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复习课)教学案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复习课)教学案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复习课)教学案靳利云一、本章的地位和功能本章教材突出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这一主线,前三节以乙醇、苯酚、乙醛、乙酸、乙酸乙酯为例,介绍了醇、酚、醛、羧酸、酯等含氧衍生物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用途等方面的知识。

第四节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将多种类型的有机物的繁多性质和反应,以及合成与应用串联为有机的整体,实现对官能团和各类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认识和应用。

建立起结构、性质、反应、合成之间的有机联系,凸显有机化学的价值。

二、设计意图:了解高考三、课程标准要求:主题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1.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2.根据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

四、教学重点:1、在掌握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反应类型、相互转化的基础上,了解有机合成的应用2了解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技巧四、教学过程一、基础盘点(二)有机合成与推断题常见的突破口:1、由性质推断(填写官能团的结构式或物质的种类)①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

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③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其中、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④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的有机物必含有。

⑤能与钠反应放出H2的有机物必含有。

⑥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或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有机物中必含有。

⑦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为、。

⑧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为、。

⑨遇FeCl 3溶液显紫色的有机物必含有。

⑩能发生连续催化氧化的有机物是含有的醇。

比如有机物A 能发生如下催化氧化反应:A → B →C ,则A 应是,B 是,C 是。

2.由反应条件推断(1)当反应条件为NaOH 醇溶液并加热时,必定为的消去反应。

(2)当反应条件为NaOH 水溶液并加热时,通常为的水解。

高中化学《烃的含氧衍生物 归纳与整理》教案 新人教选修5

高中化学《烃的含氧衍生物 归纳与整理》教案 新人教选修5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醇的类型以及其分类标准2.认识醇的物理性质3.掌握醇的结构特征及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表格的数据,使学生学会利用曲线图表分析有关数据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即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醇的结构特征及化学性质教学难点:醇的结构特征及化学性质课时安排:三课时组织教学:引入:现在有下面几个原子团,请同学们将它们组合成含有—OH的有机物。

CH3——CH2—,—OH ,分析讨论:第一类—OH直接与烃基相连的;第二类—OH直接与苯环相连的。

【讲解】:在上述例子中,我们把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醇;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形成的化合物叫做酚。

相同点:官能团都是羟基不同点:酚中的羟基直接和苯环相连,醇是羟基直接和链烃基相连的化合物。

【过渡】醇和酚分子结构中都有羟基(—OH),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这一讲,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醇的有关知识一、醇1、醇的分类一元醇:分子种植含有一个羟基的醇。

如 CH3OH 、CH3CH2OH 饱和一元醇通式:C n H2n+1OH二元醇:分子中含有两个羟基的醇。

如 CH2 OH CH2OH 乙二醇多元醇:分子中含有三个羟基或多个羟基的醇。

如CH2 OH CHOH CH2 OH 丙三醇【思考与交流】请仔细阅读对比教材P49页表3-1、3-2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或作出什解释?分析较多数据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数据变化的曲线图来。

同学们不妨试试。

【讲解】氢键是醇分子中羟基中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的相互吸引力。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部分有机化学基础第3单元烃的含氧衍生物教案苏教版选修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部分有机化学基础第3单元烃的含氧衍生物教案苏教版选修

烃的含氧衍生物考纲定位核心素养1.驾驭醇、酚、醛、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2.了解烃的衍生物的重要应用以及烃的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3.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4.依据信息能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途。

1.宏观辨识——从不同角度相识醇、酚、醛、羧酸、酯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微观探析——从组成、结构上探析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形成“结构确定性质”的观念。

3.科学探究——依据试验目的或合成目标,设计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或合成探究方案,并进行试验操作。

4.模型相识——领悟有机物的衍变关系“烯→醇→醛→酸→酯”转化模型,了解转化的原理。

考点一| 醇与酚1.醇、酚的概念(1)醇是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饱和一元醇的分子通式为C n H 2n+1OH(n ≥1)。

(2)酚是羟基与苯环干脆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最简洁的酚为苯酚(OH)。

(3)醇的分类提示:(1)醇与酚的官能团均为羟基(—OH);(2)—OH 与链烃基相连构成醇,如;—OH 与苯环干脆相连构成酚,如;(3)酚与芳香醇属于不同类别的有机物,不属于同系物;(4)在醇分子中,同一个碳原子上不能连接2个或2个以上的—OH 。

因为――→转化。

2.醇的结构与性质(1)乙醇的组成和结构(2)醇的物理性质及改变规律 ①溶解性低级脂肪醇易溶于水,高级脂肪醇难溶于水。

②密度一元脂肪醇的密度一般小于1 g·cm -3。

③沸点a .直链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渐渐上升。

b .醇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

(3)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醇的化学性质以乙醇为例试剂及条件断键位置 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Na ① 置换 2C 2H 5OH +2Na ―→ 2C 2H 5ONa +H 2↑ HBr ,加热 ②取代C 2H 5OH +HBr ――→△C 2H 5Br +H 2O O 2(Cu), 加热 ①③ 氧化2C 2H 5OH +O 2――→Cu △2CH 3CHO +2H 2O浓硫酸, 170 ℃②④ 消去C 2H 5OH ――→浓硫酸170 ℃CH 2===CH 2↑+H 2O浓硫酸, 140 ℃ ①②取代2C 2H 5OH ――→浓硫酸140 ℃C 2H 5OC 2H 5+H 2OCH 3COOH (浓硫酸,①取代 (酯化)CH 3COOH +C 2H 5OH加热)浓硫酸△CH 3COOC 2H 5+H 2O 3.酚的结构与性质 (1)苯酚的组成和结构(2)苯酚的物理性质①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有特别气味,易被空气氧化呈粉红色。

高二化学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章末复习教案

高二化学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章末复习教案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二节醛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醛类的概念及结构特征2、了解醛类的分类标准及类型3、掌握乙醛与银氨溶液的反应4、了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来学习乙醛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然后通过适当的练习题将其性质加以强化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实验能力,利用醛类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介绍使学生知道醛类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教学难点醛的氧化反应课时安排4 课时教学过程:【引入】前面学习了乙醇的知识,乙醇在加热和Cu 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成了醛,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今天我们将学习乙醛的结构与性质。

一.醛类1.概念及结构特点:分子里由烃基和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分子中的官能团是是醛基可以简写为-CHO.[思考与讨论 ]: 醛基的书写和分类①醛基不能写成-COH②醛一定含有醛基,但含有醛基的不一定是醛类物质,如葡萄糖,但他们都具有醛的化学性质。

2.醛的分类分类标准物质类别举例根据分子中醛基所连脂肪醛乙醛(脂肪醛)烃基的不同分类芳香醛苯甲醛(芳香醛)根据分子中醛基数目一元醛乙醛(一元醛)的多少二元醛乙二醛(二元醛)多元醛根据烃基是否饱和饱和醛乙醛(饱和醛)不饱和醛丙烯醛(不饱和醛)【过渡】认识和了解了醛的分类以及三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接下来了解一下醛的通式及表示方法3.醛的通式①饱和一元醛的结构式通式为:或简写为RCHO 。

②分子式通式可表示为C n H 2n O4、醛类的主要性质:①醛类分子中都含有醛基官能团,它对醛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

②推测出醛类物质可能能和H 2发生加成反应,与银氨溶液及新制的Cu( OH)2反应。

【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醛类的有关知识,对醛类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讨论乙醛的有关性质。

二、乙醛1.乙醛的结构分子式: C2H 4O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O 官能团:— CHO 或(醛基)【设问】乙醛的结构简式为什么不能写成CH 3COH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因为在乙醛的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羟基。

北京市高二化学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强化篇)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全册化学教案

北京市高二化学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强化篇)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全册化学教案

烃的含氧衍生物课题烃的含氧衍生物(章节复习)------强化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根据考纲和常见高考题型分析,强化对本章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与归纳,提升对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结构及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结合考点归纳整理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与应用教学难点探究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质理论的综合应用教学设计环节师生活动回顾思考【热身训练,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并点评】1下列物质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相应的烯烃,又能氧化生成相应的醛的是( B)A.CH3OH B.CH2OHCH2CH3C.(CH3)3COH D.(CH3)2COHCH2CH32.某一有机物A可发生下列反应:已知C为羧酸,且C、E均不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可能结构有( B ) A.1种B.2种 C.3种D.4种组内讨论展示归纳【过渡】本章节在高考中有哪些考点和题型,如何通过复习达成目标?考纲展示:1.了解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特点和主要用途,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2.从官能团的角度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并能例举事实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3.了解烃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4.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

考纲解读考点一:醇、醛、酸的相互转化关系考点二:醛基的检验考点三: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讨论】考点突破:考点一:醇、醛、酸的相互转化关系1.A B C(1)若A为醇,在醇的催化氧化中只有伯醇(即—CH2OH)才能氧化为醛可酸,伯醇()只能氧化为酮(),不能进一步氧化,而叔醇()不能被氧化,则B为相同碳原子的醛,C为相同碳原子的羧酸。

(2)若A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至170℃时产生能使溴水褪色的气体,则A为乙醇,B为乙醛,C为乙酸。

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复习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20170607432.doc

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复习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20170607432.doc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烃、烃的衍生物的性质。

2.完成各衍生物间相互转化的网络。

【本章复习任务】1.通过阅读P68,完成:(1)按照课本设计的表格形式归纳整理烃、烃的衍生物的基本知识,完成P68页表。

(2)请按照课本设计的表格形式归纳整理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完成表二。

2.通过阅读P69页,熟练掌握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网络图,能写出各步反应的方程式(26个反应);并判断其反应类型填入课本表格中。

3.总结重要官能团的引入方法。

【自主检测】2013年安徽高考化学题(16分)有机物F是一种新型涂料固化剂,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去):(1)B的结构简式是;E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2)由C和E合成F的化学方程式是。

(3)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苯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①含3个双键②有一个环③无甲基④只有一种氢(4)乙烯在实验室可由(填有机物名称)通过(填反应堆类型)制备。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属于饱和烃 b.D与乙醛的分子式相同c.E不能与盐酸反应 d.F可以发生酯化反应2.芳香化合物A 、B 互为同分异构体,A 经①、②两步反应得C 、D 和E 。

B 经①、②两步反应得E 、F 和H 。

上述反应过程、产物性质及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E 只能得到两种一溴取代物,I(过氧乙酸)的结构简式为:(1)写出E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2)A 有两种可能的结构,写出相应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F 和小粒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4)写出F 与H 在热和浓H 2SO 4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在(4)写出F 与H 在热和浓H 2SO 4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B 、C 、D 、F 、G 、I 化合物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附本章关系图 一、典型物质间的转化不饱和烃二、双官能团转化三、有机合成(一)有机合成思路:所谓“有机合成”,就是用一种有机物通过合理途径生成另一种有机物。

烃的含氧衍生物教案.doc

烃的含氧衍生物教案.doc

烃的含氧衍生物教案篇一:烃的含氧衍生物教学设计01第一周第二课时课题: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1)(第一课时)篇二:烃的含氧衍生物教学设计03第一周第四课时课题: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1)(第三课时)篇三: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教学设计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教学设计甘肃省清水县第六中学车琳第一节醇酚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乙醇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2.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官能团,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特性,知道官能团决定了化合物的化学特性,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增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独有情感,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乙醇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乙醇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教学策略:实验探究、合作交流、谈话讨论教学进程【课前研读】(提示:请同学课前务必完成!)一、醇醇类的官能团是羟基,它决定醇的通性。

2、分类按羟基数目分为、、乙二醇的结构简式为可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

丙三醇的结构简式为,俗称,主要用于制造日用化妆品和消化甘油。

3、通式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饱和多元醇的通式4.物理性质(1)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的沸点远远高于。

(2)碳原子数目相同的醇,羟基数目越多,沸点。

(3)随着碳原子数目的增加,醇的沸点。

(4)1-3个碳原子的醇色中性液体,有气味,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

4-11个碳原则的醇,状液体,溶于水。

12个碳原子以上的醇,色味蜡状固体,溶于水。

5.命名简单命名:丁醇:CH3CH2CH2 CH2OH新戊醇:(CH3)3CH2CH2OH系统命名:选择有羟基的最长链为主链;从靠近羟基的一端开始编号。

CH3CHOH CH2CH32-丁醇二、乙醇1.乙醇的分子结构乙醇的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____ _或___ ,电子式为_____,官能团为______思考:①怎样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②怎样除去乙醇中的水?2.物理性质乙醇俗称______,它是一种____色、透明而具有________味的液体,密度比水___,沸点是78℃,易挥发,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烃的含氧衍生物教学设计复习课

烃的含氧衍生物教学设计复习课
三、醇的化学性质规律
教学过程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投影]填表(见下表)
取代产物结构简式
官能团
名称
乙烷分子里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
苯分子里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
甲苯分子里甲基上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
通过练习,同学们对酚的结构有了深刻的理解。
[投影]
酚: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如: ─OH
醇:羟基与链烃基相连的化合物。如:C2H5─OH(脂肪醇)、 ─CH2─OH(芳香醇)。
不能形成 双键,不能被氧化成醛或酮。
2、消去反应发生的条件和规律: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意见:
[随堂练习]阅读课本P48“资料卡片”,用系统命名法对下列物质命名:
__2-丙醇___ _间位苯乙醇_ __1,2-丙二醇___
[投影]表3-1相对分子量相近的醇与烷烃的沸点比较表:
[投影]图3-2
[讲]在有机化合物中,具有羟基(—OH)、氨基(—NH2)、醛基(—CHO)、羧基(—COOH)等官能团的分子之间,也能形成氢键。因此,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相比,醇具有较高的沸点;同时,这些有机分子与水分子之间也可以形成氢键,因此含有这些官能团的低碳原子数的有机分子,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随堂练习]关于醇类物质发生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情况分析:
(1)以下醇类哪些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_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③
那么,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类必须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2)以上醇类哪些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燃烧除外)?那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醇类必须具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三、醇的化学性质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复习课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地位和功能
本节复习课是在学习了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全章内容,并与上一节进行了专项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设置的针对性习题课,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有机物的鉴别和除杂;强化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加深对反应类型:如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消去反应的认识及性质应用,体会有机化学特有的魅力,体验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广泛应用,激发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学习了必须2第三章和选修5前三章的有机学习,已经掌握了有机结构特点、有机反应类型、官能团性质及同分异构的书写,而且高二学生逻辑推理、分析归纳能力已经初步完善并日趋成熟,但是基础知识存在不扎实,有机结构书写不规范,同分异构体书写不能有序思维等问题,这都是需要不断的规范和强化。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本章知识点的复习,加深对醇、酚、醛、羧酸及酯的结构与性质的了解;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复习及有目的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通过分析习题培养学生分析解题的思维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总结,培养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含氧衍生物的相关性质的理解记忆及应用;
含氧衍生物的同分异构的书写。

教学难点:含氧衍生物的相关性质的理解记忆及应用;
含氧衍生物的同分异构的书写。

五、教学过程
5. 某酯的分子式为C
6H
12
O
2
,其转化关系如下所示:
若A、C都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该酯的可能结构有( ) A.3种 B.4种 C.5种 D. 6种
提问:酯水解的两种途径和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

6. 分子式为C
5H
8
O
2
的有机物,能使溴的CCl
4
溶液褪色,
也能与NaHCO
3
溶液反应生成气体,则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最多有 ( )
A.5种 B.6种 C.7种 D. 8种
总结: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思维方式:分子式→不饱合度→根据信息提示确定官能团或者原子团的种类及位置。

思考回答整理
( )
该有机物最多可以和3 mol NaOH反应
该有机物容易发生加成、取代、中和、消去等反应
②可以跟溴加成③可以将KMnO酸性溶液还原
1
2
提问相关有机物特性并进行分析(双选)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对此有机物的下列叙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