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尘的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电除尘的工作原理

电除尘的工作原理

电除尘的工作原理
电除尘技术是利用电场力对气体中的悬浮物质进行分离和去除的过程。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离子化和收集两个步骤:
1. 离子化:电除尘设备通过给气体通以高电压,使气体中的颗粒物质带电。

这种带电的颗粒物质称为离子。

离子化的方式可以有点晕射离子化、响管离子化或辐射离子化等。

2. 收集:离子化后的颗粒物质会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被吸引到带电的集尘电极上,从而分离并去除气体中的颗粒物质。

电除尘设备通常由带电集尘电极和对应的接地电极组成,两者之间形成电场。

在电场中,带电颗粒物质受到电场力的作用,朝着集尘电极方向移动。

由于集尘电极带有相反的电荷,颗粒物质会被吸附在上面,从而达到除尘效果。

收集的颗粒物质可以通过机械方法(如打击、清理)或者经过高温烧结等方式进行处理和回收。

电除尘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厂车间、烟囱排放、煤炭、水泥、冶金、化工等行业的气体处理过程中,能有效去除细小颗粒物质,提高空气质量,减少颗粒物的环境污染。

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电除尘器工作原理电除尘器是一种利用电场原理进行除尘的设备,通过对进入设备的粉尘进行电荷化处理,使其在电场的作用下被吸附、收集,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一、电荷化处理在电除尘器内部,首先需要将分散在气流中的粉尘进行电荷化处理,使其带有电荷,可以通过电场作用进行收集。

电荷化的方法通常有三种:1. 机械振动法:将高速转动的物体,比如金属铰链,振动在电极上方,使粉尘带上电荷;2. 摩擦电荷法:让粉尘与电极或带电材料摩擦,使其带上电荷;3. Corona放电法:在电除尘器中加入一组电极,通过高压电流使其形成电晕放电,使气体分子发生电离,从而将粉尘带上电荷。

二、电场作用经过电荷化处理的粉尘,在电除尘器内部会遇到电场,通过电场作用,粉尘会被吸附在电极上,完成除尘过程。

电场的作用原理主要有两种:1. 静电吸附:当粉尘带有电荷时,它们会受到电场力的影响,在电场中运动,最终被电极吸附;2. 离心力作用:当电除尘器内部存在旋转电极时,气体和粉尘会被离心力作用分离开来,使得粉尘被集中到电极上方。

三、清灰方式在电除尘器工作一段时间后,电极表面会积累一定量的粉尘,需要对其进行清灰处理,保证正常工作。

常用的清灰方式有:1. 机械清灰:通过旋转或振动电极,在特定的位置上清理积灰的电极表面;2. 喷气清灰:通过向电极喷出气流,将积灰的电极表面吹除;3. 电磁脉冲清灰:利用高压电磁脉冲瞬间释放能量,将粉尘从电极表面震落,完成清灰。

以上是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但实际应用中,电除尘器的结构和工作参数不同,其所采用的电荷化技术和电场构型也会有所不同。

但总的来说,电除尘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除尘设备,广泛应用于钢铁、煤炭、化工等行业,为环保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电除尘器是一种常用的空气净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它通过电场作用原理,将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除尘处理,提高空气质量,保护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一、电除尘器的基本原理1.1 电场作用原理电除尘器的核心是电场作用原理。

在电除尘器中,通过设置两个电极,一个为正极,一个为负极,形成一个电场。

当空气中的颗粒物通过电场时,由于颗粒物带有电荷,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场力会使颗粒物发生偏转,最终被收集下来。

1.2 颗粒物带电原理在电除尘器中,颗粒物带电是实现除尘的关键。

颗粒物在经过电场时,会与电极发生碰撞,从而使颗粒物带电。

这是因为电场会使空气中的分子离子化,产生正负离子。

当颗粒物与离子碰撞时,会发生电子转移,使颗粒物带上电荷。

1.3 颗粒物收集原理电除尘器中的收集装置是用来收集带电的颗粒物。

一般采用收集板或收集管的形式。

当带电的颗粒物经过收集装置时,由于电场力的作用,颗粒物会沉积在收集装置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颗粒物逐渐积累,形成灰尘层。

定期清理灰尘层,可以保证电除尘器的正常工作。

二、电除尘器的工作过程2.1 充电过程电除尘器的工作过程中,首先是充电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电场会产生高压电流,使电极带电。

当空气中的颗粒物通过电场时,会与电极发生碰撞,带上电荷。

2.2 沉积过程充电之后,带电的颗粒物会经过电场力的作用,发生偏转,并沉积在收集装置上。

由于电场力与颗粒物的电荷量和质量有关,所以不同大小的颗粒物会有不同的偏转程度和沉积速度。

2.3 清理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收集装置上的颗粒物会逐渐积累形成灰尘层。

为了保证电除尘器的正常工作,需要定期清理灰尘层。

清理过程可以采用机械清理或气体清理的方式,将灰尘层清除,以便继续收集颗粒物。

三、电除尘器的应用领域3.1 工业生产电除尘器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煤矿、钢铁、水泥等行业。

这些行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使用电除尘器可以有效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

电除尘工作原理

电除尘工作原理

电除尘工作原理
电除尘是一种通过电场作用将粉尘从气体中分离的技术,它在工业生产中起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

电除尘器是利用高压直流电场将粉尘带电,然后通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移动和收集,最终实现粉尘的分离和清除。

电除尘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带电、输送和收集三个过程。

首先,带电过程。

气体通过电除尘器时,粉尘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

电除
尘器中通常设置有两极板,一个为正极板,一个为负极板,通过外加高压直流电源,使得正极板带正电,负极板带负电,从而形成一个强电场。

当带电气体通过电场时,粉尘颗粒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带上电荷。

其次,输送过程。

带电粉尘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会沿着气流的方向移动,最
终被输送到集尘电极上。

在输送过程中,带电粉尘颗粒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从而沿着电场线方向移动,最终被输送到电极上。

最后,收集过程。

带电粉尘颗粒被输送到集尘电极上后,会在电场的作用下被
吸附在电极表面,最终形成粉尘层。

当粉尘层积累到一定厚度时,可以通过清灰装置将粉尘清除,从而实现对粉尘的收集和清除。

总的来说,电除尘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场作用将粉尘颗粒带电、输送和收集,最
终实现对粉尘的分离和清除。

电除尘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净化气体,保护环境,提高生产效率。

希望通过对电除尘工作原理的认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好的环境保护和粉尘治理方案。

电除尘的工作原理

电除尘的工作原理

电除尘的工作原理
电除尘是利用电场力作用于带电颗粒,通过电场力使颗粒带电,然后通过电场力将带电颗粒分离出来,从而达到除尘的目的。

电除尘设备由带电极和接地极组成,两极之间建立跨极电场。

在跨极电场内,带电极上施加高压电源,产生静电场。

当颗粒通过电场区域时,带电极的电场力作用于颗粒,使颗粒带电。

带电颗粒在电场力作用下受到排斥力,沿着电场方向迅速迁移。

在电场迁移过程中,带电颗粒会与未带电的颗粒碰撞,将无法带电的颗粒带入带电层,使其带电。

这样,颗粒在电场中不断迁移,带电颗粒积聚在带电极上。

随着带电极上带电颗粒的积聚,电阻会逐渐增大,导致电流减小。

为了维持设备正常工作,需要定期对带电极进行灰尘的清除。

通过清除带电极上的颗粒,可以保持电场强度的稳定。

电除尘技术具有除尘效率高、处理空气量大、结构紧凑等优点。

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合理设计和运行参数的控制,可以使电除尘设备的除尘效果更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电除尘设备进行应用。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力作用于灰尘粒子,使其带电并沉降,从而去除空气中的灰尘。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电场效应:电除尘器内部设置有两个电极,一个为正极,一个为负极,通过电源提供的电压,形成一个强电场。

当灰尘粒子通过电场时,会与电极之间产生静电引力作用,使粒子带上与电极相反的电荷。

2. 离子化:通过给电除尘器提供高电压,空气中的氧分子会被电离成氧离子和电子。

3. 离子化空气移动:带电的氧离子会受到电场的作用力,从负极移向正极。

在移动过程中,氧离子会与空气中的氧气或水分子结合,形成氧分子团或水分子团。

4. 多电离碰撞:氧分子团或水分子团与灰尘粒子发生碰撞,使灰尘带上与氧分子团或水分子团相同的电荷。

5. 沉降:带电的灰尘粒子因电场的作用力而沉降至电除尘器的集尘板上,实现灰尘的去除。

6. 清洁:定期对电除尘器的集尘板进行清洁或更换,以便保持其高效工作。

通过以上工作原理,电除尘器可以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灰尘,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电除尘器是一种常用于工业排放气体净化处理的设备,它能够有效地去除气体中的颗粒物和污染物,提高气体的净化效果。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电场作用、离子化和沉积三个过程。

1. 电场作用:电除尘器内部设有两个电极,一个是带正电的采集极,另一个是带负电的放电极。

当气体通过电除尘器时,两个电极之间形成为了一个电场。

电场的作用是使气体中的颗粒物带电,形成带电颗粒。

2. 离子化:在电场的作用下,气体中的颗粒物被带电,变成带正电或者带负电的离子。

这些离子会随着气流挪移,进入电除尘器的采集区域。

3. 沉积:在电除尘器的采集区域,采集极上带有一个电荷,它与离子的电荷相反。

带有正电的离子会被采集极上的负电荷吸引,而带有负电的离子则会被正电荷吸引。

这样,离子会沉积在采集极上,形成一个颗粒物层。

通过以上的工作原理,电除尘器能够将气体中的颗粒物有效地去除。

采集极上的颗粒物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厚,当达到一定厚度时,可以通过清灰装置将颗粒物清除。

清灰装置通常采用机械振动或者气体脉冲的方式进行清除,以保持电除尘器的正常运行。

电除尘器具有以下优点:1. 高效净化:电除尘器能够去除弱小颗粒物,净化效率高达99%以上。

2. 低能耗:电除尘器的能耗相对较低,可以节约能源。

3. 体积小:电除尘器体积小巧,占用空间少。

4. 操作简便:电除尘器的操作和维护相对简单,不需要频繁清洗或者更换滤芯。

然而,电除尘器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 对气体温度和湿度敏感:电除尘器对气体的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超出一定范围可能会影响净化效果。

2. 对颗粒物性质有一定要求:电除尘器对颗粒物的导电性有一定要求,非导电性颗粒物的净化效果较差。

总结起来,电除尘器通过电场作用、离子化和沉积三个过程,能够高效地去除气体中的颗粒物和污染物。

它具有高效净化、低能耗、体积小和操作简便等优点,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排放气体净化设备。

然而,它对气体温度、湿度和颗粒物性质有一定要求,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合理选择和操作。

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电除尘器是一种利用电场力和电化学反应将空气中的颗粒物去除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放电电极:电除尘器内部有两组电极,其中一组为放电电极,通过高电压电源将其通电。

放电电极通常采用尖端形状,或者设计成类似针或管的结构。

2. 集尘电极:另一组电极为集尘电极,它通常是以平板或线形的形式存在。

集尘电极负责吸引和收集空气中的颗粒物,如灰尘、烟尘等。

3. 电场力:当电除尘器通电后,放电电极产生强电场。

强电场中,电子和气体分子发生碰撞,产生离子。

这些离子会向空气中的颗粒物靠近并与其发生相互作用。

4. 离子化:离子与颗粒物发生碰撞,使颗粒物带上电荷。

由于离子有电荷,它们在电场的作用下,被吸引到集尘电极上,从而使颗粒物被去除。

5. 收集颗粒物:离子在集尘电极上积聚成团,形成颗粒物,最终沉积在集尘电极或集尘板上。

这样,空气中的颗粒物被有效地去除。

6. 清洁机制:为了提高电除尘器的清洁效果,通常会使用机械振动或气流冲击等方式清洁集尘电极。

这些方法能够将附着在集尘电极上的颗粒物震落或刷掉,使电除尘器恢复工作效率。

总之,电除尘器通过利用电场力和电化学反应吸附并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从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电除尘的基本原理一、基本原理电除尘器是利用直流高压电源产生的强电场使气体电离,产生电晕放电,进而使悬浮尘粒荷电,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将悬浮尘粒从气体中分离出来井加以捕集的除尘装置。

电除尘器有许多类型和结构,但它们都是由机械本体和供电电源两大部分组成的,都是按照同样的基本原理设汁的。

如图2-1所示。

为管式电除尘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实现电除尘的基本条件是:(1)由电晕极和收尘极组成的电场应是极不均匀的电场,以实现气体的局部电离。

(2)具有在两电极之间施加足够高的电压,能提供足够大电流的直流高压电源,为电晕放电、尘粒荷电和捕集提供充足的动力。

(3)电除尘器应具备密闭的外壳,保证含尘气流从电场内部通过。

(4)气体中应含有电负性气体,以便在电场中产生足够多的负离子,来满足尘粒荷电的需要。

(5)气体流速不能过高或电场长度不能太短,以保证荷电尘粒向电极驱进所需的时间。

(6)具备保证电极清洁和防止二次扬尘的清灰和卸灰装置。

二、电除尘器分类由于各行业工艺过程不同,烟气性质各异,粉尘特性有别,对电除尘器提出的要求不同。

因此,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电除尘器,现将各种类型的电除尘器按以下分类方式介绍其各自的特点。

1、按电极清灰方式不同分为干式、湿式、雾状粒子捕集器和半湿式电除尘器(1)干式电除尘器。

在干燥状态下捕集烟气中的粉尘,沉积在收尘极上的粉尘借助机械振打清灰的称为干式电除尘器。

这种电除尘器振打时,容易使粉尘产生二次扬尘,对于高比电阻粉尘,还容易产生反电晕,所以设计干式电除尘器时,应充分考虑这两个问题。

大、中型电除尘器多采用干式,干式电除尘器捕集的粉尘便于处置和利用。

干式电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2所示。

(2)湿式电除尘器。

收尘极捕集的粉尘,采用水喷淋或适当的方法在收尘极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使沉积在收尘极上的粉尘和水一起流到除尘器的下部而排出,采用这种清灰方法的称为湿式电除尘器。

这种电除尘器不存在粉尘二次飞扬的问题,除尘效率高,但电极易腐蚀,需采用防腐材料,且清灰排出的浆液会造成二次污染。

(3)雾状粒子电捕集器。

这种电除尘器主要用干捕集硫酸雾、焦油雾那样的液滴,捕集后液态流下并除去,实质上也是属于湿式电除尘器。

(4)半湿式电除尘器。

吸取干式和湿式电陈尘器的优点,出现了干、湿混合式电除尘器,也称半湿式电除尘器,其构造系统如图2-3所示。

高温烟气先经两个干式收尘室,再经湿式收尘室,最后从烟囱排出。

湿式收尘室的洗涤水可以循环使用,排出的泥浆,经浓缩池用泥浆泵送入干燥机烘干,烘干后的粉尘进入干式收尘室的灰斗排出。

2、按气体在电场内的运动方向分为立式和卧式电除尘器(1)立式电除尘器。

气体在电除尘器的电场内自下而上作垂直运动的称为立式电除尘器。

这种电除尘器适用于气体流量小,除尘效率要求不很高,粉尘易于捕集和安装场地较狭窄的情况下。

(2)卧式电除尘器。

气体在电除尘器的电场内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称为卧式电除尘器。

卧式电除尘器与立式电除尘器相比有以下的特点:1)沿气流方向可分为若干个电场,这样可根据电除尘器内的工作状况,各个电场可分别施加不同的电压,以充分提高电除尘器的效率。

2)根据所要求达到的除尘效率,可任意增加电场长度。

而立式电除尘器的电场不宜太高,否则需要建造高的建筑物,而且设备安装也比较困难。

3)在处理较大的烟气量时,卧式电除尘器比较容易保证气流沿电场断面均匀分布。

4)设备安装高度较立式电除尘器低,设备的操作维修比较方便。

5)适用于负压操作,可延长引风机的使用寿命。

6)各个电场可以捕集不同粒度的粉尘,这有利于有色稀有金属的富集回收,也有利于水泥厂当原料中钾含量较高时提取钾肥。

7)占地面积比立式电除尘器大,所以老厂扩建或除尘系统改造时,采用卧式电除尘器往往要受场地的限制。

3、按收尘极的形式分为管式、板式、棒帏式电除尘器(1)管式电除尘器。

这种电除尘器的收尘极由一根或一组呈圆形或六角形的管子组成,管子直径一般为200mm~300mm,长度为3~5m。

截面呈圆形或星形的电晕线安装在管子中心,含尘气体自下而上从管内通过。

管式电除尘器多制成立式,且处理烟气量较小,多用于中小型水泥厂、化工厂、高炉烟气净化和炭黑制造部门。

(2)板式电除尘器。

这种电除尘器的收尘极由若干块平板组成,为了减少粉尘的二次飞扬和增强极板的刚度,极板一般要轧制成各种不同断面形状,电晕线安装在每两排收尘极板构成的通道中间。

板式电除尘器多制成卧式,结构布置较灵活,可以组装成各种大小不同的规格。

因此,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3)棒帏式电除尘器。

这种电除尘器的阳极是用实心圆钢或钢管垂直地吊挂在一条直线上,间距很密,制成帏状。

其主要优点是机械强度高、耐腐蚀、不易变形和耐高温(370~427℃)。

但棒帏阳极质量重、钢耗多、易积灰、二次扬尘严重。

因此,棒帏式电除尘器除烟气温度较高时使用外,在其他场所应用较少。

4、按收尘极和电晕极的不同配置分为单区和双区电除尘器(1)单区电除尘器。

这种电除尘器的收尘极和电晕极都装在同一区域内,所以粉尘的荷电和捕集在同一区域内完成。

单区电除尘器结构简单,是各个工业部门广泛采用的电除尘装置。

(2)双区电隙尘器。

这种电除尘器的收尘极系统和电晕极系统分别装在两个不同的区域内。

前区内安装电晕极,粉尘在此区域内进行荷电,这一区为电离区。

后区内安装收尘极,粉尘在此区域内被捕集,称此区为收尘区。

由于电离区和收尘区分开,所以既可把电晕极电压由单区的几万伏降到一万余伏又可采用多块收尘极板,增大收尘面积,缩小极板间距。

因而收尘极可以用几千伏较低的电压。

这样运行也更安全。

双区电除尘器主要用于空气净化方面。

双区电除尘器和工业上用的电除尘器不同的主要一点是采用正电晕放电,即用正极性的电极作为放电电极。

由于正电晕容易从电晕放电向火花放电转移,只能施加较低的工作电压。

由于正电晕产生的臭氧少,所以用于空气净化是很有利的。

(3)电除尘器除上述几种分类外,还可按极间距离分为窄间距(≤150mm)和宽间距(>150mm)电除尘器,按气体温度分为常温(≤350℃)和高温(>350℃电除尘器。

按气流的通道空间分为单室和双室电除尘器。

按工况条件分为原式、防爆式和可移动电极式电除尘器等。

虽然电除尘器的类型很多,但大多数工业窑炉采用的是干式、板式、单区、卧式电除尘器。

三、电除尘器的特点1、电除尘器的优点(1)除尘效率高。

电除尘器可以通过加长电场长度、增大电场截面积、提高供电质量和对烟气进行调质等手段来提高除尘效率,以满足任何所要求的除尘效率。

对于常规电除尘器,在正常运行时其除尘效率大于99%是极为普遍的。

对于粒径小于0.1μm 的微细粉尘,电除尘器仍有较高的除尘效率。

(2)设备阻力小,总的能耗低。

电除尘器的总能耗是由设备阻力损失、供电装置、加热装置、振打和卸灰电动机等能耗组成的。

电除尘器的阻力损失一般为150~300Pa,约为袋式除尘器的1/5,在总能耗中占的份额较低。

一般处理1000m3/h烟气量约需消耗电能0.2~0.8kW.h。

(3)处理烟气量大。

电除尘器由于结构上易于模块化,因此可以实现装置大型化。

目前单台电除尘器最大电场截面积达到了四百多平方米,处理烟气量达到了200万m3/h。

(4)耐高温,能捕集腐蚀性大、黏附性强的气溶胶颗粒。

一般常规电除尘器用于处理350℃及以下的烟气,如果进行特殊设计,可以处理350℃以上的高温烟气。

对于硫酸雾和沥青雾等腐蚀性大和黏附性强的气溶胶颗粒,采用湿式电除尘器仍能保持良好的捕集性能。

2、电除尘器的缺点(1)一次性投资和钢材消耗量较大。

据统计,常规电除尘器(一般设置4~5个电场),平均每平方米(指截面积)消耗钢材约为3.0~3.6t。

例如,与一台600MW火电机组配套的2×449m2、5个电场的电除尘器总质量为3425.5t,按目前市场价6000元/t计算,一次性设备投资为2055.3万元,与袋式除尘器的投资费用相当。

但是,由于电除尘器的运行费用较低,通常运行数年后就可以得到补偿。

(2)占地面积和占用空间体积较大。

例如,与一台600MW火电机组配套的2×449m2、5个电场的电除尘器处理烟气量为305.74万m3/h,需占地面积约2500m2,需占用空间体积约80000 m3。

因此,老式除尘器改建电除尘器时,可能会受到场地限制,需要精心布置。

(3)对制造、安装和运行水平要求较高。

由于电除尘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控制点多和自动化程度高,所以对制造质量、安装精度和运行水平都有严格要求,否则不能达到预期的除尘效果。

(4)易受工况条件的影响。

虽然电除尘器对烟气性质和粉尘特性有较宽的适应范围,但当某些工况参数偏离设计值较多时,电除尘器性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对粉尘比电阻最为敏感,当粉尘比电阻过高或过低时,都会引起除尘效率降低,最适宜的粉尘比电阻范围为104~5×1010Ω·cm。

第三节电除尘器的常用术语一、电除尘器本体结构术语(1)套。

与一台锅炉配套的一台或几台电除尘器,称为一套。

(2)台。

具有一个完整的独立外壳的电除尘器,称为一台。

(3)室。

由电除尘器的外壳或隔墙所围成的一个气流的流通空间称为窒,一台电除尘器若中间无隔墙称为单室,若中间有隔墙称为双室。

(4)电场。

沿气流流动方向将室分成若干个由收尘极和电晕极组成的独立除尘空间,称为电场。

卧式电除尘器一般设4~5个电场,根据需要还可将电场再分成几个并列或串联的供电分区。

(5)供电分区。

可以单独与一台高压电源配套的最小供电单元称为供电分区。

一台双室四电场的电除尘器至少有8个供电分区。

(6)电场高度(m)。

一般将收尘极板的有效高度(除去上、下夹持端板高度)称为电场高度。

(7)电场宽度(m)。

一般将一个室最外两侧收尘极板轴线之间的距离乘以室数称为电场宽度。

它等于电场通道数与同极距(相邻两排极板的中心距)的乘积。

(8)电场长度(m)。

在一个电场中,沿气流方向一排收尘板的长度(即每排极板第一块极板的前端到最后一块极板末端的距离)称为单电场长度。

沿气流方向各个单电场长度之和称为电除尘器的总电场长度,简称电场长度。

(9)电场截面积(m2)。

一般将电场高度与电场宽度的乘积称为电场截面积,它是表示电除尘器规格大小的主要参数之一。

(10)收尘面积(m2)。

指收尘极板的有效投影面积。

由于极板的两个侧面均起收尘作用,所以两面的面积均应计人。

每一排收尘极板的收尘面积为单电场长度与电场高度乘积的二倍。

每一个供电分区的收尘面积为一排极板的收尘面积与该供电分区通道数的乘积。

一台电除尘器的总收尘面积为各个供电分区的收尘面积之和。

一般所说的收尘面积多指一台电除尘器的总收尘面积。

(11)比收尘面积(m2·s/ m3)。

单位流量的烟气所分配到的收尘面积称为比收尘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