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教师资格证初级音乐真题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音乐真题2016年下半年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音乐真题2016年下半年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音乐真题2016年下半年一、单项选择题1. 下面谱例的调性是______A.c自然小调B.C宫调式C.c和声小调D.大调正确答案:C[解析] 谱例中调号为三个降号,结束在C音上,B音还原即升高,所以为c和声小调。

2. 下面谱例中,开放排列的和弦数量有几个______A.1个B.2个C.3个D.4个正确答案:C[解析] 开放排列是指上方三个声部相互间的音程距离在五度以上、八度以内。

谱例中第一、二、四小节和弦为开放排列。

第三小节和弦为密集排列。

3. 下面谱例采用的旋律发展手法是______A.完全重复B.再现C.模进D.变化重复正确答案:D[解析] 变化重复亦称局部重复,就是只重复前面旋律的一部分,而将另一部分(可以是句首、句腹、句尾)进行变化。

谱例中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

4. 下面谱例中,七和弦的数量有几个______A.0个B.1个C.2个D.3个正确答案:A[解析] 七和弦是按照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四个音所构成的和弦。

从谱例中可看出,七和弦的数量是0个。

5. 下面谱例中,5~6小节和1~4小节的关系是______A.时值紧缩B.时值扩大C.旋律模进D.旋律加花正确答案:A[解析] 谱例中的5~6小节与1~4小节的旋律音相同,但总时值通过紧缩的方式缩短了一倍。

6. “偷声”是中国古代音乐创作的一个基本手法,下列解释正确的是______A.减少原词字数,使旋律变得更为婉转B.把属于不同曲牌的乐句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新曲牌C.在原曲牌的基础上增加乐句,形成变化D.增加原词字数,使旋律变得相对紧促正确答案:A[解析] 偷声与减字意义相同,它们并非两事,都是指在歌词上减少字句,从而推出新调。

A选项是“减字偷声”,B选项是“犯调”,C选项是“摊破”,D选项是“添字”。

7. 撰写《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等论著,被誉为我国近代比较音乐学先驱的是______A.杨荫浏B.王光祈C.吕骥D.青主正确答案:B[解析] 王光祈的代表作品有《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等论著,被称为我国近代比较音乐学的先驱。

2016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音乐》知识点:初中音乐知识

2016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音乐》知识点:初中音乐知识

2016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音乐》知识点:初中音乐知识2016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音乐》知识点:初中音乐知识1、f、p是歌曲音量的强弱,f表示“强”的力度。

P表示“弱”。

2、人的声音分为童声、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中音等。

3、《渴望春天》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作曲的。

4、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是小提琴家陈钢编曲的,陈钢还与另一位作曲家一起合作创作出家喻户晓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5、《四季歌》是一首颂扬尊敬师长,父母,热爱朋友的传统美德的日本歌曲。

6、《可爱的家》是一首英国歌曲。

作曲家:比肖普。

7、《念故乡》作曲者:捷克的德沃夏克,《念故乡》是他的《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旋律。

我国音乐家李叔同用这旋律主题重新填词而成歌曲《念故乡》。

8、李叔同还填词了另一首歌曲《送别》;创作了童声合唱《春游》等。

他善于引进外国歌曲旋律并填词作为教材,对中国早期音乐教育有启蒙意义。

9、《do-re-mi》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

10、为纪念某铁路通车,奥地利作曲家“爱德华.施特劳斯”写了《剪彩波尔卡》。

同样为当时新制造的火车头,瑞士的奥涅格写了《太平洋231》。

而我国作曲家刘湲也写了一首《火车》,寓意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飞驰前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及人民的喜悦心情。

11、《毕业歌》的作曲者是聂耳,作词者是田汉。

同样,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也是由两位创作的哦。

12、《哦,十分钟》是一位中学生——范真真创作的。

13、《同一首歌》作曲者是:孟卫东。

14、声乐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重唱、对唱、合唱。

15、节拍:音乐中的强拍、弱拍有规律地循环出现叫节拍。

16、2/4表示每小节有2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17、<表示渐强,>表示渐弱。

18、旋律进行的方式有:级进、跳进、同音反复。

19、广东音乐形成于:清末民初。

广东音乐代表作有《步步高》《赛龙夺锦》《雨打芭蕉》等。

代表人物有严老烈,吕其文,余其伟等。

教师资格考试_初中_音乐_真题及答案_下半年_2016_背题模式

教师资格考试_初中_音乐_真题及答案_下半年_2016_背题模式

***************************************************************************************试题说明本套试题共包括1套试卷每题均显示答案和解析教师资格考试_初中_音乐_真题及答案_下半年_2016(27题)***************************************************************************************教师资格考试_初中_音乐_真题及答案_下半年_20161.[单选题]下面谱例中,不协和音程有几个()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B解析:大小二度、大小七度以及所有的增减音程、倍增倍减音程,都属于不协和音程。

题目中第一小节是增四度.第四小节是减五度.第五小节是小七度,因此谱例中不协和音程有3个。

2.[单选题]下列哪首作品是由作曲家冼星海创作的()A)《共青团员之歌》B)《酸枣刺》C)《卖报歌》D)《歌唱二小放牛郎》答案:B解析:冼星海的《生产大合唱》是一部有人物、有布景、有简单情节的大型歌舞剧。

全曲共分“春耕”“播种与参战”“秋收”“丰收”四场。

整部作品以风格的清新明朗、富于生活气息而引人注目,尤其是其中的《二月里来》《酸枣刺》两曲,常常被单独抽出来演唱。

3.[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性(Performance)评价形式的是()。

A)班级音乐会B)戏剧表演C)演唱表演D)试卷测试答案:D解析:本题中的A、B、C三项都是表演的内容,都具有表现性,而D选项的试卷测试属于评价的一种手段。

但不属于表现性评价。

4.[单选题]下面谱例出自哪部音乐剧()A)《悲惨世界》B)《猫》C)《歌剧魅影》D)《艾薇塔》答案:C解析:该旋律取自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代表作《歌剧魅影》,作曲家根据法国作家勒鲁的同名歌德式爱情小说改编而成。

2016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答案-音乐-初级中学

2016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答案-音乐-初级中学

2016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答案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答案】D。

解析:A选项为革类;B选项是埙,为土类;C选项是笛子,为竹类;D选项是笙,为匏类。

2.【答案】A。

解析:此旋律片段是由黄自作曲,刘雪庵作词的《踏雪寻梅》。

3.【答案】B。

解析:此旋律片段出自《江姐》中的《红梅赞》。

4.【答案】C。

解析:此旋律片段为《橄榄树》,由三毛填词,李泰祥作曲。

5.【答案】A。

解析:B选项按体裁大致应分为号子、小调、山歌等;C选项描述的是山歌的特点;D选项《川江船夫号子》是反映生产劳动的。

6.【答案】A。

解析:首先可以排除选项D,木卡姆属于我国维吾尔族的一种包括歌曲、歌舞和器乐曲的综合大型套曲;花灯表演时表演者一手执扇、帕等,一手执彩灯;采茶表演形式通常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后发展成集体歌舞,男的手拿尺、鞭等当作扁担、锄头等道具,女的手拿花扇以做盛茶器具。

7.【答案】B。

解析:京剧文场有弦乐器胡琴(又叫京胡)、京二胡,弹拨乐器月琴、小三弦(又叫弦子),吹管乐器笛子、唢呐、海笛和笙。

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小锣、大锣次之。

8.【答案】D。

解析:《四渡赤水出奇兵》的歌词为“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

9.【答案】C。

解析:此旋律为《哈利路亚》,是亨德尔清唱剧作品《弥赛亚》的著名唱段,亨德尔为英籍德国作曲家。

10.【答案】B。

解析:古典主义时期音乐从教堂步入宫廷,并逐步走向社会,走向民众。

故B选项是错误的。

11.【答案】D。

此图片描绘的旋律为,是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的《天鹅》。

12.【答案】A。

解析:《回忆》选自音乐剧《猫》;《今夜无人入睡》选自歌剧《图兰朵》;《猎人合唱》选自歌剧《自由射手》;《饮酒歌》选自歌剧《茶花女》。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音乐》真题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音乐》真题

预览—收藏-关注考点课堂素材精粹第十版依据考试大纲总结命题规律辅导备考策略历年考题详析梳理考试要点总结核心知识筛选最新考点拓展解题思路精编典型习题积累备考经验全真模拟测试预测考试趋势注:下载前请仔细阅读资料,以实际预览内容为准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初中)》真题1.【单项选择题】下面谱例中,D.S.记号的正确表述是()。

A.歌曲演唱至此结束B.歌曲演唱至此要从头反复C.歌曲演唱至此要从记号处开始反复D.歌曲演唱至此要跳至尾声2.【单项选择题】下面谱例出自格里格的钢琴小品《蝴蝶》,描绘了蝴蝶轻盈欢快地在花丛中穿梭起舞的情景。

下列哪个速度标记适用于此乐曲?()A.LentoB.dagioC.ndanteD.llegro3.【单项选择题】下面谱例中,不协和音程有几个?()A.2个B.3个C.4个D.5个4.【单项选择题】下面谱例采用的旋律发展手法是()。

A.完全重复B.变化重复C.模进D.再现5.【单项选择题】下面谱例出自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摇篮曲》,其适合的钢琴伴奏织体是()。

ABCD6.【单项选择题】下面谱例是今人翻译的宋代姜夔创作的词调音乐《杏花天影》,其原谱是由哪种记谱法记录的?()A.俗字谱B.律吕字谱C.古琴减字谱D.简谱7.【单项选择题】下列哪首作品是由作曲家冼星海创作的?()A.《共青团员之歌》B.《酸枣刺》C.《卖报歌》D.《歌唱二小放牛郎》8.【单项选择题】下列哪部歌剧描述了韩英和刘闯率领当地人民消灭白极会首领彭霸天的故事?()A.《江姐》B.《白毛女》C.《洪湖赤卫队》D.《红珊瑚》9.【单项选择题】下面谱例出自刘天华哪部作品?()A.《光明行》B.《病中吟》C.《良宵》D.《空中鸟语》10.【单项选择题】下面谱例是一首民歌片段,它是()。

A.青海民歌B.内蒙古民歌C.云南民歌D.陕北民歌11.【单项选择题】图1所示是哪个乐种的演出形式?()A.福建南音B.西安鼓乐C.北京智化寺音乐D.河北笙管乐12.【单项选择题】下面谱例选自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它融入了哪种传统曲艺元素?(jA.三棒鼓B.京韵大鼓C.苏州评弹D.四川清音13.【单项选择题】电影《城南旧事》采用了下列哪首学堂乐歌作为插曲?()A.《体操——兵操》B.《送别》C.《春游》D.《秋游》14.【单项选择题】图2所示的是哪个时期主要的乐器演奏组合?()A.文艺复兴时期B.浪漫主义时期C.古典主义时期D.中世纪15.【单项选择题】下面谱例是歌剧《魔笛》中夜后演唱的咏叹调片段,它由哪种女高音演唱?()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音乐精选试题(一)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音乐精选试题(一)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音乐精选试题(一)1.古曲《阳关三叠》中的“三叠”所指(A)。

A.用一个调变化反复B.歌词经常反复C.乐曲的结构运用的是回旋曲式2.古典歌曲《满江红》的词作者是(B)。

A.文天祥B.岳飞C.屈原3.现代对“协奏曲”的理解是(C)。

A.几件乐器的合奏B.两组乐器的合奏C.一件乐器与乐队4.众所熟知的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是(C)民歌。

A.美国B.英格兰C.苏格兰5.我国交响曲《长征》的作者是(B)。

A.傅庚辰B.丁善德C.卞祖善6.歌曲《歌唱祖国》的作者是(C)。

A.冼星海B.施光南C.王莘7.著名钢琴曲《晚会》的作者是(B)。

A.朱践耳B.贺绿汀C.殷承宗8.圆舞曲又名华尔兹是一种三拍子舞曲,它源于(C)。

A.法国B.意大利C.奥地利9.著名管弦乐曲《波列罗舞曲》的作者拉威尔是(C)人。

A.西班牙B.德国C.法国10.著名交响乐《大峡谷组曲》的作者格罗菲是(A)人。

A.美国B.英国C.法国11.在乐音体系中的半音是指(C)。

A.两音之间的距离B.两音之间的关系C.相邻两音的距离12.乐音体系中的变化音级是指(C)。

A.没有固定名称的音级B.带有变化音的音级C.带有升降记号的音级13.乐音体系中的主音是指(C)。

A.音阶中主要的音B.音乐中主要的音C.音阶中的第一个音14.中国民歌中的小调是指(C)。

A.小调式结构B.作品内容短小C.地方小曲15.流行于陕北等地的“信天游”属于民歌中的(C)类。

A.小调B.号子C.山歌。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真题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真题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A. 速度B. 节奏C. 力度D. 音色2. 音乐记谱法中,五线谱的五条线和四个间,共有多少个音符位置?A. 9B. 10C. 11D. 123. 以下哪个乐器属于弦乐器?A. 长笛B. 小号C. 小提琴D. 萨克斯管4. 音乐术语“Crescendo”表示的是?A. 渐强B. 渐弱C. 保持D. 停止5. 以下哪个作曲家是古典音乐时期的代表人物?A. 贝多芬B. 巴赫C. 莫扎特D. 肖邦6. 音乐中,一个全音符的时值是?A. 四拍B. 二拍B. 一拍D. 半拍7. 以下哪个是音乐中的基本节奏型?A. 长短长短B. 长短短长C. 长短长长D. 长短长8. 以下哪个是音乐中的调式?A. 大调B. 小调C. 混合调D. 以上都是9. 音乐中,一个八度包含多少个半音?A. 11B. 12C. 13D. 1410. 以下哪个是音乐中的基本和弦?A. 大三和弦B. 小三和弦C. 增三和弦D. 减三和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音乐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音高、________和音色。

12. 五线谱中,音符的时值由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决定。

13. 弦乐器的演奏方式是通过________弦来发声。

14. 音乐术语“Ritardando”表示的是________。

15. 古典音乐时期的代表性作曲家包括贝多芬、________等。

16. 一个全音符的时值是________拍。

17. 音乐中的基本节奏型包括长短长短、________等。

18. 音乐中的调式有大调、小调、________等。

19. 一个八度包含________个半音。

20. 音乐中的基本和弦有大三和弦、小三和弦、________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1. 请简述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方法。

22. 请简述如何使用五线谱进行音乐创作。

2016年上教师资格证初级音乐真题答案

2016年上教师资格证初级音乐真题答案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

解析:图片为减字谱。

减字谱又称指法谱,是中国汉族古琴常用的一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手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

因为它是将古琴文字谱的指法、术语减取其较具特点的部分组合而成,故名“减字谱”。

2.【答案】C。

解析:该旋律片段选自冼星海的《生产大合唱》中的《二月里来》。

该作品由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1939年3月作于延安,旋律柔婉流畅,情感细腻真挚,结构为典型的“起承转合”四句体乐段,具有恬静的江南风味和浓郁的民族风格。

3.【答案】D。

解析:A选项《扎红头绳》选自歌剧《白毛女》,1945年5月首演于延安中央党校礼堂。

B选项《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该作品于1953年1月由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首演于北京实验剧场。

C选项《这一仗打得真漂亮》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1959年10月首演于北京。

D选项《绣红旗》选自歌剧《江姐》,20世纪60年代由空政歌剧团创作,被大家广为传唱。

因此选D。

4.【答案】A。

解析:《思乡曲》是马思聪于1937年所写《内蒙组曲》(又名《绥远组曲》)中的第二首,是他的代表作品,主题音乐来自绥远民歌《城墙上跑马》。

【答案】A。

解析:该旋律片段出自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年4月由范禹和作词,麦丁作曲。

旋律选取了我国云南彝族撒尼风格的曲调,并将之与民歌《放羊调》相结合创作而成。

因此选A。

6.【答案】B。

解析:A选项苗族芦笙舞,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B选项维吾尔族七二木卡姆,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C选项傣族象脚鼓舞,在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D 选项藏族锅庄,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所以选B。

7.【答案】D。

解析:“大花脸”又称大面、净,通常用铅粉涂白整脸,至少两颊,以墨勾出眉、眼等,如《龙虎斗》中的欧阳芳,《玉麒麟》中的曹少保,《龙凤锁》中的金三,《两狼山》中的潘仁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面谱例中,D.S.记号的正确表述是()。

A.歌曲演唱至此结束
B.歌曲演唱至此要从头反复
C.歌曲演唱至此要从记号处开始反复
D.歌曲演唱至此要跳至尾声
2.下面谱例出自格里格的钢琴小品《蝴蝶》,描绘了蝴蝶轻盈欢快地在花丛中穿梭起舞的情景。

下列哪个速度标记适用于此乐曲?()。

A.Lento B.Adagio
C.Andante D.Allegro
3.下面谱例中,不协和音程有几个?()。

A.2个B.3个C.4个D.5个
4.下列谱例采用的旋律发展手法是()。

A.完全重复B.变化重复C.模进D.再现
5.下面谱例出自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摇篮曲》,其适合的钢琴伴奏织体是()。

6.下面谱例是今人翻译的宋代姜夔创作的词调音乐《杏花天影》,其原谱是由哪种记谱法记录的?()。

A.俗字谱B.律吕字谱
C.古琴减字谱D.简谱
7.下列哪首作品是由作曲家冼星海创作的?()。

A.《共青团员之歌》B.《酸枣刺》
C.《卖报歌》D.《歌唱二小放牛郎》
8.下列哪部歌剧描述了韩英和刘闯率领当地人民消灭白极会首领彭霸天的故事?()。

A.《江姐》B.《白毛女》
C.《洪湖赤卫队》D.《红珊瑚》
9.下面谱例出自刘天华哪部作品?()。

A.《光明行》B.《病中吟》
C.《良宵》D.《空中鸟语》
10.下面谱例是一首民歌片段,它是()。

A.青海民歌B.内蒙民歌
C.云南民歌D.陕北民歌
11.下图所示是哪个乐种的演出形式?()。

A.福建南音B.西安鼓乐
C.北京智化寺音乐D.河北笙管乐
12.下面谱例选自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它融入了哪种传统曲艺元素?()。

A.三棒鼓B.京韵大鼓
C.苏州评弹D.四川清音
13.电影《城南旧事》采用了下列哪首学堂乐歌作为插曲?()。

A.《体操——兵操》B.《送别》
C.《春游》D.《秋游》
14.下图所示的是哪个时期主要的乐器演奏组合?()。

A.文艺复兴时期B.浪漫主义时期
C.古典主义时期D.中世纪
15.下面谱例是歌剧《魔笛》中夜后演唱的咏叹调片段,它由哪种女高音演唱?()。

A.戏剧女高音B.抒情女高音
C.次女高音D.花腔女高音
16.下面谱例出自穆索尔斯基的哪部作品?()。

A.《鲍里斯·戈杜诺夫》B.《死之歌舞》
C.《荒山之夜》D.《图画展览会》
17.下面谱例出自一部为介绍各乐器音色特征而写的管弦乐作品,其作曲家是()。

A.斯特拉文斯基B.拉威尔
C.本杰明·布里顿D.伦纳德·伯恩斯坦
18.下面谱例出自哪部音乐剧?()。

A.《悲惨世界》B.《猫》
C.《歌剧魅影》D.《艾薇塔》
19.下面谱例是一首歌曲片段,它出自哪个国家?()。

A.俄罗斯B.墨西哥C.日本D.美国
20.下面谱例中的乐器合奏最适合为哪首歌曲伴奏?()。

A.巴西《狂欢之歌》
B.埃及《尼罗河畔的歌声》
C.澳大利亚《剪羊毛》
D.爱尔兰《伦敦德里小调》
2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句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个流派的音乐教育思想?()。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22.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途径和手段,与德育、智育、体育等之间存在哪种关系?()。

A.竞争B.协同C.对立D.附属
23.“作曲家所表现的理念,主要都是纯粹的音乐特性,而明确的情感或情绪不可能具体地表现在音乐中。

”上述观点体现的美学观是()。

A.形式主义B.指涉主义
C.表现主义D.极简主义
24.一个初进音乐厅的观众在鼓掌前会环顾四周,看看别人何时鼓掌、怎样鼓掌,这种行为的倾向是()。

A.自我意象B.从众C.期待D.创造
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性(Performance)评价形式的是()。

A.班级音乐会B.戏剧表演
C.演唱表演D.试卷测试
26.“老师带领一部分学生即兴做森林动物游戏,另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模拟森林中的各种音响。

”这一教学活动强调的是()。

A.竞争B.探索C.讲解D.示范
27.在欣赏管弦乐作品《彼得与狼》时,老师引导学生听辨并说出不同的乐器,这体现了教师的教学重点是()。

A.熟读B.和声C.音色D.调性
28.下面谱例是由四人演唱的,它的演唱形式是()。

A.重唱B.齐唱C.对唱D.轮唱
29.“老师在竖笛教学课堂上,引导学生独自练习,把握演奏的要领,并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复习巩固。

”上述教学方法的优点是()。

A.增强合作性B.加强竞争性
C.培养独立性D.提高趣味性
30.“老师引导学生用6.12356几个音填入4张节奏卡片,组成一条旋律。

”这一教学活动体现的是()。

A.欣赏B.演唱C.创造D.演奏
二、音乐编创题(本大题1小题,10分)
31.为下面谱例的旋律编创二声部重奏。

要求:不改动原曲,用支声(每个声部脱胎于同一个主要曲调,大体相似,但时有变化,若即若离)的方式编配另一个声部。

(10分)
三、音乐作品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32.分析下面的谱例。

要求:
(1)写出歌曲的调式调性。

(3分)
(2)说明歌曲旋律音调上的特点。

(3分)
(3)划分歌曲的乐句,用字母标记并注明每乐句起止的小节数。

(6分)(4)说明乐句间主要的结构特点。

(3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5分)
33.请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顽皮的杜鹃》
教学任务:运用课堂乐器与歌唱共同表现已学会的歌曲《顽皮的杜鹃》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

(10分)
(2)针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

(15分)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

(10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15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34.案例:
在一次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中,某授课教授一再强调音乐教学不能以教材为中心。

一部分教师表示赞同,一部分教师坚决反对。

其中一位反问教授不教教材,教什么?我从来不上教材以外的内容。

”另一位接过话题:“我上课就从来不用教材,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对什么感兴趣我就教什么。

”……
问题:
(1)分析上面案例中的两种观点存在的问题。

(8分)
(2)如果你是音乐老师,针对存在的问题你会怎么做,并说明理由。

(7分)
六、课例点评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35.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对下面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评价。

【课程名称】走进音画——《思乡曲》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欣赏与创编《思乡曲》
【主要目标】
1.能理解乐曲各段的情绪与音乐要素的异同。

2.用色彩和线条等美术要素表现感受到的音乐。

(其他目标略)
【教学过程片段】
1.导入阶段(略)
2.展开阶段:新课教学
(1)走进音乐,从音到画
①听《思乡曲》音乐,引导学生分析音乐要素(情绪、旋律、速度、力度、音色)。

②引导学生分析、寻找音乐要素与美术要素(色彩、线条等)的关联,寻找这两种艺术间的通感。

③小结:这就是音乐与绘画间的联系,拿着这把钥匙,我们来探索二者的融合。

(2)音画结合之感受与体验
播放作品主题部分,教师示范并分享自己是如何应用音画结合的钥匙进行创作的。

(3)音画结合之实践
将学生分组,小组间根据《思乡曲》的音乐意境进行集体绘画创作。

注意组员间的分工与合作;关注音乐是创作的本体,要在聆听的基础上想象。

(4)音画结合之分享
问:最吸引你的是哪幅画?为什么?
你认为哪个作品与音乐结合得贴切?体现在哪?
请一组学生介绍其作品,并分享合作过程中的感受与收获。

3.小结(略)
附:
音·画创作说明
选择色彩、线条和主题物的基本原则如下:
结构音乐绘画主题物
A忧、柔、慢色彩偏纯、暗、柔和;
线条偏淡、细、轻柔、向下的低沉感
不同段落的变化呈现
B喜、跳跃、快色彩偏绚丽、明亮、充满希望;线条偏重、灵动、向上的希望感
C
更犹豫、缠绵、纠

色彩偏混合、复杂、深远;
线条也偏混合、复杂、上下行结合的复杂

(注:各组可以依照自己的灵感有所突破和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