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同步测试十二附答案及解释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表现型不同的母牛生育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牛,产生这一结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A. 试管动物培养B. 胚胎移植C. 胚胎分割移植D. 受精卵分割移植【答案】C【解析】A、试管动物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形成的,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多样性,A错误;B、移植胚胎的来自转基因技术、体外受精技术或核移植技术,这些胚胎都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其基因型不完全相同,B错误;C、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胚胎分割移植能培育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小牛,C正确;D、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不能直接进行分割,D错误。

2.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是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B. 诱导分后后可用于培育人造组织器官C. 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D. 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小,核仁明显【答案】D【解析】解:A、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是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A正确;B、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后后可用于培育人造组织器官,B正确;C 、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C正确;D、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D错误.故选:D.3.下列关于ES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ES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B. ES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C. ES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D. ES细胞是由原肠胚或原始生殖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答案】D【解析】解:A、ES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A正确;B、ES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B正确;C 、ES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C正确;D、ES细胞是由早期胚胎(如囊胚)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D错误.故选:D.4.高等哺乳动物受精后不久,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经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和组织器官的分化,最后发育成一个完整的幼体,完成胚胎发育的全过程,下图为该过程中的某一时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①②③依次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B. 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图示时期,终止于生命结束C. 胚胎从①中伸展出来的过程叫做孵化D. 该图表示的是桑椹胚期【答案】D【解析】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①②③依次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A正确;B、图示为囊胚期,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该时期,终止于生命结束,B正确;C 、孵化是指胚胎从①透明带中伸展出来的过程,C正确;D、图示为囊胚期,D错误.故选:D.5.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卵裂期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增大B. 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可发育成生物体的任何组织器官C. 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D. 培育试管婴儿涉及体内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答案】C【解析】解:A、卵裂期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减小,A错误;B、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可发育成胎盘和胎膜,B错误;C 、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C正确;D、培育试管婴儿涉及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D错误.故选:C.6.糖皮激素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氨基酸衍生物,其调节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

高中生物单元质量测评一含第12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单元质量测评一含第12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单元质量测评(一)(含第1、2章)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渗透压的稳态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B.内环境维持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内环境稳态只在体液调节的作用下即可维持D.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各器官和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解析:内环境渗透压保持在适宜范围之内,为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创造了条件,这种稳态遭到破坏后,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A正确;内环境维持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确;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这几种调节方式协调作用,相互影响,C错误;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各器官和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完成的,D正确。

答案:C2.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B.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C.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D.运动后Na+、K+排出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解析: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和无机盐离子含量都有关,A错误;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B正确;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C正确;运动后Na+、K+虽然排出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D正确。

答案:A3.下面为膝跳反射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均属于效应器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在③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D.若①处受损,膝跳反射现象消失解析: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腺体,共同组成了效应器;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在脊髓;反射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完成;若①处受损,即传入神经受损,反射不能发生。

答案:B4.如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阻断了部分Na+通道B.阻断了部分K+通道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释放D.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解析:神经元未受刺激时,K+大量外流,导致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神经元受刺激时,神经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Na+大量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全国高二高中生物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二高中生物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二高中生物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综合题1.下图为某种质粒表达载体简图,小箭头所指分别为限制性内切酶EcoRI、BamHI的酶切位点,amp R为青霉素抗性基因,tet 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P为启动子,T为终止子,ori为复制原点。

已知目的基因的两端分别有包括EcoRI、BamHI在内的多种酶的酶切位点。

据图回答:(1)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与质粒表达载体分别用EcoRI酶切,酶切产物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后,其中由两个DNA片段之间连接形成的产物有、、三种。

若要从这些连接产物中分离出重组质粒,需要对这些连接产物进行。

(2)用上述3种连接产物与无任何抗药性的原核宿主细胞进行转化实验。

之后将这些宿主细胞接种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原核宿主细胞所含有的连接产物是;若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原核宿主细胞所含有的连接产物是。

(3)目的基因表达时,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是,其合成的产物是。

(4)在上述实验中,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表达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酶切时应选用的酶是。

2.(15分)回答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1)构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时,用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DNA后,可能产生粘性末端,也可能产生末端。

若要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使其直接进行连接,则应选择能使二者产生(相同,不同)粘性末端的限制酶。

(2)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时,构建的表达载体含有人胰岛素基因及其启动子等,其中启动子的作用是。

在用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时,常用处理大肠杆菌,以利于表达载体进入: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可用标记的胰岛素基因片段作探针与mRNA杂交,该杂交技术称为。

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转录的mRNA是否翻译成 _,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3)如果要将某目的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植物细胞,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的 _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 _上。

高中生物同步练习(12套)人教版必修二及答案

高中生物同步练习(12套)人教版必修二及答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同步练习11、以基因型为Aa的水蜜桃为接穗,嫁接到相同基因型的水蜜桃砧木上,所结的水蜜桃果肉基因型是杂合体的几率为A.0 B.25% C.50% D.100%2、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在一个多指患者的下列各个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①神经细胞②成熟的红细胞③初级性母细胞④次级性母细胞⑤肌细胞⑥成熟的性细胞A.①②⑥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3、已知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用纯合的红果品种与黄果品种杂交,所得F1基因型都为Aa,F1自交,共收获1200个成熟的番茄。

从理论上分析,有红果番茄A.1200 B.900 C.300 D.0 4、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高鼻梁与塌鼻梁 B.卷发与直发 C.五指与多指 D.眼大与眼角上翘5、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配子是A.雌:雄=1:1 B.雌:雄=1:4 C.AA:aa=1:1 D.A:a=1:16、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体,要使其后代中出现的纯合体占总数的95%以上时,至少要自交几代后能达到目的A.3 B.4 C.5 D.67、下列有关推理不正确的是A.隐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体 B.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杂合体C.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难以独立确定 D.后代全为显性,则双亲必为显性纯合体8、假如丈夫和妻子都是白化隐性基因杂合体,他们生下双卵双生儿,这两个孪生子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A.1/16 B.1/4 C.3/8 D.19、下图为一个人类白化病遗传的家族系谱图,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成的两个个体,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成的个体。

请据图回答:(1)控制白化病的是常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基因。

(2)若用A、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则3号、7号和11号个体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同步练习对于高中生物成绩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但是这些往往都被大家忽略。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同步练习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同步练习题(一)1.动物细胞融合的目的中,最重要的是( )A.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B.制备单克隆抗体C.培育新物种D.生产杂交细胞解析:选B。

植物体细胞杂交,主要是为了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以培育新品种。

另外,植物体细胞杂交还应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动物细胞作为整体,它的全能性受到限制,目前只见到高度分化的细胞核在去核卵细胞中表现全能性,还未见到融合细胞核表现出全能性的例子,因此动物细胞融合不能用来培育新的物种。

生产杂交细胞,也不是细胞融合的主要目的。

2.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B.所用的技术手段基本相同C.培养基成分相同D.都能形成杂种细胞解析:选D。

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这两项细胞工程技术中,都包含有细胞融合的过程,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对于诱导方法来说,除动物细胞的融合还可用灭活的病毒作诱导剂外,其他的基本相同。

植物体细胞杂交前需先去掉细胞壁,在完成细胞融合后,还要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所以,它们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是有差别的。

植物细胞培养用的是固体培养基,动物细胞培养用的是液体培养基,其成分中还有动物血清,培养基成分有一定的差别。

3.(2011年高考江苏卷)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C.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解析:选B。

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不同,基因工程产生的是自然界中原有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A 项正确。

体细胞杂交技术是植物细胞工程中培养杂种植株的一项技术,动物细胞工程中克隆动物常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而制备单克隆抗体常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B项错误。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全书综合测评(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全书综合测评(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全书综合测评(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孟德尔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推测出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数量,从而验证其假说是正确的C.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单倍体育种也可直接证明“分离定律”D.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及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基于对减数分裂的研究2.对果蝇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将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甲组乙组丙组染色体数目(条)1684细胞数目(%)155530A.只有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B.乙组细胞暂时没有进行分裂C.丙组细胞的出现与减数分裂有关D.三组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一条X和一条Y3.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ZW)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ZZ)交配多次,F1中雄性均表现为芦花,雌性均表现为非芦花。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B.芦花是显性性状,非芦花是隐性性状C.F1中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3D.F1自由交配,F2雌、雄鸡中芦花鸡比例不同4.有a、b两类噬菌体,它们均已被32P或35S标记。

将a、b噬菌体分别侵染甲、乙两管大肠杆菌,经保温、搅拌和离心后,检测离心管内放射性物质的位置,结果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结果表明a的蛋白质外壳和b的DNA有放射性B.可以确定甲管的放射性来自32P,乙管的放射性来自35SC.检测结果表明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可侵入大肠杆菌D.伴随着噬菌体DNA的复制,乙管内沉淀物的放射性将逐渐增强5.某链状DNA分子的一条链含15N,相对分子质量为a,另一条链含14N,相对分子质量为b。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DNA分子的某片段中G+C的比例为1/3,则整个DNA分子中T的比例为1/5B.若该DNA分子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则子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a+b)/4C.相邻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碱基通过磷酸直接相连D.该DNA分子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6.如图表示发生在细胞中的某过程。

高三生物高中生物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高中生物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高中生物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关于内环境极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重要场所B.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直接可相互转化,成分相同C.内环境处于稳态时,其渗透压、温度和pH恒定不变D.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有效配合对维持内环境稳态至关重要【答案】D【解析】细胞是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重要场所,A项错误;血浆和组织液可直接相互转化,淋巴通过淋巴回流返回血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B项错误;内环境处于稳态时,其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恒定不变,C项错误;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有效配合对维持内环境稳态至关重要,D项正确。

【考点】内环境极其稳态。

【名师】解答该题时易错点在于:没有把握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健康人的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因而误认为“内环境处于稳态时,其渗透压、温度和pH恒定不变”而错选。

2.【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一些问题。

(1)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富含的土壤表层:不同微生物对pH的要求不同,培养霉菌需将培养基PH调至。

(2)微生物的消毒和灭菌: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或其他金属用具常用法灭菌。

在微生物培养中,对培养基常用方法进行灭菌。

如果要检测灭菌是否彻底,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3)微生物的接种: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和。

(4)微生物的计数:根据培养基上出现的菌落数目和稀释倍数计算得出细菌数目往往比实际的数目低,原因是。

(5)微生物的鉴定:为检测尿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如果存在尿素分解菌,则指示剂将变色.【答案】(10分,毎空1分)(1)有机质酸性(2)灼烧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过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3)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4)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5)粉红红【解析】(1)微生物主要分布在有机质丰富的土壤表层,不同微生物对pH的要求不同,培养霉菌需将培养基PH调至酸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练习全套(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练习全套(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练习全套1.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同步练习1.某学者正在研究某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的研究对象对应于哪一生命层次( )A.个体B.种群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所以细胞只是单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我们身体由几亿个细胞构成,但单个细胞不能完成一项生命活动,所以细胞是人体的结构单位,但不是功能单位C.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我们复杂的生命活动是由器官或系统完成的,所以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器官3.下列对生命系统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能完整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生命系统是细胞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有的4.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5.各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始终离不开的最基本生命系统是( )A.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等)B.生物圈C.细胞D.生态系统6.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太湖中所有的鱼”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结构层次C.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蛋白质和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7.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可以相互联系,也可以没有关系,如细胞和生物圈B.组织、细胞等都是生命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生命系统各个层次是相对独立的D.生物的生活环境也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8.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只具有细胞这一结构层次B.动物和植物的生命结构层次通常是相同的C.一个分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D.同一区域的所有动物构成群落9.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有多种组织和系统B.病毒无细胞结构,故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10.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C. H7N9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11.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①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②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等③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但有拟核,其中都含有DNA 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多种多样A.②④B.②③C.①②D.①②③12.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 )A.细胞的多样性B.细胞结构的复杂性C.生物结构的统一性D.生物界的多样性13.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C.细胞之间的差异性D.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14.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创立后不需要再进行修正补充B.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完全是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的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D.细胞学说使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这一共同的结构统一起来1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同步测试十二
第三章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A卷
1.女吓图所示为科学家进行的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你认为该图最能说明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B.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C.细胞质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2.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
A.进行能量转换B •合成蛋白质C •储存能量物质D •储存和复制遗传物质
3.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大分子物质交换的通道是
A.核膜B .胞间连丝C .核孔D .核仁
4.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主要结构是
A.核膜
B.核仁C .染色质D .核孔
5.下列关于染色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B.染色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C.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D.在分裂结束的细胞核中,染色质呈细长的丝状;当细胞进入分裂期时,染色质细丝逐渐变为染色体
6.右图所示为再生能力很强的原生动物喇叭虫,把它切成①②③三截, 能再生成
喇叭虫的是(图中a:纤毛;b:细胞核;c:根部)
A.①B .②C .③D .①②③
7.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与下列哪个选项最相似?
A.葡萄糖与果糖B .二氧化碳与干冰
C.声波与光波D .细胞板与赤道板
8.人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比较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A.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B .环境因素对细胞的影响
C.特定的遗传物质起决定作用 D .细胞的功能决定了其寿命
9.下列结构中,不属于细胞器的是
A .核糖体
B .中心体
C .核仁
D .液泡
10.尝试做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时,首选要考虑的是
A.科学性
B.实用性
C.准确性
D.美观性
11.如下图为两种单细胞伞藻的幼体相互嫁接的实验示意图。

1. 若用胰液和肠液处理果蝇唾液腺的巨大染色体,得到的大分子化合物是
A . DNA 和多肽
B . DNA 和氨基酸
C .染色质细丝
D . DNA
2.
“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下列叙述中,与这一观点相符的是
A. 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只有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完成
C. 离开细胞的细胞器如叶绿体能够在一段时间内独立完成其功能
D. 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分工,使细胞分化成为可能
3. 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的信使 RNA 从细胞核中出来,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结合的全过程, 通过的
生物膜共有
A . 3层
B . 2层
C . 1层
D . 0层
4. 在高等植物细胞中合成淀粉、淀粉酶及控制淀粉酶形成的物质存在的场所分别是
A.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B •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C.叶绿体、高尔基体、核糖体
D •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核
5.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核膜为双层膜,外膜的外表面附着有许多核糖体
B. 在不同细胞内,核仁的大小和数量相同
C. 细胞核内的液体叫做细胞液
D. 核孔是包括DNA 在内的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6. 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
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
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

这说明了
A.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起决定作用
金衲二
菊业形粗
1) 上述实验的大体过程是:①将甲种伞藻的部分
②将乙种伞藻的部分 _________ 嫁接到甲种伞藻的
2) 该实验结果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结果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下图为真核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嫁接到乙种伞藻的 上。

上;
细胞核是由[
]核液、[③] _______
[
] _______ 等部分构成的。

细胞中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是 [ ] _______ 。

核膜由 _____________ 层膜组成,其 ________________ 层膜与 ] _______ 的膜相连,从而加强了 __________ 与 ________ 在
2) 3) [ 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联系。

、[④].
,是细胞
4) 细胞核的生理功能是 和 ________ 的控制中心。

5) 在 ________ (填“原核”或“真核”)细胞中,使用
的结构。

B 卷
显微镜可以看到此图所表示
种占 种甲
种甲 种己
假跟
种甲 种乙
o
T ⑤
①■
(2)经研究表明,有核部分在
30天内仍有 21 ―― 35%的细胞死亡率,其原因是①
B.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
C.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 人工去核的细胞一般不能存活很长时间
7. 下列物质中,必须从核孔进入核内的是
A.氨基酸
B. RNA 酶 C .呼吸作用酶
D.葡萄糖
8.
下图是一细胞的模式图, 下列有关该
细胞的叙述中, 错误的

A.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
B. 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
C. 有核孔的细胞
D. 有纤维素的细胞
9. 汉麦林(hammerlin)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将单细胞的地中海杯状藻先在近核处切断,再 在近杯处
切断(a),此中间的茎(b)置于海水中可再生一杯(c),但将此杯切断后,不能再生 第二杯(d)。

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A. 决定杯状藻藻杯形态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B. 决定杯状藻藻杯形态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C. 杯状藻藻杯的形态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作用的结果
D. 条件不足,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10.
科学家对单细胞伞藻的幼体嫁接,
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
关评价合理的是
A. 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调控中心
B. 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
C. 欲证明细胞核的功能,需同时进行对照实验
D. 第一次新长出的伞帽与乙的伞帽特征完全相同
11.
为了研究细胞核的作用,一位生物
学家研究了 100个细胞,他把每
个细胞都分成部分含有细胞核和不含细胞核的两部分,然后把这些细胞 放在同样条件下培
养结果如下:
时间
/天
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1 81 79
2 62 78
3 20 77
4 0 74 5
67
长出了伞帽。

下列有

)此实验可以说明细胞核的什么功能?
(3)培养一天后的结果,能否说明在第一天内无核部分的生活力比有核部分的生活力强?为什么?
(4)若仅培养一天,怎样才能证明有核部分的生活力比无核部分的生活力强?
(5)细胞核的作用既然如此重要。

那么你能针对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吗?
12.用动物的受精卵细胞进行如右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1)提取受精卵的核单独培养,不久细胞核会退化消失,说明2)把去掉细胞核的细胞质单独培养,细胞质不久也消失,说明3)给去核的受精卵的细胞质移上新核。

经过培养,发现经过移核的细胞不仅能正常生活, 而且能进行细胞分裂,说明
生物同步测试十二
第三章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参考答案
A卷
1-5 DDCCB 6-10 ABAC(AC)
11.(1) 伞柄带核的假根伞柄带核的假根
(2) ①甲种伞柄中段长出乙种伞帽②乙种伞藻中段长出甲种伞帽
(3) 伞帽的形状由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控制
12. (1) ② 染色质核仁⑤ 核膜(2) ⑥ 核孔
(3) 两外① 内质网细胞核细胞质(4) 细胞的遗传信息库代谢遗传电子
(5) 真核B卷
1-5AADBA 6-10ABAAC
11. (1)控制代谢
(2)①实验操作使部分细胞损伤,进而导致其中一些细胞死亡
②部分细胞正常衰老、凋亡
(3 )不能①培养时间短②统计误差,实验样本太少
( 4)相同条件下,做重复实验
( 5)为红细胞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提供必要的空间,以加强血红蛋白对氧气的运输
12.(1 )细胞核离开细胞质不能单独生存
( 2)细胞质离开细胞核也不能单独生存
( 3)细胞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