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和日本_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东亚和日本导学案(打印).docx

东亚和日本导学案(打印).docx

第二节东亚与日本学习目标:1、了解东亚的范围、位置以及几个国家经济特征2、了解东业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人口和经济特征3、掌握日本的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以及发达的工农业学习重、难点:日本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及发达的工农业学习过稈:读东亚图,识别图屮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

⑴写出国家及其首都:① 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边缘海:⑥___ 、⑦、⑧_________ 、(9) ________ 、⑩。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亚最大半岛是___________________ ,最大群岛是o一、东亚1、位置范围位置「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____________ 地区(读出主要经纬线经过的国家和地区)[ 海陆位置:____________ 东部, _________ 西岸范围:东亚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等国家。

_______ 是临海国,_________ 和 ________ 是半岛国家,__________ 是群岛国家,________ 是内陆国——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

2、地形、河流①地势___ 高 _____ 低:西部多 ____ 、____ ,东部多____ 、__ ;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______ o②海岸线曲折,多____ (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 _____ (日本四岛、台湾岛等)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________ 面积狭小,河流_________ 。

3、 气候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最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 __________ 的地区 之一,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一轮复习东亚和日本导学案(共5页word 文档)

一轮复习东亚和日本导学案(共5页word 文档)

区域地理之东亚与日本导学案【学习目标】1、东亚地区东、西部地理特征的差异。

2、日本领土组成,地形和气候的特点。

3、日本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特点。

4、日本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形成集及人口分布。

5、日本的地质灾害。

【重点】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日本发达的经济【难点】东亚沿海与内陆经济的差异【主要问题】1、东亚气候的成因、区域差异、特征及与南亚季风气候的区别.2、东亚地区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的自然和经济差异。

3、日本海沿岸与太平洋沿岸降水的季节差异及其原因。

4、日本的经济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5、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原因。

6、日本将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

7、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差异。

【基础梳理】Ⅰ概况:5国,蒙、朝与中国陆邻,日、韩与中国隔海相望。

临海国-中国,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半岛国-朝鲜(平壤),韩国(首尔),岛国-日本(东京)。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地形、地势: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半岛、岛屿上多山地丘陵,河流短促,水能丰富。

(3)河流: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大河有长江、黄河、珠江等。

(4)气候: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东亚处在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东亚最明显。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②西部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较大,大陆性强。

)(5)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

黄色人种,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6)工业:朝鲜—森林矿业韩国—汽车电子服装日本—现代工业(7)农业:朝鲜半岛---水稻蒙古---畜牧业Ⅱ 30°N-45°N, 130°E-145°E,东九区樱花之国、火山地震之国。

东亚与日本导学案

东亚与日本导学案

第2 讲亚洲日本(一)本节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日本的位置特征、海陆分布,记住主要岛屿及海域名称2.记住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3.记住日本主要人文地理特征(二)自主学习:1.日本群岛构成的四个大岛是__ ___、___ __、_ ___ 、,其中面积最大的是。

2.最高的山峰是__ ___,这是一座火山,最大的平原是__ ___、3.气候类型主要有__ ___、,日本气候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__ __性4、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主要自然灾害有、等。

5.从自然资源来看,日本多____、____资源,但是____资源缺乏。

6.最大的工业带是__ ___、主要工业区:___ __、_ ___ 、、___ __、_ ___ 。

主要工业城市: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 ___ 、___ __。

7.日本主要的工业部门有哪些?(三)归纳\思考1.看地图册上日本地形图,归纳日本地形特点。

2.日本季风气候的特点与中国东部季风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3.日本传统工业主要集中于太平洋沿岸,形成一个很长的工业带,试从交通、地形、市场等方面分析原因。

4.日本新工业区的分布有何特点?形成原因有哪些?(四)巩固练习:读日本及周围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填注:四个大岛名称、日本海、朝鲜海峡、东海、太平洋(2)冬季,A地区的降水比B地多还是少?试分析原因。

(3)C岛北侧的降水较多还是少?试分析原因。

(4)日本森林资源丰富,试分析该国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

(5)日本的农业发达,耕作多采用小型机械,重视水利技术和生物技术,试分析原因。

2.2东亚与日本学案.docx

2.2东亚与日本学案.docx

第一节东亚与日本【考纲要求】1.解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城市,主要区域特征2.识记日本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考点解析】I.|东亚:90° E-160° E 20° N-40° &概况:5国,蒙、朝与中国陆邻,日、韩与中国隔海相望。

⑴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半岛国-朝鲜(平壤),韩国(汉城),岛国-日本(东京)。

⑵地形:地势西高东低,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半岛、岛屿上多山地丘陵,河流短促,水能富。

⑶气候: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东亚处在世界最大大陆-一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大洋一太平洋,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东亚最明显。

⑷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黄色人种,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II.匣]:30° -45° N, 130° -145° E,东九区。

樱花之国、火山地震之国⑴自然地理:①东亚岛国:太平洋西侧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些小岛组成;海岸曲折,港湾优良一横滨、神户最大海港。

②多山地形: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

③温湿气候: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报,夏秋遭台风。

④矿产贫乏,森林水力丰富。

⑤地狭人稠,人口超亿,东西融合的文化。

⑵发达的经济:与美国、欧盟并列成为工业最发达的三极。

①发展条件: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发展海上航运。

矿产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利用其便利海运、发达科技、高素质劳动力和高效率管理,加工原料,出口高品质工业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一贸易对象有美、中、欧, 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最快国。

②主要工业部门:钢铁(钢铁出口国,铁矿石来自澳.巴.印,福山是临海型钢铁基地)、汽车(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三菱)、造船(长崎造船厂)、电子(“硅岛”)、化学、纺织。

东亚和日本导学案

东亚和日本导学案

世界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学案学习目标1.结合地图识记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2.理解东亚地形对当地气候与河流的影响。

3.理解日本自然环境对该国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4.理解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

一、范围和位置:1、海陆位置:亚洲的_ ____部,东临_________.2、经纬位置:东亚的范围大致从东经_ ___ 到___ __北纬到__。

(在下图中标出北回归线、北纬40°、北纬50°、120°E、140°E的位置。

)3、板块位置:东亚位于____ 和两大板块交接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范围:包括、、、、五国。

5、重要地理事物:在图中标出以下地理事物名称: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E.日本海F.朝鲜半岛、G.朝鲜海峡;二、自然地理概况(一)、地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地形多种多样:东部多、;西部多、。

海岸线曲折,沿海多半岛(半岛、半岛、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海南岛等)。

注:半岛和岛屿地形特征都可概述为: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仅分布在沿海地带。

(二)、气候类型1.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显著思考: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2.东部季风气候的差异东亚背靠亚欧大陆,面向太平洋,地形多样,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东部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又由于南北热量差异大,大致以秦淮为界,以南形成冬季、夏季的季风气候,以北形成冬季、夏季的季风气候。

在东西方向上,由沿海向内陆减弱,大陆性增强。

秦岭淮河以南,日本群岛的南部,朝鲜半岛的南部为_______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亚气候的南北差异:秦岭淮河以北,朝鲜,北海道为__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与探究:东亚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三)河流:大多发源与西部山地,由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太平洋水系的河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说明:水文特征一般可以从这几方面描述:流量(流量大或小)、水位(水位变化大或小,何季节为汛期)、流速(快或慢)、含沙量(含沙量大或小)、结冰期(有或无、长或短)、凌汛(有或无)。

东亚和日本导学案

东亚和日本导学案

东亚和日本导学案课时:1课时使用时间:_____年 ___月 ___日【使用说明】(备注)1.通过自主学习,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书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3.该导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

【课标要求】1.东亚的位置、范围、东西地理特征的差异。

2.日本的位置、范围、地形与气候特征、工业、农业、经济发展特征及文化特色。

【学习目标】1、正确识记东亚的位置和范围,主要海洋、岛屿及半岛。

2、理解东亚季风的成因和特点3、会分析东亚的经济差异及原因4、识记日本的岛屿、邻海和自然条件的特点5、理解日本发达的经济、工业分布与城市。

6.了解日本的渔业和农业【学习重难点】1.东亚及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2、日本工、农业发展的特点【学习流程】●自主学习100080012001400400200(1)在上图中填注东亚五国的首都。

(2)在上图中填注日本海、太平洋、黄河和长江。

(3)在上图中用字母填注:渤海(A )、黄海(B )、东海(C )、南海(D )、台湾岛(E )、海南岛(F )、朝鲜海峡(G )、朝鲜半岛(H )、日本群岛(I )、琉球群岛(J)一、东亚1、位置和范围: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 带,海陆位置:东亚在 ,太平洋的 ,包括2、地形A 、海岸线 ,多半岛、岛屿;B 、地势C 、西部内陆多 ,东亚沿海多D 、东部半岛和岛屿上多 , 狭小,河流短促3、气候东部: 气候显著,主要包括 西部:以干旱半干旱的 气候为主。

4、人口以 人种为主,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区之一,主要民族: 、 、 、二、日本(1)在上图中填注日本海和太平洋(2)、在上图中填注日本四个大岛的名称。

(3)、在图中填:朝鲜海峡、富士山、关东平原、东京湾(4)在上图中用字母标注日本的主要城市:东京(A )、横滨(B )、名古屋(C )、大阪(D )、神户(E )、北九州(F )、长崎(G )(5)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沿岸和 沿岸的狭长地带1300 1400 4003001、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及领土组成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领土组成:(2)地形A、地形以、为主,面积狭小B、曲折,多优良港湾,、是著名港口C、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3)气候日本主要属。

第二节 东亚和日本 (第2课时·导学案)

第二节 东亚和日本 (第2课时·导学案)

第二节 东亚—日本、中亚(第2课时)撰稿人:徐保珍 审稿人: 王龙 日期17.2.17 一、学习目标考点点击目标解读 日本的位置、范围、地形与气候特征、工业、农业、经济发展特征及文化特色。

1.结合本区最新发生的地震灾害,分析地震频发的原因。

2.结合区域地图分析日本地理环境特点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双基展示1.位置和范围(1)位置:①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25°E~150°E,25°N~45°N 之间。

②海陆位置:东临A________,西临B 日本海。

以G__________为界与韩国为邻。

(2)范围:由C________、D_____ E_____、F_____4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2.自然地理特征(1)海陆:海岸线曲折,多___________,有利于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业的发展。

(2)地形:以______________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3)气候:______强,北部为___________气候,南部为______________气候。

(4)资源:矿产资源贫乏,______________资源丰富。

3.人文地理特征(1)工业①分布: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工业区:a.京滨工业区、b. ______________、c.阪神工业区、d. _______________、e.北九州工业区。

③工业部门:钢铁、______、汽车、______、纺织及电子工业等。

(2)农业①种植业:单产高,采用______农业机械,稻米基本能自给,蔬菜等仍需大量进口。

②渔业:渔业发达,捕鱼量居世界______。

三、精讲点拨1.日本地形特征怎样?易出现哪些自然灾害?2.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降雪的原因是什么?3.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4.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5.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区域地理3.1东亚与日本导学案

区域地理3.1东亚与日本导学案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3.1东亚与日本【教学目标】1.正确识记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主要海洋、岛屿及半岛。

2.理解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点以及显著的原因。

3.识记日本的岛屿、邻海、和自然条件的特点。

4.理解日本发达的经济、工业分布与城市。

5.了解日本的渔业和农业。

【教学重点】1.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2.日本的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1.东亚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2.东亚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差异。

3.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自主学习】一.东亚:在图中标出主要经纬线的度数,仔细观察经过的地区11、位置:世界上最大大洲 部,最大海洋 侧。

在图中填出太平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范围:东亚5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是临海国,________和________是半岛国家,________是群岛国家,________是内陆国。

东亚绝大部分地区在______带(五带)。

3、地形:东亚地势 高 低,西部以 和 地形为主,东部以 地形 和 地形为主,东部半岛和岛屿以 和 地形为主, 面积狭小, 河流 、 丰富。

日本多火山地震,因为位于 板块和 板块之间,地壳活动频繁。

4、气候:(1) 右图A 处气候为 ,B 处气候为 ,C 处气候为 ,D 处气候为 , E 处气候为 。

(2)东亚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 气候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冬季因为陆地降温 ,陆地上形成 高压,也叫 高压,它切断了 低压,海洋上保留了低压,在太平洋上叫 低压, 风(风向)就从陆地吹向海洋,在该风控制之下的气候特点是 ;夏季陆地升温 ,在陆地上形成 低压,也叫 低压,它切断了 高压,海洋上保留了高压,在太平洋上叫 高压, 风(风向)就从海洋吹向陆地,在该风控制之下气候特点是 。

在图中画出两种季风的风向。

二、日本:(东九区。

樱花之国、火山地震之国)填图: ① 半岛, ② 岛, ③ 岛, ④ 岛,⑤ 岛,⑥ 海,⑦ 海,⑧ 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田一中导学案———区域地理
东亚和日本
编者:周兰 审核:涂炎勋
一、学习目标
1. 东亚地区东、西部地理特征的差异
2. 日本领土组成,地形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3. 日本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特点
二、课前预习
(1)东亚
位置:纬度位置:_______________海陆位置:_______________
范围:临海国: 内陆国: 半岛国: 岛国:
地势: ,西部多 ,东部多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 、 、 )和岛屿( 、 等)
主要气候类型有:
西部:
河流水文特征: 东部:
半岛、岛屿:
二.日本
1.位置和范围
①在图中填出经纬线的度数②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 :
B :
C :
D :
2.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特点
预习检测
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

完成1~3题。

渔场
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
C.土壤
D.降水
2.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
C.土壤
D.降水
3.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是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随堂训练
在2008年樱花盛开的季节,胡锦涛主席一行圆满完成了对日本的“暖春之旅”。

此行进一步推进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

据此回答4—6题。

4.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
A.日本海
B.渤海
C.黄海
D.东海
5.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
6.5月10日胡主席参观了松下电器公司。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该公司部分电器装配厂较早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这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运输
课后练习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完成7~8题。

7.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8.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9.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迭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

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
③……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
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5)除了材料二中列举的工作外,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日本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至少答出两点)
参考答案
(1)东亚
位置:纬度位置:北纬20—60度;东经80—150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
范围:临海国:中国内陆国:蒙古半岛国:朝鲜,韩国岛国:日本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和岛屿(台湾岛、海南岛等)
主要气候类型有: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
西部:径流量小,水能资源丰富
河流水文特征:东部:径流量大
半岛、岛屿:短小急促,水能资源丰富
二.日本
1.位置和范围
①在图中填出经纬线的度数②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日本海
选择题:1-8 B B A D C B B D
9.(1)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

(2)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

(3)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谁需求量大。

(4)在濑户内海沿海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5)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任务;制定流域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政策与措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