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假山艺术精神在现代城市情境中的发展与变化

合集下载

基于传统文化视角的现代园林景观意境营造与审美表达

基于传统文化视角的现代园林景观意境营造与审美表达

2024Vol 56No 2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收稿日期:2024-01-05作者简介:罗晓华ꎬ女ꎬ陕西省宝鸡市ꎬ汉族ꎬ本科ꎬ助理工程师ꎬ干事ꎬ主要从事园林的管理与养护工作ꎮ基于传统文化视角的现代园林景观意境营造与审美表达罗晓华(宝鸡市凤翔区东湖管理处ꎬ陕西宝鸡721400)[摘㊀要]㊀园林景观不仅体现所在城市的文化底蕴以及艺术审美ꎬ更是体现城市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ꎬ这也是城市吸引外省市人来体验本城市风貌的重要举措ꎮ我国现代园林的发展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ꎬ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时空统一㊁天人合一ꎬ知行合一ꎬ情景合一ꎬ强调整体至上ꎬ人伦道德ꎬ中府和谐ꎬ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ꎮ为了现代景观园林能够更好地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ꎬ且提升现代园林景观所体现的人文价值ꎬ本文以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园林的作用及具体应用ꎬ进而探索古典园林意境创作艺术手法和古代园林优秀表现形式ꎬ以此创造更多蕴含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景观ꎮ[关键词]㊀中国传统文化ꎻ现代园林景观ꎻ意境营造ꎻ审美表达中图分类号:TU986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3303(2024)02-0213-03ArtisticConceptionConstructionandAestheticExpressionofModernGardenLandscapebasedonTraditionalCulturalPerspectiveLuoXiaohua(EastLakeManagementOfficeꎬFengxiangDistrictꎬBaojiCityꎬBaoji721400ꎬShannxiꎬChina)Abstract:Gardenlandscapenotonlyreflectstheculturalheritageandartisticaestheticsofthecityꎬbutalsoreflectsthespiritualstyleofthecityꎬwhichisalsoanimportantmeasureforthecitytoattractpeoplefromotherprovincesandcitiestoexperiencethecitystyle.ThedevelopmentofmoderngardeninChinaisinseparablefromtraditionalculture.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emphasizestheunityoftimeandspaceꎬtheunityofnatureandmanꎬtheunityofknowledgeandactionꎬtheunityofsceneꎬthesupremacyofthewholeꎬhu ̄manethicsꎬandharmonyinthegovernmentꎬwhichistheessenceofChineseculture.Inordertobetterintegratemodernlandscapear ̄chitecturewith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andenhancethehumanisticvalueembodiedinmodernlandscapearchitectureꎬthispaperap ̄pliestraditionalculturalelementstotheroleandspecificapplicationofmodernlandscapearchitectureꎬandthenexplorestheartistictechniquesofartisticconceptioncreationofclassicallandscapearchitectureandexcellentexpressionformsofancientlandscapearchi ̄tectureꎬsoastocreatemoremodernlandscapecontainingtraditionalculturalelements.Keywords: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ꎻmoderngardenlandscapeꎻartisticconceptionconstructionꎻaestheticexpression中国文化历史起源较早ꎬ且流传时间较长ꎬ种类多样ꎮ在园林设计的视角下看传统文化ꎬ是由中国不断演化而形成的外化形式ꎬ比如说ꎬ我国人民都熟知的山水画㊁剪纸㊁皮影戏㊁陶瓷㊁八卦等ꎮ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特点是有美好寓意ꎬ且具有深刻意义ꎬ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文化熏陶ꎮ现代园林设计在融入传统文化时ꎬ应将文化意义与儒学含义进行正向交融ꎬ让传统文化上下兼容ꎬ既能走向顶端ꎬ又能体现出我国的本土文化ꎮ现今时代ꎬ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ꎬ随之而来的文化融合趋势也愈加明显ꎬ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击逐渐明显ꎮ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ꎬ人们对于精神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ꎬ旅游成为我国国人重要的手段之一ꎬ对于文化景观的旅游地来说ꎬ多元化的现代园林城市与旅游发展有无法拆散的关系ꎮ现代化的园林设计需要融合文化㊁美学㊁艺术㊁建筑等多种元素ꎬ从而根据当前的建筑进行改造ꎬ最后展现出自然和谐的园林景观ꎮ1㊀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作用1.1㊀推动中华文化传承目前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在渐渐消失ꎬ包括中国功夫㊁中医㊁雕漆工艺等ꎬ这些老祖宗留下的珍贵技艺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ꎮ现如今ꎬ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ꎬ各个地方的政府ꎬ尤其是一些有文化古城以及传统工艺或技艺的政府应积极尝试与践行ꎮ其中ꎬ以传统文化视角来营造景观园林有两方面好处ꎮ其一ꎬ能够提升百姓的精神文化需要ꎬ并积极呼吁百姓加入保护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1]ꎮ其二ꎬ展现出园林建设的精妙之处ꎬ让来游览的国人与外国游客在园林中获得舒适的体验外ꎬ还能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印象ꎬ从而将传统文化传播至世界各地ꎮ1.2㊀引起游客共鸣现代景观设计的园林有多种风格ꎬ其中现代化312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2024Vol 56No 2的风格是最为常见的ꎬ但同质化的园林会让游客没有新鲜感ꎬ从而渐渐失去对园林景观的兴趣ꎬ无法留下深刻印象ꎮ我国国人现阶段已停留在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ꎬ对于欣赏是多元化的ꎬ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暗暗情愫ꎮ当人们在欣赏景观的同时ꎬ也能在其中体会到历史文化的魅力ꎬ获得不一样的体验与享受ꎮ1.3㊀现代园林景观的多元化发展现代园林景观之间差别较小的原因之一就是所选用的造景元素相似ꎬ基于这一因素ꎬ园林设计师没有较大的发挥空间ꎬ毫无创新意识ꎮ要想设计出有内涵㊁活灵活现的作品ꎬ就必须结合文化ꎬ尤其是地域文化㊁传统工艺㊁传统文化等内涵人文情怀的设计元素ꎬ并将其合理㊁自然地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当中[2]ꎮ在景观造景设计中将传统元素合理使用ꎬ会让整座园林充满文化氛围ꎬ体会出设计者的别具一格ꎬ带给人们良好的观赏体验ꎮ2㊀传统文化视角的现代园林景观意境营造与审美表达方式2.1㊀虚实结合不论在我国艺术设计中还是美术绘画中都讲求虚中有实ꎬ实中存虚ꎮ例如在绘画中ꎬ我国画家对画作构图也同样重视ꎻ除绘画外ꎬ园林景观的布置也讲求疏密有序ꎬ二者之间有所对比ꎮ通过这种以虚化实ꎬ以实化虚的变化手法ꎬ可以使作品增添艺术效果ꎮ对于园林景观来说ꎬ可以种植绿色植物㊁奇特石峰等来完成整体创作ꎬ例如在天井侧面种植芭蕉或假山ꎬ流水ꎬ小瀑布等ꎮ除此之外ꎬ还可借助树木㊁走廊㊁墙㊁建筑物等将空间划分成若干部分ꎬ但在其中还留存一些空间ꎬ使其连接处似有若无ꎬ以此打破单一的静止状态ꎬ使其产生动态的意境ꎮ例如武汉园博园的景墙具有空间分隔作用ꎬ起到了空间串联㊁空间分隔与空间过渡效果ꎮ空间的起承转合与层层推进ꎬ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游览空间序列ꎮ特别在面积较小(一般大小约2000m2)高差不大的展园中ꎬ景墙是划分与组织空间的常用手法(见图1)ꎮ图1㊀武汉园博景墙2.2㊀楹联题记不管在现代园林还是古代园林中牌匾㊁诗文等都较为常见ꎬ这种以诗词文字的手法可以为园林增添书卷㊁文雅的气氛ꎬ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意境营造与审美表达的重要手段[3]ꎮ在传统意义上来说ꎬ这些手段都是有一定背景或是有历史渊源而来的ꎬ其中题字㊁明志或记述典故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4]ꎮ例如四川德阳的石刻公园运用圆雕㊁透雕㊁浮雕ꎬ建筑与墙体的各种空间组合ꎬ表现自然㊁生命㊁民族团结等宏大主题ꎮ石刻全长1040mꎬ高7mꎬ由 生命之歌 艺术长廊 智慧之光 中华魂 十二生肖 等景观组成ꎬ其中石刻有当代著名诗人贺敬之的题字碑㊁相思树以及其中蕴含的爱情故事(见图2)ꎮ这些景观也代表着德阳市的精神文化ꎬ让来到德阳市旅游的游客能够切实感受到德阳的精神面貌[5]ꎮ图2㊀德阳石刻公园部分雕刻作品(左1诗人贺敬之的题字碑㊁右1相思树)2.3㊀小中见大在当前园林的设计中ꎬ许多设计师喜欢用空间组合的形式进行景观美学表达ꎬ通常以题材组景㊁空间组合和扩大空间这三种形式进行造景ꎮ在我国古代园林的设计中ꎬ若想表达园林的层次深厚ꎬ通常会与园中有园的形式建立ꎬ在这之中常以运用空间物体进行分割ꎬ例如假山㊁院墙㊁人造瀑布㊁园林建筑等方式ꎬ我通过借助景物的制造来体现出园林整体宽阔㊁明朗㊁心静的身心体验[6]ꎮ以小中见大的设计形式ꎬ可以将面积较小的园林呈现出更深层次的含义ꎬ让入园参观的游客能够最大程度感受到园林的美丽景色ꎮ除此之外ꎬ可以将景观与景观之间进行对比ꎬ构造出极富韵律的流动空间ꎬ凸显园林别具一格的意境[7]ꎮ例如始建于南宋中网师园的彩霞池就是小中见大的典型实例ꎬ园林中部的彩霞池ꎬ面积不足一亩ꎬ但周边景点建筑尺度搭配得当ꎬ元素比例得体ꎬ建筑虽多但不觉其密ꎬ池不足亩而不觉其小ꎮ园中山水ꎬ便全集中在此ꎮ彩霞池四面皆有景可赏ꎮ五座小建筑作为四面的观赏主体ꎬ轻盈㊁通透ꎬ与水面形成良好的呼应ꎮ邻水各建筑间距约在20~25m4122024Vol 56No 2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之间ꎬ各个水岸间距与建筑高度的比例(D/H)ꎬ维持在2到4ꎬ使游客既能够清楚地看到对岸景色的细节ꎬ又不会因建筑邻水而感到压抑ꎮ二层建筑遮挡在后ꎬ间距普遍小于50mꎬ在这个距离ꎬ游人只得见其屋檐ꎬ却难以见其主体细节[8]ꎮ由此大型建筑构成的远景ꎬ避免了对水面开敞空间的挤压ꎬ使视线得到拉伸ꎬ景观层次变得丰富ꎬ让十几米的景象有了无穷无尽之感(见图3)ꎮ图3㊀彩塘池平面图3㊀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园林景观意境营造与审美表达的实践应用3.1㊀空间设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多种凸显园林意境与审美的手法ꎬ其中空间设计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ꎮ例如可以通过运用借景ꎬ分景等空间手法ꎬ将园林整体分割成三到五个相互连接的部分ꎬ将每个部分独立设计成特有的风格ꎬ这样能够表达出园林的多种层次ꎬ突出园林的独特意境ꎮ3.2㊀色彩搭配与绘画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离不开色彩与绘画ꎬ这两部分最能体现人们精神生活中的独特向往与追求ꎮ中国五千年历史中ꎬ红色一直代表着喜悦与热情ꎬ在充满幸福的节日中ꎬ常以红色作为主要色彩搭配ꎬ所以在景观中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ꎬ可以将园林的部分陈设用红色表现出来[9]ꎮ例如柱子㊁墙面等ꎬ还可以以墙绘的形式将传统绘画技巧作为搭配运用到园林设计中ꎮ3.3㊀中国汉字中国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离不开中国汉字所蕴含的时代价值ꎬ将中国汉字应用到园林设计中ꎬ可以以最明朗的方式展现我国文化的精髓ꎮ我国汉字中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ꎬ西周时演变成籀文ꎬ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隶书ꎬ至汉魏隶书盛行ꎬ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ꎮ中国汉字经历了各种字体形式ꎬ其中也蕴含了汉字在各个朝代体现的不同价值与特点ꎬ运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ꎬ可以营造出深厚的文化意境ꎬ例如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赵朴初为自己的家乡安徽阜阳题字 天下第一农民公园 [10]ꎮ4㊀结语综上所述ꎬ将中国的从古至今的文化宝库运用到现代园林设计当中ꎬ可以凸显出其极具中国韵味的新中式园林建筑ꎮ当前我国现代园林设计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ꎬ整体设计观念较为固执ꎬ盲目追求新颖㊁潮流ꎬ但缺少了具有我国独特特色的角度ꎬ未体现出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内涵ꎮ未来我国园林设计要彰显其独特的感染力与创造力ꎬ让我国园林奥利在世界建筑文化的顶峰ꎮ参考文献[1]王维娜ꎬ包敏.关中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环境艺术设计解析[J].现代园艺ꎬ2022ꎬ45(18):84-86.[2]张洋ꎬ罗雪.传统村落文化背景下景观环境艺术设计与保护研究[J].鞋类工艺与设计ꎬ2021(16):129-131.[3]余乃恒.黔东南传统村落寨门景观艺术研究[D].贵州大学ꎬ2021.[4]廖存主.基于市场背景下的微景观艺术盆栽创意设计探讨 以桂林市为例[J].园艺与种苗ꎬ2021ꎬ41(5):48-50.[5]雷铭.西安揽月府传统造园景观设计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ꎬ2022.[6]于杰.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林业科技情报ꎬ2021ꎬ53(4):115-116.[7]李芝玉.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技术[J].林业科技情报ꎬ2021ꎬ53(4):67-68ꎬ71.[8]杨瑛.如何加强城市公园园林的绿化养护与管理[J].林业科技情报ꎬ2021ꎬ53(2):98-99ꎬ101.[9]王植芳ꎬ段丽娟.数字化景观技术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探索与实践[J].林业科技情报ꎬ2022ꎬ54(3):137-140.[10]于杰.园林工程管理与成本控制[J].林业科技情报ꎬ2022ꎬ54(1):115-117.512。

中国古典园林对于现代城市的作用和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对于现代城市的作用和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对于现代城市的作用和影响作者:王丹来源:《城市地理·论文版》2014年第10期摘要:在当代中国社会,由于城市化的加快,中国城市面临着人口过多,居住环境差,污染严重等问题。

由于这一系列的“城市病”在中国许多城市的集中爆发,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如何去建设宜人宜居的城市,来拯救城市。

中国古典园林在道德和艺术之美上的观念是“天人合一”,这与我们追求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相符。

所以在现代城市建设中中国古典园林对其产生了影响,而且这样的影响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的住宅环境的追求而越来越重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建造特点的分析,来体现其对现代城市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古典园林;城市规划;城市景观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建筑瑰宝。

通过数千年的演化发展,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吸收了中华数千年历史文明的沉淀,遵循着“崇尚自然”的理念,形成了以自然山水景观为表现主旨和特点的风格布局,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境界的追求。

中国古典园林同时还将绘画、诗文融入建筑景观中,给予它诗情画意的特色,使其走向更高的艺术境界。

中国的古典园林来源于自然,且高于自然,将表达天然山水景色作为主旨,在布局上自由随意。

在建造假山池沼时,使其与自然浑然一体,犹如天成。

任何事物的构成都是由一定的要素构成的,因此中国园林同样不例外。

构成中国古典园林总的说来有六大要素,分别是:匾额,筑山,建筑,理池,刻石,植物。

在空间的分隔上,中国古典园林用了种种方法来分隔空间,以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

各种建筑的运用是最常用的方法。

例如漏窗的运用,通过漏窗看景,让整个空间既不是一望无垠,又不影响视觉的流畅。

所有建筑与自然万物吻合,同时又连接了园内的各部分,使园林达到自然,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

近年来,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也正在迅速地走向城市化。

然而随着城市化加快,高效的城市建设导致城市过分“模式化”“程式化”,过分密集的建筑高楼,容易使人找不到东南西北。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作者:甘雪平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7期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在表现手法和设计手法上独树一帜,有其独特的魅力。

它的存在和不断发展对于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体现,旨在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可参考建议。

关键词:古典园林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被广泛的认为是世界园林之母,是世界艺术的一大奇观。

作为园林设计的典范,它在表现手法和设计思想均与其它园林设计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造就的艺术结晶,凝聚着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和包容性。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历史悠久,内容广博,它融合了众多传统的哲学思想和人文思潮,并且细腻的表现出传统的中华文化的精髓。

所以,如今研究和探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思想理念以及分析古典园林设计过程中的各种表现手法对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古典园林手法的总体特点一般来说,所谓的中国古典园林表现手法是指在传统的农业耕作背景下,融汇了多种艺术和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相比其他各国的园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更为悠久、延续时间更长、分布范围更广泛,是一个综合全面的又充满历史底蕴的风景园林体系。

通常,中国古典园林可以根据手法类别的不同来划分,可分为人工山水园林和天然山水园林两种。

人工山水园林,是指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砌假山,人工的创造山水地貌,并配以花、树等植被以及具有一定功能的建筑群体,将天然的山水风景按照人们设想,放置在一定的范围内。

天然山水园林即以天然的自然的山水为依托,使用传统的设计手法,在山水中零星点缀一定的人文的、异域的以及具备一定景区功能的建筑物来构成一个和谐交融的整体。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例子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例子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例子
1.园林艺术。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包含了多种元素,如假山、水池、鱼池、画廊、石桥等等。

这些元素都能融入到现代的城市规划中,让现代城市更加平衡和美观。

2.中医药。

中医所涉及的理论体系、诊断与治疗方法,在现代医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如针灸、中药疗法等等。

3.国画。

中国国画常常展现了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文化内涵。

现代的艺术也可以参照国画的语言形式和意境,丰富了当代的艺术表现。

4.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发明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现代科技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5.传统文化教育。

在现代教育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如孔子思想的普及、古典文学的重视、中华传统礼仪的重视等等。

这些都可以促进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相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创新地运用传统文化元素,不但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还可以添加一些特色和文化底蕴,让园林景观更有历史渊源和内涵。

本文将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一、中式园林的经典元素传统中式园林的元素多种多样,例如亭、轩、楼、阁、廊、桥、水等等。

这些元素能够极大地提升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如在园林的景观元素中融入中式的园林建筑,可以扩大园林的空间感,让园林更加的协调和感性。

例如,将小桥、流水和廊、亭、楼结合在一起,可以营造出恬静闲逸、隐逸幽深的庭院慢生活,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式园林的吸引力。

二、中式园林的风格表现传统中式园林的中心思想是“山水相依,自然取胜”,具有非常明显的艺术感。

园林风格要凸显传统文化的特点,同时也要融入现代化的设计元素,以达到协调、美观的效果。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运用传统中国画的元素,如“虚实结合、构图讲究、气韵流畅”,可以使园林景观更具艺术感和视觉吸引力。

例如,在景区设计中,围墙就可以仿照中国书法的艺术特点设计,使园林增添艺术氛围。

三、中式园林的色彩运用传统中式园林的色彩运用比较古朴,以淡雅为主,但是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鲜艳的色彩,以增加人们的视觉感受。

例如,园林景区中水果园可以在种植时选用颜色鲜艳的水果,如红枣、葡萄、柿子等,让游客在欣赏景区的同时,也能品味到鲜美的水果。

传统中式园林以水为主要景观,围绕着山体建造,植物遵循着“尽量接近自然”的原则。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讲究植物和景色的搭配,选用植物的品种和色彩进行协调,提升园林景观的艺术魅力。

例如,在园林景区的整体规划中,可以统筹利用不同季节的植物特点,使游客在四季都能欣赏到不同风貌的景观。

五、中式园林的文化内涵中式园林的文化内涵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传承,这部分内容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也是难以忽略的。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1. 引言1.1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体现,更是城市独特性和个性化的体现。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是城市景观设计的灵感源泉和精神支柱。

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加城市景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还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为城市营造出独具特色和魅力的环境。

2. 正文2.1 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底蕴,还可以丰富城市的空间美学和人文内涵。

传统文化元素包括建筑风格、园林设计、文化符号、民俗习俗等,这些元素都可以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和应用。

传统建筑风格是城市景观设计中常见的元素之一。

古代建筑中的斗拱、雕梁画栋、斗拱、琉璃瓦等传统元素都可以被巧妙地运用到现代城市建筑中,既可以保留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可以与现代建筑风格相融合,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风貌。

传统园林设计也是城市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古代园林中的假山、池塘、廊亭、小桥流水等元素都可以被灵活地运用到城市公园、广场、景区等场所,打造出舒适宜人的环境,让市民和游客能够在其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化符号和民俗习俗也可以成为城市景观设计的亮点。

比如在城市街道、广场等场所设置传统文化的雕塑、壁画、标识等,可以让人们在行走间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在节日庆典等活动中,展示传统的民俗习俗,让市民和游客能够亲身参与,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品位和魅力。

通过合理地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打造出具有时代感和传统风格并存的城市景观,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不仅可以让城市更具特色,还可以让人们更加热爱和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

假山叶圣陶主要内容

假山叶圣陶主要内容

假山叶圣陶主要内容引言假山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的一种重要景观形式,它以自然山水为蓝本,通过人工构造的手法,将山石、水流和植物等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虚幻而又富有艺术感的景观。

在中国文化中,假山被视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而叶圣陶则是中国现代园林建筑学的奠基人之一。

本文将介绍假山和叶圣陶的主要内容。

假山的起源和发展假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园林建设,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

汉代的皇家园林中就有使用假山的记录,但当时的假山形式还比较简单。

随着时间的推移,假山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园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唐代和宋代是假山发展的巅峰时期,许多著名的园林中都有精美的假山景观。

假山的发展不仅仅限于中国,它也传播到了日本和其他东亚地区。

日本的庭园中也常常可以看到精致的假山。

随着现代园林建筑学的发展,假山的形式和风格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创新。

叶圣陶的生平和贡献叶圣陶(1904年-1997年)是中国现代园林建筑学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出生在江苏省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对园林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上海读书期间,叶圣陶接触到了西方的园林建筑理论,深受其影响。

叶圣陶毕业后,一直致力于园林建筑的研究和实践。

他主张将传统的中国园林艺术与现代的建筑理念相结合,通过创新和改革,使园林建筑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叶圣陶提出了许多关于园林建筑的理论和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对假山的研究和实践。

他认为假山是中国园林中最具特色和独特魅力的景观形式,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营造出一种富有诗意和艺术感的环境。

叶圣陶对假山的研究和实践叶圣陶对假山的研究和实践可谓深入而全面。

他首先对假山的历史和形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假山风格和特点。

他还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了不同地区的自然山水环境,并将这些环境特点融入到假山的设计和构造中。

叶圣陶提出了许多关于假山设计的理论和原则。

他强调假山应该符合自然的美学原则,力求追求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园林文化元素,如汉唐园林的构造、宋元园林的造园技艺、明清园林的观赏方式等,都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现代园林景观的内涵,更为人们创造了更加富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生活空间。

本文将分析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旨在更好地发掘和传承中国传统园林文化。

一、汉唐园林的构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汉唐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的典型代表,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其构造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汉唐园林强调均衡和对称,注重园中建筑和自然景物的相互配合,追求整体布局的和谐美。

这种构造特点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空间布局、建筑结构、植物配置等多方面体现出来。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精心的设计,打造出具有汉唐园林特色的景观空间,为人们带来一种回归自然、高雅淡泊的心境体验。

宋元园林以其精湛的造园技艺和精美的工艺而闻名,其造园技艺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宋元园林注重造园的技艺和技术,对于植物的利用、石材的利用、水景的利用、园林小品的设置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经验。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宋元园林的造园技艺,将园林景观打造得更加精致、细腻、富有意境,并且提升了园林景观的整体品质和观赏性。

明清园林注重观景体验,追求情景的变幻和景致的险峻。

其观赏方式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明清园林通过布局的设计和景观的设置,引导人们通过桥、亭、廊、岛等园林构筑物,体验不同的景观场景。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借鉴明清园林的观赏方式,通过构筑物的设置和景观的调配,为人们创造出更加多样、丰富、具有参与性的园林观赏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 如苏 州 留园 、拙政 园,它们 的服务 对象 主要 是 园林主 人 ,服 务对象 有 限 。 2 . 现代 “ 公 ”园 。随着 社会 的发展 ,封 建 园林 早 已成为 社会 公共 资源 ,服 务于 民众 生 活 ,一些 新建 的 园林假 山也都 是开放 向 众 的,成 为 了城 市基础 建 设 的一部 分 ,如居 民区景 观假 山 ,街旁 游 园景观假 山,服务对 象转 变成 城市 居 民。 ( 二 )从 “ 乐 己”转 向 “ 乐人 ”—— 假 山艺 术 审美精 神 指 向 的转 变 1 . 传 统假 山 “ 乐 己 ”的审 美精 神指 向。封建 统 治者 对 “ 神” 山的 向往 ,帝王对 神仙 的向往 ,导 致一 池三 山的园 林格 局 ,秦始 皇 东渡 。汉 武帝 刘彻 建章 宫 ,希望 通过 湖 中建 山 引来神 仙居 住 , 或者 得到神 仙般 的 生活 。 魏晋 南北 朝老 庄 美学 思想 的 回归 ,士 阶层放 任 自然 , 山水成 为精 神 寄托 的家 园 ,如 东晋 时期石 崇 的金 谷 园。唐 宋 时期 山水诗 山水 画 的画 展 ,假 山艺术 受 到一 定影 响 ,对 石 头 的推崇 ,对 自然 山水 的 向往 ,隐 于市 的 思想 ,假 山成 为仕途 的归来 精神 寄托 的场 所 ,如 苏州沧 浪亭 、拙政 园 。 2 . 现代假山 “ 乐 人 ”的 审美精 神 指 向。现 代 园林城 市假 山是 以“ 城 市 ”为服 务对 象 的,那 么这 种 审美精 神 指 向也必 定是 大众 的,传 统 的求仙 及 隐逸 的美 学精 神在 现代 城 市情境 下 ,其 生长 发 展 的土 壤 已消失 ,或 者变 得 薄弱 ,代 之而 来是 现代 城 市文化 精 神 的兴起 。城 市文 化精 神包 括城 市 历史 文化 精神 、地 域特 色精 神 、 民族文 化精 神 。假 山可 以作 为历 史文 化 、地域 特色 等 审美 精神 的 载体 ( 在第一 段 已有论述 )。 三 、现代 情境 中假 山的营 造 ( 一 )取 材 假 山的 选 石 是 至 为重 要 的 ,园 林 专 家 陈 从周 教 授 在 分 析 明 末 至清 初假 山无 佳构 的原 因时 即指 出选石 的 重要 性 。至 明末太 湖 石 已经 很 少 ,晚 明计成 在 《 园冶 》 中 已经发 出 “ 此石 鲜有 ”的感 叹 。太 湖石 的鲜 有 ,导 致黄 石被 开发 ,出现 不 同的假 山风 格 。时 代 进入 二 十一世 纪 ,对 山石 的开 发要 采 取慎 重 的态度 。可 以代 替 的材料 有 塑石 ,钢 筋水 泥等 。材 料 不 同,假 山的立意 的 塑造 也必 然 发生 变化 。
讨论研 究。
关 键 词 :假 山 ;传 统 园林 ;城 市 建设
随着现 代社 会 的发 展 ,假 山艺术 与传 统 文化 的社 会背 景 的停 进 ,传 统假 山的文 化 内涵 已发 生重 大转 向 ,传统 的假 山艺术 理论 也 已经不 能适 应 新的城 市 情境 。在 现代 假 山营造 问题 的研 究 上 , 已有 孙俭 争先 生在 《 苏州传 统假 山工 艺传承 与提 高迫 切 需要 解决 的几个 问题》 一文 提 出 了现 代假 山工艺 的弊 病 与传统 假 山 的继承 发展 需要 采取 的 几个 措施 的 问题 ,并 从技术 层 面做 了较 为详 细 的 回答 ,相 关 的还 有李 运远 《 因境选 形 》一文 , 以一 组现代 假 山 为 例 回 答 了现代 城 市园 林假 山设 计要 注意 的几 个 问题 。更 多 的相关 文章 基本 是在 假 山建 造新 材料 新技 术 方面 做 了探 索 性 的论述 ,对 现 代 城市 假 山设 计都 有很 好 的参考 价值 。本 文在 以上研 究 的基础 上 ,试从 观念 到 实践 的层 面来 探讨 一 下现代 园林 城 市 中假 山艺术 的营 造 问题 。 传 统假 山 与现代 园林城 市建 设 ( 一 )现代 园林 城市 文脉建 设 中传统造 园素 材 的运用 文脉 的构 成 主要 有这 个样 两 个方 面 :首先 ,文 脉 的历 史性 要 素 ,历史 性要 素 是城 市文 脉建 设 的主 要依 据 。如南 京文 脉有 以鸡 鸣寺 、灵 谷寺 、栖霞 寺为 线索 的 体六 朝 园林文 化 ,有 明故 宫、午 朝 门 、台城 等为 线索 的 明朝文 化 ,有 总统 府 、美龄 宫 、 中山陵 等 为线 索 的 民国 时期文 化 。吝不 同的城 市 因其历 史 的不 同 ,呈现 出 来 的文化 脉络 也 不 同 。其 次 ,文 脉 的地域 性要 素 。地域 性要 素 是 指有 别 于其 他城 市 能够体 现 该城 市特 色 的文化 内容 。如苏 』 、 I ' t 以古 典私 家 园林 为主 要文 化特 色 ,如 上海 除 了具有 国际性 大都 市 的特 点外 ,在 文脉 上则 以 l 9 世 纪末 2 0 世 纪初 的欧式 建筑 为主 要特色 。 假 山在 现 代城 市 园林 建 设 中是 非 常 重 要 的 设计 元 素 之 一 , 可 以帮 助现 代 园林城 市 文脉 的建 设 。假 山是传 统 园林 造 园一个 重 要 的要 素 ,刘敦 桢先 生 说过 “ 假 山是 中 国园林 中最为 具体 最为 灵 活 的造 园手 法 。 ”没有 假 山的 园林 从某种 程度 上 说是 不完 整 的园 林 ,或 者就 不 是具 有典 型意 义 的中 国传统 园林 。现代 园林 城市 强 调 的园林 建设 , 同样 不 能没有 假 山的存 在 。 ( 二 )传 统假 山人 文 内涵 中的现代 意义 1 . 儒家 思想 的影响是 不言而喻 的, “ 智 者 乐 水 ,仁 者 乐 山” 。对 山的 比德 是孔 子传 统美 学 思想 的精 华 ,儒家 将 山看作 是 仁 者性 格 的象 征 ,具有 仁 慈宽 厚 、安于 义理 、性 情 安静 的本质 。 通 过对 山的欣 赏 ,发掘 山的现代 文化 意 义 ,有利 于城 市 市 民素质 的提 高 。 2 . 道 家清 新 淡 雅 的 美 学 思想 是 中 国传 统 山水 艺 术 的精 神 主 导 ,如 绘 画 中的 山水 画系 ,园林 景观 中的盆 景假 山,都深 受道 家 美 学 思想 的影 响 。通过 现代 城 市假 山建造 ,弘扬 道家 传统 美 学思 想 的现 代意 义 ,有利 于陶冶 市 民的性情 。 3 . 在 现代 假 山 的建 造 中 传 统 石材 的使 用 仍 然 是 主 要 建造 材 料 ,如太 湖石 、黄 石 ,它们 具 有不 同 的美 学 内涵 ,太 湖 石玲 珑柔 美 ,黄 石 的厚拙 方正 ,可 以激发 人们 不 同的审转 变 ( 一 )从 “ 私 ”园走 向 “ 公 ”园— —假 山服 务对 象 的转 变 1 . 皇 家 园林与 私 家 园林 。传统 假 山主 要是 封建 统 治者 或者 文 人 私 园建 造 ,皇家 园 林如 北京 颐和 园 、南 京 的玄武 湖 公园 ,私 家
大 众 文 艺
・ 文化 综合 ・
传统假山艺术 精神在现代城市情境中的发 展与变化
孙成 东 ( 南京交通 职业技 术 学院 江苏 南京 2 1 0 0 0 0)
摘要 :假 山艺术随着社会 的发展 ,其传统 的人 文精神 已经发 生 了转 向。作为 园林城 市建设一个重要元素 , 假 山传统的美学 内涵需要 有新的解读 ,其 中有许 多适合现代城市精神需求的美学 内涵。在现代 城市情境 中假 山艺术获得新的人 文意义 ,从 “ 私”园走 向 “ 公 ”园, 从个人 审美价值转 向公众的 审美价值。现代城市假山与传统假 山在取 材 、相地上发 生很 大的变化 ,导致 了假 山审美精神的变化。科技 的发 展使假 山建造在 时间空间上都得到更大的开发利用。社会 经济科技 的 发展 ,在现代假 山发展 中出现许 多新的 问题 ,这需要 我们去做 更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