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美术教学文档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课件

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课件

西汉——卜千秋夫妇墓壁画
? (1)出土于河南面粉厂内,绘制在20块特制 的空心砖上,砌筑于墓室脊顶,画面朝下。
? (2)内容:升天、伏羲、女娲、蟾蜍、树木、 日月、龙虎、朱雀、仙兔、蛇等。
? (3)烟雾缭绕,神秘浪漫。 ? 《河南洛阳西汉卜千秋墓壁画》
河南洛阳卜千秋墓室壁画之《伏曦女娲》
河南洛阳卜千秋墓室壁画之朱雀
山东画像石
? 东汉前期画像石的代表作品有山东长清孝堂 山石祠和南武阳石阙画石。
? 东汉后期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武氏祠最为著 名。其中的武梁祠的画像石最为精美,皆用 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的技法雕成,多为历史故 事及神仙、奇禽异兽,技法高超。
祥嘉东山 汉 东 )壁西(石像画祠梁武
? 东汉 山东嘉像县武氏祠画像石 荆轲刺秦王 (拓片局部)
? 绘画:帛画
秦汉美术
?
墓室壁画
?
画像石 画像砖
? 雕塑:陵墓雕刻
?Leabharlann ?汉代陶俑 王侯兵马俑
?
?
民间日用用
帛画
(一)马王堆 1号汉墓帛画 1、马王堆汉墓:共三座,分别是西汉初长沙国 丞相軑候利仓( 2号),利仓之妻( 1号),利仓 之子( 3号)。 2、铭旌( míng jīng) :T型,出土时覆盖于内棺上, 长205厘米,宽 92厘米, 47.7 厘米,四角有穗形 飘带,顶端穿竹棍,两端系丝带用于悬挂。
秦汉美术特点
? 秦: 统治阶级重视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皇权威 严,追求奢豪的生活享受,并希望死后仍能和生 前一样的安富尊荣,于是大规模兴建宫苑,陵墓.
? 汉:自由活泼,大胆想象的浪漫主义精神与严格 规范,深沉的理性精神合为一体而形成的生机 勃勃,恢宏伟美的汉文化.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 义相结合的产物.

第21课 秦汉雕塑(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21课 秦汉雕塑(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第21课秦汉雕塑(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认识秦汉雕塑的特点及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秦汉雕塑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秦汉雕塑风格的美术作品。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秦汉雕塑艺术的发展背景2. 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3. 秦汉雕塑的代表作品4. 秦汉雕塑的影响及地位5. 创作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秦汉雕塑风格的美术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秦汉雕塑艺术的发展背景、艺术特点、代表作品及影响地位。

2. 欣赏法:展示秦汉雕塑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艺术特点。

3. 对比法:将秦汉雕塑与其他时期的雕塑进行对比,突出秦汉雕塑的独特之处。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 创作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秦汉雕塑风格的美术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秦汉雕塑艺术。

2. 讲解秦汉雕塑艺术的发展背景:介绍秦汉时期的社会环境、文化特点,为学习秦汉雕塑艺术打下基础。

3. 讲解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从造型、题材、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秦汉雕塑的特点。

4. 欣赏秦汉雕塑的代表作品:展示秦始皇兵马俑、汉阳陵陶俑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艺术特点。

5. 讲解秦汉雕塑的影响及地位:介绍秦汉雕塑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7. 创作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秦汉雕塑风格的美术作品。

8.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秦汉瓦当云纹》教案

小学美术《秦汉瓦当云纹》教案
4.创新与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秦汉瓦当云纹作品,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秦汉瓦当云纹的历史背景及艺术特点:通过讲解秦汉时期建筑中瓦当的使用,突出其作为建筑装饰的重要性和艺术价值。
-瓦当云纹的图案构成:分析瓦当云纹的常见图案,如云纹、龙纹、凤纹等,并讲解其象征意义和构图规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习,我们了解了秦汉瓦当云纹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线条、色彩和构图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针对本次教学,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在新课讲授环节,可以加入更多互动元素,如让学生现场演示线条的运用,以便加深他们对难点知识的理解。
2.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难点。
3.在成果展示环节,鼓励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秦汉瓦当云纹的基本概念。瓦当是古代建筑中用于装饰屋檐的一种陶制品,而云纹则是其中一种常见的装饰图案。云纹象征着祥瑞、吉祥,它在秦汉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展示秦汉时期瓦当的实物图片,分析其云纹图案的构成和寓意,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图案构图: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无法很好地把握图案的整体布局,导致作品失衡。
举例:
-线条运用难点: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反复练习,掌握运笔的节奏和力度,使线条既有流畅性又不失力度。

第三章秦汉美术ppt课件全

第三章秦汉美术ppt课件全
图3-19 骊山陵
第四节 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
秦代建设还包括修驰道、筑沟渠。主要线路宽达五十步 ,道旁植树,工程十分浩大,加上其他水陆通道,形成 了全国规模的交通网;疏浚鸿沟(河南汴河) 作为水路枢 纽,通济、汝、淮、泗诸水。又于公元前214年,令史禄 监修长达六十多里的灵渠,沟通了湘、漓二水。
图3-20 河南汴河
第三章 秦汉美术
1 秦汉绘画艺术 2 秦汉画像石与画像砖 3 秦汉雕塑艺术 4 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秦汉绘画艺术主要包括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及 汉代帛画三个部分。本章学习的目标在于了解秦汉绘 画艺术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重点了解汉代墓室壁画 的分布区域以及绘画内容与绘 画特点;其次了解认识汉代帛画的绘画特征及其对于 中国绘画史的意义。
第二节 秦汉画像石与画像砖
门楣画像石 东汉(公元25-- 220年) 高40、宽196.5厘 米 1996年陕西省神木县大保当乡汉墓出土陕西省考古研 究所藏 浅灰色砂岩。
图3-8 门楣画像石
第二节 秦汉画像石与画像砖
秦汉画像砖 画像砖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 艺术造诣最高的是四川成都一带出土的东汉后期画像实心砖, 画面一次模印而成,构图完整,大多表现现实生活情景,代表 作有《弋射收获画像砖》
第四节 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
另外汉代画像石,以人物、动物、植物为主要纹饰, 古朴生动,矫健大方。其方法多为剔地突起的浅浮雕 法,也有采用线刻的形式,画像石以山东、河南刻线、浮雕等加工方法,所雕物品多精巧玲珑。琉 璃、木器、编织等也各具特点。
思考题
图3-23 汉阙
第四节 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
二、工艺美术
1、丝织 产地以山东、四川为主,品种有锦、绫、绮 、罗、纱、绢、缣、缟、纨等。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 土有大量织锦,为汉代织锦的代表。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文档资料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文档资料

们的意识和愿望。
15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四神瓦当
16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文字瓦当: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千秋岁”瓦当
“汉并天下”瓦当
17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万寿无疆”瓦当
“长乐未央”瓦当
18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4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第二节 陶瓷工艺
5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车马俑
6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兵车俑
立射俑
7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跪射俑
武士俑
8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军吏俑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文化、科技:
产生了儒、道、墨、法等诸子百家,在学术 领域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人们思想得到了 解放,文化艺术领域日臻繁荣,科学技术领域出 现前所未有的景象。
3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总的时代风貌,是突破了商周时期浓厚的神 秘色彩,造型上注重实用,充分体现材料本身的美,追求 做工之精巧和形体之灵巧。装饰上面向现实生活,由装饰 纹样向装饰绘画过渡,虽仍有许多神话幻想题材,但能把 幻想与现实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加以表现。
骑兵俑
9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美术(12学时)图文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美术(12学时)图文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美术(12学时)图文第四章秦汉时期的美术(12学时)(221 BC——公元220年)[知识点提示]:(一)秦俑艺术;(二)西汉大型石刻造像艺术;(三)西汉帛画;(四)两汉墓室壁画;(五)画像石、砖艺术。

[重、难点提示]:介绍秦汉美术的繁荣与发展,秦汉在雕塑艺术上的成就(重点介绍秦俑艺术和两汉大型的纪念碑式的石刻造像);汉代绘画在种类、题材、内容上的丰富和艺术上的新风格。

第一节秦汉时期的美术概况一、历史文化背景1.历史概况历时400余年的秦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早期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国势强盛,疆域广阔,丝绸之路沟通着中外艺术交流,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汉代宫廷官署及政治性建筑物上多有壁画,用以宣扬礼教,褒扬功臣。

汉代墓室壁画及画像石、画像砖,特别是陆续出土的帛画,对了解此一时期的绘画面貌提供了丰富的形象资料。

汉代绘画气魄宏大,笔势流动,既有粗犷豪放的风格,又有趋于细密臻丽的帛画,生动地塑造了现实、历史及神话人物形象。

在表现人物、动物动态,揭示情节高潮,反映现实生活等方面,有着重要成就。

2.社会思想(1)形成以儒、释、道三家哲学相结合的中国哲学的主要根基思想。

(2)尊君、一统、伦常之说支配人心。

(3)神仙方士之说盛行,谶纬学说盛行。

二、社会思潮对美术的影响三、美术发展的概况中国从秦朝建立经西汉,至东汉灭亡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在战国绘画发展的基础上,随着封建社会的日益巩固和上升,社会经济趋于繁荣和发展,而展现出新的面貌,更加重视绘画的政治功能和伦理教化作用。

它将战国时期地域不同的绘画风格融合起来,形成雄厚博大、昂然向上的总的统一的时代风格。

由于社会风俗习惯的改变,战国时期在绘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从遗存物看)青铜器、漆器上的装饰性绘画,让位于纯绘画的宫殿壁画、地上建筑壁画、墓室壁画及与此相关的画像石、画像砖等。

作为用于丧葬的丝织帛画继续流行,漆器上的绘画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1课 秦汉雕塑 |辽海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1课 秦汉雕塑 |辽海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1课秦汉雕塑 | 辽海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特点,掌握秦汉雕塑的基本造型和表现手法。

-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创作出具有秦汉雕塑风格的美术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对秦汉雕塑的审美能力。

- 借助多媒体和实物教具,提高学生对秦汉雕塑的直观感受和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 通过对秦汉雕塑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秦汉雕塑的历史背景- 介绍秦汉时期的社会背景,解释雕塑艺术在当时的地位和作用。

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 分析秦汉雕塑在造型、比例、动态、表情等方面的特点。

- 介绍秦汉雕塑的常见题材,如兵马俑、石雕等。

秦汉雕塑的代表作- 介绍秦始皇兵马俑、霍去病墓石雕等著名作品。

- 分析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欣赏秦汉雕塑的艺术魅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秦汉雕塑的图片和视频。

- 实物模型或图片,用于直观展示秦汉雕塑的造型和细节。

学具- 素描本、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

- 彩色铅笔、水彩等颜料,用于创作。

教学过程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秦汉雕塑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新课内容讲解- 讲解秦汉雕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代表作。

案例分析- 分析秦始皇兵马俑、霍去病墓石雕等作品的造型、表情和动态。

实践操作- 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尝试创作出具有秦汉雕塑风格的美术作品。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板书设计板书标题- 秦汉雕塑板书内容- 秦汉雕塑的历史背景- 秦汉雕塑的艺术特点- 秦汉雕塑的代表作作业设计作业内容- 根据所学的知识,创作一幅具有秦汉雕塑风格的美术作品。

作业要求- 注意作品的造型、比例、动态和表情,尽量体现秦汉雕塑的特点。

第十课时《秦汉美术》

第十课时《秦汉美术》

第三(章)单元第10 课时执教日期年月日课题《秦汉美术》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秦汉时期的美术。

2、学习秦汉时期的建筑艺术。

重点难点重点:秦汉时期建筑艺术的欣赏。

难点:运用所欣赏的艺术品,感受秦汉时期建筑艺术的特征。

教具准备课件、教材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一、组织教学点名、师生问好二、学习新课(一)概述:秦汉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礼制建筑)和陵墓为主,汉末又出现了佛教建筑。

秦汉建筑艺术总的风格可以“豪放朴拙”来概括。

都城规划由西周的规矩对称,经春秋战国向自由格局演变,又逐渐回归于规整,以汉末邺城为标志,完成这一过程。

(二)秦汉建筑的艺术特点.以大为美秦汉时期建筑空间形态以“高、大”为主要特征,通过高台建筑、楼阁建筑和庭院建筑将“尚大”观念演绎的淋漓尽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了中国,至汉代呈现出大一统的强大国势。

秦汉400余年,是我国建筑成长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第1个高峰期。

汉承秦制,主要建筑沿袭秦的“宏大”,更讲究“壮丽”的“大美”。

如汉初建未央宫时,汉高祖刘邦“见宫阙壮甚”,而责问负责建造的丞相萧何,萧何答曰:“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秦汉建筑的高大是依赖于建筑技术的日益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力发展木结构建筑技术。

实现了单体建筑沿面阔方面开间多少,可以根据需要来任意增减;在进深方向也出现多开间殿堂、明堂辟雍等建筑。

2、通过提高建筑空间的连续性和通透性,来实现室内空间在视觉上和心理上的最大化。

即“只见柱,不见墙”的空间形态基本形成。

东汉时期,全木梁柱框架结构体系技术日臻成熟,单体建筑已有“墙倒屋不塌”的特性,以此结构体系而形成的室内空间形态,具有“高敞融通”、“自由分隔”的特征。

从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图像资料分析,当时厅堂的前檐对庭院是敞开的,且不设檐墙;遮阳避雨靠张设帘帷来实现,同时,帘帷也起到了界分室内室外的作用。

从空间功能看,庭院与厅堂是内外互渗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齐
青铜是红铜加锡的合金, 其合金成分,视用途和 器类之不同而有不同的 铜锡比例,这就是《周 礼·考工记》所谓的“六 齐”,即六种不同性能 的铜锡配置比例。
甲骨文
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 骨上的文字,主要内容 是商王室用来占卜的 “卜辞”。甲骨文已经 具备“六书”,是一种。通指半圆或圆形之瓦头。始见于 周代,秦汉已趋流行。常见瓦当大多与简瓦连制在一起,其 瓦背断面作半筒状,上有各种动,植物或文字,云纹等图案 纹饰。既有实用的功能,也富于装饰美。
战国帛画
❖ 到目前为止,战国帛画共发现两例,其一《人物龙凤图》画面描 绘了一细腰长裙,侧身合掌的贵族妇女,在腾龙舞凤的接引下, 向天国飞升的景象。另一幅为《人物御龙图》描绘的是贵族中年 男子,头顶华盖,驾驭盘形龙向天国飞升的景象。两幅帛画的内 容反映了楚人祈求死后升天的幻想。
❖ 艺术特点是:1画面背景空白,构图突出龙凤飞升的形象。2以线 造型,勾线流利挺拔,笔致婉转流畅,设色采用平涂与渲染兼用 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3人物形象均为正侧面的立像,比例匀 称,仪态肃穆。4龙凤造型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装饰趣味
人物龙凤图
❖ 人物龙凤图帛画,1949年 出土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 墓,质地为平纹绢,高31 厘米,宽22.2厘米,画面描 绘了一细腰长裙,侧身向 左作合掌祈祷状的贵族妇 女,在腾龙舞凤的引导下, 向天国飞升的景象。画中 人物比例匀称,仪态肃穆, 勾线流利挺拔,设色采用 平涂与渲染兼用的方法, 格调庄重典雅,是先秦时 期绘画的代表作。
四羊方尊
❖ 四羊方尊是商代晚期青铜雕塑的代表作,出土于湖南宁乡。 方尊口沿外延,颈部高耸,四边各装饰有蕉叶纹,兽面纹, 尊肩四角以高浮雕形式铸出四个羊首极大地丰富了器表的层 次以及造型的空间,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器 皿和动物巧妙结合起来,整体庄重华丽,工艺高超精湛。
莲鹤方壶
❖ 莲鹤方壶出土于河南新郑, 盖顶莲瓣丛中站立了一只 展翅欲飞的仙鹤,造型舒 展灵动,壶身附有浮雕的 龙虎,气势升腾,结构不 凡,突破了商周以来青铜 器的庄重肃穆的风格,充 满了清新与活力,反映出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的艺术风格。
❖ 铸造铜器的一种方法,也称模 蜡法。先用蜡雕塑成所需器形 后翻制成泥范,再用烘干的泥 范铸铜器,可以获得精细的纹 饰效果。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 土的蟠虺纹铜鼎是我国失蜡法 的代表作。
青铜礼器
❖ 礼器是用来区别尊卑等级的 器物,一般用于祭祀和礼仪 场合。先秦时期,青铜礼器 占据突出地位,成为王权和 等级的一种特定标志和具体 象征,其社会功能主要通过 在祭祀和各种礼仪中的使用 来表现的,主要包括鼎,爵 等容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