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认识地区9.5极地地区_冰封雪裹的世界必备知识点素材新版晋教版

合集下载

《9.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案

《9.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案

《9.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案教学目标阅读地图说出南、北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

应用图文资料认识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举例说出极地地区主要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应用资料查找实例,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知道极地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

说出极地地区主要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教学难点认识极地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了解极地科学考察的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独特的自然环境学生合作探究突破重点(1)极地区:是指66.5N(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南极地区:是指66.5S(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

(2)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3)在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南方;在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北方。

团结协作、攻克难点南北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比较地区北极地区南极地区纬度位置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海陆位置以北冰洋为主体,被亚、欧北美三大洲所包围以南极洲为主体,被太平、大西、印度三大洋所包围地表状况 60 %以上为海洋绝大部分为陆地昼夜状况 4—11月为极昼,11—次年4月为极夜,极昼时间长于极夜 4—11月为极夜,11—次年4月为极昼,极夜长于极昼气候类型及特征沿岸苔原气候为主,冬季长寒,绝大部分为冰原气候酷寒、夏短温,降水少、集中夏季。

大风、干燥格陵兰岛内陆为冰原气候自然带苔原带和冰原带冰原带矿产资源煤、铁、油气、各种金属矿等煤、铁、各种金属矿等生物资源植物:苔藓、地衣等动物:北极熊、驯鹿等企鹅、鲸、磷虾等极地科学考察二十世纪毅力啊人类的基地活动从自然探险进入了科学考察阶段。

几年来人们对极低开展了一系列的考察项目,为人类了解自然界的真实面目,研究地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奠定了基础。

世界上已有28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科考站,而北极则有数百个,说一说我国在南极和北极最早建立的科考站是哪两个?(南极—1985年长城站北极—2004年黄河站)极地保护在行动极地地区在人类不断入侵下已不再是一片净土。

晋教地理七年级下册第9章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共21张PPT)

晋教地理七年级下册第9章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共21张PPT)
第九章 认识地区
第5节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一、玩转极地,认识位置
二、探访极西地,辨识方向
西经 0º经线 东经
你会在
极地地

区图上
西经 180º经线 东经
辨别方 向 吗?
极地地区
从两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
S 顺时针方向
N 逆时针方向
极地地区

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练一练
B D
判断下列各点 的方向:
A点在B点的___正__北___ D点在C点的___正__东___ B点在C点__西__南__方__
原始的自然环境
中国在南极地区建成了哪些科学考察站?
位置: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在南极圈
中山站
以内,有极昼或极夜现象
泰山站 建成时间:1989年2月26日
昆仑站
2014年2月8日泰山站
位置: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
建成时间:2009年1月29日
长城站
位置:南极洲乔治王岛上,中国的第一个 南极考察站,在南极圈以外
淡水库,全球90%的冰雪储存在这里,占整个地球表面淡水储量
的72%。
大量固体淡水资源
材料三:南极地区的主要动物有鲸、海豹和企鹅。还有很多种类
的鸟。南极海域的特色之一是浮游生物如甲壳动物丰富,其中磷
虾就有10亿到50亿只。
丰富的海洋资源
材料四:南极地区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 冰川、地质、海洋、生物、天文等科学研究提供了天然实验室。
3、地表颜色:号称“冰雪高原”南极地 区, 冰雪反射太阳辐射,散失热量更多。
北极熊
独特的民族:因纽特人
南极地区—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材料一: 南极洲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目前已经发现的就有 220多种,包括煤、铁、铜、铅、金刚石和石油等,还有极具 战略价值的铀、钚等稀有矿藏。

【精选】春晋教版地理七下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word教案-地理知识点总结

【精选】春晋教版地理七下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word教案-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五节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活页教案A
活页教案 B
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知识点)
1、北极圈以北的地区称为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绝大部分,及其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大陆的最北部和诸多岛屿。

南极圈以南的南极大陆和周围的海洋合称南极地区。

两极地区都是地球的高纬度地区,气候异常寒冷,终年冰天雪地。

北极地区的主体是北冰洋,南极地区的主体是南极大陆。

2、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面积约220万平方千米,90%的面积常年被冰雪覆盖。

3、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大陆。

4、填表,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异同。

5、归纳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环境特征及资源状况,并加以比较。

6、20世纪以来,有18个国家在南极设立了科学考察站。

7、我国设立的科学考察站有:
①1985年在南极地区的乔治王岛建立长城站;
②1989年在南极大陆建立中山站;
③2004年在北极圈内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建立黄河站。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晋教版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晋教版

1.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建成于1985年2月20日 ,于1985年2月20日竣工。是中国为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而在南极洲设立的常年 性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东临 麦克斯维尔湾中的小海湾——长城湾,湾阔水深,进出方便,背依终年积雪的山坡,

源。
磷虾的生活史是相当有趣的。磷虾的卵排到水里后,在其孵化前,不断下沉, 一边下沉,一边孵化,一直下沉到数百米。甚至2000多米,才孵化出幼体。幼体 在发育过程中不断上浮,边上浮,边发育,当幼体发育成小虾阶段时,它也几乎到 达海水表层了。这时,它可以在表层觅食、生长、集群。当其发育成熟,又进行下
一代的繁殖。
开花植物 衣 藓
短暂的夏季几个月里,也仅有5%的无冰
雪覆盖的裸露基岩,称为无冰区或白色 沙漠的绿洲。 这些绿洲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的边缘 和大陆周围的岛屿上。
陆地植物: 地 苔
陆地动物: 尖尾虫 海洋生物: 南极磷虾 海 豹

南极洲与世界其他大陆隔离,再加上气候严寒、干燥、风大、日照少、营养缺乏和 生长季节短等因素,严重限制了陆地植物的生长,故植物稀少,没有树木,没有花卉, 也没有多少高等植物。现已发现,南极洲有850多种植物,多数为低等植物,仅有3种
陆地植物
开花植物属于高等植物。低等植物中,有350多种地衣,370多种苔藓,130多种藻类。
南极洲的植物与北极形成鲜明的对照。尽管北极地区也寒风凛冽,气候多变,冬季
气温也常在-60℃以下,大部分地区属于永久冻土带,但毕竟没有南极洲那么酷寒,因
此,北极地区的植物比南极洲的长得茂盛得多,种类也多。北极地区有100多种开花植 由此看来,南极洲是地球上植物最稀少的陆地。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认识地区:极地地区__冰封雪裹的世界pptx课件晋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认识地区:极地地区__冰封雪裹的世界pptx课件晋教版

合作学习六
一、冰雪覆盖的地区 填表,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异同。
范围
气候特点
极昼出现的 时间
极夜出现的时 间
主要动物
南 南极极圈以南的 地 地区 区
9月23日前
酷寒、干燥、 后—次年3月
烈风
21日前后
3月21日前 后—9月23日
前后
企鹅
北 北极极圈以北的 地 地区 区
寒冷、干燥、 3月21日前
南极洲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
大西洋
南极洲是世界上位置最南的大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度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强的大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洲;
太平洋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库等。
二、极地考察
1.认识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的意义。 2.知道我国在两极地区所开展的科学考察活动 及建立的科学考察站。
D.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地区
3.极地地区动物的共同特点是(C )
A.属于低等动物
B.属于水陆两栖
C.皮下脂肪很厚
D.体型小巧玲珑
4.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 B )
A.台湾岛
B.格陵兰岛
C.海南岛
D.马达加斯加岛
一、冰雪覆盖的地区
5.下列动物被称为“南极绅士”的是( B)
A
B
6.南极大陆被称为( C )
(4)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5)图中红色圆点表示的是我国已经建立的南极科考站,根据建站时间从早到晚依
次为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
总结:南极地区的主体是南极大陆,南极大陆位于地球最南端,平均海拔2350米,

晋教地理七年级下册第9章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共19张PPT)

晋教地理七年级下册第9章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共19张PPT)

A.倾盆大雨
B.烈日炎炎 C.酷寒烈风
D.阴雨绵绵
9.下列动物被称为“南极绅士”的是( )
B
A
B
C
D
10.南极大陆被称为( C )
A.“世界屋脊”
B.“热带大陆”
C.“白色沙漠”
D.“地震之邦”
三、读图分析题
1. 在图中弧线处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纬线:A.__南__极__圈__(___或__6_6__.5__°_S_)_;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A 6.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名称是( )
A. 黄河站
B.长城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
B 7.当南极科考人员紧张而忙碌工作的时候,北极地区正值( )
A.昼夜等长的时期
B.24小时不见太阳
C.一年中的温暖期
D.太阳24小时不落
C 8.南极科考人员需要克服的恶劣天气是( )
新知1 冰雪覆盖的地区
• 南极地区: 南纬66.5°(南
极圈)以南的广大区 域,包括南极大陆, 以及周围的海洋。
四周被太平洋、大西 洋、印度洋环绕。
一、冰雪覆盖的地区
4. 写出南极洲的世界之最。
南极洲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经度最广的大洲;
大西洋
南极洲是世界上位置最南的大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情景导入
1.在南极地区,长时间放在室外的一段钢铁极 易折断。
2.在南极地区的旷野上固定一条锈迹斑斑的铁 链,会被大风吹得光亮如新。 3.南极是“白色沙漠”。
走进课堂
新知1 冰雪覆盖的地区 新知2 极地考察 新知3 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晋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案(1)

晋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案(1)
2.知识分散,记忆性知识多;
3.极地地区环境不同,要回忆从前知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图分析、对比法
教学用具
PPT
课时分配
2课时
活页教案B
教师活动过程设计
教学活动1
展示极地地区代表性的地理图片,与我们身边的景观对比有什么不同显现。联系生活我们有什么差异。
极地地区位置、地形、科学考察介绍,给学生极地整体感觉。
第五节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活页教案A
授课人
学科
地理
班次
时间
课题
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了解极地地区位置、和范围说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认识极地科考的意义,知道我国在这方面做的努力;
(3)认识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4)学会在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9.中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教学活动3
(三)、知识迁移,举一反三,开拓思路。
(活动探究一)看图描述极地地区资源、特有现象;
(学习方法点拨)描述极地从经纬位置,降水、环境等方面来描述。
教学活动4
(四)、课堂小结,知识梳理,畅谈收获。
1、请同学们说一说极地地区的气候、特征;
2、结合ppt看极地地区,在描述其他地区;
4.极地特有现象:极昼、极夜、极光
5.中国极地考察
站名
建站时间
位置
备注
长城科学考察站
1985年
南极乔治王岛58ºW62ºS
中国第一个极地科学考察站
中山科学考察站
1989年
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地76ºE69ºS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学设计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学设计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9.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是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极地地区的特点,增强对极地地区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了解了地球的基本地理特征,对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极地地区的了解相对较少,对于极地地区的特殊环境和人类活动可能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描述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分析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如气候、地形、植被等;(3)了解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如捕鲸、旅游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观察和分析极地地区的特点;(2)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极地地区的人类活动及其影响;(3)运用比较法,探讨极地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异。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对极地地区的认识,提高保护极地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3)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

(4)极地地区的特殊生态环境及其保护;(5)极地地区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6)极地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比较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极地地区的基本知识;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和图片,分析极地地区的特点;3.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极地地区的人类活动及其影响;4.比较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探讨极地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异;5.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地图、图片、案例资料等;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3.教学工具:粉笔、板书笔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1.北极圈以北的地区称为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绝大部分,及其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大陆的最北部和诸多岛屿。

南极圈以南的南极大陆和周围的海洋合称南极地区。

两极地区都是地球的高纬度地区,气候异常寒冷,终年冰天雪地。

北极地区的主体是北冰洋,南极地区的主体是南极大陆。

2.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面积约220万平方千米,90%的面积常年被冰雪覆盖。

3.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大陆。

4.填表,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异同。

5.归纳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环境特征及资源状况,并加以比较。

6.20世纪以来,有18个国家在南极设立了科学考察站。

7.我国设立的科学考察站有:
①1985年在南极地区的乔治王岛建立长城站;
②1989年在南极大陆建立中山站;
③2004年在北极圈内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建立黄河站。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