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藏药资源与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尼泊尔黄堇研究现状及其种质资源保护

2 2021ꎬVol 41ꎬNo 07
农业与技术 ※农业科学
先前学者 [4ꎬ9-12] 研究发现ꎬ 尼泊尔黄堇中含有大
范围的扩张和收缩ꎮ 由于这种复杂的局部地形和气候
波动ꎬ 高原以及周边地区ꎬ 有着异常丰富的资源特有
种和属ꎮ 在过去的几十年ꎬ 许多学者进行实验探讨青
藏高原特有种尼泊尔黄堇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和种群动
态变化 [18ꎬ19] ꎬ 尼泊尔黄堇是 C 3 植物ꎬ 有很强的耐贫
瘠能力ꎬ 且在养分限制和充足条件下ꎬ 自身启动养分
高血清与炎症组织中 SOD 活性 ( P < 0 01) 以及降低
血清与组织中 MDA 和 TNF - αꎬ 认为尼泊尔黄堇具有
明显的解热镇痛与抗炎作用ꎻ Yin 等 [13] 利用尼泊尔紫
堇乙醇提取物与总生物碱在醋酸扭体和福尔马林疼痛
模型上的作用研究发现ꎬ 总生物碱及主要成分 Magno ̄
florine 能够抑制谷氨酸诱导的大鼠嗜铬细胞瘤 PC12
小板凝集ꎬ 为临床开发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尼泊尔黄堇
类药物提供了依据ꎮ
2 尼泊尔黄堇种群动态研究及种质资源保护
2 1 尼泊尔黄堇的种群动态研究
青藏高原是 世 界 上 海 拔 最 高、 最 广 阔 的 高 原 之
一ꎮ 第 4 纪冰期期间ꎬ 气候振荡改变了该地区大部分
物种的地理分布ꎬ 使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产生不同程度
收稿日期: 2021-03-24
基金项目: 教育部 “ 春晖计划” 合作科研项目 ( 项目编号: Z2016111ꎬ Z2015074) ꎻ 青海省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项目 ( 项
目编号: 2020-ZJ-Y40)
作者简介: 苏丹丹 (1998-) ꎬ 女ꎬ 硕士ꎮ 研究方向: 高原植物系统与进化ꎻ 通讯作者苏旭 ( 1980-) ꎬ 博士ꎬ 教授ꎮ 研究方向: 高原植物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方向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方向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是中国重要的藏药材种植基地之一。
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问题。
本文将从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现状分析1. 藏药资源丰富青海省是藏药资源丰富的地区,拥有大量的草原、高山、河谷等自然生态环境,适宜种植藏药材。
据统计,青海省有藏生药材种类高达800多种,其中有80%以上的种植地点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
这些天然的地理条件为青海省中藏药材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 种植规模有限尽管青海省中藏药材资源丰富,但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存在种植规模受限的问题。
由于中藏药材的特殊生长环境和种植技术要求较高,加上部分地区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的制约,导致了中藏药材种植规模相对较小,规模化种植难度较大。
3. 品种单一青海省中藏药材的种植以青藏高原特有的植物为主,如冬虫夏草、贝母、藏红花等。
这些植物虽然重要,但种植品种相对单一,且不同品种的生产技术水平不一,产出量和品质有所不同。
这种单一品种的种植模式使得中藏药材的市场供应链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二、存在问题1. 种植技术落后青海省中藏药材的种植技术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仍然较为落后,缺乏现代化的种植管理技术和设施设备。
由于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复杂多变,种植过程中需要面临高原反差气温大、紫外线强、土壤贫瘠等问题,因此需要引进更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施设备进行种植。
2. 市场需求不足中藏药材的市场需求受到了一定的局限,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中藏药材的认识存在偏差,部分消费者误认为西药更有效,导致市场需求不足。
一些中藏药材产品的质量不达标,也影响了市场口碑,使得产品销售有所滞后。
3. 生产与销售脱节青海省中藏药材的生产与销售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由于中藏药材的生产大多分散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使得中藏药材的销售往往受到影响,生产者难以直接接触到市场,导致了产品供应不畅,影响了产业的发展。
藏药调研报告

藏药调研报告藏药是指藏民族几千年来根据自然环境和生活经验积累起来的一种独特草药医学系统,它是藏族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药以其独特的草药资源、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方式而闻名于世。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藏药的发展现状、药材资源、药物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情况。
首先,我们对藏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
目前,藏药已经逐渐被国内外医学界所重视,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研究藏药,并在临床上应用。
然而,藏民族特殊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和经济条件等因素限制了藏药的发展。
由于传承方式的问题,很多药方和药物知识还未被充分记录和保护,特别是一些珍贵的藏药资源也面临着过度采摘和破坏的问题。
其次,我们对藏药的药材资源进行了调研。
由于藏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其草药资源种类非常丰富。
藏药以其独特的高山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植被资源,培育出了许多独特的草药品种。
其中一些药材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例如红景天、青蒿等。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过度采摘等因素,一些珍贵的藏药资源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保护挑战。
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草药资源,成为了藏药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最后,我们对藏药的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
藏药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中医药学和治疗慢性病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一些藏药方剂,在治疗高原反应、消化系统疾病、冠心病、脑血栓等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然而,由于藏药的药物成分复杂、用药剂量难以把握等原因,其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藏药的药理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规范,可以提高其临床疗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藏药是一门独特的草药医学系统,在发展现状、药材资源和药物临床应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通过加强藏药的保护、研究和推广,可以发掘其更多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传承和发展藏医药文化做出贡献。
同时,需要注意保护藏药草药资源和合理利用,并加强药物临床应用的规范和安全性控制。
藏医药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藏医药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罗藏东珠本考拉毛加仁青当知加羊加措羊措吉(甘肃中医学院藏医学院730000)【摘要】本文对藏医药的国际国内研究的现状较深刻地分析和研究,目前藏医药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杂藏医药发展的方向等方面做全面做了较全面论述。
【关键词】藏医药研究现状发展方向藏医药学显著的治疗效果和医学内涵与优势,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与重视,同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藏医学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藏医药学的研究与开发力度也在逐步加大,藏医药产业现代化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传统藏成药的研究及新药开发稳步推进,藏医药学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特别是作为培养高级藏医药学专门人才的高等藏医药教育机构,在不断提高办学条件下的基础上,广大藏医药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已先后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藏医药人才,教育的层次规模扩展到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博士教育并举的多元化格局,迎来了藏医药教育发展历史上的辉煌时期,成为传统民族医药学现代化发展的一大亮点。
随着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步伐,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十一部委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中医药发〔2007〕48号)精神,甘南州甘南发展的实际制定了《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医药发展条例》,提出要坚持藏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藏医药作用。
为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架起了平台。
不仅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层面上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从事业发展经费上予以单列,保证一定的事业经费用于藏医药事业发展。
同时规定要在相关卫生规划中要将民族医药纳入其中,并将各藏区藏药产业已经作为资助产业,作为民族地区卫生资源和藏医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扶持、大力发展。
因此,藏医药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大好发展机遇。
青藏高原藏药资源与品质评价研究进展观后感

青藏高原藏药资源与品质评价研究进展观后感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藏药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
青藏高原藏药资源与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青藏高原藏药资源与品质评价研究进展随着藏医药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造成藏药材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升高,加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导致常用藏药材的资源匮乏、品种短缺,同时藏药长期存在“同名异物”、“同物异名”和多基原藏药品种多等问题。
目前,资源短缺、质量控制标准落后成为制约藏医药事业和藏药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问题。
因此,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藏药研究的关键,藏药资源调查和藏药标准化是目前工作的核心问题。
该文就青藏高原藏药资源调查及品种整理、种质资源库的建立、野生抚育与人工繁育、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以及用DNA条形码、1H-NMR代谢组学等新技术新方法应用诸方面进行述评,以期为解决青藏高原藏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品种鉴定和质量标准化等问题提供参考。
标签:青藏高原;藏药;种质资源;品种鉴定;质量标准化;品质评价[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medicine industry,the demands for Tibetan medicine were rising sharply. In addition,with the eco-environment vulnerability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region and the phenomenon of synonymies and homonymies in Tibetan medicine,there were a lack of resources and varieties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ibetan medicine. At present,the shortage of Tibetan medicine and the inadequacy of its quality standard have become the two major problems that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medicine industry. Therefore,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the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and quality evaluation for Tibetan medicine,which were contribute to its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In this paper,current status of resources investigation,quality standardization,artificial breeding and germplasm resources of Tibetan medicine were presented by th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the new technologies,such as DNA barcoding and 1H-NMR,which provided a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resources protection,sustainable utilization,variety identification and quality standardization of Tibetan medicine resources in Qinghai-Tibet Plateau.[Key words]Qinghai-Tibetan Plateau;Tibet medicine;germplasm resource;species identification;quality standardization;quality evaluation青藏高原是藏医药的发源地,藏药材的主产地,其复杂而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品种丰富的藏药资源[1-2]。
藏医药现状及发展调研报告

藏医药现状及开展调研报告一、进展现状州现有藏中医疗机构5所,其中州藏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县中医院、县、县、县藏医院为二级乙等医院,正在新建民营性质的县级藏医院1所〔贵德县藏医院〕。
全州40所乡镇卫生院中85%的乡镇卫生院开展藏中医药效劳,420所村卫生室中85.7%的村卫生室开展藏中医药效劳。
州、县、乡镇医疗机构共有藏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140名,其中藏医133名,中医7名,高级职称19名,中级职称34名,初级职称87名。
村卫生室有藏中医生371名。
年全州各级藏医疗机构门诊100021人次,门诊人均费用为52.1元;住院4298人次,发生医药费用为1234.7万元,人均住院费用为2872.6元。
二、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各项社会事业的进展,我州藏医药事业稳步推动,在治病救人、构建根本医疗卫生保障网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人民群众医疗效劳需求的日益增长,特殊是民族地区由于农牧民群众长期形成的用药习惯和藏医药在治疗慢性病及康复、保健方面的特别疗效,藏医药事业进展与群众的需求还不相适应。
目前我州藏中医进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如今:一是工程建立、资金投入、设备配置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各级藏中医院底子薄、投入小、进展慢,根底设施薄弱,诊断、制剂设备简陋短缺。
二是中藏医药的特色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藏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和产业进展的协调性不够。
三是藏中医专业人才严峻匮乏,数量缺乏、质量不高、构造失衡、人才断层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人员编制短缺问题非常突出,现有人员普遍存在综合素养不高、效劳力量低下的问题。
四是藏中医医疗效劳体系不够健全,制剂设施落后,藏中药使用率低,其独特的医疗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五是中医医疗机构分布不均,全州仅有综合性中医院1家,效劳半径有限,中医药普及率低。
三、进展思路1、高度重视藏中医药事业进展。
将藏中医药事业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的总体规划,编制实施当地藏中医药中长期进展规划,切实加强对藏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制定出台各项优待政策和措施,不断增加对藏中医药事业的专项投入,准时讨论解决藏中医药事业进展中存在的问题。
藏医药现状及发展调研报告

藏医药现状及发展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藏医药的传统知识和疗效。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藏医药的现状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现状分析1.传统医疗体系藏医药作为藏族传统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藏族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融合了丰富的藏族文化和哲学,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断方法广受藏族人民的认可。
2.医疗资源藏医药在西藏自治区等藏族地区拥有丰富的医疗资源,包括藏药材种类丰富、藏医药机构和专业人才的积累等。
这为藏医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方面,藏医药领域设有专业机构和学术团队,积极开展藏医药的研究和推广。
一些著名的研究机构和学者的努力,使得藏医药的知识得到积累和传承。
4.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视,藏医药也受到了政策层面的重视和支持。
在医药领域的政策支持下,藏医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三、存在问题1.医学体系融合虽然藏医药在传统民间医疗中有着广泛应用,但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地位相对较低。
与现代医学相比,藏医药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这使得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度受限。
2.专业化人才短缺藏医药的发展还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专业的藏医药人才培养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专业人才培养机构和课程设置相对较少。
3.市场推广藏医药的市场推广仍面临着困难。
一方面,缺乏科学研究的支撑使得藏医药很难在现代医学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另一方面,尚缺乏有效的市场推广渠道和机制。
四、发展机遇和策略1.融合现代科技将现代科技融入到藏医药的研究和应用中,有助于提升其在医学领域的地位。
可以加强与现代医学的合作,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藏药材进行深入研究,提高藏医药的疗效和可信度。
2.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对藏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更丰富的培养机制,并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交流。
在课程设计和专业培训方面进行创新,提高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
3.加强国内外交流加强与国内外学术机构和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藏医药的研究和教育中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藏高原藏药资源与品质评价研究进展作者:李轩豪赵彩云刘悦万丽贾敏如谢彩香张艺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04期[摘要]随着藏医药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造成藏药材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升高,加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导致常用藏药材的资源匮乏、品种短缺,同时藏药长期存在“同名异物”、“同物异名”和多基原藏药品种多等问题。
目前,资源短缺、质量控制标准落后成为制约藏医药事业和藏药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问题。
因此,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藏药研究的关键,藏药资源调查和藏药标准化是目前工作的核心问题。
该文就青藏高原藏药资源调查及品种整理、种质资源库的建立、野生抚育与人工繁育、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以及用DNA条形码、1H-NMR代谢组学等新技术新方法应用诸方面进行述评,以期为解决青藏高原藏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品种鉴定和质量标准化等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藏高原;藏药;种质资源;品种鉴定;质量标准化;品质评价[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medicine industry, the demands for Tibetan medicine were rising sharply. In addition, with the eco-environment vulnerability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region and the phenomenon of synonymies and homonymies in Tibetan medicine, there were a lack of resources and varieties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ibetan medicine. At present, the shortage of Tibetan medicine and the inadequacy of its quality standard have become the two major problems that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medicine industry.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the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and quality evaluation for Tibetan medicine, which were contribute to its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In this paper, current status of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quality standardization, artificial breeding and germplasm resources of Tibetan medicine were presented by th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the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DNA barcoding and 1H-NMR, which provided a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resources protection,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variety identification and quality standardization of Tibetan medicine resources in Qinghai-Tibet Plateau.[Key words]Qinghai-Tibetan Plateau; Tibet medicine; germplasm resource; species identification; quality standardization; quality evaluation青藏高原是藏医药的发源地,藏药材的主产地,其复杂而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品种丰富的藏药资源[1-2]。
藏药资源是藏医药事业和藏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物质保障。
近年来,随着藏医药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使藏药材资源需求量的急剧升高,加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故出现了常用藏药材的资源匮乏、品种短缺、质量问题,因此,开展藏药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对藏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尤其是对藏药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3]。
青藏高原地处我国西南边疆,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海拔高,冰雪覆盖期长,气候严寒,降水量少,但日光充足,太阳辐射强,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植被和物种。
青藏高原是我国植物区系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也是世界上特殊环境类型最多的地域之一,是全球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的地区,其中横断山区是世界25个主要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
例如,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带等垂直自然带,是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带最齐全的地方。
雅鲁藏布大峡谷平均深度为5 000 m,最深达6 009 m,从冰雪高山到亚热带河谷,自然界的冰川与森林相吻,拥有奇异的植物世界,生物学称之为“物种基因库”。
1 青藏高原藏药资源研究1.1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调查由于青藏高原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南北气候条件差异大,垂直差悬殊,从藏东南的热带季雨林到藏北茫茫无际的草原,依次分布着包括森林植被、灌丛植被、高原草甸植被、高山垫状植被、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
其中,高寒草甸、高山垫状、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等是青藏高原主要的植被类型。
青藏高原复杂而独特的自然条件,蕴育了丰富的植物、动物、矿物资源种类,藏药中长期使用的特有属有16属,占中国特有属的3.2%,如黄三七Soulia、八角莲Dysosma、羌活Notopterygium、马尿泡Przewalskia等[4]。
1.2 青藏高原藏药资源濒危状况分析藏药的应用历史悠久,公元8世纪宇妥·云丹贡布编写的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收载藏药1 008种[5],帝玛尔·丹增彭措于1735年编著的藏药经典著作《晶珠本草》记载了2 294种藏药[6-7]。
据最新文献报道,当前能确定藏药的品种总数(去掉重复)为3 105种,涉及进口藏药材26种。
最具特色的是使用矿物药在各民族中数量最多,达139种,其中80种仅在藏族有使用[8]。
藏药资源的主要特点为:绝大多数为野生、资源分散、生长周期长、蕴藏量有限。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的藏药制药和藏药保健品企业已近千家,所生产的藏药品种近200种及保健品约100种。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市场上开始大量出售藏药材,并有不断发展之势。
由于高海拔的野生药用植物很难在低海拔引种成功,其药材资源极易枯竭,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
故藏药资源迫切需要依赖原产地野生抚育或人工繁育。
藏药资源还存在家底不清、野生抚育和人工繁育基础脆弱、部分品种濒危、基源不清、综合利用困难等问题。
近20年来,由于掠夺性采挖,导致青藏高原特有的多年生藏药材资源产量急剧下降,高原特有藏药材受到枯竭的极大威胁,如大花红景天Rhodiolae Crenulatae Radix et Rhizoma、翼首草Pterocephali Herba、独一味Lamiophlomis Herba等74种藏药资源越来越少,威胁藏医药临床及产业化用药需求,被列入藏药濒危药材名录[9]。
卢杰等对西藏拉萨市珍稀濒危藏药植物资源调查[10],列出了青藏高原濒危藏药植物资源目录。
因此,藏药资源能否实现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藏医药事业生存与发展的瓶颈问题。
1.3 藏药资源普查迄今,尚无藏药药用植物种类及其蕴藏量的完整和准确的记载。
为全面掌握青藏高原藏药资源分布状况,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特别支持西藏、青海和四川开展青藏高原区域藏药资源的普查。
通过药用资源的全面普查,不仅能客观反映藏药品种种类、分布特征、蕴藏量等,还能进一步较为准确地掌握藏药种类及重点品种的资源量等信息,为濒临灭绝的重点品种建立野生抚育基地或保护区做准备[11]。
谭尔等采用文献研究、标本查阅和野外实地调查,应用ArcGIS和气候数据库提取各采样点生态因子,获得了藏药沙棘适宜的生态因子,应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平台(TCMGIS-域)进行了藏药沙棘的生态适宜区分析,对沙棘的引种栽培、产地区划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12]。
1.4 藏药种质资源库藏药种质资源是进行藏药品种培育和种质创新的基础,是藏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
藏药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也是藏药现代化和藏药走向世界的基础。
今年来,已经通过建立低温、低湿的人工种质资源库,进行了藏药植物的种子、花粉、果实、无性繁殖体等的保存[13]。
西藏大学等建立了长鞭红景天Rhodiolae Fastigiata Radix Et Rhizoma、鸡蛋参Codonopsis Convolvulace Radix等濒危藏药材种质资源库。
成都中医药大学承担了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四川)建设,其中包括多种常用藏药材品种,目前已基本完成该库体与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核心库体建筑面积达1 640 m2,包括短期库、中期库、长期库和干燥库,主要用于各类种质资源的保存,库容量可达20万份;配套实验室的建筑面积达1 245 m2,包括种子繁育室、种子生理生化室等。
同时,完成了人工气候室和温室建设,药用植物种植园圃一期和二期建设,核对整理并完善了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收集的第一批种质资源(8省5 182份种子)的数据信息。
1.5 藏药野生抚育和人工繁育研究近年来,西藏、四川、青海和甘肃等藏区,陆续开展了青藏高原地区藏药资源的就地保护工作。
西藏自治区积极实施拯救濒危藏药材计划,通过“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已建成各类濒危藏药材野生抚育基地4 000余亩(1亩≈667 m2)。
本课题组在2003年开始进行野生藏药材品种的抢救性调查、人工栽培等研究工作。
围绕藏药材资源和标准化种植,先后开展了青藏高原藏药材资源品质与生态环境关系等研究工作。
重点开展了红景天、沙棘等多种藏药材的野生引种驯化、人工种植研究、野生抚育基地,以及规范化、产业化基地建设。
目前,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已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建立了200亩红景天种植繁殖基地。
四川恩威制药有限公司已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建立了1 995亩川贝母人工种植基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建立了藏药翼首草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