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课程,第一次课后作业,2015年10月】绪论+第一章

【马原课程,第一次课后作业,2015年10月】绪论+第一章

休体1141 201412522102 陈健新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理。它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由“爱”和“智慧”两个单词组成。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使用。后来,哲学一词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同和使用。

”哲学“是研究人类的思想和对社会,万物,宇宙的认知的学科注重启迪智慧,引起人思维上的升华。

中国哲学分为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古代哲学主要指“春秋百家争鸣”“汉唐儒道释合流”“宋代儒学的发展”“近代中西融合”四个阶段。现代哲学主要指“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和“对西方哲学的研究”

中国古代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独特的思想价值观远远走在历史的前沿。

《外国哲学》于1984年由商务印书馆创办,至1998年共出版十四辑,开创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研究外国哲学的新学风、新传统,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经与商务印书馆商议,从第十五辑开始,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负责承担《外国哲学》的组稿、编辑工作。

科学技术哲学属于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方法、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等内容。由于科学技术活动已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因此,将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单独对象考察和研究无论对科技发展还是对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哲学原称自然辩证法,其研究实际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史、科学学、哲理数学、数学哲学、工程哲学、技术哲学、技术经济学等学科。中国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的学术组织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是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下的交叉学科一级学会。

2.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是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发展学说。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而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它是宇宙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1]

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马原作业

07-26 1、【单选题】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是( ) A 实践的观点 B 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观点 D 辩证的否定观 2、【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 A、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B、批判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C、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3、【单选题】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除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外,还有() A、量子学理论 B、DNA双螺旋结构 C、广义相对论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4、【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它的( ) A、实践性 B、阶级性 C、深刻性 D、批判性 5、【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 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启蒙思想 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6、【单选题】马克思主义是() A、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汇总 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 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 7、【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不包括() A、民主社会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8、【单选题】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培根和洛克 B、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C、斯密和李嘉图 D、圣西门和傅立叶 9、【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 A、自我批判 B、与时俱进

C、不迷信权威 D、批判与继承的统一 10、【单选题】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 A、认真阅读经典原著 B、深人进行调查研究 C、理论联系实际 D、善于独立思考 07-28 1、【单选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是否承认世界的同一性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2、【单选题】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导致()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3、【单选题】哲学的基本问题()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4、【单选题】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 ) A、逻辑分析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精神分析法 5、【单选题】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6、【单选题】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玉米、高粱、小麦之间的关系属于( )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7、【单选题】在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 )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特殊性 8、【单选题】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马原第二章

1、实践的主体是(B)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2、实践的客体是(D)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实践的中介是(A)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4、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AB) A. 具有客观现实性 B. 具有社会历史性 C. 表示人和社会的关系 D. 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是社会主

义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这一历史性飞跃的实现,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是(BCD) A. 进一步印证了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发展得最好的唯一模式 B. 逐步改变着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进一步削弱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 C. 推动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D. 给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了巨大压力,迫使他们在改善工人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面作出一定的让步 6、哲学家孔德认为:“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是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越过任何重要的阶段。”对他的这一看法,分析正确的有(ABD) A. 他否认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B. 他否认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与历史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C. 他的这一观点具有辩证法的倾向 D. 他没有认识到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7、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C)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马原大作业题目

社会实践参考题目 1. “三农”问题 2. 基层选举 3. 环境保护与发展 4. 教育消费与教育公平 5. 基层法律服务 6. 社区医疗服务 7. 食品安全 8. 玉树地震 9. 世博会 一、哲学类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发展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与实 践 13. 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的典型调查 14. 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嬗变的调查与分析 15. 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加强社会主义 道德建设的典型调查 16. 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与伦理道德的新课题 研究 17. 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教育经验和做法的调查研究 18.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分析19. 当代青年个性化发展的调查与哲学思考 二、经济类 20. 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典型调查 21.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查研究 22. 国有企业“三改一加强”案例分析23. 国企股份制改革典型调查 24. 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发展调查 25. 各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 26.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典型调查 27. 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研究 28.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调查研究 29. 有关收入分配及家庭收支状况(不同阶层、地位、职业)的调研 30.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完善研究 31. 金融风险防范与我国金融业改革研究 3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查 3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查 34. 农业产业化研究 35. 农村税费改革调研 36.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查研究 37. 假日经济发展调查 38. 城乡就业形势和扩大就业门路问题调查研究 39. 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经营发展研究 40. 名牌战略案例分析41. 城镇化的调查和分析 42. 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43.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调查分析 具体要求: 1、每组同学(人数可以在7-12人)在上述题目中任选一个,文章内容要紧扣题目,内容不得跑题和偏题。 2、A4纸打印,正文字体为宋体五号。第一页写明题目,班级,学号,姓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能低于2000字。 3、严禁网上抄袭,严禁互相抄袭。 4、提交时间:教学周第15周,以班级为单位,统一提交。 马克思主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题及要求 一、大作业题目: 1、如何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人类意识的关系。 2、运用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原理分析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 3、如何理解自由王国与必然王国及其关系? 4、科学技术是“天使”还是“魔鬼”,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019年春季营销管理(本)网上作业1.doc

2014年春季营销管理(本)网上作业1 作业名称:2014年春季网上作业1 出卷人:SA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企业而言理想的业务是指() A、高机会低风险业务 B、高机会高风险业务 C、低机会高风险业务 D、低机会低风险业务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5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选择目标市场的第一步是() A、市场细分 B、选择确定目标市场 C、制定目标市场营销策略 D、市场定位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5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下列不属于政府市场采购方式之一() A、公开招标采购 B、议价采购 C、换购 D、日常性采购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5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政府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的变化分析属于() A、人口环境因素 B、经济环境因素 C、政治环境因素 D、自然环境因素 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5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所谓分销渠道是() A、协助公司销售产品的商店 B、协助公司传递产品的运输企业 C、提供交易信息的机构 D、上述三者的综合 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5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食品商店与服装商店的市场关系是() A、愿望竞争者 B、一般竞争者 C、品牌竞争者 D、不存在竞争关系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5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服饰商店经营男西服、男衬衫与领带,其产品组合宽度为() A、1 B、2 C、3 D、0

第3章_马原作业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C )。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D )。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了( C )。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上层建筑是指( D )。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7、社会形态是( B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8、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 )。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9、社会革命源于( D )。

2013《马原》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2——2013第二学期实践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实施实践教学,把理论与现实更具体的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锻炼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边学习边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的素质和能力。 时间安排:2013年3月——4月 课时安排:本课程总课时为52,理论教学课时40,实践教学12课时 实施原则: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交替进行;由于学生人数多、经费、时间、安全等问题,坚持就近就便、经济实惠、切实可行的原则;学生发挥个性与团队共同努力的原则。 实践内容:《原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采取1+X的形式。其中: 1为必选实践形式。主题为“寻找生活中的哲学”,即学生围绕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等等,以哲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解说,以严密的逻辑和透彻的说理,展示“原理”的魅力。在书面报告的基础上,以课前一语的形式给予学生课堂5分钟的口头汇报。 X为任选形式。包括: 一是读经典悟经典。任课教师指定学生课外必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让学生撰写读书笔记。字数2500左右。 二是调查参观。教师根据“原理”课程内容提供若干主题模块,(学生也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题,但须任课老师同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充分利用资源创造性地选题和开展实践活动,写调研报告,字数2500左右。 三是哲学典故微电影制作评比活动。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某一哲学典故制作视频进行评比。 四是辩论活动。学生选择课程内容中的某一主题、论点等,进行正反观点论战。 团队组合:6-10人一组,不能跨班组合。每位小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例如,文章书写者、课件制作和演讲者、素材收集者、影像拍摄者等等。 组织形式: 1、社会调查;(可以利用节假日时间进行) 2、主题活动——课堂讨论、辩论; 3、微电影播映; 作业形式: 1、调查报告; 2、课堂讨论或辩论; 3、制作课件; 4、微电影制作; 5、发表观后感;等等。 成绩评定: 本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实践教学考核三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45%、期末成绩占40%、实践教学占15%。实践教学成绩根据学生各个实

马原作业-

矛盾的特点 一、含义:矛盾是反映是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而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方面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二、特点: 1、矛盾是客观的:矛盾的本质是对立统一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矛盾的对立性与同一性 (1)对立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同一性: ①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对立性与同一性的关系: 区别:对立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联系:①同一性以事物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事物的的对立性,就没有 事物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就没有事物的存在与发展。 ②对立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 矛盾统一体,就没有事物的存在与发展。 ③矛盾的对立统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推动事物运动、变化与发展。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2)矛盾的特殊性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③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例如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影响甚至决定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 (3)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建能141-17号-李阿芳

马原大题答案(作业一到作业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大题答案 作业一 三、辨析题 1、此说法是错误的,所谓科学性是指概念、原理、定义和论证等内容的叙述是否清楚、确切,历史事实、任务以及图表、数据、公式、符号、单位、专业术语和参考文献写得是否准确,或者前后是否一致等。而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马克思主义代表了最广大劳动者的利益,而我国又是以工农阶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辩证的看待历史发展,构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所以是具有科学性的。 2、这一说法是错误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3、此观点不完全正确,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继承,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扬弃”。举个例子,马克思劳动经济学中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就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扬弃,还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剩余价值理论学说都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扬弃。所以这个观点不完全正确。 4、对。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国际无产阶级领袖和革命导师卡尔·亨利希·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思

马原作业参考答案汇总

第一章 二、辨析题 1、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或物质是实物的总和。 答:错误。 物质是客观实在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为人的意识所认识,但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从一切物质实物总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本质和根本特性;并不是实物的总和,也不是依赖人的感觉而存在。 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答:(1)错误。 (2)此命题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应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违背客观规律,脱离实际,任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遭受规律的惩罚,导致实践的失败。 3、才须学也,学以广才;学须静也,静以修身。 答(1)正确。(2)此命题符合唯物辩证法原理,是关于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的具体运用。联系是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3)学习与成才、学习与心态、成才与修身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学习是成才的基础和途径,离开学习成才便是无源之水;学习离不开平静的心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如心情浮躁,好高骛远,朝三暮四,学习难以为继。因此,淡定从容,修养身心,专心致志,是成才为学的基本条件。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至江海。或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或细节决定成败。 对。这种观点正确反映了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中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只要量变突破事物的度,事物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5、、“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答:错误。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的真正作用是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改变客观世界,但不能创造客观世界,因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意识作用实现需要依赖一定物质条件,同时人们发挥意识作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6、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答:(1)正确。(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物质世界是意识的内容,实践是意识的来源。 (3)此命题,即体现了意识依赖于物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也说明了意识是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思考加工改造的能动过程。 三、问答题、论述题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意义。P30--31 答:(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物质观,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观。 第三,坚持了辩证法物质观,同形而上学物质观划清了界限。 2、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答:(1)运动和静止是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运动是物质存在方式,静止时运动中的平衡和稳定,静止不是不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运动的衡量尺度,是人们理解和把握运动的标准。二者是相互包含的关系,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2014年春季统考英语B网上作业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 Mary, are you and your husband busy this weekend? — _______. A、this weekend we may go to cinema B、No, we’re not C、Oh,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D、Welcome to our party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5 2031284danx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 I've come to say goodbye. I'm flying home on Sunday afternoon. — Well, _______. A、Will your parents meet you at the airport? B、Help yourself C、Have a safe trip and remember me to your parents D、I’m longing to see you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5 2031285danx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_______. —Doctor, I don’t feel well. — A、You are fine. B、It doesn’t matter. C、What’s the matter?

D、Don’t take it seriously.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5 2031286danx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Can I borrow your camera for a week? — ________. A、Sure, here you are B、Yes, you can borrow C、Yes, bring it with you D、It doesn’t matter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5 2031287danx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What ar e you busy doing now? — _______. A、I hate the weather here. B、My hair is getting a bit longer. C、Yeah, thanks for coming. D、I am working part time in a bookshop, you know. 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5 2031288danx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我的金钱观 (马原课作业)

我的金钱观 任思远经管院金融班201211033056 钱,俗称孔方兄,一个颇受争议的奇特的人类发明。它的形状有圆的,有长条状的,有像刀一样的;它的材质很多,有金、银、铜等金属,有贝壳的,也有纸制的;它的味道有人说是世界上最好闻的,有人说是铜臭味;有人不停咒骂它,说它是万恶之源;有人毕生追逐它,甚至不惜赌上性命。好一个神奇的东西啊,它拥有如此大的魅力,它可以引起一场战争,也可以化解一场危机;它可以使一个人家破人亡,也可以使一个家庭和睦幸福。最恰当的一个比喻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说它不好的人认为,钱激起了人们贪婪的欲望,此欲望之强烈,使人们可以做出任何事来:欺骗、贿赂、杀人、放火......总之,钱只要存在一天,就会有贪婪的人愿意为它铤而走险。 认为它好的人说,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钱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正因为只有人类才明白钱的价值,会使用钱,才与其他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从现实生活看,有钱不好么?有钱甚至能使磨推鬼!没有钱就等于人的安全、生活、教育没有保障,钱是一个人发展的最基本的资源。 下面说说我的看法。以上两种说法太过偏激,钱不能简单地定性它是好或坏。诚然,钱不是万能的。钱虽然能直接快速地解决很多大事小事,但世上依然有很多事是钱所不能解决的。可悲的是,在现在的生活中,人们似乎愈发感到钱就是万能的:钱可以买到爱情、友情;钱可以无视法律;钱可以买人命......我希望这也许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就像当年的欧洲。但是,人活着就只为钱么?钱是买不到人的理想、抱负的,买不到崇高的品质的,买不到道德修养的。这是钱的盲区,是人真正应该追求的。 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衣食住行需要钱,受教育需要钱,结婚需要钱,抚养下一代需要钱,赡养父母需要钱......毕竟我们生活于铜钱孔之中,受金钱的束缚。真正敢说钱是王八蛋的人,是富翁,因为他们不差钱了。 我,身为一个普通人,骂着钱也爱着钱。一方面知道钱的丑恶和翻脸不认人,一方面也无时无刻不在幻想自己中了500万。这就是人性的复杂吧。钱本身无罪,很客观,它什么也没做。只是,它反映出了世间百态,人的善恶美丑。钱真的很神奇。 所以,我的金钱观是:努力赚钱,为了让自己不在乎钱。

马原作业 大学实践活动总结

大学实践活动总结 九月是一个莘莘学子踏进校园的日子,不同年龄的人有着迥然不同的情绪,或忧愁或喜悦,或惊喜或失望,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在这炎炎夏日里,对新学期都充满了期待。那一天,我也是莘莘学子中的一名,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满怀着期望来到了梦想中的大学。一切都充满了未知,大学将是什么样子的?我会在这里学到什么?我将来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种种问题发人深省。于是,在各种未知的答案中,大学生活开始了。在这一年多的大学生涯里,我感触颇多,收获了不少,回顾这一年,各种经历历历在目。 进大学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军训,军训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这也算是大学以来参加的第一活动吧,因为历经了军训,才会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学会了忍耐。去年的九月份格外的热,军训也自然尝尽了“苦头”,不仅要忍受烈日的煎熬,还要忍受教官的严厉训练,雪上加霜的是,我们学校军训的训练场地是在土足球场,因为当时学校还没有建好塑胶运动场,所以我们同时还饱受尘土的洗礼。虽然种种不利条件,但正是因为如此,才得以磨练我们的意志。我想军训的目的正是在此,大学的第一课。我们只有对自己的个人事务有好的整理,我们才会在学习上更加出彩。 随后参加了学校会组织的各种招新活动,因为刚上大学不久,对学生会充满了热情,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高,希望参加各种活动,让自己得以锻炼。当时我应聘了好几个部门,最终被三个部门接受了。当时对自己比较满意,有一种被别人认可的感觉。因为参加学生会对

我来说本来就是一种挑战,我认为我是比较内向的,比较放不开,但是我还是鼓足勇气,参与到各种社团活动中,这便是我的第一个收获。 我加入了校学生会外联部,这是一个很锻炼人的地方,当初也是怀着这样的目的进到了这个部门,想让自己得到一些锻炼。在这期间,我们一共举办了两次大型活动“山路大冲关”,为让活动顺利的进行,我们的任务当然是为此筹备资金。部门里面分了小组,我就和小组成员一起到外面拉赞助。在拉赞助之前,我以为这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只要对商家表达了自己的诚意,耐心的为其服务就可以拉好一桩赞助。然而现实是很残酷的,拉赞助远比我想象的困难,这也许是我的实力不够。那期间,周末或者平时空闲时间,我都和小伙伴一起出去拉赞助。碰了不少壁,受了不少的白眼。但我们还是坚持不懈,最终有了回报。 在这个活动中,我的确学到了不少,从最初不敢和主动和商家交谈,不知道怎样交谈,到后面面对陌生的商家侃侃而谈。我的自信也在一点点提升,一开始连部长都不相信我,我想我之所以得以进步还得靠其他干事,在部门里的很多小伙伴身上,我看到了自己所没有得品质,所缺乏的能力。人与人之间的影响力很大,他们优秀的地方在影响着我,我们也交流了很多与商家打交道的方法,受益匪浅。所以,我的收获不尽来源于在活动中所锻炼的,更来源于小伙伴们的互帮互助。 另外一个活动是迎新晚会,我是院上秘书处的一员,也协助迎新会的顺利召开做了自己分内的事。迎新会是全院的一个大型活动,在

马原作业

《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读后感 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是充满现实斗争性的哲学著作。毛泽东读哲学书,特别喜欢这类具有现实针对性的著作。1965年4月21日,他在中南局党的领导干部会议上曾经说过:“我是先学列宁的东西,后看马、恩的书。列宁的比较好懂。”有现实针对性,自然好懂些。 1907年俄国“六三”政变开始了俄国历史上的斯托雷平反动统治时期,革命处于困难阶段,许多革命同路人开始瓦解和蜕化,特别是在党内形成了以唐恩·马尔托夫为代表的取消派和以波格丹诺大为代表的召回派,取消派走向了投降主义的道路,堕落到取消党、取消革命的地步;而召回派却以极左的面目出现,走上了盲目冒险的道路,否认任何合法的斗争。尽管他们各走极端,但他们却是党内的机会主义派别,其实质同样表现出向资产阶级的屈服。 他们不但在行动上进行反党,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否定指导党的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特别要否定它们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取消派和召回派联合起来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进攻,他们著书立说,高喊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了”,辩证法是“神秘主义”;他们鼓吹马赫主义,要求用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来代替党的无产阶级世界观,而这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则是革命失败后出现的极端冒险和消极颓废情绪的思想根源。 取消派和召回派之所以鼓吹马赫主义是有其根源的。马赫主义的实质是主观唯心主义,但它用一些标新立异的新名词,空洞含糊的概念,把自己的主观唯心主义本质掩盖起来;同时鼓吹自己的哲学是超阶级的无党性哲学,以此来掩盖自己的阶级本质。马赫主义的这种欺骗性很适合俄国的机会主义者在政治上虚伪性和两面性的胃口,他们在革命失败后动摇、变节,但又不能承认自己的反动立场,马赫主义就成了他们求之不得的理论依据,并以之对抗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针对俄国出现的上述情况,列宁在1908年2月开始搜集材料,阅读一些专门文献,子同年10月终于在日内瓦写成《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该书手稿秘密转移到莫斯科,子1909年5月由莫斯科环节出版社正式出版,现收入中文版《列宁全集》第14卷和《列宁选集》第2卷。在这部著作中,一方面,列宁对当时流行的冒充马克思主义的反动哲学思潮,特别是马赫主义,进行了毁灭性的批判,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列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概括了从恩格斯逝世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革命经验和科学的成果,发展和阐明了许多哲学原理。主要概括如下: 第一,阐述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原作业 怎样解决人生中遇到的各种矛盾

怎样解决人生中遇到的各种矛盾 我们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都充满了矛盾,它陪伴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一生中需要经历一个又一个矛盾的考验。人类世界其实到处是充满矛盾的世界。正因如此,每个人从一降生就掉进这样的矛盾漩涡中了。无论什么人,一生都很难摆脱矛盾的困扰。每天,只要睁开眼来便会发现在自己的周围,除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矛盾,几乎没有别的存在。人的真正本领就是要学会和这些矛盾打交道,增长驾驭和摆弄这些矛盾的智慧与能力,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求生存,如何解决人生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就变成了我们的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小时候看到小伙伴们有了新奇的玩具,自己很想要,但是知道自己家庭情况的自己又不好意思向父母要,心里充满了矛盾。到长大了一些了,开始上学了,小时候觉得学习很枯燥,不愿意学习,总想找借口不去上学,这也是自己面对的矛盾。后来升入初中,又要面对上高中还是去上中专或者步入社会的矛盾。到高考过后又要面对要不要上大学,或者去哪里上大学或者选择什么专业的矛盾。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又要面对是考研还是工作的矛盾。然后又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去哪里工作的矛盾。而到结婚了,事业和家庭都需要我们用心浇灌,可是我们的经历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就又不得不面对这个矛盾。总之,矛盾充斥在我们身边的方方面面。 这些矛盾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因此解决问题时也应该依次解决,先解决主要矛盾后解决次要矛盾,而矛盾中又包含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由此产生了关注程度的不同,着重主要因素考虑次要因素,着重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比如,在高考后,考虑是要上大学还是去上班,这时的矛盾就是去继续学习还是选择贴补家用。这时我的家庭经济不太吃紧,所以主要矛盾就是上大学,次要矛盾是贴补家用。所以我选择了上大学,要是不上大学是短时间内让家庭情况好点儿,上大学是坚持过过一段时期之后让家庭情况更好点儿,虽然他们的最终结果都是让家庭情况好转,但是上大学虽然见效慢,但是效用强,所以我选择大学来让自己拼一个更美好的将来。 我们也应该看的实际些长远些,着眼于现实才是最明智的,也是正确的。在矛盾面前不是一种解决方法,一种态度永远是绝对是正确的。特别是对现今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来说。我们对任何事物都不能太过偏激或者偏执,不应言过其实,而应对事物予以客观恰当的分析和评价,不然很容易陷入极端,我们要联系实际客观的去分析,去解决矛盾。 我们遇见矛盾了也不可以逃避矛盾,我们应该直面矛盾,勇敢的面对它,解决它!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矛盾,我们不要畏惧退缩,搪塞推脱,而应该以乐观与自信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矛盾,要理智,要自信从容的联系实际去面对去解决它!相信我们正确的去面对矛盾后,我们的未来将会更加理想,更加美好!

2017大学生马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2017大学生马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下面是小编为您准备的2017大学生马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噢!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后续精彩不断,敬请关注! 大学生马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一:社会实践报告 系部名称: 专业: ______ 年级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 _____ 学号:____ 实践单位: 实践时间: 2012年月日至 2012 年月日 一、实践目的:介绍实践的目的,意义, 实践单位或部门的概况及发展情况, 实践要求等内容。这部分内容通常以前言或引言形式,不单列标题及序号。 二、实践内容:先介绍实践安排概况,包括时间,内容,地点等,然后按照安排顺序逐项介绍具体实践流程与实践工作内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以记叙或白描手法为基调,在完整介绍实践内容基础上,对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或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重点介绍,其它一般内容则简述。 三、实践结果:围绕实践目的要求,重点介绍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的分析,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等。分

析讨论及对策建议要有依据,有参考文献,并在正文后附录。分析讨论的内容及推理过程是实践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所提出的对策建议,是反映或评价实习报告水平的重要依据。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用自己的语言对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着重介绍自己的收获体会,内容较多时可列出小标题,逐一汇报。总结或体会的最后部分,应针对实践中发现的自身不足之处,简要地提出今后学习,锻炼的努力方向。 大学生马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二:调查对象:河北工业大学学生 调查时间: 20xx42020xx426 调查方式: 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在分层的基础上对各年级进行抽样调查 阅读兴趣倾: 一、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 二、调查结果分析,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论文 三、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针对同学们阅读倾向,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题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 )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

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 )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马原作业

不忘历史,传承精神 ——观《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有感五指擎天秀井冈,险峰无限过黄洋。三湾改写新军制,人杰地灵奔远疆。星火燎原传赤色,工农革命聚戎装。今日山上风光美,绿岭青山遍地香。读着气势恢宏的诗词,看着生动形象的纪录片《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红色的年代。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建的革命史类博物馆。1958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兴建,1959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1962年朱德同志题写馆名。为江西省文化厅四大直属馆之一,2008年5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建的革命史类博物馆。1958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兴建,1959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1962年朱德同志写馆名。为江西省文化厅四大直属馆之一,2008年5 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革命博物馆已成为人们陶冶情操、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被中宣部、国家教委和国家文物局等部委先后命名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批“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 井冈山革命纪念馆全面地记录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从1927年9月直至1930 年期间的整个过程.记载着井冈山怎样从一块默默无闻的土地发展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根据地.人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铺垫而成的.我的目光变缓慢了,不愿放过影片里的每一个细节.可以说,参观后得到的东西远比我想象的要多,既看到了革命斗争的腥风血雨,又看到了根据地建设的欣欣向荣.两年零四个月,在历史长河里只是短暂的瞬间,毛泽东在井冈山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却续写了跨世纪的辉煌;海拔不过千余米的井冈山,与三山五岳相比,并不算巍峨挺拔,但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不断来探访.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我终于明白了这种力量就是”井冈山精神” . 井冈山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记录着英雄们当年改天换地的凌云胸怀,他们这支最初仅有几千人的队伍,20年后壮大成为数百万人的大军.眼前肃穆的绿岭青山,似乎就在表达着对这些井冈英雄的深深思念.青葱的井冈山,红色的根据地,每一株树木都讲述着一个故事,每一条小路都记录着一段历史. 影片给我留下三个深刻印象。一是坚定信念的精神;二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是勇于胜利的勇气.我要将此次井冈山之行所汲取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

马原实践心得 (2)

马原实践心得 经历了将近一周的马原实践,我感慨颇多,我们见到了我们学生这 个群体本身的真实一面,实践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况还在我脑海里回旋,它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实践活动给生活在各安其事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相互了解的机会。 我们的选题是关于在校图书馆上座及占座情况,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直接参与或间接参与的事情。而这一矛盾一直在图书馆存在着,确不会被重视。在本次实践之前,我始终以个人的看法去看占座现象,也不把它看做是当务之急,当我们参与实践之后,在一次次的沟通交流之后,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处于萌芽状态的恶习,在大多数持理解的态度的同时,我们也听到了一小部分对占座极其反感的声音。但却由于大学生同学之间本能的善良,矛盾并未恶化,我们所做的就是探究矛盾的源头,尽我们所能,寻求矛盾的平衡点、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我们温馨的校园,可爱的同学们做点什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确也是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和团体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車。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以后服务社会打下更坚固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