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节血肿疾病研究报告
右侧基底节脑出血的护理病例讨论总结

右侧基底节脑出血的护理病例讨论总结右侧基底节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下面将根据一位护理人员的实际经验,对右侧基底节脑出血的护理病例进行讨论和总结。
该患者是一名67岁的男性,因突发剧烈头痛、呕吐和右侧肢体无力入院。
经过检查和CT扫描,确诊为右侧基底节脑出血。
以下是我们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总结。
1. 神经功能评估:患者入院后,我们首先进行了神经功能评估,包括对肢体力量、感觉、语言和认知功能的评估。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患者的神经损伤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2. 生命体征监测:由于右侧基底节脑出血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和脑水肿等并发症,我们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3. 安静环境:为了减少刺激和促进患者的恢复,我们为患者创造了一个安静的环境。
关闭过多的光线和噪音,保持室内的舒适温度,有助于患者的休息和康复。
4. 密切监测:由于右侧基底节脑出血可能引起意识水平改变和脑功能障碍,我们密切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和语言能力等。
任何异常的变化都应及时记录并报告给医生。
5. 营养支持:患者在疾病恢复期间需要足够的营养支持。
我们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并定期评估患者的摄入情况和体重变化。
6. 康复训练:针对右侧基底节脑出血导致的肢体无力和功能障碍,我们进行了康复训练。
包括肢体功能锻炼、平衡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
通过定期评估和调整训练计划,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7. 心理支持:患者在康复期间常常感到焦虑、抑郁和自卑。
我们提供了情绪支持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病情,增强康复信心。
右侧基底节脑出血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和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始终将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的临床诊治探讨

3讨
论
发现和 处理并 发症 ,据病 情需要 随时行头颅 C 检 查 ,对 于血肿量 较 T
多 、脑组织损伤 重的重症患者 ,则应尽早采取开颅 手术 治疗 ,及时清 除血肿 ,使相 当一部分 患者获得挽救 ,减少病死率 、致残 率 ,从而改 善预后 。
3l早期气管切开预 防并发症 ,
目前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为3 . 6 %~6 . 】。随着复合外伤的 8 4 %【】 3 0 增加,也加重了颅脑损伤的程度,使得救治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更加困
李建 飞
( 湖北老河 口一 医院脑外科 ,湖北 老河 口4 10 ) 4 8 0
【 要】 目的 分析外 伤性 基底 节 区血 肿 的临床特 点 ,探 讨 有效 的临床 诊 治方案 。方法 回顾 性 分析 我 院 2 0 摘 08~ 2 1 年 间收 治的 4 01 2例外伤
性 基 底 节 区血 肿 惠者 的・床 资料 。结 果 治疗后 随 访 6~ 2 月 ,根 据格 拉斯 哥 预后 分级 ( OS 『 盏 4个 G )评 价 标 准对 治疗 结 果进行 评 价 : 良好
3 . 2及早 开颅 充分脑减压
参考 文献 [] 王忠诚. 外科学 . 湖北 科学技术 出版社, 9: 952 1 神经 武汉: 1 8 8—2. 9 4
【】 刘 敬业 , 石, 永恒 . 2 只达 靳 急性重 型颅脑 损 伤43 临床 分析 [ . 5例 J中 ] 华神 经外科 杂志 , 9 , ( : 113 1 51 3 1 —4 . 9 l)4
11 。 2例
内复查C ,对病情有变化有手术指征者 ,争取尽早手术。对枕部着力 T
的重型颅脑损伤 患者 ,伤情常进行性加重 ,要特别提高警惕 。 总之 ,重型 颅脑损伤严重危及人们 的生命 ,其严重程度直接 关系 着 患者 的预后 ,要 密切注 意患者 的生命 体征 ,尽早 气管切开 ,及 时
右侧基底节区血肿并破入脑室死亡病例讨论护士长发言讨论

右侧基底节区血肿并破入脑室死亡病例讨论护士长发
言讨论
尊敬的专家和同事们,
今天,在这个讨论中,我想谈谈一个右侧基底节区血肿破入脑室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的病例。
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情况,我们需要从中学习如何更好地处理类似的病例。
首先,血肿破入脑室是一种危险的状况,需要我们快速而有效地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患者的生命。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确保患者的通气道通畅,并立即开始进行紧急的神经外科干预。
在处理这种情况时,护士在现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报告给医生,并确保医疗团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
护士应该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脑水肿、脑室积血以及感染等有着清晰的理解,并能够有效地管理这些并发症。
当涉及到病例讨论时,我们的目标是从中学习并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在这个病例中,我们可以讨论一些潜在的改进措施。
例如,我们可以评估目前的检查和评估流程是否足够及时和准确。
我们还可以讨论关于早期手术干预的重要性,以及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何种手术技术是最好的选择。
最后,我认为我们应该将这个病例作为一个团队学习的机会,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提高我们团队对类似情况的应对能力。
我们应该相互合作,共同努力,确保我们对于各种急性疾病处理的协调性和专业性。
谢谢大家!。
右侧基底节脑出血的护理病例讨论总结

右侧基底节脑出血的护理病例讨论总结基底节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巨大的困扰和痛苦。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需要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帮助他们尽快康复。
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包括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
同时,要定期检查患者的瞳孔反应和神经系统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在日常护理中,要注意患者的卧位和翻身,避免压力性损伤。
对于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要进行被动活动,保持关节的活动性。
同时,要注意患者的饮食和排便情况,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便秘和脱水的发生。
我们还要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
基底节脑出血常常会带来认知和情绪方面的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焦虑和抑郁等。
我们需要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恢复自信和乐观的态度。
在康复阶段,我们要积极配合医生和康复师的治疗计划,进行功能训练和康复训练。
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语言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同时,要给予患者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康复信念,坚持治疗和训练。
我们要与患者的家属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教育。
同时,要给予家属情绪上的支持,帮助他们减轻焦虑和压力,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基底节脑出血的护理需要全面、个性化和细致的护理措施。
我们要关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患者早日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重型颅脑损伤中基底节血肿的临床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中基底节血肿的临床分析作者:黄斯杰夏万炎李龄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01期[摘要]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中,基底节血肿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本院2001年12月~2011年12月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中,CT 扫描显示基底节血肿量≥2 mL的病例31例,男24例,女7例,平均年龄39.5岁。
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确诊。
复查CT 18例显著扩大。
结果恢复良好5例,中残6例,重残8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10例。
结论创伤性基底节血肿(TBGHs)是急性颅脑损伤后血肿逐渐扩大的动态损害过程。
本组总体预后不良。
血肿大于30 mL,血肿扩大,合并其他颅内损伤或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其预后更差。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基底节血肿;CT扫描;预后[中图分类号] R65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a)-0056-03创伤性基底节血肿(traumatic basal ganglia hematomas,TBGHs)约占闭合性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3.1%[1],然而尸检数据表明,TBGHs的发生率高达10%~12%,这种差异说明TBGHs可能是引起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2]。
一般认为,TBGHs发病机制是当头部受到高能量创伤时,在加速/减速或旋转运动作用下,因脑组织各结构之间所负荷的惯性力或旋转加速度不同而产生剪切力,导致基底节区域血管牵拉受损、出血。
由于惯性力或剪切力的强弱,方向不同,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基底节血肿[3]:单纯性基底节血肿;复合性基底节血肿,即合并有其他颅内血肿。
TBGHs多见于青壮年,且致残率、致死率高。
本文回顾性分析31例TBGHs 患者的临床特点,尤其急性颅损伤后,动态CT扫描,血肿体积变化及最终预后因素。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2001年12月~2011年12月共收治创伤性基底节血肿(TBGHs)患者31例,男24例,女7例;年龄15~78岁,平均39.5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4例,坠落伤5例,摔伤2例;伤后入院平均时间1.5 h (30 min~15.5 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5分18例,6~8分13例。
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25例治疗体会

2.2 两组 胎儿及新生 儿情 况 比较 A组 16例胎 儿中 ,发生胎 儿宫 内生长受 限2例 ,死胎2例 (并发多
发性 畸形)。新生 儿死亡2例 ,新生 儿体质 量 (1406±545)g;B组2O 例 胎儿 中,发生胎 儿宫 内生 长受限 5例 ,死胎2例 ,新 生儿 死亡6例 , 新生 儿体质量 (1913±463)g。两组的胎 儿生长情 况及新生 儿预 后相 比差异具 有显著性 (P<O.05)。 3讨 论
中 图分 类号 :R651.1 5
文献标 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671-8194 (2010)34-0063-02
外伤 性基底 节 区血肿 (TBGH)是颅 内血 肿的一种 特殊 类型 ,因 其位于功 能区 ,其病 死率及 致残 率均较 高。 由于病 变深在 ,以往对 其 诊 断较为 困难 ,但随着影像技 术的发展 ,特 别是CT的广泛使用 ,外伤 性 基底 节区血肿 一般 都能确 诊。我们 自2003年1月 至2009年 l2月共 收 治25例 ,现结合 文献 报道如下 。 1资料 与 方法 1.1一般 资料
余 国林 王 国锋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外伤 性 基底 节 区血肿 (TBGH) 的 发病机 制 、诊 断 、治 疗和 结 果。方 法 回顾 性 分析 收治 的 25例 急性 颅脑损 伤后 合 并 基
底 节 区血 肿 患者 的病 史、,晦床 表 现 、颅 脑 CT及 台疗 经过 。结果 依 患者 的意 识 状 态、血 肿 大 小及 全身状 况 选择 手 术 或非 手术 治疗 ,其 中
儿 的呼吸功 能 。此次研究 的 两组 患者 在血压 方面无 显著性 差异 (P> 0105),但 发病早 的患儿预 后明显 比发病 较晚的羞 ,死亡 的新生儿体 质量在2000g以内。本次36例早发型 子痫前期 ,8例新生儿死 亡 ,表 明 胎婴儿的预 后与发病孕周有着很大 的相联性 。
外伤性基底节出血18例临床诊治分析

例 .坠 落 伤 2例 。打击 伤 1 。入 院 时 管受到 剪切力的作用而破 裂出血 t; 例 2 ② 性 脑 积 水 而 行 脑 室外 引 流 术 , 后 重 残 ; ] 术
G S评 分 :3 l C 1 ~ 5分 8例 , ~ 2分 5例 , 伤 前 极 少 数 患 者 存 在 基 底 节 区 的 动 一 9 1 静 血 肿 量> 0 l 2例 , C 4m 的 G S评 分 均 < 8分 , 6 8分 3例 , ~ ~ 3 5分 2例 。 后 l 伤 4例 出现 脉 畸 形 、 小 动 脉 瘤 等 病 理 基 础 , 外 力 1例 家 属 放 弃 手 术 死 亡 , 另 1 行 血 肿 微 在 例 造 牵 移 加 清 除+ 骨 瓣 减 压 术 , 后 重 残 。通 过 本 去 术 不 同 程度 头 痛 、 吐等 颅 高 压症 状 。 发 作 用 下 , 成 血 管 的 扭 曲 、 拉 、 位 , 呕 原 昏迷 l 5例 , 呈 持 续 性 昏迷 。 一 侧 瞳 之 血 压 一 过 性 升 高 ,使 原 血 管 薄 弱 部 位 组 的 治疗 , 者 认 为 , 伤 性 基 底 节 出血 3例 作 外
作 者 单位 :10 0 绍 兴 . 江 省 绍 兴 第 外伤 有 所 不 同 ,临 床上 除要 考 虑 到 必 要 320 浙
二 医 院
的 减 压外 ,更 应 考 虑到 功 能 的保 留和 恢
例 。 出血 量 根 据 多 田公 式 计 算 , 0 l 脑 组 织 缺 血 、 氧 等继 发 性 损 害 , 病 情 <3 m 缺 使
1 1例 ,0 4 m 3—0 l 5例 , 0 l >4 m 2例 。 例 血 恶化 ,故 基 底 节 出血 往 往 伴 有 原 发 性 和 3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血肿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观察

【 关键词】 脑 出血; 高血压 ; 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术 ; 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术 ; 置管引流术
【 中图分类号】 R7 32 .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05 4 0 (0 10 - 8 - 23 34 2 1) 1 06 2 0 0
置管 引流 。 ( ) 刺 及 置 管 引 流 1 3穿 1例 : 据 C 依 T影
手术时间: 6h 8 , 2 1 , 7 6 < 2 例 6— 4h1 例 2 4— 2h 例。 并发症 : 并发肺炎 8 上消化道出血 2 , 例, 例 急性肾衰 竭1 , 例 急性下肢静脉血栓 1 。 例
率为6 .% ( 94 ) 病死率 为 2 . % ( 24 ) 44 2/5 , 6 7 1/5 。3
骨瓣开颅 清除血肿术 2 例 , 5 小骨窗开颅 清除血肿术 9例 , 穿刺及置管引流术 l 1
例, 术后 恢复 良好 分别 为 l 5例 (00 )6例 (6 7 ) 8例 (2 7 ) 术后 再 出血 分 别为 5例 (0 0 ) 6 .% 、 6 .% 及 7.% , 2. % 、 2例 (22 )3例 (7 3 ) 死亡分 别 为 7例 (8O )2例 (22 ) 3例 (7 3 ) 2 .% 、 2.% , 2.% 、 2 .% 、 2 .% 。结论 高血 压性基 底 节 区血肿 的手 术效果 与手 术方 式无 关 , 而与 患者血 肿 大小、 部位及 意 识 障碍 程度 有 关。
制定 的 日常生 活 能力 量 表 ( D ) 级法 评 价, 分 5 AL分 共 级 ,级 : I 完全恢复 日常生活 ; : 2级 部分恢 复 日常生活或 可独立 进行家庭 生活 ; : 生活需人 帮助 , 3级 家庭 可拄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底节血肿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基底节血肿
所属部位:头部
就诊科室:脑外科
病症体征:偏瘫,意识障碍
疾病介绍:
什么是基底节血肿?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是在CT广泛应用之后才发现的特殊部位现象,其发生率占颅脑损伤的3.1%,并将之分为两型:其一为单纯性基底节血肿,其二为复合性基底节血肿
症状体征:
基底节血肿有什么症状?基底节血肿的临床表现以头伤后早期出现完全偏瘫,而意识障碍相对较轻为特征。
化验检查:
基底节血肿要做什么检查?基底节血肿早期诊断需靠CT检查,并应根据血肿的大小、累及范围及病情能否稳定来决定手术与否。
鉴别诊断:
基底节血肿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基底节血肿与基底节区出血相鉴别,基底节区出血症状较本病要危重,且多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以及严重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等,常高度提示脑出血可能,CT无检查可以确诊。
并发症:
基底节血肿的并发症有哪些?血肿可破裂引起基底节出血,出现三偏体征(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缺失和偏盲等)。
治疗用药:
基底节血肿的药物治疗尚无特效药,若病人伤后意识有所改善,血肿小于3 0ML,颅内压不超过3.33KPA(25MMHG),CT无严重脑室、脑池受压、中线移位未超过10MM,未穿破脑室者,可行姑息性治疗,否则,应及早施行手术。
基底节血肿的手术方法:对单纯性基底节血肿可采用钻孔穿刺引流术,即在额或颞部,避开脑重要功能区钻孔或锥孔,按CT所示位置定向穿刺血肿,小心抽出其中液态部分,如有60%积血可以排出,即已达到减压目的,放入导管作为术后引流,缝合伤口。
必要时可在CT监测下注入尿激酶数次以促其固态血块液化后排出。
若单纯性基底节血肿已破入脑室,则直接行脑室穿刺放置导管引流。
对复合性基底节血肿,伴有同侧颅内血肿时,最好按CT所示部位设计骨瓣或骨窗开颅,通过一个人路同时解决两处血肿,如果不能一次完成手术或因病变各居异侧时,则除行开颅术清除复合血肿外,对基底节血肿亦应行骨窗开颅或至少采用扩大钻孔的方法,经外侧裂或颞上回切开脑皮质,在直视下清除基底节血肿,彻底止血,以免术后发生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