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的诗意

合集下载

《月下独酌(其一)》全诗翻译及赏析

《月下独酌(其一)》全诗翻译及赏析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这四句是说,请月亮下来共同饮酒,但月亮却不会饮,不知酒中乐趣,影也不解饮,徒自随我身旁。

无奈姑且与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起句“花间一壶酒”)之时,及时行乐吧,不能老让苦恼把自己缠住。

虽则是身、月、影“三人”,却仍然是“独酌”,因为月和影连一个“解饮”的都没有,诗人的心情是孤独的,“既”、“徒”二字即反映了这种情绪。

然而,诗人在人间感到孤独,才越觉得与月、与影交游亲密欢洽。

而与月、影的欢洽,正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

诗句从曲处下笔,蕴含丰富,耐人寻味。

出自李白《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徒:徒然,白白的。

徒:空。

将:和,共。

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同交欢:一起欢乐。

一作“相交欢”。

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

期:约会。

邈:遥远。

云汉:银河。

这里指遥天仙境。

“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参考译文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无相知作陪独自酌饮。

举杯邀请明月来共饮,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

月亮本来就不懂饮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后。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唱歌月亮徘徊不定,我起舞影子飘前飘后。

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但愿能永远尽情漫游,在茫茫的天河中相见。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原文及赏析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原文及赏析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原文及赏析月下独酌四首之一:原文及赏析月下独酌,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创作的四首月夜抒怀之作之一。

这首诗抒发了杜甫对于时政和个人遭遇的愤怒与失望,同时表达了对自然和诗歌的追求与倾诉。

以下是《月下独酌四首之一》的原文及赏析。

原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杜甫在《月下独酌四首之一》中以独酌的方式抒发了自己在时代动荡和个人困境下的苦闷和愤怒,也表达了对自然和诗歌的追求和寄托。

诗中以月下饮酒的情景为背景,表达了杜甫对于时世的愤怒,通过与月亮和自己的影子对饮,表现了孤寂与无人能解的心境。

首先,诗中描述了自己独自饮酒的情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这里的“花间一壶酒”充满了浪漫与诗意,而“独酌无相亲”则表达了杜甫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对于社会关系的失望。

他通过独酌,寻求内心的宣泄和抒发。

而后,诗人举杯邀请明月,对自己的影子展开了一场“三人饮”,这里的“三人”,则以“我”,“月”和“影”三者为指涉,寄寓了诗人挣扎的心灵与时代的矛盾冲突。

然后,在诗的后段,杜甫通过描述自己与月亮和影子的互动来抒发内心的愤怒和追求。

他将自己与月亮和影子进行对比,表现出月亮不解饮的冷漠与无情,以及影子随身的陪伴,这样的对比加深了杜甫内心的苦闷和孤独感。

接着,诗中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表现了杜甫在背负种种压力和痛苦之下,通过歌唱和舞蹈来抒发内心情感,也折射出他对于诗和艺术的追求与倾诉。

最后两句“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则表达了杜甫对于友谊与真挚情感的期许和寄托。

他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游历天地,浪迹人生。

而“相期邈云汉”则激发了杜甫遥寄二次元的想象与向往,意味着他对于远大理想的执着与追求。

《月下独酌四首之一》通过诗意的抒发和意象的搭建,表达了杜甫深深的失望与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自然和诗歌的追求和激情。

《月下独酌》(李白)原文及翻译

《月下独酌》(李白)原文及翻译

《月下独酌》(李白)原文及翻译月下独酌李白系列:唐诗三百首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释1、将:偕,和。

2、相期:相约。

3、云汉:天河。

译文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著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赏析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

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

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

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

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

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

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

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译文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译文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译文原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
在花丛间摆放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

我举起酒杯邀请明亮的月亮,对着身影,我们三人一同饮酒。

然而月亮不懂饮酒的乐趣,影子也只是默默地跟随着我。

暂且让我和月亮、影子一起结伴,趁着这美好的春光及时行乐。

我唱歌时月亮在天上徘徊,我跳舞时影子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时我们一同欢乐,醉酒后我们便各自离散。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再次相见。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创作背作者:佚名这首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

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

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

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

简析作者:佚名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

诗写在月夜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

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

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

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

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

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

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作者:佚名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辨析方法。

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

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

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近似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

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

至于那影子,虽然像陶潜所说的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诗人姑且暂时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行乐。

初中语文 文言文 李白《月下独酌》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初中语文 文言文 李白《月下独酌》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李白《月下独酌》原文与译文(含赏析)《月下独酌》作者: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解】1、将:偕,和。

2、相期:相约。

3、云汉:天河。

【韵译】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评析】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原诗共四首,此为第一首。

抒发了壮志难酬、宏图难展、无人可与共语的极度的寂寞孤独之情。

李白爱饮酒作诗。

月下独酌本是极孤独苦闷极寂寞无聊的事,作者却又歌又舞又醉饮,煞是热闹!月、影本是无知无情之物,作者偏把它拟人化,视为知己,引为同调,与卑鄙龌龊的尘世相比,真可谓是无情胜有情了。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手中一壶酒,只能是“独酌无相亲”,于是他举杯,邀约自己毕生最喜欢的明月,再加上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于是冷冷清清的场面热闹起来了。

可是明月毕竟只是天边的皎洁一片,它不能解善饮的诗人之意,而影子也不过是随身而伴,不通人情。

此时,渐入醉乡的诗人酒兴发起,于是且歌且舞。

月色徘徊,依依不去,仿佛静聆佳音;地下静默的影子也转动着仿佛与诗人共舞。

醒时月影交欢,直到酩酊大醉才相互分散,仿佛月、影都与诗人一往情深,于是又深情地许诺:“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古诗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翻译赏析

古诗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翻译赏析

古诗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翻译赏析《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古诗全文如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前言】《月下独酌四首四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

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注释】⑴酌:饮酒独酌:一个人饮酒⑵间:一作“下”,一作“前”⑶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⑸既:已经不解饮:不会喝酒⑹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⑺将:和。

⑻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⑼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⑽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⑾交欢:一起欢乐。

⑿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

⒀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

【翻译】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

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

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

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

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赏析】这组诗共四首,以第一首流传最广。

第一首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

诗中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此诗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同交欢一作:相交欢)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同交欢一作:相交欢)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注释:间:一作“下”,一作“前”。

酌:饮酒。

独酌:一个人饮酒。

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举杯”二句: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既:已经。

不解:不懂,不理解。

徒:徒然,白白的。

徒:空。

将:和,共。

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同交欢:一起欢乐。

一作“相交欢”。

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

期:约会。

邈:遥远。

云汉:银河。

这里指遥天仙境。

“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辨析方法。

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

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的诗意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1]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2]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3],影徒[4]随我身。

暂伴月将[5]影,行乐须及春[6]。

我歌月徘徊[7],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8]游,相期[9]邈云汉[10]。

【注释】
[1]独酌:一个人喝酒。

酌,喝酒。

[2]对:朝着。

[3]不解饮:不懂得喝酒。

[4]徒:徒然、白白地。

[5]将:和。

[6]须及春:应该趁着春暖花开之时。

[7]徘徊:来回走动。

[8]无情:忘情,指超乎一般的情谊。

[9]期:约会。

[10]邈云汉:遥远的银河。

【赏析】
这首诗大概写于唐朝天宝三年(744年),通过对诗人月下独自饮酒时的情境描写,表达了诗人因政治理想无法实现而倍感孤寂、苦闷的心情。

诗人一个人坐在花下喝酒,不禁因为“无相亲”而倍感寂寞,于是就忽发奇想地把天边的明月和自己的影子化成了两个人,拉着他们陪自己一起喝酒,从而让冷冷清清的场面热闹了起来。

可是,明月和影子毕竟不懂得喝酒,所以诗人只好暂时与他们做伴,在这春暖花开
的时节里及时行乐。

由此可见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抑郁,原因就是不得志。

不过,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沉沦,这从构思巧妙的“对影成三人”一句就可以看出来。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又洒脱的情怀。

接着,渐入醉乡的诗人借着酒兴,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这时,月儿就跟着诗人来回走动着,不愿意离开;而自己的影子,也随着他的舞蹈变得零乱起来,好像是在和他共舞一样。

从诗人开始喝酒到喝醉,月光和身影都在一往情深地陪伴着他。

最后两句,诗人用“愿意和月亮永结忘情之交,在遥远的银河相会”的愿望,表达了诗人对光明和自由的不懈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