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作业

合集下载

马原大题答案(作业一到作业三)

马原大题答案(作业一到作业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大题答案作业一三、辨析题1、此说法是错误的,所谓科学性是指概念、原理、定义和论证等内容的叙述是否清楚、确切,历史事实、任务以及图表、数据、公式、符号、单位、专业术语和参考文献写得是否准确,或者前后是否一致等。

而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马克思主义代表了最广大劳动者的利益,而我国又是以工农阶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辩证的看待历史发展,构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所以是具有科学性的。

2、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

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

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联系完全被颠倒了。

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

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

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

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

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大二马原作业读后感

大二马原作业读后感

大二马原作业读后感马原这门课,一开始觉得它就是那种高大上、有点晦涩难懂的理论课。

但真正深入学习,做完作业之后,发现还挺有趣的,就像打开了一个充满智慧宝藏的大门。

就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部分吧。

以前我看世界就像雾里看花,模模糊糊的。

学了马原之后,感觉突然有人给了我一副高清眼镜。

像辩证法,那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以前觉得事情就是非黑即白,现在明白了矛盾是无处不在的。

比如说,我们想要自由,但是没有规则的自由就会乱套,这自由和规则之间就是一对矛盾。

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就像太极图里的阴阳鱼,少了谁都不行。

还有那个历史唯物主义,让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前看历史就像看故事集,现在知道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像火车头和车厢的关系。

生产力这个火车头不断发展向前,要是生产关系这个车厢不跟着调整,那肯定得出问题。

就像封建社会后期,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但是封建的生产关系却严重束缚了它,这时候就必须得有变革,就像资产阶级革命一样,把那不合时宜的车厢给更新换代。

再说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资本这个东西,以前我就觉得是钱嘛,越多越好。

现在才知道资本的原始积累充满了血腥和罪恶。

那些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工人们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很大一部分就被资本家拿走了。

就像在工厂里,工人每天工作很长时间,创造了很多价值,但是拿到的工资却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剩下的都被资本家榨取了。

这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有时候真的很不公平,不过也更让我明白,要去追求一个更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的重要性。

在学习马原的过程中,我还发现马克思主义并不是那种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理论。

它其实就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说,我们现在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面就有很多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体现。

像平等、公正等价值观,不就是在追求消除剥削,实现社会公平的体现吗?通过这次马原作业,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思想的洗礼。

我不再是那个只看表面现象的小迷糊了。

我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去看待这个世界。

马原小组作业策划书3篇

马原小组作业策划书3篇

马原小组作业策划书3篇篇一马原小组作业策划书一、作业主题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社会的应用与发展二、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名单]三、作业目的通过本次作业,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作业内容1. 选择一个具体的社会现象或问题,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社会公平等。

2.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如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理论等,对该现象或问题进行分析。

3. 探讨马克思主义在解决该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4. 制作一份 PPT,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

五、作业进度安排1. [具体时间]:确定作业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

2. [具体时间]: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论学习和分析。

4. [具体时间]: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和修改。

5. [具体时间]:提交作业报告和 PPT。

六、作业要求2. PPT 要求简洁明了、图文并茂、重点突出,展示时间不少于[X]分钟。

3. 小组成员要积极参与,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业任务。

4. 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七、评分标准1. 作业报告([X]分)观点正确([X]分)逻辑清晰([X]分)内容充实([X]分)语言表达([X]分)2. PPT([X]分)设计合理([X]分)内容准确([X]分)展示效果([X]分)3. 团队合作([X]分)分工明确([X]分)协作默契([X]分)4. 学术规范([X]分)遵守规定([X]分)无抄袭现象([X]分)八、注意事项1. 在作业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要认真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确保作业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要注意团队合作,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共同完成作业任务。

4. 要严格遵守作业要求和评分标准,确保作业质量。

篇二《马原小组作业策划书》一、作业主题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社会的应用与发展二、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名单]三、作业目的通过本次小组作业,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应用与发展,提高小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马原作业——精选推荐

马原作业——精选推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一2011级临床医学班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 (36分)1、哲学是…………………………………………………………………( A)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B.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C.关于自然和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D.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B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D )A.世界的可知性与不可知性问题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C.世界的联系和发展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4.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A)A.形而上学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不可知论的观点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5、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准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6、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是……………………………( B )A.是否承认个人的作用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是否承认阶级斗争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C )A.运动的绝对性B.运动的相对性C.客观实在性D.矛盾性8、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

这是一种…………………………………………………………………(D)A.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C.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9、“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A)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10.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观点是……………………( B )A.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B.存在着非物质的运动C.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D.物质和运动毫无关系11.时间的一维性是指时间的………………………………………………(C)A. 无限性B.顺序性C. 不可逆性D. 可逆性12.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其中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 D )A.对立统一的观点B.辩证否定的观点C.质量互变的观点D.普遍联系的观点二、多项选择题(35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 AB )A.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C. 使哲学成为科学之科学D. 使哲学发展到了顶峰2.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AB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 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C. 世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D.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3.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BC )A. 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4.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 AB )A.历史唯物主义B.剩余价值学说C.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5.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BC )A.德国的古典哲学B.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C.18世纪法、英的空想社会主义D.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6.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是…………………………………………(AB )A.黑格尔B.费尔巴哈C.亚当斯密D.大卫李嘉图E.圣西门F.傅立叶G.欧文7.唯物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下列这三种历史形态的是………………(ABC )A.朴素唯物主义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E.庸俗唯物主义三、简答题(29分)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马原作业读后感

马原作业读后感

马原作业读后感《马原作业》是一本由著名作家马原所著的小说,小说以描写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为主线,讲述了一群大学生在面对社会现实和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挑战。

读完这本小说,我深受感动,也有了许多感悟。

首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人公小明是一个乐观向上,勇敢坚强的大学生,他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从不气馁,而是勇敢地面对并克服。

小明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为了儿子的前途不惜卖掉家里的房子,让小明能够顺利上大学。

这种母子之间的深厚感情让我感动不已,也让我对亲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另外,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各具特色,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真实而饱满的生活画卷。

其次,小说中的情节设计巧妙,引人入胜。

作者通过对大学生活的真实描写,展现了大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比如,小明在大学期间遇到了学业上的困难,面临着就业压力和生活挣扎,但他始终坚守初心,不断努力奋斗。

另外,小说中也描写了大学生们在情感上的纠葛,他们面临着友情、爱情和亲情的考验,也经历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这些情节既真实又感人,让我在阅读中深受触动。

最后,小说中的主题思想也让我深思。

通过对大学生活的描写,作者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也表现了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勇敢。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了成长的道路上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

同时,小说中也强调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的重要性,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也更加懂得了生活的真谛。

总的来说,读完《马原作业》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对大学生活的真实描写,作者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也表现了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和勇敢。

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成长信念,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希望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我能够不忘初心,坚持不懈,勇往直前,迎接生活的一切挑战。

马原作业参考答案汇总

马原作业参考答案汇总

第一章二、辨析题1、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或物质是实物的总和。

答:错误。

物质是客观实在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为人的意识所认识,但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从一切物质实物总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本质和根本特性;并不是实物的总和,也不是依赖人的感觉而存在。

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答:(1)错误。

(2)此命题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应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违背客观规律,脱离实际,任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遭受规律的惩罚,导致实践的失败。

3、才须学也,学以广才;学须静也,静以修身。

答(1)正确。

(2)此命题符合唯物辩证法原理,是关于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的具体运用。

联系是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3)学习与成才、学习与心态、成才与修身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

学习是成才的基础和途径,离开学习成才便是无源之水;学习离不开平静的心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如心情浮躁,好高骛远,朝三暮四,学习难以为继。

因此,淡定从容,修养身心,专心致志,是成才为学的基本条件。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至江海。

或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或细节决定成败。

对。

这种观点正确反映了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中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只要量变突破事物的度,事物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5、、“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答:错误。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意识的真正作用是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改变客观世界,但不能创造客观世界,因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024版)马原课堂作业最终版

(2024版)马原课堂作业最终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一、基本范畴1、物质与意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反映物质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3、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人的精神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脱离物质的客观精神4、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怀疑论)可知论:认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不可知论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不能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5、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6、运动与静止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7、联系与发展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质的飞跃,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8、内容与形式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9、本质与现象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造成的、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在根据。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10、原因与结果原因和结果是从引起和被引起这一侧面揭示事物、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11、实践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1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马原练习册全套答案

马原练习册全套答案

绪论选择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D 3、B 4、C 5、B 6、A 7、A 8、D 9、C 10、B 11、A、12、A13、B 14、C 15、B 16、B 17、C 18、A 19、A 20、A 21、C 22、A 23、A二、多项选择题1、AB2、ABC3、ADE4、AC5、DE6、ABCE7、ACDE8、ABCD9、BCD 10、BCD 11、ABC 12、ABC 13、AB 14、ABC 15、CD 16、ABCD 17、AB 18、ABCD三、辨析1、错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而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从而解决问题。

2、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反映;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精髓。

3、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四、论述题1、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史上的伟大革命。

他们在这一时间创立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以后总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取代的历史命运。

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展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共产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门品质。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知道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261、【单选题】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是( )A 实践的观点B 发展的观点C 矛盾的观点D 辩证的否定观2、【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A、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B、批判性与变动性的统一C、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3、【单选题】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除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外,还有()A、量子学理论B、DNA双螺旋结构C、广义相对论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4、【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它的( )A、实践性B、阶级性C、深刻性D、批判性5、【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启蒙思想C、英国古典经济学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6、【单选题】马克思主义是()A、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汇总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7、【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不包括()A、民主社会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8、【单选题】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A、培根和洛克B、黑格尔和费尔巴哈C、斯密和李嘉图D、圣西门和傅立叶9、【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A、自我批判B、与时俱进C、不迷信权威D、批判与继承的统一10、【单选题】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A、认真阅读经典原著B、深人进行调查研究C、理论联系实际D、善于独立思考07-281、【单选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是否承认世界的同一性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2、【单选题】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导致()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二元论D、不可知论3、【单选题】哲学的基本问题()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4、【单选题】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 )A、逻辑分析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精神分析法5、【单选题】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6、【单选题】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玉米、高粱、小麦之间的关系属于(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7、【单选题】在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 )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主要方面D、矛盾的特殊性8、【单选题】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事物存在范围的扩大08-041、【单选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一种( )A、相对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折中主义观点2、【单选题】在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 )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主要方面D、矛盾的特殊性3、【单选题】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4、【单选题】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 )A、客观性B、变动性C、社会性D、能动性5、【单选题】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C、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影响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6、【单选题】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A、尊重客观规律B、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C、彻底克服保守思想D、充分发挥集体智慧08-071、【单选题】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A 、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 、书本知识不能指导实践C 、一切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D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单选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 )A、一切有生命的人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C、一切生存于社会中的人D、一切从事社会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3、【单选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4、【单选题】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相互依存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5、【单选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创造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摹写6、【单选题】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C、感觉-知觉-表象D、概念-判断-推理7、【单选题】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C、精心安排,制定策略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8、【单选题】理性认识的形式是()A、感觉、知觉、表象B、感觉、分析、综合C、概念、判断、推理D、识记、联想、判断9、【单选题】有人把个别的、局部的经验当做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 )A、唯理论的错误B、经验论的错误C、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D、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08-091、【单选题】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 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B 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C 自然科学、道德、宗教D 法律思想、哲学、艺术2、【单选题】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3、【单选题】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A、艺术B、宗教C、政治D、哲学4、【单选题】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D、创新意识和传统观念的矛盾5、【单选题】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差异多样的地理环境B、丰腴富饶的自然资源C、协调合理的人口结构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6、【单选题】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只涉及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是()A、劳动是人的本质B、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C、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和D、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的总和7、【单选题】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政治标准B、思想标准C、经济标准D、文化标准8、【单选题】按照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我们可以把人类历史划分为( )A、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B、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C、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D、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9、【单选题】在劳动资料方面,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A、运输设备B、动力系统C、传动装置D、生产工具10、【单选题】生产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政治关系B、经济关系C、交往关系D、思想关系08-111、【单选题】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人能够()A 、制造和使用工具B、创造和使用语言符号C 、积极地适应外部环境D 、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2、【单选题】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人的价值追求B、人的政治立场C、人的情感态度D、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单选题】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C、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4、【单选题】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既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

这种观点是说()A、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人民群众不是历史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D、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5、【单选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A、人的心理素质B、人的文化素质C、人的社会属性D、人的自然属性6、【单选题】党的根本宗旨是()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大力发展生产力C、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7、【单选题】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8、【单选题】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这体现了货币的()A、贮藏手段职能B、支付手段职能C、世界货币职能D、流通手段职能9、【单选题】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10、【单选题】具体劳动()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08-141、【单选题】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商品含义的是( )A 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B 具有稀缺性的物品C 为自己而生产的有用物品D 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物品2、【单选题】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流通手段D、价值的表现形式3、【单选题】下述关于使用价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使用价值即劳动产品的有用性C、同一物品可具有多种使用价值D、使用价值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4、【单选题】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会导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A、增加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5、【单选题】具体劳动()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6、【单选题】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是()A、物质财富创造过程B、价值形成过程C、价值增殖过程D、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过程7、【单选题】决定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一般不包括()A、生存资料B、生产资料C、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费用D、教育培训费用8、【单选题】以厂房、设备的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流通资本D、流动资本9、【单选题】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将工作日延长所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是()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平均剩余价值08161、【单选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 生产相对过剩B 需求绝对减少C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单选题】资本循环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3、【单选题】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A、生产相对过剩B、需求绝对减少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4、【单选题】产业资本的循环包括( )A、生产、流通和销售阶段B、生产、储存和销售阶段C、购买、生产和销售阶段D、购买,生产和储存阶段5、【单选题】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实用主义B、利己主义C、自由主义D、民主主义6、【单选题】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 )A、法院B、检察机构C、议会或国会D、政府7、【单选题】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主要有( )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B、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专制独裁制三种C、两党制和多党制两种D、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