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共和国
非洲唯一黄种人国家,世界最穷的国家之一?连黑人都瞧不起他们

非洲唯一黄种人国家,世界最穷的国家之一?连黑人都瞧不起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国家面临着非常严重的贫困和歧视问题。
其中的一些国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而由于他们的种族和人种背景,他们似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和重视。
其中,非洲唯一的黄种人国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国家简介非洲唯一的黄种人国家,名叫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是一个小而贫穷的国家。
位于印度洋上,是非洲东部的一个岛国。
这个国家的总人口约2600万,其中的少数民族包括卡拉贝人、略斯人、夏科人等。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的首都是塔那那利佛,这个城市也是该国最大的城市。
2.马达加斯加的经济情况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它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旅游业。
贫穷的情况使得该国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很难创造出更好的条件来吸引投资。
因此,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工作机会都很有限。
3.马达加斯加的人口情况该国的人口主要是黑人,而黄种人占少数。
因此,当这些黄种人与当地居民相遇时,他们往往会遭受到种族歧视、排斥和鄙视。
这一现象在很多地方都有发生,特别是当黄种人尝试融入更广泛的社区或与黑人建立积极的关系时。
4.种族歧视现象如上所述,这个黄种人国家中的人们,有时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歧视和排斥。
由于这些人与黑人之间的文化和价值观存在差异,因此他们可能会遭受更多的排斥和贬低。
黑人往往认为他们自己是更优秀的人种,即使黄种人非常努力,也很难改变这种状况。
5.结论总之,非洲唯一的黄种人国家,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是一个非常困难和有挑战性的地方。
虽然他们拥有出色的风景和文化背景,但这些贫穷和种族歧视问题使得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
在这个如此多元化和全球化的世界中,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尊重,没有任何人应该受到种族或其他形式的歧视。
马达加斯加简介

• 新闻领域的马尔加什化程度较低,国家刊物只用马尔加什语,但许多 私人刊物用法语和马尔加什语。国家广播电台每天只播送几个小时的 法语节目,其余全是马尔加什语节目。私人广播电台用马尔加什语、 法语广播,也有用英语的。电视和电影大量用法语,因为马达加斯加 没有自己制作马尔加什语电视节目和电影的手段,95%的产品购于法 国、比利时、瑞士、加拿大(魁北克)。
L'histoire
• 1863年5月9日马达加斯加人民发动起义,包围王宫,要求废除 不平等条约。5月12日国王被勒死,王后腊佐赫里纳继承王位, 宣布废除同法国缔结的条约。 • 1864年赖尼来亚里沃尼担任马达加斯加首相,成为实际的统治 者。他利用英法争夺马达加斯加的矛盾,于1865年同英国签订 贸易协定,企图以此抵消法国的势力。 • 1868年又同法国达成了一个新协定,法国声称“永久地”承认 马达加斯加的独立。赖尼来亚里沃尼政府利用这一喘息时机, 加紧进行内政改革。他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在中央设立外交、 国防、财政、内政、教育各部,取缔债务奴隶制, 禁止从事“奴隶贸易”。
L‘histoire
• 公元1—10世纪,印度尼西亚人和阿拉伯人陆续迁入移居 马达加斯加岛,并同当地人通婚,形成马尔加什人。 • 14世纪在中部和东南沿海出现了国家组织。 • 16世纪,麦利那人在中部建立伊麦利那王国。 • 1794年发展成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19世纪初拉达马一世统一全岛,建立了马达加斯加王国。 • 1862年拉达马二世同法国签订所谓友好通商条约,批准设立“马 达加斯加地产、工业和商业公司”,把自然资源的开发交给了以 朗贝尔为首的法国资本家。
Le dé veloppement du franç ais
• 现在,有25%的马达加斯加人能用法语沟通,能流利地讲法语的人约有 30,000人,精英们总是爱讲法语,当地民众真正懂法语的不多。总之, 马达加斯加在朝着单一语言(马尔加什语)的方向发展,法语只是政府 用来使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和平息不愿接受麦里纳语的沿海人不满的临时 工具。 • 即便法语在马尔加什语之后继续在马达加斯加发挥官方语言的重要作用, 它也远远不能被全体马达加斯加人使用,因为有三分之一的马达加斯加 人是文盲(1995年统计结果)。 • 眼下,继续使用法语有利于培养国家高级人才,将来法语可能只用于国 际间的贸易和学术交往。在这个国家,反法情绪根深蒂固,英语却有很 大吸引力。不过马达加斯加当局现在似乎不再对语言问题感兴趣,虽然 可以时常听到引起轰动的声明,但这类声明大都没有具体的内容。
马达加斯加SMQ情况

SMQ概况一、基本情况马达加斯加共和国(以下简称马国)是位于印度洋西南部的岛屿国家,是世界第四大的岛国,南北长1590公里,东西宽600公里,面积58.7万平方公里,有海岸线5000 多公里,其中有1400公里的珊瑚礁,超过3万公顷红树林群落,155,000公顷湖泊和泻湖,具有良好的渔业资源。
马国4~10月为雨季,11~3月为旱季。
地区间的气候差异较大,东南沿海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年平均气温24度。
中部为热带高原气候,温和凉爽,年平均气温18度。
西部虽亦属热带高原气候,但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约26度。
首都塔那那利佛位于海拔1400米的高原之上,年均气温23℃,属热带凉爽地区。
马国海域地形一般以沙质和砾质为主,近海略带泥质,潜礁地质较少;海区海水平均水温22度,温差变化小;可作业海区水深为20-50 米,大陆架以外为深水区;该海域常年以西风为主,风力一般为3-6级,雨季偶有飓风,可对渔业和养殖业造成破坏。
马任加市(Majunga),现称马哈赞加(Mahajanga)是马国的重要港口,位于马国最长的河流--贝齐布卡河河口。
贝齐布卡河(Bestiboka River),全长525公里,源出塔那那利佛以北高地。
马任加的气候和降雨情况见表1。
二、对虾养殖开发现状马国是非洲最大的对虾养殖国家,对虾养殖在马国占有重要位置。
由于养殖对虾出口是重要的外汇来源和提供就业,对虾养殖被认为是该国的关键产业之一。
过去10多年,沿海对虾养殖得到快速发展。
马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是基于三个条件:具有广阔的区域适合对虾养殖、气候条件适合对虾养殖的发展、在发展早期接受了重要的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技术支持。
马国对虾养殖是从上世纪90年代FAO在Nosy-Bé资助的项目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对虾养殖须按照马国的水产养殖发展总规划,在政府的政策法规指引下开展。
上世纪80年代,经FAO评估和最初养殖实践的证明,沿着马国西北和西中部有三个大区域是适合养虾的区域,这些区域是以暂时的洪水(三角州和河口)且在高潮时被海水覆盖为特征。
马达加斯加的主要港口

马达加斯加的主要港口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是一个位于非洲东部的岛国,它是印度洋西部重要的海上中转站,是连接非洲、欧洲和亚洲的交通枢纽。
作为非洲的第四大岛国,马达加斯加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自然资源。
其海岸线长达5000千米,因此,港口在该国的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了解马达加斯加的主要港口。
1. 巴塔县港巴塔县港是马达加斯加最大的海港之一,它位于该国东海岸的安巴杜拉扎卢区(Ambodirazakay),距离马达加斯加首都安塔那那利佛(Antananarivo)约200公里。
这个港口的主要运输设施包括一个2200米长的码头和公路,坐落在印度洋距离直达中国、泰国和新加坡等国家的距离。
该港口主要负责马达加斯加和亚洲、大洋洲和美洲之间货物的运输。
这些货物包括木材、纺织品、矿产品和鱼类等。
2. 图阿马西纳港图阿马西纳港是位于东南部沿海城市图阿马西纳的一个海港,距离阿塔卡马拉市(Atakamaro)约80公里,濒临印度洋东部。
该港口拥有一个长约500米的码头,可停泊多艘船只。
图阿马西纳港是马达加斯加重要的出口口岸,其港口服务主要包括斯里兰卡、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船只。
港口主要出口山奈、肉桂、香料和其他农产品等。
3. 比维特拉港比维特拉港位于马达加斯加东海岸安塔拉比区(Antalaha),是一座主要的工业港口,曾因出口由马达加斯加生产的大量香草而闻名。
这个港口在过去主要负责进口和出口香草,但现在,随着该地区发展的其他行业,这个港口也开始承运其他货物,例如木材、水果和矿产品等。
该港口拥有一个400米长的码头,可停泊大型船只。
4. 安塔拉贝港安塔拉贝港是位于安塔那那利佛附近的一个海港,距离首都约250公里。
这个港口是马达加斯加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负责该国大量的进出口贸易。
港口拥有一个长约2400米的码头,可停泊许多装载和卸载货物的船只。
安塔拉贝港主要服务的货运船只包括日本、中国、韩国、土耳其和美国等国家。
马达加斯加

马达加斯加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全称马达加斯加共和国,为非洲东南部岛国,由一个大岛和几个小岛组成。
马达加斯加位于印度洋西南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领土涵盖世界第四大岛的马达加斯加岛,面积为590,750平方千米(包括周围岛屿),海岸线长5000千米,全岛由火山岩构成。
非洲大陆东南部的岛国——马达加斯加,面积将近63万平方公里,比我国青海省小一点儿,是仅次于格陵兰岛、伊里安岛和加里曼丹岛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岛。
飞越在马达加斯加岛上空时俯瞰,印度洋怀抱的土地是一片葱绿和橘红。
从10000米高空上观看都一眼望不到边的巨大岛屿上,橘红色的土路蜿蜒曲折地分割着一片片葱绿的农田与明黄色的屋顶。
没有高速公路和摩天大厦,稀疏的居民区散落在梯田的缝隙里,全岛人口不足2000万。
该岛的最独特之处,就是其物种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由于从东北部的热带森林到南部的荒漠地带,从中西部高原到周围沿海、山谷、草原、河流、湖泊、森林、湿地、港湾、岛屿,不同的气候带,生物的多样性使马达加斯加成为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护最完好的国家之一。
其实早在约一亿六千五百万年以前,大陆漂移使马达加斯加从非洲大陆分离出来,一些古老的动、植物群得以在马达加斯加生存。
琥珀山:位于迭戈苏亚雷兹西南40公里处,有1475米高,此山受益于起着关键作用的降雨量。
它的河流瀑布和火山口处的湖提供了不同的景观。
拥有75种鸟、9种爬行动物及独特的哺乳动物,琥珀山国家公园的动物是马达加斯加雨林所特有的。
别忘记,在那里能看到世界上最小的变色龙。
猴面包树林:虽然猴面包树并不是马达加斯加所独有,但据说全世界目前也只有马达加斯加岛还保存有成片的猴面包树林,而且全世界8种猴面包树中有7种能在马达加斯加见到。
这里的猴面包树,树高从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腰围”粗大,最粗的甚至要数十人合抱。
马达加斯加有一条“猴面包树大道”,大约距离马达加斯加西部穆隆达瓦20公里,值得一看。
马达加斯加的水冲玛瑙欣赏要点

马达加斯加的水冲玛瑙欣赏要点马达加斯加共和国(Madagascar),位于印度洋西南部,非洲东南部岛国,全岛由火山岩构成,火山喷发是形成玛瑙的重要条件。
马达加斯加是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的岛屿,与非洲大陆隔海相望,中间是莫桑比克海峡。
马达加斯加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口2200万人,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全国GDP每年仅100多亿美元。
马达加斯加虽然很贫穷,但近几年来马达加斯加的水冲玛瑙在中国的文玩市场上大行其道,自2012年起,因马达加斯加水冲玛瑙集色、质、形、纹于一体而开始走红,吸引了不少玩家参与其中,于是推动价格呈攀升之势。
马达加斯加玛瑙真正受人瞩目,大约是在2011年的6月,因当年雨季过后出产的一批花皮玛瑙质量极高,很快进入赏石界的视线,才迅速走红的。
贝齐布卡河卫星图马达加斯加的水冲玛瑙在行话中简称为“马料”。
马料水冲籽的产地位于马国西北部的马哈赞加省的贝齐布卡河口处,入海口宽阔水流缓慢,在大约5公里长的河口处很容易形成泥沙洲,红色的细腻泥沙的颜色是典型的热带富氧化铁的红土颜色,贝齐布卡河水也是红色的,玛瑙籽在这种颜色的泥土与河水中经过千万年的沁色,颜色变得非常漂亮,主要以红色为主。
籽料经过泥沙与河水千万年的冲刷与滚磨,形成了光滑、圆润的表皮,质地细腻、表皮非常光滑者称为“滑皮”籽料,如同和田玉中的籽料一样,更加珠圆玉润,像婴幼儿的肌肤一样细腻滑爽,手感很好。
籽料表面的细密指甲纹,与牛毛纹很相似,毛孔比较均匀的分布在水冲籽料的表皮上。
若有幸遇到滑皮的玛瑙荧光籽料你可千万不要把自然表皮打磨掉,因为那正是水冲玛瑙的魅力所在。
水冲料当然可以抛光,有包裹体和有光学效果的玛瑙籽抛光后效果也很好,但建议滑皮籽还是不要抛光为好,因为滑皮的手感实在是太好、太舒服了。
在岛国马达加斯加,玛瑙的开采没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开采和出口限制,也没有缅甸翡翠的公盘炒作,开采只有雨季和旱季的区别,因为雨季洪水暴发河水猛涨,下河打捞玛瑙不仅困难而且有生命危险,所以水冲玛瑙的打捞是有季节性限制的,因此马料的价格也伴随着雨季和旱季的更替而有所变化。
马达加斯加BSC认证

BSC认证是什么BSC是法语BORDEREAU DE SUIVI DES CARGAISONS的缩写,CTN是英语CARGO TRACKING NOTE的缩写,中文翻译为货物跟踪单或货物跟踪号,BSC和CTN都是指同一份证书。
主要用途是目的港清关的,否则会有罚金。
哪些港口需要做BSC注册ANTANANARIVO塔那那利佛、TOAMASINA图阿马西纳、TAMATAVE塔马塔夫马达加斯加简介马达加斯加全称马达加斯加共和国,非洲岛国,位于印度洋西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全岛由火山岩构成。
作为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旅游资源丰富,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国政府将旅游业列为重点发展行业,鼓励外商向旅游业投资。
居民中98%是马达加斯加人。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位于南半球非洲大陆的东南部,印度洋西南面的马达加斯加岛上,为世界第四大岛,习惯称为“大岛”。
南回归线穿过该岛南部,全岛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回归线以北的热带地区,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在莫桑比克海峡最窄处,该国与非洲相距只有400公里。
在马达加斯加周围,分布有科摩罗群岛和塞舌尔群岛,毛里求斯岛和留尼汪岛以及属于本国领土的大小岛屿,其中有西北部的诺西贝岛(Nosy-be)和东部的圣马里岛(Saint-Marie)。
马达加斯加岛的地形共分五种:1、中部为海拔1000-2000米的中央高原地区,错落分布着平原、山丘、群山和盆地;2、东部为宽度25-100公里起伏不平的山坡地形;3、西部为平原和高原地区,地形起伏较缓;4、南部主要是平原,地形较为平缓;5、北部以盆地为主,地形复杂,系火山及喀斯特地貌,察腊塔纳山海拔2876米,为全国最高。
马达加斯加BSC认证介绍根据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于2007年3月23日签署的关于进口商品检验的流程,所有发货至马达加斯加的货物都必须申请BSC货物跟踪单。
进行BSC检验的目的是政府加强对进口商品的鉴别,调控,跟踪等,BSC 是一种通过网络实现的现代化的商检技术,能够真正实现高效。
madagascar是哪个国家

madagascar是哪个国家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adagascar),简称马达加斯加。
是位于印度洋西部的非洲岛国,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
全岛由火山岩构成。
作为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旅游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
马达加斯加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石墨储量占非洲首位,除此之外还有云母、铀、铅、宝石、金、银、铜、镍、铝矾土、铬、煤等。
河流湍急,水力发电潜力很大。
2013年,森林面积1470万公顷。
粮食作物有大米、木薯、玉米等,大米已接近自给。
主要经济作物有咖啡、丁香、剑麻、甘蔗、花生、棉花等,而其香草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祖传的土地、自由、进步森林、水资源和环境部投资与环境相容法令1999年12月15日99-954号法令由2004年2月3日2004-167号投资与环境相容法令修改(分别在2000年7月10日2648号及2004年5月24日2904号政府公报上印发)1999年12月15日99-954号法令由2004年2月3日2004-167号投资与环境相容法令修改第一条:本法令的目的是确定实现投资与环境相容的规章和程序,明确相关机构或组织的性质、职权及权力等级。
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新):根据本法令的精神,以下词条解释如下:环境批准或合格证:收到评价技术委员会(CTE)关于环境影响研究(EIE)或环境办事处关于环境参与计划(PREE)的技术意见后,根据不同情形,由国家环境办公室颁发合格证,环境办事处颁发环境批准。
分类:确定项目应该完成环境影响研究(EIE)还是环境参与计划(PREE),或者两者都不需要。
环境办事处:各个部成立的办事单位,负责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将环境问题整合到各领域的发展政策中。
评价技术委员会(CTE):负责评价本法规定的环境影响研究(EIE)文件。
环境影响研究(EIE):关于采取的行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科学研究。
统一窗口:统一窗口没有合适的法律意义,它是一个负责将分散的任务集中,并归口由国家环境办公室管理的实体,它为公众提供快速高质量的服务。
业主:指某项工程的所有权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
业主代表:作为业主的代表,在本法规定的条件下,以业主的名义行使有关权力。
MECIE:实现投资与环境的相容。
环境部:业主,负责监督国家环境办公室和监控MECIE的实施,即监控国家环境办公室是否正确地实施了MECIE,颁发环境许可的程序是否合规。
国家环境办公室(ONE):负责实施MECIE的运行机构,业主代表及统一窗口。
接受环境部监管。
负责保证评价技术委员会(CTE)、环境影响研究(EIE)评价部门与环境许可发放的协调,环境管理计划一致性监测的协调。
环境许可:国家环境办公室(ONE)根据环境部的永久授权及评价技术委员会(CTE)关于环境影响研究(EIE)的评价,颁发的行政证明。
项目的管理计划(PGEP):项目的管理计划,是实施和监测环境影响研究(EIE)措施的计划,目的是消除、减少和补偿因项目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环境参与计划(PREE):环境办事处管理的计划,包括项目发起人为减少对环境影响采取的措施、恢复项目建设地可能采取的措施。
发起人或投资人:项目业主。
环境交割证明书:颁发环境许可的职权部门签发的同意性行政证明,承认发起人修复工作的完成、合规及准确。
参考条文(TDR):规定环境影响研究(EIE)内容和规模的条文。
第三条(新):与1990年12月21日90-033号环境法第10条的规定一致,所有公共或私人投资项目,不论是否提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都必须进行影响研究。
影响研究根据项目性质是符合以下第四或第五条规定,以环境影响研究(EIE)或环境参与计划(PREE)的形式开展。
不论以何种形式开展影响研究,都应考虑技术性质、项目规模、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敏感性等问题。
国家环境办公室(ONE)是唯一有权限根据项目说明书和建设地对项目进行分类的机构。
第四条:以下投资项目,不论是公共或私人的,不论是受公共法约束或依据专门的批准、许可或授权法决定的,都应:a.完成环境影响研究(EIE),b.依据环境影响研究(EIE)的正面评价结果取得环境许可,c.发布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1.在1997年5月13日4355/97号指定环境敏感地区法令规定的敏感地区实施的项目。
环境部可依据国家环境办公室(ONE)的建议,与其他相关部合作修改本法令。
2.本法附件I列举的投资类型。
3.本法第四条第1点及附件I没有提到的,一切会损害环境的,国家环境办公室(ONE)在咨询过环境办事处的意见后,通知必须完成环境影响研究(EIE)的建设或改造工程。
第五条(新):根据国家环境办公室(ONE)的分类,本法附件II列举的投资项目,不论是公共或私人的,都要遵从以下规定:- 投资人进行的生产活动的内容、可受理条件及实施的限制性条件通过规则和本法的过渡条款规定。
- 由环境办事处进行环境参与计划(PREE)评价,并形成报告报送国家环境办公室(ONE)和环境部。
附件II规定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变动,可能会增加对环境的损害,应按第四条第3点的规定在实施时完成环境影响研究(EIE)。
第六条(新):对于第四条规定的公共或私人的投资项目,在工程开工前必须取得环境许可。
环境许可由国家环境办公室(ONE)根据环境影响研究(EIE)的正面评价结果、评价技术委员会(CTE)的技术建议及公共评价结果颁发。
对于第五条规定的公共或私人的投资项目,在工程开工前必须取得环境参与计划(PREE)核准。
环境参与计划(PREE)核准由相关部根据环境办事处的技术建议颁发。
国家环境办公室(ONE)的负责人作为环境部的永久代表,负责签发环境许可,国家环境办公室(ONE)不能再授权第三方作为代表。
第七条(新):环境影响研究(EIE)的主要内容是运用一切科学技术检测、识别项目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采取措施将可能的影响降到可接受程度。
可接受程度的确定根据环境政策、法定标准、废弃物价值、社会文化经济成本及自然遗产损失等进行。
第四条规定的新建投资项目,没有完成环境影响研究(EIE),没有取得环境许可就开工的,工程将被强制中止,中止的命令由环境部及相关部根据项目所在地主管机关、国家环境办公室(ONE)的建议下达。
第八条(新):通过与其他相关部合作,国家环境办公室(ONE)负责建议价值界限,编制环境参考标准及环境技术指导,通过跟踪评价标准与程序的可实施性保证投资与环境的相容。
第九条:价值界限是可接受的排放量门槛或某地能接受的各元素的集中度。
门槛和集中度将由规章确定。
上述标准是由独立公认的机构印发的官方参照系。
国家、国际的有关标准,与环境有关的指示应该通过一切合法手段让公众知悉。
当国家没有相关的标准时,作为联合国成员的国际组织主张的标准可以作为参考标准。
第十条:在环境部的推动和国家环境办公室(ONE)的技术支持下,一切管理环境的有用信息和数据由直接相关的部普及。
第二章实现投资与环境相容的规则和程序第一节影响研究的限制性规定第十一条(新):实施环境影响研究(EIE)是发起人的责任,费用由发起人承担。
内容由工程的规模及关于环境的参数决定。
环境影响研究(EIE)至少要包含以下内容:1.证明项目建设地权利状态的文件;2.投资项目的说明;3.关于可能被项目影响的环境系统的分析,分析应该包含关于环境系统主要方面的图解模型,尤其那些容易被项目影响的方面;4.关于项目可能对前面提到的环境系统造成的后果的预期分析;5.项目环境管理计划(PGEP);6.用马尔加什语及法语编写非技术性的概述,以便公众可以了解研究的内容,概述是研究报告的一部分,向公众指出项目建设地初始的状态、项目带来的变化及减少损害环境的结果将采取的措施。
在整治方案、地方或地区规划涉及的地区开展环境影响研究(EIE),要符合方案或规划的要求。
用马尔加什语或法语编写的环境影响研究(EIE)报告,最后要提出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物质等方面消除、减少和补偿环境损害结果的措施。
这些措施将整合到上述的项目环境管理计划中。
第十二条(新):根据环境部、国家环境办公室(ONE)、有关部或发起人的请求,所有自然人或法人,公共的或私人的,都可以参与确定第四条规定的投资项目要完成的环境影响研究(EIE)的内容和规模。
国家环境办公室(ONE)负责记录上段提到的不同实体提供的关于编制参考条文的建议。
发起人编制的参考条文内容,由国家环境办公室(ONE)在经与环境办事处咨询后,在项目说明书的基础上确定。
第二节评价的程序A.评价申请第十三条(新):除一些特定领域项目文件外,关于第四条规定项目文件的评价申请的可受理条件主要如下:提交给国家环境办公室(ONE):●发起人关于项目环境评价的书面申请;●项目的简要说明;●环境影响研究(EIE)报告,份数由规章确定;●符合本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投资人缴纳环境评价及项目的管理计划(PGEP)监测费用的收据,●所有关于投资总额的证明文件。
所有文件附回执提交给国家环境办公室(ONE)。
文件由国家环境办公室(ONE)负责移转给本法第23条规定的与评价有关的实体。
评价的期限自国家环境办公室(ONE)发出文件可受理建议之日起计算。
第十四条(新):投资人缴纳环境评价及项目的管理计划(PGEP)监测费用的份额由本法附件III的限制性规定确定。
投资人在环境评价开始前将费用缴纳至国家环境办公室(ONE)开立的专门账户。
在本法开始实施后的六个月内,在考率第二十三及二十四条关于权利分配规定的基础上,将通过规章的方式确定收集的资金的使用方式。
缴纳的费用可以计入建设费用。
扩大现存投资的情况也一样。
对于分期的公共或私人投资,环境评价及项目的管理计划(PGEP)监测费用缴纳份额可以根据投资的份额计算。
如此计算的话,那么评价工作也根据计算的投资部分分段进行。
管辖部门在进行后续剩余部分的评价工作时不受前期已完成的评价决定的约束。
项目规模的变更可以增加新的措施,这样的情况将会通过规章的形式明确。
B.公众参与评价第十五条(新):公众参与评价主要通过现场咨询、公众调查、公开审核等方式实现。
公众参与评价的结果是环境影响研究(EIE)不可缺少的内容。
国家环境办公室(ONE)根据规章确定的方式决定采取何种方式实现公众参与评价,并在评价开始前至少7个工作日通知发起人。
评价技术委员会(CTE)或国家环境办公室(ONE)负责评价各层次(地方、地区或国家)进行审核的组织。
程序由本法的第十六和二十一条规定。
1.现场咨询第十六条:现场咨询指项目建设地主管部门搜集整理民众的意见。
第十七条:现场咨询的开展方式将通过规章的方式确定。
现场咨询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0天,不得多于30天。
2.公众调查第十八条:公众调查指环境调查人员搜集整理受影响民众的意见。
在进行公众调查的同时,也可以进行现场咨询。
第十九条:调查人员与项目建设地主管部门合作,确保公众调查顺利开展。
本人或家庭成员在涉及项目的部、集体、机构或处任职的,与项目利益相关的,不得任命为调查员。
公众调查的开展方式将通过规章的方式确定。
公众调查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5天,不得多于45天。
3. 公开审核第二十条:公开审核指同时与所有利益相关方协商、咨询。
利益相关方有权指定专家参加。
在进行公开听证的同时,也可以进行现场咨询或公共调查。
第二十一条:审核员与项目建设地主管部门合作,确保公开审核顺利开展。
本人或家庭成员在涉及项目的部、集体、机构或处任职的,与项目利益相关的,不得任命为审核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