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体育选修武术课教案
高中武术课准备活动教案

高中武术课准备活动教案正文:在高中体育课程中,融入了武术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运动体验,还能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一份精心设计的武术课准备活动教案是确保教学效果的关键。
以下是一份高中武术课准备活动的教案范本,旨在帮助教师高效、有序地开展课程。
一、教学目标1. 提升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为正式的武术训练作好铺垫。
2.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与文化背景。
3. 强化学生对武术动作的理解和模仿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热身运动:全身关节活动、拉伸运动,以及基本的跑步、跳绳等。
2. 基本功练习:马步、弓步等基础站桩功和简单的拳法套路。
3. 辅助训练:平衡力、反应速度和力量训练。
4. 理论学习:介绍武术的历史发展和各流派特点。
三、教学方法1. 示范引领:教师需对每个动作进行标准示范,并解释动作要领。
2. 分组练习: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互相观察、学习和指导。
3.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解答,形成良好互动。
4. 循环练习:不同内容轮换练习,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四、教学步骤1. 开始部分:简短介绍课程内容和目标,调动学生积极性。
2. 热身阶段:组织学生完成全身性的热身运动,预防伤害。
3. 基本技能:教授并练习基础站桩功及简单拳法套路。
4. 辅助训练:通过游戏或小型竞技活动加强特定素质训练。
5. 理论学习:简述武术文化,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6. 结束部分:总结本次课程要点,预告下一节课内容,放松整理。
五、注意事项1. 确保所有学生都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和鞋子,避免意外受伤。
2. 在动作演练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姿势正确性和安全性。
3. 对于初学者,应降低动作难度,逐步提高要求。
4. 随时关注学生的体力状况,适时调整训练强度。
5. 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相互尊重、合作。
六、评估反馈课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参与度、技能掌握情况和团队协作精神进行评估,并给予及时反馈。
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武术》教案

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武术》教案教案: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武术》一、教学内容1. 武术的基本概念:介绍武术的起源、发展、分类和特点,帮助学生了解武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 武术的基本动作:讲解和示范武术的基本动作,如拳法、掌法、肘法、腿法等,引导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要领。
3. 武术的基本套路:介绍几种常见的武术套路,如太极拳、长拳、南拳等,让学生通过学习套路,提高武术技能和身体协调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增强对武术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提高身体素质和动作协调性。
3. 使学生能够练习简单的武术套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基本套路的练习。
难点: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以及套路的熟练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视频、图片、PPT、武术器材(如剑、棍等)。
学具:笔记本、水杯、运动服装和鞋子。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跑步、拉伸等热身活动,提醒学生注意动作的幅度和力度,避免运动损伤。
2. 教学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武术视频、图片和讲解,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讲解武术的起源、发展、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4. 基本动作示范与练习(15分钟):讲解和示范武术的基本动作,如拳法、掌法、肘法、腿法等,引导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要领。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5. 基本套路学习(15分钟):介绍几种常见的武术套路,如太极拳、长拳、南拳等,让学生通过学习套路,提高武术技能和身体协调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逐渐熟练掌握套路。
7.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复习武术的基本动作,拍摄视频或照片,自我评价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2)学习一首武术套路,如太极拳、长拳、南拳等,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展示。
武术体育课教案模板高中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材:《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热爱武术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品质。
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手型、步型、手法、步法。
2. 武术套路练习。
教学重点:1. 武术基本手型、步型、手法、步法的正确掌握。
2. 武术套路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教学难点:1. 武术套路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2.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动作规范性。
教学过程:一、课堂常规1. 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2. 学生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3. 教师检查学生服装,强调课堂纪律。
二、准备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慢跑两圈,热身活动。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徒手操,活动各个关节。
三、基本技能教学1. 教师讲解武术基本手型、步型、手法、步法。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武术套路练习1. 教师示范武术套路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武术基本手型、步型、手法、步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武术套路练习中的动作连贯性和协调性。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纪律表现。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3.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
教学资源:1. 武术教材和辅助教学设备。
2.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的课件和视频。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武术练习,提高技能水平。
2. 组织学生参加武术比赛,检验学习成果。
3. 开展武术讲座,丰富学生的武术知识。
高中体育太极武术课教案

高中体育太极武术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高中体育课程中的太极武术部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章“太极武术基本动作”以及第四章“太极武术组合动作”。
详细内容涵盖太极武术的基本步型、手法、身法以及简单的组合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太极武术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极武术动作的连贯性和内外合一的意境。
教学重点:太极武术的基本步型、手法、身法以及组合动作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视频、音响设备、太极拳谱。
学具:瑜伽垫、太极扇(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教学视频展示太极武术的魅力,让学生初步了解太极武术的特点。
2. 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1)教师示范太极武术的基本步型、手法、身法。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3)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动作。
3. 组合动作学习(15分钟)(1)教师示范太极武术组合动作。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3)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动作。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个太极武术组合动作,详细讲解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太极武术组合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太极武术基本动作步型:弓步、马步、虚步等手法:推、拉、按、采等身法:旋转、折叠、吞吐等2. 太极武术组合动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复习太极武术基本动作,拍摄练习视频。
(2)创编一个太极武术组合动作,并描述动作要领。
2. 答案:(1)视频中展示正确的基本动作。
(2)创编的组合动作具有连贯性和协调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了解太极武术的历史背景和流派。
(2)学习太极武术的养生保健作用。
(3)参加太极武术比赛或表演,提高实践能力。
高中武术优秀教案范文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要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武术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3. 培养学生对武术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1. 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要领。
2. 太极拳的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教学难点:1. 太极拳动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2. 太极拳呼吸与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太极拳的历史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武术的认识。
二、基本动作学习1. 教师示范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三、动作要领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强调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2.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练习动作要领。
四、集体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集体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练习效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教师检查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成果,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练习效果。
二、动作连贯性训练1. 教师示范太极拳动作的连贯性,学生跟随模仿。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提高动作连贯性。
三、呼吸与动作的协调性训练1. 教师讲解呼吸与动作的协调性,强调呼吸的节奏。
2.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练习呼吸与动作的协调性。
四、实战演练1. 学生分组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实战能力。
2. 教师点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动作规范性。
2. 评价学生在实战演练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实战能力。
3.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太极拳动作的示范和讲解,确保学生正确掌握动作要领。
2. 加强学生的集体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体育高一下学期《武术-五步拳》第一课时 教案

2、扩胸活动3、腹背运动4、弓步压腿5、侧压退6、膝关节运动7、腕、踝关节活动5分钟活动内容:慢跑形式:集体练习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要求:学生动作到位,有力度,充分活动身体。
一、武术简介:武术定义:武术是以技击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抱拳礼: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按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颚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活动前后均须先行抱拳礼.二、基本部分:学习武术基本功(一)基本手型1、掌要点: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屈紧扣于虎口处。
2、拳要点: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
1、勾要点:五指第一指节捏拢在一起,屈腕。
1、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教师介绍,提高对武术的兴趣。
2、学习基本功组织教法:1.教师示范动作1-2遍。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1-2遍。
3.教师领做并讲解动作3-4遍。
4.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
5.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6.纠正错误动作,强调动作要领。
7.学生再集体进行练习4-5遍。
8.教师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
9.学生分组练习体会。
教授拳、掌、勾队形三、游戏:石头、剪刀、布游戏一:手型猜拳。
游戏二:步型猜拳。
游戏三:手型和步型组合猜拳掌→布、勾→剪刀、拳→石头三、结束部分:(一)放松练习组织学生进行放松练习(二)小节本节课的情况:讲评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表扬优秀学生,布置课后练习(三)师生再见。
2024年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武术》精彩教案

2024年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武术》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武术》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武术的基本功、武术套路、武术实用技巧以及武术的精神文化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武术的基本功和套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意志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 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历史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武术套路中的动作连贯性和协调性。
教学重点:武术基本功的训练和武术精神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视频、音响设备、示范器材。
学具:武术服装、护具、练习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教学视频展示武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功训练(15分钟)(1)热身活动:带领学生进行全身关节活动,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2)基本功训练:教授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和身型,并进行分组练习。
3. 武术套路学习(10分钟)(1)教师示范:讲解并示范武术套路动作。
(2)学生模仿: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武术套路,注重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套路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例题讲解(5分钟)选取一个典型武术动作,分析动作要领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武术动作的实战演练,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 武术精神文化学习(5分钟)讲解武术的历史文化,强调武术精神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程武术2. 基本功:手型、步型、身型3. 武术套路:动作名称、动作要领4. 武术精神:勇敢、自信、坚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武术套路,录制视频并提交。
2. 答案:学生提交的视频中,动作要规范、连贯,体现出武术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观看经典武术电影,了解武术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武术》教案

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武术》教案一、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功:柔韧性、力量、速度、协调性训练。
2. 武术套路:五步拳、少年拳、简化太极拳等。
3. 武术实用技术:防守与进攻技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对武术的认识和兴趣。
2. 通过学习武术,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武术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和力度。
2. 教学重点:五步拳、少年拳、简化太极拳等套路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音响、教学视频、示范器材。
2. 学具:武术服装、护具、拳套、脚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观看武术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邀请校武术队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武术。
2. 基本功训练(10分钟)柔韧性训练:指导学生进行腿部、腰部、肩部等关节的拉伸练习。
力量训练: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练习。
速度训练:进行折返跑、跳绳等练习。
协调性训练:进行步伐、手眼协调等练习。
3. 套路教学(10分钟)五步拳:分解动作教学,强调动作要领。
少年拳:示范教学,指导学生跟练。
简化太极拳: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实用技术教学(10分钟)防守技术:教授挡、闪、躲等防守动作。
进攻技术:教授拳、脚、摔等进攻动作。
5.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个武术动作,分析其动作要领和技巧。
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强调动作要领。
六、板书设计1. 五步拳动作要领2. 少年拳动作要领3. 简化太极拳动作要领4. 防守与进攻技术动作要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家庭作业:每天进行武术基本功训练,每周至少完成两个套路的练习。
课后实践:观察生活中的武术元素,如武侠电影、电视剧等,分析其动作技巧。
2. 答案:家庭作业: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专门性练习
明确本节课的教学意图和目标。
要求:
1.声音洪亮,精神饱满。
2.教师领着准备活动。
组织:
♀♀♀♀♀♀♀♀♀♀♀♀♂♂♂♂♂♂♂♂♂♂♂♂
△
基
本
部
分
27
1.学生掌握所学动作技术。
2.相互帮助,提高合作意识和交友能力。
3.在练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调节情绪。
2.积极参与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的动作学习:
1.学生注意力集中。
2.专门性练习
明确本节课的教学意图和目标。
要求:
1.声音洪亮,精神饱满。
2.教师领着准备活动。
组织:
♀♀♀♀♀♀♀♀♀♀♀♀♂♂♂♂♂♂♂♂♂♂♂♂
△
基
本
部
分
27
1.学生掌握所学动作技术。
2.相互帮助,提高合作意识和交友能力。
3.在练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调节情绪。
2.积极参与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的动作学习:
3.在练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调节情绪。
2.积极参与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的动作学习:
(1)武术的基本动作。
(2)学习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的前面两节动作。
(3)纠正错误后的学习。
(4)所学的技术动作的完整演练。
1.统一学习了解武术的基本动作。
2.认真观察教师示范,明白技术动作。
3.统一练习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的前面两节动作。
4.分组练习所学的技术动作。
要求:
互帮互学、互相评价、不怕吃苦、互相监督四组合一。
教师示范讲解、巡回指导,预测学生易犯错误。
(1)学习武术基本动作时动作太过僵硬
(2)在练习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的前面两节动作时要完整协调
组织:
♀♀♀♀♀♀
△
♀♀♀♀♀♀
♂♂♂♂♂♂
♂♂♂♂♂♂
结
束
部
分
5
每课后换不同的学生带领放松练习。
重点
难点
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前两节动作及方向路线的掌握。
学生在练习时动作协调,目的明确。
过程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学习活动
策略
指 导 策 略
组织形式与方法
准
备
部
分
8
1.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
2.身心得到动员。
1.培养学生听从命令、能指挥
课堂常规
1.准备活动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教师检查人数、服装,安排见习生。
(1)武术的基本动作
(2)学习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的第三节动作
(3)纠正错误后的学习
(4)所学的技术动作的完整演练
1.统一学习了解武术的基本动作。
2.认真观察教师示范,明白技术动作。
3.统一练习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的第三节动作。
4.分组练习所学的技术动作。
要求:
互帮互学、互相评价、不怕吃苦、互相监督。
1.放松练习
2.小结
3.收器械
4.师生再见
学生自评或互评提出建议
1.教师指导学生放松,表扬先进。
2.提出期望。
3.布置作业。
组织:
oooooooo
oooooooo
oooooooo
oooooooo
X
教学
反思
错误更正
高中一年级体育选修武术课教案
授课教师:第1页 共2页
教学内容
1.学习武术的基本动作。
2.学习学习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第三节。
教师示范讲解、巡回指导,预测学生易犯错误。
(1)学习武术健身操基本动作时动作太过僵硬。
(2)在练习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的前面三节动作时要完整协调。
组织:
♀♀♀♀♀♀
△
♀♀♀♀♀♀
♂♂♂♂♂♂
♂♂♂♂♂♂
要求:
对上述采取现场个别指导、鼓励学生增加气势,做出表率。
结
束
部
分
5
每课后换不同的学生带领放松练习。
课堂常规
1.准备活动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教师检查人数、服装,安排见习生。
1.学生注意力集中。
2.专门性练习
明确本节课的教学意图和目标。
要求:
1.声音洪亮,精神饱满。
2.教师领着准备活动。
组织:
♀♀♀♀♀♀♀♀♀♀♀♀♂♂♂♂♂♂♂♂♂♂♂♂
△
基
本பைடு நூலகம்
部
分
27
1.建立合作关系,确定体育骨干。
2.相互帮助,提高合作意识和交友能力。
(1)武术的基本动作。
重点
难点
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第四节动作及方向路线的掌握。
学生在练习时动作协调,目的明确。
过程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学习活动
策略
指 导 策 略
组织形式与方法
准
备
部
分
8
1.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
2.身心得到动员。
1.培养学生听从命令、能指挥
课堂常规
1.准备活动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教师检查人数、服装,安排见习生。
高中一年级体育选修武术课教案
授课教师:第1页 共2页
教学内容
1.学习武术的基本动作。
2.学习学习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第一、二节。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掌握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的基本动作,激发学生爱校情感;使学生能够积极参加武术课外活动,认识到学习武术能对身体技能产生良好影响。
2.发展学生自身的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心、神、意等心智活动和气息的运行以及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
3.培养勇敢面对现实、不断超越的竞争意识和诚实正直,谦和忍让,见义勇为,遵守社会公德的优良品质。
重点
难点
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前两节动作及方向路线的掌握。
学生在练习时动作协调,目的明确。
过程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学习活动
策略
指 导 策 略
组织形式与方法
准
备
部
分
8
1.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
2.身心得到动员。
1.培养学生听从命令、能指挥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掌握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的基本动作,激发学生爱校情感;使学生能够积极参加武术课外活动,认识到学习武术能对身体技能产生良好影响。
2.发展学生自身的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心、神、意等心智活动和气息的运行以及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
3.培养勇敢面对现实、不断超越的竞争意识和诚实正直,谦和忍让,见义勇为,遵守社会公德的优良品质。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掌握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的基本动作,激发学生爱校情感;使学生能够积极参加武术课外活动,认识到学习武术能对身体技能产生良好影响。
2.发展学生自身的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心、神、意等心智活动和气息的运行以及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
3.培养勇敢面对现实、不断超越的竞争意识和诚实正直,谦和忍让,见义勇为,遵守社会公德的优良品质。
1.放松练习
2.小结
3.收器械
4.师生再见
学生自评或互评提出建议
1.教师指导学生放松,表扬先进。
2.提出期望。
3.布置作业。
组织:
oooooooo
oooooooo
oooooooo
oooooooo
X
教学
反思
错误更正
高中一年级体育选修武术课教案
授课教师:第1页 共2页
教学内容
1.学习武术的基本动作。
2.学习学习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