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式教学教案

初中化学式教学教案主题:化学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法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式的基本概念;2. 掌握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规则;3. 能够正确表示给定化合物的化学式。
教学重点:1. 元素符号的含义和命名规则;2. 化学式的表示法和书写规则。
教学难点:1. 理解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对应关系;2. 掌握化学式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教学课件;2. 实验室演示材料;3. 手册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识1. 展示化学式的示例,让学生猜测化学式的含义;2.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式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学习元素符号1. 解释元素符号的含义和命名规则;2. 让学生练习识别和书写元素符号。
三、学习化学式的表示法1. 解释化学式的基本规则和表示方法;2. 演示如何根据元素符号组成化学式。
四、练习与应用1. 让学生完成几道练习题,巩固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2. 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化合物名称,写出对应的化学式。
五、实验演示1. 展示几种化合物的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式在实验中的应用;2.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化学式。
六、总结与讨论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化学式的基本知识;2. 引导学生讨论化学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题;2. 自行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化学式的知识。
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作业,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问题,调整下节课的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式教案5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式教案5篇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式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式教案1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是高中化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通过对初中化学的学习,了解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而在前一专题中又学习了化学键的相关知识:一般来说,化学键的键能越大,键就越牢固,物质的化学活性就越小。
在此既基础上,就比较容易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首先取决于反应物分子的内部结构即内因,外界条件如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在必修1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可逆反应的概念,此时,通过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化学反应的限度,知道什么事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
因此,教材编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从易到难,层层推进,保持了学习的连贯性。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并能用于说明有关问题。
2、认识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过程与方法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问题,所以把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定为本节重点。
初中化学优秀教案化学式

初中化学优秀教案化学式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式的表示方法,理解其应用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化学式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化学式的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概念讲解
1. 什么是化学式?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2. 化学式的组成:原子符号和下标数字。
3. 化学式的种类:分子式、离子式、化合价式。
二、例题练习
1. 编写氧气、氧化钠和氧化铁的化学式。
2.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数量。
三、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1. 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方程式。
2. 通过化学式平衡方程式。
四、实践应用
1. 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验,并编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在实验中使用化学式计算反应中的物质的数量变化。
五、拓展延伸
1. 探究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守恒定律。
2. 通过化学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
教学总结:化学式是化学反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掌握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和应用对于理解化学反应过程至关重要。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化学式,深入理解化学知识的精髓。
化学式化合价教学设计

化学式化合价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式和化合价的概念,并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本设
计适用于中学高中化学教学,包括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前置知识、教学活动和巩固练习。
前置知识
在开始教学之前,需要考虑学生的前置知识,包括化学基础知识、化学计算和简单的
化学实验。
如果学生对这些知识缺乏理解或熟练掌握,可以在教学前加强知识点的学习和
练习。
教学活动
1. 化学式的概念
在教学化学式的概念时,可以使用实验、模型和演示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
践中理解化学式的概念。
例如,通过混合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实验,引导学生理解电离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离子化学式的推导。
2. 化合价的概念和计算
在教学化合价的概念和计算时,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演示、绘图和计算训练等。
例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原子的化合价,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元素的组合和计算。
学生
可以使用化学元素卡片,对不同元素的原子组合进行组合和计算,从而加深他们的印象。
3. 化学式的推导和计算
在教学化学式的推导和计算时,可以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应用其化学知识推
导和计算不同化学式的组成。
例如,通过测量乙酸铝中铝的质量和酸根的质量,学生可以
推导出乙酸铝的化学式。
巩固练习
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可以通过练习和测试来检验其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以下是
一些练习题:
1. 氧化钠的离子化学式是什么?
结论。
化学初中常见化学式教案

化学初中常见化学式教案主题:化学式教学目标:1. 认识常见的化学元素及其符号;2. 熟练掌握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方法;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习题。
教学重点:1. 化学元素及其符号;2. 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1. 熟练掌握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方法;2. 理解化学式中元素的比例关系。
教学准备:1. 教案、课件、白板、彩色笔;2. 适量的化学元素周期表。
教学内容:一、引入老师出示化学元素周期表,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化学元素周期表上有哪些元素?它们各自的符号是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化学元素及其符号。
二、讲解化学式的含义及书写方法1. 通过实例向学生介绍化学式的含义,即用元素符号表达化合物的构成。
2. 讲解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包括简单的一元素化合物和多元素化合物的书写规则。
三、练习化学式的书写1.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式书写练习,如H2O、CO2等;2. 给学生一些包含多种元素的化合物的化学式,让他们按照规则正确书写。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巩固学生对化学式的理解;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拓展化合物的名称与化学式之间的联系。
五、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对化学式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馈:1. 课后答疑,解决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2. 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对化学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化学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2. 开展相关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式的奥秘。
注:以上内容为教案的范本,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拓展。
化学《物质组成的表示—化学式》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燕店中学课时教案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我们已经知道,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而元素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的,如:氢、氧、镁的符号,那么,表示物质的化学符号又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自主探究一、认识化学式(一)结合多媒体,阅读课本P81 文字及彩图明确以下问题1、写出表示水、氧气、二氧化碳的化学符号。
2、什么是化学式?(学生回答,教师点拨)(二)结合多媒体,阅读课本P81 彩图及P82 第一段文字,思考讨论以下问题:①任何物质都有化学式吗?②同种物质可以有不同的化学式吗?③一个化学式是不是只表示一种物质?④化学式可以任意的书写吗?(学生回答,教师点拨)自主探究二、化学式的意义(一)看课本P82 第二段文字总结:1、宏观意义:2、微观意义:学生活动回顾旧知探究新知阅读课本,思考问题反馈回答,纠正失误阅读课本,组内讨论反馈回答,纠正失误阅读课本,观看多媒体,总结思考讨论并总结(注:分子式前若有数字则只表示几个分子。
)(二)讨论……1、由原子构成的铜的化学式为:Cu,那么这个符号具有哪些意义呢?2、由离子构成的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那么这个符号具有哪些意义呢?(三)总结由不同微粒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的意义相同和不同之处?思考讨论回答反馈自主探究三:简单化学式的读法(结合多媒体,回顾旧知,探究新知)(一)单质:1、固体单质2、气体单质:(二)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从后往前读1、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读为:“某化某”或“某化亚某”如:C aCl2 MgO FeCl22、由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读为“几氧化几某”如:P2O5 SO2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明确了化学式作课后记为化学用语的重要性,对于其意义的理解还要加强练习,对于较复杂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还不能完全掌握,需学习了元素及根的化合价后,再给予重点的学习与讲解。
初中化学式试讲的教案

初中化学式试讲的教案科目:化学年级:初中主题:化学式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式的基本概念和含义。
2. 掌握元素符号和化合物的化学式的表示方法。
3. 能够根据化合物的名称确定化学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表示方法、根据名称确定化学式。
难点: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和表示方法,根据名称确定化学式。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实物示例。
2. 黑板、粉笔/白板、马克笔。
3. 学生练习题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或实物示例向学生介绍化学式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式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元素符号的含义和表示方法,以及化合物的化学式如何表示。
2.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不同元素间的化合方式和化学式的构成。
3.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通过化合物的名称确定其化学式。
三、练习(15分钟)1. 学生完成练习题目,练习根据元素符号组成化学式和根据化合物名称确定其化学式。
2. 教师在课堂上抽查学生的答案,及时纠正错误并解释原因。
四、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需要牢记元素符号和掌握化学式的表示方法,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化学式的掌握程度。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化学式的知识,为下节课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和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式的概念和应用,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式的表示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化学式优秀教案

初中化学式优秀教案
学科:化学
年级:初中
课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化学式的概念及其作用;
2. 学会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和规则;
3. 掌握简单化学式的写法。
教学重点:
1. 化学式的定义和作用;
2. 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1. 化学式的规范书写。
教学准备:
1. 化学式的示例题目;
2. 课堂互动游戏道具;
3. 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物质的图像,让学生猜测这些物质的化学式是什么,并引导他们思考化学式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式。
二、讲解化学式的定义和书写方法(15分钟)
1. 通过示例和实物,简单介绍化学式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简单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和规则,包括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
三、学生练习(20分钟)
1. 学生通过实例练习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包括填空题和选择题。
2. 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游戏,加强学生对化学式的掌握。
四、总结和拓展(10分钟)
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化化学式的重要性。
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自行探讨和思考,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式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化学式的掌握。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式的理解和掌握得到了提升,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
下一节课将继续巩固和拓展化学式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文虎《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化学式的含义;知道常见物质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用语的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
知道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合作、竞争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化学式的定义和含义;(2)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
难点: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本课题为四个课时,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六个环节完成教学,分别为:情景引入→构建概念→读其“音”→写其“形”→明其“义”→拓展训练环节一(情景引入):首先创设情境:投影展示水的汉语、日语、法语、英语单词,并响起水流声。
设问:大家听见了声音,想到了什么物质?有没有一种语言是国际通用的呢?水的化学用语用什么表示?(H2O)
设计意图:通过水的多国语言设置悬念,引出水的化学式,凸显出化学用语的通用性。
环节二(构建概念):
教师讲解:几个字母可以构成多个单词,几种元素也可以组成多种物质。
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
如果说元素符号是化学用语的“字
母”,那么化学式就是化学用语的“单词”;什么是化学式呢?化学式就是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一个初步认识,物质和化学元素一样可用相应的化学用语来表示,从而引出化学式的定义。
教师讲解:本节课就是用元素符号这一化学学科特有的“字”来组成化学学科特有的“词”——化学式,将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我们要:
正确地读其“音”,规范地写其“形”,深刻地明其“义”!
设计意图:用化学式把宏观物质、微观结构和表达符号三者之间建构起三重表征的关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环节三(读其“音”):
提出问题:你会读化学式吗?教师先简单介绍单质化学式的读法,再重点介绍化合物的化学式读法。
设计意图:打破教材原先的编排顺序,先学读写,后学含义;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环节四(写其“形”):
提出问题:你会写化学式吗?
活动探究(化学拼图小游戏):用老师准备好的元素符号和数字卡片将下列纯净物的化学式在黑板上拼凑起来,并借助小磁铁摆在相应的位置上。
铁、硫、磷、氦气、氖气、氩气、氢气、氧气、氮气、水、过氧化氢、二氧
化碳、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氯化钾、氯化钠。
设计意图:用拼图游戏的形式将化学式进行分类,让学生去思考并总结:
物质的化学式在写法上有何规律?
写法口诀:金前非金后,氧后非氧前;
读写秘籍:先读后写,先写后读。
环节五(明其“义”):
提出问题:你知道化学式的涵义吗?(同步播放氧气、水、二氧化碳的微观模型动画)设计意图:通过微观模型动画让学生去感悟:化学式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所以它有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的意义。
再通过展示图片,化抽象
为直观,以学生最熟悉的物质为例,通过图片进一步说明“H2O”的含义。
创新设计:把教材中原有的卡通版人物对话图片改成了明星脸图谱。
设计意图:把明星们请进课堂,吸引学生眼球的同时让学生感觉更亲切,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学生归纳:得出化学式的四层含义。
教师讲解: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显示着不同的含义。
讨论分析:下列符号H、2H、H2、2H2各表示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将化学符号及数字跟分子、原子的微观模拟图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去理解问题的本质,有助于难点的突破。
归纳总结: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1、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每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
3、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
4、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
环节六(拓展训练):化学“自助餐”: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把课堂练习设置成一个自助餐式的互动游戏——砸蛋选题,三道题分别对应易、中、难三个梯度。
1、金蛋题:请你说出“CO2”这个化学式的四层含义。
2、银蛋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两个水分子(2)三个铁原子
(3)八个氮分子(4)n个一氧化碳分子
3、铜蛋题(师生互动练习):你能用下列粒子模型拼出以下化学符号吗?(略)
五、教学效果预期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难度不大。
通过教学,我预计能达到以下效果:
学生根据化学式的“音”、“形”、“义”,能读写并理解单质和简单化合物的化学式,但是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化合物的化学式还属于一知半解,有待于通过化合价的学习进一步深化。
六、教学感悟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离不开正确的教学理念。
我的教学理念是“瞻前顾后”,以学定教。
所谓“瞻前”,是指在设计本课题的教学内容时,要联系上册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所谓“顾后”,就是不仅要学好本课题,还要考虑后续章节乃至高中教材的相关内容,以便为现学内容找到知识迁移的落脚点,为后续学习扫清障碍、埋下伏笔。
“以学定教”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自己的教学,包括教法的选择、学法指导都植根于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
让学生学会学习,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
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在师生互动中生成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