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六单元导学案预案
(部编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导学案

《语文园地六》导学案一、新课导1.师:同学们,一个充满着童年趣事的单元学完了,现在,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六,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
2.板书课题:语文园地六3.翻开课本,初步阅读。
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的读书方法。
2.认识几种蔬菜名称,激发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兴趣。
3.理解“碰钉子”等词语的意思;学会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心情。
4.积累八个字的成语。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学会积累;小组合作交流,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展开合理想象,创新思维,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大生活词汇的积累,激发热爱生活的情趣;积累成语,培养良好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回顾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完成填空。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_描写童年生活及趣事_的文章,课文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牛和鹅》故事性强,尤其是描写“我”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作者将鹅的凶猛和“我”的胆小害怕,通过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以及对“我”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写出了“我”表演前后的不同心理活动。
《陀螺》主要讲了小时候“我”爱玩陀螺,最后以其貌不扬的“鸭蛋”打败了大陀螺的事。
2.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如何作批注,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1)平时阅读中,有哪些内容需要我们勾画批注呢?(2)勾画批注的习惯对我们的阅读有怎样的帮助?3.自主阅读“交流平台”内容,说说读懂了什么。
4.交流讨论,总结阅读时批注方法。
①画出相应的词语;②找出自己欣赏或感到有疑问的地方,画上记号;③写上自己的批语;④读完边批注,再读再批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学习运用,试着阅读并批注下列文段。
记得那一次,天空格外晴朗,而我的心情也格外高兴。
我来到爷爷家的菜园里,我看见大葱上面有一朵花,可是大葱很高,我摸不到,于是我就想办法,正在想的时候,小伙伴们来了,我就出去跟他们一起玩。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第册第单元主备人:审核人:课题20古诗两首课型讲读课课时1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2、朗读背诵古诗,结合注释、工具书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3、感受有爱、友情的温馨。
重点难点朗读背诵古诗,结合注释、工具书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预习提纲1、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2、了解李白生平学习过程教师活动一、导学步骤:1、导入:“黄金万两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寻。
”2、读好“孟、陵、辞”字音。
3、小组背诵,互相检查。
4、学生总结学习方法:知诗人-----解诗题----理诗句----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
5、小组解读诗意,讨论交流。
评价、引导。
学生初意:二、交流展示:诗意三、谈谈你品读到的友情检测:1、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的是送别的情景,送别的时间是,送别的地点是。
学习过程教师活动2、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课后反思前楼中心小学导学案设计学科第册第单元主备人:审核人:课题20古诗两首课型讲读课课时2学习目标1、我会认字,会写要求的生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在朗读中体会是诗人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
预习提纲1、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
学习过程教师活动一、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古诗1、解诗题,知作者(1)说一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样理解送: 元二:使:安西:(2)题目的正确读法:送元二使安西(3)介绍作者:王维2、抓字眼,眀诗意(1)小组合作学习古诗,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解释或感受。
(2)小组汇报。
(3)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情景剧的形式把它再现出来3、多诵读,悟诗情(1)复习诵读古诗的方法学完古诗后,应该做什么?方法(小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诵、唱诵等)(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读了课文,我知道了这是一首(思乡送别)诗,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m21“农村家庭”研究指导案例指导老师: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我要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我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背诵最喜欢的段落,提取和积累好的单词和句子。
3.我要了解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学习方法:情感阅读与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学习、意境想象结合插图★预习任务1.阅读正确的发音,能够书写单词,并努力理解单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文,读通读熟,弄清楚文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
3.画出你喜欢的地方,写下你的感受。
★预习收获:一、我会发音和构词。
(每组两个单词)棚()饰()冠()菊()瞧()率()二、我发现这些句子很好。
三.文内容我知道。
1.我在全世界都读过。
我读到的最好的东西是《自然》的第二部分。
我可以深情地读给我的同桌听。
2、我发现文共____个自然段。
第1d6自然段分别描述了这样几幅画面:① 瓜藤爬檐图;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
第7段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四、预习文后乡下生活给我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的问题问题你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小组讨论归纳后生成的问题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科主任评价教师评价★学习任务[任务1]你最喜欢乡村生活的哪一个场景?请动情地读出来,告诉我你为什么喜欢它。
(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任务二】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任务3】阅读这篇文章,思考作者是如何描述乡村风景的?★个性修改补充自我评估科主任评估◆读后“链接”,写写自己的感受。
四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四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新民学区语文课堂高效教案模式实验:课时教案第六单元设计人:朱春娥新民学区语文课堂高效教案模式实验:课时教案第六单元设计人:朱春娥新民学区语文课堂高效教案模式实验:课时教案第六单元设计人:朱春娥新民学区语文课堂高效教案模式实验:课时教案第六单元设计人:朱春娥新民学区语文课堂高效教案模式实验:课时教案第六单元设计人:朱春娥带着花香的清新的空气,你会油然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感觉?b5E2RGbCAP 3、换位思考:同学们所描绘的这些画面,使我们感到生活是多么美好,然而这一天,对于小钱来说意味着什么呢?第2自然段,学生用准确词语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
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一读。
p1EanqFDPw 4、指导朗读<1)感情朗读: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这个充满花香的城市,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充满生机,而小钱,却只能躺在病床,命运对他是如此的残酷,让十八岁的他得了白血病。
十八岁,多么美好的年龄,文中把十八岁比作一朵“含苞的花”,十八岁太年轻了,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然而可恶的白血病却要使这朵含苞的花“即将凋零”。
感情朗读这段话。
DXDiTa9E3d<2)创境引读:假如小钱没有得白血病,此时此刻,他会做些什么呢?老师引读:十八岁,多么美好的年龄!当同龄人吃过晚饭后,携着父母的手在绿荫道上漫步时,然而小钱……当同龄人在球场上奔跑追逐,为每进一个球欢呼跳跃时,然而小钱……当同龄人的脚步走过祖国各地,尽情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时,然而小钱……当同龄人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时,然而小钱……<3)合适的骨髓对小钱来说那么宝贵,是挽救他生命的唯一途径,然而找到合适的骨髓,容易吗?出示:“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
表格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学案设计

搜集关于本文作者曹文轩的资料。
阅读质疑
1.芦花鞋的制作工序是怎样的?
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建议
10~15分钟
预
学
内
容
熟读课文
1.课文共有()个自然段。
2.默读一遍,朗读两遍,读通、读顺课文。
预习字词
1.读一读本课的生字,给下面的字补全音节。
y____ ____àn ____ū ____iè
遗 憾 污 屑
2.先认读本课的生字,再判断对错。
(1)“搓”的读音是chuō。( )
(2)“葵”的偏旁应该是“艹”。( )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学案设计
18小英雄雨来(节选)
学生预学案设计
课题
小英雄雨来(节选)
时间建议
10~15分钟
预
学
内
容
熟读课文
1.课文共有( )个部分。
2.默读一遍,朗读两遍,读通、读顺课文。
预习字词
1.给加点的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再读一读。
A.kàngB.shī C.chóu D.dí E.kǔn
尸首( ) 丝绸( )敌人( )炕沿( )捆绑( )
2.读一读下面的多音字,把它们在文中的读音写在括号内。
塞( ) 吧( ) 哇( )
3.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柔软 黝黑 商量 防备 慌忙
上面的词语中,有“交换意见”的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有“做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的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111

2021—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第六单元学校:任教班级:教师姓名:1学习内容教材简析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方法教具学具学习安排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单元分析第六单元本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乡下人家?描写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古诗词三首?更是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乡村风光、田园意趣的图画,?麦哨?那么侧重于描绘了乡村儿童在乡间田野无拘无束、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
每篇文章虽然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描写方法也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即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
1.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法:引导、点拨学法:自主、合作、交流1.收集有关乡村生活的信息资料。
2.收集积累古诗词。
3.收看有关乡村题材的电影、电视。
字词典、相关图片等教学内容教学课时?乡下人家?2?牧场之国?1?古诗词三首?2?麦哨?1?语文园地?4单元测试2合计12课时2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21、?乡下人家?检测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pénɡjiàzhuānɡshìjīɡuānhuāqiáojinàcuīmiánqǔ()() ()()()dǎoyīɡuīcháo dàlìjúhéxiéxīn kǔ()()() ()〔〕二、将下面的汉字各组两个词语。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识字写字:能够理解汉字17个,会写26个。
2、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学会抓住重点语句切实感悟、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3、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叙述顺序,抓住文章叙述的事件,体会人物的特点。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五”组成。
精读课文三篇:《一块特别的石头》、《地图上的发现》、《新型玻璃》;《人类的“老师”》是略读课文。
本单元以“发明、创造“为主题,这些课文中的科学家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精神能够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立志探索科学奥秘的可贵品质。
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把握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单元主题1、自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协助学生明确:导语有两部分组成——课文内容和单元训练重点)(1)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2)本单元选编了哪四篇课文?(3)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是什么?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二、逐篇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1、组长带领本组同学朗读课文,检查阅读效果并评价。
2、指名汇报每篇课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提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三、你最喜欢本单元的哪篇课文?为什么?四、搜集资料搜集相关李四光的资料或者相关的冰川活动的资料搜集相关大陆漂移说的资料。
搜集相关仿生学的资料。
五、总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展示汇报生字词及查找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回顾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二、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效果1、同桌之间互读本单元生字,相互评价。
2、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感悟重点词语。
3、用不同的形式展示查找的多音字、形近字、近反义词。
三、资料展示:1、说说自己搜集资料的方法2、汇报自己搜集到的资料21、《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是如何实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3、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Word 文档

21、爬山主备人:安文娟互审人:孙红霞【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词语“煮熟、燃起、灯火辉煌、智慧”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体会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学会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学习重难点】:深入体会理解父亲讲话的内容。
【导学过程】:一、疑:根据课题及内容提出问题。
1、2、3、二、探究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父亲说的话打记号。
说说父亲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
分别理解父亲三次说的话。
并有感情的朗读。
2、想一想跟父亲爬山“我”学会了什么?三、展(学生展示以上合探的问题)四、练1、我能理解下列词语征服:慢条斯理:自以为是:似懂非懂:若隐若现:一五一十: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思考:课文先写()后写(),是按照()样的方式安排结构的。
五、自我评价:学完这篇课文谈谈自己最大的收获:。
22、语言的魅力主备人:安文娟互备人:孙红霞【学习目标】重点:了解诗人用魅力的语言帮助老人,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的品质。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不凡的感染力,根据一定的目的尝试写一句打动人心的语言。
【学习流程】一、疑:根据课题及内容提出问题。
1、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2、诗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帮助老人的?3、在他的帮助下,老人的情况有了什么样的变化?4、?二、探(1、自探2、合探)探索(一)学生齐声读书,找出课文中描写盲老人外貌的自然段,把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用“”画出来,把重点词语用“=”画出来。
探索(二)默读课文,说说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盲老人的?并找出诗人帮助老人的办法,用“”画出来,读两遍。
重点词用“”画出来,体会这是一个怎样的诗人?探索(三)自由读课文,“晚上,让彼浩勒又经过这里……摸着胡子满意地笑了。
”把描写老人与诗人神态动作的句子用“”画出来,体会他们的神态变化过程。
三、展(学生展示以上自探的部分)四、练1、根据意思写词语①心里一点也没有触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尚小学导学案课题21 乡下人家执教人杨春花班级四年级课型新授课审核人杨春花授课时间2014.5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
重点难点1、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学习过程学案导案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认真读课文3-5遍,要求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圈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
(2)我能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结( )瓜鸡冠( )花场( )地几场( )春雨率( )领(3)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
时今:捣衣:向晚:天高地阔:我还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2、细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句话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2)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乡村的哪些生活场景?并用几个字概括出来。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第六单元,读单元导语,思考本单元以什么专题编排的课文。
二、预习检测合作探究1、检查导习1、2交流、合作、展示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装饰”指在身体和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
这里采用了对比的方法。
若是在门前竖两根大旗杆,让人不免觉得太单调,若是蹲一对石狮子又太威严,让人不由得拘谨、胆怯,难生亲近之意。
这里指农家小屋前攀着棚架爬上屋檐的绿绿的藤和叶,点缀于其中的青、红的瓜,色彩明丽,生活气息浓厚,把农家小屋装点得别致生动、亲切可爱、合作探究1、思考一下,课文中的每一个自然段中的关键语句。
2、与同学交流品味文中的优美句段:(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者竖着的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2)我想读好这一段,再次感受瓜藤攀檐,富有生机的美景。
3、我能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学习2-7自然段。
我会填:有些人家,门前场地上( ),它们会依着时领显出( )。
人们还养几只鸡,在房前屋后( )。
屋后倘若有小河,就会见至( )。
夏天傍晚出去散步,你会瞧见( )。
秋天到了,你还会听见( )。
4、我要把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质朴自然,无人工雕琢之感。
展示交流1、思考一下,课文中的每一个自然段中的关键语句。
2、与同学交流品味文中的优美句段:(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者竖着的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2)我想读好这一段,再次感受瓜藤攀檐,富有生机的美景。
3、我能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学习2-7自然段。
4、我要把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三、展示交流精讲点拨找出课文中的拟人句作者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纺织娘在月明人静的夜里,便唱起歌来,都体现了作者喜爱乡村生活的感情。
当堂达标檐( ) 饰( ) 棚( )赡( ) 晓( ) 朋( )观( ) 湝( )冠( ) 楷( )四、当堂达标及时反馈课后巩固完成配套练习册。
五、归纳总结提升拓展乡下迷人、独特的景色令人向往,我们也生活在乡下,我们这里有哪些独特的景色,用你会发现的眼睛去看吧!板书设计21 乡下人家屋前搭瓜架同门前种鲜花乡下人家屋后春笋冒(迷人、独特)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教学反思北尚小学导学案课题22 牧场之国执教人杨春花班级四年级课型新授课审核人杨春花授课时间2014.5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3、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学习过程学案导案自主学习1、给多音字注音模( )样畜( )牧圆圈( )模( )范储( )畜羊圈( )2、解释下列词语。
悠然自得:吆喝:3、我会写近反义词。
近义词专注( ) 仪态( ) 端正( )安闲( ) 悠然自得( )反义词端正( ) 微弱( )4、认真朗读课文,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5、课文的主要内容是:6、作者为什么四次讲“这就是真正的荷兰?”7、我会用喜欢方式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还能说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并提出不懂得问题。
8、我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今天让我们走进荷兰,看看那里的牧场。
二、预习检测合作探究1、板书课题。
2、检查导习1-4交流、合作、展示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己读,同桌互读。
课文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看到了畜牧业尤其是奶牛和奶制品在荷兰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更看到了荷兰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所以作者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合作探究1、认真朗读课文,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3、作者为什么四次讲“这就是真正的荷兰?”4、我会用喜欢方式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还能说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并提出不懂得问题。
展示交流1、认真朗读课文,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3、作者为什么四次讲“这就是真正的荷兰?”4、我会用喜欢方式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还能说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并提出不懂得问题。
三、展示交流精讲点拨体会本课语言的特点: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比喻、拟人是本文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当堂达标1、选择正确的读音膘(biāo piāo) 垠(yín gēn) 畜(xùchù)爵(juãjiáo)羊圈(juàn quān) 圆圈(juàn quān)模样(múmï) 模型(múmï) 模糊(múmï)2、根据意思写词语。
(1)指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重。
( )(2)指悠闲的样子,内心感到非常满足。
(3)大声喊叫。
( )(4)把一物嵌入另一物体内。
( )3、荷兰是,,也是。
4、拓展你能用几句话写一写“牧场之国”荷兰给你的感受吧。
四、当堂达标及时反馈课后巩固完成配套练习册。
五、归纳总结提升拓展异国的景色有着独特的特点,我们应多读一些课外书,多了解一些异国的风情。
板书设计22 牧场之国碧绿草原黑白花牛成群骏马膘肥体壮绵羊猪群悠然自得晚霞满天牛羊歇息教学反思北尚小学导学案课题23 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执教人杨春花班级四年级课型新授课审核人杨春花授课时间2014.5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课文,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学习过程学案导案自主学习1、我能正确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为下列字注音。
( ) ( ) ( ) ( ) ( ) ( ) ( ) ( )蚕昼耘绩箸笠鹭蓑2、我能区别形近字组词。
塞( ) 箸( ) 蓑( ) 耕()赛( ) 笠( ) 衰( ) 耘( )3、我要反复读一读诗文,多方查找资料,同时借助工具书,争取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诗句的意思。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古代诗人写诗表现乡村生活的诗词比比皆是,今天我们学习三首体现乡村生活的诗词。
二、预习检测合作探究1、学生小组自主完成自学。
2、小组内交流。
3、小组展示:“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才”“又”平实的用词,充分地说明了农民的劳动的繁忙紧张,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赞美之情也体现无遗。
合作探究1、学习《乡村四月》。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完成下列练习。
绿:白:山原:川:子规:(2)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意思:。
从中我知道了。
(3)“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里的“闲”的意思。
“了”的意思。
我能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我体会到。
展示交流(4)《乡村四月》这首诗作者主要描写了的景象;前两句写,后两句写。
整首诗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表现了诗人对的赞美。
2、交流展示。
三、展示交流精讲点拨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蚕桑又是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
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当堂达标1、给加点字注音。
子规.( ) 闲.人( ) 蚕桑..(.).2、组词蚕桑四、当堂达标及时反馈课后巩固完成配套练习册。
五、归纳总结提升拓展板书设计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教学反思北尚小学导学案课题《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执教人杨春花班级四年级课型新授课审核人杨春花授课时间2014.5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课文,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学习过程学案导案自主学习1、背诵《乡村四月》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今天再来学习后两首古诗词。
二、预习检测合作探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一个“学”字,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全句意思为: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悠闲自得之情溢于言中。
合作探究1、我能借助注释的工具,完成下列练习。
(1)杂兴:( ) 绩麻:( )未解( ) 箬笠:( )蓑衣:( )(2)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意思:(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思:( )西塞:( );鱼肥:( )。
2、学了这三首诗词我发现他们有共同点,都是描写( )。
展示交流1、我能借助注释的工具,完成下列练习。
(1)杂兴:( ) 绩麻:( )未解( ) 箬笠:( )蓑衣:( )(2)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意思:(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思:( )西塞:( );鱼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