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前3章课时练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时练《美丽的颜色》含答案和解析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时练《美丽的颜色》含答案和解析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时练《美丽的颜色》三章含答案和解析积累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1)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zào( )热得像温室。

(2)每逢骤.( )雨猝.( )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zhì( )息。

(3)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xū( )过!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种艰苦而且薇妙的快乐,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B.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

C.极少量的镭散部在矿石中,就是一些触目的现象的来源。

D.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憬况中过日子。

3.下列对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那火花最初绽开像蒜瓣,在极短的时间里便膨胀成一头大蒜那么大。

(比喻)B.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拟人)C.这里是花的海洋。

(夸张)D.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反复)4.依次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居里夫妇提取镭的过程,是他们人生的精彩旅程。

我们学习语文,也是一段精彩的旅程。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可以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⑤①④⑥②③B.⑥⑤①③②④C.⑥③②⑤①④D.⑤①⑥③②④参考答案1.(1)燥 (2)zhòu cù窒 (3)嘘2.B 【解析】A项,“薇”应为“微”;C项,“部”应为“布”;D项,“憬”应为“景”。

3.C 【解析】C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C 【解析】⑥句中的“在旅行中”与空缺处前的“旅程”相衔接;③句和②句承接⑥句中的“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⑤句是过渡句,承上启下;①句紧接⑤句中的“大餐”;④句进行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时练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时练参考答案

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物理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课时练习部分参考答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03109刻度尺2.秒s小时分钟h min603600停表3.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量程分度值磨损紧靠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准确值估计值单位4.测量值真实值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5.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6. 3.307. 338.48.(1)1 cm 2.4(2)1 mm 2.409.C10.B11. 337.5 2.5012. 17.28cm17.82cm13. 1.614. 18.3cm18.30cm15.D16.C17.bdac c计算每张纸的厚度d=L 5018.①不同尺子的准确程度不同②不同的人估读结果不同③引起误差既有测量工具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

19.(1)停表(2)1、4、5(3)s l(4)测量多次摆动的时间,取平均值第2节运动的描述1.运动静止相对物体位置的变化2.标准参照物3.参照物不一定4.相对地面5.云6.静止7.电梯地面8.地面位置9.汽车变大相反10.D11.运动静止相对性12.地面(或河岸)地面(或河岸)13.静止运动长途汽车14.C15.B【解析】首先确定题中描述的运动对象,然后分析该物体相对于其他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改变。

16.B【解析】地球同步卫星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是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

17.D【解析】从烟囱中烟的飘动方向确定出风在向左吹,根据a车上旗帜的飘动方向分析出a车有三种可能:静止、向右运动或者向左运动且车速小于风速;根据b车上旗帜的飘动方向分析得出b车只能向左运动。

18.A【解析】甲车乘客看到地面上树木向北运动,得出甲车必然向南运动,乙车相对于甲车的位置不断偏南,得出乙车也必然向南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时精练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时精练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时精练第一章声现象课时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填空题1.声音是由物体的 _______ 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__,在真空中 _______传播.(填“能”或“不能”)2.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__,平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一般是靠 _______ 传播的.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在气温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_______m/s.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就会发生 _______;如果障碍物有缝隙,会使声音_______.5.将耳朵贴近下列四种介质,所能听到声音最高的是()A. 钢板B. 水C. 空气D. 塑料棒二、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我们听到的声音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B.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音色越好C. 水中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说明了液体可以传声D. 我们能区别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笛子、军号的音色,主要是根据它们的音调不同B. 我们能看见周围的人,是由于他们身上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C. 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D. 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 为了使自己隔着墙听得更清楚一些,可以将耳朵紧贴着墙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够传声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B. 声音的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有关C. 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D. 小东说话的声音很大是因为他的发声频率很高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只要物体发生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 鸭子的叫声可以震破鸭子的鼓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 我们能区别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 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D.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八年级数学苏科版上册课时练第3单元《3.3 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2) 练习试题试卷 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苏科版上册课时练第3单元《3.3 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2) 练习试题试卷 含答案

课时练3.3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一、单选题1.如图,一棵高为16m的大树被台风刮断.若树在地面6m处折断,则树顶端落在离树底部()处.A.5m B.7m C.7.5m D.8m2.如图,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旗杆在离地面5m的B处撕裂折断,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m的A处,则旗杆折断部分AB的高度是()A.5m B.12m C.13m D.18m3.如图所示,梯子AB斜靠在墙面上,AO⊥BO,AO=BO=2米,当梯子的顶点A沿AO方向向下滑动以a(0<a<2)米时,梯足B沿OB方向滑动b(0<b<2)米,则a 与b的大小关系是()A.a=b B.a<b C.a>b D.不确定4.如图,在一个高为3m,长为5m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则地毯长度为()A.7m B.8m C.9m D.10m5.《九章算术》勾股章有一“引葭赴岸”问题:“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意思是:如示意图,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丈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水池一边的中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池边的水面,水的深度和芦苇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备注:1丈=10尺.设芦苇长x 尺,则可列方程为()A .22210(1)x x +=+B .222(1)5x x -+=C .2225(1)x x +=-D .2221(1)x x +=-6.小明同学先向北行进4千米,然后向东进4千米,再向北行进2千米,最后又向东行进一定距离,此时小明离出发点的距离是10千米,小明最后向东行进了()A .3千米B .4千米C .5千米D .6千米7.如图是一圆柱玻璃杯,从内部测得底面半径为6cm ,高为16cm ,现有一根长为25cm 的吸管任意放入杯中,则吸管露在杯口外的长度最少是()A .6cmB .5cmC .9cm Dcm8.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 的北偏东60°方向,与灯塔P 的距离为30海里的A 处,轮船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 的南偏东30°方向上的B 处,则此时轮船所在位置B 处与灯塔P 之间的距离为()A .60海里B .45海里C .20海里D .9.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为1cm 和3cm ,高为6cm.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 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B ,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A .12cmB .11cmC .10cmD .9cm10.中国数学史上最先完成勾股定理证明的数学家是公元3世纪三国时期的赵爽,他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副“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1).图2由“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由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将图中正方形MNKT ,正方形EFGH ,正方形ABCD 的面积分别记为S 1,S 2,S 3,若S 1+S 2+S 3=18,则正方形EFGH 的面积为()A .92B .5C .6D .9二、填空题11.长是4米的梯子搭在墙上,与地面成45°角,作业时调整为60°角,则梯子的顶端沿墙面升高了______米12.如图,90AOB Ð=°,9OA m =,3OB m =,一机器人在点B 处看见一个小球从点A 出发沿着AO 方向匀速滚向点O ,机器人立即从点B 出发,沿直线匀速前进拦截小球,恰好在点C 处截住了小球,如果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则机器人行走的路程BC 为__________.13.一艘轮船在小岛A的北偏东60°方向距小岛60海里的B处,沿正西方向航行3小时后到达小岛的北偏西45°的C处,则该船行驶的速度为_____海里/小时.14.如图,有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是16,3,1,点A和点B 是这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A点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表面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____.15.如图,在一次测绘活动中,在港口A的位置观测停放于B、C两处的小船,测得船B在港口A北偏东75°方向12海里处,船C在港口A南偏东15°方向9海里处,则船B 与船C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海里.三、解答题16.如图,某人为了测量小山顶上的塔顶离地面的高度CD,他在山下的点A处测得塔尖点D的仰角为45°,再沿AC方向前进60m到达山脚点B,测得塔尖点D的仰角为60°,求CD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17.如图,星期天小明去钓鱼,鱼钩A在离水面的BD的1.3米处,在距离鱼线1.2米处D点的水下0.8米处有一条鱼发现了鱼饵,于是以0.2米/秒的速度向鱼饵游去,那么这条鱼至少几秒后才能到达鱼饵处?18.台风是一种自然灾害,它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在周围上千米的范围内形成极端气候,有极强的破坏力.如图,有一台风中心沿东西方向AB由点A行驶向点B,已知点C 为一海港,且点C与直线AB上两点A,B的距离分别为300km和400km,又AB=500km,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周围250km以内为受影响区域.(1)海港C受台风影响吗?为什么?(2)若台风的速度为20km/h,台风影响该海港持续的时间有小时.参考答案1.D2.C3.C4.A5.B6.B7.B8.D9.C10.C11.12.5m13.(10+14.2015.1516.(90m+17.6.518.(1)海港C受台风影响.理由:如图,过点C作CD⊥AB于D,∵AC=300km,BC=400km,AB=500km,∴AC2+B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AC•BC=CD•AB∴CD=240(km)∵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周围250km以内为受影响区域,∴海港C受到台风影响.(2)当EC=250km,FC=250km时,正好影响C港口,∵ED70(km)∴EF=140km∵台风的速度为20km/h,∴140÷20=7(小时)即台风影响该海港持续的时间为7小时.故答案为:7.。

八年级初二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测试 试题试卷 含答案

八年级初二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测试 试题试卷 含答案

《龟虽寿》课时练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理解性默写1.《龟虽寿》中强调了人的主观作用,表现出自己积极进取的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作者对待生命的自然规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积极态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自本文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诗歌完成1-9题。

1.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

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是全诗的核心。

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

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的需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

“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

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下列句子中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所采用的写作手法一致的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D.峰峦如聚,波涛如怒3.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一首,这是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的诗作。

八年级数学苏科版上册课时练第3单元《3.1勾股定理》(2) 练习试题试卷 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苏科版上册课时练第3单元《3.1勾股定理》(2) 练习试题试卷 含答案

课时练3.1勾股定理一.选择题1.在Rt △ABC 中,∠C =90°,AB =2AC ,若AC =6,则BC 的长为()A .8B .12C .D .2.在Rt △ABC 中,90ACB Ð=°,3AB =,则222AB BC AC ++=()A .9B .18C .20D .243.如图,在ABC 中,90C °Ð=,2AC =,点D 在BC 上,ADC 2B Ð=Ð,AD =则BC 的长为()A1-B .1+C 1D 14.如图,等边ABC 中,AD BC ^,DE AC ^,8AB =,则DE =()A.2B .4C .D .5.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分别为6,10,4,6,则最大正方形E 的面积是()A .94B .26C .22D .166.如图,数轴上点A 对应的数是0,点B 对应的数是1,BC⊥AB,垂足为B,且BC=2,以A 为圆心,AC 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D,则点D 表示的数为()A.2.2B.C.D.7.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4,x,则x 的值可能有().A.1个B.2个C.3个D.4个8.以面积为9cm 2的正方形对角线为边作正方形,其面积为()A.9cm2B.13cm2C.18cm2D.24cm29.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下面四幅图中,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是()A .B .C .D .10.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cm ,则它的面积是()A .25cm 2B .12.5cm 2C .10cm 2D .6.25cm 2二.填空题11.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cm ,3cm ,则第三条边长是cm .12.如图所示,图1中x 的值为_______,图2中的y 的值为_______.13.如图,在ABC 中,90ABC Ð=°,分别以BC 、AB 、AC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面积分别记为1S 、2S 、3S ,若24S =,36S =,则1S =______.14.如图,AB ⊥CD 于B ,△ABD 和△BC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CD =17,BE =5,那么AC 的长为_______15.图示是一种“羊头”形图案,其作法是,从正方形1开始,以它的一边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再以其直角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2,和2′,…,依次类推,若正方形7的边长为1cm,则正方形1的边长为__________cm.三.解答题16.如图,∠BAC=90°,BC=28,AC=14,BD=13,AD=15.(1)求AB的长度;(2)作DH⊥AB,并求△ADB的面积.17.如图,△ABC中,AB=BC,BE⊥AC于点E,AD⊥BC于点D,∠BAD=45°,AD与BE交于点F,连接CF.(1)求证:BF=2AE;(2)若CD=2,求AD的长.18.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我们学会运用图(Ⅰ)验证它的正确性.图中大正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a+b)2,也可表示为c2+4×ab,即(a+b)2=c2+4×ab.由此推出勾股定理a2+b2=c2这种方法可以极简单地直观推论或验证出数学规律和公式.(1)请你用图(Ⅱ)的面积表达式验证勾股定理(其中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一个大正方形ABCD,中间的部分是一个小正方形EFGH,AE=a,BE=b,AB=c);(2)请你用图(Ⅲ)提供的图形进行组合,用组合图形的面积表达式验证:(x+y)2=x2+2xy+y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D4.C6.D.7.B.8.C.9.D.10.D二.填空题11.5或.12.41313.214.1315.8三.解答题16.AB=25,CD=12=,连结BG、FG,17.延长ED至G,使DG DEÐ=Ð,=AD BD,ADE BDG\D@D,ADE BDGÐ=Ð,AE BG\=,A DBG\,AC BG\Ð+Ð=°,90\Ð=°,FBGC FBG180222\+=,BG BF GF=,又ED FD,ED GD^\=,EF GF222AE BF EF\+=.55 4.18.(1);(2)20;(3)Sn(4)。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时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时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时练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我们有亲人,有同学,未来还会有同事,这说明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是小明最喜欢的名句,请你帮他填上各自体现的社会关系。

诗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社会关系血缘关系3.“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这反映了________是________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

4.右图是唐小军的部分日常生活情境。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三个情境中能给唐小军提供物质支持的是________;能让他获得精神滋养的是________;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________。

(填写序号)5.小华每年利用寒假去博物馆做义务讲解员,这有利于培养他的________________行为。

二、简答题(共10分)6.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欣赏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除漫画中的行为外,请你再举一例亲社会行为。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幅漫画体现的亲社会行为有何意义?(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三张图片。

八年级英语仁爱版上册Unit3_Topic3_课时同步练(原卷版)

八年级英语仁爱版上册Unit3_Topic3_课时同步练(原卷版)

第三单元第3课一、基础巩固Ⅰ.单项选择。

1. I _______ a museum with my friends at this time yesterday.A. am visitingB. was visitingC. visitedD. will visit2. He is _______ small _______ to school.A. too; to goB. can’t; goC. too; goD. so; to go3. Many people read newspapers on the train to _______ the time in Britain.A. saveB. wasteC. passD. take4. It was raining hard _______ I got up this morning.A. ifB. whenC. afterD. until5. —Look! The girl is playing with a snake.—How _______ she is!A. braveB. happyC. strongD. excited6. The old man died _______ a cold snowy night.A. inB. onC. atD. over7. —You look very sad. What’s wrong?—It’s OK. There is _______.A. something seriousB. serious somethingC. nothing seriousD. serious nothing8. “Now I told you a secret,”he said to me _______ a low voice.A. withB. atC. inD. use9. —Which team _______ the match, Team One or Team Two?—Team One _______ Team Two.A. won; wonB. beat; beatC. beat; wonD. won; beat10. I feel tired, but I don’t want to stop _______.A. workB. to workC. worksD. working二、拓展提升Ⅱ. 情景交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bA B C第一课时 三角形的边检测练习一、1、 的图形叫三角形。

2、如图线段AB ,BC ,CA 是三角形的 , 点A ,B ,C 是三角形的 ,∠ A 、∠ B 、 ∠ C 是 ,叫做 ,简称 。

3、用符号语言表示上图的三角形。

顶点是 的三角形,记作 ,读作: 。

4、按照三个内角的大小,可以将三角形分为5、三角形按边可分为检测练习二、6、在三角形ABC 中,AB+BC AC AC+BC AB AB+AC BC 7、假设一只小虫从点B 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点C , 有 路线。

路线 最近,根据是: ,于是有:(得出的结论) 。

8、下列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为什么?(1)3、4、8 (2)5、6、11 (3)5、6、10检测练习三、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8cm.①已知腰长是底边长的3倍,求各边的长; ②已知其中一边的长为6cm,求其它两边的长.(要有完整的过程啊!) 解: 课后训练 【A 】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 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 三角形按边分类课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3) 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大于第三边(4) 三角形按角分类应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一个不等边三角形有两边分别是3、5另一边可能是( )A 、1 B 、2 C 、3 D 、43、下列长度的各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3cm 、12cm 、8cmB 、6cm 、8cm 、15cm 、3cm 、5cm D 、6.3cm 、6.3cm 、12cm 【B 】组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另一边长等于9,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5、已知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cm,另一边长为3cm.则第三边的长取值范围是多少? 【C 】组6、已知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cm,另一边长为3cm.则第三边的长取值范围是 。

小方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 、8cm 的游戏棒,他想再找一根,使这三根游戏棒首尾相连能搭成一个三角形. (1)你能帮小方想出第三根游戏棒的长度吗?(长度为正整数) (2)想一想:如果已知两边,则构成三角形的第三边的条件是什么? (3)如果第三边的长为偶数,那么第三条又有几种情况?第二课时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根据课本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1、 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 向它的 所在的直线作 , 和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2、几何语言(图1)AD 是△ABC 的高∴AD ⊥BC 于点D (或∠ =∠ =90º)逆向:AD ⊥BC 于点D (或∠ =∠ =90º)∴AD 是△ABC 中BC 边上的高3、请画出下列三角形的高 A A AB C B C B C课后训练 【A 】组1、三角形的高是( )(1)(2) (3) 图1 A B C DA .直线B .射线C .线段D .垂线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好是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3、对于任意三角形的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锐角三角形有三条高B .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C .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D .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B 】组4、如图1,△ABC 中,高CD 、BE 、AF 相交于点O ,则△BOC•的三条高分别为线段____ ____.5、如图2,在△ABC 中,∠ACB=900,CD 是边AB 上的高。

与∠A 相等的角是( ) A.∠A B.∠ACD C.∠BCD D.∠BDC CA B D图1 图2【C 】组6、如右图,在锐角△ABC 中,CD 、BE 分别 是AB 、AC 上的高,•且CD 、BE 交于一 点P ,若∠A=50°,则∠BPC 的度数是 ( )A .150°B .130°C .120°D .100°7、如图,在△ABC 中,AC=6,BC=8,AD⊥BC 于D ,AD=5, BE⊥AC 于E ,求BE 的长.第三课时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2)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1)定义:连结三角形一个 和它对边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2)几何语言(右图)AD 是△ABC 的中线 =ADE CBA逆向:= ∴AD 是△ABC 的中线(3)画出下列三角形的中线课后训练 【A 】组1、三角形的三条三条中线交于 。

2、三角形的中线是( )A .直线B .射线C .线段D .垂线 3、如右图,,2,6==∆DE EC ABC AE 的中线,已知是 则BD 的长为( )A. 2B. 3C. 4D. 6【B 】组4、如右图,D 、E 是AC 的三等分点,BD 是 △ 中的 边上的中线,BE 是△ 中的 边上的中线 B D E C 5、如右图,BD=12BC ,则BC 边上的中线为______, △ 的面积=△____ _的面积【C 】组6、如图3,AD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已知AB=5cm ,AC=3cm ,求△ABD 与△ACD 的周长之差.(1)(2)(3)ABCDE第四课时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3)(二)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1)定义:三角形一个内角的 与它的 相交,这个角 与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几何语言(右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 =∠逆向:∠ =∠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3)画出下列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思考: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一个角的角平分线有何异同?课后训练 【A 】组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 )A .直线B .射线C .线段D .垂线2、如图。

在 △ABC 中, AD 是角平分线,AE 是中线,AF 是高,则(1)BE = =21. A (2)∠BAD = = 21(3)∠AFB = = 90° B E D F C (4)△ABC 的面积 = . 3、如右图,在ΔABC 中,AD 平分∠BAC 且与BC 相交于点D ,∠B=400,∠BAD=300,则∠C 的 度数是 ;【B 】组(1)(2) (3) 图3 A B C D 1 2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三角形的三条高一定在三角形内部交于一点B.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一定在三角形内部交于一点C.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一定在三角形内部交于一点D.三角形的三条高可能相交于外部一点5.如图,在△ABC中,AE是角平分线,且∠B=52°,∠C=78°,求∠AEB的度数.【C】组6.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所夹的钝角为_______度.7、如图,在ΔABC中,AD是ΔABC的高,AE是ΔABC的角平分线,已知∠BAC=820,∠C=400,求∠DAE的大小。

分析:你能先求出∠AED的度数吗?第五课时三角形的稳定性课后训练【A】组1、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有(1)(2)(3)(4)(5)(6)2、在建筑工地我们常可看见如右图所示,用木条EF固定矩形门框ABCD的情形.这种做法根据(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三角形的稳定性D.垂线段最短3、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有( )A.梯形B. 长方形C. 直角三角形D. 正方形【B 】组4、如右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BC 可将其固定, 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_____ ____。

5、我们学校的大门是电动推拉门,这种门工作的原理 是根据四边形的 。

【C 】组6、(开放题)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其它多边形不具有稳定性,要使多边形也具有稳定性必须额外加一些线段,将其转化为几个三角形。

试探究要使四边形不变形,至少需要加 条线段,五边形至少需要加 条线段,六边形至少需要加 条线段,n 边形(n ﹥3)最少需要 条线段才具有稳定性。

第六课时 与三角形的内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

1、 已知: . 求证: . 证明:如右图,过点A 作直线DE ,使DE //BC因为DE //BC , 所以∠B =∠ ( ) 同理∠C=∠因为∠BAC 、∠DAB 、∠EAC 组成 角,所以∠BAC+∠DAB+∠EAC= ( ) 所以∠BAC + ∠B + ∠C= ( )说明:为了证明的需要,在原来图形上添画的线叫做辅助线,在平面几何里,辅助线通常用虚线表示。

2、如右下图,C 岛在A 岛的北偏东50方向, B 岛在A 岛的北偏东80方向,C 岛在B 岛的北偏西40方向,从C 岛看A 、B 两岛的视角ACB 是多少度?(先独立解决,再小组合作,教师点评) 解:∠CBA= - = 80°- 50°=30°CD B A由AD//BE,可得: + =180° 所以∠ABE=180°- =180°-80°=100°∠ABC= - =100°-40°=60°在⊿ABC 中,∠ABC=180°- - =180°- 60°- 30°=90° 答: 。

课后训练 【A 】组1、在△ABC 中,若∠A=80°,∠C=20°,则∠B=_ ___;2、在△ABC 中,若∠A=80°,则∠B +∠C=__ __;3、在△ABC 中,若∠A=400,∠A=2∠B ,则∠C = 。

【B 】组4、判断对错:(1)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7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 (2)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3)一个三角形最少有一个角不大于60( ) 5、如右图,在△ABC 中∠C=60°,∠B=50°, AD 是∠BAC 的平分线,则∠BAD= , ∠DAC=__ _ ,∠ADB=__ __。

6、如图,在△ABC 中,∠ABC=700,∠C=650,BD ⊥AC 于D , 求∠ABD,∠CBD 的度数 【C 】组7、如图:在△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O ,若∠BOC=132°, 则∠A 等于多少度?若∠BOC=a °时,∠A 又等于多少度呢?第七课时 三角形的外角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 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想一想:三角形的外角有几个? .每个顶点处有 个外角,但它们是 。

在图1中,ACD ∠与ABC ∆的内角有什么关系? (1)∠ACD = + ;(2)∠ACD ∠A , ∠ACD ∠B (填“<”、“=”“>”)。

ABCDABCO再画ABC ∆的其他的外角试一试,还会得到这些结论吗?同学用几何语言叙述这个结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 两个内角的 ;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 任何一个内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