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初中杜甫诗三首原文

初中杜甫诗三首原文

初中杜甫诗三首原文初中杜甫诗三首原文导语:阅读杜甫的诗,可以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怀。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杜甫诗三首原文,供各位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望岳赏析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

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

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

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高中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高中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高中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诗三首为秋兴八首其一、登高、咏怀古迹其一。

1杜甫诗三首原文1、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杜甫诗三首翻译和赏析

杜甫诗三首翻译和赏析

杜甫诗三首翻译和赏析杜甫诗三首翻译和赏析杜甫诗三首这篇课文的具体翻译时怎样的呢?这三首诗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译文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赏析:《望岳》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诗人到了泰山脚下,但并未登山,故题作「望岳」。

诗篇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

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诗篇气魄宏伟,笔力囊括,造语挺拔,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

清人浦起龙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

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读杜心解》),却是中肯的评价。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译文国都已经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

感伤时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时听到鸟鸣反而惊心。

战火长时不息一连持续几个月,一封家书就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就梳不成发髻插不住簪。

《春望》赏析:《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

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这正是该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一句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初二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初二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望岳》(东岳泰山)岱(dài)宗夫(fú)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看不尽它的青色。

大自然把山岳的奇异景象全都赋予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层云升腾,跳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眺望,四周重重山峦定会看起来显得渺小《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越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1 / 2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翻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

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

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

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了有人隐隐约约地哭。

杜甫诗三首【望岳】全文及翻译

杜甫诗三首【望岳】全文及翻译

杜甫诗三首【望岳】全文及翻译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

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

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
高高,俯首一览,啊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州襄阳,一般认为出生于巩县。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相关阅读:
初三年级文言文全集翻译
八年级文言文全文翻译
初一年级文言文翻译与赏析
中考备考:阅读理解专项练习精选汇编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杜甫诗三首.八年级_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八年级_杜甫诗三首

问题探讨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 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积极 进取的远大抱负。 《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 “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
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细望,尾联极望。
赏析和积累
诗歌语言精炼,有深刻的含义,你能赏析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感时花溅泪,
烽火连三月, 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
家信可以抵得上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家书抵万金。 (思念家人 )
白首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搔越短,简 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叹息衰老 )
问题探讨
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诗人忧国伤时, 思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说说好在哪 里?
拟人手法,通过花和鸟来写春天,花因
国家战乱而流泪,鸟因人间离别而惊心, 移情于物,表达诗人内心的伤悲。
“城春草木深”的“深”字好在哪 里?
春天降临长安,然而眼前却是乱草
丛生,“深”字写出了国都因战乱 而荒芜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 (手段狠毒,黑夜突袭)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点。 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矛盾。 (横蛮气势、悲凉境地 )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分三层:①(前六句)写老妇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诉说儿子情况,说明这一家人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 ②(中间四句)写老妇诉说家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中现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③(最后四句)写老妇自请应 役。自愿为战士们做饭,以保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全家中仅存的三个人。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悲惨遭遇 )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照应开头,写出事件结局与 诗人感受。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暗示老妇已被差役抓走)

杜甫诗三首译文

杜甫诗三首译文

望岳五岳之首的泰山啊,你到底怎么样呢?那苍翠的山色横跨在齐鲁两地,无尽无了。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泰山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心胸摇荡,看归鸟入山,使人眼眶欲裂。

有朝一日,我终要登上泰山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余!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

答案1.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2. 这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钟”、“割”用拟人手法,突出大自然的有情和泰山的“奇险”,流露出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春望【注释】春望:在春天远望。

破:破败、破碎。

感时:感叹时局,即想起国家残破不全的景象。

烽火:指古代边疆遇到敌情用来报警而升起的烟火。

在这里指战争。

抵:值。

搔:用手指轻抓。

浑欲:浑,简直。

欲,要。

不胜:受不住、不能。

【参考译文1】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

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眼前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

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

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信,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面对沦陷的山河,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望岳》: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高大雄伟,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春望》: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石壕史》: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分析“钟”“割”字的好处。

钟:聚集,有拟人意味,写出了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割:分,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杜甫诗三首课文原文

杜甫诗三首课文原文

杜甫诗课文原文杜甫诗三首课文原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杜甫诗三首课文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甫诗课文原文篇1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杜甫诗课文原文篇2发阆中唐代杜甫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尽日无村坞。

江风萧萧云拂地,山木惨惨天欲雨。

女病妻忧归意速,秋花锦石谁复数?别家三月一得书,避地何时免愁苦?译文沿途各地荒无人烟,还有毒蛇猛兽出没,坐了一整天的船也没有看到一个村庄。

江上寒风呼啸,地面弥漫着云雾,山中林木衰残,天上笼罩着阴霾,倍感荒凉。

女儿病了,妻子很忧虑,就想快点到家,溪上的秋花锦石哪里还有精神去欣赏?为逃难而流落异地,离家几个月才收到一封家书,什么时候才不用愁苦与悲伤?注释“前有”二句写人烟稀少,坐了一整天的船也碰不到一个村庄。

刘向《新序》:“前有大蛇如堤。

”“江风”二句写溪行之景。

云拂地,写云随风掠地而过,正是将雨之象。

意不在景物,故曰“谁复数”。

锦石,水底有花纹的小石。

庾肩吾诗:“锦石镇浮桥。

”杜甫诗:“碧萝长似带,锦石小如钱。

”(《秋日夔府咏怀》)亦见水之清澈。

避地,为避难而流寓异地。

杜甫自公元七五九年由华州避地秦州后,转徙至此时,已近五年,故有“何时”之叹。

杜甫诗课文原文篇3客至唐代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岳》(东岳泰山)
岱(dài)宗夫(fú)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看不尽它的青色。

大自然把山岳的奇异景象全都赋予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层云升腾,跳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眺望,四周重重山峦定会看起来显得渺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越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翻译: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

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

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

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了有人隐隐约约地哭。

天亮了,我登程赶路,只能同那个老头告别。

中心思想:
《石壕吏》这首叙事诗,叙述官吏夜捉人,老妇啼诉语言和她的被捉,表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