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下载

【知识解析】醛类

【知识解析】醛类

醛类1 醛类的概述(1)醛的组成和结构名师提醒(1)醛基可写成或—CHO,但不能写成—COH。

(2)醛分子结构中一定含有醛基,但含有醛基的物质不一定是醛。

如甲酸、葡萄糖等都含有醛基,都具有醛的化学性质,但它们都不属于醛。

(2)醛的分类(3)醛的通式一元醛的结构通式是(R为烃基或氢原子)。

饱和一元脂肪醛的通式是C n H2n O(n =1,2,3…)或C n H2n+1CHO(n=0,1,2…)。

注意若烃C n H m衍变为x元醛,该醛的分子式为C n H m-2x O x。

(4)醛的命名注意—CHO中的碳原子一定在1号位,故命名时醛基无需用阿拉伯数字标明位置。

(5)醛的同分异构体类别分析方法举例碳链异构醛基一定连在链端,所以醛分子中烃基的碳链异构有几种,属于醛的同分异构体就有几种丁基(—C4H9)有4种结构,则分子式为C5H10O的有机物属于醛的同分异构体就有4种官能团异构含相同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醛、饱和一元酮、烯醇、脂环醇和环氧烷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3H6O的有机物:属于醛的有CH3CH2CHO,属于酮的有,属于烯醇的有CH2=CH—CH2OH,属于脂环醇的有,属于环氧烷的有注意醛基一定连在链端,所以醛不存在官能团位置异构现象。

2 醛类的物理性质状态常温下,除甲醛是气体外,其余醛类都是无色液体或固体低级醛可溶于水,随着醛中碳原子数的增多,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这是溶解度因为极性的—CHO在分子中所占的比例减小熔、沸点通常情况下,随着醛中碳原子数的增多,醛的熔、沸点逐渐升高3 醛类的化学性质醛类的官能团是醛基,与乙醛的结构相似,因而具有类似乙醛的化学性质。

醛基具有还原性,能发生氧化反应[银镜反应、与新制的Cu(OH)2反应、催化氧化反应、被强氧化剂氧化等]和加成反应等。

注意醛在烃的含氧衍生物转化中起桥梁作用,醇、醛、羧酸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R—CH2OH R—CHO R—COOH4 重要的醛(1)甲醛①分子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CH2O HCHO甲醛是最简单的醛,通常把它归为饱和一元醛,但分子中又可以看成有2个醛基,其分子结构如图3-3-3所示,甲醛分子中4个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醛

由于羰基的极性,因此醛的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烃类及醚类高。但由于
羰基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因此沸点较相应的醇低。
因为醛的羰基可以与水中的氢形成氢键,故低级的醛可以溶于水;但芳醛一般
难溶于水。
醛的化学性质
醛通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一定的氧化性。
醛类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甲醛发生银镜反应为:HCHO + 4Ag(NH3)2OH—
1.氧化反应 从结构上乙醛可以看成是甲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由于醛基比较活泼,
乙醛的化学性质主要由醛基决定。
2CH₃CHO+O₂ →2CH₃COOH(催化剂,加热) 2CH₃CHO+5O₂→4H₂O+4CO₂
2.还原反应
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做还
原反应。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就属于还原反应。
加氢还原方程式:CH3CHO+H2==CH3CH2OH
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 CH ₃ CHO+2Cu(OH) ₂ →
CH ₃ COOH+Cu ₂ O↓+ 2H ₂ O( 加热)(生成砖红色 Cu₂O沉淀)
实验现象: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棕黄色,最后变成
乙醛
简介:分子式为C2H4O,相对分子质量为44.05,
无色液体,溶于水和乙醇等有机溶剂,沸点21℃, 相对密度0.804~0.811,折射率1.3316。天然存在 于圆柚、梨子、苹果、覆盆子、草莓、菠萝、干酪、 咖啡、橙汁、朗姆酒中。具有辛辣、醚样气味,稀 释后具有果香、咖啡香、酒香、青香。
乙醛氧化还原反应
砖红色沉淀】
R-CHO + 2Cu(OH)2 —(条件:加热)→R-COOH + Cu2O↓ + 2H2O 与溴水反应:R-CHO + Br2 + H2O —→ R-COOH + 2HBr 加成反应:R-CHO + H2 —(条件:镍做催化剂,加热)→ R-CH2-OH 2R-CHO+O2—(条件:铜或者银做催化剂,加热)→ 2R-COOH 醛类也可通过和高锰酸钾反应(条件:加热)得到羧酸。

醛

一 个 与 甲 尔 激物 个 液个 羧 偶 醛 马 性理 氢 反甲 基 两 的 ) 林 气性 氧 应醛 个特 溶 与 味质 化 可 醛殊 液 水 的: 铜 也以 基性 ( 互 气无 反 可四 质 溶 体色 生相 应 以个 ;但 成当 有 与银 福 两于 刺 氨 40% 2. 35%—

醛的物理性质
氧应重醇塑反众 该谱出如 存醇倾为和 通醛易于醛 化,要(剂应多 信中现: 在。向两乙 过大溶醛的 去即的尤和大反醛 常 号,在红醛 着多。者醛工 自多于的性 胺甲反其多多应具 见 属醛 外易 化聚它都。业 身具水分质 反酰应羰羟数。有 反 醛基 光于 学物们具它中 氧有,子大 应基主基基是从很 应 基氢 谱通 平与还有们有 化刺如大不 、的要醇化缩工高 氢的 ,过 衡低可形有两 来激:小相 半亲包类合和业的 的位 醛光 。聚发成复种 完性甲。同 缩核括)物反角反 特置左的谱 物生低杂醛 成气醛小, 醛加:。、应度应 征一右 方 和水聚的非 。味,分其 结成制从还,来活 信般。 法 其合物化常 。乙子具 构反备生原如看性 号在而键来 母,或学重 醛醛的体 (应亚物反:,, 。 在吸进 体形多特要 的。醛性 醛,胺角应制重参 左 收行 醛成聚性: 降挥类质 糖如的度制备要与 右 一鉴 分偕物,甲 解发大取 ):反,备可的了 , 般定 子二的因醛 可性多决 , 。 1700&nbsp νCO H NMR δ9 • • • • •
• • 亲 核 加 成 反 应
接 上 一 片 断
产为步发羟属 加 基 用基如为外消氮进 葡 物烯反生醛烯 成 , 于苯肼:羟除化攻 因烃应脱。醇在 反 形 氢 碳 醛 鉴肼(肟氨,合羰在 氮 萄 不或即水酸式羟 应反成 氰 亲 转 定, ;(并物基烷 亲 糖 同炔熟反或也醛 中应了 酸 核 化 醛其 当 形。,基 核 ( 反烃知应碱可缩 ,和格 中 试 为 酮脱 亲 成当质氨 试 醛 应进的,催进和 锡 氏)的 剂 肟 。水 核 亚底子化 剂 式 条攻:形化攻反 试 基。氰 与 后)试 胺物从去 ) 件羰羟成的醛应 剂 团在基 腙 形则剂),为氮氧 转 变 与基醛 脱形中 取 取格可 成形是也该伯原 可反胺子双 为 底,缩 水成, 代 代氏进 的成氨 不反:酮 了 的 攻 物称和 化了的与应,转取 半 饱应 、 镁 醇反羰 而为反 合肼衍醛通一移代 缩 和能羟酯 试 。应基 改:应 物化生基常水至反 醛 羰继基、 剂 相中, 变 。 为合物反由分氧应 式 基续羰酰 参 类,形 。 当 :物(应酸子原中 。 化让基胺 与反似格成 亲 腙, ,进可子, 反 合 氏 化、 该应的试氰 核 上 。如 所行在上一 应 物 基 述合羧 反。反剂醇 该: 形催该,级 , , 成化过形与 团 化物酸 应在应进( 反 该 以 替 合,的 。有还攻 应 )产。程成二 反 上 代 物即金 机有羰 常二,物此中碳级 应 两 锡: 胺 硝 称 : H2NNH2 NH2OH Nozaki-Hiyama-Kishi α,ββPrins H2NNR2 2,4R-

醛的知识点

醛的知识点

醛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多个羰基(C=O)官能团。

以下是关于醛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 结构特征:醛的分子结构中,碳原子通过一个单键与一个氧原子相连,形成羰基。

醛分子的碳原子还可以与其他原子或基团形成化学键。

2. 命名规则:醛的命名一般以醛基的直接连接碳链的命名为基础。

例如,甲醛是最简单的醛,乙醛是含有两个碳原子的醛,丁醛是含有四个碳原子的醛。

3. 物理性质:常见的醛是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的刺鼻气味。

由于醛分子中的羰基极性较高,醛通常具有较高的沸点和溶解度。

4. 化学反应:醛具有一系列特定的化学反应。

其中,最常见的是醛的氧化反应,可生成相应的羧酸。

醛还可以与醇反应,形成缩醛或脱水反应生成醚。

5. 应用:醛在工业和实验室中有广泛应用。

例如,甲醛常用作消毒剂和防腐剂。

其他醛也用于有机合成、医药、香料和涂料等领域。

6. 生物学中的重要性:许多醛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例如,果糖代谢中的乙醛是酒精发酵的中间产物。

醛还参与脂肪代谢、能量产生和细胞信号传导等生物化学过程。

这些是关于醛的基本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醛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醛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醛的知识点总结归纳一、醛的基本概念醛是一类含有醛基(-CHO)的有机化合物,通式为R-CHO,其中R代表烷基或芳基。

醛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在生物、化工和医药等领域广泛应用。

二、醛的命名和结构1. 命名法:(1)简称法:以醛基为主链的基本名是乙醛;(2)IUPAC命名法:以乙醛为例,正式名称是乙醛。

2. 结构特点:醛的结构特点是分子中含有酸酐基,也就是C=O键和-H(或者其他基团)连接的碳原子。

三、醛的性质1. 物理性质:(1)醛一般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2)醛具有较高的沸点和溶解度;(3)醛易挥发,可以自由沸腾。

2. 化学性质:(1)醛对氧气敏感,易发生氧化反应;(2)醛具有亲电性,易发生加成反应;(3)醛可以氧化成羧酸。

四、醛的制备方法1. 氧化法:将烃类氧化得到醛;2. 加氢法:用氢气和催化剂将酮还原成醛;3. 氢化法:用无色气体将酰氯转化为醛。

五、醛的用途1. 化工上:醛是制备酸醛树脂、醇醛树脂和脲醛树脂的原料;2. 生物上:醛是生物合成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体;3. 医药上:醛是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原料。

六、醛的应用1. 甲醛:用于制备甲醛树脂,主要用于家具、装饰材料和纺织品防霉防蛀;2. 乙醛:用于制备乙醛树脂,主要用于生产装饰涂料和包装涂料;3. 丙醛:用于制备丙醛树脂,主要用于粘合剂和密封材料。

七、醛的安全性1. 甲醛:甲醛是一种有毒的气体,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和癌症;2. 乙醛:乙醛是一种易燃和易爆的化合物,需要谨慎处理;3. 丙醛:丙醛会对皮肤和黏膜产生刺激作用,需要避免接触。

八、醛的发展前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醛类化合物的绿色和低成本的制备方法将会得到更多关注和研究。

同时,醛的应用领域也将会不断扩大和深化,为相关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总结:醛作为一类有机化合物,在各个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但是,醛类化合物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谨慎使用和处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醛的制备技术和应用领域也将会得到更多的发展和完善,为人类社会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醛的知识点总结

醛的知识点总结

醛的知识点总结醛的物理性质醛的物理性质与其分子结构和分子量有关,一般来说,随着分子结构的不同,醛的物理性质也不同。

常见的醛有甲醛、乙醛、丙醛等。

1. 物态:甲醛和乙醛是无色气体,丙醛为无色液体。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醛的物态从气态转变为液态和固态。

2. 沸点和熔点:随着碳链的增加,醛的沸点和熔点逐渐升高。

以丙醛为例,其沸点为−21℃,熔点为−123.5℃。

乙醛的沸点为20.8℃,熔点为−123.5℃。

甲醛的沸点为−19℃,熔点为−92℃。

3. 密度:一般来说,醛的密度随着分子结构的增加而增加。

醛的化学性质由于CHO官能团的存在,醛分子具有较强的活泼性,容易发生多种化学反应。

1. 氧化反应:醛容易被氧化为羧酸。

在一氧化碳的存在下,氧气或氧化剂能使醛氧化成羧酸。

例如,乙醛氧化反应为:CH3CHO + O2 → CH3COOH2. 加成反应:醛与氢氰酸、二级胺、脱氢酶等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加成产物。

3. 还原反应:醛能够还原氧化物、酸和碱。

例如,醛在氢氧化钾溶液中能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相应的醇:CH3CHO + KOH → CH3CH2OH + KCHO4. 缩合反应:醛分子中的CHO官能团能与其他含有活泼氢原子的有机物反应,发生缩合反应。

醛的合成方法1. 从卤代烃脱卤得到醛:卤代烃与金属氢盐反应,生成醛。

2. 从醇氧化得到醛:醇在氧气的存在下或者氧化剂的作用下能够氧化成醛。

3. 从醛烷化得到醛:醛与氢化铝酸或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醛。

4. 从酸酐得到醛:酸酐在水解的条件下能够生成醛。

醛的用途1. 工业上,醛作为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用于合成醇、酸、酯等化合物。

醛还用于制备树脂、橡胶助剂、染料等。

2. 食品工业中,醛作为香料和防腐剂使用,例如甲醛用作香精、乙醛用作水果香精等。

3. 医药工业中,醛作为合成药物的中间体使用,例如丙醛用作合成麻醉药物。

醛的危险性1. 由于醛具有辛辣刺激性气味,对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引起肺水肿、肺气肿等。

常见官能团-醛基(醛)

常见官能团-醛基(醛)

b.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CH3CHO 2Cu(OH )2 NaOH CH3COONa Cu2O 3H2O
配制Cu(OH)2
10%NaOH溶液2 mL
2%CuSO4溶液4~6滴 <注意事项> NaOH必须过量;
将混合液加热至沸腾才有明 显的砖红 C
分子式: C2H4O
结构式:
HO
HCC H
结构简式:
H
O
CH3 C H 或 CH3CHO
I 球棍模型 II 比例模型
③.被强氧化剂氧化 乙醛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④.被弱氧化剂氧化 a.银镜反应
CH3CHO 2 Ag(NH3 )2 水浴加热 CH3COONH4 3NH3 2 Ag H2O
C.甲烷,甲醇,乙酸
D.甲烷,甲酸甲酯,丙二酸
【例8】已知CH3CH=CHCH3
2CH3CHO,则化学式为C5H10的烯烃在
此条件下可生成醛的种类为( )
A.5种 B.4种
C.3种
D.6种
【例10】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精,它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以及调味 品中。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例9】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
<银镜反应> ----检验醛基
银氨溶液的配制 ① 2% AgNO3 1 mL
② 2% 稀氨水
产生白色沉淀
终点:产生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
AgNO3 + NH3·H2O=AgOH↓+NH4NO3 AgOH+2NH3·H2O=Ag(NH3)2 OH+2H2O
氢氧化二氨合银 <银氨溶液>
1
<注意事项> 防止加入过量的浓氨水—否则易生成易爆炸的叠氮化银,试剂本身也失去灵敏性 配制好的银氨溶液不可久置---生成叠氮化银,易发生危险; 试管内壁必须干净; 必须用水浴加热,不可酒精灯直接加热; 加热时不可振荡和摇动试管。

醛 有机化合物

醛 有机化合物

醛有机化合物
答:醛:是有机化合物的一类,是醛基(-CHO)和烃基(或氢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醛基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氢原子及一个双键氧原子组成,故醛基也称为甲酰基。

饱和一元醛常用普通命名法。

命名时,应选取含醛基的碳链作主链,并标明醛基的位置。

(注:饱和一元脂肪醛的通式为CHO,分子式相同的醛、酮、烯醇互为异构体)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常温下,除甲醛与乙醛(沸点20.8℃)为气体外,分子中含有12个碳原子以下的脂肪醛为液体,高级的醛为固体。

低级的脂肪醛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分子中含有9个碳原子和分子中含有10个碳原子的醛具有花果香味,因此常用于香料工业。

由于羰基的极性,因此醛的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烃类及醚类高。

但由于羰基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因此沸点较相应的醇低。

因为醛的羰基可以与水中的氢形成氢键,故低级的醛可以溶于水;但芳醛一般难溶于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醛的结构: H H C H O
C H
官能团:醛基
乙醛的1H-NMR
吸 收 强 度 10 8 6 δ 4 2 0
醛基上的氢
甲基上的氢
一、乙醛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沸点20.8℃, 密度比水小,易挥 发,易燃烧,能跟水、乙醇、氯 仿等互溶。
思考:分析醛基的结构,推测其在化学 反应中的断裂方式
Ni
CH3CH2OH
还原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或 失去氧原子的反应 △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Cu
氧化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氧原 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
二、乙醛的化学性质
乙醛在一定的条件下被氧化为乙酸
H H
(2)氧化反应: a.催化氧化 O 2CH3-C-H
O C
C H
H
O
工业制羧酸的主要方法! O
催化剂
=
=
+ O2

2CH3-C-OH
b.银镜反应---与银氨溶液的反应 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 取一洁净试管,加入2ml2%的AgNO3溶 液,再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生成 的沉淀恰好溶解。
Ag++NH3· H2O=AgOH ↓+ NH4+ AgOH+2 NH3· H2O=[Ag(NH3)2]++OH-+2H2O 或:AgOH+2 NH3· H2O=[Ag(NH3)2]OH+2H2O
专题4 烃的衍生物
醛的性质和应用
室内空气污染的头号杀手-甲醛
去年9月30日,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公共卫生监测所公布了南昌市家庭室 内空间有害气体抽检情况,南昌市新装修 家庭的室内甲醛含量超标率达72.5%
甲醛(HCHO): 最简单的醛,无色,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又 称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性能
拓展视野

酮:羰基碳原子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 >C=O称羰基,是酮的官能团,丙酮 是最简单的酮。 饱和一元酮的分子式的通式:
CnH2nO(n≥3)
丙酮不能被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 等弱氧化剂氧化,但可催化加氢生成醇
巩固练习
1、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溴乙烷 、乙醇 、乙醛
2)苯、四氯化碳、乙醇、1-己烯、甲醛、 苯酚
乙醛
10%NaOH
现象:生成红色沉淀 CH3CHO + 2Cu(OH)2
加热
CH3COOH+ Cu2O↓+2H2O
注意: 此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应用: 此反应也用于醛基的检验和测定 医学上检验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讨论: 1.实验中观察到有黑色物质生成,试解释 2.乙醛能否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3CHO D.CH
D
甲醛的同系物: CH3-CHO H-CHO
CH3CH2-CHO
甲醛 乙醛 丙醛 CH3CH2CH2-CHO 丁醛 饱和一元脂肪醛的分子式的通式: 交流与讨论: 甲醛与同系物之间的异同点
CnH2nO(n≥1)
结论:甲醛分子中氢原子与醛基相连, 化学性质有特殊性。
醛类中具有代表性的醛-乙醛
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 +2Ag↓+3NH3+H2O
水浴加热
此反应可以用于醛基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应用:工业上用来制瓶胆和镜子
注意:
成 否 1.试管要洁净, 银则 2.水浴加热时不可振荡和摇动试管 镜 生 不
3.乙醛的量不能过多 4.银氨溶液现用现制,不能久置 5.试管内壁银镜的处理:稀硝酸清洗 6.1mol醛基被氧化,就应有2molAg被还原
甲醛的1H-NMR
甲醛 分子式: CH2O 结构式: H
O
结构简式:HCHO
官能团: 问题讨论: O
.C
电子式:
H C :O :
H :C : H H -CHO -COH
::
甲醛分子的空间构型?
所有原子共面
练习:下列物质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 不共面的是 A.CH2=CH2 C. CHO B. OH
1)用新制氢氧化铜溶液
2)用溴水
2.一定量的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 析出银21.6g,等量的此醛完全燃烧时生 成CO2 0.89L,则此醛是 ( C、 D ) A、乙醛 C、丁醛 B、丙醛 D、2-甲基丙醛
3.人造象牙的结构为 [ CH2O ] n,则合 成的单体是 HCHO 。
4.分别写出丙醛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与银氨溶液反应 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与氢气反应
问题: 1.浓盐酸作用? 2.长导管作用?
3.为什么不用温度 计?
酚醛树脂是人类合成的第一种高分子材 料,至今还广泛使用,条件不同时(催 化剂)可以生成线型或体型的酚醛树脂 线型酚醛树脂(盐酸作催化剂)
体型的酚醛树脂(氨水作催化剂)
甲醛和尿素反应生成脲醛树脂,脲醛树 脂可制成热固性高分子黏合剂,用于胶 合板、刨花板、人造维板等木材加工。
预测性质:
H - H -C-C - H - H
醛 基
醛 基
易加成 (有不饱和键) 易被氧化
二、乙醛的化学性质
⑴ 乙醛的加成反应: H O H C H C H
催化剂
H
H
CH3CHO+H2
CH3CH2OH
分析: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结论:加氢碳元素被还原
有机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我们应该怎样判断呢? CH3CHO+H2
小结:乙醛的化学性质 醛基中碳氧双键能与 加成反应 H2发生加成反应 乙

注意:和C=C双键不同的是,通 常情况下, 醛基中的C=O不能 和HX、X2、H2O发生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醛基中碳氢键较活泼,能被氧化成羧基
问题讨论:甲醛的性质如何?
三、甲醛的化学性质 1.甲醛发生银镜反应 HCHO+ 4[Ag(NH3)2]OH
加热
4Ag↓+CO2↑+8NH3+3H2O
2.酚醛树脂的制取
取2.5g的苯酚与一大试管中,加入2.5mL 的40%的甲醛溶液,加入少量的浓盐酸, 塞上有长导管的橡皮塞,于沸水中加热
OH nHCHO + n
浓盐酸
乙醛的性质(酚醛树脂的合成).flc
100℃
OH
[ 缩聚反应: 有机物分子之间缩去小分子(H2O、NH3 等)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CH2 ] n
c.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新制Cu(OH)2的配制方法: 操作:在试管里加入10%NaOH溶液2mL, 滴入2%CuSO4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 醛溶液0.5mL,加热 问: NaOH与CuSO4的物质的量比大概为多少? NaOH过量很多 Cu2+ + 2OH- = Cu(OH)2
2%Cu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