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伦改革
梭伦改革

雅典的自然条件:环境优越:位于阿提卡半岛,有小块平原。
资源丰富:盛产葡萄、橄榄等。
交通便利:有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港★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条件:①政治背景:贵族政治所引发的社会动荡,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在政治上,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架空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
在经济上,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直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
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②经济背景——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公元前8世纪0以后铁农具的广泛使用,雅典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和壮大以及由此导致的雅典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情况) ③主观条件——梭伦成为执政官(雅典的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萨拉米斯岛问题显示出统治者腐朽无能,激起了工商业奴隶主和广大平民的愤恨。
梭伦“疯诗人事件”激起了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
公元前600年左右,梭伦被任命为指挥官,夺回了萨拉米斯岛,声望大增。
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进行改革)【目的】直接目的: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内容】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改革国家权力机构、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结果】梭伦推崇“中庸”,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他形容自己“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但结果两面都不讨好,最后自己被迫远走埃及,但其改革的成果并没有被废除。
(成功)【意义】大大促进了雅典的繁荣与发展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
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雅典成为古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城邦。
以财产多寡确定公民权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使得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梭伦改革

探究: 1、 梭伦是站在哪一阶层立场上的? 站在整个雅典城邦的利益之上的, 采取了“中庸”(折中)的原则 2、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哪一阶层?
工商业奴隶主 3、各阶层对改革的会是什么态度?
平原派
进 一 步 改 革
(贵族寡头政治)
推翻改革
反对贵族专权, 要求改革
海岸派
(温和改革)
山地派
(激进民主政治)
•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 • (3)材料三中恩格斯认为梭伦改革解除债务的政策是对债 权人的一种“侵犯”,为什么改革还得到人民的支持?
• 材料一中的反映出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社 会公正与阶级调和。 • 而“Pattern”一词指的是完善的雅典民主政 治规范,包括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民众 陪审法庭等民主机构的运作方式。 • 尽管梭伦改革解除债务的政策是对债权人的 一种“侵犯”,但是这种“侵犯”是一种执 行社会公正的结果,是公正地推动社会进步 的必要措施,所以得到民众的支持。
改革和革命是社会发展变化中最为常见的现 象,改革则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着社会进步,它是 自上而下的、和平的国家和政府的行为,是通过主 动的政策调整来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 尽管改革以主动平缓的方式来进行,往往不会 造成生产力的破坏,但改革也充满了斗争性,也有 流血牺牲,也有成败之分,因此,改革的举措与成 败是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的。
1)上述材料的作者是谁? 这种改革只是在有产阶级范围 2)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他的哪些政治主张? 内实行,实质是削弱贵族权力,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质。 维护富裕工商业奴隶主利益。
• 材料三: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 有制来揭开的,至于他在公元前594年实现改革的方式,我 们在这里可以不谈。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 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它们如果不侵犯另一种所 有制,便不能保护这一种所有制。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是牺 牲封建的所有制以拯救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在梭伦所进行的 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债 务简单地被宣布无效了。详情我们虽然不大清楚,但是梭伦 在他的诗中自夸说,他清除了负债土地上的抵押柱,使那些 因债务而被出卖和逃亡到海外的人都重返家园。这只有通过 公开侵犯财产所有权才能做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1单元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措施
具体内容
作用
恢复公民大会 作为国家最高
权力机关
… …所有公民 都有权参加
大大提高公民参政议 政的积极性;削弱贵 族长老会议的权力
组成“四百人 … …前三等级
会议”作为公 公民可以当选
民大会的常设 (执掌最高统治
机构
权)
打破贵族垄断政权 的局面;使工商业 奴隶主有权参政
设立公民陪审 … …陪审员从 打破贵族对司法审判
⑴贵族土地兼并受到限制,逐渐失去扩张势力的 物质基础
⑵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使雅典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扩大了公民的基础
⑶使雅典走上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
1.下列内容属于梭轮改革中的“解负令”措施 的是 ①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作抵押 ②释放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人 ③解放所有奴隶 ④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立法大权
(公民大会)
行政大权
(执政官)
司法大权
(陪审法庭)
体现了分权思想,为后来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借鉴
梭伦改革后各等级享受国家权力示意图: 四百人会议
公民陪审法庭
公民大会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四等级
探究学习四:
1、梭伦为什么要采取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的 措施?
2、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的措施具体有哪些? 3、这些措施有何作用?
课程标准:
1.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 2.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知识结构
除 旧
一.颁布“解负令”等法令
布 新
二.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的
梭 三.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伦
改 革
四.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教学指导意见: 基本要求:了解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 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建立 “四百人会议”和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鼓励发 展农工商业等。感受梭伦冲破阻力,振兴城邦 的襟怀和理想。
梭伦改革

3、民主性:改革开创了城邦民主政治体制。
4、全面性:实行财产等级制、重组国家权力机构、发展工商业、废除债务奴隶制等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措施。
四、梭伦改革的影响
1、进步性:
(1)打击了氏族贵族的势力,完善了雅典政治体制,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促进雅典国家的形成;
②僭主通过不合法手段建立政权,政治独裁、暴动,不利于改善雅典平民在政治、经济处境。
教训:雅典人对彻底改变旧制、建立僭主政治人们并不认同,试图在原先的体制内实行改革。
(2)《德拉古法典》(对原有体制进行改革的尝试)——公元前621年,德拉古
特点:严刑峻法;雅典第一部成文法;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评价:雅典第一部成文法,进步:对于抑制贵族专权有一定意义,而且法律成文化、公开化对于雅典政治走向民主也有重要意义。局限:以严刑峻法来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不可能化解当时雅典的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
作用:民众法庭的设立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陪审法庭使平民获得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
④废除严刑峻法,制定一些新法律
三、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打击对象:奴隶主贵族获益者:平民、工商业奴隶主(最大)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1、中庸、公平、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改革的必要性来看,梭伦要着力协调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提高政治地位;另一方面确认财产等级制度,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基本解决了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4、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⑴目的:进一步打破贵族的专权
⑵措施:①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积极性、削弱贵族势力
②建立“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公民大会常设机构、执掌最高统治权
梭伦改革

公民们不能容忍把他们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 平民感到不满…他们觉得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 参与。”……
材料一 ———《雅典政制》
材料二 “人民使自己成为一切的主人,用命令,用 人民当权的陪审法庭来处理任何事情,甚至议事会所 审判的案件也落到人民手里了。”
——亚里士多德
措施
公民大会 最高... 四百人会议 民众法庭
改革后
(四百人会议 为常设机构)
想一想:这样的政治改革对后世有何深远影响? 是近代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源头,首创了陪审员制。
2014江苏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 政治权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寡头专政,平民不仅 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 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 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 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措施: 解负令 意义: 保护平民利益,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 物质保障。
材料二、右边两幅图
反映了雅典公元前8 世纪前后经济发展的 状况。
措施: 鼓励发展工商业 意义: 保护工商业奴隶主利益,促 进经济发展。
材料
第 一 二 等 级
第 三 等 级
第 四 等 级
措施: 财产等级制 意义: 保护贵族的利益;扩大享有政治权力群 体范围。
材料一
雅典社会结构
雅典自由民 (奴隶主阶级)
贵 族 奴隶主
工商业 奴隶主
平 民
公民
(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 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 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 (5 分)
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缓释途径: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 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
梭伦改革的内容

一、颁布“解负令”
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
1、内容
2、影响
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1)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经济独立为其享有 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2)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3)限制了土地兼并
4)走上了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
二、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1、目的---扩大平民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实力
2、措施 3、意义---大大推动雅典社会的发展
①公民大会 ②“四百人会议”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③陪审员 D、①③
本课测评 1.梭伦改革中债务奴隶制的废除和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有什 么意义? 答案提示:因欠债为奴的平民重新获得了土地与人身自由, 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有利于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重新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使自身从事 劳动的中、小所有者公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上的地位得以保 证。 2.梭伦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 答案提示:(1)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禁止粮食出口,抑 制粮价;改进水渠灌溉系统,提倡种植经济作物;鼓励自给有 余的橄榄油等经济作物出口。 (2)发展手工业的措施:规定凡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一 门手艺;吸引鼓励有技术的外国人迁居雅典。 (3)发展商业的措施及其他:改革币制和度量衡;确定私 有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惩罚游手 好闲之徒。
应尽的义务
提供骑兵,自 备军械、军装 和马匹
第一等级 年收入达500 麦斗以上
第二等级 年收入300500麦斗
同上
提供重装步兵, 自备军械、军 装 充当轻装步兵 和一般水手
第三等级 年收入200300麦斗 第四等级 年收入200麦 斗以下
四、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1、目的: 2、措施
1)建立“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的常设机 构 2)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3)设立民众法庭,实行陪审员制 废除严刑峻法,制定一些新法律 进一步打破贵族的专权
课件3:第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衰落
公元前 8世纪
雅典 城邦 萌芽
公元前 6世纪 初
梭伦改 革,雅 典民主 制度奠 定基础
公元前6 世纪末
克利斯 提尼改 革,雅 典民主 政治确 立
公元前 5世纪
公元前 4世纪
伯利克 里执政, 雅典民 主政治 发展到 顶峰
城邦制 渐衰
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或评价)
僭主政治:指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 僭主产生于平民与贵族斗争的过程中,通过依靠的平 民反对贵族而博得大众的信任。僭主夺取政权后,大 都装扮成平民群众的保护人,领导他们对付贵族,实 行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政策,然而政权则不向平民开放。
僭主政治是从贵族政治到民主政治的过渡形式
C.积极影响:
①以独裁形式保护了梭伦改革的成果 ②采取了进一步改革措施,打击贵族势力,提高 平民的经济地位,发展工商业 ③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对贵族:并非彻底打击。因为贵族以其财产仍可列 为第一和第二等级,只是他们的特权受到削弱,不 再独占政权。(解负令/财产等级/保留祖传地产)
对平民:政治权利有限。(财产等级)
三. 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
1.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 (财产的不平等)
2.贵族仍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 氏族制度残余仍得以存续
二. 梭伦改革的影响 1、积极影响 A.经济上:
促进了农工商业的发展,使雅典成为最繁荣 的工商业城邦
B.政治上: 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 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①“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和“六一汉”制 度(扩大了公民基础) ②确立财产等级制
③恢复公民大会、设立四百人会议、公民 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
评价梭伦改革

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民主政治发展的典范。
02
法律制度
梭伦在改革中引入了一系列法律和司法改革,建立了陪审法庭等制度,
这些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03
教育制度
梭伦重视教育,设立了“观剧津贴”,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这一举
措对后世的教育制度产生了积极影响。
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
商业改革
鼓励工商业发展
梭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工商 业的发展,例如减轻商业税负、 建立商港和商业殖民地等,促进
了经济的繁荣。
统一货币制度
梭伦统一了货币制度,规定了统一 的度量衡标准,便利了商业交易。
建立海外贸易
梭伦积极开拓海外贸易,与埃及、 波斯的交往逐渐增多,推动了雅典 对外贸易的发展。
教育改革
流动等,为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改革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04 对梭伦改革的评价
积极评价
经济改革促进了工商业发展
梭伦通过改革土地制度、取消债务奴隶制等措施,激发了经济活力,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为雅典城邦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政治改革奠定了民主基础
梭伦实行的公民权限制和设立议事会的举措,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提供了条件,推动了 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03
因此,改革需要平衡各方利益,不仅需要考虑统治阶层和 平民的需求,还需要关注其他社会阶层的声音和利益。只 有通过平衡各方利益,才能实现改革的最终目标,促进社 会的公正、稳定和繁荣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文化政策促进了文化繁荣
梭伦推行的文化政策,如设立诗歌比赛、支持文化人等,激发了文化创造力,促进了文化 的繁荣。
消极评价
土地改革未能彻底解决土 地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雅典的地理环境
探究1:结合下图和教材内容归纳:雅典的地理 环境如何?(位置、地形、物产)
◆ 位置:希腊阿提卡半岛;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
◆ 地形:小块的平原 ◆ 物产:葡萄、橄榄、优质陶土和大理石
探究2:这样的地理环境对雅典产生什么影响? (从经济、政治因素考虑)
◆经济:经济生活多样性,工商业航海贸易尤为发达。 ◆政治: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国家。
债务人的财产。” ……“解负令”的颁布,一方面 有效地防止了贵族兼并土地,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 平民的威胁;另一方面,雅典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 大变化,原来的债务奴隶、平民、贵族都成为享有 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的雅典公民。但雅典并未废除 奴隶制,来源于奴隶市场、海外掠夺或战争俘获的 非债务奴隶仍然大量存在。 ——《古希腊政体与官制史》
雅典文明在曲折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
总结:从政治、经济、个人三方面概括梭伦改 革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能性(背景)。 (1)政治:贵族统治激化社会矛盾,导致贵族 政治面临危机: 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2)经济:尖锐社会矛盾,导致雅典社会动荡,严
重阻碍雅典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3)外部:邻邦实力赶上和超过雅典,梅加腊占领萨
◇确定财产等级制度
结合教材内容思考 1、财产等级制度确立的目的是什么?标准 是什么? 2、财产等级制度下,各等级的权利和义务 如何? 3、你如何看待这个制度?
结合教材内容,认真思考以上问题,完成下表: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目 标 等级 财产 权利和义务 财产等级制度对哪一个阶层最有利?有何进步作用? 的 准 名称 标准 这样的制度能否给公民带来真正的平等?为什么?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结合教材内容思考:梭伦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的目的是 什么?措施具体有哪些?这些措施有何作用? 目的: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实力 措施: 农业:改进水渠灌溉系统;提倡种植经济作物,鼓 励出口;禁止粮食出口,保障平民生活 手工业:规定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门手艺; 吸引 有技术的外国人迁居雅典,给予公民权 商业和其它:改革币制与度量衡;确立私有制,承 认财产继承自由;倡导节俭;惩罚游手好闲。 作用: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
拉米斯岛。
外部环境使雅典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
(4)个人因素: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执政官。
改革的可能性
第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改革的内容
探究1:公元前8到公元前6世纪雅典城邦 的危机主要由哪两组矛盾导致的?
平民——贵族 工商业奴隶主——贵族
如果你是梭伦,该如何解决这两组矛盾? 该如何在各种反对势力和支持势力中找到平衡?
古代希腊发展简史:
1、爱琴文明时期(BC.20—BC.12世纪)
君主制国家 2、荷马时代(BC.11—BC.9世纪)
外族入侵,文明倒退,氏族公社制度 梭伦改革(BC594年) 克里斯提尼改革 3、古风时代(BC.9—BC.6世纪) 形成城邦国家,雅典( Athens )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 来,政体多种多样,主要有君主制、贵族制、寡头制、民 主制、僭主制度等。 伯里克利执政时期 4、古典时代(BC.5—BC.4世纪) (BC443—429年) 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 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征服。
措 施
作用
经 济 领 域 政 治 领 域
废除债务 奴隶制
鼓励发展 农工商业 确立财产 等级制 改革国家 权力机构
◇颁布一系列法令
1、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缓解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削弱贵族势力,扩大公民基础 2、占有土地最高限额法令 ——防止土地兼并 ——防止贵族侵占平民财产 3、“遗嘱法” 4、安抚贵族 ——减轻反抗,稳定秩序
打 破 贵 族 的 世 袭 特 权
第一 年收入> 按 财 等级 500麦斗 产 第二 多 等级 300~500 少 麦斗 划 分 四 第三 200~300 个 等级 麦斗 等 级 第四 年收入< 等级 200麦斗 可担任一切官职; 提供骑兵,自备军械军装和马匹 除司库外的高级官职; 提供骑兵,自备军械军装和马匹 可担任低级官职; 提供重装步兵,自备军械军装 无权担任公职; 提供轻装步兵和水手,带棍棒
——梭伦诗句
材料3:当他有机会使两党之一听命,自为城市僭主之 时,他仍然宁招两方之怨,视国家的荣誉和安全尤高于 他自己的崇高地位。
——亚里士多德关于梭伦改革的论述
材料4:贵族在改革中利益损失比较多,对改革十分不满; 平民没有达到预期中广泛的参政议政愿望. 结合材料归纳梭伦出走的原因有哪些? 梭伦出走原因: 客观原因: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主观原因:梭伦不愿建立僭主政治。
结合表格内容分析财产等级制有何突出的特征? 以财产为依据划分等级;义务和权利结合
思路提示: ◆ 对工商业奴隶主最有利。 ◆ 进步性: ①打破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动摇了贵族政 治的基础,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 ③中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权利。 ◆ 没有带来真正的平等。第四等级公民无权担 任官职,有限的津贴使农民手工业者无法经常参 政,基于财产不平等的民主,实质是奴隶主阶级、 富人的民主。(局限性)
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改革的影响
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影响。 认识民主制度建设是民主政治的可靠保障 理解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性
一、僭主政治建立及其统治
1、背景: ◆ 改革没有消除贵族与平民的根本矛盾。
◆ 面对压力梭伦出走(原因)。
◆ 雅典政局动荡。(三派纷争)
材料1:“用僭主力量希冀成功,我所不乐” 材料2:僭主政治将使人民“沦为卑贱的奴役地位”
平原派(代表旧贵族)
(主张贵族寡头政治)
反对贵族专权, 要求改革
山地派(代表下层平
民)
(主张激进民主政治)
海岸派(代表工商业
奴隶主)
(主张温和改革)
3、萨拉米斯岛的丧失
原因: 雅典的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表现:
邻邦(梅加腊)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赶上和超过 了雅典,占领了雅典的出海门户萨拉米斯岛,打击 了雅典的海上贸易。
政治上:贵族掌权,平民没有实际政治权力。
经济上: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平民处境不断恶化, 许多平民沦为“六一汉”或债务奴隶。 表现: 雅典平民武装暴动(基伦暴动):BC 632年 影响: 给贵族统治者敲响警钟,必须进行社会政 治改革。 德拉古立法) (
2、工商业发展,阶级结构变化(经济)
探究5: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工商业发展的前提是 什么?工商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影响? 前提: 公元前8世纪以后,铁农具的使用,农业生 产力提高,手工业进步. 表现: 商业贸易繁荣。 影响: ①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组成人员:一些沿海平民和贵族; 经商地点:地中海和黑海; ② 雅典公民发生分化 组成:平原派、山地派、海岸派
中庸的原则导致改革的不彻底 梭伦中庸思想在改革中的体现
对工商业奴隶主:使他们以第一和第二等级而获得 掌握政权的机会,把他们上升为统治阶级。 对贵族:并非彻底打击。因为贵族以其财产仍可列 为第一和第二等级,只是他们的特权受到削弱,不 再独占政权。(解负令/财产等级/保留祖传地产)
对平民:政治权利有限。(财产等级)
打破贵族垄断政权的 局面;使工商业奴隶 主有权参政 打破贵族对司法审 判权的长期垄断 这是古代雅典尊重人 权的表现
建立“四百人会 ……前三等级公 议”作为公民大 民可以当选。执 掌最高权力 会常设机构
设立公民陪审 法庭作为高级 司法机关 ……陪审员从 各个等级的公 民中抽签产生
废除许多严刑峻法,任何公民有权 制订新法律 提出控告
雅典早期的政治体制
1、王政时代: 前8世纪初,提修斯改革,建立王政 不侵犯私有财产,集中司法审判权, 以雅典为中心,建立起中央议事会和各种 行政组织 2、贵族共和国 (约公元前7世纪) 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元老院拥有最高司法裁判权。由贵族选举产生 的执政官掌握各项具体权力,这些执政官最初 有三人,后增加到九人。一年一任。卸任后自 动成为元老院成员。
影响: 激起人民不满
首席执政官梭伦
公元前594年
围绕萨拉米斯岛问题,雅典发生过哪些重 大事件?梭伦的政治命运与萨拉米斯岛问题有 何关联?能否就此得出结论说“如果没有萨拉 米斯岛问题,就不会有梭伦改革”?
萨拉米斯岛问题只是一个契机,而当时雅典城邦内部 社会矛盾激化,这是最主要原因。
启示:时代造就英雄,英雄推动时代发展;
措 施
作用
削弱了贵族势力; 扩大了公民基础 推动了雅典社会发展,增强了工商 业奴隶主的实力,奠定雅典民主政 治的经济基础 打破了贵族的世袭特权,维护了富 裕工商业者和平民的利益,为雅典 民主化开辟道路 进一步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 为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经 济 领 域 政 治 领 域
废除债务 奴隶制
结合材料思考:“解负令”的实施有何影响?
影响: “解负令”无疑是对债权人的一种“侵犯”, 因此必然会遭到贵族的激烈反对,他们四处活动, ⑴ 贵族失去扩张势力的物质基础 煽动闹事,围攻梭伦。正如恩格斯所说:“在梭伦 ⑵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扩大了公民的基础 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 ⑶ 未废除奴隶制,积极向外掠夺奴隶
贵族政治、僭主政治、民主政治的比较
1、贵族政治: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国家由世袭的贵 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 2、民主政治:统治阶级中大多数人享有管理国家权 力的政治制度。 3、僭主政治:指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个人独裁 统治。夺取政权后,大都装扮成平民群众的保护人, 领导他们对付贵族的任何不公道的损害,实行一些 有利于平民的政策,然而政权则不向平民开放。僭 主政治是从贵族政治到民主政治的过渡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