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 音
古筝的调音技巧

古筝的调音技巧
古筝的调音技巧包括以下方面:
掌握标准音高:在调音之前,需要掌握标准音高,可以使用音叉或其他标准音源进行参考。
按照顺序调音:从8弦向上,一直调试到21弦,再调试7654321弦,尤其对初次调音者很有必要,一开始就调试第一弦,会出现用力过度导致断弦的情况。
反复多次调音:在调音过程中,需要反复多次调整,直到音准为止。
可以使用手指向面板方向按揉筝码左侧的琴弦,或者在筝码右侧将琴弦向上提拉,然后再调音,效果会更好。
避免过度用力:在调音过程中,避免用力过度,以免造成琴弦断裂或筝码松动。
注意听辨:在调音过程中,需要注意听辨音高是否准确,尤其是对于细微的差别要敏感。
调整筝码:如果音高不准确,可以通过调整筝码的位置或松紧度来微调音高。
遵循规律:在调音时,要遵循古筝的规律,先从五声音阶开始调试,然后再调试其他音符。
总之,古筝的调音技巧需要耐心和细心,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调整,逐渐掌握技巧并提高自己的音乐感。
古筝里面的下滑音如何弹奏

古筝里面的下滑音如何弹奏下滑音是指弹后按弦使音升高的一种技法。
也是古筝中左手最常用的技法,初学者谈联系下滑音的时候需要掌握那些技巧?古筝里面的下滑音怎么弹“下滑音”,也是古筝中左手最常用的技法,下滑音是由高往低滑行的一种变化音,在谱中标记与音符的左上方。
其符号是“下滑音是左手滑音中的另一种演奏方式,同上滑音相反。
“下滑音”是由一个音向下滑至另一个音,同上滑音一样,在演奏乐曲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弹奏方法:1、左手提前放在右手将要弹奏的那根弦左侧。
2、在右手弹音之前,左手先向下按弦至要求的音高位置。
3、右手拨弦,随即左手抬起将弦回放到原来的音高。
注:下滑音在放回弦时,指关节要支撑住,臂弯有控制地整体向上带动。
古筝里面上滑音的按法上滑音是指弹后按弦使音升高的一种技法。
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第一:怎么按?手型要求空握状态,食指中指无名指放松靠拢,并保持自然的弧度,指尖触弦;按在琴码左边离琴码20CM左右的琴弦上,高音曲稍近些,低音曲稍远些;注意大指不要放在手心里。
第二:什么时候按,按多高?上滑音可以看成是把一个音平均分成两个音的自然升高的过程,按音的高度也是有限制的,一般要求按到五声音阶的上行相邻的音高位置。
如四分音1的上滑音可以看成实际效果为一半1音一半2音,所以要在1音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才可以按!不能早也不能晚。
下按的过程要自然,一次性发力按到要求的音高。
第三:注意保持。
按后不要立刻放松,要使音高继续保持在要求的高度,一直等到右手弹出下一个音的时候才可放松回到原来的高度。
古筝上下滑音练习技巧“上滑音”的演奏指法标记为“ ”,在乐谱中标记于音符的右上角。
它的演奏方法是右手先弹,左手后按,把弦音逐渐升高到所需的高度,使音产生由低到高徐徐上滑的效果。
完成上滑音后不要立即松开左手,待弹下一个音时或余音消失后再将左手松开,滑音时值各占一半。
上滑音除了“3”、“6”的上滑音是小三度上滑以外,其余都是大二度的上滑,如:“ ”’弹奏后是的效果," "弹奏后是的效果。
关于筝的组词

关于筝的组词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乐韵味。
以下是一些与筝相关的组词。
1. 筝琴2. 筝韵3. 筝弦4. 筝曲5. 筝师6. 筝课7. 筝艺8. 筝声9. 筝技10. 筝谱11. 筝手12. 筝弦13. 筝乐14. 筝调15. 筝歌16. 筝箫17. 筝和18. 筝童19. 筝音20. 筝演奏这些组词围绕着筝这个主题,展示了筝乐和筝艺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筝琴、筝师、筝技还是筝调,都是与筝相关的词汇,展现了筝艺的丰富内涵。
筝乐是一种古老而优雅的音乐形式,通过弹拨筝弦,演奏出悠扬的旋律和动人的音乐。
筝弦是筝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调弦方式会带来不同的音色和音效。
筝声在静谧的夜晚中回荡,引人入胜。
传统的筝曲是丰富多样的,有快板儿也有慢板儿,有欢快明朗的,也有深沉凝重的。
筝手熟练地弹奏出筝韵,让人陶醉其中。
筝艺源远流长,需要筝师耐心传授技艺,而学习筝的过程也是一门艺术的修炼。
筝的演奏需要专业的筝演奏者,他们在舞台上表演精湛的技艺,用筝音打动观众的心灵。
筝童作为筝艺的后继者,通过筝课学习筝技,将传统的筝乐发扬光大。
对于喜爱筝艺的人来说,筝谱是宝贵的资源,它记录了经典曲目的乐谱和演奏指导。
筝歌将诗歌与筝乐结合,以音乐的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
筝和是筝与其他乐器合奏的形式,形成独特的音乐效果。
无论是聆听筝乐还是亲自演奏,筝都是一种美妙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具有传统的文化意义,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传递思想的媒介。
通过学习筝艺,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音乐的博大精深。
关于古筝c调调节方法

关于古筝c调调节方法
调节古筝是确保它在正确音调上演奏的重要步骤。
对于C调的古筝,下面是一种常用的调节方法:
1.准备工作:确认古筝的琴弦完好无损,并确保它们适当拉紧。
同时,确保古筝的音桥正确放置。
2.确认基准音:找到古筝的中央音C(大指琴弦),并确定它的音准。
可以通过使用调音器、钢琴或其他准确的基准音源进行参照。
3.开始调弦:从高音弦开始,慢慢调整琴弦的紧度,使其产生正确的音高。
可以使用咬线器或手指轻轻调整。
根据需要,调整弦的紧度,直到达到所需的音调。
4.检查音准:在调弦过程中,用耳朵和基准音源进行频繁的对比,确保每个弦的音高与基准音一致。
在调整完所有弦后,再次检查所有的音。
5.修复音桥:如果调弦过程中发现某些弦的音高无法调节到正确的音准,可能意味着音桥的位置不正确。
需要轻轻移动音桥,直到达到所需的音调。
6.频繁调整:古筝的琴弦可能因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松弛。
因此,需要定期调整琴弦来保持正确的音调。
请注意,这只是一种常用的调节方法,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偏好进行微调。
如果您不确定如何进行调弦,建议您咨询专业的古筝演奏者或老师进行指导。
描写古筝的声音的唯美句子(精选2篇)

描写古筝的声音的唯美句子(篇一)古筝,一种传统的中国乐器,她凭借着独特的外形和婉转的音色,吸引了无数音乐爱好者和艺术家。
她的声音,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岁月的长河中,让人们感受到纯净、悠远的美。
1. 窗外细雨纷飞,古筝的声音轻盈地穿越时空,仿佛邀请着我们一同醉心其中。
2. 弦音响起,如同起舞的精灵,在空气中跳跃,带来一种轻盈与柔美的情感。
3. 古筝的声音如同鸟儿的歌唱,清新而动人,让人们忘却尘世的烦忧,在音符间找寻安宁。
4. 当指尖触动琴弦,古筝的音色如溪流,在静谧的夜里拂过耳畔,唤起沉静的思绪。
5. 古筝的音色仿佛夜空中的星辰,闪烁而绚烂,让人心灵瞬间被拉近一份神秘的宇宙。
6. 轻柔的音符像精灵般游走在指尖上,古筝的声音打开了一扇通向梦幻世界的大门。
7. 古筝的琴弦轻拨间,音色如水,曲曲折折,如流动的时间,拥有宛如画卷般的美感。
8. 她的声音犹如盛开的花朵,芳香四溢,宛如晨曦初露的美丽。
9. 古筝的琴弦弹奏出的声音犹如阳光洒在湖面上,闪烁着万丈光芒。
10. 她的音色似水墨画中的墨痕,泛着幽幽的忧伤却又不失华丽。
11. 古筝的乐音仿佛一汪清泉,在沙漠中润泽了旅人的心田。
12. 她的音符像是精灵,轻轻地拂过心灵,让人感到一种奇妙的宽慰。
13. 每一次叩击,都是对内心深处那份柔婉的呼唤,让人如痴如醉。
14. 古筝的声音仿佛是古旧岁月中遗留下的记忆,悠远而古老。
15. 她的音色宛如天籁之音,带来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妙感受。
16. 古筝的音符仿佛是阳光照耀下,湖面上泛起的涟漪,温暖而宁静。
17. 她弹奏的乐曲如云卷云舒,在心中演奏出一曲华彩的音乐画卷。
18. 古筝的音色如梦幻般的火焰,燃烧着人们内心最深处的热情。
19. 她的声音宛若羽毛轻舞,在寂静的夜晚轻轻地拂过心尖。
20. 古筝的音符在空气中跳跃,如繁星闪耀,把美妙的旋律挥洒在人们的心田。
21. 她的乐音轻柔而又律动,宛如一封永恒的情书,沁入人心。
22. 古筝的琴弦掀起的音浪仿佛是海浪拍打在岸边,引领着人们进入一片宁静的海洋。
古筝乐理知识点基础总结

古筝乐理知识点基础总结一、音名1.音名的基本概念在古筝乐理中,音名是指乐谱上用来代表音高的文字符号,它用来表示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
古筝的音名由七个基本音名组成,分别是:1、2、3、4、5、6、7。
其中1代表音阶中的第一个音,2代表第二个音,以此类推。
在古筝乐谱中,音名一般用中文数字来表示:一、二、三、四、五、六、七。
2.音名与音符的对应关系在古筝乐谱中,音名与音符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每个音名对应一个音符。
例如,音名“一”对应的音符是“”,音名“二”对应的音符是“”以此类推。
通过学习音名与音符的对应关系,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准确地阅读和理解古筝乐谱。
3.音名在古筝演奏中的作用在古筝演奏中,音名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演奏者准确地把握音符的位置和音高,从而实现精准地演奏。
此外,通过理解音名,演奏者还可以更好地掌握音符的转调和变化,从而实现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演奏效果。
二、音程1.音程的定义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的距离,它是音乐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在古筝乐理中,音程主要有两种:纯音程和变化音程。
纯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没有半音的距离,包括纯八度、纯四度、纯五度等。
变化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有半音的距离,包括大二度、小二度、大三度、小三度等。
2.音程的演奏技巧在古筝演奏中,音程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在学习音程时,演奏者需要掌握正确的手指位置和技巧,以确保音程的准确演奏和清晰表达。
同时,演奏者还需要注重力度和音色的把握,以实现音程的丰富和生动表现。
三、调式1.调式的基本概念调式是古筝乐理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一组音的组合,用来构成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
在古筝乐理中,调式主要有两种:大调式和小调式。
大调式是指以第一音作为主音的音阶,由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的组合构成。
小调式是指以第六音作为主音的音阶,由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的组合构成。
2.调式在古筝演奏中的应用在古筝演奏中,调式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掌握曲调和旋律的特点。
筝组四字词语

筝组四字词语
1. 筝韵悠扬:指筝声优美动听,令人陶醉。
2. 筝曲悠扬:指筝曲旋律优美,令人心旷神怡。
3. 筝音悠扬:指筝音清脆悠扬,令人感到愉悦。
4. 筝声悠扬:指筝声悠扬动听,令人陶醉。
5. 筝曲婉转:指筝曲旋律柔美婉转,令人感到温馨。
6. 筝音婉转:指筝音柔和婉转,令人感到舒适。
7. 筝声婉转:指筝声柔和婉转,令人感到愉悦。
8. 筝曲清幽:指筝曲旋律清幽深远,令人感到宁静。
9. 筝音清幽:指筝音清脆幽深,令人感到神秘。
10. 筝声清幽:指筝声清脆幽远,令人感到神秘。
11. 筝曲悠远:指筝曲旋律悠远深邃,令人感到遥远。
12. 筝音悠远:指筝音悠远深邃,令人感到遥远。
13. 筝声悠远:指筝声悠远深邃,令人感到遥远。
14. 筝曲悠扬婉转:指筝曲旋律优美婉转,令人感到舒适愉悦。
15. 筝音悠扬婉转:指筝音清脆悠扬婉转,令人感到舒适愉悦。
16. 筝声悠扬婉转:指筝声悠扬婉转,令人感到舒适愉悦。
17. 筝曲清幽悠远:指筝曲旋律清幽悠远,令人感到宁静神秘。
18. 筝音清幽悠远:指筝音清脆幽深悠远,令人感到神秘。
19. 筝声清幽悠远:指筝声清脆幽远悠远,令人感到神秘。
20. 筝曲悠扬清幽:指筝曲旋律优美清幽,令人感到舒适宁静。
弹古筝为什么有杂音原因是什么

弹古筝为什么有杂音原因是什么古筝有时会发出杂音,但是一时之间也难以克服,下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弹古筝有杂音原因,欢迎大家阅读!弹古筝有杂音原因支撑筝弦的码子角度不合理,演奏时发出嘶哑之声。
应把码子摆正,并经多次试验,使其角度合理,免去噪音。
码子上小骨片的小槽过细过深,筝弦卡死在小槽中,演奏时发出沙沙的噪音。
应对码子小槽加宽修整。
前岳山至筝头穿弦孔之间的一段短弦,接角前岳山外侧过多,且似触非触(也称慢性接触),拨弦后,弦的振动引起这段弦嘶嘶鸣叫。
应对前岳山修整或调换,使短弦尽量不接触其外侧。
暂时克服的办法:在短弦放衬条,增加短弦对接触面的压力,避免杂音。
筝弦与后岳山的接触部位处于慢性接触状态,拨弦后,引起此部位的杂音。
克服的办法有二:第一是放松琴弦,降低琴钉上的栓弦部位,再紧弦至原音高。
用此办法增加弦对的岳山的压力,从而避免杂音;第二是在接触部位中放置少许绵软物品,减小弦的振动,避免杂音。
假指甲劈裂,拨弦时发出沙哑噪音。
应修理或调换假指甲。
拨弦后,码外弦段(即码子左侧弦段)发生共振,两种或几种声音混杂。
这时调整弦的张力,移动码子的位置,以消除共振的根源。
筝接触琴桌的四个角不在同一平面上,因晃动而伴有碰击声。
应因定筝的两个角于琴桌上,亦可用螺丝拧上,消除筝的晃动。
琴桌接触地面的四个角不在一个平面上,因晃动而伴有碰击声。
应在琴桌右侧的两条腿底部做一横条,并在靠近身体的桌腿底部做踏板,必要时用脚踏横条或踏板,以求平稳。
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一、手指间技法的发展不平衡古人弹筝把小指列为“禁指”,意思是弹筝时不能使用小指。
而古筝技法流传到今天,现代筝的演奏者仍没有重视对小指的启用,小指一直处于辅助性的地位,如大指摇指时,小指扎桩作为支撑点,起到平衡手指的作用,或者偶尔用于拨弦,小指始终没有正式地参与弹奏的行列,而成为“闲指”。
我一直考虑,小指在钢琴、提琴、琵琶、二胡等乐器演奏中所起的作用与其它手指同等重要,为什么在古筝演奏中不能使用呢? “快速指序”出现之前,无名指除了在“琶音”中使用以外,几乎没有任何“用武之地”,而“快速指序”出现以后,无名指的使用率大大提高了,与中指、食指、大指几乎占据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忽闻铮铮鸣琴声顿觉百花尽展蕾
秦女端容理玉筝,
梁尘踊跃夜风轻,
须臾响急冰弦绝,
但见奔星劲有声。
端坐在筝前,芊芊素手,指尖轻轻抚过琴弦,时而如蜻蜓点水,意味悠长;时而似千军万马,跌荡起伏。
偶静以致远,沁人心脾,与山川于一体,绕山绕水,千里回音;偶跌荡起伏,似千军万马;偶温和闲顺,静若三更,或漂浮与山川,或沉积与湖面,缠绵意难会,手舞弄蜻蜓,时欢笑与嘻语,时丛中作戏,牧童小溪,宫廷戏曲,兵戈相见万马奔腾,百里加急三国空城,有赤壁之气百团之风。
学古筝已有数年的时间,起初只是偶然觉得好听,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我渐渐爱上了每天坐在筝前的生活。
也知道了在陕西,秦筝有着深远的文化底蕴。
古筝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盛行于陕西、甘肃一带,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他上书秦始皇时,曾描述了民间筝歌的生动场面:“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乎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
谈到古筝,最不能忽略的就是筝名曲。
谈到古筝名曲就无法不谈起在《高山流水》这个曲子,这个曲子流传最广影响也最大。
凡是知道古筝的没有不知道这一曲的,知道这一曲的也没有不知道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曲子因他们而出名,而他们也因这一曲扬名万代。
但其实我们现在听到的《高山流水》与伯牙子期的曲子是不同的,当时的《高山流水》用古琴演奏,配上自然的风声水声,演绎出了一曲动听的弦上音。
与它相比,古筝曲《高山流水》就有了更多的优势,古筝的音色更为清澈,每个音符曲调都像是透过清澈的河水看河底的卵石,看的到却摸不到,只觉得透彻、美好。
古筝曲的《高山流水》中还增加了细微的筝声来模拟大自然的曲调,更给整个曲子添加了一份
自然和淳朴。
现在的《高山流水》因为曲调不同,流传的有三个版本,一个是山东筝派,一个是浙江筝派,还有一个就是河南筝派。
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派的传谱,其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巍巍,流水洋洋”之貌。
乐初起,旋律在宽广音域中不断跳跃,表现出高山雄浑、深沉、肃穆、高洁的神韵。
时而虚无缥缈,时而坚实不移,偶又有重重低音时隐时现,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不定。
忽尔那片刻的幽静被打破,清澈的泛音,活泼的节奏,犹如“淙淙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
令人想起了山泉丁冬水花轻溅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潺潺流水和巍巍高山相映成趣的意境,撩人心扉、扣人心弦。
那一串串滑音,仿佛流水骤然泻下。
听着听着,我恍若看到那潺潺的流水积于瀑布、山巅之尖。
陡然,高崖飞瀑轰然飞泻,本清澈见底的溪水顷刻间奔腾跳跃起来,从万丈高的山崖上飞流直下,疑是银河倒泻,汹涌澎湃,凌绝千里,原本玉水澹澹,而今翻转腾离,跌宕起伏,久久不息。
我仿佛立于岸边,闭目,静静地赏着流水,?舒缓如歌的旋律不断地敲击心田,似有一股清新的空气吸入肺腑,饱含着大自然味道的气息在我心中久久回味着……
尾声,乐音清丽,如水滴石般的柔和清脆。
伴着绿色的清香缓缓浸入人的心扉,欲念荡涤而尽。
此时此刻,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在古筝曲目中,最能拨我心弦的还是渔舟唱晚这一曲。
轻轻一拨,便拨折出一汪浩垠江水,顺随琴音倾泻。
不似浔阳江畔那泠泠细雨的凄清冷落,也不似赤壁遗迹中那铮铮金戈的激亢雄壮。
而是一份闲情雅致,如高山如流水,如清潭如小桥。
凭栏极目,几点晚霞浸透了江畔,与天共色。
仿佛经历了白日的喧嚣,也难得在这一刻偷享几番清闲。
偶尔数只水鸟成双翩至,栖停在艄公打烊的船上。
淡泊,恬静。
悠然,自得。
突兀一转,随着两声夯歌散去,原本平静的湖面波澜陡起,二十一丝弦,丝丝入扣,五音起伏,高低冥迷,略显简单的宫调竟轻易变奏出一幅渔舟晚归图。
似乎又回到了白日那抹喧豗,客商的熙攘,渔夫的阔论,一时间,所有的热闹登峰至极,伴着弄筝人高超的指法,轻拢慢捻,吟糅唱弹,渔舟高唱,喜悦丰获。
却突然,似毫无预料的,双弦齐划,如断裂帛,如舞幽壑,先前的嘈杂,竟在瞬
间戛止。
尘世的繁华归于寂寥,白日的纷喧谢后傍晚。
一切尘寰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都在这一刻回归原始,留下的,仅有目睹过嘈杂的江湖,以及远处零星的渔火阑珊。
思绪似一直停泊在江畔那点豆大残焰,心事早已随琴弦而断。
远眺渔舟,那舱里的,可是望月追忆年少狂,梦醒犹然守空船的瑶琴琵琶,还是待水清濯缨的湘江渔父?是缱绻轻叹的思妇还是狂放避世的隐者,白日隐匿了他们欢笑俚语下的失落,无伯乐赞曰无知音与共,傍晚却没能为之罩上伪饰的面纱,江潭依旧渔舟旧。
两行清泪已诠释了所有谜底。
没人会懂,也无人能懂,除了江中那点星火。
没有宫灯粉饰的矫揉,没有江南画舫的精致,那架漂泊了一生也未见停伫的渔船呵,何时才能找到栖息的港湾?喧嚷的红尘,可还有片净土?能洗净明争暗斗,能刷褪尔虞我诈。
若寻求不得,渔舟情愿漂泊无依。
沉溺在落日儿息的平凡,守候在天下大同的幻境。
最后一缕泛音轻飘,有谁,会低吟“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千古名句?有谁,会植一江灯火,不为纷繁覆眼,只为······
唱晚渔舟,唱栖灵魂······
忽闻铮铮鸣琴声,顿觉百花尽展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