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规祖训〗中国古代20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
古语家训家规

古语家训家规《古语家训家规》一、家训1、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节约用水、电、厨房垃圾等资源。
2、诚实守信:要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做人,做事,维护自己的品行。
3、爱亲情:培养亲情、促进家庭感情,敦促全家人和睦共处。
4、尊老敬贤:要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敬重和爱护老师,尊重学者。
5、谦虚学问:带有热切的学习精神,培养求知欲望,坚持不懈,勤于学习,自信而不张扬。
6、勤学努力:尊重劳动就是尊重命运,要多加努力,争取更多的成就。
7、自强不息:锻炼身体,广泛阅读,深化文化观,增长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不断进步。
8、宽容大度:克制自己,放下欲望,支持他人,传播友善,尊重他人的差异,尊重他人的意见。
9、耐心细致:要做一个有耐心、有细致、有责任感的人。
10、忍让和睦:要忍让、和睦,及时做正确的事,使家庭拥有温馨的环境。
二、家规1、学习规矩:要按时完成作业,熟练掌握知识,恪尽职守,勤修学习。
2、室内管理:要爱护家具、设施,保持卫生,节约用水、电,不乱堆乱放物品。
3、行为规范:要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注意待人接物,尊重师长,不公开批评和责备别人。
4、语言礼仪:讲话要有礼貌,不出现冒犯他人、恶劣字句等情况。
5、饮食禁忌:要尊重中华风俗,无论宗教信仰还是年代习俗,都要遵守习惯。
6、安全规范:要把家里安全放在第一位,火灾、溺水、走失等意外事件都需要小心处理。
7、交通禁忌:自行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不得闯红灯,不開双灯车。
8、生活习惯:能自觉早睡早起,衣着清洁,发型整洁,不乱传乱说,做孝子无为孝媳。
9、进修期间:进修期间,要积极学习,尊重师长,完成学习任务,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10、参加活动:参加社会活动时要有主见,墨守成规,不行违法犯罪,扬长避短,谦虚谨慎,诚实守信。
家风、家训、家规二十条

家风、家训、家规二十条家风、家训、家规二十条1、越努力,越幸运;越担当,越成长;越感恩,越有福报!2、夫义妇顺,阴阳气顺,互相不克,人安家齐,子孙昌旺。
3、不怨恨子女,不打骂子女,身传言教,谆谆引导,子女的成败与父母心性德行有关,学会反思自己教育的方法是否得当。
4、一家同心合意,何愁万事不兴。
若是你刁我拗,家屋一半无成。
5、自己事自己做,今日事今日毕,不可马虎了事,不可依赖父母,不可无故拖延。
6、家庭就餐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礼貌待客,不无视父母、长辈和客人,不边吃边玩,不浪费粮食。
7、学习工作做到学而不废、知而不厌、业而不怠、责而不贷;家庭教育做到老而不唾、童而不惯、强而不屈、弱而不欺;行为道德做到礼而不止、信而不背、伦而不悖、法而不逆。
8、做人正直,学会宽容,善待家人,学会关爱;博览群书,学会修身,尊老爱幼,学会感恩;勤俭节约,学会珍惜,坚持锻炼,学会分享。
9、凡在童稚,读书为本。
勤俭为先,兼知礼仪。
及其成人,五常莫废,出则有方,入则孝悌。
10、怕贫休浪荡,爱富莫闲游。
欲求身富贵,须向苦中求。
11、正人先正己,治国先治家。
国泰民安乐,家和福自加。
12、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古同烹),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13、信交朋友,惠普乡邻。
恤寡矜孤,敬老怀幼。
14、勤俭立身之本,耕读保家之基。
大福皆同天命,小富必要殷勤。
15、夫妻终身伴,结对宜相投;志同道合好,择貌非良筹。
自由结婚后,偕老到白头。
误会当面解,欢乐度春秋。
16、为家长者当以诚待下,一言不可妄发,一行不可妄为,庶合古人以身教之之意。
临事之际,毋察察而明,毋昧昧而昏,须以量容人,常视一家如一身可也。
17、和于邻里,睦于亲切,言必择善,行必和缓,食但充口,毋贪美味,非礼勿取,量力节俭。
18、爱子宜有度,不得任其求。
久而成习惯,长大不易收。
导之以礼仪,督其仁德修;立志成大业,服务人民周。
19、文有承时,大学之道,格致诚正,修身为本,名曰日昇,孝弟忠信,乐礼贤亲,克明俊德,一国兴仁。
〖家规祖训〗祖训(家规)

篮球初级技术提升方案篮球作为一项传统的运动项目,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交圈子内都备受欢迎。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通过打篮球来锻炼身体、保持健康。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基本的篮球技术是首要任务,本文将为初级篮球爱好者提供一些技能提升方案。
1. 控球能够熟练地控制篮球是初级篮球运动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在球场上,控球的能力可以为你提供更多的进攻机会,使你更加自信和灵活。
以下是一些提升控球技巧的方法:•运用全手感:掌握全手感技能,从手掌到指尖灵活使用,方便完成各种控制动作,包括球的向前、向后、左右移动。
•双手控球:在日常练习中,应该始终尝试使用两只手控制篮球,以保证在比赛时更加自由和不受限制。
•向前跨一步:一步跨向前方可以使你与球保持较好的距离,从而可以采用更多的进攻方式。
2. 投篮投篮是篮球比赛中最主要的得分方式之一,但是在初级篮球中,新手们往往会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做到准确命中篮筐。
以下是一些提升投篮技巧的方法:•与身体相协调:你的身体应该以大约45°的角度与篮筐保持相对位置,并用手臂将篮球向上抛出。
•尝试使用后掷投篮:后掷投篮是比较常见的投篮方式,它的优势在于可以使你的身体抛出更高的篮球,从而增加投篮命中的可能性。
•一定要注意松动的肌肉:在投篮时,手臂和手肘需要保持松动,以便灵活控制篮球的运动轨迹。
3. 防守如果想要在篮球比赛中胜利,那么良好的防守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好的防守可以限制对手的发挥,从而获得更多的得分机会。
以下是一些提升防守能力的方法:•防守姿势:身体和背部应直立,膝盖微曲,手臂前伸,以保持对球的掌控。
•盯人防守:倾听教练或队友的指示,了解场上对手的位置以及习惯动作,然后保持对他的紧密盯防。
•时刻保持警觉:篮球比赛中任何时刻都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包括队友失误或对手的突然进攻。
所以你应该始终保持警觉,并且迅速作出反应。
总的来说,篮球是一项有趣、激烈的运动项目,对初学者而言,要想掌握基本技巧首先应该刻苦训练,多加练习,注重细节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古代家规家训大全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经典的家规家训,以下列举其中一部分:
1.黄氏家规:孝亲敬长,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
父母罔极之恩,同于天地。
2.朱子家训:落落三百余文,千古治家之经。
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3.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袁黄《了凡四训》: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5.乔家大院楹联: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
6.张英《聪训斋语》:读书可以增长道心,为颐养第一事也。
7.曾国藩《曾文正公家书·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致诸弟》: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8.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9.司马光《训俭示康》: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这些家规家训包含了为人处世、读书治学、修身养性、勤俭持家等方面的智慧,对个人的成长和家庭的和谐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家风家训资料讲解

家风家训附录一:家规家训1、手持正义,肩挑道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2、与人为善,与邻为友,严己宽人,既往不咎.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勤学苦练,努力登攀.4、举止稳重,言语文明,团结友爱,永夺先进.5、宁让人,勿使人让我,宁吃亏,勿使人吃亏.6、保护公物,遵纪守法,造福子民,效劳社会.7、勤为本,德为先,和为贵,学在前.8、尊老敬贤,扶危济困,严以待己,宽以待人.9、不做亏心事,不赚昧心钱,心里有盏灯,肚里能撑船.10、人胜我,勿生嫉妒,人弱我,勿生鄙吝.11、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读书,勤勤恳恳治家.12、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13、一日三省〞好处多,来日不唱悔恨歌.14、少壮不努力,老大被人讥;少壮不立业,老大徒伤悲.15、家有老千般好,好儿女多行孝,家有孝是希望,精心栽培生长旺.16、攒钱聚财,取之有道,男女老幼,处之有方.17、干本份活,行侠义事,做正直人.18、和睦友善,勤俭节约,科技致富,读书为先.19、积谷防饥,积德防老,送子读书,儿行孝道.20、夫妻相敬,举案齐眉,婆媳相让,一家和气.21、不做亏心事,不怕夜敲门,不怕树影斜,只要身心正.22、手足贵相助,夫妻贵相从,长幼贵有序,邻里贵宽容.23、有胆有识,有礼有节,有情有义,有失有得.24、对贤当举,小人当疏,孝悌当崇,五毒当诛,志存高远.25、吃不穷,穿不穷,人不读书一世穷.26、勤耕苦作,正当娱乐,不搞迷信,不赌牌博.27、尊师重道,谦恭礼让,忠孝并举,励志自强.28、尊老敬贤,爱幼乐施,举止稳重,语言文明.29、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两袖清风,浩气长存.30、读书明理,修身养性,薄财重义,为国为民.31、肩担道义,胸怀天下,老实劳动,四海为家.3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3、有毒物莫吃,违法事莫做.34、做了好事莫夸耀,做了错事敢担当.35、子孝父严,母慈媳敬,兄友弟尊,妇温夫爱,睦邻亲友,家道始兴.36、以德服人者昌,以理服人者顺,以信服人者智,以威服人者亡.37、是非面前不模糊,原那么问题守底线.38、宁向直中取,莫向曲中求.39、须知男女终有别,坚守道德莫超越.40、无信不立,心诚那么灵.4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42、应视国事如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43、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44、行要好伴,居要好邻,屋要好住,人要好心.45、见利思仁,见财想义,勤劳生财,团结生义.46、家庭和睦,邻里相亲,以德交友,以诚服人.47、处世以谦让为贵,为人以诚信为本.48、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勤劳为本,节俭家荣.49、尽孝敬祖,尽忠报国,尽情交友,尽职创业.50、债不可轻举,语不可轻言,行不可冲动,学不可半废.51、老实守信,勤劳致富.52、以德交友,以友为邻,诚信为上,帮困扶贫.53、做事要勤,做人要忠.54、团结友善,勤俭自强.55、为人讲诚信,不怕家不富.56、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57、孝父母,友兄弟,爱儿女,友邻里.58、不求万贯家财,但求健康平安.59、耕种要勤,言语要真,买卖要公,做人要诚.60、乡穷要办厂,村穷要修路,家穷要喂猪,人穷要读书.61、勤俭持家,遵纪守法.62、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先公后私,自有幸福.63、行善积德,尽忠尽孝.64、婆媳和,夫妻亲,子孙孝,家业兴.65、立志、守信、尽孝、重义.66、翻身不忘本,重利不忘义,明理要读书,致富靠科技.67、团结邻里,与人为善,明理处世,诚信为先.68、修身养性,崇德重义,自爱自重,自尊自律.69、父慈子孝,夫唱妇随,邻里和睦,尊道重义.70、见人必恭,见难心及,见功思过,见利思义.71、尊老爱幼,长幼同心,她理和睦,兄弟并进.72、友善宾朋,和睦邻里,养老爱幼,帮亲助戚.73、子孝孙贤,夫尊妻荣,勤劳节俭,家和业兴.74、见利思义,见水思源,见难思忠,见德思贤.75、尊师重道,谦恭礼让,忠孝并举,励志自强.76、恪尽职守,敬老奉献,诚信第一,团结友善.77、以德为根,以诚为本,童叟无欺,买卖公平.78、刻苦拼搏,自强不息,信誉至上,质量第一.79、团结友善,同心同德,勤俭治家,艰苦创业.80、以义为重,以邻为里,宽大为怀,约人周己.81、假冒不进橱,伪劣不进店,不做损人事,不赚昧心钱.82、家有老千般好,好儿女多行孝,家有少福气好,多送读老有靠.83、重孝重道,互敬互爱,不贪不懒,健康平安.84、钱可亏,办可亏,心不可亏,心安是福.85、别人有灾我去救,自己遇难有人帮,别人有事不去帮,自己有事难求人.86、让人非我弱,我强不欺人,忍得一时气,求得百日宁.87、瓜田李下,各别嫌疑,不爱小财,不占廉价.88、做人讲道德,做事讲良心,种田不怕累,打工不怕苦.89、儿孙自有儿孙福,莫把儿孙作牛马,有书能读需多读,莫误儿孙好前途.90、贫穷不怕少,珍贵不怕多,闲暇不赌博,知足常有乐.91、吃不穷,穿不穷,人不读书一世穷.92、团结友善,同心同德,勤俭治家,艰苦创业.93、破除迷信,牌博禁尽,优生优育,争创五星.94、遵纪守法永牢记,与时俱进兴人生.95、顾客至上,礼貌待人,诚信经商,公平交易.96、家和万事兴.97、处事要公心,办事凭良心,待人讲爱心,对己要宽心,遇难树恒心,做事有耐心,万事能如意,水到就渠成.98、认认真真地学习,勤勤恳恳地劳动,老老实实地工作,堂堂正正地做人.99、严于利己,宽以待人,勤于习作,乐于奉献,尊师爱幼,孝敬长辈,报效祖国,效劳人民.100、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艰苦创业增财富,勤俭持家福万年.家风、家规、家训一、家风,是家族的传统、标准及习俗.旧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那么和处世方法.家风是上辈人对下辈人的言传身教,是靠自身的行为影响下一代.勤劳、孝顺、友善、忍让、舍得、守法.勤俭持家,和睦相处. 孝,恭,善,勤,俭.二、家规,是祖上对家族内人的行为标准.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标准后代子孙的准那么,也叫家法.1、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要独立完成,今日事今日毕,不可马虎了事,不可依赖父母,不可无故拖延.2、要吃饱吃好,保证全面营养,不可挑食厌食少食.3、每天坚持看书2小时.要坚持课前认真预习,课堂认真听讲,做好详细笔记,课后认真温习,完成各科学习任务4、要增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运动量不得少于一小时〔寒暑假可适当增加运动量〕,不可偷懒,不可随意,不可只做自己喜欢的运动.5、家庭就餐应遵从家规,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礼貌待客,不可无视父母、长辈和客人,不可边吃边玩,不可浪费粮食.6、要尽可能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可无视父母的感受,要积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可推辞,不可讲条件.7、要孝顺父母,懂得感恩,珍惜幸福生活,遵从父母教导,出门进门要和父母打招呼,不可忘恩,不可与父母顶撞、狡辩或者无理取闹.8、要学会感谢,感谢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父母,感谢一切曾经关心过保护过支持过帮助过的人,要珍视社会和自然中一切真实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憎恨虚伪、丑恶的不良现象,不可是非不分、善恶不辨.9、要尊敬师长,见到老师、长辈、熟人要主动热情打招呼,不可视而不见见而避之.10、要团结同学,要有爱心有同情心,不可以大欺小,不可歧视弱者, 不可嘲笑残疾人或者成绩差的同学.11、要待人真诚,为人谦虚,要脚踏实地,不可弄虚作假,不可骄傲自满狂妄自大.12、在影剧院、商场、会场、宴会等公共场合要保持举止文雅,谈吐得体,不可大声喧哗,不可嬉戏打闹.13、要志存高远,锲而不舍,勇往直前,自强不息,不可胸无大志,不可有丝毫懈怠,不可轻言放弃.14、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以及父母交代的学习任务,不可粗心大意、字迹潦草,不可少做或者借故不做、拖延,写完作业方可玩耍, 除周末、假期以外一般不得看电视〔晚七点新闻联播除外〕、玩电脑.本标准规定诸内容须切切实实不折不扣做到,如有违反,视情节较轻分别予以提醒、批评、警告、面壁思过、书面检讨、抄课文、做家务、限制局部家庭自由和权利、适当体罚等.三、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举止行为一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此四语,当终身服膺.二 .举止要安和,毋急遽怠缓;言语要老实,毋欺妄躁率.三 .见人之善扬之,见人之恶掩之.彼之于我,亦如是矣.四.内外亲族,无论尊长同列,皆当以礼接之.毋得简傲笑谑,不恭不敬.交友治家五 .交友,所以辅德也.须亲直谅、多闻者,远便僻、柔佞者.六 .治家之余,日取经史传记三五百言读之,以养德性,以长识见.毋博弈嬉戏,虚费时日.七 .作家,但得衣食、祭祀、宾客之费无缺,足矣.毋过求赢余,为世所讥.八 .凡邻里亲故,平昔善良,倘有婚姻丧疾应助者,即量力助之.毋慕豪侠之名,轻意肆志,贻忧父母.其无赖之人,当敬而远之,一与交游,为患不小.九 .人之生死,秉于有生之初.世俗愚昧,多倾家荡产听于巫祝,深可悯笑.神聪明正直,岂邀人祭祀,以为祸福戒之戒之!十.田亩差役,承事官府,必诚必信.如有所费量,于人户均取.毋损人利己,暴敛多科.本户钱粮,尤当蚤为完纳.为人处事十一.世之生事诈人者,亦必伺人有过,然后起衅.我假设无缺,彼虽凶恶,岂敢凌我谨守礼法之人.十二.不可习学史事,为人写状害人,以干阴谴.十三.饮酒随量,不可过度,以灭德丧仪.十四.待奴仆小过,宜以理谴责,毋轻出恶言,非理挞辱.假设有故犯,那么重惩不恕.十五.讨租讨债,宜善言催取.彼贫民岂无羞恶遽出恶言,在我亦有所不忍.十六.蚤起夜眠,闻犬吠声即起.有盗徐逐之,勿急追.十七.日逐衣食及冠婚丧祭、亲故往来,量入为出,务从节俭.毋暗举债息,外示有余.付出,福报就多;感恩,顺利就多;助人,贵人就多;抱怨,烦恼就多;知足,快乐就多;逃避,失败就多;分享,朋友就多;生气,疾病就多;贪婪,贫穷就多;施财,富贵就多;享福,痛苦就多;学习,智慧就多;慈悲,桔祥就多;忍辱,平安就多.。
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1、长者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
一方面可为家庭修德免罪,一方面为子孙培德扎根,庇荫子孙。
2、父母是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
即以全家安乐为己任,造福一家。
3、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的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4、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
5、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6、小孩是否健康与母亲关系很大,有无智慧与父亲关系很大,是否福德庄严就看父母是否经常以快乐的爱心去做事做人。
7、子女不听话,不孝顺,首先要问自己是否也不孝顺老人,是否有做不对的地方,对上不认可父母的功德,对下子女怎么教育都不到位。
8、不要怨恨子女,更不能打骂子女,因为子女的成败也与父母本身的心性德有关,第二要考虑自己教育的方法是否有不当之处。
9、小孩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是天地的。
小孩教不好,小的影响自己家庭,大的影响社会,也有负天地之恩,把孩子教好,责任重大。
家规家训范本20条

家规家训范本20条1. 家风家规家训有哪些休作生分之事,不是继承遗产的人,汝勿轻捐少壮时,而能有成者少矣。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为子孙作富贵计者,我遗子孙以清白;孝悌之子。
--陶行知《怎样选书》凡是不爱已的人无瑕之玉,遗子孙以祸害,必由夫妇。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成家子。
--清·石天基《传家宝》我今仅守读书业。
--《梁书·周舍徐勉传》儿孙自有儿孙福。
--宋·陆游《小儿入城》人生内无贤父兄,烘如宝。
--元·无名氏《渔樵记》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休听离间之语,可以为国器,外无严师友,可以为国瑞。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有财无义。
--《孔子集语·易者》广积聚者,兴家两字曰俭与勤,休专公共之利,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多声色者,钱如草。
--宋·林逋《省心录》不严不能成器,败家子,残性命以斤斧,惟家之殃,莫为儿孙作马牛。
--宋·吕公著人遗子孙以财。
--宋·林逋《省心录》传家两字曰读与耕。
--清·曹雪芹《红楼梦》人道之兴,十败其九。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休存猜忌之心2. 家规家训范例曾国藩之家训四条一曰慎独则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
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谦,《中庸》之所谓戒慎戒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之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过于寡欲,皆不外乎是。
故能慎独。
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
敬之一字,孔门持以教人,春秋士大夫亦常言之。
20则经典家训,跟古人学修身齐家

20则经典家训,跟古人学修身齐家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以孝敬父母为首要之事,孝道是家庭的根本。
3. 尊重长辈,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4. 谦虚谨慎,不傲慢自大。
5. 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
6.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7. 有恒心和毅力,不轻易放弃。
8. 学习知识,不断进取。
9. 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益。
10. 公平公正,不偏袒不公。
11. 爱护家庭财产,不贪图不义之财。
12. 以和为贵,避免争吵和冲突。
13.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整洁的环境。
14. 勤奋工作,不推卸责任。
15. 亲密关怀家人,关心家庭成员的需求和感受。
16. 不纵容不良行为,正确引导家庭成员。
17. 珍惜时间,合理规划每一天。
18. 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侵犯他人权益。
19. 热爱生活,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
20. 倡导善良和友善,以和谐的心态与人相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规祖训〗中国古代20 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中国古代20 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姬旦《诫伯禽书》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 年),姓姬名旦,称周公。
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周成王亲政后,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
译文:亲戚故人没有发生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
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
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即使飞跑如马,也不会与马竞争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士,也不会与士竞争智力高下。
德行广大者以谦恭的态度自处,便会得到荣耀;聪明睿智而用愚陋的态度处世,你将获益良多。
赏析:《诫伯禽书》讲的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
不知谦逊从而招致身死国丧,桀纣就是这样的例子。
你怎能不慎重呢二、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译文:这句话意思很明了。
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就是小步快走。
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
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
”不学诗何以言“——不学诗怎么会说话?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
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怎么做人?赏析: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
后来根据这个故事,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
学诗和学礼,讲的是读书和做事,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两个问题。
、刘邦《手敕太子文》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
洎践阼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
追思昔所行,多不是。
尧舜不以天下与子而与他人,此非为不惜天下,但子不中耳。
人AZ有好牛马尚惜,况天下耶?吾以尔是元子,早有立意,群臣咸称汝友四皓,吾所不能致,而为汝来,为可任大事也。
今定汝为嗣。
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
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辞解。
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
赏析:《手敕太子文》是刘邦病危时(前195 年,汉高祖年三月)为确立嫡长子刘盈为帝位继承人,并对其进行谆谆告诫和嘱托而亲笔撰写的遗训。
在这篇遗训中,刘邦深悔早年轻薄文人之举,并以现身说法告诉儿子为学的重要性。
同年四月刘邦驾崩,五月,六岁刘盈继皇位。
四、司马谈《命子迁》作者司马谈(? —公元前110),西汉夏阳(陕西韩城)人,子司马迁。
汉武帝时任太史令。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赏析:司马谈学富五车,所以他后来做了汉武帝的太史令,通称太史公,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
司马谈在临死的时候,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这就是司马谈的《命子迁》。
司马谈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
司马迁不负父亲之命训,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
有人说,没有司马谈的《命子迁》,就没有司马迁的《史记》。
五、《诫子书》《诫外甥书》作者诸葛亮(181-234)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译文:以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
诫外甥书)译文: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慕先贤,节制情欲,去掉郁结在胸中的俗念,使几乎接近圣贤的那种高尚志向,在你身上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你内心震动、心领神会。
要能够适应顺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验,摆脱琐碎事务和感的纠缠,广泛地向人请教,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绪。
赏析:诸葛亮46 岁才得子诸葛瞻。
他很喜欢这个儿子,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国家栋梁。
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二姐所生子叫庞涣,深得诸葛亮喜爱。
诸葛亮常年征战,政务缠身,但仍不忘教诲儿辈。
他写给诸葛瞻和庞涣的两封家书,被称为《诫子书》和《诫外甥书》。
中国古代20 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六、琅琊王氏家训琅琊王氏有中华第一望族之称,自汉谏议大夫王吉“始家臬虞,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即开创了家族贵显的先河,后经东汉魏晋南北朝至唐末约一千年,族中竟有六百余人将名字刻在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 孝之至也; 兄弟怡怡, 宗族欣欣, 悌之至也; 临财莫过乎让: 此五者,立身之本。
译文:言行能一致,是信的极点;把美名推让给别人而自己 承担过失,是德的极点;传播好名声使亲人显赫,是孝的极 点;兄弟和乐,宗族欢欣,是悌的极点;在财物面前没有比 谦让更好的了:这五条,是立身的根本。
七、《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 (531 —591) ,祖籍琅琊临沂,千余年而不佚。
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 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
赏析:颜之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思想学识 写成《颜氏家训》一书训诫子孙。
全书共有七卷计 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 ,但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 ,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
他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应以读书为主,又要 注意工农商贾等方面的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了人类文明史上 ,单宰相就出产了九位。
先世随东晋渡江。
他经历南北两朝, 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
历代对《颜氏家训》 非常推崇 ,甚至认为“古今家训 ,以此为祖”,反复刊刻 ,虽历经论,不务实际等。
八、钱氏家训无锡鸿山钱氏(原籍浙水),先祖吴越王钱鏐。
钱其琛、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玄同、钱三强、钱基博、钱钟书、钱逊……包括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裔科学家钱永健,都是钱王后裔。
多世,仅遍布海内外的科学院院士就有100 多人。
有评论称钱氏家族千年兴盛,近代俊彦接踵的原因出自家族重视传统教育的家庭教育模式,而《钱氏家训》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
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
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祖宗虽远,祭祀宜诚。
子孙虽愚,诗书须读。
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
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
赏析:《钱氏家训》基于儒家修齐治平的道德理想,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个角度出发,为子孙订立了详细的行为准则。
钱鏐在临终前,曾向子孙提出了十条要求,被后世称作《武肃王遗训》。
一千多年来,遗训和《家训》世代相传,更得到子孙后代的身体力行,成为立族之本,旺族之纲。
九、欧阳修《欧阳永叔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人之性,因物而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付弈。
译文:玉不雕琢,就不能制成器物;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
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不会受到损伤。
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
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赏析:欧阳修4 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对他的教育很严格。
为节减开支,母亲用芦苇、木炭作笔,在土地或沙地上教欧阳修认字。
欧阳修在家训中希望儿子能继续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从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范仲淹家训范仲淹早年有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志向。
然后对子弟的教育也是忠恕之道,所以子孙发达,代有达人。
范仲淹立范氏义庄,也是很大的功德,对子孙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也奠定家族发达的基础。
苏州天平山的高义园,就是这些历史遗存。
妄想莫起,想亦无益,美色莫迷,报应甚速。
待人莫刻,一个恕字,作事莫霸,众怒难犯,女色莫溺,汝心安乎,淫书莫看,譬如吃砒,立身莫歪,子孙看样、果报莫疑、眼前悟出。
降惊莫损,及早回头,淫念莫萌,怕有报应。
暗室莫愧,君子独慎,国法莫玩,政令森严。
赏析:范仲淹为官清廉,尽职尽责,千古名篇" 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
其中的精华绝妙之句: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至今仍广泛传颁,激励后人。
治国有略,教子有方,他的两个儿子先后都成了宋朝的宰相,继续为实现他富民强国的远大理想而奋斗。
正是凭着这样的家训、家风,范仲淹家族兴旺数百年。
、《包拯家训》作者包拯(999 —1062) ,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有包公”“包青天”之美誉。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不从吾志,非非吾子孙。
赏析:包拯以公廉著称,刚直不阿,执法如山。
他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又十四字。
珙”者即包拯的儿子包珙。
包拯的这则家训是他生前对子孙的告诫,并让其子包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照后世。
这寥寥三十七字,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虽千载之下,亦足为世人风范。
中国古代20 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宋•司马光《家范》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
古人有言曰:慈母败子”。
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也,母败之也,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数。
译文:当人母亲不担心她不慈祥,担心的是过于溺爱而不知道教导他们。
对于母辈,司马光认为:慈母之所以败子,关键在于爱而不教,只是过分的宠爱和溺爱。
它小则使儿女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知稼穑之艰,不晓生计之难;大则使儿女们任性孤行,不顾纲纪,无法无天,以至于干出不忠不孝、丧尽天良的事,到头来身入囹圄,身首异地,成为社会上的渣滓和罪人。
赏析:司马光自己说,《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
他说;欲治国者,必先齐其家。
就研究立身处世和处理复杂的身边矛盾而言,《家范》确实比《资治通鉴》更重要,更实用。
现代人需要从古训中汲取智慧,做一个世事练达之人。
,《袁氏世范》袁采,生年不详,卒于1195 年;1163 年进士,后官至监登闻鼓院,类似负责信访接待,为官刚正。
《袁氏世范》是中国家训史上与《颜氏家训》相提并论的一部,真正做到了“垂诸后世”。
人之至亲,莫过于父子兄弟。
而父子兄弟有不和者,父子或因于责善,兄弟或因于争财。
有不因责善、争财而不和者,世人见其不和,或就其中分别是非而莫名其由。
盖人之性,或宽缓,或褊急,或刚暴,或柔懦,或严重,或轻薄,或持检,或放纵,或喜闲静,或喜纷拏,或所见者小,或所见者大,所禀自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