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

合集下载

月下独酌全诗打印

月下独酌全诗打印

月下独酌全诗打印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其二
唐李白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月下独酌·其三
唐李白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月下独酌·其四
唐李白
穷愁千万端。

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

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

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

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

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

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

乘月醉高台。

《月下独酌》原文注释及简析

《月下独酌》原文注释及简析

《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词释义】酌:饮酒。

独酌:一个人饮酒。

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

既:且。

不解饮:不会喝酒徒:徒然,白白的。

徒:空。

将:和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交欢:一起欢乐。

相期:相约会。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

邈miǎo:高远云汉:银河【古诗今译】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举杯向天,月下独酌,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

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

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随我蹁跹。

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后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

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

【名句赏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从表面上看,诗人好像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

诗人孤独到了邀月和影,可是还不止于此,甚至连今后的岁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饮之人了。

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约好在天上仙境再见。

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愉,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体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

李白诗词《月下独酌》赏析

李白诗词《月下独酌》赏析

李白诗词《月下独酌》赏析李白诗词《月下独酌》赏析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白诗词《月下独酌》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文解释】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

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

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

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

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

【词语解释】独酌:一个人饮酒。

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

既:且。

不解:不懂。

徒:空。

将:和。

及春:趁着青春年华。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交欢:一起欢乐。

无情:忘却世情。

相期:相约。

邈:遥远。

云汉:银河。

【诗文赏析】诗篇描写月下独酌情景。

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人却运用丰富的`想像,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

又从「花」字想到「春」字,从「酌」到「歌」、「舞」,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从表面上看,诗人好象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

诗人孤独到了邀月和影,可是还不止于此,甚至连今后的岁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饮之人了。

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约好在天上仙境再见。

《月下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

《月下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

《月下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月下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月下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1原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同交欢一作:相交欢)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哪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月亮和身影,我应及时行乐,趁着美好的春光。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结为忘年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注释⑴酌:饮酒。

独酌:一个人饮酒。

⑵间:一作“下”,一作“前”。

⑶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⑷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⑸既:且。

不解饮:不会喝酒。

⑹徒:徒然,白白的。

徒:空。

⑺将:和。

⑻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⑼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⑽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⑾交欢:一起欢乐。

⑿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

⒀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定。

邈:远。

云汉:银河,泛指天空。

赏析:作者:佚名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

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

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

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

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

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

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

《月下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

《月下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

《月下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月下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1原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同交欢一作:相交欢)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哪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月亮和身影,我应及时行乐,趁着美好的春光。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结为忘年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注释⑴酌:饮酒。

独酌:一个人饮酒。

⑵间:一作“下”,一作“前”。

⑶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⑷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⑸既:且。

不解饮:不会喝酒。

⑹徒:徒然,白白的。

徒:空。

⑺将:和。

⑻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⑼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⑽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⑾交欢:一起欢乐。

⑿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

⒀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定。

邈:远。

云汉:银河,泛指天空。

赏析:作者:佚名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

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

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

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

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

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

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

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月下独酌》(李白)原文及翻译

《月下独酌》(李白)原文及翻译

《月下独酌》(李白)原文及翻译月下独酌李白系列:唐诗三百首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释1、将:偕,和。

2、相期:相约。

3、云汉:天河。

译文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著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赏析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

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

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

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

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

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

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

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月下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

《月下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

《月下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月下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1原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同交欢一作:相交欢)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哪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月亮和身影,我应及时行乐,趁着美好的春光。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结为忘年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注释⑴酌:饮酒。

独酌:一个人饮酒。

⑵间:一作“下”,一作“前”。

⑶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⑷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⑸既:且。

不解饮:不会喝酒。

⑹徒:徒然,白白的。

徒:空。

⑺将:和。

⑻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⑼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⑽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⑾交欢:一起欢乐。

⑿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

⒀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定。

邈:远。

云汉:银河,泛指天空。

赏析:作者:佚名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

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

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

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

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

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

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

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李白《月下独酌》原文及译文

李白《月下独酌》原文及译文

李白《月下独酌》原文及译文李白《月下独酌》原文及译文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

组诗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月下独酌》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月下独酌(其一)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韵译】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注释】:①独酌:一个人饮酒。

②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

③既:且。

④不解:不懂。

⑤徒:空。

⑥将:和。

⑦及春:趁着青春年华。

⑧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⑨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⑩、交欢:一起欢乐。

⑾无情:忘却世情。

⑿相期:相约。

⒀邈:遥远。

⒁云汉:银河。

【写作背景】: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44年(天宝三载),时李白在长安。

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

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所以在他的诗篇中多歌颂太阳和咏月之作。

太阳是自然界中光明绚丽的形象,明月是清澈纯洁的象征。

尤其是明月,清新、明丽、宁静、温柔,因而诗人和它相亲相近。

在这首诗中,诗人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

【翻译】: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下独酌》课堂实录
作者:加入日期:12-03-16
•花间一壶酒》课堂实录
,独酌无相亲。

,对影成三人。

,影徒随我身。

,行乐须及春。

,我舞影零乱。

,醉后各分散。

,相期邈云汉。

此篇乃是高中语文选修课《唐诗宋词选读》之一,隶属专题“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此专题共选录李白四首,此其二也。

在必修三“笔落惊风雨•诗从肺腑出”中,已学过李白的《蜀道难》。

初中学过李白的《送友人》。

学诗须窥出诗之独特处,从诗内说,要解诗意、审诗美、品诗味;从诗外说,须将诗视作一种涵义更为广泛的美学范畴,学会建构诗

,前两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深切感受了李白的豪放飘逸的诗风。

《梦》中讲到“我欲因之梦吴越,一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李白的梦境是从迷人的月景开始的。

李白的许多诗中,都写到了月,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今天,我们再来一起学习李白的一首与月有关的五言古诗《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


学观看视频《子午书简唐诗十家•李白》,注意片中对李白诗歌风格的全面阐述。


们看了视频,知道了李白的诗歌创作在许多方面都做出可贵而又出色的探讨,对我们的写作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有人说,李白是不可
全是这样。

譬如这首《月下独酌》就是这样。

先请同学们聆听一下名家朗读,注意言、象、意的把握。


然采用“朗读-品味-感悟”的自学三部曲,注意“朗读-读懂诗意;品味-品出妙笔;感悟-悟出问题”,或对照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能地找到本诗的“看点”或疑点,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背诵,10分钟后我们当堂交流。


采用了怎样的背诵方法?在此老师强调一下,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理出诗歌的线索,边想边背,就容易得多了。

(教师示范背)


诗,想想它有哪些“看点”?
的题目传达出两个重要的信息:月下+独酌。

我们读懂诗意,一定要留心体察诗歌的题目,题目是一首诗中信息最丰富的文字,里面甚至潜藏着许多破译诗歌的玄机。

“月下独许多信息。

显性的信息是两个:月下+独酌,隐性的信息还有许多:我+酒+……诗人取此题目,他已着意要给我们传达一些信息:(所谓'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故独酌之无趣,而以月下自然是喝闷酒,酒入愁肠,幸得月来相伴;(3)月下独酌,乃是李白诗意人生之微格,此时乃无忧无虑、无情无欲之态也,苍莽天世的喧闹,只剩下静悄悄地享受。

我想起西方的一些温馨的酒吧,情人们卿卿我我,喝着浅绿色的香槟酒,听着牧歌式的轻音乐,都在慢慢地轻柔地享受着,时间也仿佛放慢了它的脚步。

中国人的酒场幸得李白有此一月下独酌,否则只剩下猜谜划拳、狂吹滥饮从这个四字的题目所暗示的信息破译中,我们初步理解了李白的——浪漫。

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由题目观之,李白再浪漫,惜乎也只是一人独享。

此一开头,可谓“凤头”也,一是由于它很美,二是气,既点题,也绝妙地破了题,擦去了我们因题目而遗留的审美旨趣,同时约我们设了一个悬念,且看他如何破此清冷场面。

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为何成三人?
一人,影是一人,诗人是一人。

由上句“独酌无相亲”可知,诗人将三人是视作一人的,正因为如此,酒逢知己千杯少,所以一定乐须及春”,李白认为及时行乐,必须及眼下这春花烂漫之时,此句与首句遥相呼应。

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个结尾很有意思。

一般而言,主人会说“改日再聚啊,感谢光临啊”,客人都会说“谢谢啊,让你破却不同,似真似假地跟“月”较起真劲了,跟张九龄“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不同,他是把月当成人的,今天是我请你,下次要到你云汉之中的老家去喝。

有人据此说,此乃本诗成功的一个重要特征:率性纯真,毫无做作。

对此,沈德潜是这样评价的:'脱口而出,纯乎天籁。

此种诗,人别裁》)同学们读诗很仔细,通过大家的点评,我们与李白走得越来越近了。


们是抱着去理解李白、还原李白的目的去读诗的,主要是内容方面的解读,现在我们稍微作一些理性思考,看看这首诗在形式方面如刚才同学们就提到这首诗开头与结尾,中间“行乐须及春”与“花间一壶酒”的呼应,除此而外,再挖掘看看。

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与“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都是采用“月-影”的,有点像双起双承,这样便于我们记忆。

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徘徊”二字是抒情式的缓歌,与“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有人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之妙,把月亮的多情写出来,而且似乎是一个固定用法。

“零乱”有点类似于摇滚乐,比较放纵的那种,整个就像一卡拉OK!
讲得非常精彩!欣赏诗歌的形式,要注意从大处着眼,比如结构,刚才同学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即梳理作品是如何具体地表达么,为什么先写这个,写这个有什么好处,这样背诵起来就很顺当。

李白写诗的妙处也在于他会选择和创造一个不寻常的言语结构们所讲的之外,它还附属着另外一个审美特征,就是它不是一个单调的结构,而是一个充满节奏感的动态结构。

——佛教中有所谓“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究竟辩析方法。

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后得到正确的结论。

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

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诗一张一弛,一起一伏,一扬一抑,一悲一喜,如同大海的波涛一样,诗情节奏跌宕、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提供了参照。

一位同学对“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的赏析,我非常认同,李白此时确实是有滋有味、忘情“行乐”的,而一般人此时可能正说这是一种值得借鉴的“诗意人生”。

我们知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所以要懂得知足常乐,更要学会自得其乐是老师读这首诗最大的感触,这也是李白之所以“豪放飘逸”的根本原因!
本诗妙笔的分析,我发现李白也是可学的,只要我们走近(进)他,我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建构起一种学习李白的思维模的语文老师。


对本诗还有什么不懂之处吗?
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似乎说反了?
永结无情游”,应该结“有情游”啊,莫名其妙。

学对此发表一下高见?
有醒着才能邀明月,再说此时李白也喝多了,一切都归于平静了。

这正是本诗之奇句!李白要的是清醒着的豪放飘逸,这可见出他的豪放英雄本色。

这是会生活的表现,也是“及时行乐”的表现。

有同学提出,我就姑妄言之。

我在课前也曾百思不得“无情游”之解,后来终于求得一解,不过似乎不适宜在课堂上讲。

(学生大)“交欢”一词,我认为也是个黄色词汇,李白此处就是“俗极而雅”的。

醒时交欢,醉后分散,可谓好离好散,及时行乐,没有家都快乐,这就叫“无情游”——恐怕也只有天人之乐才能如此吧,在红尘世界,在社会主义国家,敬请自重。

这又是“月下独酌此说不登大雅之堂,哪里讲,哪里了,诸君切勿外传也。


本诗的鉴赏小文。

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