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书法

合集下载

秦汉简牍书法美学初探

秦汉简牍书法美学初探

秦汉简牍书法美学初探秦汉简牍是秦汉时期的文献资料,它们是当时主要的文书形式。

这些简牍体现了当时书法的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初步探讨秦汉简牍书法美学。

秦汉简牍书法的基本特征是直线刚劲、笔画粗壮、结体厚重,与汉隶相比,简牍字体更为古朴原始。

这种直线、角度多的书法风格,与当时的审美环境和文化背景有很大关系。

当时,儒家思想盛行,鼓励人们以节俭、刚毅的精神面貌迎接未来。

而这种书法风格,则能更好地表现出这种思想。

此外,秦汉简牍的书法风格还体现了当时重视实用主义的思想。

当时,文书是一种重要的行政工具,需要简洁明了,以便于实际使用。

因此,秦汉简牍书法的字体也流露出了这种实用主义的精神。

比如,直线条的笔画,能够方便地写出字形清晰的文字,同时也符合当时追求实用的精神。

秦汉简牍书法的美学价值也不容忽视。

其独特的风格,给人以原始、古朴之感,具有一种特殊的美学魅力。

书法艺术是一种“表里双修”的艺术形式,既有形式美,也有内在美。

在秦汉简牍书法中,形式美体现在其直线、角度的笔画和粗壮的结体中,内在美则主要表现为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同样的书法,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环境下,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意义。

比如,在当今社会,流行的书法风格是草书和楷书,这与当代审美标准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但是,秦汉简牍书法的价值在今天依然是有意义的,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与现代书法不同的审美体验和文化情境,让我们更好地领略和理解当时人们的审美成就和文化精神。

综上所述,秦汉简牍书法具有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文化内涵,它是中国书法艺术宝库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通过对秦汉简牍书法美学的初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和理解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书法史——重要书家作品的梳理

中国书法史——重要书家作品的梳理

中国书法史——重要书家作品的梳理一、先秦书法(一)殷商时期甲骨文:《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四方风名刻辞》、《鹿顶骨纪事刻辞》、《宰丰骨刻辞》金文:《司母辛鼎》、《戌嗣子鼎》、《小臣艅尊》(二)西周时期的金文1、西周前期:《利簋》、《何尊》、《康侯簋》、《大盂鼎》2、西周中期:《大克鼎》、《询簋》、《墙盘》、《卫鼎》3、西周晚期:《(害夫)簋》、《散氏盘》、《毛公鼎》、《颂鼎》、《虢季子白盘》(三)春秋战国时期的书法春秋早期秦系文字:《秦公钟》、《秦公鎛》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秦系文字:《秦公簋》、《石鼓文》、《秦公大墓石磬刻石》战国中晚期秦系文字:《商鞅方升》、《新郪虎符》、《秦封宗邑瓦书》秦篆隶变:《青川郝家坪木牍》、《天水放马滩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二、秦汉书法(一)秦代书家李斯、程邈、赵高、胡毋敬(二)秦代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峄山刻石》、《东观刻石》、《会稽刻石》(三)汉代简牍江淮汉简、西北汉简(四)汉金文1、挺拔、峻险、爽利一类:《上林共府铜升铭》、《上林共府鼎铭》;2、柔韧、浑厚、圆转一类:《光和斛铭》、《镜鉴铭》。

(五)汉代刻石1、东汉篆书碑刻:《袁安碑》、《袁敞碑》、《祀三公山碑》、《张迁碑》碑额、《鲜于璜碑》碑额2、东汉隶书碑刻:(1)端庄平正、法度严谨一路:《子游残石》、《乙瑛碑》、《张景碑》、《西岳华山庙碑》、《史晨碑》、《熹平石经》、《王舍人碑》(2)挺峻流丽、清劲秀逸一路:《礼器碑》、《孔宙碑》、《杨叔恭残碑》、《尹宙碑》、《曹全碑》(3)质朴高华、雄浑沉厚一路:《裴岑纪功碑》、《鲜于璜碑》、《衡方碑》、《张迁碑》3、东汉恣肆雄放的摩崖刻石:《石门颂》、《刘平国摩崖刻石》、《封龙山颂》、《西狭颂》、《郙阁颂》。

(“汉南三颂”:《石》、《西》、《郙》)(六)东汉中后期书法流派曹喜影响下的篆书流派,杜操、崔瑗影响下的草书流派,刘德升的行书流派,蔡邕的隶书流派。

秦汉时期书法家琴棋书画

秦汉时期书法家琴棋书画

钟繇151—230三国-魏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

汉末举孝廉官至尚书仆射封东武亭侯。

魏国初为大理迁相国。

文帝即位改廷尉进封崇高乡侯转平阳乡侯。

明帝时封定陵侯迁太傅。

人称“钟太傅”。

工书法师法曹喜、蔡邕、刘德升博采众长善楷、行、隶书尤精楷书。

后人将其与王羲之并称“钟王”。

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云“繇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虞世南云“钟太傅师资德升驰骛曹、蔡仿学而致一体真楷独得精妍。

”张怀瓘《书断》云“太傅虽习曹、蔡隶法艺过于师青出于蓝独探神妙。

”又云“真书古雅道合神明则元常第一。

”又云“元常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

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虽古之善政遗爱结于人心未足多也。

草书则卫索之下隶行入神品八分草书入妙品。

”郑元祜云“元常《荐季直表》其法度与《戎辂表》无少异汉季楷法全是隶其古雅可见于后二王为翰墨宗匠顾岂能外此哉”传世书帖有《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力命表》《墓田丙舍帖》等。

三国魏书家字元常。

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

或作许昌人。

历官侍中尚书仆射封亭东武侯。

魏初任相明帝时迁太太傅卒谥成侯。

书学曹喜、刘德升、蔡邕。

其正楷书法独步当时自言精思学书三十年。

所作秀美典雅幽深无际。

附三国书法汉字书法源远流长、光辉灿烂与世界各国文字相比汉字书法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鲜明的民族个性。

历来书品与人品有机结合的理论成为汉字书法艺术的精髓三国时期从书法的历史发展来说是完成汉字书体演变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楷书与草书已日臻成熟。

汉字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字体的规范化而楷书正是规范化的表现草书则含有实用与审美两方面的功能它可以大大提高汉字的书写速度同时古代“书者如也”、“书品即人品”等理论在草书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

狂放不羁者表现为书法的豪放飘逸沉稳成熟者则表现为凝重圆润。

当然这并不是说楷书不具备审美效益楷书自有楷书的妙处。

总之小小毫锋凝聚着万千品性奇妙异常。

三国以前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等阶段加上楷书、草书从中可以发现汉字的发袭规律是由简到繁繁简交替又发展演变为由繁到简三大阶段总的趋势是从繁杂到简单从难写到易写这是书法随时代而发展的必然。

秦汉简牍书法美学初探

秦汉简牍书法美学初探

秦汉简牍书法美学初探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书法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书法风格受到了严谨、简洁、精练的思想理念与政治社会背景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点。

本文将从书法形式、文字特点和书法艺术风格三个方面初探秦汉简牍书法美学。

1. 书法形式秦汉简牍书法以简洁、明快、简练、干练著称。

它的形式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结构简单秦汉简牍书法的结构清晰,组合刚健,尤其是书法线条的运动方向在同一平面上进行,形成整体条理清晰、紧凑有力的视觉效果。

(2)笔画鲜明秦汉简牍书法的笔画鲜明有力,大多数文字基础笔画相似,笔法独特,短小精干,直接传达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 文字特点(1)形似意合秦汉简牍书法文字具有形似意合的特点,即书法形式与上下文融为一体,形而上之意与形而下之形相呼应,相得益彰。

这种文字的表现方式通常是通过笔画的形态来呈现意义,不仅增强了文字的传达效果,还可以起到经济、紧凑的排版效果,减少篇幅和重复。

(2)守正求新秦汉简牍书法的文字追求守正求新,即尽量保护传统的书写方式和原有的文化风格,同时对现实生活和文化知识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它秉承了传统书法的精华和现代审美观的形态,通过守正求新来实现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3. 书法艺术风格秦汉简牍书法的书法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严谨、规整秦汉简牍书法的严谨、规整体现在书法的基础结构、字形等各个方面,从整体上看,它的书法样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结构的规整性和整体性,具有强烈的秩序感和时间性。

(2)干练、精炼秦汉简牍书法的干练、精炼主要表现在书法笔画的特点上,它的笔画短小精干,造型鲜明,纹理清晰,笔力有力,使文字显得有力、简洁、明快,给人以深刻而深远的艺术印象。

(3)朴实、自然秦汉简牍书法的朴实、自然体现在书法的构图、笔法等各个方面,其画风整体上展现出自然、朴实、奥妙而不矫揉造作的特点,给人以大自然在艺术表现中的唯美感受。

综上所述,秦汉简牍书法具有独特的书法形式和文字特点,展现出严谨、规整、干练、精炼、朴实、自然的书法艺术风格,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秦汉书法特点

秦汉书法特点

秦汉书法特点一、秦汉书法的背景1. 历史背景•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秦代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汉代发展为官僚制度。

•秦汉时期书法的发展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紧密相连。

2. 文化背景•秦汉时期是儒家学说兴盛的时期,所以书法的发展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秦汉时期的书法注重规范、工整和礼仪。

二、秦汉书法特点1. 方块小篆的兴盛•方块小篆是秦代官方写书的字体,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后推行的官方字体。

•小篆以方形构图、直笔画法为特点,极具几何感和规范性。

2. 简洁规整的楷书•秦代的楷书风格简洁工整,注重笔画的规整性。

•简洁的楷书体现了秦代人对于文字的严谨和规范要求。

3. 独特的隶书•秦汉时期的隶书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秦代隶书追求刚劲有力,笔画粗而骨瘦,宽严相济,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4. 平直工整的章草•秦汉时期的章草字体流行于官方文件和文书的书写中。

•章草字体笔画平直、简洁、工整,适合书写正式文书。

三、秦汉书法的艺术价值1. 规范性与纪律性•秦汉时期书法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文字规范、纪律性的追求。

•秦汉书法的规范性和纪律性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重要的艺术基础。

2. 严谨与精神内涵•秦汉书法注重笔画的规范和书写的准确,体现了古代文人的严谨态度。

•秦汉书法作品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文化内涵。

3. 节俭与雅致•秦汉书法作品注重笔画的节俭而不失雅致,形式简约但内涵丰富。

•秦汉书法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简约独特的审美观念。

四、秦汉书法的影响1. 对后世书法的影响•秦汉书法风格有力、刚劲,影响了后世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的书法发展。

•秦汉书法的规范性和纪律性成为后世书法家学习和追求的对象。

2. 对书法理论的影响•秦汉时期的书法理论为后世书法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秦汉书法对于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五、结语秦汉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书法特点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特殊性。

秦汉时期的大书法家与艺术巨匠

秦汉时期的大书法家与艺术巨匠

秦汉时期的大书法家与艺术巨匠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大书法家与艺术巨匠,他们以超人的才华和一流的艺术造诣,在当时的文化界享有崇高的地位,直至今日,他们的作品仍然被广泛地传颂和研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秦汉时期的大书法家与艺术巨匠,欣赏他们的杰作,以此来探究这个时期的艺术氛围和艺术成就。

章草代表作品《洛神赋》首先,我们要介绍的是秦汉时期的大书法家——章草。

他是一位文学家、书法家、书画鉴定家和艺术教育家,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少有的博学多才的艺术家。

章草的书法造诣极高,他擅长隶书、楷书和草书三种字体,尤以行草最为著名。

他的行草字体流畅自然,刚柔相济,有股磅礴之气,被誉为“天下第一行草”。

章草的代表作品是《洛神赋》,这是一篇由西汉文学家曹植所作的文学名篇,章草为其作了一幅行草大字,字体遒劲有力,线条流畅,后来被称为“洛神大字”。

这幅字体力度均衡,线条流畅,既有笔画的铅直,又随意地延伸,给人轻盈、活泼和自由开放的感觉。

张伯英代表作品《千字文》除了章草之外,秦汉时期还有另一位大书法家——张伯英。

他是一位以行草著称的古代书法大师,被誉为“行草之祖”,他的书法以精丽繁复著称,堪称此类书法的巅峰之作。

他的书法艺术大气磅礴,文字飘逸和谐,充满了艺术感染力和美感。

张伯英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千字文》,这是一篇千字古文经典之作,张伯英用行草书法为其书写,造型线条繁复、流畅而又紧凑,充分展示了行草书法的浑然一体和神韵。

《千字文》的笔画精细繁复,线条纵横交错,气势气派,可谓是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

吕洞宾代表作品《万壑松风图》除了大书法家之外,秦汉时期也涌现了一批艺术巨匠,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吕洞宾。

吕洞宾是一位大型山水画家,他的画作艺术风格独特,笔墨情趣独到,尤以人物画和山水画著称。

在他的画作中,灵动的妙笔勾勒出山水风光的美景,充满了自然的神韵和情趣,令人陶醉。

吕洞宾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万壑松风图》,这是一幅巨幅山水画,画面以青山绿水、松柏古木为主体,气势恢宏、生动逼真,给人以超然物外、仙境般的感觉。

中国书法简史介绍

中国书法简史介绍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

以下是中国书法的简史概述:1.古代书法:-甲骨文和金文时期(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56年):甲骨文是最早的中国书法,出现在商代晚期,主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金文则出现在西周时期,是商代文字的延续和发展。

-篆书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随着战国时期的变革,篆书逐渐兴盛。

篆书以方正的形体和刚劲的笔画为特征,同时产生了小篆、大篆等不同风格。

2.秦汉书法:-小篆(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由秦始皇统一文字而成,被广泛使用。

小篆的形体规整,笔画丰富,成为后来书法演变的基础。

-隶书(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隶书是在小篆基础上演变而来,形成了一种笔画简练、结构紧密的书写风格。

隶书后来分为大隶和小隶两种流派。

3.魏晋南北朝时期:-草书兴起(公元220年-589年):随着社会变革,草书逐渐兴起。

草书形体自由,笔画激荡,强调书写的意境和个性。

4.唐宋时期:-楷书的发展(618年-1279年):唐代是中国书法的鼎盛时期,楷书逐渐成为主导性书体。

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家为楷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草书的独立:草书在唐代进一步发展,并在宋代形成独立的书体。

苏轼、黄庭坚等文学家兼书法家在宋代是著名的草书代表。

5.元明清时期:-元代(1271年-1368年):元代书法以怪诞奇特的风格为主,同时保留了前代书法的传统。

-明代(1368年-1644年):明代的书法注重笔墨工致,王宠、沈周等书法家在此时期崭露头角。

-清代(1644年-1912年):清代书法注重古体,强调传统的刚劲和秀美。

郑板桥、黄庭坚的书法在此时期影响深远。

以上仅为书法发展的大致轮廓,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众多的杰出书法家和不同的书法流派。

中国书法作为文化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书法简史(PPT)

中国书法简史(PPT)

明清书法的继承与发展
继承传统
01
明清书法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了各
具特色的艺术流派。注重创新和发展,推动了书法
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代表人物
03
董其昌、王铎、傅山等是明清书法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体
现了明清书法的继承与发展特点。
07
近现代书法
苏轼、黄庭坚、米芾等是 宋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他 们的作品体现了宋代书法 的尚意与创新精神。
元代书法的复古与个性
复古潮流
元代书法追求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注重对传 统书法的继承和发扬。
个性表现
元代书家在追求复古的同时,也注重表现自己的 个性和情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
代表人物
赵孟頫、鲜于枢等是元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他们 的作品体现了元代书法的复古与个性特点。
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汉代隶书的成熟与草书、楷书的形成
隶书的成熟
汉代是隶书成熟和鼎盛的时期,隶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 及。汉隶的笔法丰富多变,结构严谨而富有变化,形成了独 特的艺术风格。
草书、楷书的形成
在隶书的基础上,汉代还出现了草书和楷书两种新的书体。 草书笔画连绵、流畅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楷书则 笔画平直、结构严谨,成为后世书法的主流。
书法艺术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和艺术魅力,研究中国书法简 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 和艺术修养。
推动书法艺术创新和发展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反思,可 以推动当代书法艺术的创新和 发展,为书法艺术注入新的活 力和内涵。
02
先秦书法
甲骨文与金文
甲骨文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最早成体系的汉字,主要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 其笔画瘦硬,字形大小不一,结构随意自然,具有古朴率真的艺术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各种书体的发展
小篆
《张迁碑额》
草书
楷书
《居延汉简》 居延汉简》,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博学多闻, 蔡邕,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博学多闻,经 音律、 书法精于篆、 史、音律、天文无所不通 ,书法精于篆、 尤以隶书造诣最深,著有《笔论》 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著有《笔论》,他 是我国第一位书法家兼书学理论家。 是我国第一位书法家兼书学理论家。
《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
刻石》 《峄山刻石》
《琅琊刻石》 琅琊刻石》 《会稽刻石》 会稽刻石》
秦代的应用字体——秦隶 秦隶 秦代的应用字体
隶书的产生
程邈
《云梦秦简》 云梦秦简》
汉代书法
汉代是中国书法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首先, 汉代是中国书法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首先,汉 字形体发生了重大变化, 字形体发生了重大变化,隶书成为这一时期的代 表字体,这在汉字史上成为“隶变” 隶变” 表字体,这在汉字史上成为“隶变”。“隶变” 是一次伟大的变革, 是一次伟大的变革,是古文字向今文字过渡的里 程碑,其重大意义是沿着先秦、 程碑,其重大意义是沿着先秦、秦代以来对篆书 的简化和书写快速化的路线, 的简化和书写快速化的路线,不仅使隶书本身成 为一种完备的书体,而且为楷书、草书、 为一种完备的书体,而且为楷书、草书、行书等 书体的成形于民间奠定了思想基础, 书体的成形于民间奠定了思想基础,为书法艺术 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次,汉代经济、 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次,汉代经济、文 化的稳定发展和毛笔、 化的稳定发展和毛笔、纸张的改良为书法艺术的 成熟提供了物质基础。再次, 成熟提供了物质基础。再次,统治者大力提倡书 重用“善书”人才, 法,重用“善书”人才,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 了契机。 了契机。
两汉书法种类繁多,主要分为两大表现形式, 两汉书法种类繁多,主要分为两大表现形式,一为主流 系统的汉石刻;一为次流系统的简帛墨迹。 系统的汉石刻;一为次流系统的简帛墨迹。
东汉的石刻隶书
如同祖先把记录重要事件的文字刻在甲骨和青铜器上一 东汉时期,人们普遍重视名节, 样,东汉时期,人们普遍重视名节,社会上盛行树碑立 传的风气,除了记录事件,对于德行、业绩显著的人, 传的风气,除了记录事件,对于德行、业绩显著的人, 也要进行刻碑,以此来歌功颂德,因此留下了大量碑刻。 也要进行刻碑,以此来歌功颂德,因此留下了大量碑刻。
碑版石刻和摩崖石刻
碑版石刻: 碑版石刻:刻在人为加 工的石板上的文字。 工的石板上的文字。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刻在天然石 壁上的文字。 壁上的文字。
碑版石刻的代表作品
《史晨碑》 史晨碑》
《乙瑛碑》 乙瑛碑》
《礼器碑》 礼器碑》
《张迁碑》
《衡方碑》
《鲜于璜碑》
《曹全碑》 曹全碑》
《张景碑》 张景碑》
摩崖石刻的代表作品
《石门颂》 石门颂》
《西狭颂》 西狭颂》
西汉的简帛书法
《仪礼简》 仪礼简》
帛书
《老子》 老子》
隶书的出现, 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史也是中国书法史 上的一次重大的变革, 上的一次重大的变革,它使汉字告别了已经 使用3000多年的古文字, 3000多年的古文字 使用3000多年的古文字,彻底摆脱了汉字的 那种象形的特点,所以汉代人称隶书文“ 那种象形的特点,所以汉代人称隶书文“今 文”。 汉代是隶书的鼎盛时期, 汉代是隶书的鼎盛时期,汉隶所展示的审美 风格代表了隶书发展的理想境界。 风格代表了隶书发展的理想境界。
蔡邕
张芝,东汉书法家,是我国最早的一位今草大师, 张芝,东汉书法家,是我国最早的一位今草大师,有“草圣”之称。 草圣”之称。 张芝的草书影响了整个中国书法的发展, 张芝的草书影响了整个中国书法的发展,为书坛带来了无与伦比的 生机,书圣王羲之中年就师承张芝,推崇张芝, 生机,书圣王羲之中年就师承张芝,推崇张芝,自认为草书不如张 草书大家孙过庭在其《书谱》 芝。草书大家孙过庭在其《书谱》中也多次提到他一生是将张芝的 草书作为蓝本的,张芝的书迹今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 草书作为蓝本的,张芝的书迹今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 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秦汉书法
秦代书法
秦始皇
秦代的标准字体——小篆 小篆 秦代的标准字体
李斯
秦代小篆的用途:主要用于官府发布命令和正式文件。 秦代小篆的用途:主要用于官府发布命令和正式文件。 秦代小篆以秦始皇刻石为标准, 秦代小篆以秦始皇刻石为标准,其中以记载秦始皇巡游 各地, 各地,宣扬秦国文治武功的六块刻石最能代表秦代小篆 水平,这些刻石上的字据说都出自李斯之手, 水平,这些刻石上的字据说都出自李斯之手,这些刻字 也是最典型的标准小篆。 也是最典型的标准小篆。 六块刻石: 六块刻石: 泰山刻石》 琅琊刻石》 之罘(音同“ 《泰山刻石》、《琅琊刻石》、《之罘(音同“福”) 刻石》 碣石刻石》 会稽刻石》 峄山刻石》 刻石》、《碣石刻石》、《会稽刻石》、《峄山刻石》
张芝
《冠军帖》 冠军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