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合集下载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3大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3大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公司的财务报表多种多样,可分为基本财务报表和附表两大部分。

基本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大报表,它们从不同角度所反映的公司财务会计信息。

这三张报表之间存在者一定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股东权益",这个等式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主要依据。

"利润=收入-成本费用"这一等式是编制利润表的基本原理。

第三个等式"资产=负债+股东权益+(收入-成本费用)",这一等式揭示了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与利润表最简单的关系就是利润表的附表,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所列数字,等于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数字。

除了这一简单的对等外,还有什么呢?由会计等式三可以看出,收入与成本费用之差利润并不是一个虚无的数字,它最终要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这也就是两个表之间深层次的联系。

公司很多的经济业务不仅会影响到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也会影响到公司的利润表。

比如公司将销售业务收入不记?quot;主营业务收入"而记入公司的往来账项,如"应收账款"贷方,这样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出应收账款有贷方金额,同时隐瞒收入,使利润表净利润减少,未分配利润减少,回过来又影响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了解了简单的对应关系之后,通晓这一深层次的联系是很有必要的。

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之中。

现金流量表的一种编制方法是工作底稿法,即以工作底稿为手段,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与其他两个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也较为复杂而隐蔽,需要投资者在深入了解三个报表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其中的关系。

在实际分析中,光凭三个报表之间的关系就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下个结论,未免会有些唐突,在分析过程中,还必须有效地利用其他分析工具,才能形成正确的结论。

各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各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一、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

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分别与其附表、附注、补充资料等相互勾稽等。

在会计报表基本勾稽关系中,前三项勾稽关系,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平衡关系,一般没有问题。

但是从调查程序上还是应予以必要的关注。

二、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间勾稽关系。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合理性。

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复核、匡算利润表中“管理费用—折旧费”的合理性。

结合生产设备的增减情况和开工率、能耗消耗,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是否存在产能和能源消耗支撑。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数据勾稽关系是否恰当。

注意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累计数”栏的数额应等于“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年数”栏的数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初数。

三、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的勾稽关系。

关注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目期末与期初差额,与现金流量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勾稽关系是否合理。

一般企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所包括的内容大多与“货币资金”口径一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1+17%)+预收账款增加额-应收账款增加额-应收票据增加额;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存货增加额)×(1+17%)+预付账款增加额-应付账款增加额-应付票据增加额。

四、分析税金与利润、收入之间关系。

流转税和所得税是企业的基本税种,一般,流转税占收入比例应相对稳定,且同业之间不会存在太大差异。

财务三大报表勾稽关系

财务三大报表勾稽关系

一、表内勾稽关系在财务报表中,有些勾稽关系是精确的,即各个项目之间可以构成等式.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相对于表间关系而言,表内关系是简单的.1、资产负债表最重要的一个“勾稽关系”就是资产等于负债加上权益。

也就是说,企业现在拥有的一切,不外乎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本来就是自己的,另一个就是借来的,自己有的再加上借来的,当然就是现在拥有的一切.在会计上,目前我拥有的一切就叫资产,而借来的钱就是负债,自己的就叫权益.这就是资产负债表最重要的内部“勾稽关系”。

2、利润表最重要的一个“勾稽关系”就是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等于利润。

3、现金流量表主要是告诉我们,在一段时间里,这个公司收进了多少现金,付出去了多少现金,还余下多少现金在银行里。

最重要的一个“勾稽关系”就是流入的现金减去流出的现金,等于余下的现金。

二、表外勾稽关系对于财务报表分析而言,更为重要的另一种不太精确的勾稽关系,即报表中的某些项目之间存在勾稽关系,在某些假设前提和条件下可以构成等式。

反映的区间上看,现金流量表与损益表是一致的,资产负债表是一个时点报表,而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是一个时期报表;从核算方法上看,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存在差异,后两者是权责发生制,前者是收付实现制.损益表可以与资产负债表建立直接的联系,但如果通过现金流量表,往往能找到一些更直接具体的关系,这里重点探讨三张表的勾稽关系,特别是现金流量表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之间的衔接关系.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间接法是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以及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据此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1、资产负债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损益表中“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

2、资产负债表中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增值税)+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各项税费)+应交所得税(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

财务三大报表之间的关系

财务三大报表之间的关系

财务三大报表之间的关系三大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具体是什么呢?下面就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三大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三大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资产负债表两个基本点:利润表反映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增减变化(净利润本年累计数=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期末数-期初数);现金流量表反映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化(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三大报表印证出的美从会计报表的角度来讲,资产负债表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对称”之美,利润表所表现出来的是“高度”之美,而现金流量表所表现出来的是“健康”之美。

资产负债表说明人生需要努力去创造出一个好的“底子”,损益表说明人生需要做出一番事业,也就是要有一个好“面子”,现金流量表说明人生需要规划好,要会过"日子".三张报表的项目都是活泼的三张报表的项目都是活泼、跳跃的。

比如现金跳啊跳,跳成了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管理费用等;原材料跳啊跳,跳成了在产品、产成品;固定资产跳啊跳,以折旧和减值的形式跳进了利润表;产成品跳啊跳,以收入成本的方式跳进了利润表;现金跳啊跳,跳进了现金流量表——其实,它们都在跳舞……报表恒等式——大柜子和小抽屉资产负债表恒等式,好比一只大柜子,左边装资产,右边装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利润表恒等式,好比装在所有者权益里面的小抽屉,收入就是流入小抽屉,成本费用就是流出小抽屉,余下来的作为本年利润留在小抽屉中,是所有者权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解读三大报表解读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财务报告中唯一的主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要是没有利润表,通过对净资产的期末数与期初数进行比较,照样可以计算出当年的利润数额;要是没有现金流量表,通过对货币资金的期初期末余额增减的比较,也是可以计算出当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多了这两张表,只是多了明细反映而已。

解读利润表为什么要有虚账户?实际上所有的虚账户都是实账户"本年利润"的明细账户,说明企业净资产增减变化的原因。

通俗解释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通俗解释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通俗解释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资产负债表的角色首先举例通俗解释资产负债表:其实资产负债表体现的是你这家公司有多少家当。

就像你给女儿找对象的时候,总喜欢问男方家里有几套房子,几辆车子,多少存款,如果人家平常也像你们奶茶店每年编制一份完整的财务报表,那么通过看资产负债表这些家当一目了然。

资产负债表有三个要素: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一家企业想要正常的运作起来,其核心是钱的流动,现金就像一个活泼的小孩,他蹦蹦跳跳惹人怜爱。

他从银行的金库里跳到企业的账目上,从企业的货币资金账目上,跳到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这些生产要素里,变成了产品,产品跳啊跳,跳到了客户的仓库里,客户拿到了货,将更多的钱支付给这家企业,这些钱扣除了成本,跳啊跳,跳到了所有者权益里,要么当做股利分配给股东,要么沉淀在资产负债表上。

所以在财务上,企业经营的本质是周而复始的重复着一个从现金开始,投入生产要素,到产生产品或者服务,再将一批产品卖出去,获得一笔收入,这样转了一圈,又回到现金的这样一个循环投资者眼里资本负债表的另一个本质,就是度量企业的风险有多高,跳出利润表的框架重新评估企业的价值现金流量表的角色可以说现金流量表是老板和债务人最关心的一张报表,这是因为现金流量表是一张透析着企业血液的明细记录。

他详细地记录着一年里面都有具体多少钱以什么样的方式流入或流出企业。

它更向我们描述了一件事,就是这个企业能不能生存下去。

鲁迅曾经说过:一家企业可以没有利润,但万万不能没有现金流。

我们都是读鲁迅长大的,因此隔壁老王就老是盯住银行账户上的那点钱,想着有没有钱给员工发工资,有没有钱购买生产材料,今年又借了多少钱,债主会不会上门,谈好的投资协议,投资人的钱怎么还没到位等等,跟大咖相比起来真真是没有大格局(捂脸)利润表的角色从利润表的结构来看,它与现金流量表同样属于一张体现明细账目的报表,它告诉我们从收入到利润一步一步是如何得到的。

财务报表勾稽关系

财务报表勾稽关系

财务报表勾稽关系财务报表勾稽关系是指企业的各类财务报表之间相互核对、相互对应的关系。

通过勾稽关系,可以检验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准确、完整和可靠。

财务报表勾稽关系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关系。

一、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在某个特定日期上的财务状况的报表,主要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利润表是企业在某个特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的报表,主要反映了企业的收入、成本和利润。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存在着以下勾稽关系:1. 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利润表上的营业收入应当与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账款相匹配。

如果营业收入增加,那么应收账款也应相应增加,反之亦然。

2. 销售成本和库存:利润表上的销售成本应当与资产负债表上的库存相对应。

销售成本的增加应当导致库存的减少,反之亦然。

3. 长期借款和长期应付款: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借款应当与利润表上的利息费用相匹配。

如果长期借款增加,那么利息费用也应相应增加,反之亦然。

4. 净资产和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上的净资产应当与利润表上的净利润相对应。

净利润的增加应当导致净资产的增加,反之亦然。

二、其他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除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还存在着其他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例如:1. 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主要反映了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而资产负债表主要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两者之间的勾稽关系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能够支持其资产负债的变动。

2. 净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净利润表上的净利润并不等于现金流量表上的净现金流量。

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些非现金项目,例如折旧、摊销和资产减值损失等,需要进行调整才能得到净现金流量。

3. 资产负债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上的变动金额应当相等。

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增加应当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反之亦然。

通过细致地勾稽各类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财务报表中的潜在问题和错误。

各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各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一、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

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分别与其附表、附注、补充资料等相互勾稽等。

在会计报表基本勾稽关系中,前三项勾稽关系,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平衡关系,一般没有问题。

但是从调查程序上还是应予以必要的关注。

二、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间勾稽关系。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合理性.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复核、匡算利润表中“管理费用—折旧费”的合理性.结合生产设备的增减情况和开工率、能耗消耗,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是否存在产能和能源消耗支撑.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数据勾稽关系是否恰当。

注意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累计数”栏的数额应等于“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年数”栏的数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初数.三、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的勾稽关系。

关注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目期末与期初差额,与现金流量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勾稽关系是否合理。

一般企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所包括的内容大多与“货币资金”口径一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1+17%)+预收账款增加额-应收账款增加额—应收票据增加额;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存货增加额)×(1+17%)+预付账款增加额-应付账款增加额—应付票据增加额。

四、分析税金与利润、收入之间关系。

流转税和所得税是企业的基本税种,一般,流转税占收入比例应相对稳定,且同业之间不会存在太大差异。

浅析四大财务报表的表间关系【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浅析四大财务报表的表间关系【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浅析四大财务报表的表间关系【会计实务经验之谈】一、最强王者资产负债表是最强王者——主表。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王者的守护骑士——附表。

二、何以言之?整体分析:1、回归四大报表的反映目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2、分析借贷记账法下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表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表的会计恒等式:利润=收入-费用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关系是:投入的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转为费用;企业在耗费费用的同时,肯定要有所收益,收益对应的便是收入。

收入减去费用的就是利润(也可以是企业耗费资产对应的增值)。

利润是企业所有者拥有的,而利润的实现总是表明企业中的所有者权益数额的增加。

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我们就可以得出了另外一个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3、四大报表间关系简述在极限假设下,无太多其他变化下:没有利润表,想知道企业本期产生的利润:可以简单的通过未分配利润+期末盈余公积的期初期末数的变化看出;没有现金流量表,想知道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变化:可以简单的通过货币资金科目的期初期末变化看出;没有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想知道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可以简单的通过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科目的期初期末变化看出。

明细分析:1、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关系资产负债表是一个时点数,其期末余额可以通过期初金额与本期的借贷方的发生额,依“借贷记账法”的规则,经资产负债表科目和损益表科目的核算,最终通过利润结转,将损益表净额结转入资产负债表,从而达到会计恒等式的最终平衡。

如果我们不用损益表科目,其实可将所有涉及损益表的科目替换为所有者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也可达到平衡状态。

故而利润表科目可看成是未分配利润的明细列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都是基于相同的交易或事项,但是提供了不同的信息,这四张报表相互之间都是不可替代的,因为他们都代表了不同的重要的公司财务信息。

四张财务报表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为:企业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是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本年增减变动金额的起点。

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展开说明(净利润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样分配的),现金流量表则是对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年内数量变化的展开说明(现金流量净额是怎么形成的)。

四张报表原来是一张报表!因此,不管出现多少张报表,它们都是一张基本报表——资产负债表和说明其某些方面的其他报表的组合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