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元逆算法的拉深筋工艺设计和优化

合集下载

模具的CAD/CAE/CAM技术

模具的CAD/CAE/CAM技术

多学术机构和公司对锻模CAD/CAE/CAM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锻造工艺过程设计 、锻模结构设计和金属流动模拟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轴对称锻件约占锻件总数 的30百分之百左右,加上轴对称锻件几何样式简单,易于描画和定义,所以开发锻模 CAD/ CAM系统时国内外大多数机构和人都是从轴对称锻模开始。轴对称锻模CAD/ CAM系统的主要组成局部包括锻件设计、模锻工艺设计、锻模结构设计和NC编程。锻 件设计指的是设计冷锻件图和热锻件图,包括选拔分模面、补充机加工余量、添加圆角 和拔模斜度等。模锻工艺设计决定是不承采用预成形工序、怎样采用预成形工序以及如 何选拔锻压设备的吨位。另一类广泛应用的锻件是长轴类锻件,其成形工序设计和模具 结构设计远比轴对称锻模复杂,因此开发长轴类锻模的CAD/CAM系统的难度更大、通用 性也低,目前在众多通用商品化
构关联等显著特色,已在2003年作为商品化产品投入巿场。我国从上一百年90时期开始 ,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北京机电研究院等相继开展了级进模 CAD/CAM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如华中科技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AutoCAD软 件平台上开发出基于特徵的级进模CAD/CAM系统HMJC,包括钣金零件特徵造型、基于 特徵的冲压工艺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标准件及典型结构建库工具和线切割半半自动编 程五个模块。上海交通大学为瑞士法因托(Finetool)精冲公司开发成功非常准确冲裁级 进模CAD/CAM系统。西安交通大学开发出多工位弯曲级进模CAD系统等。近年来,国 内一点儿软件公司也竞相加入了级进模CAD/CAM系统的开发行列,如深圳雅明软件制作 室开发的级进模系统CmCAD、富士康公司开发的用于单冲模与复合模的CAD系统Fox
欠形成的影响都是不行不看得起的。铸件充模过程的模拟技术始于上一百年80时期,它 以计算流身板子的力气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经历十余载,从二维简单样式开始,逐 步深化和扩展,现已成功实现了三维复杂样式铸件的充模过程模拟,并能将流动和热传 导过程相耦合。目前国外已有一批商品化的三维铸造过程模拟软件,如日本的SOLIDIA 、英国的SOLSTAR、法国的SIMULOR、瑞典的NOVACAST、德国的MAGMA和美国的 AFSOLID、PROCAST等。国内也有清华大学的铸造之星、华中科技大学的华铸CAE等 。这些铸造模CAE软件已覆盖铸钢、铸铁、铸铝和铸铜等各类铸件,大到数百吨,小至 几千克,无论是在消除缩孔和缩松,还是在优化浇冒口设计,改进浮渣夹渣等方面都发 挥了显著的作用。跟着陪着着CAE技术在铸造领域的成功应用,铸造工艺及模具结构 CAD的研究

流线形拉深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有限元数值模拟优化

流线形拉深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有限元数值模拟优化
压 边 部 分 产 生 起 皱 、 塑 性 应 变 较 小 的 地 方 热 在
图 1 零 件 示 意 图
处 理 后产 生粗 晶等 。 本文 针 对 该 零 件 , 用 有 限 元 软 件 D - 采 y n fr 进行 拉 深 成 形 模 拟 , 究 坯 料 形状 尺 寸 、 ao m 研 拉 延 筋 等 因素 对 成 形 的 影 响 , 化 工 艺 方 案 , 优 经 优 化 后 设 计 能 一 次 成 形该 零 件 的模 具 。
f t , a h o e s pa a et s ec s nd t e pr c s r m er ’ef e t he qu iy of t e f m i odu s w e e a f c s on t alt h or ng pr ct r na-
l ed.Th yz e pun i pr c s f r t s l ch ng o es o hi a umi um n par wa d e m i d. The t s et r ne pr odu e pa t cd rs had no f mi g de ec s,and ha or n f t d mett e qua iy r uiement . h lt eq r s Ke wor :num e i alsmul i y ds rc i aton;pu hi o es ;o i i ato nc ng pr c s ptm z i n

引 言
对 于 流 线 形 开放 式 零 件 ( 1 , 图 ) 如何 控 制 其
成 形 精 度 是 影 响 其 产 品质 量 的 主 要 问题 。特 别
是 该 零 件 采 用镜 面 铝 , 形 后 无 喷漆 等 工 序 , 成 直

《球形件反复拉深成形新工艺有限元模拟及试验研究》

《球形件反复拉深成形新工艺有限元模拟及试验研究》

《球形件反复拉深成形新工艺有限元模拟及试验研究》篇一一、引言在金属塑性加工领域中,球形件的制造技术具有广泛应用,其中包括从航天、航空到汽车、电子等行业的各类零部件。

而其中,反复拉深成形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加工手段。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崛起,有限元模拟技术在工艺设计和优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有限元模拟及试验研究球形件反复拉深成形新工艺,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二、球形件反复拉深成形工艺概述球形件反复拉深成形工艺是指通过多次的拉伸和压制过程,使金属材料逐步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此工艺过程中,材料流动、应力分布以及成形质量等因素均对最终产品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三、有限元模拟方法有限元法是一种高效的数值模拟方法,能够有效地模拟和分析复杂工艺过程中的材料流动、应力分布等问题。

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球形件反复拉深成形新工艺进行模拟,以期更好地理解工艺过程和优化工艺参数。

四、模型建立与参数设定1. 模型建立:建立球形件的三维模型,包括材料属性、边界条件等。

2. 参数设定:设定拉深成形的步数、每步的拉伸深度、拉伸速度等参数。

同时,考虑材料的流动应力、摩擦系数等对成形过程的影响。

五、模拟结果与分析1. 材料流动:通过有限元模拟,可以观察到材料在反复拉深过程中的流动情况,包括材料的分布、流动速度等。

2. 应力分布:模拟结果还显示了不同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这有助于理解工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裂纹、变形等问题。

3. 成形质量:通过模拟,可以预测不同工艺参数下产品的成形质量,如表面质量、尺寸精度等。

六、试验研究为了验证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球形件反复拉深成形的试验研究。

试验中,采用与模拟相同的材料和工艺参数,记录了实际的材料流动、应力分布以及成形质量等情况。

七、结果与讨论1. 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通过比较有限元模拟和试验结果,发现两者在材料流动、应力分布以及成形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

汽车覆盖件成形拉深筋的有限元模拟与优化

汽车覆盖件成形拉深筋的有限元模拟与优化

复杂而且 计算 时 间 也 比较 长[ ;二 是 等效 拉 深筋 模 5 型 ,由于真实拉 深 筋模 型计 算 效 率 比较 低 ,而且 拉
深筋在长 度方 向的 尺寸 远远 大 于宽 度 和深 度 方 向 的
尺寸 ,所 以有人 提 出用 施加 了等效 约 束边 界 条件 的 线来代 替实 际拉 深筋 。这 种 方法 计算 效 率 高 、调 整 方便 ,对 简单 冲压 件分 析 有很 大 的实用 价值 ,所 以 得到 了广泛 的应 用 ,但 是 对 于 复杂 冲压 件 ,由于影 响成形结 果 的因素 比较 多 ,针 对不 同的 结构 形状 和 深度 的零 件 ,等效拉深 筋 的适 用情况 有很大不 同 。 国 内外学 者对 等效 拉深 筋 模 型 的建 立及 其在 板 料成形 数值模拟 中的应用做 了大量 的研究 工作[ ,但 6 ] 很少有 人 采 用 真 实 拉 深筋 模 型 进 行 有 限 元 模 拟 研 究[ 。另外 ,在材料应用方面 ,由于世 界节能减排 政 7 ]
d a e d wa d p e O c n r l h lw ft ema e i 1 r wb a sa o t d t o t o e f t o o h t ra.Th a a ee sf rd a e d h d s me e fc so h o - e p r m t r o r wb a a o f t n t ef r e m ig p o e s F r t n r c s . is l y,t ee f c u e ft e p r me e sf rd a e d o h i u a in r s l o l eo t i e y c r h fe t lso a a t r o r wb a n t e s r h m lto e u t c u d b b a n d b a ~ s r ig o tF i l t n f r p r s wih smp e s a e . Th n t e c o s me e d lwa d fe o e e a i s y n u E smu a i o a t t i l h p s o e h r s mb r mo e s mo i d f r s v r lt i me a c r i g t h s u e .Byc mp r g t esmu a i n r s lso t i e y a o t g t ee uv ln r wb a n h e l c o d n O t e er ls o a i h i lt e u t b an d b d p i h q ia e td a e d a d t er a n o n d a e d h e l r wb a d ls o l e u e i lt g t e s a pn r c s fc mp e a t . r wb a ,t e r a a e d mo e h u d b s d i smu a i h tm i g p o e s o o d n n lx p rs Ke wo d :FE s y rs i lto ;d a e d;c o sme e mu a i n r wb a r s mb r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级进模拉深工序优化设计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级进模拉深工序优化设计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级进模拉深工序优化设计
吴春明;阮锋;夏琴香;丘宏扬
【期刊名称】《机床与液压》
【年(卷),期】2006(000)002
【摘要】提出了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级进模拉深工序优化设计方法,用该方法对一个带有侧冲孔和商标印的圆筒件级进模的拉深工序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经验公式该圆筒件需要两次才能拉深成形,而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该圆筒件在一定工艺条件下能一次拉深成形.优化设计使该零件的拉深次数从两次减少到一次,缩小了级进模尺寸.该圆筒件级进模的成功试产证明了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拉深工序优化设计是正确的.
【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吴春明;阮锋;夏琴香;丘宏扬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广州5106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386
【相关文献】
1.基于Dynaform的多次拉深工序优化设计 [J], 周永新;刘红
2.基于数值模拟的级进模筒形拉深工步工艺分析 [J], 黄珍媛;阮锋;管灿;周驰
3.级进模工序排样优化设计的模糊综合评判 [J], 王金凤
4.级进模工序排样优化设计的模糊综合评判 [J], 王金凤
5.基于CATIA的套环拉深级进模设计 [J], 王军;万世明;肖丹;王高明;陈小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复杂阶梯形圆筒件拉深有限元分析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复杂阶梯形圆筒件拉深有限元分析

摘要阶梯形零件在拉深成形的过程中,毛坯变形区的变形与应力基本与圆筒形件拉深相同。

但是此类零件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决定其拉深次数与工序的安排与圆筒形件拉深相比存在很大的不同点。

并且在拉深的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拉裂、起皱、减薄、拉深不充分和回弹量过大等问题。

因此,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Dynaform 模拟拉深,可以清楚的看到成形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而利用数值模拟的结果优化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方案,大大的缩短了研发周期。

本文首先分析了该零件的结构特点,探究一次拉深的可行性,根据一次拉深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危险部位,进而提出改进的方案。

其次根据阶梯形件的拉深规则与零件的结构特点,确定拉深次数,拉深顺序。

根据设计的各工序的凹模造型分别在不同压边力,不同毛坯直径,不同凸缘半径,不同拉深方式,不同工具运动速度等条件下在Dynaform软件里进行拉深模拟,选取成形质量最佳的作为下一工序的毛坯,通过不断地模拟优化最终得到该复杂阶梯形圆筒件的最佳拉深参数。

最后根据数值模拟的各项参数探讨各项拉深成形参数对成形模拟结果的影响。

本文主要通过Dynaform软件对复杂阶梯形圆筒件的拉深方法及各次拉深造型的确定进行研究,探讨数值模拟的各项参数对成形件的成形效果和质量的影响,着重探讨拉深方式对回转体阶梯形件的成形质量和效果的影响,对于多次拉深成形的零件,拉深方式对成形质量的影响极大,有限元模拟分析方法在实际的生产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阶梯形件;拉深方案;Dynaform软件;虚拟冲压速度Complex stepped cylindrical deep draw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Abstract:The deformation and stress of the stepped parts in the process of deep drawing forming are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cylindrical parts.. However, the complexity and variety of the parts, the number of deep drawing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proces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cylinder parts.And in the process of drawing by the influence of many factors, prone to crack, wrinkle, reducing thin, drawing and spring back problem. Therefore,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DYNAFORM to simulate the drawing, can clearly see the forming defect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ptimization of stamping process and die design scheme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greatly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cycle.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is part, explores the feasibility of a deep drawing, and analyzes the dangerous parts according to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of a deep drawing,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improving scheme.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drawing rules of the ladder parts and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parts, the number of the deep drawing and the order of drawing are determined.According to the design of the process of Concave die modeling respectively in different blank holder force, different diameter of blank,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flange radius, different drawing methods, different velocity and in the DYNAFORM software used in deep drawing simulation, selection of forming quality best as a process of blank, through continuous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is finally obtained the complex stepped cylindrical parts the best drawing parameters.According to the parameter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influence of drawing parameters to the forming simulation results is discussed.This paper mainly by DYNAFORM software on complex stepped cylindrical parts drawing method and the drawing shape determine research, discusses the effects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tamping forming effect and quality, focuses on drawing rotary stepped shape quality and effect, for multiple deep drawing parts drawing method on the forming quality of a great impact,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nalysis method in the actual production has great significance.Key words:Ladder;Drawing Scheme;Dynaform;Virtual punch velocity目次摘要 (I)Abstract (II)1 引言 (1)1.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2 板块冲压成形模拟仿真软件Dynaform应用基础 (3)2.1板块冲压成形模拟仿真软件简介 (3)2.2应用Dynaform软件的一般流程 (3)2.3 Dynaform软件系统结构 (3)2.3.1前处理模块 (4)2.3.2分析模块 (4)2.3.3 后处理模块 (5)2.4本章小结 (5)3复杂阶梯形圆筒件一次拉深成形设计 (6)3.1复杂阶梯形圆筒件拉深工艺分析 (6)3.1.1拉深工艺要求 (6)3.1.2毛坯尺寸估算 (7)3.2 探究一次拉深成形 (8)3.2.1毛坯材料性能参数 (8)3.2.2理论压边力计算 (8)3.2.3模拟拉深及可行性判断 (8)3.3本章小结 (9)4复杂阶梯形圆筒件五次拉深成形设计 (10)4.1五次拉深设计依据 (10)4.2拉深工序造型结构设计 (10)4.3各工序不同参数下数值模拟与比较 (13)4.3.1第一次拉深 (13)4.3.2 第二次拉深 (14)4.3.3 第三次拉深 (15)4.3.4第四次拉深 (16)4.3.5 第五次拉深 (19)4.4本章小结 (20)5 拉深成形过程板料变化情况 (21)5.1成形极限与零件厚度分布 (21)5.2最小厚度变化情况 (22)5.3最大减薄率变化情况 (22)5.4最大主应变变化情况 (23)5.5复杂阶梯形圆筒件拉深成形参数影响探究 (23)5.5.1压边力对成形结果的影响 (23)5.5.2凸模运动速度对成形结果影响 (24)5.5.3拉深方式对成形结果影响 (24)5.5.4模具间隙对成形结果影响 (25)5.6本章小结 (26)6结论 (27)致谢 (28)参考文献 (28)桂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 引言1.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冲压是指在常温的条件下,运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板料施加压力,使得板料发生塑性变形或分离,进而得到所需要的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球形件反复拉深成形新工艺有限元模拟及试验研究》范文

《球形件反复拉深成形新工艺有限元模拟及试验研究》范文

《球形件反复拉深成形新工艺有限元模拟及试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球形件因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和优异的性能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反复拉深成形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塑性加工方法,对于提高球形件的成形精度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有限元模拟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球形件反复拉深成形新工艺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球形件反复拉深成形新工艺概述球形件反复拉深成形新工艺是一种基于金属塑性加工原理的工艺方法,通过多次拉深成形,使材料在模具的作用下逐渐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该工艺具有成形精度高、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对于提高球形件的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限元模拟方法1. 模型建立有限元模拟是球形件反复拉深成形新工艺研究的重要手段。

首先,根据实际生产工艺和设备条件,建立球形件反复拉深成形的有限元模型。

模型应包括模具、工件、压边圈等部分,并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摩擦条件等因素。

2. 材料性能及参数设置在有限元模拟中,材料性能和参数的设置对模拟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应选择合适的材料模型,如弹塑性模型、粘塑性模型等,并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极限、硬化指数等参数。

此外,还需考虑摩擦系数、模具与工件之间的接触条件等因素。

3. 模拟过程及结果分析根据球形件反复拉深成形的实际工艺流程,设置模拟过程中的步长、速度、压力等参数。

通过模拟,可以得到球形件在反复拉深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温度等分布情况,以及成形的最终形状和尺寸。

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工艺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为试验研究提供指导。

四、试验研究1. 试验设备及材料试验研究需要准备相应的试验设备和材料。

试验设备应包括拉深机床、模具、测量仪器等。

材料应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如铝合金、钢铁等,并确保材料的性能符合要求。

2. 试验方案及实施根据有限元模拟结果,制定试验方案。

方案应包括工艺参数的设置、模具的加工与安装、工件的准备与加工等。

曲面零件拉深筋的数值模拟

曲面零件拉深筋的数值模拟

曲面零件拉深筋的数值模拟
马志超;郝新;李延君
【期刊名称】《锻压技术》
【年(卷),期】2007(32)3
【摘要】在拉深筋成形能力理论、曲面零件变形计算结果、以及实际板料参数这3种条件的基础上,以拉深筋参数设置为重点,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Dynaform,分别在有拉深筋和无拉深筋这两种条件下,对曲面零件进行有限元模拟实验。

通过模拟实验对比的结果,显示了拉深筋在曲面零件变形时的作用,使理论计算和模拟实验得到了相互验证。

同时,也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计算机数值模拟结果相吻合。

此方法在整个加工工艺工程中简便直观,对于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总页数】3页(P120-122)
【关键词】拉深筋;数值模拟;曲面零件
【作者】马志超;郝新;李延君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335
【相关文献】
1.基于数值模拟的盒形件拉深成形变拉深筋技术研究 [J], 彭成允;邹强;李小平;吴善勇;王书胜
2.拉深筋消除曲面零件内皱的分析 [J], 吕淑艳
3.球面形状零件含拉深筋拉延的计算机模拟 [J], 王光辉;刘评
4.曲面零件拉深筋结构参数的优化 [J], 肖玲;王志恒
5.带筋拉深曲面零件压边力的临界计算 [J], 刘建华;王志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 , J ( V) 为目标函数 ; G( V) 和 H ( V) 为约束函数 ; V 为 设计变量 ; v iL 和 v iU 为设计变量的下边界和上边界 ; V 3 为 最优点 ; J ( V 3 ) 是目标函数最优值 ; v i 为第 i 条拉深筋的 阻力 。
对于薄板成形的拉深筋优化问题 , 定义目标 函数如下 :
and Axisymmet ric Triaxial Comp ressio n Text Re2 sult [J ] . Net Shape Processing of Powder Material , 1995 , 216 : 57Ο 68. [5] 马怀宪 . 金属塑性加工学 - 挤压 、 拉拔与管材冷轧 [ M ] . 北京 :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4. ( 编辑 郭 伟)
0 引言
拉深筋在汽车覆盖件工艺设计过程中占有重 要的地位。合理设置拉深筋 ,可以有效地阻止薄板 在冲压成形过程中发生起皱缺陷 ,使薄板的塑性流 动更趋均匀 ,从而允许薄板发生更大的塑性应变 , 提高板料的弹性极限以及成形件的刚度和强度。
收稿日期 :2006 — 08 — 0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0575080)
目标函数 J ( V) 对于某一设计变量 v i 的偏导 数为
5J 5 J 5U = 5 vi 5U 5 v i 式中 , U 为位移向量 , U = ( u , v) 。
( 4)
在最终构形状态 C 上建立虚功方程 :
W = W int - W ext =
εσ dv u f dv = 0 ∫ ∫
T T
作者简介 : 蔡 芳 ,女 ,1984 年生 。清华大学先进成形制造教育 部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材料加工工艺及其数值 模拟 。雷丽萍 ,女 ,1968 年生 。清华大学先进成形制造教育部重 点实验室副教授 。赵迎红 ,男 ,1974 年生 。清华大学先进成形制 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 。曾 攀 , 男 ,1963 年生 。清华 大学先进成形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 。
・2 0 1 3 ・
中国机械工程第 17 卷第 19 期 2006 年 10 月上半月
法的商业软件已经在产品设计和模具工艺设计过 程中得到了应用 ,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 6 ] 。有限元 逆算法相对于增量法具有计算速度快 、 总耗时短等 优点。 在板料冲压成形快速仿真系 统 FASTAMP 中 ,本文基于有限元逆算法 ,开发了拉深筋力优化 方法算法。该算法以灵敏度优化方法为基础 ,以厚 向应变的大小以及均匀与否作为评估成形质量的 指标 ,同时利用成形极限图 ( FLD) 分析了板料的成 形性 , 建立了多目标优化函数 , 并以 NUMISHE2 ET2002 实例 ,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精确性。
材 [J ]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4 ,14 ( 1) :341Ο 346.
[3] 艾维超 B. 金属成形工艺与分析 [ M ] . 王学文 , 译 .
北京 :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8.
[ 4 ] Gurso n A L , Yuan D W. Material Model for a Ce2 ramic Powder Based o n Ult raso und , TRS Bend Bar ,
v v
( 5)
式中 , f 为外力向量 ; uT 为虚位移向量 。
冲压件 ( C 状态) 经过单元离散化后 , 有
W =
∑u
T e
( Fint ,e - Fext ,e ) = -
∑u
T e
Re = 0
( 6)
式中 , Fint ,e 、 Fext ,e 分别为内力 、 外力 ; Re 为残余力 。
J =
∑J
e
=
∑|
he - h0 | h0
p
=
∑| λ
3e
- 1|
p
( 2)
式中 , h0 、 he 分别为初始板厚 、 最终板厚 ;λ 3e 为厚向应变 ; p 为加强最大厚度变化影响的参数 。
1 拉深筋优化步骤
1. 1 确定拉深筋模型
相应的优化变量 V 为多组拉深筋力构成的向量 , 设计变量 V = ( v1 , v2 , …, v n ) 的维数 n 即是拉深 筋的条数 。 图 1 所示为薄板的成形极限图 , 其中 , FL C 为 成形极限曲线 , W TL C 为起趋趋势曲线 , WL C 为 起皱极限曲线 。 由图 1 可以建立约束条件 :
在很多情况下 ,拉深筋设置得是否合理决定着冲压 成形过程的成败。在进行拉深筋设计时 ,还必须考 虑拉深筋布置的位置、 拉深筋的形状、 拉深筋的道 数等问题。因此 ,在产品早期设计阶段 ,工程技术 人员就需要一个方便快捷的辅助工具 ,能对设计的 产品进行工艺辅助分析 ,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产 品的工艺性 ,避免重大的工艺设计缺陷 。 一些学者在基于形变理论的有限元逆算法方 面作了一定的研究[ 1Ο5 ] 。一些比较著名的基于逆算
ε G =ε 1 - <( 2) + s ε H = φ( 2) - ε 1 限曲线 ; s 为安全裕度 ;φ(ε 2 ) 为起皱极限曲线 。
( 3)
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板料成形时 ,考虑拉深筋 的作用效果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采用真 实的拉深筋模型 。当采用这种模型进行成形模拟 分析时 ,由于在拉深筋区域的有限元网格尺寸需要 很小才能模拟出拉深筋对板料的效果 ,因此所消耗 的计算时间很长 。另一种方式是采用等效拉深筋 阻力来模拟真实拉深筋对板料的作用 ,即用一条曲 线表示真实拉深筋中心线在压料面上的位置 ,将拉 深筋对板料的作用等效为等效拉深筋阻力。 在利用有限元逆算法优化拉深筋的计算模型 中 ,通常采用等效拉深筋模型来计算真实拉深筋对 板料流动的作用 ,这样程序实现过程简单 ,实际计 算时可以使用较少的单元 , 模拟精 度也 能得 到 保证。
Study on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Dra wbead Process B ased on an Inverse Approach Zhang Zhibing Liu Yuqi Du Ting Li Zhigang State Key Lab of Plastic Forming Simulation and Die & Mould T echnology ,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Wuhan , 430074 Abstract : The drawbead setting is a very useful process to adjust the nonuniformity of sheet metal flow and to improve the forming quality of the automobile body panels.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design require2 ment s , an optimum method of drawbead setting based on the inverse finite element approach had been devel2 oped. In the method , the sensitivity optimum algorithm was adopted and the forming actors of forming ability such as forming ability , rapture , wrinkle were also considered to perfect the algorithm. In the sheet metal forming simulation software , FASTAMP , the optimum module was developed. Through calculating the benchmark of NUMISHEET 2002 , it is proved that the method can optimize the setting of drawbead to im2 prove the sheet metal forming ability in short time. K ey words :inverse approach ; automobile body panel ; drawbead ; sensitivity optimum ; FASTAMP
( 4) 本文分析结果对高温超导单芯线材拉拔 工艺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参考文献 :
[1] 张劲松 ,康伟 . Bi 系高温超导线材的发展历史及应
用现状 [J ] . 新材料产业 ,2004 ,128 ( 7) :65Ο 71.
[2] 易汉平 , 张劲松 , 刘庆 , 等 . 实用 Bi 系高温超导带
基于有限元逆算法的拉深筋工艺设计和优化 — — — 章志兵 柳玉起 杜 亭等
基于有限元逆算法的拉深筋工艺设计和优化
章志兵 柳玉起 杜 亭 李志刚
华中科技大学塑性成形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4
摘要 :汽车覆盖件拉深成形中 ,一般通过设置适当的拉深筋控制成形过程中的板料塑性流动 规律来提高覆盖件成形质量 。针对覆盖件工艺设计需求 ,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逆算法的拉深筋 工艺优化算法。该算法以灵敏度优化方法为基础 ,考虑了板料的成形度 、 破裂和起皱等成形缺 陷。在板料成形模拟 FASTAMP 系统中 ,开发了拉深筋优化模块 ,并以实际覆盖件为例 ,验证了 该算法能快速准确地模拟等效拉深筋力的布置情况以及优化板料的成形性。 关键词 :逆算法 ;覆盖件 ;拉深筋 ;灵敏度优化 ; FASTAMP 中图分类号 : TG386 ; TP391. 9 文章编号 :1004 — 132X(2006) 19 — 2013 — 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