地基基础B.上部承重结构C.防护设施D.围护系统的承重部分20.民用建筑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的安全性鉴定评级,应按进行确定;A.所含的各种构件的安全性等级B.结构的整体性等级C.承载能力等级D.结构侧向位移等级21.对于民用建筑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的安全性等级,若按各种主要构件和结构侧向位移的评级结果评为Bu级,但主要构件所含的各种cu级构件处于选项情况之一时,宜降为Cu级:A.多高层建筑中的底层均为cu级B.cu级构件呈现出规律性分布,或过于集中在要害部位;C.出现cu级构件交汇的节点连接;D.cu级构件存在于人群密集场所或其他破坏后果严重的部位;22.民用建筑的围护系统承重部分子单元的安全性等级,应按综合进行评定;A.该系统的各种构件的安全等级B.该系统结构整体性的安全性等级C.该系统的连接构造等级D.该系统的承载能力等级23.民用建筑的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的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应按以下进行确定;A.其所含的各种构件的使用性等级B.结构的侧向位移等级C.结构的整体性等级D.当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对振动有限制时,还应评估振动颤动的影响;24.当需要评定振动对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性的影响时,若遇到以下选项情况之一,直接将该上部承重结构定为Cs级:A.楼面振动已使室内精密仪器不能正常工作B.楼面振动已明显引起人体不适感C.高层建筑的顶部几层,其风振效应已使住户感到不安D.振动引起的非结构构件开裂或其他损坏,已可通过目测评定25.民用建筑鉴定单元的安全性鉴定评级,应根据选项进行综合评定;A.地基基础的安全性等级B.上部承重结构的安全性等级C.围护系统的承重部分的安全性等级D.与整栋建筑物有关的其他安全问题26.民用建筑鉴定单元的安全性鉴定评级时,对选项的任一情况,可直接评为Dsu级建筑:A.建筑物的防护设施残损,建筑物已无法继续正常使用B.建筑物处于有危房的建筑群中,且直接受到其威胁C.建筑物朝一个方向倾斜,且速度开始变快D.多高层建筑的底层承重结构构件普遍开裂27.民用建筑鉴定单元的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应根据选项进行综合评定;A.地基基础的使用性等级B.上部承重结构的使用性等级C.围护系统的使用性等级D.与整栋建筑物有关的其他使用功能问题28.当民用建筑的鉴定单元正常使用性等级按各子单元中最低等级确定为Ass级或Bss级,但若遇到选项的情况之一时,宜将所评等级降为Css级:A.房屋的门窗已无法正常开启B.房屋的非承重内墙多出裂损C.房屋内外装修已大部分老化或残损;D.房屋管道、设备已需全部更新;29.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中,对建筑设计使用年限的规定,有以下选项:A.临时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3年;B.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C.普通房屋和构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D.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3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对建筑屋面活荷载取值的规定,有以下选项:A.屋面均布活荷载,不应与雪荷载同时组合;B.上人屋面的活荷载组合值系数为0.5;C.屋顶花园活荷载不包括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D.必要时,应按积水的可能深度确定屋面活荷载;3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中,对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的规定,有以下选项:A.受压构件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为0.6%;B.受压构件中一侧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为0.2%;C.受弯构件中一侧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为0.4%;D.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中一侧纵向受力钢筋考虑;32.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中,对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应具有以下选项的合格保证; A.抗拉强度;B.伸长率;C.屈服强度;D.硫、磷的含量;3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中,跨度大于6m的屋架和跨度大于下列数值的梁,应在支承处砌体上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A.对砖砌体为4.8m;B.对砌块为4.5m;C.料石砌体为4.2mD.对毛石砌体为3.9m;34.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中规定结构系统是鉴定单元中根据结构的不同使用功能所细分的鉴定单位,对工业建筑物一般可按划分为三个结构体系;A.地基基础B.上部承重结构C.围护结构D.主体结构35.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中规定工业建筑在情况下,应进行可靠性鉴定;A.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拟继续使用时B.用途或使用环境改变时C.进行改造或增容、扩建或改建时D.遭受灾害或事故时E.存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或者出现较严重的腐蚀、损伤、变形时36.当对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耐久性检测时混凝土构件的老化可通过等检测确定;A.外观状况检查B.混凝土中性化测试C.钢筋锈蚀状况D.混凝土强度37.混凝土构件的使用性等级应按项目评定,并取其中的最低等级作为构件的使用性等级;A.裂缝B.变形C.缺陷和损伤D.腐蚀38.钢构件的使用性等级应按项目评定,并取其中的最低等级作为构件的使用性等级;A.变形B.偏差C.一般构造D.腐蚀39.砌体构件构造与连接项目的等级应根据等涉及构件安全性的因素确定;A.墙、柱的高厚比B.墙、柱、梁的连接构造C.砌筑方式D.材料强度40.结构整体性的评定应根据项目评定;A.结构布置和构造B.支撑系统C.结构抗震能力D.围护系统41.鉴定单元的可靠性等级,应根据其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系统的可靠性等级评定结果,以为主;A.地基基础B.上部承重结构C.围护结构系统D.鉴定单元使用性42.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中规定水池鉴定单元的可靠性鉴定评级,应按两个结构系统中可靠性等级较低等级确定;A.地基基础B.池体C.围护结构系统D.池壁43.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或构件耐久性年限评估时,应进行项目的现场调查与检测;A.环境温、湿度调查与测试B.混凝土强度检测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D.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E.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状况检测44.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规定,储槽、污水处理池的侧壁和底板的厚度不应小于mm,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mm,间距不应大于mm,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mm; A.200,10,200,35B.200,12,200,35C.200,10,200,25D.150,10,200,35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10=10分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的适用对象为已有建筑物,其定义为;2.民用建筑的安全性鉴定中,当验算被鉴定结构或构件的承载能力时,验算所采用的结构分析方法应符合的规定;3.工业建筑可靠性是对既有工业建筑的安全性、所进行的调查、检测、分析验算和评定等一系列活动;4.民用建筑木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中,当发现木结构构件有初期腐朽的迹象,或虽未腐朽,但所处环境较潮湿时,应;5.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建造于山区或坡地上的建筑物,除需要鉴定其地基承载是否安全外,尚需要对其进行评价;6.混凝土构件的安全性等级应按、二个项目评定,并取其中较低等级作为构件的安全等级;7.民用建筑钢结构安全性鉴定中,当构件或连接出现脆性断裂或疲劳开裂时,应定为级;8.地基基础的使用性等级宜根据和使用状况评定;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15=15分1.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中,对于结构构件安全性鉴定采用的检测数据,当怀疑检测数据有异常时,项目负责可根据工程经验舍去异常数据;2.民用建筑木结构构件安全性鉴定按构造评定时,屋架起拱值检查项目应评为cu级或du级的检查结果为:经实测的屋架起拱值严重不符合国家现行设计规范的规定;3.当民用建筑木结构构件的安全性按危险性腐朽评定时,若封入墙体内的木构件或其连接已受潮,即使尚未腐朽也应直接定为cu级;4.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中,当根据委托目的和要求仅需对某个子单元的安全性进行鉴定时,其余子单元可不必进行检查;5.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子单元的安全性鉴定,包括地基、桩基和斜坡三个检查项目,以及基础和桩两种主要构件;6.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中,当地基或桩基的安全性按建筑物沉降观测资料进行评定时,其沉降标准仅适用于建成已2年且已投入使用的建筑物;7.民用建筑围护系统子单元的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应根据该系统的使用功能等级及其承重部分的使用性等级进行评定,取两部分中的较低等级作为围护系统的使用等级;8.当需要给出民用建筑各层次的可靠性等级时,均应按安全性等级和正常使用性等级中较低的一个等级确定;9.在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中,若委托方要求对Csu级和Dsu级鉴定单元,或Cu级和Du级子单元或其中某种构件的处理提出建议时,均应对其适修性进行评估;10.对有纪念意义或有文物、历史、艺术价值的民用建筑物,当其鉴定单元评为Csu级或Dsu级时应进行适修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上报给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决定其处理措施;11.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中,鉴定单元的鉴定等级仅作为技术管理或制定维修计划的依据,即使所评等级较高,也应及时对其中的cu级和du级构件含连接及Cu级和Du级检查项目采取措施;12.民用建筑钢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主要受拉构件中桁架拉杆按其长细比的检测结果评定为Cs级时,该构件的长细比应大于400;13.民用建筑钢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一般受拉构件按其长细比的检测结果评定为Cs级时,该构件的长细比应大于350;14.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中的已有建筑物指已竣工的建筑物;15.对于已有民用建筑结构构件材料强度标准值的确定,当受检构件仅2~4个,且检测结果仅用于鉴定这些构件时,允许取受检构件强度推定值中的最低值作为材料强度标准值;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4×4=16分1.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中,鉴定单元评级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定义是什么2.结构系统的可靠性评定等级的原则是什么3.混凝土构件的构造和连接项目包括构造、预埋件、连接节点的焊缝或螺栓等,应根据对构件安全使用的影响按照哪些规定评定等级4.当振动对上部承重结构的安全、正常使用有明显影响需要进行鉴定时,应按哪些要求进行现场调查检测六、计算题22分,具体分值详见每题1.已知: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框架梁,其安全等级为二级,计算模型、截面尺寸与配筋、弯矩设计值作用效应MS等详见图1、图2,混凝土实测强度等级为C25,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5mm;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的规定,按其抗弯承载能力进行安全性鉴定评级;5分求解:该梁构件的安全性等级;提示:强度等级为C25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取fc=9.6N/mm2;梁主筋钢材牌号为HRB335级,其强度设计值取fy=f’y=300N/mm2;。
结构可靠性设计基础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现行规范中一般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A.5年 B;25年C.50年 D;100年2.对普通房屋和构筑物,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给出的设计使用年限为A.5年 B;25年C.50年 D;100年3.对临时性结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给出的设计使用年限为A.5年 B;25年C.50年 D;100年4.我国现行建筑规范中设计基准期为A.10年 B;30年C.50年 D;100年5. 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的基本风压值的重现期为年年年年6. 称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的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为A. 结构设计基准期B.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C. 结构使用年限D. 结构全寿命7.下面哪一个变量不是随机变量A.结构构件抗力 B.荷载最大值T QC.功能函数Z D.永久荷载标准值8.结构可靠性是指A .安全性 B;适用性C .耐久性 D;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总称9.在结构可靠度分析中,描述结构的极限状态一般用A .功能函数 B;极限状态方程C .可靠度 D;失效概率10.裂缝超标破坏属于哪个极限状态范畴.A .承载力极限状态 B.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C. 稳定极限状态D. 强度极限状态11.规定时间规定条件预定功能相同时,可靠指标 越大,结构的可靠程度A.越高B.越低C.不变D.视情况而定12. 结构的失效概率与可靠度之和A.等于1B.大于1C.小于1D.不确定13.当功能函数服从哪一个分布时,可靠指标与失效概率具有一一对应关系;A .正态分布 B;均匀分布C .极值分布D .指数分布14. 结构的失效概率f P 与结构抗力R 和荷载效应S 的概率密度干涉面积;A.无关B.相等C.有关D. 有关,但不相等15. 静定结构体系可用下列逻辑模型表示;A.并联模型 B.串联模型C.并串联模型 D.串并联模型16.若结构系统的任一单元失效,则该系统失效,此类结构系统可用哪个模型表示A.串联模型 B;并联模型C. 并串联模型 C. 串并联模型17.若结构系统的所有单元失效,则该系统失效,此类结构系统可用哪个模型表示A.串联模型 B;并联模型C. 并串联模型 C. 串并联模型18.当结构体系为哪个模型时,结构中任一元件失效,则整个结构体系失效; A.串联模型 B;并联模型C. 并串联模型 C. 串并联模型19. 具有完全延性构件的并联系统的失效概率A. 大于其单元的失效概率B. 小于其单元的失效概率C. 等于其单元的失效概率D. 与其单元的失效概率无关20. 当组成串联系统的单元完全相关时,系统的可靠度取决于A. 失效概率最大的那个单元;B. 失效概率最小的那个单元;.21. 静力荷载不具有随机性;该说法A. 错误B. 正确.22. 结构设计基准期越长,结构设计的荷载A. 就越大B. 就越小C. 可大可小D.A;B;C;都不对23.风荷载属于A.永久作用 B;偶然作用C.间接作用 D;可变作用24.风荷载的最大值服从A. 正态分布;B. 对数正态分布;C. 极值Ⅰ分布;D. 极值Ⅱ分布;25. 地震是A. 偶然作用;B. 恒荷载;C. 偶然荷载;D. 活荷载;26.永久荷载的代表值有A.设计值 B;标准值C.组合值 D;准永久值27.在结构的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最大荷载值称为荷载的A.设计值 B;标准值C.组合值 D;准永久值28.在实际工程设计时,当出现可变荷载,应采用其荷载组合值;该说法A.正确 B.错误C.可能正确D.可能错误29.结构设计所用的材料强度标准值是A.材料的平均强度值 B;具有一定保证率的材料强度值C.材料的最大强度值 D;材料的最小强度值30. 结构构件几何参数的不定性属于A.物理不确定性B.统计不确定性C.模型不确定性D.人为误差31.结构构件抗力的概率分布一般服从A.正态分布 B.指数分布C.极值分布 D.对数正态分布32. 结构构件抗力R是多个随机变量的函数,且近似服从A.正态分布 B.指数分布C.极值分布 D.对数正态分布33. 延性破坏构件的目标可靠指标与脆性破坏构件的相比要A.大B.小C.相等D. 视情况而定34.我国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结构的目标可靠指标,对于一般延性结构, 其值为; B. ;C. ;D. ;35. 对于结构不同的设计状况,均应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该说法A.正确B.错误.36. 核反应堆、大坝、海上采油平台宜采用.A. 容许应力法B. 概率可靠度的直接设计方法C. 单一系数设计表达式D. 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37.现行规范采用的是A. 容许应力法;B. 概率可靠度的直接设计方法;C. 单一系数设计表达式;D. 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38. 当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39;构件的承载能力有利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Gγ应取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的混凝土材料分项系数γ为c1 23 44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当R≥S 在任何情况下成立时结构是安全的;B. 可以采用中国的荷载标准值按照美国的规范设计表达式进行结构设计;C. 现行荷载规范规定,对于一般重要性结构的γ等于1;D. 中国的现行荷载规范规定的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也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二﹑多项选择题.1.结构的设计方法有A.容许应力法 B;破损阶段设计法C.极限状态设计法 D;基于近似概率的极限状态设计法2. 结构设计应使结构在使用期内经济合理地满足的下列哪些功能要求A.可靠性B.安全性C.适用性D.耐久性3.根据结构功能要求,现行规范中主要的极限状态有A.损伤容限极限状态 B;承载能力极限状态C.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D;损伤安全极限状态4.设计基准期是为确定哪些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A.永久作用 B;可变作用C.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 D;设计使用年限5.描述结构可靠性的定量指标有A.可靠度 B;失效概率C.可靠指标 D;干涉面积6.结构可靠度常用的近似计算方法有A.一次二阶矩法 B;中心点法C.Hasofer-Lind法 D;JC法7. 结构构件可靠度计算的一次二阶矩法包括A.Monte Carlo法 B;中心点法C.Hasofer-Lind法 D;JC法8.可靠性指标β是标准正态空间坐标系中,坐标原点到极限状态曲面上的A.最短距离 B. 距离C.设计点的距离D.最可几点的距离9.作用按空间位置的变异分类可分为A.固定作用B.可动作用C.动力作用D.可变作用10.作用按时间变异的分类可分为A.偶然作用 B.可变作用C.永久作用 D;动力作用11.按荷载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荷载可分为A.永久荷载 B;可变荷载C.偶然荷载 D;动力荷载12. 风荷载属于A. 永久荷载B. 可变荷载C. 偶然荷载D. 直接作用13.罕遇地震作用属于A.偶然作用 B;直接作用C.间接作用 D;动力作用14. 基础沉降属于A.偶然作用 B;直接作用C. 间接作用 D;静力作用15. 风荷载属于 ;1永久作用 2可变作用 3偶然作用 4直接作用5间接作用 6静力作用 7动力作用16. 地震作用属于 ;1永久作用 2可变作用 3偶然作用 4直接作用5间接作用 6静力作用 7动力作用17. 基础沉降属于 ;1永久作用 2可变作用 3偶然作用 4直接作用5间接作用 6静力作用 7动力作用18.采用平稳二项随机过程模型,每种可变荷载必须给出A. 设计基准期T可分为r个相等的时段B. 每个时段内荷载Q出现概率为pC. 在不同时段内其概率分布相同D. 幅值随机变量是统计独立的19.可变荷载的代表值一般包括A.标准值 B;组合值C.准永久值 D;频遇值20. 荷载效应组合规则一般有..21.影响结构构件抗力随机性的主要因素有A.荷载大小的随机性 B;材料性能的随机性C.几何参数的随机性 D;计算模式的随机性22.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目标可靠指标与哪些因素有关A.结构构件种类 B;结构构件安全等级C.结构构件破坏类型 D;荷载分布类型23.目标可靠指标的确定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公众心理 B;结构重要性C.结构破坏性质 D;社会经济承受力24.确定目标可靠指标的主要方法有A.校准法B.类比法C.投入效益法D.经验法25.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包括A.基本组合 B.标准组合C .频遇组合D .准永久组合三、简答题1. 简述结构设计方法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并说明每个阶段结构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结合学过的专业课程,试简要论述结构可靠度理论与结构设计方法之间的关系;2.简述结构可靠度和可靠性的定义;3.结构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应满足哪些功能要求4. 何谓结构的极限状态结构极限状态的分类和主要内容是什么5. 什么是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什么是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简要回答二者的区别和联系;6.简述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与结构的使用寿命、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的关系;7.简述结构可靠性、安全性与耐久性之间的关系;8.简述可靠度、失效概率与可靠指标的关系;9. 已知:结构抗力R 的概率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分别为()R F r 和()R f r ;荷载效应S 的概率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分别为()S F s 和()S f s ;结构极限状态方程为0Z R S =-=;试列出用概率干涉法求结构失效概率f P 的两个计算公式;10.设极限状态方程Z=R-S=0,R 和S 统计独立,概率密度函数为)(r f R 和)(s f S ,试写出可靠度和失效概率的两种计算表达式;11. 试绘图说明结构可靠指标β的几何意义;12.基于可靠度的结构设计概率极限状态设计与传统的安全系数设计有何区别对于功能函数以两个变量为例,当变量为正态分布时,可靠度指标有何含义,试作图表示;13简述中心点法和设计验算点法的基本思路,并分析其优缺点;14.什么叫结构可靠度近似计算的一次二阶矩法它的基本思路是什么15.试说明Hasofer-Lind 法的适用条件;16.试写出Hasofer-Lind 法的计算步骤;17.试写出JC 法的计算步骤;18. 试绘图说明非正态随机变量当量正态化的两个基本条件,并列出当量正态化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公式;19.试由JC 法的当量正态化条件确定出等价正态随机变量的均值μ'和标准差σ';20.试写出JC 法的当量正态化条件;21. 简述相关随机变量可靠度的计算方法;22. 非正态随机变量当量化为正态 的基本假定是什么23. 何谓结构体系可靠度简述结构系统的基本模型;24.简述Monte Carlo 方法求解问题的基本思路;25.作用与荷载的区别与联系,在本书中是如何对其分析的26. 荷载代表值有哪些类型简要说明每种代表值的确定方法;27.简述平稳二项随机过程的基本假定;28. 某民用建筑结构设计时考虑的荷载有:恒荷载G 、持久性活荷载1()L t 、临时性活荷载2()L t 、风荷载()Y W t 、雪荷载()S W t ;已知设计基准期50T =年,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和雪荷载的分时段长度τ分别取为50年、10年、1年、1年;试按照JCSS 组合规则,列出上述荷载的组合表达式;29. 影响结构构件抗力的随机性有哪几类因素简要说明每一类因素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0.材料强度的取值是可靠性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可以取其平均值吗为什么如何取值31.如何确定结构的目标可靠指标;32.目标可靠指标的确定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33.何为校准法34. 荷载分项系数、抗力分项系数与设计点和可靠指标有什么联系列出相应的公式;35. 中心安全系数、特征安全系数、荷载与抗力的分项系数与可靠指标有什么联系列出相应的公式;36.为何对于不同的荷载在进行荷载效应组合时,取一定的分项系数37. 简述结构构件可靠度设计的实用表达式包括哪些内容,并列出具体表达式;38. 简述我国现行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中结构构件可靠度设计的实用表达式包括哪些内容,简要说明荷载分项系数、抗力分项系数、荷载组合系数的确定方法;39为什么不能采用中国的荷载标准值按照美国的规范设计表达式进行结构设计四、计算题1.已知某悬臂钢梁受均布荷载q 作用如图所示,其均值和变异系数分别为2.5/q kN m μ=,0.2q δ=;钢梁截面的塑性抵抗矩W 为确定性量,331.010W m -=⨯;材料屈服强度y f 的均值262y f MPa μ=,变异系数为0.1yf δ=; 1列出梁固端B 处弯曲破坏的功能函数;2根据该功能函数求B 端截面的可靠指标;ABq 10m2.某拉杆的荷载效应S 和抗力R 均为正态分布,其均值、标准差分别为:MPa MPa S S 26,226==σμ;MPa MPa R R 38,338==σμ,若目标可靠指标2.3=T β,试判断该杆是否满足可靠度的要求;3.已知简支梁承受集中荷载P 的作用如图所示,其均值和方差分别为10P kN μ=,224PkN σ=;梁截面塑性抵抗矩W 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6310010W m μ-=⨯,212640010W m σ-=⨯;材料屈服强度y f 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660y f MPa μ=,2321010()yf MPa σ=⨯;已知梁跨中B 处弯曲破坏的功能函数为:(,,)4y y PLg W f P f W=- L 是简支梁的跨度;试用中心点法确定其可靠指标;4.已知均值和方差分别为10P kN μ=,224P kN σ=;梁截面塑性抵抗矩W 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6310010W m μ-=⨯,212640010W m σ-=⨯;材料屈服强度y f 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660y f MPa μ=,2321010()yf MPa σ=⨯;已知梁跨中B 处弯曲破坏的功能函数为:(,,)4y y PL g W f P f W =- L 是简支梁的跨度;试用中心点法确定其可靠指标;5.W,屈服强度为y f ,故功能函数y Z f W M =-;已知随机变量W 服从正态分布,6385010W m μ-=⨯,0.05W δ=;随机变量y f 也服从正态分布,270y f MPa μ=,0.10yf δ=;试用Hasofer-Lind 方法计算钢梁的可靠指标; 6.某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极限状态方程为Z=R-S=0;已知4m 4m4m 4m100,0.12;60;0.13R R S S kN kN μδμδ====.R 服从对数正态分布,S 服从极限I 型分布;求β;7.已知某钢拉杆,其抗力和荷载的统计参数为μN=237kN, σN =,δN=,ΚR=,且轴向拉力N 和截面承载力R 都服从正态分布;当目标可靠指标为β=时,不考虑截面尺寸变异的影响,求结构抗力的标准值;8.锰钢制成的拉杆,截面积为A,设知承受拉力Q,材料屈服极限为R,对应的统计参数各自为Q :0)N (12000,300),(=Q Q σμ,正态分布R :2N/m m (443,27.5)),(=R R σμ,正态分布试求在可靠指标 4.9β=下的A 值;9.一偏心受压钢构件的极限状态方程0=--W G S S R ,其中R 为结构的抗力服从对数正态分布,G S 为恒荷载效应服从正态分布,W S 为风荷载效应服从极值I 型分布;已知R 、G S 和W S 的偏差系数和变异系数分别为: 1.22R λ=,0.16R V =;1.04G S λ=,0.06G S V =;0.998W S λ=,0.192WS V =;荷载效应比/2W k Gk S S ρ==,安全系数41.1=K ;采用JC 法校准我国TJ9-74规范中偏心受压钢构件的可靠指标给出二轮迭代过程;10.已知某钢筋混凝土悬臂梁,计算跨度2m l =,梁上的均布恒荷载标准值为15.0kN/m ,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6.0kN/m ;求:1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梁悬臂端截面的弯矩组合设计值;2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梁的变形和裂缝宽度时,梁悬臂端截面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的弯矩值;已知:安全等级为二级,活荷载组合值系数0.7C ψ=,频遇值系数0.6f ψ=,准永久值系数0.5q ψ=;11.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悬挑梁,简支跨计算长度l=6m,两边各悬挑3m,按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梁上的恒荷载标准值为10/k g kN m =,活荷载标准值为10/k q kN m =;试求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梁跨中截面的最大弯矩设计值和最小弯矩设计值;。
发动机的可靠性和维修性评估方法考核试卷

C.制造工艺的可靠性
D.维修性
2.以下哪些是影响发动机维修性的因素()。
A.零部件的标准化程度
B.故障诊断的难易程度
C.维修工人的技能水平
D.维修工具的适用性
3.发动机维修性评估的步骤包括()。
A.确定评估目标
B.收集维修数据
C.分析维修数据
D.编写维修性评估报告
4.发动机维修性试验通常包括()。
C.确定维修周期
D.以上都是
12.发动机维修性评估中,维修性试验不包括()。
A.故障诊断试验
B.维修工时试验
C.零部件互换性试验
D.发动机性能试验
13.发动机维修性评估中,维修性数据分析不包括()。
A.故障率分析
B.维修时间分析
C.维修成本分析
D.发动机效率分析
14.发动机维修性评估中,维修性评估报告应包括()。
A.格式规范
B.内容完整
C.语言优美
D.可行性分析
30.发动机维修性评估中,维修性评估报告的编写格式不包括()。
A.封面
B.目录
C.正文
D.编写日期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发动机可靠性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结构的可靠性
A.确定维修人员的数量
B.确定维修备件的种类和数量
C.确保维修活动的高效进行
D.以上都是
10.发动机维修性评估中,维修性设计审查的目的是()。
A.确保维修性设计符合要求
B.提高维修效率
C.降低维修成本
D.以上都是
11.发动机维修性评估中,维修性试验的主要目的是()。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考试题,学习,试卷,试题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习题2第一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系统的效能反映不出系统的()。
A、可用性B、可信性C、寿命周期费用D、固有能力2.下列哪个“规定”不是产品可靠性定义的要素?()A、规定概率B、规定条件C、规定时间D、规定功能3. 关于可靠性指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规定值是确定目标值的依据B、门限值是合同和研制任务书中规定的、装备必须达到的合同指标C、最低可接受值是可使装备达到最佳效费比的指标D、由目标值转换产生的规定值是产品的设计目标和产品可靠性设计的依据4. 下列哪种方法既可以提高基本可靠性,也可以提高任务可靠性?()A、增加储备单元B、减少储备单元C、采用优良元器件D、采用新技术5. 下列()工作不属于可靠性定性设计的工作项目。
A、FMEAB、余度设计C、降额设计D、热设计6. 在新、老系统结构相似,而且有老系统统计数据的情况下,新系统的可靠性分配应采用()法。
A、可靠度的再分配B、比例组合C、评分分配D、等分配7. 可靠性预计值应()于成熟期的规定值。
A、等B、接近C、大D、小8. 故障模式所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称为()。
A、严重度B、重要度C、危害度D、严酷度二、多项选择题1. 现代系统设计思想的转变主要体现在()概念的延伸上。
A、质量向可靠性B、性能向效能C、采购费用向寿命周期费用D、权衡对象2.浴盆曲线包括()故障阶段。
A、早期B、偶然C、耗损D、晚期3. 由门限值转换产生的最低可接受值是()。
A、产品的设计目标B、研制阶段必须达到的考核验证指标C、能否转入下一研制阶段的判据之一D、产品可靠性设计的依据4. 建立系统任务可靠性框图模型的程序包括()。
A、规定产品定义B、建立可靠性框图C、确定数学模型D、计算5.主要的定性分析要求包括()。
A、FHAB、FMEAC、FTAD、ZSA6. 可靠性分配比例组合法的本质是()。
A、认为原有系统基本上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产品能实现的可靠性B、新系统的个别单元不会在技术上有什么重大的突破C、缺乏原有系统产品的可靠性数据D、按照现实水平,把新的可靠性指标按其原有能力成比例地进行调整7. 根据战术技术中可靠性的定量要求,可靠性预计包括()可靠性预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靠性设计基础试卷
考试时间:2011年 月 日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分数
一、 判断题(1'×15,共15分)
1.不可靠度F(t)为在规定时间内丧失规定功能的概率,它是增函数。
( ) 2.同一产品越新,可靠性越高。
( )
3.为提高可靠性试验的效率,在做加速寿命试验时,可以改变产品失效机理。
( )
4.某产品的寿命服从指数分布,则该产品工作一段时间t 0后,其故障率λ上升。
( )
5.一个系统的逻辑图和原理图是一一对应的,他们在联系形式和方框联系数目 上是相同的。
( )
6.可靠性筛选可以提高一批产品的使用可靠性,但不能提高每一个产品的固有 可靠性。
( )
7.通过对系统可靠性模型中串联模型与并联模型的分析可知,可靠性并联等于 不可靠性串联,他们之间存在对偶性。
( ) 8.采用贮备模型可以提高产品的任务可靠性和基本可靠性。
( )
9.割集是指故障树中一些底时间的集合,当这些底事件的任一事件发生时,顶事件必然发生。
( )
10.系统结构可靠性分配过程中,对重要的单元,应分配较高的可靠度。
( ) 11.FMEA 是一种自下而上(由元件到系统)的失效因果关系的分析程序,而
成绩
FTA是一种由上而下(由系统到元件)的系统完整的失效因果关系的分析程序。
()12.在各个底事件发生概率差别较大时,阶数越小的最小割集越重要。
()13.老练的目的在于元器件投入使用前,先把使用后可能发生的参数漂移消除掉,从而达到稳定的目的。
()14.区间估计的置信度和精确度是相互矛盾的,置信度越高,估计精度越低。
()15.机械结构设计中使用安全系数就是已经考虑了产品的可靠性,因此选用安全系数可以替代可靠性设计。
()
二、填空题(1'×10,共10分)
1.产品的失效率曲线一般分为早期失效期、、三个阶段。
2.可靠性预计方法包括、故障率预计法、相似产品法等。
3.可靠性试验中,环境应力筛选最有效的办法是和。
4.可靠性的发展趋势有、。
5.系统可靠性模型包括、、n中取r模型(r/n)、混合式贮备模型、多数表决贮备模型等。
三、选择题(2'×15,共30分)
1.为了验证开发的产品的可靠性是否与规定的可靠性要求一致,用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在规定条件下所作的试验叫()试验。
A.环境应力筛选
B.可靠性增长
C.可靠性鉴定
D.可靠性测定
2.设t=0时,投入工作的1000只灯泡,并以天作为度量时间的单位,当t=365天时,又发现有2只灯泡坏了,则该种灯泡的故障率约为。
A.998
B.002
C.004
D.996
3.设有一可修复的电子产品工作10000h,累计发生4次故障,则该产品的MTBF 约为。
A.2500h
B.2000h
C.2400h
D.9600h
4.可靠性试验可分为工程试验和()。
A.统计试验
B.可靠性鉴定试验
C.可靠性验收试验
D.可靠性增长试验
5.应力分析法适用于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的()。
A.早期
B.中期
C.详细设计阶段
D.定稿阶段
6.故障树分析是用一系列符号、和转移符号描述系统中各种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A.集合符号
B.运算符号
C.几何图形
D.逻辑符号
7.对可靠性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可靠性实验是实验室的实验
B.环境应力筛选试验不能提高产品固有可靠性,但通过改进设计和工艺等
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C.可靠性增长试验是通过发现故障,分析和纠正故障,以及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而进行验证一提高产品可靠性水平的过程
D.可靠性测定试验的目的是通过试验测定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8.开展可靠性设计,首先应规定定性定量的可靠性要求,最常用的可靠性指标是。
A.MTTF
B.MTBF
C.MTTR
D.FMECA
9.计算产品任务可靠性时考虑的故障是()。
A.任务期间影响任务完成的故障
B.寿命期间所有的故障
C.修理时发现的故障
D.偶发的故障
10.产品可靠性与无关。
A.规定概率
B.规定条件
C.规定时间
D.规定功能
11.()是产品的可靠性、维修性和维修保障的综合反映。
A.使用可用性
B.固有可用性
C.基本可靠性
D.任务可靠性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产品不能完成规定任务或导致人或物的重大损失的成为故障
B.偶然故障是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故障,只能通过概率统计来预测
C.故障按统计特性可分为偶然故障和耗损故障
D.偶然故障可通过预防维修防止故障的发生,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13.产品的可靠性框图是用方框的形式表示产品中各单元之间的功能,产品原理图表示产品各单元的。
A.逻辑关系,物理关系
B.物理关系,逻辑关系
C.逻辑关系,统计关系
D.物理关系,统计关系
14.评定产品基本可靠性时应统计的故障是。
A.发生在任务期间的故障
B.寿命期间所有的故障
C.修理时发现的故障
D.危及任务完成的故障
15.在FMECA分析过程中,正确的预防和纠正措施是。
A.进行可靠性寿命试验
B.更换故障件
C.降低工作环境应力
D.改进设计及工艺、
四、简答题(5'×4,共20分)
1.衡量产品可靠性指标中最常用最主要的四个是什么?并解释其基本含义。
2.试分析可靠性、维修性、保障资源与保障性之间的关系。
3.简要说明老练与筛选的目的及二者的异同。
4.什么是失效?什么事失效模式?研究产品失效的方法主要有哪两种?
五、 计算题(10'×2,共20分)
1.某系统可靠性框图如下所示:
其中R 1=0.96,R 2=0.92,R 3=0.95,R 4=0.98,R 5=0.92。
要求:
1) 画出相应的故障树,并写出最小割集表达式; 2) 求出该系统的可靠度。
1 5 3
4
3
2
2.某发动机的应力、强度为正态分布。
其参数:
22
23192N/cm ,269835269N/cm ,5507.6
L L S S
m s m s ====
1) 求R
2) 该零件经热处理后的8636S
s
=,R=?
3) 从上述计算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六、开放题(5分)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请结合自身专业谈谈你的收获和对课程的建议。
致谢
本套试题由机械工程学院同学通力完成出题工作,念龙生和徐龙起同学完成判断题,师雪艳、徐玉坤、侯龙飞同学完成填空题,李志林、吴雄辉、徐俊韬、刘书杰同学完成选择题,罗增、张仲凯、江航、余淼、赵金磊同学完成简答题和计算题,陈文迪同学完成开放性试题,并负责卷面的排版工作,全卷最后由李志林同学统稿编辑。
感谢以上同学在出卷中的努力付出,感谢刘老师在课程中对于我们的指导关心和帮助。
衷心祝愿每个同学都能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