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时练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8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习第六单元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一、选择题1.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
”材料中“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指( )A.万家岭战役胜利B.台儿庄战役胜利C.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D.豫湘桂战役胜利2.“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
”这个“辉煌战果”是 (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C.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D.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3.在武汉保卫战中,日本是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而中国军队是利用有利地形进行抵抗,这说明了( )A.中国当时没有海陆空军B.中国军队虽然武器落后,但仍然坚持抗战C.日本拥有最先进的武器D.中国军事思想落伍4. 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因指挥台儿庄战役而载入史册的将领是()A. 杨虎城B. 李宗仁C. 杨靖宇D. 朱德5.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
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A.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B. 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的到来C. 从1937年9月起,40万川军奔赴抗日前线,先后参加了一系列会战D. 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6.武汉会战使日本“发动攻略汉口之战,使其成为战争一决雌雄的最大机会”的企图再度落空,奠定了中国持久抗战的基础。
下列战役中发生在武汉会战期间的是()A. 四行仓库战役B. 宝山保卫战C. 贺胜桥战役D. 万家岭战役7.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在长江流域抵抗日军侵略的战役有()①淞沪会战②太原会战③徐州会战④武汉会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战役。
2018年秋八年级上(人教部编版)历史同步课件: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共24张PPT)

【材料链接】
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起太平洋战争后,日军中 国派遣军驻广州军进攻香港,日军驻武汉之集团军 决定再次发动对长江以南中国军队的进攻,从而牵 制中国军队转用广东方向,阻止中国军队援助英军 保卫香港。为此,武汉日军再次进攻长沙。
【问题探究】 依据材料分析日军再次进攻长沙的背景和目的 是什么?
想迫使中国屈服、早日结束战争的计划,成为中国抗 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中国 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七 七 事 变 后 日 本 加 紧 侵 略 中 国
1937年7月平津沦陷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1938年12月广州、武汉沦陷
万家岭战役
万家岭战役,位于江西省德安城西北20余公里的万家岭,笼罩在一片 雨雾中。此岭高不足50米,三面高丘包围,在地图上找不到标注,1938年 10月,中国军队在抗日名将薛岳指挥下,巧设“口袋阵”,在万家岭打死打 伤侵华日军106师团万余人,史称“万家岭大捷”即万家岭战役,当地还流 传着“山不在高,歼敌则名”的佳话。 万家岭战役从1938年9月28日至10月10日,历时12天,日军遭到毁灭 性打击,被歼1万多人,被俘百余人,满山遍野皆为敌尸、弃械。这次战役 是赣北战场上的空前恶战,也是空前的胜利。 叶挺将军曾评价万家岭战役为:“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 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
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
从史事中感受到中国军民 的一种什么精神?
浴血奋战, 不怕牺牲。
议一议
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的原因
①中国军队指挥官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
②中国军人的顽强奋战,不怕牺牲;
③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物力财力十分困难。
2018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课堂练习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一、选择题1.在下图所反映的战役中,中国军队的指挥官是A.赵登禹B.佟麟阁C.张学良D.李宗仁2. 1938年,为庆祝某次战役的胜利,田汉写道: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
保卫华中,中华民族不愿做奴隶,要做主人翁!”这次战役A.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B.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的开始C.是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D.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仗3.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和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下列属于正面战场抗战的有①百团大战②台儿庄战役③平型关战役④武汉会战⑤长沙会战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②④⑤4.在保卫武汉的战役中,中国军队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并使日军死伤惨重、基层军官损失殆尽的地方是A.万家岭B.大别山C.鄱阳湖D.长江两岸5.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是①日军兵力严重不足②日本物力财力困难③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④日军在长沙会战中失败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②④6.下列关于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B.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C.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D.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7.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对内对外政策的特点是A.停止内战、联共抗日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C.消极抗日、积极反共D.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当时“参战的地域虽然是全国性的,参战的成分却不是全国性的。
广大的人民群众依然如过去一样被政府限制着不许起来参战,因此现在的战争还不是群众性的战争。
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而不带群众性,是决然不能胜利的”。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第2卷(1)材料中的“政府”是指哪一政府?它代表哪些阶级的根本利益?(2)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役中的战况如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练习题(含答案)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练习题1.“鲁南会战……将士用命,将日本帝国主义者素以常胜自豪之皇军摧毁于我装备劣势之部队,于世必信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也。
愿与我国人共勉之。
”李宗仁可能将以上题词写在下列哪一照片上()2.要想了解抗日名将李宗仁率领军队英勇抗日的英雄事迹,最适宜去参观的纪念馆是()3.台儿庄战役发生在()A.武汉会战期间B.淞沪会战期间C.徐州会战期间D.太原会战期间4.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像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
”其中台儿庄战役的重大意义是()A.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B.成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C.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D.实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5.《川江号子·好男当兵上前线》里有句歌词:“好男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
坐上大船到武汉,武汉火线扯得宽。
哪怕飞机丢炸弹,哪怕后方起狼烟……”与歌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6.下列是武汉会战前后中日之间攻防数据表。
材料最能说明()A.B.日本攻占中国大片国土C.中国持久抗战的效果D.相持阶段的中日僵持7.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组织的会战为()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武汉会战D.长沙会战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造成国民党军队大溃败的战役是()A.长沙会战B.豫湘桂战役C.淞沪会战D.武汉会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台儿庄捷报传出之后,举国若狂。
京(南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新曙光。
……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
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壁颓垣之上,都现出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材料二:请回答:(1)台儿庄战役发生在哪一年?(2)台儿庄战役的目标是什么?试讲述台儿庄战役的经过。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课时作业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台儿庄战役1.背景(1)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同时,一部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与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再合攻徐州。
(2)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2.经过:1938 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下,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日军冲入台儿庄内,被中国军队主力包围。
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
3.意义: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知识点2 保卫大武汉4.概况:1938年6月,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
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
日军在空军、海军的协助下猛烈进攻。
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
5.主要战役: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
这次战役,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000余人。
6.结果:由于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日军从不同方向攻击前进,武汉陷入三面包围之中。
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武汉保卫战后期,日军趁机占领广州。
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7.意义: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知识点3 第三次长沙会战8.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9.经过:1941 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
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
在长沙城下,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分别击退增援长沙的三路日军,迫使进攻长沙外围的日军突围北撤。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同步练习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一、选择题1.臧克家曾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材料中指挥“我们击退寇兵”的司令长官是() A.叶挺B.赵登禹C.佟麟阁D.李宗仁2. 张爷爷是一位老国民党军人,他说:“那年在山东,我们把小鬼子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后来听说我们打的那场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张爷爷说的“那场战役”指的是()A. 武汉会战B. 第三次长沙会战C. 台儿庄战役D. 淞沪会战3.这次战役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这次战役是()A.台儿庄战役B.淞沪会战C.第三次长沙会战D.武汉会战4.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哪个战场接连败退,而中国却取得了胜利()A.亚洲战场B.欧洲战场C.非洲战场D.太平洋战场5.“鲁南会战幸我最高领袖德威,将士用命,将日本帝国主义者素以常胜自豪之皇军摧毁于我装备劣势之部队,于世必信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也。
愿与我国人共勉之。
”以上题词的作者最有可能是()A B C D6.“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
‘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必不可少的词汇。
然而,在现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
”下列史实可以证明日本离我们“最远”的事件有()①南昌起义②九一八事变③卢沟桥事变④秋收起义⑤台儿庄战役A.①②③④B.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②③④7.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有()①淞沪会战②第三次长沙会战③徐州会战④武汉会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8.国民党在豫湘桂战役中大溃败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美军援助B.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C.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D.日本改变侵华方针二、材料题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
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同步习题(含答案)

《正面战场的抗战》同步练习1. 这是抗战爆发后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
在历时半个多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
但也取得了重大战果,歼灭日军1万余人。
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场激战是()A. 平型关大捷B. 淞沪会战C. 台儿庄战役D. 百团大战2.图片是见证历史的鲜活载体。
与下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 北伐战争时期B. 十年内战期间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期间3.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图中日本侵略者左脚深陷中国大陆,右脚艰难迈向太平洋。
下列符合其主题的是()(注:1941 年12 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A. 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B. 国共开始合作抗日C. 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D. 日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4.小王同学对“抗日战争”进行探究学习,得出以下四个观点,不正确的是()A. 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不到半年沦陷B. 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C. 杨靖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英雄D.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敌后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5.如果你想了解抗日名将李宗仁率领军队英勇抗日的英雄业绩,最好去参观下列哪一个纪念馆?()A. 台儿庄战役纪念馆B. 西安事变纪念馆C. 九一八事变纪念馆D. 百团大战纪念馆6.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7.下列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百团大战B. 台儿庄战役C. 平型关大捷D. 淮海战役8.“鲁南会战幸我最高领袖德威,将士用命,将日本帝国主义者素以常胜自豪之皇军摧毁于我装备劣势之部队,于世必信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也。
愿与我国人共勉之。
”李宗仁可能将以上题词写在下列哪一照片上()A. B. C. D.9.“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课后练】八年级上册历史

12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如何评价国民政府领 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4分)
正面战场的多次大规模作战,吸引并毙伤大量日军,是抗战初期 的主战场,从战略上配合了敌后战场;但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 阶段以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大片领土丢失。
B.此役后,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张自忠将军率部与敌奋战,壮烈殉国
D.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8 9 10 11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9.1938年9月,中国的重要工业设备、武器弹药等90 000多吨 物资,以及机关、团体、学校、医院等单位64 000多人,集结
D.百团大战
1234567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3.下面是某学生整理的学习资料卡,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 )
时间:1938年 地点:江西 过程: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 围,给以重创 结果:击毙日军3 000余人
A. 万家岭战役 C. 第三次长沙会战
1234567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5.[2023·石家庄第四十二中学期末]有人认为,武汉会战结束后,
中国军队在战略层面取得了胜利。得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C )
A.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 B.国共合作取得首次胜利 C.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D.中国军队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B. 台儿庄战役 D. 豫湘桂战役
1234567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时练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1.《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反映的是中国军队歼敌1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的一次战役,战役的指挥者是(B)
A.林彪
B.李宗仁
C.张学良
D.傅作义
2.抗战以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B)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太原会战
D.平型关大捷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李宗仁在回忆录中说:“台儿庄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
京(南京)沪沦陷后,笼罩着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
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垣残壁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
材料二
请回答:
,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
,分析台儿庄战役的历史影响。
,振
,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4.万家岭战役,中国军队歼灭日军3 000多人,它发生在会战中
(C)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徐州会战
5.后,标志着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C)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徐州会战
6.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阶段。
(B)
A.防御
B.相持
C.反攻
D.进攻
知识点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7.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
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取得的首场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
”此次“长沙大捷”(A)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
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8.国民党豫湘桂战役大溃败的主要原因是(C)
A.缺乏美军援助
B.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D.日本改变侵华方针
9.全民族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会战,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B)
A.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C.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权
10.著名戏剧家田汉在1938年中国军队取得某次战役的重大胜利后,写下了这样的祝捷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
”这一战役是(C)
A.贺胜桥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1.在全民族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22次大规模战役,从“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到后来的武汉会战,中日双方以争夺大城市为主,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
下列对此阶段正面战场的评价,不正确的是(C)
A.迟滞了日本军队的侵略进程
B.积极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C.放手发动群众实行全民族抗战
D.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12.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
下列历史事件,按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
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②叶挺独立团夺取汀泗桥③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④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
13. “鲁南会战幸我最高领袖德威,将士用命,将日本帝国主义者素以常胜自豪之皇军摧毁于我装备劣势之部队,于世必信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也。
愿与我国人共勉之。
”李宗仁可能将以上题词写在下列哪一照片上(C)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1年12月24日,日军调集12余万兵力、飞机200余架、各类大炮600多门,开始强渡新墙河,拉开了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序幕。
吸取前两次会战的经验教训,薛岳制定了“天炉”战术,在诱攻及伏攻地区纵深配备兵力,从四面八方像巨炉熔铁般围歼日军。
为保证战术运用成功,20余万民众将新墙镇经荆州镇至长乐街的公路、桥梁彻底破坏,将田地放水成为一片沼泽,致使日军重炮兵、骑兵部队无法通过。
为策应湘北战场,12月25日赣北作战开始,到1942年1月6日结束。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方战报称日军伤亡56944人,我方损失为28116人。
重庆各报纸连续以大量篇幅报道战况,并发表评论祝贺长沙第三次大捷。
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月11日的社论中写道:“敌人发动太平洋战争后,同时进攻湘北,这在政治上是想表示它既可在海上进攻英美,也可在陆上同时进攻中国,以炫耀其兵力……此次长沙大捷,是有着国际意义的。
”
,简要说明日军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目的。
:迫使国民政府投降,灭亡中国。
,分析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取得重大胜
: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其他战区和
影响:在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失利的形势下,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