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环境介绍

合集下载

理解中国的海洋地理与海洋权益

理解中国的海洋地理与海洋权益
海洋权益的内容
包括领海及内水的主权、使用和开发权;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和管 辖权;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海上航行和海洋其他活动的权利。
中国海洋权益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 广阔的海洋领土。然而,在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 的海洋权益受到了严重侵害。
源。
中国海域拥有多个重要的渔场, 如舟山渔场、北部湾渔场等,渔
业资源丰富。
中国海域还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矿产资源以及可再生能源资源
,如潮汐能、波浪能等。
02
中国的海洋权益及其重要性
海洋权益的定义与内容
海洋权益的定义
海洋权益是一个国家在海洋领域所享有的主权、权利和利益的总称,包括领海 主权、专属经济区权益、大陆架权益、海洋资源权益、海洋科学研究权益、海 洋环境保护权益等。
开采方式
针对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中国采用露天 开采、地下开采等方式进行开采作业。
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
海水淡化技术
中国积极研发和应用海水淡化技术,如反 渗透法、蒸馏法等,将海水转化为淡水,
缓解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问题。
技术创新
中国在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方面不断进行 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提高处理效率和质
量。
中国的海洋国土包括渤海、黄 海、东海和南海,总面积约 470多万平方公里。
中国与8个国家隔海相望,包括 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
海洋地形地貌特征
中国海域地形复杂,包括大陆架 、大陆坡、海沟、海盆等多种地
形。
渤海和黄海位于中国大陆架上, 地形较为平坦。
东海和南海地形起伏较大,包括 多个海沟和海盆,如冲绳海沟、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中国的海洋资源一、丰富的海洋资源1.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亚热带和热带,沿海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2.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种类有余种,其中鱼类就有多种。

3.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和乌贼。

4. 渔场、渔场、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中国的四大渔场,最大的渔场是。

5.中国海洋石油资源非常丰富。

中国近海蕴藏有大量的和。

6.从海水中提取和等化学元素,是我国目前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主要方式。

7.我国主要盐场以盐场、盐场、盐场和盐场最为著名。

二、海洋资源的保护1.中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巨大成就,但目前海洋资源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

如、局部海域加剧、近海渔业资源枯竭等。

2.为了使海洋能够千秋万代造福于人类,我们应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并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活动一:探究中国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活动。

材料一:中国陆地东临辽阔的海洋,中国陆地边缘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洋。

同时,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有300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种类有2万余种,其中鱼类就有3000多种。

中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2万多种,其中鱼类30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70多种。

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是中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材料三:中国及毗邻海域资源分布图1.自我突破(1)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部沿海渔场、舟山渔场渔场是我国著名的渔场,在图中适当的位置填注渔场的名称。

(2)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被称为我国“四大海产”,在相应图片下面横线上填注名称。

A B C D(3)用彩笔在图中圈画出我国的“四大盐场”的名称。

2.小组探究(1)请你分析一下中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2)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分析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活动二:探究保护海洋资源1.中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巨大成就,但目前海洋资源开发面临严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填写存在对应的图片下面。

中国海洋资源状况

中国海洋资源状况

中国海洋资源状况;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管辖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1/3,同时还分布着面积大于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5000多个,属于海洋大国。

中国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因此制定正确的海洋发展战略,积极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沿海滩涂和浅海资源我国沿海滩涂资源丰富,总面积为2.17万平方公里(合3255万亩)。

由于我国沿海入海河流每年带入的泥沙量为17亿~26亿吨,平均约20亿吨。

它们在沿岸沉积形成滩涂,每年淤涨的滩涂总面积约40万亩,使我国滩涂资源不断增加。

滩涂资源主要分布在平原海岸,渤海占31.3%,黄海占26.8%,东海占25.6%,南海占16.3%。

浅海资源由于陆架宽广也很丰富。

0~15米水深的浅海面积为123800平方公里,占近海总面积的2.6%。

按海区分,渤海为31120平方公里;黄海为30330平方公里;东海为38980平方公里;南海为23330平方公里。

滩涂和浅海是我国发展种、养殖业的重要基地。

2.港址资源我国港址资源丰富的原因基于我国大陆有基岩海岸5000多公里,占全国大陆岸线总长的1/4以上。

这类海岸线曲折、岬湾相间,深入陆地港湾众多。

它们的特征是岸滩狭窄,坡度陡,水深大,许多岸段5~10米等深线逼近岸边,可选为大中型港址。

淤泥质海岸4000多公里,其中大河河口岸段常有一些受掩护的深水岸段和较稳定的深水河槽,可建大中型港口。

砂砾质海岸呈零星分布,岸滩组成以砂、砾为主,岸滩较窄、坡度较陡,堆积地貌发育类型多,常伴有沿岸沙坝、潮汐通道和潟湖,有一定水深和掩护条件,可建中小型港口。

我国沿岸有160多个大于10平方公里的海湾,10多个大、中河口,深水岸段总长达400多公里。

绝大多数地区常年不冻。

除邻近河口外,大部岸段无泥沙淤积或很少,基本具备良好的港址环境条件。

目前,可供选择建设中级泊位以上的港址有164处。

3.海岛资源海岛是联结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的结合部,它兼备丰富的海、陆资源,在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海洋知识

中国海洋知识

中国海洋知识
1.中国海洋位置:中国海洋是指包括东海、黄海、南海和渤海四个海
域在内的中国领海和专属经济区(EEZ),总面积达近400万平方公里。

2.中国海洋资源:中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包括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海洋能源等多种类型,其中渔业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3.中国海洋保护: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保护海洋环境
和生态系统,关注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系统破坏问题,并积极推广海洋保
护意识。

4.中国海洋气象:中国海洋气象服务系统已经建立,包括海洋气象观
测网、海洋气象预报、海洋气象专家咨询和气象卫星监测等,提供海洋气
象信息和服务。

5.中国海洋历史:中国海洋文化丰富,历史悠久,早在商代和周代时
期就有人们开始开展海上贸易活动,经过广泛的交流贸易,中国海洋文化
形成。

如今,海洋也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方向。

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

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
生态平衡破坏
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严重干扰,某些物种过度繁殖或缺乏天敌,导致生态系 统的失衡。
海洋资源过度开发
渔业资源枯竭
过度的捕捞和非法捕捞导致渔业资源严重枯竭,很多鱼类和 贝类面临灭绝威胁。
海砂资源乱采滥挖
不规范的开采和乱挖海砂导致海底地形改变,影响海洋生态 系统和船舶航行安全。
03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政策
河口生态修复
针对河口地区的特点,采取截污治污、河道整治、生态补水等措施 ,改善河口生态环境质量,维护河口生态系统的健康。
海洋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海洋资源保护
加强海洋渔业、矿产、能源等资源的保护,采取休渔制度、资源增殖放流、海域使用管理 等措施,保护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海洋能源开发
积极推进海洋能源开发,发展海洋风电、潮汐能、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结构的 优化调整。
02
中国海洋环境现状
海洋污染现状
近岸海域污染严重
由于工业、农业和城市污水大量排放,近岸海域的水质恶化,污染严重。
海洋垃圾问题
塑料垃圾等不易降解的废弃物大量进入海洋,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 生严重影响。
海洋生态系统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由于过度捕捞、污染和生境破坏等原因,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很多物种濒临灭 绝。
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中国海洋环境现状 •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政策 •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实践 •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全球海洋环境现状
全球海洋环境受到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包括气候变化、 海洋酸化、海洋垃圾等问题。

中国的海洋资源知识点总结

中国的海洋资源知识点总结

中国的海洋资源知识点总结
中国的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生态资源等。

海洋生物资源:
1. 中国地处亚热带和温带交界地带,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2. 中国海域内有大量优质鱼类资源,如黄鳍金枪鱼、黄花鱼、鳕鱼等。

3. 中国沿海地区常见的海产品还包括虾、蟹、贝类、海参等。

4. 中国南海是著名的珊瑚礁分布区,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珊瑚礁物种。

矿产资源:
1. 中国海域潜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尤其是南海地区。

2. 中国海域也有丰富的沉积物资源,如沙、砾、石等,可供建筑和造船使用。

3. 中国海域还有一定的金属矿产资源,如锡、铅、锌等。

能源资源:
1. 中国海域潜藏着丰富的海洋风能和潮汐能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2. 海洋温差能、海洋生物质能等也是中国海洋能源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资源:
1. 中国海洋生态资源丰富,包括海洋湿地、海洋自然保护区等。

2. 中国拥有许多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如黄海、东海、南海等,
是多种珍稀物种的栖息地。

3. 海洋草甸、珊瑚礁等海洋生态系统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中国海洋资源的一些知识点,涉及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生态资源。

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方式

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方式

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方式一、我国海洋现状第一,从非生物的角度来讲。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一直比较严峻。

对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个区域的年海水环境污染状况研究表明: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个海区中,渤海和东海海水污染程度较重。

二十世纪末以来,由于江河携带大量陆源污染物入海,我国近岸三分之二的重点海域受到营养盐污染。

在我国受污染海域中,主要入海口海域污染程度相对严峻,主要污染物质是无机氮、磷酸盐、油类和有机物和重金属。

近几年的海洋沉积物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近海和远海海域的海洋沉积物整体上维持良好,沉积物污染的潜在风险较低,但部份近岸海域沉积物受到比较严峻的污染,尤其是一些河口、海湾的沉积物污染较重。

第二,从生物的角度来讲。

海洋生物是海水环境和沉积环境污染的直同意害者,而且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具有积累作用,其体内的污染物含量反映了其生存环境的质量,可食用生物质量的好坏对人体健康更是有着直接的影响。

目前,我国海洋生物质量状况并非乐观,主要表现为:海洋生物结构失衡,珍稀濒危物种减少;主要经济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残留量偏高;沿岸经济贝类卫生状况欠佳。

按照对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调查分析,从整体上看,主要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

海洋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此刻:沿岸和近海海域多数传统优质渔业资源日趋枯竭,致使海洋生物资源严峻衰退,一些珍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生物群落结构异样;河口产卵场严峻退化,部份产卵场正在慢慢消失,生境丧失或改变等。

除远海海域因离岸较远而环境良好之外,沿岸和近海海域已有相当部份受到必然程度的污染,环境质量普遍下降。

在一些重要河口、港湾水域,生态环境也严峻恶化,生物多样性大为降低,赤潮频发;许多典型生态系统面积急剧缩小,自然景观不断破坏。

口岸淤积、航道萎缩、海岸侵蚀和风暴潮和台风灾害等问题也因生态环境恶化而日趋严峻。

部份区域贝类体内残留的铅、镉、砷、六六六、滴滴涕及粪大肠菌群等有毒物质含量数年居高不下我国海域未来几年污染仍将以营养盐为主要污染物,受污染的海域面积在短时刻内不会有明显减小,在某些海域污染状况仍将持续处于严峻状态,赤潮的发生次数和影响面积在短时刻内不会取得有效控制,赤潮仍将是主要的海洋灾害。

中国四大海区直排海污染源排放量、防范治理海洋污染的建议及对策

中国四大海区直排海污染源排放量、防范治理海洋污染的建议及对策

中国四大海区直排海污染源排放量、防范治理海洋污染的建议及对策一、海洋污染基本情况分析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面向太平洋;毗邻中国大陆边缘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互相连成一片,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自北向南呈弧状分布,是北太平洋西部的边缘海。

以上四海域因紧邻中国大陆,属于中国的近海,是中国的四大海域,又被称为“中国的邻海”。

目前,我国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很不乐观,不仅是由于多种污染和不合理开发等原因造成的,而且还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观念有关。

1、海洋的污染源头自古以来,人类就把海洋当作一个可以排放垃圾的场所,原因是海洋体积巨大,是江河的汇集地。

但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使得海洋的生态环境受到重创,这已经超过海洋的承受范围。

海洋环境遭到破坏,产生了很多海洋问题。

2、海洋污染的突出表现海洋污染突出表现为石油污染、重金属以及放射性污染、赤潮和海洋垃圾等几个方面。

3、海洋污染的深层原因造成海洋污染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人为污染为主要原因,其深层原因自然是人类本身。

二、四大海区直排海排放量1、四大海区直排废水排放量中国四大海区中,渤海污水排放量最小。

2018年直排渤海废水排放量6.87亿吨,为2014年以来中国直排渤海废水排放量最高值;2019年直排渤海废水排放量5.88亿,比上年减少0.99亿吨,同比下降14.41%。

据环保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直排黄海废水排放量11.72亿吨,比上年增加0.46亿吨,同比增长4.09%;2019年中国直排黄海废水排放量10.72亿吨,比上年减少1亿吨,同比下降8.53%。

中国四大海区中,东海污水排放量最大。

2018年中国直排东海废水排放量55.68亿吨,比上年增加16.88亿吨,同比增长43.51%;2019年中国直排东海废水排放量46.06亿吨,比上年下降9.62亿吨,同比下降17.28%。

2016年来,中国直排南海废水排放量呈上升趋势,至2018年直排南海废水排放量12.37亿吨;2019年直排南海废水排放量增长最大,达到17.45亿吨,比上年增加5.08亿吨,同比增长41.0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环境介绍
目录
一、四大海区污染程度
二、近岸沉积物质量状况(监测的来自要种类)三、陆源污染物入海状况 四、渤海漏油事件 五、措施与行动
一、四大海区污染程度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
水质类别说明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 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 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 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到、水产养殖区 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 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国家海洋环境保护联合执法】 为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力度,2010 年5 月,环境保护部等九个部门联合印发了 《关于开展海洋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检查的通知》,部署了 全国海洋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检查工作。10 月下旬,九部 门联合组成三个组,分别赴福建、山东、海南实地检查了 十四个市县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重点检查了沿海工业区、 工业企业、港口码头污水处理和污染应急防备情况,沿海 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入海河口及排污口,沿岸 海水养殖场、自然保护区以及部分围填海项目,对检查中 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检查结束后,九部门联合将 检查的有关情况向国务院进行了报告。
四大海区总体水质情况
• 渤海: 近岸海域水 质差,为中度污染 • 黄海 :近岸海域水 质为良 • 东海 :近岸海域水 质极差,为重度污 染 • 南海 :近岸海域水 质为良
近两年四大海区海水水质比较
二、近岸沉积物质量状况 (监测的主要种类)
三、陆源污染物入海状况
192 个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总体较差,河流 污染物入海量大于直排海污染源污染物入海量。 东海的河流污染物入海总量远高于其它海区。
四、渤海漏油事件
• 7月5日国家海洋局 通报,位于渤海的蓬 莱19-3油田6月初发 生溢油,污染主要集中 在其周边海域和西北 部海域,其中劣四类 海水面积为840平方公 里。这个区域的水质 在溢油前是一类。也 就是说,因为溢油, 这些一类水质的海水 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劣 四类。
漏油事件带来的影响
四、措施与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