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合集下载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交流,悟出课文中蕴含着的深刻道理。

2、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3.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山谷中有过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

请同学们看一看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用学过的描写风景的词把所看到画面进行描绘。

2、导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方式自学课文,然后说说小村庄最后怎样了?2、让学生谈自学课文之后的心情。

(抓住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深入感悟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

(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2、鼓励学生对朗读学生进行点评。

(让学生在点评别人的同时自发的去感悟朗读技巧)3、教师进行点评。

(从读中要让听者感受到小村庄的美)(二)、学习二、三自然段:1、指名学生进行朗读。

2、教师进行点评。

(从朗读者所融入的情感入手)3、教师进行范读。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所要范读文字)4、让学生谈谈在脑海中所产生的画面。

(让文字形成画面,升化对文中字、词、句的理解)5、教师谈在脑海中产生的画面,并利用多媒体出示画面,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6、到这些场景你想对村民们说些什么呢?(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及思维能力)(三)、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1、多媒体出示小村庄被洪水冲走的画面。

(将小村庄最后的结局用图片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给学生最直接的视觉感受。

)2、让我们带着悲痛、惋惜的心情齐读第四自然段。

3、让学生想象当洪水来是那些村民人的心里是怎样想的?4、回顾课文。

5、通过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文中章的主题蕴意。

)四、知识拓展:1、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写出环保小标语。

(训练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课文《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课文《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课文《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

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

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

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

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理解课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

3、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学方法:通过小村庄前后情景的的对比,揭示要爱护环境的道理。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公开课件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公开课件

第一次出现 给人们生活 带来的变化
第二次出现
第三次出现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 锋利的斧子,日子过得都不错。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 锋利的斧子,日子过得还都不 错。
露在外头,没有 东西遮盖。
裸露的土地
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 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 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两年过去了,山坡上的树木不断( ),裸露 的土地不断( )。
五年过去了,山坡上的树木不断( ),裸露的 土地不断( )。
十年过去了,山坡上的树木不断( ),裸 露的土地不断( )。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 的树木不断减少 ,裸露的土地 不断扩大…… 树木变成了一栋 栋房子,变成了 各式各样的工 具,变成了 应有尽有的家具, 还有大量的数目随着屋顶冒出 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xiào

sēn yù cōng zhàn 山谷 森林 郁郁葱葱 湛蓝 甜润
lì gài luǒ kuò dòng 锋利 盖房 裸露 扩大 一栋栋
各式各样 工具 应有尽有 家具
chuǎn lí
kǎn chái lí
喘气儿 黎明 洪水 砍柴 犁地
郁郁葱葱 清澈见底 湛蓝深远 清新甜润
造犁 黎明
裸露 咆哮
7.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8.除了垃圾什么都不带走,除了照片什么都不留下。 9.洁净的空气、幽雅的环境是我们共享的,每个人 都应对环 境保护尽一份义务。
10、树立大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11、家园只有一个 地球不能克隆。
选做题
以小组为单位,以《保护绿色家 园》为题,仔细观察家庭或学校附 近街道、花草、树木的变化情况, 了解周围的环境有没被破坏的情况, 如果有,根据实际写出汇报材料, 并找找原因,提出环保建议。

语文微课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优质课公开课微课课件精品课程

语文微课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优质课公开课微课课件精品课程
整体感知的概念
创新微课
整体感知,就是要从总体上把握文段的中心和主旨,把握作者的意思和思路。
首先要清楚写了什么。
然后再分析各个段落 是怎么写的和为什么 这么写等问题。
总之,要把一篇文章 或一个语段作为一个 整体来考虑,不要孤 立片面地分析问题。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整体感知所包含的内容
一、 写作 背景
创新微课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创新微课
五、感情基调
1
感情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即作品的 总的感情态度,总的感情色彩。
感情基调: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 激愤、坚守节操、思念。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创新微课
看基调 和情感
看背景 和用意
看文章的线 索与思路
阅读时要注重
看文章结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整体感知《一个小村庄 的故事》的内容:
1
庄终满村 卷导足庄 走致自周山 了了己围谷 ,山的是中 村洪欲郁有 庄暴望郁一 的发,葱个 一。不葱环 切咆断的境 都哮地森优 不的砍林美 存洪伐。的 在水树人小 了将木们村 。小,为庄—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 了解时代背景,更能彰显人物的高贵品质。 2 了解时代背景,更清楚深入地理解课文。
创新微课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创新微课
二、写作意图、 题目含义
1
即作者想要在作品中表达 的主题、内容和思想。
意图是隐藏在作品的形象或情节、形式之中。
作者的创作意图来自两个方面——他所生存的社会和文 化情境,其意图针对的也是这两个方面。
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四、文章线索
作用 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这是明线。如果有暗线,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引言人们常说,小村庄是一颗闪耀的明珠,散发着宁静、温馨的光芒。

小村庄是一片属于自然的净土,也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每个小村庄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在那里生活的人们也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经历和遭遇。

本文将带您走进一个小村庄,聆听那里的故事。

小村庄的起源与发展这个小村庄位于山谷中,四周环山,景色优美。

据传,这里最初是一片荒芜的山地,而后一位勇敢的农夫发现了这里的独特之处,他开始在这片土地上耕种,慢慢地被人们聚集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们来到这里定居,小村庄也逐渐形成。

村庄的人文特色这个小村庄的人文特色独具一格。

村庄里的人们以耕作和畜牧为生,他们勤劳、善良、淳朴。

每年的农忙季节,村庄里的人们会齐心协力地参与农产品的收获和储存工作,为村庄带来了丰饶的收成。

村庄还有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如编织、木雕等,这些手工艺传承至今,成为了村庄的一大特色。

村民的生活方式村庄里的人们过着简单而古朴的生活。

他们早起晚归,通过劳动来谋生。

每天早晨,村民们会一起聚集在村口,交流彼此的近况和工作安排。

每当夕阳西下,村民们会聚集在村庄中心的广场上唱歌跳舞,共度欢乐的时光。

村庄还有一些传统的节日和庆典,如春节、七夕等,人们在这些节日里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增进村民之间的感情。

村庄的故事这个小村庄也有着很多感人的故事。

在这个村庄里,有一个老奶奶,她养了一只受伤的小猫,并用心地照顾它。

小猫逐渐痊愈后,它成了村庄的守护者,帮助村民们抓住了许多损害庄稼的害虫,使村民们的收成更加丰富。

还有一次,村里突然发生了山火,村民们齐心协力地扑灭了火势,保护了村庄的安全。

这些故事都展现出了小村庄的团结和勇敢。

村庄的未来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小村庄也在不断变化。

现在,村庄里引入了一些现代科技,如太阳能发电等,提高了村庄的能源利用效率。

村庄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如修建了更加宽敞的道路,改善了村民们的出行条件。

村庄里的小学也被重建,更好地教育了下一代。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人教版新课标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通课文内容, 了解一个小村庄被洪水卷走的原因, 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2.帮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 说出有关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学设计思路:本文篇幅短小, 语言朴实, 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因此, “言简意深”是本文的主要特点。

本篇课文语言浅显、朴实, 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的要求有以下几点:一是借助拼音和同学之间的合作, 扫清文字的障碍, 将书读正确、流利;二是在读书过程中思考, 那个“美丽的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领会和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

“谁家想盖房, 谁家想造犁, 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 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这里的两个“谁”值得特别注意, “谁”不作为疑问代词, 是“任指”, 表示没有例外, 两个“谁”字连用, 表明这里的人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 去山上砍树非常随便, 因此, 森林被破坏也就顺理成章了, 森林遭到过度的砍伐也就有了一个前提——没有人管。

“拎”字, 从字面上与“拿、带”一致, 但为什么不可以换成后两者呢?这个“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非常随意的心态, 它把人们那种把砍树没当作一回事的心态淋漓尽致地勾画了出来。

“一年年, 一代代, 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 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这句里有两个“不断”, 它们表明了对森林的破坏还在继续。

最后的省略号意味深长, 它虽然省掉了文字的说明, 但是比文字的说明更有韵味——对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

这里的两个“不断”和一个省略号, 动态地、含蓄地表明了“过度”砍伐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缩写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缩写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缩写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缩写
山谷中,早先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

不知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

把树木一棵棵砍下
来。

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
地不断扩大。

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
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哄水不知卷到何
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读后感(15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读后感(15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读后感(15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读后感1今天,我们从课本上学习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个小村庄非常美丽富饶,树木茂盛,河水清澈,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后来,人们为了自己的需要,不断的砍伐树木。

长年累月,山上裸露的土地越来越多。

最后,一场大雨把这个小村庄卷跑了。

可是,有些人却不懂得爱护环境,把用过的塑料袋随手乱扔;把小树皮剥掉刻上自己的名字,可怜的小树就冻死了;有的人还随便捕杀小鸟。

如果我们不保护大自然,随意破坏生态环境,就一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所以,从现在开始,不乱扔垃圾,爱护小动物,多种树,爱护每一棵花草树木,尽量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爱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读后感2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老师叫我们先读一遍课文,我读了后很是生气。

这篇__主要是讲很久以前,在一个山谷里,有一个很美丽的山村,这儿的空气很清新,人们过着犹如世外桃源的日子,可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儿的人们都有了斧头,他们也用斧头到山上砍树木,建房子、做家具。

他们都利用斧头砍树木建了漂亮的房子。

可是过了很久以后,有一次这儿下起了暴雨,由于没有树木的抵挡,暴雨摧毁了他们的房子和所有的一切。

读了这篇课文,我想到了很多,现在我们的社会都在搞环保,要爱抚花草树木,也是为我们以后的子子孙孙造福,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要为以后的人着想。

读了这篇__后,我一定要做到自己要爱抚自然环境,还要呼吁家人和周边的人们一起来保护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的地球才能给予生存。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读后感3学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幡然醒悟,我们人类因为自己的无知和自私,把自己送进了绝境当中。

这个村里的人们,拿着一把斧头,到山上去,把那些粗壮、结实的大树一棵一棵地砍下来。

盖房子、造犁,还有的随着屋顶的柴烟消失在了天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学会本课15个生字、12个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图画加以想象,说一说这篇课文会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画出来并小组解决。

2、让学生分组,用自己的话把课文所说的故事说一说。

3、质疑问难
4、带者问题再读课文。

三、整体感悟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试着让学生把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画一画,感受小村庄原来的美丽。

(3)再读一读,深入感受。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学生自由小声读第五自然段
(2)说说读懂了什么?
(3)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共同解疑
(4)学习该段生字
四、设置悬念
1、把第一和第五个自然段连起来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毁灭的?
2、小结:惋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学生对本课生字掌握的情况
2、联系第一与第五段思考:是谁毁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
二、探究学习
1、学生浏览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

讨论以上问题
2、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齐读。

(2)说说这段话写了什么。

(3)谈一谈你读懂的,未懂的组织同学共同解决。

3、深入学习第三自然段
(1)反复读第三自然段
(2)把“一间间、一栋栋、应有尽有的家具、工具”说一说,画一画。

(3)讨论理解:“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4)说一说你从这一段指导了什么。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去掉“还”跟原句比较出问题的实质。

(3)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句子或词语同桌一起想办法解决。

5、学习最后一段
(1)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该怎样读好,试试
(2)什么都没有了是指“——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还有——也没有了。

三、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四、巩固本课生字
五、课后扩展
以“保护绿色家园”为主题办一个手抄报。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村庄(茂密的树林,潺潺的流水……)
锋利的斧头(房子、家具……)
什么都没有了(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