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总说明 0第二章工程概况 (2)一、工程概况 (2)第三章施工总体方案及施工组织安排 (5)一、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概述 (5)二、车站主体结构施工顺序安排 (5)三、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6)四、车站主体结构进度安排 (6)五、施工设备与劳动力安排 (8)六、施工组织管理 (9)七、施工场地布置 (11)第四章结构工程施工准备 (12)第五章结构工程施工方法 (13)一、单段施工步序 (13)二、接地网施工 (16)三、垫层施工方法 (17)四、底板施工方法 (17)五、侧墙、端墙施工方法 (18)六、结构立柱施工方法 (19)七、楼(顶)板、梁施工方法 (19)八、盾构环的制作及安装方法 (19)九、抗浮压顶梁 (22)十、内部结构施工 (23)第六章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24)一、模板工程施工 (24)二、预埋件及预留孔施工技术措施 (31)三、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32)四、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35)五、诱导缝及施工缝施工措施 (40)六、车站结构抗浮措施 (44)七、车站结构测量措施 (45)八、顶板回填及路面恢复 (45)第七章结构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7)一、施工控制 (47)二、裂缝控制 (48)三、防渗漏保证措施 (50)四、对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保证措施 (51)五、结构模板与支架施工质量措施 (52)六、结构混凝土的质量保证措施 (53)第八章结构工程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55)第九章结构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7)一、施工现场规范要求 (57)二、进入基坑要求 (57)三、高处作业安全措施 (57)四、支架和支架工程安全措施 (58)五、满堂支架搭设安全措施 (58)六、支架和支架拆除安全措施 (59)七、模板工程安全措施 (59)八、加强监控量测,确保安全 (60)九、认真实施标准化作业,确保安全 (60)第十章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61)第一章总说明1、编制依据〈1>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统一标准》(DBJ08-236-2006)《地下工程防水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卫生标准》(JGJ146—200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2〉招投标文件〈3〉《南市站主体结构施工图》图纸会审记录及相关会议纪要〈4〉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土建工程土建施工图纸、业主提供的参考资料等; 〈5〉现场调查资料、场地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调查报告;〈6>南市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建设标准(包含临时建筑);〈7〉南市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8〉相关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在地铁建设中,车站的主体结构施工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针对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进行详细探讨。

一、施工准备工作在开始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确定施工方案,包括工程地点、施工队伍、施工材料等。

其次是组织好施工人员,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保证施工安全。

二、主体结构施工工艺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包括地下结构和地上结构两部分。

地下结构主要是车站站台和通道的构建,而地上结构则包括站厅、出入口等建筑。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专业设备和工艺,确保结构的稳固和安全。

1. 地下结构施工地下结构施工是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的重要环节。

首先需要进行地面的开挖和支护工作,然后进行地下结构的浇筑和组装。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水和排水工作,保证地下结构的干燥和稳定。

2. 地上结构施工地上结构施工相对地下结构来说更为复杂,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外观和功能。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材料的质量和施工工艺,确保建筑物的外观和结构稳固。

三、质量和安全保障在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质量和安全是最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进行质量检查和监督。

同时,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设置合理的防护措施,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

四、施工后期工作在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后期工作,包括设备安装、装修和通风等。

同时,需要进行验收工作,确保车站主体结构的质量和功能达到设计要求。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施工,优化工艺和管理,确保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地铁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方案

围护构造施工方案目录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设计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重要工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周围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地质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工程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水文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明挖法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及主体结构设计_车站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明挖法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及主体结构设计_车站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时间2013 年7 月22 日至2013 年7 月26 日止指导教师姓名学生姓名学号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系)城市轨道与铁道专业三年级明挖法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及主体结构设计宁波地铁望春站【摘要】地铁车站作为地铁线路整体设计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各种困难如环境污染、地址条件差等等。

本次设计的目的是在已有的资料基础上进行,按照各规范对宁波轨道交通一号线望春站进行结构设计。

本课程设计主要进行车站围护结构或主体结构设计。

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基坑的保护等级、围护结构选型(考虑结构受力、工程投资等)、围护结构入土深度的确定(基坑抗隆起、抗管涌、抗倾覆验算)、支撑的选型及布置方式、围护结构内力及支撑内力计算、围护结构变形计算、围护结构配筋计算、主体结构内力。

在车站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车站附属基坑结构支护结构设计中,主要工程地质条件、根据车站建设要求的初步设计以及支护结构的类型和尺寸、典型断面和基坑插入比相关数据已经在基本资料中给出,在此资料基础上对基坑进行稳定性验算和变形验算。

依据验算结果进行验证,变形与稳定性均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根据支护结构和车站主体结构设计类型与尺寸,利用sap2000软件分别对不同工程施工阶段进行模拟验算。

对基坑开挖、回筑过程的计算,得到最大应力,进行钻孔灌注桩以及地下连续墙配筋。

对主体结构用使用阶段内力的模拟计算,得到各结构的弯矩。

配筋结束后进行裂缝控制验算等工作。

最后对结构的防水进行设计,完成宁波轨道交通一号线望春站结构设计。

【关键词】支护结构;主体结构;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内力计算;配筋计算前言 (5)一.工程概述 (6)1.1设计背景 (6)1.2工程概况 (7)1.3车站周边环境 (7)1.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9)1.4.1各岩土层地层岩性 (9)1.4.2水文地质概况 (13)1.5车站建设规模确定 (14)二.设计依据与设计标准 (15)2.1设计依据 (15)2.2设计规范 (15)2.3设计原则与设计标准 (16)2.3.1主要设计原则 (16)2.3.2主要设计标准 (17)2.4设计思路 (18)三.车站主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19)3.1确定基坑的安全等级 (19)3.2确定主基坑的环境保护等级 (19)3.3断面选择 (20)3.4主体支护结构选型 (22)3.4.1围护结构选型 (22)3.4.2支撑结构选型 (24)3.5支撑竖向布置 (25)3.6支撑水平布置 (26)3.7围护插入比及地下连续墙厚度的初步拟定 (26)3.8基坑稳定性分析 (27)3.8.1整体稳定性验算 (27)3.8.2钻孔灌注桩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27)3.8.3抗滑移稳定性验算 (33)3.8.4抗隆起稳定性验算 (33)3.8.5抗渗流稳定性验算 (36)3.8.6抗突涌稳定性验算 (37)3.9基坑开挖阶段围护结构内力计算 (37)3.9.1弹性地基梁法概述 (37)3.9.2计算参数 (39)3.9.3计算工况 (40)3.9.4围护结构工况计算流程 (41)3.10基坑开挖阶段轴力 (60)四主体结构设计 (60)4.1主体结构尺寸 (60)4.2主体结构设计荷载 (61)4.2.1 荷载参数设置 (61)4.2.2 荷载计算 (62)4.3 荷载组合 (62)4.4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围护结构内力计算 (63)4.5 主体结构内力计算 (69)4.5.1 主体结构工况 (69)4.5.2主体结构内力计算 (70)4.5.3 变形与支撑构件轴力计算 (83)4.5.4 主体结构抗浮稳定性分析 (85)五.车站围护结构配筋 (87)5.1 工程材料 (87)5.2地下连续墙配筋计算 (87)5.3钻孔灌注桩配筋计算 (90)六.结语 (91)前言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地铁车站设计,目的是掌握地铁车站设计流程和主要方法,锻炼并提高设计能力以及基本的科研工作能力。

地铁车站压顶梁结构设计

地铁车站压顶梁结构设计

地铁车站压顶梁结构设计摘要:在地铁结构设计时,若车站抗浮不满足要求,会优先考虑设置压顶梁抗浮型式。

该型式利用围护结构参与抗浮、节省工程投资,且施工简便、抗浮性能可靠,在工程中广泛使用。

本文主要探讨压顶梁受力计算及相关设计。

关键词:压顶梁;抗浮;受力分析;计算一、压顶梁设置范围及连接节点压顶梁设置在顶板上,沿车站全长布置,与顶板间200高为混凝土填充,压顶梁与顶板、填充混凝土均采用C35混凝土。

压顶梁尺寸为800mmx800mm。

车站先施工地墙,地墙内预埋钢筋接驳器,随后施工顶板,再施工压顶梁及混凝土填充。

压顶梁与地墙采用钢筋接驳器连接。

图一压顶梁布置剖面图图二压顶梁与地墙连接剖面图图三压顶梁配筋断面图二、压顶梁受力分析本次计算采用某地铁车站断面进行抗浮计算,车站信息如下:车站覆土厚度:2.85m,顶板厚0.8m,顶板梁0.9x2m,中板厚0.4m,中板梁0.9x1m,底板厚0.9m,底板梁1.1x2.2m,柱子0.8x1.2m,柱跨为9m,侧墙宽0.7m,车站总高度13.85m,总宽度20.7m,地墙长度为32.5m。

抗浮计算过程如下:K1=(2.85*20*20.7+25*19.3*(0.8+0.4+0.9)+20*19.3*0.15*2+25*(0.9*(2-0.8)+0.9*(1-0.4)+1.1*(2.2-0.9)+0.8*1.2*(13.85-0.8-0.4-0.9)/9+0.7*13.85*2+0.8*0.8*2)+15*32.5*0.8*2+0.3*0.9/2*6)/(10*20.3*(2.8 5+13.85-0.5))=1.13>1.1,满足要求。

每侧单位长度压顶梁所受剪力V=(单位长度水反力X1.1-单位长度结构自重-单位长度覆土重)/2=327.7KN。

压顶梁受地墙参与抗浮传来的剪力及由剪力引起的弯矩。

剪力设计值V1=1.1X1.25V=450.6KN弯矩设计值M1=1.1X1.25(VH)=1.1X1.25X(327.7X0.4)=180.3KN.M三、压顶梁结构设计3.1 正截面承载力验算1)构件编号:压顶梁2)设计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3)计算信息1. 几何参数截面类型: 矩形截面宽度: b=1000mm截面高度: h=800mm2. 材料信息混凝土等级:C35fc=16.7N/mm2ft=1.57N/mm2钢筋种类:HRB400fy=360N/mm2最小配筋率:ρmin=0.200%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50mm3. 受力信息M=180.300kN*m4. 设计参数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1.14)计算过程1. 计算截面有效高度ho=h-as=800-50=750mm2. 计算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β1/(1+fy/(Es*εcu))=0.80/(1+360/(2.0*105*0.0033))=0.5183. 确定计算系数αs=γo*M/(α1*fc*b*ho*ho)=1.1*180.300*106/(1.0*16.7*1000*750*750)= 0.0214.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ξ=1-sqrt(1-2αs)=1-sqrt(1-2*0.021)=0.021≤ξb=0.518满足要求。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RG.CORP. 市轨道交通21号线土建施工部分BT项目第一标段工程黄浦新城站主体结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建三局集团市轨道交通21号线土建施工部分BT项目第一标段工程第二项目部二0一五年十二月目录第1章编制说明 (1)1.1 编制依据 (1)1.2编制目的 (1)第二章工程概况 (2)2.1总体概况 (2)2.2车站周边环境 (2)2.3主体结构设计概况 (2)2.3.1结构尺寸 (2)2.3.2混凝土强度等级 (5)2.3.3混凝土保护层 (5)2.4地形地貌 (6)2.5工程地质情况 (6)2.5.1工程地质 (6)2.5.2溶洞分布 (9)2.5.3水文地质情况 (9)第三章总体施工部署 (11)3.1结构分段 (11)3.2平面布置 (11)3.3竖向施工 (12)3.3.2竖向分层 (12)3.3.3施工工序 (13)3.4模板方案概述 (14)3.4.1侧墙模板 (14)3.4.2中板、顶板模板 (15)3.4.3柱模板 (15)2.3.4梁模板 (15)3.5资源配置计划 (15)3.5.1劳务人员配置 (15)3.5.2机械配置 (16)3.5.3主要仪器配置 (17)3.5.4主要材料投入计划 (17)3.5工期计划 (18)3.7交通组织 (20)3.7.1混凝土交通组织 (20)3.7.2场区交通 (21)3.8组织机构及职责 (21)3.9作业负责人及任务划分 (22)第四章钢筋施工方案 (23)4.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23)4.2钢筋的锚固与搭接 (23)4.3钢筋放样 (24)4.4板、墙开洞构造措施 (24)4.5钢筋后台加工 (24)4.5.1钢筋调直 (24)4.5.2钢筋除锈 (24)4.5.3钢筋切断 (24)4.5.4切断质量要求 (24)4.5.5钢筋弯曲 (24)4.6钢筋绑扎与安装施工准备 (25)4.7顶板、底板撑筋的安装 (25)4.8底板纵梁加固措施 (26)4.9垫块的布置 (27)4.10底板顶板钢筋在格构柱处的连接方式 (28)4.11钢筋的连接施工工艺 (28)4.12各部位钢筋绑扎具体要求 (29)4.12.1梁 (29)4.12.2底板 (29)4.12.3墙体 (30)4.12.4楼板(顶板) (31)4.12.5柱 (31)4.13预埋件控制 (32)4.13.1车站预埋件及预留孔洞质量控制要点 (32)4.13.2各专业预埋件及预留孔洞质量技术要点 (32)4.13.3车站土建预埋件及预留孔洞质量管理措施 (34)第五章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 (36)5.1侧墙木模板 (36)5.1.1底板腋角模板及底板倒T形纵梁腋角模板 (36)5.1.2负二层第三道支撑以下侧墙木模板 (36)5.1.3其余侧墙木模板施工 (39)5.2中板、顶板模板及支撑体系 (39)5.3柱模板及支撑体系 (43)5.3.1木模板 (43)5.3.2钢模板 (45)5.4侧墙、板施工缝处模板 (47)5.5盾构井门洞模板 (48)第六章模板及支架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49)6.1模板施工方法 (49)6.1.1模板加工要求 (49)6.1.2模板安装要求 (49)6.1.3模板安装 (50)6.2满堂支架搭设 (53)6.2.1构造要求 (54)6.2.2支撑架搭设 (55)6.2.3顶板满堂支架在中板开洞处的搭设 (57)6.2.4底板下沉处模板支撑架搭设 (58)6.3模板拆除 (58)6.3.1倒“T”形梁侧模板拆除 (58)6.3.2独立柱模板拆除 (59)6.3.3板及梁模板拆除 (59)6.4模板的堆放、清理及维修 (60)6.5支架拆除 (60)第七章混凝土施工方案 (61)7.1混凝土供应 (61)7.1.1混凝土罐车选择 (61)7.1.2天泵布置及浇筑形式 (61)7.2入模温度控制 (61)7.2.1水泥 (61)7.2.1夏季混凝土原材料入机温度控制 (62)7.3混凝土运输 (63)7.4混凝土供货验收 (63)7.5混凝土浇筑 (63)7.5.1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要求 (63)7.5.2底板混凝土施工 (64)7.5.3侧墙(中柱)混凝土施工 (65)7.5.4中板、顶板混凝土施工 (66)7.5.6混凝土浇筑控制要点 (67)7.6混凝土养护 (68)7.7混凝土的测温 (69)7.8预防泵管堵塞措施 (71)7.9施工缝及变形缝施工 (71)第八章成品保护 (73)8.1钢筋保护 (73)8.2模板保护 (73)第九章监测施工方案 (74)9.1 测点布置 (74)9.2 沉降观测 (74)9.3监测措施 (74)第十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76)10.1安全目标 (76)10.2安全施工原则 (76)10.3安全保证组织机构 (76)10.4危险源辨识 (77)10.5安全保证措施 (80)10.5.1预防坍塌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80)10.5.2预防负高空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80)10.5.3 混凝土浇筑技术安全措施 (81)10.5.4机械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81)10.5.5支架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82)10.5.6基坑滑坡坍塌应急措施 (83)10.5.8钢支撑机械碰撞应急措施 (84)第十一章质量保证措施 (85)11.1质量标准 (85)11.2质量保证措施 (86)11.2.1钢筋质量管理措施 (86)10.2.2材料进场检验保证措施 (87)11.2.3模板支架质量保证措施 (89)11.2.4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89)11.3常见质量问题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90)11.3.1蜂窝产生的原因 (90)11.3.2蜂窝防治的措施。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地铁是一种地面以下的交通工具,其中车站主体结构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铁路线、车站规模、通行人流量等等因素。

本文将介绍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设计原则、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等方面。

设计原则在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设计中,有几个基本的设计原则需要考虑:1.结构安全性: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需要考虑地铁运行中的外界风险,如地震、火灾、爆炸等。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效率和通行性: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需要考虑通行人流量,应该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车站的人流路径和出入口的位置,并确保站台和通道的有效使用。

3.美学和人性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站点场景,考虑尽可能减轻旅客的不适感,使车站变得美观舒适,并且应该调整结构的高度和透明度等参数来适应不同的环境。

技术要求在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过程中有一系列的技术要求:1.结构强度: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需要经过严格的静力学和动力学计算,以确保结构安全强度。

2.车站通行能力: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需要考虑车站工作情况和通行能力,确保车站人流和车流的有效流动。

3.构造材料: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需要考虑运行成本,材料需要保证结构强度和经济性,同时考虑材料环境适应性和处理维护成本等。

4.防火和安全设备: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需要考虑居住防火和安全设备,包括消防设备和紧急撤离设备等。

注意事项在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一些注意事项,比如:1.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具体地铁线路的建设需求,包括车站规模和规格方面的限制。

2.车站通道和管道的设计和布局要考虑到车站的实际使用需求和地形条件。

其中需要考虑汽车通道、车站区域及周边公共设施等。

3.考虑运营维护成本,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坏,尽可能采用耐磨性好且易于维护的材料和设备。

4.考虑紧急情况,要为车站增设紧急出口、逃生通道等应急设施,从而避免因突发事件而使人员伤亡。

地铁车站结构设计

地铁车站结构设计

主体结构:行车功能、建筑功能、设备功能
1、主体结构使用年限100年—混凝土掺料、承载力、裂缝、变形、构件构造 (保护层厚度,构件尺寸)、防水等级、防迷流(杂散电流)等。 2、限界要求:结构梁、柱截面与柱网布置(尤其在道岔区,曲线地段) 3、使用要求:孔洞布置、设备基础、结构沉降及防水、防火等
经济性:结构施工过程中,现场情况时刻都在变化,很可能产生很多变更。应 在技术和合同方面控制好变更。
水浮力
>1.05
结构自重+覆土+侧壁摩阻力
K=
>1.15~1.2
水浮力
2、矿山法结构
1) 工法拟定 台阶法、中隔壁法(CD、CRD法)、侧壁导坑法(眼镜法)、中洞法等
五、工作中需要关注的事项
1.前期工程的落实对一个项目的进展非常重要! 2.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基坑的安全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为重中之重! 3.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注意各预留孔洞及预埋件的预留。施工单位要将 建筑图与结构图核对后施工。
车站施工方法比较表
优点Biblioteka 缺点1.施工简单、技术成熟。
明 挖
2.工程进度快,根据需要可以分段同时作业。 3.防水效果好。 4.造价及运营费用低。
5.对地质条件要求不高。
1.施工方法比较成熟。 盖 2.与明挖比较对交通影响较小。 挖 3.地质条件要求不高
4.防水效果较好。
1.施工对城市地面交通和居民的正常生活有一定影 响。 2.车站影响范围的地下管线需拆迁。 3.需较大的施工场地。
通风空调 给排水及消防
中低压供电 屏蔽门
电梯、自动扶梯
通信 信号 自动售检票/门禁 综合监控/自动化控制 控制中心工艺
二、地铁车站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前期工程: 1、房屋拆迁; 2、施工场地; 3、交通疏解; 4、管线改迁(110KV及以上电力,埋深较深的雨、污水管); 5、周边地块结合-站位选择、施工工法是否相适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
(地下矩形框架结构)
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系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3)
1.1 课程设计目的 (3)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3)
1.3 课程设计方案 (3)
1.4 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 (5)
第二章平面结构计算简图及荷载计算 (6)
2.1平面结构计算简图 (6)
2.2.荷载计算 (6)
2.3荷载组合 (7)
第三章结构内力计算 (11)
3.1建模与计算 (11)
本课程设计采用ANSYS进行建模与计算,结构模型如下图: (11)
3.2基本组合 (12)
3.2 标准组合 (16)
第四章结构(墙、板、柱)配筋计算 (21)
4.1 车站顶板上缘的配筋计算 (21)
4.2 负一层中柱配筋计算 (27)
4.3 顶纵梁上缘的配筋计算 (29)
4.4 顶纵梁上缘裂缝宽度验算 (31)
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1.1 课程设计目的
初步掌握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课程设计学习,熟悉地下工程“荷载—结构”法的有限元计算过程;掌握平面简化模型的计算简图、荷载分类及荷载的组合方式、弹性反力及其如何在计算中体现;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有限元建模、划分单元、施加约束、施加荷载的方法;掌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并根据结构内力完成配筋工作。

为毕业设计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做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1、《地铁设计规范》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4、《地下铁道》(高波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5、《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
6、计算软件基本使用教程相关的参考书(推荐用ANSYS )
1.3 课程设计方案 1.3.1方案概述
某地铁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结构为矩形框架结构,结构尺寸参数详见表1-1。

车站埋深3m ,地下水位距地面3m ,中柱截面的横向(即垂直于车站纵向)尺寸固定为0.8m (如图1-1标注),纵向柱间距8m 。

为简化计算,围岩为均一土体,土体参数详见表1-2,采用水土分算。

路面荷载为2/20m kN ,钢筋混凝土重度3/25m kN co =γ,中板人群与设备荷载分别取2/4m kN 、2/8m kN 。

荷载组合按表1-3取用,基本组合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标准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设计。

纵向(纵梁)计算要求分别计算顶纵梁、中纵梁、底纵梁受力及其配筋。

顶纵梁尺寸:1000mm×1800mm(宽×高);中纵梁尺寸:1000mm×1000mm(宽×高);底纵梁尺寸:1000mm×2100mm(宽×高)。

要求用电算软件完成结构内力计算,并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完成墙、板、梁、柱的配筋。

图 1-1 地铁车站横断面示意图(单位:mm)
本人所做的计算工况是A2,B26,查表可得其地层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1所示,结构尺寸参数如表1-2所示,荷载组合如表1-3所示。

表1-1 地层物理力学参数
注:饱和重度统一取“表中重度+3”
表1-2 结构尺寸参数(单位:m)
表1-3 荷载组合表
注:括号中数值为荷载有利时取值。

1.3.2主要材料
1、混凝土:墙、板、梁用C30,柱子C40;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查规范。

2、钢筋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选用。

1.4 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
1、根据提供的尺寸,确定平面计算简图(重点说明中柱如何简化);
2、荷载计算。

包括垂直荷载和侧向荷载,采用水土分算;不考虑人防荷载和地震荷载。

侧向荷载统一用朗金静止土压力公式。

荷载组合本次课程设计只考虑基本组合和标准组合两种工况。

3、有限元建模、施加约束、施加荷载、运行计算以及计算结果的提取。

注意土层约束简化为弹簧,满足温克尔假定,且只能受压不能受拉,即弹簧轴力为正时,应撤掉该“弹性链杆”重新计算。

另要求计算结果必须包括结构变形、弯矩、轴力、剪力。

4、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进行结构配筋。

先根据基本组合的计算结果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配筋,然后根据此配筋结果检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内力采用标准组合计算结果)的裂缝宽度是否通过?若通过,则完成配筋;若不通过,则调整配筋量,直至检算通过。

5、完成计算书
第二章平面结构计算简图及荷载计算2.1平面结构计算简图
地基对结构的弹性反力用弹簧代替,结构纵向长度取1米,采用水土分算,其平面结构计算简图,如图2-1所示。

图2-1
2.2.荷载计算
2.2.1垂直荷载
1、顶板垂直荷载:顶板垂直荷载由路面荷载和垂直土压力组成。

路面荷载:
垂直土压力由公式 , 可得
2、中板垂直荷载:
中板人群荷载:
设备荷载:
3、底板垂直荷载:
底板处水浮力:
2.2.2侧向荷载
1、侧向土压力:
土的浮重度
侧向压力系数
土压力在顶板产生的侧向土压力:
土压力在底板产生的侧向土压力:
路面荷载在顶板产生的侧向压力
路面荷载在底板产生的侧向压力2、侧向水压力
侧墙顶板处的水压力为零。

侧墙底板处的水压力:
2.3荷载组合
2.3.1 基本组合
1、顶板垂直荷载:
2、中板垂直荷载:
3、底板垂直荷载:
4、顶板侧向荷载:
5、底板侧向荷载:
6、顶纵梁荷载:
纵梁计算位置考虑最不利位置,取纵梁两侧相邻顶板半跨荷载之和,即纵梁荷载为两个半跨顶板上的荷载及顶板自重之和。

顶板垂直荷载设计值:
顶板自重:
顶纵梁承受的荷载:
7、中纵梁荷载:
顶板垂直荷载设计值:
顶板自重:
顶纵梁承受的荷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