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考试说明@@@@@@@@@@@@

合集下载

2013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各科详细解读

2013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各科详细解读

2013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各科详细解读2013年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已经发布,它是今年中考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不但能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原则和要求,还能够了解试卷中会出现哪些题型;在不同的题型中,要考查哪些知识和能力;通过样题了解试卷的整体布局,了解整个试卷和不同题目基本的难易程度。

因此,它对考生的指导意义重大。

下面我们为大家分析今年的重大变化以及应对变化的建议。

2013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2013年中考考试说明,秉承了稳中有变的原则,在考试性质、考试方式、考试时间、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和要求方面与去年是相同的。

与2012年考试说明相比,有以下不同,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语文科目对考试内容及分配比例划分的更细致。

2012年考试内容及分配比例包括三大部分,其中基础积累约占30分,理解感悟约占40分,表达交流占50分;2013年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其中语文基础约占12分,语文积累约占8分,综合性学习约占10分,文言文阅读约占10分,现代文阅读约占30分,作文占50分。

二、将2012年的“题型示例”调整为“参考样题”。

部分样题有调整,需要重点强调的是选择题中的第9题,该题是针对病句的考查,题干要求依据语段内容,选择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选项。

该题型体现了以下特点:1.实践性:引导学生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辨析、修改病句。

2.综合性:句式、句意、语序等和句子有关的因素都会涉及。

3.学生即使没有完整的语法体系,也可以凭借好的语感来辨析、判断病句。

需要考生重点注意该类型的病句试题。

三、附录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

附录二“文言文阅读篇目”新增一篇《祖逖》,阅读篇目总数由原来24篇增至25篇。

附录五“词语表”增删调换,词语总量不变,四字成语调换10个,俗语调换5个,选取原则为生活中常用并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增加的四字词语不谋而合重蹈覆辙耳濡目染既往不咎坚不可摧略胜一筹目不暇接舍本求木殊途同归一脉相承增加的俗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总之,2013年的中考试说明立足点高,充分体现了能力测试的要求2013年中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今年的考试说明与往年对比,不变有哪些?变化的又有哪些?首先,考试说明在考试要求的变化。

2013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3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3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 解析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在《关于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第二阶段行动计划(2013-2015)》中,北京市提出了总计约3 960亿元的投资计划。

将3 96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应为 A . 39.6×102 B . 3.96×103 C . 3.96×104 D . 3.96×104 答案:B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10n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3 960=3.96×103 2. 43-的倒数是 A . 34 B . 43 C . 43- D . 34-答案:D解析:(0)a a ≠的倒数为1a ,所以,43-的倒数是34- 3. 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5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4,5,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其标号大于2的概率为 A .51 B . 52 C . 53 D . 54答案:C解析:大于2的有3、4、5,共3个,故所求概率为534. 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a ∥b ,∠1=∠2,若∠3=40°,则∠4等于A . 40°B . 50°C . 70°D . 80° 答案:C解析:∠1=∠2=12(180°-40°)=70°,由两直线平行,内错相等,得 ∠4=70°。

5. 如图,为估算某河的宽度,在河对岸边选定一个目标点A,在近岸取点B,C,D,使得AB⊥BC,CD⊥BC,点E在BC上,并且点A,E,D在同一条直线上。

若测得BE=20m,EC=10m,CD=20m,则河的宽度AB等于A. 60mB. 40mC. 30mD. 20m答案:B解析:由△EAB∽△EDC,得:CE CDBE AB=,即102020AB=,解得:AB=406. 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答案:A解析:B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C只是轴对称图形;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只有A符合。

2013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答案

2013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答案

2140(24OC AP x x =-≤
111240(x x -
)在ABCD中,
2
=,且
DF CE
在ABCD中,∵
在CEDF中,

∴在Rt DHE
20.【答案】(1)见解析
(2)
与O分别相切于点
∠=︒∴
E
90
=,∵tan
6
21124
a a a =
22
1tan 302MF ︒=
33612a a =1sin302AD ︒=21133224
SD AN x x x ==
2
∵O 的半径为根据切线长定理得出O 的左侧还有一个切点,使得组成的角等于点是O 的关联点,11,22D ⎛⎫ ⎪⎝⎭
,2),(23,0F 点一定是O 的关联点,而在O 上不的连线的夹角等于中,O 的关联点是,D E ;
要刚好是C 的关联点,需要点到C 的两条切线P A 和30CPB ∠=︒sin BC PC CPB
=∠C 的关联点,则需点d 满足0≤由上述证明可知,考虑临界点位置的垂线OH ,垂足为为O 的关联点,则点为K 的关联时,则上的所有点都是某个圆的关联点,这个圆的半径
点是O的关联点,进而得出,与O的关系;
到C的两条切线之间所夹的角为60︒,进而得出
2
≤,再考虑临界点位置的进而得出m
d r
上的所有点都是某个圆的关联点,欲使这个圆的半径最小,则这个圆的圆心应在线段
K的关联时,则。

2013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答案

2013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答案
【提示】(1)令 求出y的值,即可得到点A的坐标,求出对称轴解析式,即可得到点B的坐标;
(2)求出点A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 ,然后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答即可;
(3)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判断在 这一段与在 这一段关于对称轴对称,然后判断出抛物线与直线l的交点的横坐标为 ,代入直线l求出交点坐标,然后代入抛物线求出m的值即可得到抛物线解析式.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17.【答案】2.5平方米
【解析】解:设每人每小时的绿化面积x平方米,由题意,得
,解得:
经检验, 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每人每小时的绿化面积2.5平方米.
【提示】设每人每小时的绿化面积x平方米,根据增加2人后完成的时间比原来的时间少3小时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2)找出k范围中的整数解确定出k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满足题意k的值.
【考点】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四、解答题
19.【答案】(1)见解析
(2)
【解析】证明:(1)在 中, ,且 .
∵F是AD的中点,∴ .
又∵ ,∴ ,且 ,
∴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
(2)解:如图,过点D作 于点H.
(3)求出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推出 ,求出 ,
得出方程 ,求出即可.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旋转的性质.
25.【答案】(1)①

(2)
【解析】解:(1)①如图1所示,过点E作 的切线设切点为R,
∵ 的半径为1,∴ ,∵ ,∴∠ ,
根据切线长定理得出 的左侧还有一个切点,使得组成的角等于 ,∴E点是 的关联点,

2013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及详细分析评论

2013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及详细分析评论

2013年北京中考数学真题评析:难度有所下降
2013年中考报道学而思兰清2013-06-25 13:57
特点九、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深入理解能力逐渐加大。

解答题第23题第三小问,重点考察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的深入理解,难度较大。

最后,笔者衷心祝愿2013年广大学子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高中。

同时祝愿决战2014中
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学而思(微博)中考研究中心中考研究办公室兰清)
2013年北京中考数学试卷题型结构分布
摘要:2013年北京中考数学试卷题型结构分布
(一)试卷分数、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试卷知识内容分布
数与代数约60分
空间与图形约46分
统计与概率约14分
(三)试卷试题难易程度分布
较易试题约60分
中等试题约36分
较难试题约24分
(四)试卷题型分布
选择题约32分
填空题约16分
解答题约72分。

2013年北京中考数学试卷解析:计算题

2013年北京中考数学试卷解析:计算题

2013年北京中考数学试卷解析:计算题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mx2-2mx -2 m≠0 与y轴交于点A,其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B.求点A,B的坐标;设直线l与直线AB关于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求直线l的解析式;若该抛物线在-2 x -1这一段位于直线l的上方,并且在2 x 3这一段位于直线AB的下方,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考点】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综合题。

【难度】中等。

【点评】前两问都比较简单,第三问有一定难度,考察学生对于函数图象平移的理解,以及对于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的运用。

此题的关键在于临界点讨论需要同学们能够表示出临界点的坐标,带入直线解析式即可得到n的取值范围该题目在初三强化提高班讲座1 专题讲座第八章总复习讲座2 综合复习部分做了专题讲解,中考原题与讲义中给出的题目十分相似,考查的知识点及解题方法完全相同。

【解析】24.在△ABC中,AB=AC,BAC=α,将线段B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D.如图1,直接写出ABD的大小;如图2,BCE=150°,ABE=60 °,判断△ABE的形状并加以证明;在的条件下,连接DE,若DEC=45°,求α的值。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难度】中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运用,该题目在初三强化提高班讲座1 专题讲座第八章总复习讲座2 综合复习部分做了专题讲解,中考原题与讲义中给出的题目十分相似,考查的知识点及解题方法完全相同。

【解析】25.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P和⊙C,给出如下定义:若⊙C上存在两个点A,B,使得APB=60°,则称P为⊙C的关联点。

当⊙O的半径为1时,①在点D,E,F中,⊙O的关联点是_______;②过点F作直线l交y轴正半轴于点G,使GFO=30 ,若直线l上的点P是⊙O的关联点,求m的取值范围;若线段EF上的所有点都是某个圆的关联点,求这个圆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

北京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

北京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

北京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
中考网为您提供中考试题及答案:《2014年中考真题》《2014年中考试题答案》
2013年中考数学考试已经圆满结束,2014年中考即将来临,()小编已为大家整理出北京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帮助各位同学们对自己的数学成绩进行预估,敬请各位考生关注()中考频道其他科目的试题及答案的公布。

点击下载:北京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
点击下载:
北京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
以上是()小编已为大家整理出的北京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word 版),更多内容请查看精品2013年中考试卷及答案专题。

2013北京中考考试说明解读

2013北京中考考试说明解读

2013年北京中考考试说明解读:语文2013年中考考试说明,秉承了稳中有变的原则,在考试性质、考试方式、考试时间、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和要求方面与去年是相同的。

与2012年考试说明相比,有以下不同,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语文科目对考试内容及分配比例划分的更细致。

2012年考试内容及分配比例包括三大部分,其中基础积累约占30分,理解感悟约占40分,表达交流占50分;2013年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其中语文基础约占12分,语文积累约占8分,综合性学习约占10分,文言文阅读约占10分,现代文阅读约占30分,作文占50分。

二、将2012年的“题型示例”调整为“参考样题”。

部分样题有调整,需要重点强调的是选择题中的第9题,该题是针对病句的考查,题干要求依据语段内容,选择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选项。

该题型体现了以下特点:1.实践性:引导学生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辨析、修改病句。

2.综合性:句式、句意、语序等和句子有关的因素都会涉及。

3.学生即使没有完整的语法体系,也可以凭借好的语感来辨析、判断病句。

需要考生重点注意该类型的病句试题。

三、附录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

附录二“文言文阅读篇目”新增一篇《祖逖》,阅读篇目总数由原来24篇增至25篇。

附录五“词语表”增删调换,词语总量不变,四字成语调换10个,俗语调换5个,选取原则为生活中常用并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增加的四字词语不谋而合重蹈覆辙耳濡目染既往不咎坚不可摧略胜一筹目不暇接舍本求木殊途同归一脉相承增加的俗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2013年北京中考考试说明解读:数学首先,考试说明在考试要求的变化。

在数学学科中考注重考查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考查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意识等,新说明又提出了一些关键词,比如几何直观、模型思维、创新意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北京中考数学考试说明一、考试范围数学学科考试以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的规定为考试范围,参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和精神,适当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教材和教学实际情况。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考试内容是指《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规定的学习内容。

关于考试内容的要求划分为A、B、C三个层次。

A:能对所学知识有基本的认识,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并能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辨认,或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并能指出此对象与有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B: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和简单的实际问题。

C:能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和运算等思维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及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实现对特定的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数学学科中考注重考查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考查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等.红色:删除蓝色:原有的情况下进行修改的变化绿色:新添内容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细目表考试内容考试要求A B C数与代数数与式有理数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会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无理数了解无理数的概念能根据要求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平方根、算术平方根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了解平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平方运算的方法,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立方根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立方根会用立方运算的方法,求某些数的立方根实数了解实数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实数运算数轴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对应关系会借助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相反数会用有理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意义,会求实数的相反数掌握相反数的性质绝对值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的意义,会求实数的绝对值会利用绝对值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化简问题和计算问题有理数运算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能运用的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问题有理数的运算律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用有理数的运算律简化有理数运算近似数、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代数式了解代数式,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列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意义或几何意义代数式的值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代数式的值或特征,推断这些代数式反映的一些规律。

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所提供的资料,合理选用知识和方法,通过代数式的适当变形求代数式的值整式了解整式的有关概念整式的加法和减理解整式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法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法和减法能运用整式的加减法运算则运算运算对多项式进行变形,进一步解决有关问题整数指数幂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用幂的性质解决简单计算问题整式的乘法理解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与加法的混合运算能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相应的代数式的变形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理解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了解其几何背景能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能根据需要,运用公式进行相应的代数式的变形因式分解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及其与整式乘法之间的关系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利用公式不超过两次)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能运用因式分解的知识进行代数式的变形,解决有关问题分式的概念了解分式的概念,能确定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能确定使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式的性质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变形能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分式的运算理解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会选用恰当方法解决与分式有关的问题二次根式及其性质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会确定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能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对代数式作简单变形;能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字母的值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理解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会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数与代数方程与不等式方程知道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方程解决有关问题方程的解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会由方程的解求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值;会用观察、画图等方法估计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中的各个步骤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会解含有字母系数(无需讨论)的一元一次方程(无需讨论)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元一次方程(组)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知道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的意义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会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分式方程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会对分式方程的解进行检验会运用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元二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理解配方法,会用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理解各种解法的依据能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确定二次项系数中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断跟的情况会由方程的解求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值能利用根的判别式说明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及由方程根的情况确定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取值范围;会用配方法对代数式作简单的变形;会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不等式(组)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组)不等式的性质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会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的意义,会在数轴上表示或判定其解集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根据条件求整数解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问题函数函数及其图象了解常量和变量的意义;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能举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出函数的实例;会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函数值规律,并用函数加以表示;结合函数关系的分析,能对变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初步推测;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一次函数理解正比例函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了解一次函数的意义,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会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会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其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反比例函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能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二次函数能结合实际问题情境了解二次函数的意义;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通过分析实际问题的情境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能从图象上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会根据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其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会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能用二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解决二次函数与其他知识综结合的有关问题空间与图形图形与证明命题了解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并知道原命题成立时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列举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推理与证明理解证明的必要性;了解反证法的含义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证明的过程要步步有据会用归纳和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图形与坐标平面直角坐标系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变化;会由点的特殊位置,求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了解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征的坐标中相关字母的范围;会求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会求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视图和展开图会画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球除外)三者之间的关系;观察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图片,并能对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作简单的描述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实物原型;能根据直棱柱、圆锥的展开图判断立体图形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实物的阴影;了解视点、视角的涵义,并能在简单的平面图和立体图中表示;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线段、射线和直线会表示点、线段、射线、直线,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结合图形理解两点之间距离的概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并能进行与线段有关的简单计算会用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会用线段中点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会运用两点之间的距离解决有关问题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角与角平分线会识别角并会表示;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换算;会度量角的大小及进行简单的计算;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并会表示会用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角的平分线;会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结合图形认识角与角之间的数量关系相交线与平行线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等角(同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了解线段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会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简单问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知道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会按边或角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及三边关系;会画三角形的主要线段;知道三角形的内心、外心和重心会用尺规作给定条件的三角形;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会按要求解决三角形的边、角的计算问题;能用三角形的内心、外心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掌握会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并会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解决有关问题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概念,会识别这三种图形;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能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简单问题会运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会求第三边长会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简单问题;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会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会利用三角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全等三角形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了解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会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有关问题会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有关问题多边形了解多边形及正多边形的概念;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知道用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了会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计算问题;能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能依据条件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了解特殊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分解与拼接简单图形平行四边形会识别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判定和性质,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简单问题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会识别矩形、菱形、正方形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判定和性质,会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简单问题会运用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梯形会识别梯形、等腰梯形;了解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掌握梯形的概念,会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简单问题锐角三角函数了解锐角三角函数(sinA,cosA,tanA);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由某个锐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会求这个角的其余两个三角函数值;会计算含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式的值能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解直角三角形知道解直角三角形的含义会解直角三角形;能根据问题的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会解由两个特殊直角三角形构成的组合图形的问题能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圆的有关概念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会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能利用圆的有关概念解决简单问题圆的性质知道圆的对称性,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能用弧、弦、圆心角的关系解决简单问题,能用垂径定理解决有关问题能运用圆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圆周角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知道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会求圆周角的度数,能用圆周角的知识解决与角有关的简单问题能综合运用几何知识解决与圆周角有关的问题弧长会计算弧长能利用弧长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扇形会计算扇形面积能利用扇形面积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圆锥的侧面积和会求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能解决与圆锥有关的简单实际全面积问题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了解切线的概念,理解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了解切线长的概念能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会根据切线长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利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解决简单问题能解决与切线有关的问题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能利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简单问题空间与图形图形与变换轴对称了解图形的轴对称,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了解物体的镜面对称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掌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掌握基本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能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平移了解图形的平移,理解平移中对应点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的性质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依据平移前、后的图形,指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能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旋转了解图形的旋转,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会识别中心对称图形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能依据旋转前、后的图形,指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能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图形的相似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会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会利用线段的比例关系求未知线段;了解黄金分割;知道相似多边形及其性质;认识现实生活中物体的相似;了解图形的位似关系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问题;会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图形的相似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利用位似变换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统计统计数据的收集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知能根据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与概率道抽样的必要性及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息;能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测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在具体问题中,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数据的处理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包括加权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与方差能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或离散程度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并能比较清晰地表达统计图表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能利用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频数与频率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能利用频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概率事件了解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随机事件的含义概率了解概率的意义;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可以用频率估计概率会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注:对于尺规作图题,要求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