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实验设计考点归类例析
归类例析高中生物学遗传实验设计的解题思路

归类例析高中生物学遗传实验设计的解题思路吕爱民【专题名称】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专题号】G382【复印期号】2010年10期【原文出处】《生物学教学》(沪)2010年5期第47,51页【作者简介】吕爱民,湖北省翔宇教育集团监利总校一中校区(433300)。
【关键词】EEUU遗传内容是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近几年高考对遗传知识的考查题型多以实验设计和分析题的形式出现。
现将高中生物学遗传实验设计的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归纳如下。
一、相对性状中显性、隐性关系确定1.解题思路一:杂交法用多对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即性状甲(?)×性状乙(?)、性状乙(?)×性状甲(?)。
如果F1全为性状甲,则甲是显性性状,乙是隐性性状。
进行正交和反交的目的是为了排除细胞质遗传。
例1:某同学设计了下列试验,试图说明“豌豆植株的高茎性状对矮茎性状呈显性”。
(1)材料和用具:纯种高茎豌豆、纯种矮茎豌豆、剪刀、毛笔。
(2)步骤:?用剪刀去掉纯种高茎豌豆花中的雄蕊;?用毛笔蘸取矮茎豌豆花中的花粉,并涂到纯种高茎豌豆花中雌蕊的柱头上。
(3)结果:将此高茎豌豆植株上所结种子种下,所得植株全部为高茎。
(4)结论:豌豆植株的高茎对矮茎呈显性。
专家认为,仅用以上实验步骤还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步骤和预期结果。
步骤:?。
?。
预期结果:。
答案:步骤:?用剪刀去掉纯种矮茎豌豆中的雄蕊;?用毛笔蘸取高茎豌豆花中的花粉,并涂到纯种矮茎豌豆花中雌蕊的柱头上。
预期结果:将此矮茎豌豆植株上所结种子种下,所得植株全部为高茎。
2.解题思路二:自交法用多对具有同一种表现型的两个亲本杂交,即性状甲×性状甲。
如果F1出现性状乙,说明甲是显性性状,乙是隐性性状;如果F1全为性状甲,则甲是隐性性状。
例2:(2005年全国理综卷)为了确定有角和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答案: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
遗传学实验设计考点归类例析资料

遗传学实验设计与应用归类例析考点1:如何确定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正反交[说明]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相同,则该遗传为细胞质遗传;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与母本无关,表现为相对性状中的一种,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核遗传中的常染色体遗传;若正反交的结果之一出现交叉遗传,则为伴X 染色体遗传。
[例题]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
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1)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___________传递给后代。
(2)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______。
(3)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4)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
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
(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答案](1)基因(2)正交和反交(3)3 5 (4)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余灰色个体, 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则黄色为显性,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个体多余黄色个体, 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则灰色为显性,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在杂交组合灰雌和黄雄杂交, 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为灰色, 雌性全部表现为黄色;如果在杂交组合黄雌和灰雄杂交, 子一代中的黄色多于灰色个体, 则黄色为显性, 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如果在杂交组合黄雌和灰雄杂交中, 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为黄色, 雌性全部表现为灰色;在杂交组合灰雌和黄雄杂交, 子一代中的灰色多于黄色个体, 则灰色为显性, 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遗传类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遗传类实验设计专题复习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遗传类实验设计专题复习典例精析类型1:质遗传和核遗传确定的实验设计例题1、有人发现某种花卉雌雄同株,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现有纯种红花和白花植株若干.(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花色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用图解和简洁语言回答.(2)如果花色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请写出F代的表现型及其比2例 .类型2:核遗传类型确定的实验设计例题2、猪蹄的形状有正常蹄和骡状蹄之分.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多头猪,其中有纯合、有杂合,有雌性、有雄性,且雌、雄猪中都有正常蹄和骡状蹄(从表现型上不能区别纯合体和杂合体).(1)如何由所给条件确定这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2)如果正常蹄是显性性状,那么如何确定这对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类型3:环境和遗传因素对生物性状影响的实验设计例题3、已知家鸡的突变类型无尾(M)对普通类型有尾(m)是显性.现用普通有尾鸡自交产的受精卵来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一点点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1)普通有尾鸡自交产的受精卵的基因型是,如果不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正常情况下表现型应是 .(2)胰岛素的作用是诱导基因m突变为M还是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请设计实验探究,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强化1、(06年北京卷)为丰富植物育种的种质资源材料,利用钴 60 的γ射线辐射植物种子筛选出不同性状的突变植株,从突变材料中选出高产植株,为培育高产、优质、抗盐新品种,利用该植株进行的部分杂交实验如下:①.在减②强化2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要求:只写出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强化3、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花,分别生长在海拔10m、500m、1000m处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显着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着变矮.为检验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1)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500m、1000m处的野菊幼苗同时移栽于10m处.(2)实验对照:生长于 m处的野菊.(3)收集数据:第2年秋天 .(4)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实验结果.假设一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 .假设二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 .假设三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 .参考答案(一)例题1、 (1) 正交:P 红花♀×白花♂反交:P 白花♀×红花♂F1F1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相同.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无关.表现为红花或白花的一种.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核遗传.(2)3红:1白或3白:1红例题2、(1)随机选取多对正常蹄雌雄猪交配,看子代是否有性状分离.若有,则正常蹄为显性;若无,则正常蹄为隐性.(或选骡状蹄做上述实验)(2)选多个骡状蹄雌猪与正常蹄雄猪交配.若子代中雌猪均为正常蹄,雄猪均为骡状蹄,则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子代中雄猪有正常蹄,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例题3、(1)mm 有尾(2)让上述注射胰岛素后产生的无尾鸡,成熟后雌雄交配,所产受精卵正常孵化(不注射胰岛素),观察后代相关性状表现.如果后代出现无尾鸡,则证明胰岛素的作用是诱导基因发生突变;如果后代全部表现出有尾性状,则证明胰岛素的作用并非诱导基因突变,只是影响了鸡的胚胎发育的正常进行.强化1、①两(或不同)不能②细胞质(或母系)强化2、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的雄性全部表现为灰色,雌性全部表现为黄色;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为黄色,雌性全部表现为灰色;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强化3、(2)10m、500m、1000m (3)测量株高,记录数据 (4)与10m 处野菊株高无显着差异与原海拔处(500m、1000m)野菊株高无显着差异比10m处矮,比原海拔处高例2:①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A、白眼a),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请用一次交配实验证明这对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写出亲本组合,讨论实验预期并得出相应结论.P 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假设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P X a X a X X A Y P aa X AA P aa X AaF1 X A X a X a Y F1 Aa F1 Aa aa如果子代中雌果蝇全部红眼,雄果蝇全部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或者子代中雌、雄果蝇都有红眼和白眼,且比例接近1 : 1,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果蝇的灰身(A)对黑身(a)显性,正常硬毛(B)对短硬毛(b)显性,两对基因中有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位于X和Y染色体同源的区段,现用杂交组合:杂合灰身短硬毛雌蝇×杂合的黑身正常硬毛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判断A和a,B和b中哪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哪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同源的区段P 杂合灰身短硬毛雌蝇×杂合的黑身正常硬毛雄蝇假设控制灰身(A)、黑身(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而控制正常硬毛(B)、短硬毛(b)基因在X和Y染色体同源的区段.P AaX b X b X aaX B Y b P AaX b X b X aaX b Y BAa X aa X b X b X X B Y b Aa X aa X b X b X X b Y BAa aa X B X b X b Y b Aa aa X b X b X b Y B灰身黑身正常硬毛短硬毛灰身黑身短硬毛正常硬毛如果子代中雌雄都有灰身与黑身,且比例接近1 : 1,而雌性都是正常硬毛,雄性都是短硬毛,或者雄性都是正常硬毛,雌性都是短硬毛,则控制灰身(A)、黑身(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而控制正常硬毛(B)、短硬毛(b)基因在X和Y染色体同源的区段.假设控制正常硬毛(B)、短硬毛(b)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而控制灰身(A)、黑身(a)基因在X和Y染色体同源的区段:……2.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1)方法一①实验设计:隐性的雌性×显性的纯合雄性,显性的纯合雌性×隐性的雄性.②结果预测及结论:A.若两组杂交结果相同,则该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的常染色体上.正交:♀aa×♂AA→Aa反交:♀AA×♂aa→AaB.若两组杂交结果不同,且子代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有关,则该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的X染色体上.正交:♀X a X a×♂X A Y→X A X a、 X a Y反交:♀X A X A×♂X a Y→X A X a、X A Y(2)方法二①实验设计:隐性的雌性×显性的雄性.(使用条件:知道显隐性关系时)②结果预测及结论:A.若子代中的雄性个体全为隐性性状,雌性个体全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X a X a×♂X A Y→X A X a、 X a YB.若子代中的雌雄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且各占1/2,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Aa→Aa、aa(3)方法三①实验设计:选多组显性的雌性×显性的雄性.(使用条件:知道显隐性关系且显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相等)②结果预测及给论:A.若子代中的隐性性状只出现在雄性中,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X A X A×♂X A Y→X A X A、X A Y♀X A X a×♂X A Y→ X A X A、X A X a、X A Y、X a YB.若子代中的隐性性状同时出现在雌性与雄性中,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问题2: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是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规律方法:①根据题意确定杂交亲本组合;②作出假设,草稿上书写简要图解,找到区别;③如果只在雄性中出现,则在Y染色体上;如果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在常染色体上;如果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在X染色体上3.判断两对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1)实验设计:选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且纯合的雌雄个体杂交得F1,再将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F2,统计F2中性状的分离比.(2)结果预测及结论:①若子代中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则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②若子代中没有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则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4.判断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1)实验设计:隐性的纯合雌性×显性的纯合雄性.(2)结果预测及结论:A.若子代中的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X a X a×♂X A Y A→X A X a、 X a Y AB.若子代中雌性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全表现为隐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X a X a×♂X A Y→X A X a、 X a Y5.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的同源区段的实验设计(1)实验设计:隐性的纯合雌性与显性的纯合雄性杂交获得的F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2,观察F2表现型情况.(2)结果预测及结论:A.若F2雌雄个体中都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出现,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P :♀aa×♂AA→F1:AaF1 :♀Aa×♂Aa→F2:AA、Aa、aa。
人类遗传学的经典实验设计和案例分析

人类遗传学的经典实验设计和案例分析近年来,人类基因组的解析已经越来越成为了科技行业的热门话题。
与此同时,人类遗传学也逐渐成为了一门引人入胜的科学。
人类遗传学旨在研究遗传基因、基因突变、基因组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关于人类遗传学的经典实验设计和案例分析。
第一个经典实验设计是孟德尔的豌豆实验。
这个实验设计是在19世纪末期提出的,他的目的是研究遗传因素是如何传递给后代的。
孟德尔在他的实验中选择了豌豆来进行繁殖实验。
他从两个纯合子的豌豆植株中获得了不同的性状,例如花色、花形和种子形状。
然后将它们交叉,研究他们的第一代杂种的性状。
孟德尔的研究表明,遗传物质的不同方式是由遗传因子在每个后代中的不同分配决定的,而且这些遗传因子以稳定的遗传比率进行遗传。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第二个经典实验设计——克雷布斯实验。
这个实验是在20世纪初期提出的,它旨在研究自然选择如何塑造生物的适应性特征。
克雷布斯选择了20只老鼠,将它们放在一个没有外界光线的箱子里。
然后,他安置了一只水瓶,并在水瓶边上安置了一个按钮,这个按钮需要老鼠按下,才能给它们提供水。
在整个实验期间,克雷布斯不会给老鼠提供食物,他旨在研究老鼠如何适应没有食物的条件下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老鼠学会了按下按钮,并能获取水。
但是,一些老鼠并没有学会如何获取水,它们最终死亡。
这个实验向我们展示了适应性特征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
在遗传领域中,德瓦克实验也是非常经典的研究案例。
德瓦克实验旨在研究基因突变如何影响生物体的特征。
德瓦克使用肺癌细胞来开展这个实验。
他使细胞分裂并将其分为两半,以研究突变后在细胞遗传物质中出现的特定特征。
他最终成功地发现了多个关键的基因突变并证实了基因突变在生物体遗传中起重要作用的假说。
在人类遗传学领域中,托马斯·亨特·摩根(Thomas Hunt Morgan)是一位备受尊敬的遗传学家。
他的研究发现了苍蝇的染色体和遗传组成,这些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苍蝇序列的细节,也揭示了基因在生物体中起多大的作用。
遗传实验设计题的方法归类精编版.ppt

(2)如果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正交和反交的遗传图解如 下:
如果正反交后代表现型不同,其中一杂交组合后代均为显性,另 一杂交组合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均为隐性,则基因位于 X 染色体 上。
例 3.果蝇的紫眼和红眼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雌雄果蝇均有紫眼
和红眼。实验室现有一批未交配过的紫眼和红眼的雌雄果蝇,
一、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 X 染色体上? 方法二: ①实验设计:选多组显性的雌性×显性的雄性。 (使用条件:知道显隐性关系且显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相等) ②结果预测及给论: A.若子代中的隐性性状只出现在雄性中,则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XAXA×♂XAY→XAXA 、XAY ♀XAXa×♂XAY→ XAXA、XAXa 、XAY、XaY B.若子代中的隐性性状同时出现在雌性与雄性中,则基因位于常染 色体上 ♀AA×♂AA→AA
小结解题技巧: ①根据题意确定杂交亲本组合; ②作出假设,草稿上书写简要图解,找 到区别; ③根据相关的结果得出相关的结论
二.判断基因位于 XY 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 X 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 (1)实验设计:隐性的纯合雌性×显性的纯合雄性。
(2)结果预测及结论: A.若子代中的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 XY 的同源区 段。 ♀XaXa×♂XAYA→XAXa、 XaYA B.若子代中雌性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全表现为隐性性状,则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XaXa×♂XAY→XAXa、 XaY
参考答案:让纯种灰体紫眼果蝇和纯种黑体红眼果蝇交配得子代 F1, 再让 F1 雌雄果蝇杂交得 F2,观察并记录 F2 的性状分离比。 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如果 F2 出现四种性状,其分离比为 9:3:3:1(符合基因的自 由组合定律),则说明控制紫眼和红眼这对基因不是位于第Ⅱ号同源 染色体上。
遗传实验设计题型归纳总结

遗传实验设计题型归纳总结遗传学是高中生物学科的重点和难点,高考对遗传基本规律的考查历来就是重点。
但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对遗传学基础知识模糊不清,特别是对高考中的遗传规律实验题,笔者借鉴历来高考中的遗传实验设计题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整理相关知识,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 性状显隐性判断的实验设计1.1 自交法(首选方案):让某显性性状的个体进行自交,若后代能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新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
1.2 杂交法:具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所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显性,未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隐性(此法最好在自交法基础上,先确认双方为纯合子前提下进行)。
2 纯合子、杂合子鉴定的实验设计2.1 自交的方式:让某显性性状的个体进行自交,若后代能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一定为杂合子,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可能为纯合子。
此法适合于植物,不适合于动物,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
2.2 测交的方式:让待测个体与隐性类型测交,若后代出现隐性类型,则一定为杂合体,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个体,则可能为纯合体。
待测对象若为雄性动物,注意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使后代产生更多的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
2.3 花粉鉴别法(只适用于植物,如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
)让待测个体长大开花后,取出花粉粒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碘酒,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若全为红褐色,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一半为蓝色,一半为红褐色,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2.4 花药离体培养法:用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幼苗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植株,根据植株性状进行确定。
若后代只有一种类型,亲本即为纯合子;若后代有两种类型,亲本即为杂合子。
3 基因位置判定类3.1 如果原题告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且亲本皆为纯种,只要选择隐性雌性个体和显性雄性个体这1 种杂交亲本组合就可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
①若后代全部出现显性性状,并且与性别无关(在雌雄个体中的概率相等),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自己整理遗传变异实验设计复习总结归类

遗传变异实验设计总结归类一:相对性状中显隐性判断:方法一:杂交方式: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后代只表现一个性状,则出现的即为显性性状。
未出现的即为隐性性状。
方法二:自交的方式:一对相同性状的亲本自交,若能发生性状分离的亲本性状一定为显性,不能发生性状分离的无法确定,可为隐性性状也可为显性纯合子。
例1:)石刀板是一种名贵蔬菜,为XY型性别决定、雌雄异株植物。
野生型石刀板叶窄,产量低。
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少数几株阔叶石刀板(突变型),雌株、雄株均有。
(1)石刀板雄株的产量高于雌株,有人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设计了两种获得大量雄株的方案:方案一:方案二:①两种方案中进行组织培养的材料A和B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分析方案二中如何由C、D获得大量XY植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交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3)有人认为阔叶突变型可能是基因突变或具有多倍体特点的缘故。
你如何用实验方法来鉴定突变型的出现是基因突变所致,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4)若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并且为显性突变,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证明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
(要求写出杂合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5)野生石刀板种群历经百年,窄叶基因频率由98%变为10%,则石刀板是否已发生了生物的进化?并说明原因。
(6)同为突变型的阔叶石刁柏,其雄株的产量与质量都超过雌株,请你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提出两种合理的育种方案(用图解表示)。
二: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方法一:自交的方式,让某显性性状的个体进行自交,若能后代能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一定为杂合子,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可能为纯合子。
高中生物遗传设计题的基本类型及解题方法

例析遗传设计题的基本类型及解题方法一、判断基因的位置1、判断基因在细胞质还是在细胞核对真核生物来说,既有细胞质基因,又有细胞核基因,而细胞核基因又有两个位置,分别在性(X和Y)染色体上和常染色体上,确定基因的位置是判断遗传方式的一个环节,是解答遗传题的基础。
解题方法:常采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
【例1】玉米为单性花且雌雄同株,绿茎和紫茎为一对相对性状,现以纯种绿茎和纯种紫茎为材料,设计实验探究控制绿茎和紫茎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还是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思路,并推测预期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解析:实验思路:将纯种绿茎和纯种紫茎玉米作为亲本,雌雄花序分别套袋,然后相互授粉进行杂交(或做一个正交、反交实验,正交:绿茎♀×紫茎♂,反交:紫茎♀×绿茎♂),获得F1种子,第二年分别种植两个杂交组合的F1种子,然后观察并记录F1植株茎的颜色。
预期结果和结论:①如果两组杂交后代的性状相同,均为绿茎或紫茎,则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同时也可得出这对基因的显隐性)②如果两组杂交后代的性状不同,正交后代为绿茎,反交后代为紫茎(或均和母本相同),则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
【例2】实验室有三个不同的纯种果蝇突变品系a、b、c,均由某纯种野生型果蝇突变而来。
现以这些未交配过的果蝇为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突变基因a、b、c位于细胞质还是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思路,并推测预期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解析:实验思路:分别用突变型a、b、c和野生型果蝇做一个正交、反交实验,然后观察和记录子代果蝇的性状表现。
见下表:预期结果和结论:①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性状相同,均为野生型或突变型,则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常染色体上(同时也可得出这对基因的显隐性)②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性状不同,正交后代为野生型,反交后代为突变型(或均和母本相同),则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学实验设计与应用归类例析考点1:如何确定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正反交[说明]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相同,则该遗传为细胞质遗传;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与母本无关,表现为相对性状中的一种,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核遗传中的常染色体遗传;若正反交的结果之一出现交叉遗传,则为伴X染色体遗传。
[例题]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
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1)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___________传递给后代。
(2)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______。
(3)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4)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
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
(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答案](1)基因(2)正交和反交(3)3 5 (4)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余灰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个体多余黄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在杂交组合灰雌和黄雄杂交,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为灰色,雌性全部表现为黄色;如果在杂交组合黄雌和灰雄杂交,子一代中的黄色多于灰色个体,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在杂交组合黄雌和灰雄杂交中, 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为黄色,雌性全部表现为灰色;在杂交组合灰雌和黄雄杂交, 子一代中的灰色多于黄色个体,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方法提示:先写杂交组合,在总结文字。
考点2:如何确定一对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多对“自交”[说明]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因此,可以选择多对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为显性;若皆与亲本一致,则亲本为隐纯。
[例题]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
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
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答案](1) 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按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计算,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所以6个组合后代合计很可能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的情况。
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 A和Aa、A A的后代均为有角,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题]可能偏离1/2。
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很可能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的情况。
综合上述分析,此杂交结果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
(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也就是说,杂交亲本中没有“无角性状”,而后代出现了“无角性状”,即无中生有,则可以确定有角(或亲本性状)为显性,无角(或新性状)为隐性;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没有出现性状分离即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有角为隐性,无角为显性。
[解析]如果从牛群中选择2对或几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后代没有出现性状分离,能不能判断有角一定为隐性性状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全部纯合显性的几对有角牛杂交或几对纯合显性有角牛与杂合子杂交,后代也没有出现性状分离。
由此看来,许多考生解这类题型时由于没有特别注意“一对、几对”和“多对”的区别、“限制性群体”和“自由群体”的区别,造成此题失分的主要原因。
考点3:一次杂交,鉴别X染色体上显隐性性状的方法——一次测交[说明]若仅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可以取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后代皆为同一性状或雌雄各有两种性状,则雌性亲本性状为显性;若后代雌蝇与雄性亲本性状一致,而后代雄蝇与雌性亲本性状一致,则雄性亲本性状为显性。
[例题]若己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但实验室只有从自然界捕获的、未交配有繁殖能力的灰身雌、雄果蝇各一只和黑身雌、雄果蝇各一只,你能否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说明推导过程(用字母A、a表示显、隐性基因)。
[答案]能。
任取两只不同性状的雌、雄果蝇杂交:①若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杂交组合中的雄果蝇(亲本)代表的性状为隐性(如A);②若后代中雌、雄果蝇各为一种性状,则该杂交组合中的雄果蝇(亲本)代表的性状为显性(如B);③若后代中雌、雄果蝇均为两种性状,则该杂交组合中的雄果蝇(亲本)代表的性状为隐性(如C)。
P X A X A×X a Y P X a X a×X A Y P X A X a×X a Y↓↓↓F1 X A X a、 X A Y F1 X A X a、 X a Y F1 X A X a、X a X a、 X A Y、 X a Y(A)(B)(C)考点4:已知显隐性的一对基因,如何确定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遗传的方法—一次测交[说明]若一次交配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则选择隐性母本与显性父本杂交,若子代中雌果蝇全为显性,雄果蝇全为隐性,则这对基因位于X性染色体上;若子代中雌、雄果蝇全为显性,或子代中雌、雄果蝇均既有显性,又有隐性,个体数量比接近1:1, 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例题]一只雌果蝇的某基因发生突变,使野生型变为突变型,该蝇与野生型蝇杂交,F1的雌雄果蝇中均有野生型和突变型。
假如仅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必须鉴别出突变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那么该杂交组合最好选择( D )A、野生型(♀)×野生型(♂)B、突变型(♀)×野生型(♂)C、突变型(♀)×突变型(♂)D、野生型(♀)×突变型(♂)[答案]D考点5:判断是否符合基因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自交或测交[说明]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取F1自交(或测交)得F2性状分离比为3:1(或1:1),则符合;反之不符合;具有两对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取F1自交(或测交)得F2性状分离比为9:3:3:1(或1:1:1:1),则符合;反之不符合。
[例题]为丰富植物育种的种质资源材料,利用钴 60 的γ射线辐射植物种子筛选出不同性状的突变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钴60 的γ辐射用于育种的方法属于育种。
(2)从突变材料中选出高产植株,为培育高产、优质、抗盐新品种,利用该植株进行的部分杂交实验如下:①控制高产、优质性状的从基因位于对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联会期(能、不能)配对。
②抗盐性状属于遗传。
(3)从突变植株中还获得了显性高蛋白株(纯合子),为验正该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请参与实验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①步骤 l :选择和杂交。
预期结果。
②步骤 2 : 。
预期结果。
考点6:鉴定纯合体、杂合体的实验设计——测交[说明]测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说明亲本为纯合子,若后代有两种表现型则亲本为杂合子。
[例题]果蝇的红眼和白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为隐性性状,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现有4支试管内分别装有红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各一只。
请利用实验室条件设计最佳方案,鉴别上述4支试管内果蝇的基因型(显性基因用B表示)。
[解析]雄果蝇的基因型有两种:X B Y(红眼)、X b Y(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三种:X B X B(红眼)、X B X b(红眼)、X b X b(白眼),雌果蝇和雄果蝇可直接通过观察成体第二性征的差别(果蝇腹部背面条纹有5条为雌性,3条为雄性)来鉴定。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唯有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X B X B和X B X b两种基因型)需要鉴别。
可以直接用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若后代有白眼果蝇,说明该红眼雌果蝇是杂合体,基因型为X B X b;若后代全为红眼果蝇,说明该红眼雌果蝇是纯合体,基因型为X B X B。
至此,设计的实验方案也就出来了。
[答案]先根据第二性征鉴别四支试管内果蝇的性别,若为红眼雄性果蝇,则该试管内果蝇基因型为X B Y,再用白眼雄性果蝇分别与另两管的红眼雌性果蝇交配,若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则该管中果蝇的基因型为X B X b;若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则该管中果蝇的基因型为X B X B。
考点7:根据某一性状辨别生物雌雄的实验设计——测交[例题]果蝇的红眼(B)对白眼(b)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
请设计一个实验,单就颜色便能鉴别雏蝇的雌雄。
[解析]要辨别雌雄唯有让两性别分别表现为单一的眼色。
可以通过各种(6种)亲本杂交结果分析得知,只有杂交亲本组合“X B Y×X b X b”的后代从眼色性状可以直接判断出性别:红眼为雌性,白眼为雄性;也可通过分析,母本必须纯合,后代雄性才会单一眼色,而父本必须显性,后代雌性才会单一眼色,综上所述,杂交亲本组合“X B Y×X b X b”的后代从眼色性状可以直接判断出性别。
[答案]让白眼雌果蝇(X b X b)与红眼雄果蝇(X B Y)杂交,后代中凡是红眼的都是雌果蝇,白眼的都是雄果蝇。
考点8:育种过程的实验设计——杂交[例题]1:现在三个番茄品种,A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B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C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
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分别控制叶形、花色和果形三对相对性状。
请回答:(1)如何运用杂交育种方法利用以上三个品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用文字简要描述获得过程即可)(2)如果从播种到获得种子需要一年,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最少需要几年?(3)如果要缩短获得aabbdd植株的时间,可采用什么方法?(写出方法的名称即可)[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三对等位基因(A、a,B、b和D、d)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验设计要求培育出纯合体(aabbdd),即培育出能够稳定遗传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