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_T 719.1-2003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
转基因植物的检测鉴定方法、遗传转化技术及新技术

PCR检测
• PCR是在体外快速特异地扩增目的基因DNA片段 的有效方法。能在几小时内使pg水平的起始物达 到ng水平,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锭 染色后很容易观察,不通过杂交分析就可以鉴定出 基因组中的一些顺序。
• 但由于PCR扩增十分灵敏,有时会出现假阳性扩 增,因而对外源基因是否整合需要进行扩增产物 的Southern杂交。
*已获得专利许可
42
Site-specific recombinasemediated transgene excision
loxP
Cre
Transgene
loxP
loxP
Cre
Transgene
llooxP
loxP
43
外源基因去除(Gene-deletor)
• “外源基因去除”技术的要点之一是在目标植 物中加入了受DNA调空片段启动子控制的特殊基 因,该基因在启动子的作用下,可根据科学家的 意愿,在需要的时间和部位将外源基因和自身从 转基因植物中切掉,从而使转基因作物的花粉、 种子、果实不再含有外来基因,或将外来基因从 人们所需食用的部分(如植物的茎、叶、块茎) 彻底清除掉,达到用转基因作物生产出非转基因 食品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转 基因植物基因扩散问题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 题。
ATP
dsRNA
siRNA
蛋白复合物
RISC
靶 正义链
40
mRNA
3、无选择标记转化
• 可消除选择标记基因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 方面的影响
• 可消除选择标记基因对重复多基因转化叠 加所带来的困难
41
marker-free转基因植株
• 共转化法*(基因枪与农杆菌转化) • 转座元法 • 重组酶法* • MAT(Multi-auto transformation)法* • 替代法*
转基因产品相关检测标准

6
SN
马铃薯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
SN/T1198-2003
7
SN
棉花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
SN/T1199-2003
8
SN
烟草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
SN/T1200-2003
9
SN
植物性饲料中转基因植物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
SN/T1201-2003
GB
转基因产品检测实验室技术要求
即将发布
3
GB
转基因产品检测取样制样方法
即将发布
4
GB
转基因产品检测核酸提取纯化方法
即将发布
5
GB
转基因产品检测核酸定Biblioteka 检测方法即将发布6
GB
转基因产品检测核酸定量检测方法
即将发布
7
GB
转基因产品检测基因芯片检测方法
即将发布
8
GB
转基因产品检测蛋白质检测方法
即将发布
序
号
标准
性质
行业标准名称
标准号
1
SN
基因检验实验室技术要求
SN/T1193-2003
2
SN
植物及其产品中转基因成分检测抽样和制样方法
SN/T1194-2003
3
SN
大豆中转基因成分的定性PCR检测方法
SN/T1195-2003
4
SN
玉米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
SN/T1196-2003
5
SN
油菜籽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
10
SN
食品中转基因植物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
SN/T1202-2003
NYT-1103.2-2006-仅供参考

NYT 110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03.2-2006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抗营养素第2部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测定Safety assess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 and derived products Part 2: assay of anti-nutrients pancreatic typsin inhibiter2006-07-10公布2006-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布前言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操纵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农业部科技进展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
本标准首次公布。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抗营养素第2部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测定1 范畴本标准规定了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转基因谷物及其产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测定。
其他的转基因植物,如花生、马铃薯等也可用该方法进行测定。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转基因植物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的植物。
2.2转基因植物产品products derived from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 指转基因植物的直截了当加工产品和含有转基因植物的产品。
3 原理胰蛋白酶可作用于苯甲酰-DL-精氨酸对硝基苯胺(BAPA),开释出黄色的对硝基苯胺,该物质在410 nm下有最大吸取值。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这一反应,使吸光度值下降,其下降程度与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成正比。
用分光光度计在41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的变化,可对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进行定量分析。
4 试验材料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受体植物及其产品。
转基因大豆检测方法的比较

转基因大豆检测方法的比较
马安德
【期刊名称】《食品安全导刊》
【年(卷),期】2014(000)026
【摘要】食品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食品安全是国民普遍关注的焦点。
大豆是一种在我国东北等地广泛种植的作物。
也是食品工业应用广泛的原料。
出于知情权的需求,国家规定生产者需对转基因原料的应用作出标识。
本文分析了转基因大豆的技术与应用,从蛋白质检测、核酸检测等两方面对比常用的检测方法。
【总页数】2页(P83-84)
【作者】马安德
【作者单位】维他奶上海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油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2.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大豆营养及次生物质的比较
3.国产和进口转基因食品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比较分析--以转基因大米和转基因大豆油为例
4.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ZH10-6和亲本大豆中黄10的营养成分比较
5.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大豆油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转基因植物及产品成分检测等17项标准2019年6月实施

2/864要闻聚焦转基因植物及产品成分检测等17项标准2019年6月实施 农业农村部25日发布第111号公告,《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基因组DNA 标准物质制备技术规范》等17项标准业经专家审定通过,现批准发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自2019年6月1日起实施。
17项标准如下:序号标准名称标准代号1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基因组DNA 标准物质制备技术规范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11号-1-20182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基因组DNA 标准物质定值技术规范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11号-2-20183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抗虫耐除草剂棉花GHB119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 方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11号-3-20184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抗虫耐除草剂棉花T304-40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 方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11号-4-20185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抗虫水稻T2A-1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 方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11号-5-20186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抗病番木瓜55-1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 方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11号-6-20187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抗虫玉米Bt506及其行生品种定性PCR 方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11号-7-20188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耐除草剂玉米C0010.1.1及其行生品种定性PCR 方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11号-8-20189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抗虫大豆DAS-81419-2及其行生品种定性PCR 方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11号-9-201810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耐除草剂大豆 SYHTOH2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 方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11号-10-201811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耐除草剂大豆DAS-444Ø6-6及其行生品种定性PCR 方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11号-11-201812 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合成的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sFat-l)定性PCR 方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11号-12-201813 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检测 外源杀虫蛋白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第1部分:日本通草蛉幼虫 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11号-13-201814 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检测 外源杀虫蛋白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第2部分:日木通草蛉成虫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11号-14-201815 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检测 外源杀虫蛋白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第3部分:龟纹瓢虫幼虫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11号-15-201816 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检测 外源杀虫蛋白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第4部分:龟纹瓢虫成虫农业农材部公告第111号-16-201817 转基因生物良好实验室操作规范 第2部分:环境安全检测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11号-17-2018经营许可、市场监管、使用指导等职责任务落到实处。
【检验】植物及其产品转基因成份检测抽样及制样方法编制说明

【关键字】检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植物及其产品转基因成份检测抽样和制样方法修订编制说明任务来源和工作情况根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标准制(修)订计划(编号2010B207),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实验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1194-2003《植物及其产品转基因成份检测抽样和制样方法》的修订工作。
修订该标准是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转基因生物抽样和精准检测技术》(课题编号2008ZX08012-001)的研究内容之一。
本标准修订工作组引用和参照了抽样检验国家标准系列中的部分标准、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国家标准系列中的部分标准,系统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针对性地研究了转基因产品检测的特点,总结SN/T1194-2003标准实施7年来的经验,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完成了修订工作。
修订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近年来,转基因植物培育取得突破,推出了一批新品种,在改善农作物品质、提高产量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然而,人们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存在着很多的争论。
欧盟和一些国家相继出台了转基因产品管理法规,我国也实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管理办法。
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是这些旨在保护生物和生态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贸易和经济健康发展的法规和政策的基本依据,其标准化将为制订、实施和改进这些法规和政策提供有力保证。
抽样和制样工作是检测工作的重要部分和基本前提,它的质量决定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如果不能得到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无论进行多么细致和精密的检测,其结果都无法表征总体的性质。
制订合理和可行的抽样和制样标准以获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对规范转基因产品检测工作,保证检测质量和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具有重要意义。
转基因产品的发展历史较短,许多问题都有待解决,抽样和样品制备方法也是该领域的重要问题。
进口大豆检测指标

进口大豆检测指标摘要:一、大豆检测的重要性1.大豆作为我国主要进口农产品2.确保进口大豆质量对我国农业和粮食安全的影响3.进口大豆检测指标的作用二、大豆检测指标概述1.检测项目2.检测标准3.检测方法三、大豆检测指标详解1.营养成分2.转基因成分3.农残和重金属4.黄曲霉素5.储存品质四、我国大豆检测现状及挑战1.检测技术的发展2.检测能力的提升3.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正文:一、大豆检测的重要性大豆是我国重要的进口农产品之一,主要用于食品、饲料和油脂生产。
因此,确保进口大豆的质量对我国农业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进口大豆检测指标是评价大豆质量的重要依据,对指导我国大豆进口业务具有重要作用。
二、大豆检测指标概述进口大豆检测指标主要包括营养成分、转基因成分、农残和重金属、黄曲霉素以及储存品质等方面。
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评价大豆的质量,保障我国进口大豆的安全。
三、大豆检测指标详解1.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评价大豆的营养价值。
2.转基因成分:检测大豆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监管要求。
3.农残和重金属:检测大豆中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确保大豆的安全性。
4.黄曲霉素:检测大豆中的黄曲霉素含量,防止对人体造成危害。
5.储存品质:评价大豆在储存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以保证大豆的食用品质。
四、我国大豆检测现状及挑战近年来,我国在大豆检测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检测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进口大豆需求和复杂的检测任务,我国大豆检测还面临一些挑战。
NYT 1103.3-2006 仅供参考

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03.3—2006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抗营养素第3部分:硫代葡萄糖苷的测定Safety assess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 and derived products Part 3: assay of anti-nutrients glycosinolate2006-07-10发布2006-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前言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培武、杨月欣、丁小霞、韩军花、张文、李宁、汪其怀、黄昆仑、刘克明、刘培磊、连庆。
本标准首次发布。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抗营养素第3部分:硫代葡萄糖苷的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转基因油菜籽及其产品中硫代葡萄糖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转基因油菜籽及其产品中硫代葡萄糖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 14488.1 油料种籽含油量测定法GB/T 14489.1 油料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转基因油菜籽genetically modified rapeseed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的油菜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资料收藏家www.17bzw.cn易启标准网免费提供十万标准书籍资料下载会打字、5分钟快速自助建网站www.17jzw.com易启建站网免费提供建站平台,商业网站1年仅60元
www.17jzw.comwww.17bzw.cnwww.17jzw.netwww.3x888.com
NY/T 719. 1-2003月U舀NY/T 719《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本部分是NY/T 719的第1部分。本部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彭于发、彭德良、喻德跃、强胜、李宁、付仲文。标准资料收藏家www.17bzw.cn易启标准网免费提供十万标准书籍资料下载会打字、5分钟快速自助建网站www.17jzw.com易启建站网免费提供建站平台,商业网站1年仅60元
www.17jzw.comwww.17bzw.cnwww.17jzw.netwww.3x888.com
NY/T 719. 1-2003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
范围 NY/T 719的本部分规定了转基因大豆生存竞争能力的检测方法。 NY/T 719的本部分适用于转基因大豆变为杂草的可能性、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及杂草在农田中竞争能力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NY/T 719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3543.4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GB 4404. 2粮食作物种子豆类
要求3. 1试脸材料 转基因大豆品种、受体大豆品种、当地普通栽培大豆品种。 上述材料的质量应达到GB 4404. 2中不低于二级大豆种子的要求。3.2资料记录3.2.1试验地名称与位It 试验地的名称、地址、经纬度或全球地理定位系统(GPS)地标。绘制小区示意图。3.2.2土坡资料 记录土壤类型、土壤肥力、排灌情况、土壤覆盖物等内容。描述试验地近三年种植情况。3.2.3试验地周围生态类型3.2.3.1自然生态类型 记录与农业生态类型地区的距离及周边植被情况。3.2.3.2农业生态类型 记录试验地周围的主要栽培作物及其他植被情况,以及当地大豆田常见病、虫、草害的名称及危害
情况。3.2.4气象资料 记录试验期间试验地降雨(降雨类型、日降雨量,以毫米表示)和温度(日平均温度、最高和最低温度、积温,以摄氏度表示)的资料。记录影响整个试验期间试验结果的恶劣气候因素,例如严重或长期的干旱、暴雨、冰雹等。3.3试验安全控制措施3.3. 1隔离条件 试验地四周有100 m以上非大豆作物为隔离带,或100 m范围内与其他大豆花期相隔30 d以上。
3.3.2隔离措施 种植非豆科植物作为隔离带。面积较小的试验地设围栏。设专人监管。
s标准资料收藏家www.17bzw.cn易启标准网免费提供十万标准书籍资料下载会打字、5分钟快速自助建网站www.17jzw.com易启建站网免费提供建站平台,商业网站1年仅60元
www.17jzw.comwww.17bzw.cnwww.17jzw.netwww.3x888.com
NY/T 719. 1-20033.3.3试验过程的安全管理 试验过程中如发生试验材料被盗、被毁等意外事故,应立即报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依法处理。3.3.4试验后的材料处理 转基因大豆材料应单收、单贮,由专人运输和保管。试验结束后,除需要保留的材料外,剩余的试验材料一律焚毁。3.3.5试验结束后试验地的监管 保留试验地的边界标记。当年和第二年不再种植大豆,由专人负责监管,及时拔除并销毁转基因大豆自生苗。
4试验方法4,竞争性4.1.1试验设计 实验地为农田生态类型,采用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以上重复,小区面积不小于4 mX4 m.4.1.2播种 播种方式分为地表撒播和正常播种。播种密度分为低密度(正常密度减半)和高密度(正常密度加倍)播种。分期播种四次,适宜季节和非适宜季节各两次。每种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的播种面积为2mX2m,4. 1.3管理 播种后不进行任何栽培管理。4. 1.4调查和记录 分别于大豆种植后I个月、2个月和3个月各调查一次,调查和记录的内容包括:杂草种类、株数,杂草相对覆盖度;大豆株数,株高(抽取最高的10株),覆盖率。播种后每2周随机抽取10株调查一次大豆复叶的动态变化。4.1.5结果分析 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转基因大豆、受体大豆、普通栽培大豆的出苗率、成苗率的差异,及其与杂草在筱盖率和株高等方面的差异。4.2转基因大豆对常规除草剂的耐性(适用于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4.2. 1试验设计 以受体大豆和普通栽培大豆为对照,在温室中进行盆栽,不少于三次重复。 选用当地大豆生产常用的土壤处理除草剂1种、茎叶处理除草剂1种 ̄2种(兼除单、双子叶杂草的可选l种,否则选2种)及目标除草剂,按推荐用量、加倍用量用药,设清水对照。4.2.2播种 播种深度3 cm-4 cm。盆钵直径不小于20 cm,播种密度300粒/m2 04.2.3管理 播种后按当地常规栽培方式管理。4.2.4调查和记录 分别在用药后2周和4周调查和记录成苗率、植株高度(选取最高的5株)、药害症状(选取药害症状最轻的5株)。药害症状分级见附录A,4.2.5结果表述 受害率按式(1)计算:
X一影兴最X‘。。...................・・・・・……(1)标准资料收藏家www.17bzw.cn易启标准网免费提供十万标准书籍资料下载会打字、5分钟快速自助建网站www.17jzw.com易启建站网免费提供建站平台,商业网站1年仅60元
www.17jzw.comwww.17bzw.cnwww.17jzw.netwww.3x888.com
NY/T 719. 1-2003 式中: X一一受害率,%; N—同级受害株数; 5—级别数; 丁总株数; M最高级别。4.2.6结果分析 用新复极差法比较转基因大豆、受体大豆和普通栽培大豆对常规除草剂耐性的差异。4.3自生苗产生率4.3.1试验设计 按4.1.1规定。在竞争性试验的同一块田中进行。当年不收获种子,在人冬前调查落粒数,在下一年观察转基因大豆产生自生苗的比例。调查总面积不小于200时。4.3.2管理 不加任何管理措施。4.3.3调查和记录 调查和记录的内容包括:出苗率(大豆出苗旺盛期)、成苗率(始苗期1个月后)。4.3.4自生苗的脸证 对自生苗进行生物测定或分子生物学检测,确认是否为转基因大豆。4.3.5结果表述 单位面积的自生苗出苗数和成苗数按式(2)计算:
........……。.・・,.‘二。.・…(2)式中:X—单位面积出苗数,单位为株每平方米(株/m2);N,—出苗总数,单位为株;A, -调查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I). 自生苗的转基因植株检出率按式(3)计算:
X=n2 1丫,........................... . (3)
式中:X—自生苗的转基因植株检出率,%;n2—自生苗的转基因植株检出数,单位为株;N2—自生苗的总数,单位为株。 成苗数按式((4)计算:
.................・・・....……(4)式中:X—单位面积成苗数,单位为株每平方米(株/m2 ) ;N3—一总成苗数,单位为株;A,—调查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转基因大豆自生苗产生率按式(5)计算:
X=n4 N4,二。。。.。……。二,.・・・・・……(5)标准资料收藏家www.17bzw.cn易启标准网免费提供十万标准书籍资料下载会打字、5分钟快速自助建网站www.17jzw.com易启建站网免费提供建站平台,商业网站1年仅60元
www.17jzw.comwww.17bzw.cnwww.17jzw.netwww.3x888.com
NY/T 719. 1-2003 式中: X—转基因大豆自生苗产生率,%; n4—转基因大豆检出数,单位为株; N。—检测植株总数,单位为株。4.4繁,肖,系数4.4. 1试验设计 按4.1.1规定。4.4.2管理 按当地常规栽培方式播种后,不加任何其他管理措施。4.4.3调查和记录 记录转基因大豆、受体大豆和普通栽培大豆的始花期、盛花期、成熟期、单株粒数。4.4.4结果分析 用新复极差法比较转基因大豆、受体大豆和普通栽培大豆的始花期、盛花期、单株粒数的差异。4.5种子自然延续能力4.5. 1试脸设计 转基因大豆、受体大豆和普通栽培大豆种子每20粒分别盛装于小尼龙网袋中,各12袋,分别置于网室地表和网室地下20 cm. 4次重复。试验从当地正常收获期开始。4.5.2种子发芽率检测 按GB/T 3543.4规定的方法进行。4.5.3调查和记录 记录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未发芽种子和新鲜不发芽种子。4.5.4结果分析 用新复极差法比较转基因大豆、受体大豆和普通栽培大豆在不同时期发芽率的差异。46种子落粒性4.6. 1试验设计 按4.1.1规定。4.6.2栽培管理 按当地常规栽培方式播种后,不加任何其他管理措施。4.6.3调查和记录 随机选择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处理的10个植株,在大豆生理成熟后开始,观察供试材料在自然条件下的落粒数。每7d观察一次,共观察三次。计算落粒率。记录植株总粒数、已落粒数。4.6.4结果表述 落粒率按式(6)计算:
X=n5 了v5................・・・・・・・・……(6)
式中: X -落粒率,%; n,—每株落粒数; NS—每株总粒数。4.6.5结果分析 用新复极差法比较转基因大豆、受体大豆和普通栽培大豆落粒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