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共23张PPT)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__线____且_速__度__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
运 动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不__相__等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的 平均速度:
快 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V=s/t=15km/0.5h= 30km/h (3)t=s/v=15km/40km/h=0.375h=22.5min 答:(1)标志牌“熊家塚15km”是指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熊家塚的路程 s=15km;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车的速度为30km/h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22.5min.
慢 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其通过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
常考速度估测: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___m_/_s_;男子百米赛中运动员的平均速 度约为10 m/s;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 5 m/s;声音在空气 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3_4_0_m__/s__。
s-t、v-t图像的理解及计算
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 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 错误的是( D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长 教室每层楼高约3 m;课桌的高度约75_cm__;物理课本的
度 和
长度约26 cm,宽度约18 c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18 cm;
时 间
一张纸的厚度约0.1 _m_m__。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共18张PPT)

3
易错点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典例2: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一定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错解】选C,理由:因为甲车上小旗向左飘,所以甲车静止,因为乙车上小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 【析错】一个物体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 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正解】选D,理由:由图中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所以甲车的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向右运动、静止 、向左运动且速度小于风速;因为乙车上小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故选D.
知识点五:测量平均速度 典例5:(2018•柳江区校级模拟)如图小明和小刚沿直线运动的s图,由图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小明 , 在0﹣8s时间内,小刚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分析】 (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 (2)根据图象读出全程的路程和时间,然后速度公式比较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 【解答】 (1)由图象可知,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刚做 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2)由图象可知,在前8s内,小明和小刚通过的路程都为40m,所用的时间都是8s,根据v= 可知,全程中两人 跑步的平均速度相等。
【分析】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计算出汽车刹车的距离,进而计算出汽车司机在反应前运动的距离,再利 用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司机的反应时间,从而得出打电话时,驾驶员刹车反应是变快还是变慢。 【解答】解:(1)S=vt=20m/s×0.4s=8m, (2)s=33m﹣8m=25m,S1=39m﹣25m=14m,t=0.7s;
易错点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典例2: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一定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错解】选C,理由:因为甲车上小旗向左飘,所以甲车静止,因为乙车上小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 【析错】一个物体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 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正解】选D,理由:由图中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所以甲车的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向右运动、静止 、向左运动且速度小于风速;因为乙车上小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故选D.
知识点五:测量平均速度 典例5:(2018•柳江区校级模拟)如图小明和小刚沿直线运动的s图,由图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小明 , 在0﹣8s时间内,小刚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分析】 (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 (2)根据图象读出全程的路程和时间,然后速度公式比较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 【解答】 (1)由图象可知,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刚做 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2)由图象可知,在前8s内,小明和小刚通过的路程都为40m,所用的时间都是8s,根据v= 可知,全程中两人 跑步的平均速度相等。
【分析】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计算出汽车刹车的距离,进而计算出汽车司机在反应前运动的距离,再利 用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司机的反应时间,从而得出打电话时,驾驶员刹车反应是变快还是变慢。 【解答】解:(1)S=vt=20m/s×0.4s=8m, (2)s=33m﹣8m=25m,S1=39m﹣25m=14m,t=0.7s;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PPT共52张)

(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 平均速度为 1.8 m/s,CD段的路程为1.5m, 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
vAB<vBC (选填“>”“<”或“=”).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 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做出了v-t图像,如图 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 过2 s到达E点(图甲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 时的速度为 4.8 m/s.
秒
:
分
、
小时
. ,常用单位 .
三、误差
1.概念: 测量值 和
真实值 之间
的差异叫误差.
2.误差是
不能 避免的,但可以减小.
3.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使用精
密的仪器和正确的测量方法.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
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
免的.
四、运动的描述
1.物理学里把 物体位置 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同一个物体,是静止, 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
变式拓展2 如图5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337.5 s.
三、运动的相对性
例1.(2019,玉林)《刻舟求剑》寓言故事中,
刻舟人认为剑相对舟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
照物是( A )
A.舟
B.岸边
C.岸边的树 D.剑
例2.(2019,益阳)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 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你 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则下列运动 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D ) 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 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 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 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
变式拓展3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课(共44张PPT)

变式题1 如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 所用刻
度尺的分度值为
,从图1 m中m知圆柱体的直径为
cm.
0.90
类型二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同路程比较________。
车从斜面顶到底的运行时间长,便于测量时间).
于所选的__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
同路程比较___时__间___。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______快__慢的物理量。 (3)定义:___路__程___与____时__间__之比。
(4)公式:________。
(5)单位:根本单位是_______米_,每符秒号是______。交m通/s运输 中的常用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1 m/s=______k3m./6h。
小格,为9 mm即0.90 cm.
典型例如,抽取规律
类型二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例2 如图3所示为动车组正在
运行的情景.我们说:司机是静止的.“静
止”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C)
A.路面 B.树木
C.车厢 D.房屋
图3
典型例如,抽取规律
类型二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解析】司机相对于路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相对路面 是运动的,A选项错误;司机相对于树木的位置发生了变 化,相对树木是运动的,B选项错误;司机相对于车厢的 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相对车厢是静止的,C选项正确;司 机相对于房屋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相对房屋是运动的,D 选项错误.应选C.
换算关系:1 h=_____6_0min=______3s6。00
(2)测量工具:钟、表、停表。
(3)了解:人每分钟呼吸20~30次;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min。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

时间
速度 §相同的时间比路程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_运__动_快__慢__的__物理量
§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速度公式:v=
s t
§国际单位:m/ s 常用单位: km/h
1m/s=_3_._6_km/h
人步行的速度约是_____m/s,意义是:
课型:复习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位及换算: 长度:
测量:刻度尺 使用方法:认、放、看、读、记
单位及换算:
一、长度和 时间的测量:
时间:
测量:停表、钟表等
产生的原因:测量工具、测量人 误差: 定义:
与错误的区分:
减小方法:
(注: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例1:下列几种估测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D)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mm B.正常人“1拃”约为40cm(拃:念zhǎ,张开手, 拇指尖到中指 尖之间的距离) C.正常人的步幅约为2 m (步幅:走路时,两脚尖 之间的距离) D.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1.5mm
例1: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15m/s,它表 示__汽__车__每__秒__钟__通__过__的__路__程__是__1_5_m_._.
例2:单位换算:
10m/s=_3_6_km/h 54km/h=_1_5_m/s
例3:轿车行驶的速度是108km/h,自行车行驶的
速度是5m/s,这表明( C )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与路程S、时间t没关系 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例5:百米赛跑时,某同学前30m做加速运动,后 70m做匀速运动,通过终点时的速度是7m/s,测 验成绩是15.0s,那么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_6_._6_7_m/s,他在前30m的平均速度是__6___m/s
速度 §相同的时间比路程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_运__动_快__慢__的__物理量
§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速度公式:v=
s t
§国际单位:m/ s 常用单位: km/h
1m/s=_3_._6_km/h
人步行的速度约是_____m/s,意义是:
课型:复习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位及换算: 长度:
测量:刻度尺 使用方法:认、放、看、读、记
单位及换算:
一、长度和 时间的测量:
时间:
测量:停表、钟表等
产生的原因:测量工具、测量人 误差: 定义:
与错误的区分:
减小方法:
(注: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例1:下列几种估测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D)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mm B.正常人“1拃”约为40cm(拃:念zhǎ,张开手, 拇指尖到中指 尖之间的距离) C.正常人的步幅约为2 m (步幅:走路时,两脚尖 之间的距离) D.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1.5mm
例1: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15m/s,它表 示__汽__车__每__秒__钟__通__过__的__路__程__是__1_5_m_._.
例2:单位换算:
10m/s=_3_6_km/h 54km/h=_1_5_m/s
例3:轿车行驶的速度是108km/h,自行车行驶的
速度是5m/s,这表明( C )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与路程S、时间t没关系 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例5:百米赛跑时,某同学前30m做加速运动,后 70m做匀速运动,通过终点时的速度是7m/s,测 验成绩是15.0s,那么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_6_._6_7_m/s,他在前30m的平均速度是__6___m/s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共25张)ppt

12、用数学方法来研究自然科学问 题,既形象又直观,下列各个量之 y 间不能用右图曲线表示的是( ) D
A、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与 x O 时间的关系; B、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 的关系; C、同种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D、同种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9、在火车站,通常可看到列车运行时 刻表。从其中T14次列车时刻表可知。 列车从蚌埠到济南区间段运行所经历的 时间为 4 时 49 分,假定此过程列车 是直线行驶,平均速度是 100千米/时 。 全程平均速度是108。 (结果取整数) 千米 /时
(3)单位:米/秒。千米/小时 1米/秒=3.6千米/小时
t
2. 在现代战争中,有时要对飞机进行空 中加油,以保证飞机有足够的飞行距离。 如果大型加油机相对地面的速度为900 千米/小时,并以大型加油机为参照物, 静止 则受油机是 ____ 的,它相对地面的速 250 度为______ 米/秒。
常见物质的速度
平均速度 1、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 通过的距离与通过这段距离所经 历的时间之比。 s V= t 2、平均速度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 慢,跟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有关。
下列数据中,与实际情况相差不大的是 ( )
A、人步行的速度是1米/秒
B、乒乓球台的宽度大约是2000厘米; C、长跑运动员长跑后体温可达到46OC;
8、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 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 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则 乙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要求至 少答出两种情况)
相对地面静止;向西行驶;向东但速 度比甲小。
2、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路线是直的
变速直线运动:快慢变化,路线是直的 曲线运动:
例3:观察下列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课(共45张PPT)

典型示例,抽取规律
类型三 与
v s t
相关的计算
例3 小芳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是18 km/h,她在50 m
短跑的体育测试中成绩是8 s, 跑完50 m的平均速度
是6.25m/s,这个速度比她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 快 .
【解析】已知短跑时的路程为50 m,所用时间为8 s, 由速度公式v s 得平均速度为6.25 m/s; 骑自行车的速 度18 km/h=5 mt/s,所以短跑的平均速度大于骑自行车
典型示例,抽取规律
类型一 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
例1 如图1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 是 1 mm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50 cm.
典型示例,抽取规律
变式题1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 ,从图中知圆柱体 的直径为 0.90 cm.
【解析】 由图可知1 cm之间有10个小格,则每个小 格为1 mm,即为刻度尺的分度值;圆柱体处在2和3 之间,总共9个小格,为9 mm即0.90 cm.
的速度. 【名师点拨】解此类题的关键在于(1)看清题目中的 已知量和所求量;(2) 看各物理量的单位是否统一; (3) 结合对应的公式或变形公式代值求解.
实验突破
例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实验室做“ 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
端由静止下滑, 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
s1=0.98 t1=2.8 v1=0.35
s2=40 t2=1.8 v2=0.22
s3=s1-s2=0.58 t3=t2-t1=1 v3=0.58
A.请指出该同学记录错误数据的是: s2 . B.分析该同学的记录数据,可知:小车速度越来 越 快 ,小车做 加速直线 运动.
初中物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 PPT课件 图文

mm ×103
μm ×103 nm ×103
每下一级
m
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0倍
dm ×10
cm ×10
mm ×10
单位换算的格式
单位换算:(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
(1)500m=_______μm (2)42μm=_______nm
500m= 500×106 μm= 5×108 μm 42μm= 42×103 nm= 4.2×104 nm
今天,我为祖国喝彩!明天,祖国必将因我而骄傲!
谢谢! 学妹给我打电话,说她又换工作了,这次是销售。电话里,她絮絮叨叨说着一年多来工作上的不如意,她说工作一点都不开心,找不到半点成就感。 末了,她问我:学姐,为什么想 找一份 自己热 爱的工 作这么 难呢? 我问她上一份工作干了多久,她 说不到 三个月 ,做的 还是行 政助理 的工作 ,工作 内容枯 燥乏味 不说, 还特别 容易得 罪人, 实在不 是自己 的理想 型。 我又问了她前几份工作辞职的原 因,结 果都是 大同小 异,不 是因为 工作乏 味,就 是同事 不好相 处,再 者就是 薪水太 低,发 展前景 堪忧。 粗略估计,这姑娘毕业不到一年 ,工作 却已经 换了四 五份, 还跨了 三个行 业。 但即使如此频繁的跳槽,她也仍 然没有 找不到 自己满 意的工 作。 2 我问她,心目中理想型的工作是 什么样 子的。 她说, 姐,你 知道苏 明玉吗 ?就是 《都挺 好》电 视剧里 的女老 大,我 就喜欢 她样子 的工作 ,有挑 战有成 就感, 有钱有 权,生 活自由 ,如果 给我那 样的工 作,我 会投入 我全部 的热情 。 听她说完,我尴尬的笑了笑。 其实每一个人都向往这样的成功 ,但这 姑娘却 本末倒 置了, 并不是 有了钱 有了权 有了成 就以后 才全力 以赴的 工作, 而是全 力以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23cm
知道三种特殊的测量法
(1)测多算少法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硬币厚度,金属丝的直径
(2)化曲为直
如何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
(3)辅助工具法(组合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三、计算题: 1、格式: 2、类型:
例:一出租车正以36km/h的速度行驶在大街上,
司机发现前面200m处是绿灯,显示时间为30s,
单位:m/s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总路程
变速运动:平均速度= 总时间
运动的相对性
研究对象 宇航员 电梯乘客 乘客
参照物
飞船 地面 电梯 地面
司机 马路
运动情况静ຫໍສະໝຸດ 运动静止 运动静止 运动
由于参照物选取不同,同一个物体可以是 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机械运动的这 种性质为运动的相对性。
单位换算:(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1) 350μm=
m
(2)180m=
km
350μm=350×10-6m=3.5×10-4m
180m= 180×10-3km = 0.18km
练一练:
单位换算:
(1)0.45m= = 0.45×109nm nm 4.5×108 (2)38cm=38×104μm = μm 3.8×105 (3)750nm= = 750×10-9m 7.5×10-7 m (4)3×108m= = 3×108×10-3km 3×105 km
那么此车能否在红灯前通过路口?
解:
出租车的速度
v
36
km h
10m
s
出租车行驶200m的时间为
t s 200m 20s 30s v 10m s
此车能够在红灯前通过路口
关于过桥(山洞、隧道等)的问题
1、一列长 360 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 1800 m 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 54km/h ,请问:(1) 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
解:
火车的速度
v
72
km h
20
m
s
火车通过桥的时间 t 3min 180s
火车走过的路程为:
桥的长度为:
s总 v t 20 m s 180s 3600m
s桥 s总 s车 3600 m 250 m 3350 m
2、一列长 360 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 1800 m 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 54km/h ,请问:(2) 火车全部在山洞内运行的时间是多少?
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看:①零刻度线 ②量程(测量范围)③分度值
零刻度线
量程 0~8cm
单位
分度值 1mm
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①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 2.放:②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
③刻度尺放正
①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3.读:
②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A
B
C
数字 4.记: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解:
已知:火车的速度
v
54
km h
15m
s
火车通过桥的需要走过的路程
s总 s车 s洞 1800 m 360 m 2160 m
火车通过桥的时间为:
t s总 2160m 144s v 15m s
答:…………
变式题:一列长为25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 通过一座铁路桥,用了3min的时间,求桥的长度。
每下一级
m
扩大10倍
dm ×10
cm ×10
mm ×10
单位换算的格式
单位换算:(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
(1)500m=_______μm (2)42μm=_______nm
500m= 500×106 μm= 5×108 μm 42μm= 42×103 nm= 4.2×104 nm
单位换算的格式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
参照物: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
测量工具:刻度尺 长度(s):读数:数值+单位
单位:m 误差: 测得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测量工具:停表 时间(t): 读数:数值+单位
单位:s
物理意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 速度(v): 公式:v=s/t
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u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每下一级数字
km m ×103
扩大1000倍
mm ×103
μm ×103 nm ×103
知道三种特殊的测量法
(1)测多算少法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硬币厚度,金属丝的直径
(2)化曲为直
如何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
(3)辅助工具法(组合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三、计算题: 1、格式: 2、类型:
例:一出租车正以36km/h的速度行驶在大街上,
司机发现前面200m处是绿灯,显示时间为30s,
单位:m/s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总路程
变速运动:平均速度= 总时间
运动的相对性
研究对象 宇航员 电梯乘客 乘客
参照物
飞船 地面 电梯 地面
司机 马路
运动情况静ຫໍສະໝຸດ 运动静止 运动静止 运动
由于参照物选取不同,同一个物体可以是 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机械运动的这 种性质为运动的相对性。
单位换算:(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1) 350μm=
m
(2)180m=
km
350μm=350×10-6m=3.5×10-4m
180m= 180×10-3km = 0.18km
练一练:
单位换算:
(1)0.45m= = 0.45×109nm nm 4.5×108 (2)38cm=38×104μm = μm 3.8×105 (3)750nm= = 750×10-9m 7.5×10-7 m (4)3×108m= = 3×108×10-3km 3×105 km
那么此车能否在红灯前通过路口?
解:
出租车的速度
v
36
km h
10m
s
出租车行驶200m的时间为
t s 200m 20s 30s v 10m s
此车能够在红灯前通过路口
关于过桥(山洞、隧道等)的问题
1、一列长 360 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 1800 m 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 54km/h ,请问:(1) 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
解:
火车的速度
v
72
km h
20
m
s
火车通过桥的时间 t 3min 180s
火车走过的路程为:
桥的长度为:
s总 v t 20 m s 180s 3600m
s桥 s总 s车 3600 m 250 m 3350 m
2、一列长 360 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 1800 m 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 54km/h ,请问:(2) 火车全部在山洞内运行的时间是多少?
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看:①零刻度线 ②量程(测量范围)③分度值
零刻度线
量程 0~8cm
单位
分度值 1mm
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①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 2.放:②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
③刻度尺放正
①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3.读:
②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A
B
C
数字 4.记: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解:
已知:火车的速度
v
54
km h
15m
s
火车通过桥的需要走过的路程
s总 s车 s洞 1800 m 360 m 2160 m
火车通过桥的时间为:
t s总 2160m 144s v 15m s
答:…………
变式题:一列长为25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 通过一座铁路桥,用了3min的时间,求桥的长度。
每下一级
m
扩大10倍
dm ×10
cm ×10
mm ×10
单位换算的格式
单位换算:(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
(1)500m=_______μm (2)42μm=_______nm
500m= 500×106 μm= 5×108 μm 42μm= 42×103 nm= 4.2×104 nm
单位换算的格式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
参照物: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
测量工具:刻度尺 长度(s):读数:数值+单位
单位:m 误差: 测得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测量工具:停表 时间(t): 读数:数值+单位
单位:s
物理意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 速度(v): 公式:v=s/t
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u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每下一级数字
km m ×103
扩大1000倍
mm ×103
μm ×103 nm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