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伦改革知识点总结
梭伦改革内容及影响1内容

三、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2.改革后果:
(2)改革失败:
①危机: a. 内部:大肆掠夺,人民起义; b. 外部: 西方列强的干涉破坏。 ②失败:1841年接受素丹敕令,在埃及的政治权 力得到保全;军事力量受到奥斯曼帝国的约束;经济 遭受列强的掠夺。
三、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2.改革后果:
(3)改革意义:①政治:结束了埃及长期混乱的状 态,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制度,奠定了近代埃 及民族国家的政治基础。 ②经济:近代工业建立,生产力大大提高。
二、欧洲的宗教改革
1.马丁•路德改革:
(3)影响:
①掀起了反罗马教廷的风潮,推动下层民众的反 封建斗争(1524~1526年,德意志闵采尔农民起义); ②新教派 —— 路德派确立 ( 德文《圣经》传播, 1555年,“教随国定”原则确立);
③为欧洲其他地方的宗教改革开辟道路。
二、欧洲的宗教改革
2.加尔文宗教改革:
(1)改革的原因、条件:
①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②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③深入研究《圣经》,宣传宗教改革; ④支持宗教改革的日内瓦政权的邀请。
二、欧洲的宗教改革
2.加尔文宗教改革:
(2)改革内容:
①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 简化宗教仪式; ②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 ③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具有简朴、诚实、 讲信用等高尚美德; ④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政权。
三、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改革内容:
(2)促进经济发展:
①农业:为其他改革奠定经济基础: a. 农田水利、 改良农具、农品种;b.加强农业管理、棉花大规模出 口; ②工业:努力建立民族工业,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和民用工业; ③商业:内外贸易繁荣: a. 内贸:开罗; b. 外贸: 亚历山大港。
高中历史选修一(改革)基础知识填空及答案

选修一基础知识学习提纲第一单元梭伦改革一、背景1.雅典城邦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导致、新兴的阶层的不满和反抗,雅典政局动荡不安。
2.公元前594年,当选为雅典首席执政官,立志改革,振兴城邦。
二、目的1.直接目的: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2.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三、时间:公元年开始。
四、内容1.颁布“”。
下令取消,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债务抵押。
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2.确立。
目的是为了打破。
原则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
作用: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完全平等,但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3.改革。
①恢复作为国家的。
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
②组成“”作为,执掌最高行政权。
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
③设立作为。
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4.发展。
农业:禁止粮食出口,抑制粮价;改进水渠灌溉系统,提倡种植经济作物;鼓励橄榄油等经济作物出口。
手工业:规定凡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一门手艺,吸引鼓励有技术的外国人迁居雅典。
商业及其他:改革币制和度量衡;确定私有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惩罚游手好闲之徒。
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5.其他:规定个人所能占有土地的最大限额,废除了许多严刑峻法,制订了一些新的法律。
五、改革特点:推崇“”,(具有的色彩)。
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
六、性质:性质的改革。
七、评价1.积极:奠定了城邦的基础(最重要);大大促进了;开启了西方的先河;渗透在改革中的“”精神为雅典民主政治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价值基础。
高中历史选修一的知识点

高中历史选修一的知识点缘分。
一切不明不白,不清不楚的事情都归类于缘分与爱情,人类知识的贫乏无以复加。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历史选修一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历史选修一的知识1第一单元梭伦改革课标内容要求:(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要点:一、梭伦改革的背景:1、政治: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2、经济发展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3、阶级变化: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二、梭伦改革:1、内容:“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权力、建立“四百人会议”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三、梭伦改革的评价1、历史意义: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里斯梯尼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2、历史局限: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高中历史选修一的知识2第二单元商鞅变法课标内容要求:(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二、商鞅变法内容: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2、政治改革: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加强集权、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制定连坐法3、文化风俗改革:“燔诗书、明法令”;改革社会风尚习俗、父子分居、一夫一妻三、评价:秦国强盛、意义深远1、作用:废除旧制度,创建新制度;促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2、表现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笔记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与改革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笔记应该根据课本内容以及课堂笔记进行整理,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撰写。
第三课:古代社会的民主政治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担任雅典首席执政官,进行改革
(1)背景:雅典社会矛盾尖锐,贵族与平民、贵族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的矛盾激化。
(2)内容:
①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②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③恢复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设立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
(3)影响: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继续进行改革
(1)背景:梭伦改革后,雅典社会矛盾仍然很尖锐。
(2)内容:
①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
②设立五百人会议。
③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④实行陶片放逐法。
(3)影响:改革最终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1)背景:雅典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内容:
①扩大公民权利;
②鼓励学术研究;
③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④补贴贫困公民。
(3)影响: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梭伦改革(我用)

划分新选区 五百人议事会 陶片放逐法
发展民主机构 确定民主保障
完善民主机构 完善保障体制
伯里克利时期 公民大会;五百人 议事会;民众法 庭;津贴制度; 辩论章法
•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 也不加多;/即使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 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手执一只大盾,/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 地占据优势。 • ——梭伦 • (1)从材料一的诗文中可以看出,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什么? • 材料二:Our constitution does not copy the laws of neighbouring states; we are rather a pattern to others than imitators ourselves. Its administration favours the many instead of the few; this is the why it is called a democracy. ——Pericles • (2)材料二中“pattern”一词在英文里有“模范, 式样, 模 式”的意思,请分析文中“pattern”一词具体指什么?
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1、梭伦改革的经济措施,稳定了雅典公民团 体,促进了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为雅典 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 2、梭伦改革的政治措施,使下层平民得以参 与政治,并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制度保证, 也开启了西方权力划分的先河。 3、渗透在梭伦改革中的“中庸”精神为雅典 民主政治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价值基础。
梭伦改革的原因
(1)社会矛盾激化(贵族与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的对立) 是改革的根本原因 (2)解决危机的尝试失败(基伦暴动和德拉古法) 更激化矛盾 (3)萨拉米危机是改革的直接原因 (4)梭伦的个人才能是改革的主观原因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二、改革措施
(二)、政治改革措施
1.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目 的
打 破 贵 族 的 世 袭 特 权
标 等级 准 名称
财产 标准
权利和义务
可担任一切官职; 提供骑兵,自备军械军装和马匹 除司库外的高级官职; 提供骑兵,自备军械军装和马匹 可担任低级官职; 提供重装步兵,自备军械军装 无权担任公职; 提供轻装步兵和水手,带棍棒
二、改革措施
(一)、经济改革措施
1.颁布“解负令” 内容: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废除“六一汉”制度 影响:
⑴ 贵族失去扩张势力的物质基础
⑵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扩大了公民的基础
⑶ 未废除奴隶制,积极向外掠夺奴隶
2、占有土地最高限额法令
——防止土地兼并 3、“遗嘱法” ——防止贵族侵占平民财产 4、安抚贵族 (如:允许贵族保留祖产) ——减轻反抗,稳定秩序
建立“四百人 会议”作为公 民大会常设机 构 设立公民陪审 法庭作为高级 司法机关
……前三等级 公民可以当选 执掌最高权力 ……陪审员从 各个等级的公 民中抽签产生
2.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目的:进一步打破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②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③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④废除严刑峻法,制定一些新法律
5、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目的: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实力 措施: 农业:改进水渠灌溉系统;提倡种植经济作物,鼓 励出口;禁止粮食出口,保障平民生活 手工业:规定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门手艺; 吸引 有技术的外国人迁居雅典,给予公民权 商业和其它:改革币制与度量衡;确立私有制,承 认财产继承自由;倡导节俭;惩罚游手好闲。 作用: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
梭伦改革

的同情。梭伦既不主张对平民无限度地剥削,也不主张彻底剥夺贵
族财产。正是基于梭伦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政治态度,雅典公民推举
梭伦全权负责立法,改革雅典政治制度的积弊。
公元前594年,古代希腊著名的城邦雅典发生了梭伦改革。这次改
革不仅推进了雅典国家的形成进程,而且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2020/2/9
20
回顾必修一内容:
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
公元前 8世纪
雅典城 邦萌芽
公元前6
公元前6
世纪末
世纪初
克利斯提
梭伦改革, 奠定雅典民 主制度基础
尼改革, 雅典民主 政治确立
公元前5 世纪
伯里克利执 政,雅典民 主政治发展 到顶峰
(一)雅典往何处去 一、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对立
1、雅典国家形成时期政治体制的演变
二、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巩固奴隶主统治。
2020/2/9
22
三、内容
■ 解负令 ■
梭伦就任首席执政官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行全面
的社会改革。梭伦采取的第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就是颁布
《解负令》。根据这个法令,平民所欠的债务一律废除,
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公民全部解放,被卖到海外的雅典
公民由国家出资赎回,永远禁止以债务人的人身做抵押。
基伦暴动 ——思想个人基专础制 和社会基础
政体 1)什么是僭主政治?
2)基伦暴动,遭到了哪些阶 层的反对?
3)基伦暴动为什么会失败?
4)基伦暴动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僭主政治:指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夺取 政权后,大都装扮成平民群众的保护人,领导他们对付贵族 的任何不公道的损害,实行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政策,然而政 权则不向平民开放。僭主政治是从贵族政治到民主政治的过 渡形式。
高二历史选修1_知识拓展:梭伦生平及其改革主张

梭伦生平及其改革主张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梭伦改革一方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完善了国家制度,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
梭伦的价值观以及改革中创造的有利于公民行使职权的各种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
梭伦其人梭伦(约前640~约前558)出身贵族,但家境中平,早年经营贸易,与商旅为伍,同时又是“希腊七贤”之一,他反对贵族专权,同情平民,主张在城邦中实行公正立场,以城邦利益为重。
公元前594年,梭伦以其威望和功绩当选为雅典城邦的“执政兼仲裁”,开始进行具有宪政意义的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运动。
改革背景公元前6世纪,随着雅典工商业的发展,雅典出现了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
由于奴隶占有制的发展,雅典许多平民因债务而受到氏族贵族的奴役,平民反对氏族贵族剥削、压迫和独揽政权的斗争十分激烈。
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尖锐、雅典城邦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之间矛盾尖锐,公元前594年,梭伦被选为首席执政官,成为斗争双方的仲裁人,并以立法者身份实行了广泛改革。
改革性质奴隶主阶级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改革。
经济上①废除雅典公民以人身作抵押的一切债务,禁止再以人身作抵押借债,禁止把欠债的平民变为奴隶。
由国家出钱把因无力还债而被卖到异邦为奴的人赎回,并废除了“六一汉”制度(平民无力还债,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债主,自己只能保留六分之一,所以白叫做“六一汉”),这一措施史称“解负令”。
②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的措施,包括限制粮食出口,扩大橄榄油输出;实行货币改革,以利于商业贸易;奖励外地工匠移民雅典,提倡公民学习手工业技术;改革度量衡,铸造雅典新币,制定了一些有关财产继承、禁止厚葬、抚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等法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梭伦改革知识点】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
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尖锐
2、经济发展: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探究】梭伦改革的背景?
客观:
1)社会矛盾尖锐: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主要矛盾)、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
根本原因2)基伦暴动和德拉古立法未能解决雅典社会的复杂矛盾。
内因
3)公元前600年左右,萨拉米危机。
导火线和直接原因
主观: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探究】《德拉古法典》(公元前621年由德拉古编定)的特点?
特点:⑴突出特点是严刑峻法。
⑵是雅典第一部成文法。
⑶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联系】1、梭伦改革的目的。
1)直接目的:消除社会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2)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2、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经历的四步(了解)
从君主制到贵族制,为向民主制的演化准备了条件.
梭伦改革将国家引向民主的轨道.
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民主制.
伯里克利改革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
二、梭伦改革:
1、内容:
【思路】理清梭伦改革的内容:
①从保护平民财产和人身权利出发,颁布解负令;
②从维护工商业奴隶主利益出发,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③从建设国家政体需要出发,建立四百人会议(但是第四等级没有当选资格);
④从发展奴隶制商品经济的目的出发,鼓励发展农业工商业。
2、特点:折中、中庸性
3、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三、梭伦改革的评价
1、历史意义:①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②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③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④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
总之,其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历史局限: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
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产生局限的原因:中庸的原则导致改革的不彻底。
【梭伦改革与克利斯提尼改革在内容上的本质相同点与意义】(了解)
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进一步打击氏族制度残余,氏族制度是按血缘来维护的,也就是说梭伦改革直接否定了血缘关系。
克利斯提尼实行改革,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也直接打破了血缘关系。
综上可知,两者改革都从根本上打击了血缘关系。
它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