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和齿轮的公差标注
第三章第齿轮副中心距极限偏差和轴线平行度公差节齿轮精度指标的公差及其精度等级

公称中心距 a=( d1+ d2)/2=(60.606+239.394)/2=150mm
齿轮圆周速度
v= d1n1=3.14×327×60.606/1000=62.23m/min=1.04m/s
参考表10-5所列通用减速器的齿轮和表10-6所列某些机器中的普通齿
轮所采用的精度等级,按本例齿轮圆周速度,综合考虑三项精度要求
式中
j b n m i n ( E s n s 1 E s n s 2 ) c o s n f 2 s i n n J b n
E s n s jb 2 n m c i o ns J n b nfta nn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7 齿轮侧隙指标的公差和齿轮坯公差
3. 齿厚下偏差的确定
Esns2
jbnmin Jbn
2cos
fa
tan
429cos4230.7 31.5tan2061m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7 齿轮侧隙指标的公差和齿轮坯公差
基准孔和齿顶圆柱面的尺寸公差按齿轮精度等级从附表 10-6选用。
基准端面对基准孔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tt由端面的直 径Dd、齿宽b和齿轮螺旋线总公差Fβ按下式确定:
tt 0.2(D d/b)F
切齿时,如果齿顶圆柱面用来在切齿机上将齿轮基准孔轴 线相对于工作台回转轴线找正;或以齿顶圆作为测量齿 厚的基准时,则需要规定齿顶圆柱面对齿轮基准孔轴线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7 齿轮侧隙指标的公差和齿轮坯公差 四. 齿轮齿面和基准面的表面粗糙度轮廓要求
齿轮齿面、盘形齿轮基准面孔、齿轮轴轴颈、基准端面、 径向找正用的圆柱面、作为测量基准的齿顶圆柱面的表 面粗糙度轮廓幅度参数Ra上限值参见表10-7
齿轮公差

fx——x方向轴线的平行度误差
fy——y方向轴线的平行度误差
fx——x方向轴线的平行度公差
fy——y方向轴线的平行度公差
定义:齿轮的轴线在其基准平面(H)上投景的平行度误差。
在等于齿宽的长度上测量。
一对齿轮的轴线,在垂直于基准平面,并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平面(V)上投影的平行度误差。
在等于齿宽的长度上测量。
Ewm——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
公法线平均长度极限偏差(上偏差EwmS、下偏差Ewmi、公差Twm)。定义:在齿轮一周内,公法线长度平均值与公称值之差。
齿轮副接触斑点
装配好的齿轮副,在轻微的制动下,运转后齿面上分布的接触擦亮痕迹。
接触痕迹的大小在齿面展开图上用百分数计算。
沿齿长方向:接触良迹的长度b″(扣除超过模数值的断开部分c)与工作长度b′之比的百分数,即 ;沿齿高方向:接触痕迹的平均高度h″与工作高度h′之比的百分数,即 。
装配好的齿轮副,当工作齿面接触时,非工作齿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jn=jtcosb·cos这里,b为基圆螺旋角
注:①允许用齿条蜗杆测头等测量元件代替测量齿轮;
②FP(FPk)允许在齿高中部测量,但仍按分度圆上计值;
③允许用检查被测齿轮和测量蜗杆啮合时齿轮面上的
接触迹线(可称为“啮合齿形”)代替,但应按基圆切线方向计值;
注:包含基准轴线,并通过由另一轴线与齿宽中间平面相交的点所形成的平面。称为基准平面。两条轴线中任何一条轴线都可作为基准轴线。
jt、jn——齿轮副的侧隙
jtmax、jnmax——最大极限侧隙
jtmin、jnmin——最小极限侧隙
定义:装配好的齿轮副,当一个齿轮固定时,另一个齿轮的圆周晃动量。以分度圆上弧长计值。
公司内部皮带轮链轮轴承配合公差

爱克斯曼公司内部皮带轮.链轮.轴承等常用配合公差1、链轮,皮带轮,轴承等常用配合选择(供参考)
2.孔轴的极限偏差及说明
80120
+
0+
0+
+
00
1).一般链轮齿轮与轴配合时,采用配合H7/h6,例如基本尺寸为30时,孔上极限尺寸为,下极限尺寸为30,轴上极限为30,下极限为,
即最大间隙为最小间隙为30-30=0.
基本尺寸在10~18时,最大间隙为, 最小间隙为0
在18~30时,最大间隙为, 最小间隙为0
在30~50时,最大间隙为, 最小间隙为0
在50~80时,最大间隙为, 最小间隙为0
2).一般皮带轮与轴配合时,采用配合H6/h6,例如基本尺寸为30时,孔上极限尺寸为,下极限尺寸为30,轴上极限为30,下极限为,
即最大间隙为最小间隙为30-30=0.
基本尺寸在10~18时,最大间隙为, 最小间隙为0
在18~30时,最大间隙为, 最小间隙为0
在30~50时,最大间隙为, 最小间隙为0
在50~80时,最大间隙为, 最小间隙为0
3)铺网机摇屏往复运动轴与链轮同步轮的配合时,采用配合M7/h7,例如基本尺寸为40时,孔下极限尺寸为,上极限尺寸为40,轴上极限为40,下极限为,
即最大间隙为=,最大过盈为=.
4) 梳理机锡林轴与皮带轮配合,孔选G7,当锡林轴直径为85时,其上极限尺寸为,下
极限尺寸为,轴上极限尺寸为,下极限尺寸为85,
最大间隙为=,最小间隙为。
5)梳理机工作辊分梳辊与皮带轮链轮配合时孔上偏差为,下偏差为,轴上偏差为,下偏差为,假如基本尺寸为35,孔的上极限尺寸为,
下极限尺寸为,轴的上极限尺寸为,下极限为,
配合的最大间隙为,最大过盈为。
轴和齿轮的公差标注

保证正常润滑所需侧隙为: (2)保证正常润滑所需侧隙为:
补偿制造和安装误差所需侧隙为: (3)补偿制造和安装误差所需侧隙为:
齿轮副中心距极限偏差,查表12-17: (4)齿轮副中心距极限偏差,查表 : ±fa=±31.5µm ±
小齿轮的齿厚上偏差为: (5)大、小齿轮的齿厚上偏差为:
大齿轮的齿厚公差为: (6)大齿轮的齿厚公差为:
大齿轮的齿厚下偏差为: 大齿轮的齿厚下偏差为:
确定大齿轮的齿厚上、下偏差代号: (7)确定大齿轮的齿厚上、下偏差代号: 查表12-14,大齿轮:±fpt2=±22µm ,大齿轮: ± 查表
查表12-9,大齿轮的齿厚上、下偏差代号为:F、H ,大齿轮的齿厚上、下偏差代号为: 、 查表 大齿轮的精度等级及上、下偏差代号可表示为: 大齿轮的精度等级及上、下偏差代号可表示为: 8-8-7 FH GB/T10095-1988 因第Ⅰ公差组已采用△ (8)侧隙检测项目 因第Ⅰ公差组已采用△FW,故 侧隙应采用△ 侧隙应采用△EWm 大齿轮: 大齿轮:
1.确定齿轮的精度等级 1.确定齿轮的精度等级 齿轮圆周速度为: 齿轮圆周速度为:
由表12-7,确定齿轮第Ⅱ公差组的精度为8级,第 ,确定齿轮第Ⅱ公差组的精度为 级 由表 Ⅰ公差组的精度也选为8级,第Ⅲ公差组选为7级。 公差组的精度也选为 级 公差组选为 级 最后确定大、小齿轮的精度等级为8-8-7级 最后确定大、小齿轮的精度等级为8-8-7级。 2.选择误差检验组, 2.选择误差检验组,并确定相应的公差值或极限偏差值 选择误差检验组 两齿轮属中等精度,为小批量生产,选择检验组为: 两齿轮属中等精度,为小批量生产,选择检验组为: 查表12-13 第Ⅰ公差组选△Fr与△FW ,查表 公差组选△ 大齿轮: , 大齿轮:Fr2 =0.063mm, FW2 =0.05mm
一级圆柱减速齿轮装配图形位公差要求

1.尺寸公差要求
(1)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轴上的主动齿轮)
齿顶圆h8,从动齿轮中心孔H7,从动齿轮键槽宽Js9,主动齿轮键槽宽N9.
(2)箱盖、箱座:轴承外圈处:Js7,透盖、端盖与箱盖、箱座的槽宽H12。
(3)透盖、端盖:与箱盖、箱座的槽宽h12,与箱盖、箱座的外圈处f9。
(4)两轴: 轴承端圆柱m6, 从动轴外伸端m6,从动轴装大齿轮处轴径f7。
1.形位公差要求
(1)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轴上的主动齿轮)
齿顶圆h8,从动齿轮中心孔H7,从动齿轮键槽宽Js9,主动齿轮键槽宽N9.
(2)箱盖、箱座:轴承外圈处:Js7,透盖、端盖与箱盖、箱座的槽宽H12。
(3)透盖、端盖:与箱盖、箱座的槽宽h12,与箱盖、箱座的外圈处f9。
(4)两轴: 轴承端圆柱m6, 从动轴外伸端m6,从动轴装大齿轮处轴径f7。
(1)齿轮:齿部工作面1.6,齿顶6.3,孔内表面1.6,两端面6.3,键槽两侧面3.2,非工作面12.5。
(2)轴:装轴承处1.6,孔轴配合处1.6,轴肩端面3.2,与毡圈相配处1.6,键槽工作面3.2,其它不重要表面6.3。
(3)箱盖、箱座:轴承孔1.6或3.2,箱盖、座结合面3.2,外端面6.3,观察孔凸台、安装底面、油标孔凸台及内孔、排油孔凸台均为12.5,轴承盖槽两侧面3.2,柱面12.5,锥销孔1.6,螺栓孔12.5,其余不加工面, 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
齿轮图样标注

齿轮图样标注1.需要在图样上标注的一般尺寸数据1)顶圆直径及其公差2)分度圆直径3)齿宽4)孔或轴径及其偏差5)定位面及其要求(径向和端面跳动公差应标注在分度圆附近)6)齿轮表面粗糙度(标在齿高中部或另行图示表示)2.需要在参数表中列出的数据1)法向模数2)齿数3)齿廓类型(基本齿廓符合< 通用机械和重型机械用圆柱齿轮,标准基本齿条齿廓)时,仅注明齿形角,不符合时应以图样详细描述其特性)4)齿顶高系数5)螺旋角6)螺旋方向7)径向变动系数8)齿厚公称值及其上、下偏差(法向齿厚公称值及其上、下偏差或公法线长度及其上、下偏差或跨球(圆柱)尺寸及其上、下偏差)9)精度等级(若齿轮的检验项目同为7精度时,应注明:7GB/T10095.1或GB/T10095.2;若齿轮的各检验项目精度等级不同,例如齿廓总偏差Fa为6级,齿距累积总偏差Fp螺旋线总偏差Fβ均为7级时,应注明:6(Fa)、7、(Fp、Fβ)GB/T10095.1)10)齿轮副中心距及其极限偏差11)配对齿轮的图号及其齿数12)检验项目代号及其公差(或极限偏差)值参数表一般放在图样的右上角,参数表中列出的参数项目可以根据需要增减3.需要标注的其他数据1)根据齿轮的具体形状及其技术要求,还应给出在加工和测量时所必需的数据。
如果对于做成齿轮轴的小齿轮,以及轴或孔不做定心基准的大齿轮,在切齿前作定心检查用的表面应规定其最大径向跳动量2)为检查齿轮的加工精度,对某些齿轮还需指出其他一些技术参数(如基圆直径、接触线长度等),或其他检验用的尺寸参数的形位公差(如齿顶的圆柱面)3)当采用设计齿廓、设计螺旋线时应用图样详述其参数。
齿轮精度等级、公差

齿轮精度等级、公差的说明之阿布丰王创作名词解释:齿轮及齿轮副规定了12个精度等级,第1级的精度最高,第12级的精度最低。
齿轮副中两个齿轮的精度等级一般取成相同,也允许取成不相同。
齿轮的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分成三个组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齿轮及齿轮副规定了12个精度等级,第1级的精度最高,第12级的精度最低。
齿轮副中两个齿轮的精度等级一般取成相同,也允许取成不相同。
齿轮的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分成三个组齿轮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的分组 --------------------------------------------------------------------------------公差组公差与极限偏差项目误差特性对传动性能的主要影响Ⅰ Fi′、FP、FPk Fi″、Fr、Fw 以齿轮一转为周期的误差传递运动的准确性Ⅱ fi′、fi″、ff ±fPt、±fPb、ffβ在齿轮一周内,多次周期地重复出现的误差传动的平稳性,噪声,振动Ⅲ Fβ、Fb、±FPx 齿向线的误差载荷分布的均匀性根据使用的要求分歧,允许各公差组选用分歧的精度等级,但在同一公差组内,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应坚持相同的精度等级。
齿轮传动精度等级的选用--------------------------------------------------------------------------------机器类型精度等级机器类型精度等级丈量齿轮 3~5 一般用途减速器 6~8 透平机用减速器 3~6 载重汽车 6~9 金属切削机床 3~8 拖拉机及轧钢机的小齿轮 6~10 航空发动机4~7 起重机械 7~10 轻便汽车 5~8 矿山用卷扬机 8~10 内燃机车和电气机车 5~8 农业机械 8~11关于齿轮精度等级计算的问题某通用减速器中有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副,模数m=4mm,小齿轮z1=30,齿宽b1=40mm,大齿轮2的齿数z2=96,齿宽b2=40mm,齿形角α=20º。
齿轮各项公差表

一齿径向综合公差f i″值m m
齿坯尺寸和形状公差
注:① 当三个公差组的精度等级不同时,按最高的精度等级确定公差值。
② 若顶圆不作测量齿厚的基准,尺寸公差按1T11给定,但不大于0.1m n。
标准公差数值μm
齿坯基准面径向跳动*和端面圆跳动公差m m
注:*当以顶圆作基准面时,本栏就指顶圆的径向跳动。
齿轮的表面粗糙度(R a)推荐值m m
注:本表不属GB10095-88,供参考。
非变位直齿圆柱齿轮分度圆上弦齿厚及弦齿高
(a0=20°,h a*=1)
注:1. 用成形铣刀加工齿轮时,标注和测量分度圆弦齿厚和弦齿高;
用范成法加工时,可以标注或测量固定弦厚和弦齿高。
2. 对于斜齿圆柱齿轮和圆锥齿轮,使用本表时,应以当量齿数z d代替z(斜齿轮:z d=z/cos3b b;
锥齿轮:z d=z/cosd)。
z d非整数时,可用插值法求出。
3. 本表不属GB10095-88,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齿轮副中心距极限偏差,查表12-17: ±fa=±31.5μm
(5)大、小齿轮的齿厚上偏差为:
(6)大齿轮的齿厚公差为:
大齿轮的齿厚下偏差为:
(7)确定大齿轮的齿厚上、下偏差代号:
查表12-14,大齿轮:±fpt2=±22μm
查表12-9,大齿轮的齿厚上、下偏差代号为:F、H 大齿轮的精度等级及上、下偏差代号可表示为: 8-8-7 FH GB/T10095-1988 (8)侧隙检测项目 侧隙应采用△EWm 大齿轮: 因第Ⅰ公差组已采用△FW,故
大齿轮轴
1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4
5 6
2×450
2×450
1.确定齿轮的精度等级
齿轮圆周速度为:
由表12-7,确定齿轮第Ⅱ公差组的精度为8级,第 Ⅰ公差组的精度也选为8级,第Ⅲ公差组选为7级。 最后确定大、小齿轮的精度等级为8-8-7级。
2.选择误差检验组,并确定相应的公差值或极限偏差值 两齿轮属中等精度,为小批量生产,选择检验组为: 第Ⅰ公差组选△Fr与△FW ,查表12-13 大齿轮:Fr2 =0.063mm, FW2 =0.05mm
第Ⅱ公差组选△ff与△fpb ,查表12-14 大齿轮:ff2=0.018mm, ±fpb2 =±0.020mm 第Ⅲ公差组选△Fβ,查表12-15 大、小齿轮:Fβ1= Fβ2=0.016mm
3.确定齿厚上、下极限偏差及侧隙检测项目 (1)补偿热变形所需侧隙为:
(2)保证正常润滑所需侧隙为:
(3)补偿制造和安装误差所需侧隙为:
轴头4:基本尺寸φ56mm,与齿轮孔相配合φ55H7/r6, 公差原则采用包容原则,其圆柱表面相对于轴颈3和6 的轴线所形成的公共基准轴线A-B有径向圆跳动的要求, 公差等级7级,表面粗糙度数值1.6μm。 轴肩5:基本尺寸φ56mm,两轴肩端面为止推面,起 轴向定位的作用,相对于轴颈3和6的轴线所形成的公 共基准轴线A-B有端面圆跳动的要求,公差等级6级。 表面粗糙度数值参阅书147页表7-13。 轴头1和4上的键槽:剖面尺寸、尺寸公差、对称度公 差、表面粗糙度参阅平键标准书210页表11-2、11-3及 212页。
公法线长度公称值为:
公法线平均长度的极限偏差为:
图样标注:
4.齿坯的精度
1
2
3
4
5
6
2×450
2×450
图示为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输出轴,根据对该轴 的功能要求,给出有关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表面粗 糙度。 轴头1:基本尺寸φ45mm,与联轴器相配合φ45H7/k6, 公差原则采用包容原则,其圆柱表面相对于轴颈3和6的 轴线所形成的公共基准轴线A-B有径向圆跳动的要求, 公差等级7级,表面粗糙度数值1.6μm。 轴身2:基本尺寸φ52mm,为过渡轴身。 轴颈3和6:基本尺寸φ55mm,与G(/P0)级角接触球 轴承相配合,轴承所受负荷为轻负荷,该两轴段的尺寸 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根据滚动轴承标准选择, 见书144、146页表7-8、7-12、7-13。为不使该轴安装后 过于倾斜而影响配合性质,对两轴颈有径向圆跳动的要 求,公差等级7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