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论语》

合集下载

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课件(共37张PPT)

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课件(共37张PPT)
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 有余力,则以学文。”
一、孝顺父母 (孝) 二、团结友爱兄弟姐妹(悌) 三、做事小心,严格要求自己(谨) 四、说话诚实,讲究信用(信) 五、有爱心(泛爱众) 六、亲近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亲仁) 七、多看书学习(余力学文)。
《弟子规》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三字经》首孝悌 次见闻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孝顺父母要有一颗恭敬的心。金钱与物质换不 来亲情与孝心】
•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尽孝贵在真心侍奉父母,和颜悦色对 待父母。】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牢记父母的年龄是一种感恩的情怀。】
——走进《论语》 亲近孔子
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
• 孔子 • 释迦牟尼 • 穆罕默德 • 耶稣
• 孔子,更多的是关注现世,关注人生、 人性、人际关系,更加务实。他的思想 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讲求 人生在世有所作为。也正因为他成就了 中华文明,成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的《论语》、西方的《圣经》】
•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 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 孔子说:“自身端正,不发号令就 能施行;自身不端正,即使好令也 不服从。”
•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
• 孔子说:“面临着合于仁义的事 情,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
•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 这才真叫错了。”
•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 是能赶得上的,要努力争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
3
孔子年五十摄鲁国相事,其 后不用,遂周游列国,年六十八 返鲁。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聚众讲 学,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 私家学派——儒家。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 “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 之首。
4
孔子
他是一个志在报国、无人重用的闲人, 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 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23
2、“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 化才会有未来。”
22
请为孔子写一个颁奖词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 华
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
文 化
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 的
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先 驱
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 :

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论语》是一部__语_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
_门和人___再_传所弟辑子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 儒把《论语》和《__中_庸》《__孟_子》《__大_学》
合称为“四书”。
21
谈一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张颐武观点: 1、“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
都有效果。《大长今》就是韩国把低端和高端的文 化打通的一个好例子。”
12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通,勿使并进。邪 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汉)董仲舒
13
14
15
• • • •
《论语》体式
议对答格 事话问言 体体体体
16
五、论语的影响

名著导读《论语》

名著导读《论语》

2019/8/8
名著导读《论语》
48
读圣贤书 立君子品 做有德人
2019/8/8
名著导读《论语》
49
①两者的头衔孔高于孟
②设有孔庙却无孟庙
③同样出身贫贱,父亲皆早亡, 但人们却赋予孔子“高级”的出 身。
当仁不让 仁者无敌
姓 名
相同点
不同点
个性 社会 原因 原因
孔 子
① 儒家圣人 宗旨相同 生
五.仁和礼 :‘‘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具有道德理性 自觉的仁人,其行为才能自觉地守礼或合乎礼。
思想主张一言以蔽之:克己复礼为仁。
孝悌之道 孝亲尊长 “仁”为根
以德
基,内核 忠恕之道 严己宽人
服人
(德治) “礼”为 君臣之义,父子之道,
形式,外化 长幼有序,男女有别。
君子与小人之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
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
万 世 师 表 道 贯 古 今
2019/8/8
名著导读《论语》
百 代 馨 香 德 配 天 地
5
删诗书,定礼乐,创儒 学,传经艺,师表万世;
名著导读《论语》
38
学习规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 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 师了。”
2019/8/8
名著导读《论语》
39
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
罔:迷惑、茫然不解;殆: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

名著导读《论语》

名著导读《论语》

1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 人忧愁悲伤。” 1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 志也。” 【译文】 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 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14.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也。” 【译文】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 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 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 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 不要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 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 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 寿。”
【译文】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慈 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 智慧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4.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 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自己身正,即使不下达命 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不正,即使下达 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名著导读 ——《论语》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
【译文】 孔子说:“三人走路, 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 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 点进行自我改正。”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 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5.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 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 ‘文’。”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 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 险。” 7、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知道的就是知 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 态度是明智的。”

名著导读《论语》知识要点及练习、答案

名著导读《论语》知识要点及练习、答案

名著导读《论语》知识要点及练习、答案名著导读《论语》知识点及练题《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由XXX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XXX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XXX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XXX,名丘,字XXX,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六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子罕》)翻译: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研究,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3、“XXX,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翻译: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翻译: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得仁心就很少了。

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雍与》)翻译:伶俐的人快乐喜爱水,有仁心的人快乐喜爱山;伶俐的人好动,有仁心的人喜静;伶俐的人快乐,有仁心的人长命。

6、XXX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翻译:XXX问XXX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XXX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XXX问政。

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颜渊》)翻译:子XXX如何治理政事。

XXX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高中语文必修1 名著导读《论语》

高中语文必修1 名著导读《论语》
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
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 (古代宣布政令或有战事时用的大铃)”“千古圣 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 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孔庙
祭祀孔子 的本庙, 是中国使 用时间最 长的庙宇
孔府
孔府也称圣府, 是孔子的后代子 孙们居住的地方, 历史上,孔子的 后代继承人都被 称之为"衍圣公"。 孔府是孔庙的西 邻,规模相当宏 大,是我国仅次 于明、清皇帝宫 室的最大府第。
生平
先世为宋国贵族,后因避乱迁居鲁国。孔 子幼年丧父,家境中落,自言“吾少也贱, 古多能鄙事”(《子罕》)。而立之年开始 授徒讲学,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鲁昭 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离鲁 至齐,不为景公所用,不久即归。晋定公时 期,曾为司寇。后去鲁,周游卫陈、宋、蔡、 楚等国,宣传自己的主张,终不见用。晚年 归鲁,从事著述和讲学,整理《诗》、《书》 等古代典籍,并根据鲁史删修《春秋》。相 传孔子有弟子3000,著名的有70多人。
在为人处世上,孔子主张积极入世,反对道 家的消极避世、出世,提倡自爱和爱人。
孔子对天命持谨慎态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 力量。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切
要看个人后天的努力。
教育上。孔子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而立之年气,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桃李满天 下”。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 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 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 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这些教育经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学而、为政、八佾 文意通释)》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学而、为政、八佾 文意通释)》课件
【注释】①北辰:北极星。距地球约782光年。 由于太远,从地球上看它似乎不动,实际仍在高速 运转。 ②共:同“拱”。环绕。
【今译】 孔子说:“[国君]治理国家,用道德教 化来推行政治,就像北极星一样,处于它一定的方 位上,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①,曰: ‘思无邪②。’”
【今译】孔子说:“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 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信用,广泛地与众人 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馀力,就要用 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1·7】子夏曰①:“贤贤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弟子。 比孔子小四十四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卒年不详。 ②贤贤:第一个“贤”做动词用,表示敬重,尊崇;第二 个“贤”是名词,即“圣贤”的“贤”,指有道德有学问的高 尚的人。易:轻视,不看重。一说,“易”释为“移”,移 好色之心而好贤德。 ③ 致:做出奉献。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①:“夫子至于是邦也②, 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③?”子贡曰:“夫子 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④?”
【注释】①子禽:姓陈,名亢(kàng抗),字子禽。一说, 即. 亢。陈国人。孔子的弟子(一说,不是孔子的弟子)。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的弟子。比 孔子小三十一岁,生于公元前520年,卒年不详。 ②夫子:孔子的弟子敬称孔子。古代凡做过大夫官职的人, 可称“夫子”(孔子曾任鲁国司寇)。邦:诸侯国。 ③抑与之与:“抑”,连词,表示选择,“还是.……”。 “与之”,给他。最后的“与”,同“欤”,语气词。 ④其诸:或者,大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大卫科波菲尔教师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大卫科波菲尔教师版

名著导读《论语》《大卫科波菲尔》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

3.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对话,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4.体会《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

5. 了解狄更斯艺术上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

S也知识梳理]《论语》的简介《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

《汉书•艺文志》中有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秦始皇焚书坑儒,许多古代典籍付之一焚,《论语》未能幸免,几乎失传。

汉代经官府搜集整理,曾有三种不同的本子流传,即《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

《古论语》是汉景帝时,鲁恭王在孔子故宅壁中发现的秦火以前的古本《论语》,用先秦古文字(蝌蚪文)写成,为古文本,史称古文《论语》,共有二十一篇。

《齐论语》是齐国学者所传,有二十二篇。

《鲁论语》为鲁国学者所传,有二十篇。

《齐论语》和《鲁论语》均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成,史称今文《论语》。

西汉末年,张禹以《鲁论语》为根据,参考《齐论语》与《古论语》进行考证修订,改编成《张侯论》,并为官府列为官学。

东汉时期,郑玄又以《张侯论》为本,参考《古论语》和《齐论语》再加以改订,即成为今本《论语》。

《古论语》和《齐论语》从此亡佚。

今本《论语》凡二十篇,篇名取自每篇首章中的前二三字,并无实际意义。

每篇包括若干章,共四百八十六章。

全文采用语录体,章节简短,每事一段。

孔子循循善诱,教诲弟子,或言简意赅,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

语言生动活泼、含蓄隽永、寓意深远、耐人寻味,有不少语句已成为格言和成语,如“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论语》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11-24
名著导读《论语》
3
万 世 师 表 ,
道 贯 古 今
百 代 馨 香 , 德 配 天 地
名著导读《论语》 4
2014-11-24
一、孔子其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 国陬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 的创始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 551 ),生有异质,学无常师。尝问礼于老 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 从事政治活动。年五十摄鲁国相事,其后不 用,遂周游列国,年六十八返鲁。卒于敬王 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七十三。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 的自信。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 容易迷惑。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 定力去对抗外界。 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 与包容。 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 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 2014-11-24 命的张力。
名著导读《论语》 12
2014-11-24
孔子倡明“天人合一”之教,以善处 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还阐述和弘扬了 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 道理。 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 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 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 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 “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 公”、“大同世界”:之境界。由于 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思想影响深远,他 2014-11-24 名著导读《论语》 才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名著导读《论语》
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 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



2014-11-24
25
2014-11-24
名著导读《论语》
24
译名句:孔子论学习


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就象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 上了又怕被甩掉。 ) 2.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 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8.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9.不学诗,无以言。

13
《论语》

《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 ,记载孔子及其弟 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 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 要的经典。
名著导读《论语》 14

2014-11-24
《论语》

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 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 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 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 出现。
2014-11-24
名著导读《论语》
2
西方人眼里的孔丘



黑格尔 :“孔子是一个实际的世间 智者,在他那里,思辨哲学是一点也 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 道德的教训,从里边我们不能获得任 何特殊的东西。” 伏尔泰 :“孔子是真正的圣人,他 自视清高,是人类的立法者,绝不会 欺骗人类。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 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 潘基文:“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在 受到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影响。目前, 孔子的很多教诲仍在为我指引方向。”
名著导读《论语》 15

2014-11-24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
大致有四种体式: 格言体 答问体 对话体 议事体
2014-11-24 名著导读《论语》 16
《论语》是一部___体散文集,是孔 语录 门人 再传弟子 子的___和______所辑录的孔子 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 大学 《___》《___》《___》合称为 中庸 孟子 “四书”。
2014-11-24 名著导读《论语》
21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 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 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 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 2014-11-24 22 名著导读《论语》 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 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 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 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 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 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 子说 :"那大概是'恕(道 )'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 23 2014-11-24 名著导读《论语》 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名著导读
2014-11-24
名著导读《论语》
1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 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 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1988年, 7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的宣言中说道: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 子那里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 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寻找智慧。由此可 见,孔子是一位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影响深远的 文化巨人。同学们,你们对孔子和《论语》还 有哪些了解呢?
2014-11-24 名著导读《论语》 8
2、兴办私学
2014-11-24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 名著导读《论语》 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
9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 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 据说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 72人。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 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 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 教育,整理《诗》、《书》等古 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 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名著导读《论语》 10
2014-11-24
孔子一生
他在鲁国做过官, 又曾游说四方,一生的 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 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 一个私家学派——儒家。
2014-11-24
名著导读《论语》
11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 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 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 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 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 “仁”。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 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 放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确的人生 观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014-11-24
名著导读《论语》
17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罗大经《鹤林露》载: 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
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
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
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
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
平。”
2014-11-24 名著导读《论语》 18
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
名著导读《论语》 5
2014-11-24
孔子(前551~前479),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被誉为“万世师表”、
“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 想家之首。
2014-11-24 名著导读《论语》 6
孔子像
2014-11-24
名著导读《论语》
7
一、孔子的历史贡献
1、删《诗经》《尚书》, 定《礼记》《乐记》, 赞《易经》, 修《春秋》, 以传先王之道。
名著导读《论语》
20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 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 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 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 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 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名著导读《论语》
19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 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 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 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 子吗 "
2014-11-24
译名句:孔子论人生态度



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 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 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 吾所好。 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