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胶囊剂

合集下载

第16章_颗粒剂

第16章_颗粒剂

• 关于颗粒剂粒度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号筛的颗拽和粉末 总和,不得超过l5% • B.不能通过四号筛和能通过一号筛的颗粒和粉末 总和,不得超过l5% • C.不能通过四号筛和能通过五号筛的颗粒和粉末 总和,不得超过l5% • D.不能通过五号筛和能通过一号筛的颗粒和粉末 总和,不得超过l5% • E.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五号筛的颗粒和粉末 总和,不得超过l5%
第16章
颗粒剂
【本章讲述内容】 1.颗粒剂的含义、特点;(掌握) 2. 颗粒剂的类型 (熟悉) 3. 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掌握) 4. 颗粒剂的质量要求。 (掌握)
第一节
概述
一、颗粒剂的含义 颗粒剂(Granule 、Granulae)系指中药提取物 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 粒状剂型。 曾称冲剂或冲服剂(板蓝根冲剂)。 是在中药汤剂和干糖浆等剂型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新剂型。
3.水分 按《中国药典》附录水分测定法之一烘干法或之 二甲苯法(含挥发性成分)法测定。 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6.0%。 4.粒度 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5包(瓶),多剂量包装1 包(瓶),称定重量,置药筛内过筛,筛保持水平状 态,左右往返轻轻筛动3min,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 通过5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15.0%。
6、微生物限度 含中药生粉的细菌数<1万个,霉菌数< 100个 不含药生粉的细菌数<1000个,霉菌数< 100个
小结
• 颗粒剂的定义、分类 • 水溶颗粒的制备:中药的提取—提取液的纯化— 辅料添加—制颗粒—干燥—整粒—包装 • 颗粒剂的质量要求:粒度
• • • • • • • •
A.1:1~1.5 B.1:2.5~3.0 C.1:3:1 『正确答案』B、A、C 清膏糖粉糊精比,131 是要牢记 D.2:2:1 E.4:2:1 1.水蜜丸炼蜜和水的比例一般为 2.蜜丸制备时,药粉与炼蜜的比例一般为 3.清膏制粒时,清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一般为

中成药学-第16章-固涩中成药

中成药学-第16章-固涩中成药
➢ 使用注意:适宜于正虚无邪者,凡外邪未去,里实尚存者,均应慎用,以 免“闭门留寇”,转生他变。故热病汗出、火扰遗泄、湿热或伤食泄痢、 血热或瘀阻崩漏等因实邪所致者,皆非本类中成药所宜。
3
第一节 固表止汗类
4
固表止汗中成药共性特征
➢ 具有固表止汗之功 ➢ 适用于表虚卫外不固,腠理疏松之自汗
卫气:《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篇》“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心肺,五脏六腑, 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23
二、固本益肠片
【方解】
君:党参、黄芪 补中益气,健脾止泻。
补骨脂
温肾补脾止泻。
臣:白术、山药 健脾止泻。
炮姜
温中散寒,振奋脾阳。
佐:当归、白芍 补血养血。
延胡索
柔肝缓急止痛。
煨木香
辛散温通,疏通脾胃气滞。
赤石脂
涩肠止泻。
地榆炭、儿茶 固涩止血。
使:炙甘草
调和诸药。
24
二、固本益肠片
【临床应用】本品可用于治疗脾肾阳虚之泄泻等病症。 ➢ 泄泻:症见腹痛绵绵,大便清稀,腰酸乏力,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取上述粉末用生姜汁和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温肾散寒,涩肠止泻。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 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19
【方解】 君:补骨脂 臣:肉豆蔻
吴茱萸 五味子 佐:生姜 大枣
一、四神丸
补命门之火。 温中行气,涩肠止泻。 温脾肾散阴寒。 收敛固涩。 温胃散寒。 健脾益胃。
26
谢谢观看
【功能主治】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晄白,舌淡脉
虚,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第16章胶囊剂

第16章胶囊剂

思考题

胶囊剂的类型及其含义? 胶囊剂的特点? 胶囊剂制备药物的处理?
第21章
胶囊剂Capsules
问 题
1. 2.
胶囊剂的特点? 胶囊剂的类型
要求
1、掌握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的含义、特点 2、熟悉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的质量评定;肠溶 胶囊剂的特点与制法
胶囊剂的发展历史



明代 面囊的记载(公元1368——公元1644) 公元前第一粒 胶囊 埃及 1730年 维也纳 淀粉胶囊 1840年 软胶囊 巴黎 专利 1846 年 两节式 硬胶囊 法国 专利 1872 胶囊充填机 法国 诞生
3、空胶囊的制法

溶胶→蘸胶制坯→干燥→拔壳→截割→整理 操作环境的温度应为l0~25℃,相对湿度为 35%~45% 空气净化度达到10000级


4、空胶囊的质量要求


外观、弹性、溶化时间(37℃30min以内)、 水分(12-15%)、厚度与均匀度(重量差异)、 微生物等。 等级:


含滋补性药材较多的复方,如:百令胶囊,一次5~1 5粒,
一日3次;胃太平胶囊,一次8粒,一日3次;桂附地黄胶 囊,一次7粒,一日2次。
胶囊剂生产工艺难题待破解
1.2 对于固形物收率过高,目前常采用静臵沉淀法、水提醇
沉法、加入澄清剂滤过法、高速离心滤过法等工艺手段, 减少原料提取中有关杂质,以降低其浸出物量。但由于中 药制剂的物质基础研究中,特别是复方制剂的物质基础研 究暂难取得突破,所以从提取艺工方面来减少胶囊服用粒 数较为困难,辅料应用在现代制剂的开发、使用中占有极 为重要的地位。目前中药提取物尚为粗提物,体积较大, 加上辅料的使用,使得服用体积更大,胶囊剂服用粒数增 多。而且,现有制粒技术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所制备颗 粒不能达到减少胶囊剂粒数或缩小囊壳型号的目的。

中成药学 课件ppt 第16章 安神类中成药

中成药学 课件ppt 第16章 安神类中成药

栀子——泻火除烦,凉血安神 当归——调畅气血
使:炙甘草——调和诸药
解郁安神颗粒 Jieyu Anshen Keli
• 三、功效 疏肝解郁,安神定志;
• 四、应用 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所致的不寐;
• 五、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1次1袋,1日2次;
• 六、使用注意 睡前不宜饮用咖啡、浓茶等兴奋性饮品。保持心情舒畅。
柏子仁——养心血、安心神
佐:酸枣仁——益肝养血安神 远志——宣通心气益智 五味子——滋肾敛阴宁心 肉桂——温肾运营通脉
茯苓——健脾安神
半夏曲——和胃祛痰 朱砂——镇心定惊
使:甘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补脾益气,又调和诸药
柏子养心丸 Baizi Yangxin Wan
• 三、功效 补气,养血,安神;
• 四、应用 心气虚寒所致的心悸、不寐;
朱飞叶 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十六章 安神中成药 概念与分类
• 1、概念: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常用以治疗 神志不安的成药。
• 2、神志不安的概念:五脏阴阳、气血盛衰或关系失调所产生的证候。 临床表现为心悸、失眠、烦躁、惊狂、健忘、多梦等。
• 3、分类:因神志不安有虚实之分,火、痰、瘀之别,本类中成药常 分为清火安神、补虚安神、解郁安神等类别。
臣:当归——甘辛温润,善于补血 地黄——甘苦寒凉,清热凉血滋阴
佐使: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
甘草100g
朱砂安神丸 Zhusha Anshen Wan
• 三、功效 清心养血,镇惊安神;
• 四、应用 心火亢盛、阴血不足所致的心神不宁,失眠多梦;
• 五、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1次6g.小蜜丸1次9g,大蜜丸1次1丸; 1日1-2次;

药剂学-第16-18、20章制剂新技术

药剂学-第16-18、20章制剂新技术

第16—18、20章制剂新技术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固体分散体:2.包合物:3.纳米乳:4.微囊:5.微球:6.脂质体:7.β—环糊精: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药物在固态溶液中是以分子状态分散的.()2.固体分散体的共沉淀物中的药物是以稳定晶型存在的.( )3.在固体分散体的简单低共熔混合物中药物仅以较细微的晶体形式分散于载体材料中。

( )4.固体分散体都可以促进药物溶出。

()5.固体分散体是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等均匀分散于另一种固态载体材料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

( )6.固体分散体采用肠溶性载体,目的是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

( ) 7.固体分散体利用载体材料的包蔽作用,可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 )8.固体分散体能使液态药物粉末化。

( )9.固体分散体可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和刺激性。

()10.难溶性药物与PEG 6000形成固体分散体后,药物的溶出加快。

()11.某些载体材料有抑晶性,使药物以无定型状态分散于其中,可得共沉淀物.( )12.药物为水溶性时,采用乙基纤维素为载体材料制备固体分散体,可使药物的溶出加快。

( )13.固体分散体的水溶性载体材料有PEG、PVP、表面活性剂类、聚丙烯酸树脂类等。

( ) 14.药物采用疏水性载体材料时,制成的固体分散体具缓释作用。

()15.因为乙基纤维素不溶于水,所以不能用其制备固体分散体。

()16.共沉淀物也称共蒸发物,是由药物与载体材料两者以一定比例所形成的非结晶性无定形物。

( )17.β—CD的水溶性较低,但引入羟丙基等基团可以破坏其分子内氢键的形成,提高水溶性。

()18.包合过程是化学反应。

()19.在β—CD的空穴内,非极性客分子更容易与疏水性空穴相互作用,因此疏水性药物、非解离型药物易被包合。

()20.包合物系指一种分子被全部和部分包合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的特殊的络合物.()21.包合物具有缓释作用,故不能提高生物利用度。

药剂学 第16章 制剂新技术

药剂学 第16章 制剂新技术

几种环糊精的理化性质
性质
α-CD β-CD
葡萄糖个数
6
7
Mr
973
1135
空洞内径(nm) 0.45~0.6 0.7~0.8
溶解度(g/L) 145
18.5
结晶形状(水) 针状 棱柱状
碘显色

黄褐
γ-CD 8
1298 0.85~1.0
232 棱柱状
紫褐
第二节 包合技术
1. 环糊精(cyclodextrin, CD)
包合物的组成 对药物有选择性 具有竞争性
第二节 包合技术
四、包合物的制备
第二节 包合技术
饱和水溶液法 研磨法 冷冻干燥法 溶液-搅拌法 喷雾干燥法 超声波法
第二节 包合技术
饱和水溶液法
CYD饱和水溶液 搅拌混合 过滤 即得
客分子药物 30min以上 洗净
研磨法
β-CYD 2~5倍量水
混合
研磨
加药物
品种:4000、6000、20000 性质:熔点低、溶解性好、可阻止药物聚集,
毒性小,化学性质稳定 特点:可使药物以分子状态存在
第一节 固体分散体
(2)聚维酮(PVP)
品种:PVPk15,PVPk30,PVPk90
性质:无毒,熔点高,对热稳定,溶解性好, 抑晶性强
特点:无定形物质,易形成共沉淀物,对湿 度敏感
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液体药物的微粉化 防止挥发性成分挥发 掩盖不良气味、降低刺激性 减慢水溶性药物的释放,调节释 药速度,起缓控释作用
第一节 固体分散体
2. 难溶性载体材料
多数具有缓释作用 (1)乙基纤维素(EC)
性质:无毒,无活性,易成氢键,溶液粘性大, 载药量大,稳定性好

医院常见药物介绍——第16篇颗粒剂

医院常见药物介绍——第16篇颗粒剂

(4)流化床制粒关键技术: 辅料的品种与比例; 中药稠膏作粘合剂液体; 制备浸膏粉与赋形剂混合的物料,可 节约辅料、降低剂量; 流化制粒常见问题: 吸湿、粘性太强而粘壁 设备不易清洁
4. 制粒- 湿法制粒
16章. 颗粒剂 16-2-4.喷雾制粒
3)流化喷雾制粒 原理: 利用雾化器将一定浓度的药液喷 射成雾滴,落于一定流速的热气流中, 使之迅速干燥成粉粒状 .
4. 制粒- 湿法制粒
16章. 颗粒剂 16-2-4.喷雾制粒
特点: ① 由液体直接得到粉状固体颗粒;热风 温度高,但雾滴比表面积大,干燥速 度非常快(通常只需数十秒) ② 物料的受热时间极短,温度相对低, 适合于热敏性物料的处理;粒度范围 约在30μm~数百μm,具有良好的 溶解性、分散性和流动性。
挤压制粒机
颗粒
挤压过筛
制软材
手捏成团 轻按即散
常 见 挤 压 式 制 粒 机
摇 摆 式 制 粒 机
4. 制粒-湿法制粒 挤压式制粒的特点: ①粒度由筛网的孔径大小调节,粒子形 状为圆柱状,粒度分布较窄; ②挤压压力不大,制成松软颗粒,不适 合粘性较差的物料; ③制粒过程经过混合、制软材等,程序 多、劳动强度大。 ④ 辅料不宜超过稠膏5倍。
流化床 气流 粉末聚结成粒
粘合剂
动画演示:
4.制粒- 湿法制粒
(1)粘合剂的选择 (2)原料粒度 (3)操作条件 (关键因素) (4)流化床造粒的关键技术
16章. 颗粒剂 16-2-4.流化制粒
影响流化床制粒的主要因素:
4. 制粒-湿法制粒
(3)流化操作条件

16章. 颗粒剂 16-2-4.流化制粒
第一节
概述
16 颗粒剂 16-1.概述

中药药剂学作业习题完整版doc(1)

中药药剂学作业习题完整版doc(1)

《中药药剂学》作业第一章绪论1、试述中药药剂学的任务。

2、试述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中药调剂1、中药处方调配程序是什么?2、试述处方与非处方药在使用上的主要区别。

甲类非处方、乙类非处方药在销售上的主要区别。

第三章制药卫生3、简述物理灭菌法的含义、并写出5种常用的物理灭菌法。

4、简述影响湿热灭菌效果的主要因素。

5、简述防腐剂的含义,并写出5种中药制剂常用的防腐剂。

6、试述各类物理灭菌法的特点及选用要点。

第四章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7、湿法粉碎的原理及应用特点是什么?8、试述低温粉碎的特点与方法。

9、试述“等量递增”混合的含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0、试述药物微粉化可采用的方法。

11、试述球磨机的粉碎原理、适用范围及影响其粉碎效果的因素。

第五章散剂12、散剂的特点是什么?13、散剂的制备工艺过程是什么?14、试述散剂制备过程中“打底套色”和“等量递增法”的区别。

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15、对具有完整细胞结构的药材来说,其成分的提取须经过几个阶段?16、影响药效成分浸提效果的因素有哪些?17、单渗漉法的工艺流程是什么?18、重渗漉法有何优点?19、试述浸渍法与渗漉法的异同点。

第七章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20、浓缩与蒸馏有何不同?21、薄膜蒸发有何特点?22、物料中水的存在方式有几种?23、什么是减压蒸发?其有何特点?24、试述干燥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干燥的因素。

第八章浸出药剂25、影响汤剂质量的制备因素有哪些?26、在汤剂处方中,特殊中药的处理方法有哪些?27、简述制备中药合剂的工艺流程。

28、简述制备煎膏剂的工艺流程。

29、简述中药流浸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第九章液体药剂30、液体制剂的优点与不足有哪些?31、什么是表面活性剂?按照其水中解离性可分为哪几类?32、简述制备高分子溶液的溶解过程。

33、简述乳剂常用的制备方法。

第十章注射剂(附眼用溶液剂)34、简述注射液按分散体系和给药途径的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胶
PVP(平均分子量40000)2.5 份、聚乙烯聚 丙二醇共聚物0.1 份、乙醇97.4份 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2.5份、乙醇97.5份的混 合液


(四)胶囊制备中易出现的问题
1、吸潮
2、含量不足
3、装量差异超限
二、 软胶囊剂

对填充物的要求 制法

压制法

滴制法
(一)软胶囊填充物的要求
三、肠溶胶囊制备
1、肠溶材料包衣: CAP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
丙烯酸树脂类聚合物
2、肠溶空心胶囊 明胶+肠溶材料
四、胶囊剂的质量评定
(一)外观 (二)水分:≯9.0% (三)装量差异:±10.0% (四)崩解时限:硬胶囊:30 min以内 软胶囊:1小时以内 溶出度检查:体外崩解时限不能全部反映体内 的吸收和药效的情况 (五)药物的定性鉴别与定量测定 (六)卫生标准
3、空胶囊的制法

溶胶→蘸胶制坯→干燥→拔壳→截割→整理 操作环境的温度应为l0~25℃,相对湿度为 35%~45% 空气净化度达到10000级


4、空胶囊的质量要求


外观、弹性、溶化时间(37℃30min以内)、 水分(12-15%)、厚度与均匀度(重量差异)、 微生物等。 等级:


油类 对明胶无溶解作用、不起反应的液体药物 混悬液(W/O型乳浊液) 固体药物
(二)软胶囊的制备
1、软胶囊囊材
2、软胶囊的选择
3、软胶囊制备方法
1、软胶囊囊材
① ② ③

胶料:明胶、阿拉伯胶 1.0 增塑剂:甘油、山梨醇 0.4-0.6 附加剂:防腐剂、食用色素、香料、遮光剂、 抗氧剂等 水: 1.0


2、辅料
(1)增塑剂(增加韧性和弹性) : 甘油、羧甲基纤维 素钠、羟丙基纤维素或山梨醇等; (2)增加胶液的凝结力(胶冻力) : 琼脂 (3)着色剂: 食用染料(苋菜红、柠檬黄、胭脂红 (4)遮光剂:2~3%的二氧化钛 (5)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6)增加光泽:少量的十二烷基磺酸钠 (7)矫味剂:0.1%乙基香草醛或不超过2%香精油
1、软胶囊囊材

② ③

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丙 酯(4:1) 0.2~0.3% 色素:食用 染料 香料:0.1%乙香兰醛 2%香精 遮光剂: 二氧化钛
硬胶囊与软胶囊的区别

增塑剂组成比例高于硬胶囊,大于20%
2、软胶囊大小的选择

形状:球形,椭圆形 保证治疗量,容积尽可能减少
3、药物填充时注意事项
(l)药粉的量:定量药粉在填充前应按实际需要 量多准备几个的份量。全部填充后将多余的药粉 弃去。但麻醉、毒性药物不按此法处理。 (2)药粉流动性:药粉不宜太细;疏松性药物小 量填充时,可加适量乙醇或液状石蜡混匀后填充; 中药浸膏粉,应保持干燥。
(3)药粉均匀性:中药复方制剂要求不分层,可 加润滑剂:硬脂酸盐、二氧化硅、滑石粉等。
含滋补性药材较多的复方,如:百令胶囊,一次5~1 5粒,
一日3次;胃太平胶囊,一次8粒,一日3次;桂附地黄胶 囊,一次7粒,一日2次。
胶囊剂生产工艺难题待破解
1.2 对于固形物收率过高,目前常采用静臵沉淀法、水提醇
沉法、加入澄清剂滤过法、高速离心滤过法等工艺手段, 减少原料提取中有关杂质,以降低其浸出物量。但由于中 药制剂的物质基础研究中,特别是复方制剂的物质基础研 究暂难取得突破,所以从提取艺工方面来减少胶囊服用粒 数较为困难,辅料应用在现代制剂的开发、使用中占有极 为重要的地位。目前中药提取物尚为粗提物,体积较大, 加上辅料的使用,使得服用体积更大,胶囊剂服用粒数增 多。而且,现有制粒技术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所制备颗 粒不能达到减少胶囊剂粒数或缩小囊壳型号的目的。

全自动胶囊印字机
什么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


易溶性药物如溴化物、碘化物、氯化物等 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老人或儿童用药
什么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
药物、填充剂等应注意不对囊壳起作用: 溶解或变软:水性药物,稀乙醇溶液,0/W型 乳剂,风化性药物,挥发性有机物 变性:强碱药物,醛类 水解:强酸药物 干裂变脆:吸湿性药物
什么是软胶囊剂?

系指将
饮片提取物;
液体药物或与适宜辅料; 混匀后用 滴制法或压制法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胶囊。
什么是肠溶胶囊?

指不溶于胃液,但能在 肠液中崩解或释放的胶 囊剂。
胶囊剂的特点
(1)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改善口服药消化道副反应
(2)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
(3)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4)可定时定位释放药物 (5)软胶囊剂可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如含油量高 或液态药物;服用剂量小,难溶于水,消化道内不易吸 收的药物 (6) 物态适应性好,填充物形态和形状可有多种形式
优等品(指机制空胶囊) 一等品(指适用于机装的空胶囊) 合格品(指仅适用于手工填充的空胶囊)
4、空胶囊的选择

按药物剂量所占容积选用最小的空胶囊。

空胶囊规格由大到小分为000、00、0、1、2、
3、4、5 号共8种;

常用0-3号,容积0.67-0.27ml 空胶囊自重0.1-0.05g,药物装量0.5-0.1g。
(4)小剂量药粉,尤其毒麻药:应先用乳糖、
淀粉等稀释一定的倍数,混匀后填充。
(5)易引湿或混合后发生共熔的药物:可用氧
化镁、碳酸镁等稀释,混合后填充。
(6)挥发油应:先用吸收剂(如碳酸钙、轻质
氧化镁、磷酸氢钙等)吸收后填充。也可用复 方中粉性较强的药材细粉吸收挥发油。
(三)胶囊的封口和除粉打光


胶囊填充板
2、药物填充的方式
①由螺钻推进药物进入囊体; ②由柱塞上下往复将药物压进囊体; ③药物粉末或颗粒自由流入囊体; ④在填充管内先将药物压成单剂量的小圆柱,再 进入囊体。
由螺钻推进药物进入囊体 柱塞上下往复将药物压进囊体 药物粉末或颗粒自由流入囊体
填充管内先将药物压成单剂量的小圆柱,再进入囊体
胶囊剂生产工艺难题待破解
1.3 吸潮粘结由于填充胶囊的内容物成分和形式复杂多样,大
部分胶囊在贮藏过程中常出现颗粒吸潮、粘结甚至霉变的现 象,成为影响药品质量和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一般是 通过使用包装材料来改善这种情况,常用的办法是在铝塑板 外加防潮铝塑袋,以达到防潮目的。
1.4中药胶囊剂的内容物一般为颗粒。但是由于现有制粒技术存 在的问题,导致所制颗粒大小不均匀,外观不圆整。正是由 于颗粒自身密度小,比表面积大的性质,致使其吸湿性无法 有效改善,这也是胶囊剂内容物易吸潮粘结的原因之一,同 时使得颗粒包衣技术较难实现,且不便于分装。
1、一般要求



固体药物→粉碎成细粉,过五号筛混匀 混悬液//溶液/(W/O型乳浊液): 分散介质 助悬剂 油状基质 植物油 油蜡混合物 非油状基质 PEG400 PEG4000或 PEG6000 中药复方制备软胶囊要求药味简单,挥发性成 分含量较高,糖类、淀粉含量少。
2、软胶囊的填充物



000
00
0
1
2
3
4
5
0.4
1.8 1.6 1.4 1.2
密 度
0.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1.0
0.8 0.6 0.4 0.2 0
重 量
各号空心胶囊的容积(ml)与填充不同密度药 物粉末的重量(mg)
空心胶 空心胶囊 囊号码 近似容积 0.3 堆密度(g/ml) 0.5 0.7 0.9 1.1
五、包装与贮藏

包装: 玻璃瓶 塑料瓶 铝塑泡罩包装(水泡眼)
贮藏: 阴凉干燥处

胶囊剂生产工艺难题待破解
1. 中药胶囊剂普遍存在载药量有限导致服用粒数多、填充内
容物易吸潮粘结、颗粒圆整度不好等共性问题,其中服用
粒数多和填充内容物易吸潮粘结是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1.1 服用粒数较多中药胶囊普遍服用粒数过多,特别是一些
④胶液、药液及冷却液的温度;
⑤滴制速度
⑥软胶囊剂的干燥温度。
3、软胶囊制备方法
3.2 压制法(有缝软胶囊)
(1)配制囊材胶液
(2)制胶片
(3)压制软胶囊:压丸模手工压制; 自动旋转轧囊机
药物压入胶片过程示意图

全自动软胶囊机
三、肠溶胶囊制备
适用: 1.不溶于胃液、可溶于肠液的药物 2.具有辛臭味、刺激性的药物 3.胃中易破坏的药物
0 1 2 3 4 5
0.75 0.55 0.40 0.30 0.25 0.15
225 165 120 90 75 45
375 275 200 150 125 75
525 385 280 210 175 105
675 495 360 270 225 135
825 605 440 330 275 165

混悬液做填充物:基质吸附率决定
基质吸附率指1g固体药物制成填充胶囊的 混悬液时所需液体基质的克数
3.1 滴制法(无缝软胶囊)

药液配制(油状药物)

胶液配制-→滴制-→冷却-→整丸与干燥
3.1 滴制法(无缝软胶囊)

注意事项:
①明胶液的处方组成比例;
②胶液的粘度;
③药液、胶腋及冷却液三者的密度;
疏水性药物: +亲水性辅料
挥发油: 吸收剂吸收
1、药物填充方法

小量制备—手工填充,胶囊板(适合制剂室小 生产)。注意环境湿度。
大量生产—自动填充机。主要流程: 空胶囊供给→排列→校正方向→空胶囊帽体分 开→药物填入→残品剔除→胶囊帽体套合→成 品排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