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学案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东亚教案

初中地理东亚教案

初中地理东亚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掌握东亚五国的名称及首都。

3. 了解东亚的地形、气候和经济发展状况。

4.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东亚五国的名称及首都。

3. 东亚的地形、气候和经济发展状况。

教学难点:1. 东亚的地形、气候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准备:1. 地图册。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册,找出东亚的位置和范围。

2. 提问:东亚包括哪些国家?它们的首都是哪里?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东亚的地形、气候和经济发展状况。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东亚的地形特点: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2. 讲解东亚的气候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西北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3. 讲解东亚的经济发展状况:中国、日本和韩国为经济发达国家,蒙古和朝鲜经济相对较弱。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案例材料,让学生分析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特点。

2. 学生分享分析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绘制东亚地图,标注五国的名称和首都。

2.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东亚经济发展状况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阅读教材、讲解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东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和经济发展状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东亚和日本导学案

东亚和日本导学案

世界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学案学习目标1.结合地图识记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2.理解东亚地形对当地气候与河流的影响。

3.理解日本自然环境对该国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4.理解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

一、范围和位置:1、海陆位置:亚洲的_ ____部,东临_________.2、经纬位置:东亚的范围大致从东经_ ___ 到___ __北纬到__。

(在下图中标出北回归线、北纬40°、北纬50°、120°E、140°E的位置。

)3、板块位置:东亚位于____ 和两大板块交接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范围:包括、、、、五国。

5、重要地理事物:在图中标出以下地理事物名称: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E.日本海F.朝鲜半岛、G.朝鲜海峡;二、自然地理概况(一)、地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地形多种多样:东部多、;西部多、。

海岸线曲折,沿海多半岛(半岛、半岛、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海南岛等)。

注:半岛和岛屿地形特征都可概述为: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仅分布在沿海地带。

(二)、气候类型1.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显著思考: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2.东部季风气候的差异东亚背靠亚欧大陆,面向太平洋,地形多样,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东部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又由于南北热量差异大,大致以秦淮为界,以南形成冬季、夏季的季风气候,以北形成冬季、夏季的季风气候。

在东西方向上,由沿海向内陆减弱,大陆性增强。

秦岭淮河以南,日本群岛的南部,朝鲜半岛的南部为_______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亚气候的南北差异:秦岭淮河以北,朝鲜,北海道为__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与探究:东亚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三)河流:大多发源与西部山地,由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太平洋水系的河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说明:水文特征一般可以从这几方面描述:流量(流量大或小)、水位(水位变化大或小,何季节为汛期)、流速(快或慢)、含沙量(含沙量大或小)、结冰期(有或无、长或短)、凌汛(有或无)。

亚洲概述 东亚 临界生 学案

亚洲概述 东亚 临界生 学案

亚洲概述东亚一、亚洲概述1、地形特征:地形复杂,中部高,四周低。

中部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分布于四周地区的大河中下游。

2、河流特征:大河顺势由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奔流。

A.向北注入北冰洋的主要大河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B.向东流入太平洋的主要大河有: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湄公河C.向南注入印度洋的主要大河有:印度河、恒河、萨尔温江3、气候特征: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影响因素:(1)纬度位置:亚洲大致在10°S—80°N之间,跨热、温、寒三带,故既有温带气候,也有热带、寒带气候。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靠近海洋,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形成湿润气候;也有因距海较远,难以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从而形成干旱气候。

(3)地形因素:亚洲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很大,同一纬度地带海拔不同,气温、降水均有差异。

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区,气候呈现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综上所述,亚洲气候由于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复杂多样性。

4、人口:最多的一洲,约36.8亿,人口超过一亿的有六个国家。

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众多的人口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沉重的压力。

5、民族和文化:1000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

主要文化:华夏文化、古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等。

6、经济发展差异:日本为发达国家,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

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很大。

二.东亚:90°E-160°E 20°N-40°N(1)概况:5国,蒙、朝与中国陆邻,日、韩与中国隔海相望。

(2)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半岛国-朝鲜(平壤),韩国(汉城),岛国-日本(东京)。

(3)地形:地势西高东低,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半岛、岛屿上多山地丘陵,河流短促,水能富。

(4)气候:季风气候显著。

东亚导学案(1)

东亚导学案(1)

2.4 东亚★学习目标1.结合地图识记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2.理解东亚地形对当地气候与河流的影响。

3.理解日本自然环境对该国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4.理解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

◆图表落实1.读东亚地区图,回答:(1)将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写列横线上:①为____国,②西侧为____国、东侧为____国;③为____国;④为____海;⑤为____洋。

(2)从A到B,从沿海到内陆,降水量由____向____递减。

东亚东部受________影响比同纬度其他地区获得较多的____,自古是著名的____。

(3)东亚西部地区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____较远,气候____,____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2.在“日本图”中填注:(1)经纬度、四个隔海相望国和四个大岛;(2)用字母在图上标注地理事物位置:A.日本海、B.濑户内海、C.朝鲜海峡、D.关东平原、E.富士山、F.首都东京、G.港口神户、H.横滨。

(3)用字母在图上标出主要城市位置:①大阪、②北九州、③长崎、④筑波、⑤名古屋。

(4)用∥∥ 标出四大工业区的位置,并写出名称。

【答案】略一.地理位置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东亚位于亚洲东部,主要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国家。

跨经纬度范围较广,两到73°E的中国帕米尔高原,东到150°E左右的日本北方四岛。

南到4°N的中国曾母暗沙,北至53°N的中国漠河以北。

二.范围1.国家临海国:(首都:;民族:)内陆国:(首都:;民族:)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半岛国:(首都:)韩国(首都:)(民族:)岛国:(首都:;民族:)2.重要经纬线①20oN纬线穿过:北部湾、琼州海峡及海南岛(海口)、南海、巴士海峡附近。

②23o26′N纬线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海峡、澎湖列岛、台湾岛(玉山)。

③40oN纬线穿过: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草原(黄河几字大拐弯)、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渤海、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海、本州岛。

东亚教学设计终稿1

东亚教学设计终稿1

《东亚》教学设计考点解读1、了解东亚位置范围、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地形、河流、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特点;)2、了解东亚人文地理特征(居民、民族、各国经济特点,东亚沿海和内陆差异比较)重点与难点东亚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学法指导1、区域地理的学习,首先必须抓住区域突出特征,一般从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三方面分析。

2、读图识记东亚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进而分析区域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亚洲》的地形与气候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一) 东亚的位置与范围(1)读图,找出东亚所处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①经纬度位置:纬度:20°N~ 53°N 绝大部分在北温带经度:73°E~145°E.②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③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读图查阅:①. 东亚地区有哪些国家?(二)(1)看图分析东亚的地形、地势特点.。

①海岸线比较曲折,沿海有许多半岛和岛屿②东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地势较低。

③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地势较高。

④总体地势:西高东低,以高原,高山为主(2)在“东亚的地形”图上,分析地形对河流有哪些影响?①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②高原山地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方法:判断谁能资源丰富的两点:A河流的落差大B河流水量丰富(三)、东亚的气候1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1)仔细观察东亚气候图,指出东亚地区有哪些气候类型和分布。

①热带季风气候:云南南部、海南岛、台湾岛南部。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以南、朝鲜半岛以南、日本南部③温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国西北部、蒙古国④带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以北、朝鲜半岛以北、日本北部⑤高山高原气候:青藏高原地区(2)东亚不同季节季风的风向和成因风向:冬季:东北风;夏季:东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东亚地形地势对冬夏季风的范围有何影响?由于地势西高东低,冬季风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所以冬季风影响东亚大部分地区(除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外);而夏季风由于西部地形的阻挡,主要影响东部沿海地区。

《东亚》学案

《东亚》学案

《东亚》学案一、东亚的地理位置东亚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其经纬度范围大致为 73°E 150°E,4°N 53°N。

从海陆位置来看,东亚北临西伯利亚,西接中亚,西南与南亚相邻,东临太平洋。

包括的国家有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

二、自然地理环境1、地形东亚的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多高原和山地,如青藏高原、蒙古高原等;东部多平原和丘陵,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2、气候东亚的气候类型多样,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朝鲜半岛北部以及日本的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蒙古和中国的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较少。

3、河流东亚的河流众多,主要有黄河、长江、珠江、黑龙江等。

这些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高原山地,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河流的水量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大。

4、自然资源东亚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方面,中国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铁等资源;日本的矿产资源相对匮乏,但森林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蒙古的矿产资源以煤炭、铜、铁等为主。

三、人文地理环境1、人口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日本和韩国的人口密度也较大。

人口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

2、经济东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日本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经济以出口导向型为主。

韩国也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在半导体、造船、汽车等行业表现出色。

中国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朝鲜和蒙古的经济相对较为落后,但近年来也在不断努力发展。

3、农业东亚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等。

初一下册地理东亚的教案人教版设计

初一下册地理东亚的教案人教版设计

初一下册地理东亚的教案人教版设计写教案时必须将教学内容分步骤地写妥当,还应在每一内容后注明所需的时间。

使所讲授的内容按预计时间需要进行,不至于出现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局面。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初一下册地理东亚的教案人教版,希望可以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下册地理东亚的教案人教版2021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复杂性,掌握东南亚地形、气候的一般特点,及山势中南半岛和中南半岛在地形、气候方面的差异;2、了解南亚的范围及包括的国家;3、通过使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家长和分析图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4、通过各动物区系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关系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教学重难点: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地形特点学习方法指导:1.学会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资源等方面描述一个区域层面的自然地理特证。

2.学会分析位置地形气候等要素在地里环境形成中的积极作用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总结出一个区域的突出的回顾人文地理特征。

3.学会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区域之间的差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旅游情景方式引入)你特大城市知道的狮城是那座城市吗?你相信的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在哪个国家吗?让我们一起到东南亚去旅游,你就会得到答案!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1、自主学习:读图2-1,观察东南亚的位置和构成主要组成1、说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亚洲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3、总结东南亚非常重要重要环节的地理位置(十字路口)读图2-3回答:4、东南亚地区的咽喉要道是哪里?它有什么重要的战略地位?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为什么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教师精讲点拨】日本国内需要的石油石油工业绝大部分来自于西亚,油轮必经马六甲海峡【探究结论】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资源小国,矿产资源尤其无用,要进行工业生产,就必须进口石油,沿途经过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最后到达中东。

人教版必修3 地理: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学案

人教版必修3 地理: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学案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学习目标】1.结合图文,知道产业转移的概念,区分产业转移的类型,简述产业转移的规律,了解产业转移的目的。

2.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学习重难点】以东亚产业转移为例,说明产业在国内和国际间转移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

【学习过程】一、认识产业转移1.从本质上讲,企业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什么?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思考:仅从提高利润方面考虑,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可能有哪些?1.劳动力因素读材料分析:2002——2004年劳动力价格对比表。

各国制造业雇员工资单位:美元/小时2002年2003年2004年中国(B)0.67 0.75 0.84美国(A)15.29 15.74 16.14日本(B)16.54 16.55 --法国(B)12.30 -- --马来西亚 2.78 2.90 --印度0.43 0.33 --表中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有何差异?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思考:内部交易成本包括包括哪些方面?3.市场因素思考:为什么跨国公司要到我国兴办汽车组装厂?思考影响各图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4.影响产业转移的其他因素方法指导: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寻找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在分析影响因素时,需从转移的产业部门的主导因素人手,对比分析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具体思路是:①分析影响产业部门的区位因素,确定出主导因素②对比分析产业部门转人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③综合分析,确定出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值得注意的是: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

②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方法指导: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分析分迁入地或迁出地,从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角度去分析,同时要分有利影响以及不利影响两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地理-------东亚学案
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
空间分布位置
分析区域地理特征
自然:地形、气候、河湖、植被(土壤)、资源、能源等
人文: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人口、城市等
一、东亚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1、位置
a.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
经纬度的范围:
b.海陆位置:
2、范围:东亚五国及首都
①在东亚图中,填写以下国家:中国、日本、蒙古、朝鲜、韩国及其各国首都。

二、东亚地区的地形特征
在东亚图中,填写 ( 朝鲜半岛、山东半岛)、岛屿( 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南海诸岛、台湾岛、海南岛)和边缘海( 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1、东部海岸线比较 ,沿海有许多
(1)东亚最大的群岛 东亚最大的半岛
(2)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小,
河流短促。

思考:河流短促的利弊?
2、东部部多
3、西部多
4、地势 ,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洋。

三、东亚的气候
(一)、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的成因及定义
a. 造成的
b.季风是随季节变化而风向相反的风
2、东亚季风气候显著原因 :
3、受 位置影响:分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
受位置影响:分海洋性季风(日本)和大陆性季风(我国),朝鲜半岛有过渡性
4、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别
4、大陆性季风与海洋性季风
(二)、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1)成因:
(2)特点:
(3)分布:主要分布于我国地区和
四、人口和经济
1、人口: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居民绝大部分是色人种。

(1)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
甲图哈尔滨各月气乙图东京各月气温
(成因:)
(2)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2、经济活跃-各国经济特点
(1)朝鲜: 朝鲜半岛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朝鲜的、矿产资源丰富。

(2)韩国: 较发达的国家,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以\ \ 等为主,
进出口贸易发达。

(3)日本: 是本区现代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4)蒙古: 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5)中国: 香港、台湾和东部沿海的一些地区是经济发达和新兴的工业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