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百大高管持股案例分析
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对公司高管与员工的股权激励案例适用:其他支付计划与劳动效率;工资结构案例内容:1、宁波银行股权激励引争议1高比例的员工持股是宁波银行股权结构的一大特色,也正是宁波银行路演的“卖点”之一。
目前,宁波银行高管持股比例发行后达到1.88%;管理层和内部员工持股比例高达19.4%。
而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投资者及业界专家惊诧于宁波银行的造富光环,对其股权激励的过程等提出种种质疑。
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宁波银行2001年至2006年间共进行了三次定向发行及股权转让。
2004年对本行员工以每股1元发行了3.6亿股;2006年管理层分别以每股1.15元和每股1元的价格增持了近3800万股。
目前,宁波银行董事长陆华裕持有700万股、行长俞凤英持有600万股、监事长张辉持有600.9万股、副行长洪立峰持有600万股、行长助理罗维开持有522.19万股、行长助理任智水持有537万股、行长助理陈雪峰持有520.36万股。
“贵行在申请上市前短时间内对高管层进行增资扩股的初衷是什么?如何看待投资者提出的‘高管层有利用其权利为自身谋利的嫌疑’?在金融领域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高管持有如此高比例的股份是否合适?”社会舆论一系列质疑萦绕着宁波银行股权激励的问题。
宁波银行财经公关——九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负责宁波银行项目的包丽亚接受记者电话采访以及随后的正式回函中表示:“员工高比例持股的目的是希望银行的高管及其员工建立一种互信互利的关系,宁波银行的经营业绩也证明了当时的决策是有利的。
”回复结果与宁波银行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内容无异。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在宁波银行内部员工持股的几次变化中,宁波特克轴承有限公司扮演了一个很特殊的角色。
”另一位业内人士说:“宁波银行高管2006年增持股份的价格不仅低于净资产,也大大低于其战略投资者新加坡华侨银行购买宁波银行股权每股2.28元的价格。
当时宁波银行已基本确定上市计划,而公司高管却能得以用比较低的价格大量购买宁波银行股份,如此闪电增持让人生疑。
案例分析之实际控制人

第四章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是企业申请首发上市的条件,没有任何余地,因此,该问题在项目中普遍得到重视。
为了保证实际控制人不发生变化,那么就需要做一些工作来界定什么是实际控制人,并解释在股权变动的情况下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
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解释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那么小兵建议老实地等三年或者两年(创业板)之后在申报,闯关的心态要不得,以免因小失大。
第一节家庭成员的实际控制人界定重要提示家庭成员的实际控制人认定问题,基本原则是:如果某位家族成员一个人完全可以控制公司,那么可以单独将该人界定为实际控制人,而其他家族成员则是关联股东。
反之,如果一位家族成员并不能控制本公司,而需要其他成员的“帮助”方可控制本公司,那么此时可以认定整个家族成员是共同实际控制人。
但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关注该种认定是不是具有合理性,如果其他家族成员是不是持续持有股权、是不是对公司经营有重大影响等,而不是简单为了实际控制人的认定而专门来帮忙。
案例情况宝利沥青(300135)、合兴包装(002228)、智光电气(002169)、华峰氨纶(002064)、东方铁塔(002545)、江苏宏宝(002071)案例评析1.中国民营企业家族控制的现象非常普遍,对于实际控制人的界定问题,也是各有各的处理思路。
2.尽管方式不同,基本原则:如果其中一个家族成员的持股比例能够保证绝对的控股地位,那么就没有必要拉其他人一起界定一致行动人;而如果家族成员本身股权比较分散,那么就需要将家族成员绑定在一起作为实际控制人了。
3.将将家族成员捆绑在一起作为实际控制人有时候可能会存在风险,如宝利沥清案例,会里就关注了将夫妇作为一致行动人的和理性和真实性。
因为,有时候会里怀疑家族成员临时拉别的成员入伙以保证实际控制人地位。
4.流行观点:若夫妻双方均在公司直接或间接持股,则夫妻双方应为共同控制人。
父亲与儿子的关系,类同夫妻关系,即父亲或儿子若是实际控制人,则儿子或父亲多半会被认定为共同控制人,但是江苏宏宝的案例并没有将儿子和父亲一起界定为实际控制人。
经典收藏——赵老哥悟道心法

经典收藏——赵老哥悟道心法一、二板定龙头,一板能看出来个毛。
从资金面讲,没有新题材,老热点就继续。
短期交易,不讲价值,不讲技术,只讲故事。
”如果一定要捏造技术的话,就是看“人气”,一口气上不来就要去见马克思。
有故事,有大量资金活跃的票,就有肉吃,吃完撤退,慢的买单。
人生难得几回搏,热点来了全力以赴,热点退潮果断卖出。
热点就是印钞机。
二、有新题材,坚决抛弃旧题材。
只有新题材,才有凝聚市场里最敏锐,最犀利的那股资金。
这股资金,以亿为单位。
所到之处,只有涨停。
只要能跟上这股资金,想不赚钱都难。
对别人赚钱的模式,不关注,不关心。
没有关注,就没有伤害。
三、市场差不怕,成交额少也不怕,就怕题材多。
题材多势必切换快。
龙头战法的核心:第一时间发现市场的精神领袖第一时间上了她一直持有直到发现市场新的精神领袖果断切换没爆量的都不能说是龙头既然是领袖,必须爆量,接受群众的检验先预测,后跟随四、大龙头都是多点共振的结果。
题材派,龙头派,技术派都认同。
筹码供不应求。
越走越轻。
加速。
不少纯打板战法,过分看重分时板的质量,打的是分时板,而不是日线板。
五、模式不同的人,尽量少交流。
交流多了,容易受影响。
想法越少越好,模式越简单越好。
跟着合力,有吃有喝。
六、开盘不接力技术面看,分时走稳,换手够了再说市场大局看,是不是当天的G点确定性,远比利润的多少重要。
非G点不看,不研究。
不研究,因此也就不会买。
七、只做龙头,只做主升,只做惯性。
不做反抽,不做波动,屌丝才爱逆袭。
没有主升的龙头,就守候。
有,就一击。
坚持龙头主升战法,必有回报。
这个是执行力。
是不是真龙头,这个考验的是理解力。
八、跟风B,不看,不买,不研究。
好的习惯,才能保证稳定赚钱。
心猿意马,赚不到钱。
喜欢操跟风逼的一定会被市场淘汰,这是定律。
九、交易一定要纯粹。
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
十、选股,必须新题材龙头。
但买卖点,要注意节奏。
亏钱都是没有坚持自己的模式。
十一、对龙头一定要有一颗尊重的心,必有厚报。
绍兴百大的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案例分析

案例二:绍兴百大的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案例分析一、案例介绍:1999年6月,绍兴百大(国有企业)发布公告称,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已于今日陆续从二手市场上购入该公司的社会公众股,平均购入价格为10.40元左右。
公告还显示,购入股份最多的是该公司总经理王学超,持股数量达28600股,而购入股份最少的高级管理人员也有19000股。
按照有关规定,上述人员只有在离职6个月后,才可将所购入的股份抛出。
资料显示,绍兴百大自1994年3月上市以来已经两度易主,股权几经变更。
去年11月,该公司第二大股东宁波嘉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受让原第一大股东的股权,从而成为绍兴百大的现任第一大股东,嘉源公司承诺所持股份在三年之内不转让。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上市公司中“零股董事”的现象比较普遍,而高级管理人员主动从二级市场上购入公司的股份却并不多见,而且绍兴百大所购股份不在少数,最少都得花费20多万。
据绍兴百大总经理王学超介绍,此次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可以说是公司董事会的一种强制行为。
去年底嘉源公司入主绍兴百大之后,经过半年多的清产核资,绍兴百大的不良资产基本上得到剥离,留下的都是比较扎实的优良资产,在此基础上,6月3日,公司董事会提出,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和董事会秘书等在6个月之内,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公司发行在外的社会公众股,并且如果在规定的期限内,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完成上述持股要求,公司董事会将解除对其的聘任。
二、背景资料:从1992年开始,我国一些中小企业开始实行年薪制,探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激励制度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所有者(包括管理者和职工)与货币资本所有者共同参与企业盈余分配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解决对员工的分配问题、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股票期权等股权激励方式大量引进的情况下,理论界和实务界掀起了学习研究西方股权激励制度的热潮。
截至2007年末,共有978家上市公司的高管持有本公司股份,比2006年末增加60家,同比增长6.54%,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64.09%。
上市公司收购标的分步收购案例

文章题目:深度剖析:上市公司收购标的分步收购案例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公司收购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
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上市公司通过收购标的来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商业策略。
而在这个过程中,分步收购又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本文将针对上市公司收购标的的分步收购案例进行深入探讨,并从多个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评估。
一、分步收购的定义和意义分步收购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分阶段、分批次的方式完成对目标公司的股权收购。
这种方式通常是为了规避一次性大额收购所带来的风险,同时也更有利于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有效控制。
分步收购不仅能够减少一次性的资金压力,还能够更好地控制收购进程,及时做出调整,降低收购风险。
二、分步收购的案例分析1. 阶段一:初步接触和尽职调查在分步收购的第一阶段,上市公司首先会进行初步接触,并展开尽职调查。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目标公司的资产、负债、经营状况、市场地位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以便为后续的收购谈判做好准备。
在这一阶段,PEST分析等工具将有助于公司全面评估目标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目标公司的经营状况。
2. 阶段二:协商收购方式和价格在初步接触和尽职调查之后,上市公司和目标公司会进入到收购方式和价格的协商阶段。
在这个阶段,双方需要就股权转让的方式、价格的确定、交易结构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并最终签署正式的收购协议。
3. 阶段三:实施收购并整合资源一旦收购协议达成,上市公司就会开始实施收购,并进行资源的整合。
在这个阶段,公司需要及时介入目标公司的管理,并逐步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确保收购能够顺利进行并产生预期的效果。
三、分步收购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以往的案例中,分步收购的方式往往能够为上市公司带来良好的效果。
分步收购有利于降低一次性收购所带来的风险,使得收购更加稳健。
分步收购还能够为上市公司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了解目标公司,从而更好地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
分步收购还能够缓解市场对一次性大额收购所带来的财务压力,有利于维护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
海虹控股案例分析-内部控制案例

海虹控股案例分析【案例回顾】海虹控股与绍兴九洲化纤有限公司及海南中恒实业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分别以1。
91亿元和2360万元的价格收购上述两家公司所持有的绍兴兴虹81%股权和10%股权。
此后的2006年底,海虹控股向九洲化纤及海南中恒分别支付了预付款1.7亿元和2360万元.海虹控股与出让方又于2007年3月20日及2007年6月29日两次签署股权转让补充协议,原协议约定先决事项完成截止日由原“2007年3月31日"变更为“2007年12月31日”。
后由于人员安置、政府审批等原因公司与出让方于2007年12月28日再次签署协议,将上述约定先决事项完成截止日变更为2008年6月30日。
根据当时的协议及在其后签署的补充协议,上述两转让方承诺并保证下列义务:就绍兴兴虹拥有的面积为2.44万平方米和7194。
4平方米的工业用地,由九洲化纤负责完成上述两块工业用地的土地出让金的缴纳并将上述土地变更登记为可开发的商业用地,且该土地上无任何附着物,达到“五通一平”.此外,九洲化纤还负责在2008年6月30日前完成上述土地上的工厂搬迁以及人员安置等。
海虹控股于2008年7月4日决定终止以2.15亿元收购绍兴兴虹化纤工业有限公司91%股权的项目。
海虹控股表示,公司及原转让方与当地政府关于绍兴兴虹土地商业开发条件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原协议及补充协议的约定先决事项无法按期完成。
目前,相关终止协议已于2008年6月30日签署并生效。
此次签署的中止协议要求,原转让方中恒实业在2008年10月31日前将全部款项计2360万元返还海虹控股,而九洲化纤在2008年10月31日前返还3400万元,2009年1月31日前返还5100万元,2009年4月30日前返还全部余款8500万元。
根据相关协议,原转让方绍兴九洲和海南中恒还将对海虹控股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并且为了保证还款及补偿的落实,原转让方承诺将绍兴兴虹所拥有的土地质押给海虹控股,直至将所有款项支付给海虹控股。
员工持股计划ESOP属于长期激励的一种

员工持股计划ESOP属于长期激励的一种---- 员工持股计划ESOP属于长期激励的一种,,是通过全员持股的方式最大化员工的主人翁感及组织承诺。
员工持股计划兴起于50年代的美国(其中又以福特公司为代表)。
1定义编辑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tock Option Plan, 简称ESOP )是指通过让员工持有本公司股票和期权而使其获得激励的一种长期绩效奖励计划。
在实践中,员工持股计划往往是由企业内部员工岀资认购本公司的部分股权,并委托员工持股会管理运作,员工持股会代表持股员工进入董事会参与表决和分红。
ESOP (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 )即员工持股计划,又称之为员工持股制度,是员工所有权的一种实现形式,是企业所有者与员工分享企业所有权和未来收益权的一种制度安排。
员工通过购买企业部分股票(或股权)而拥有企业的部分产权,并获得相应的管理权,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目的,是使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
2类型编辑总体来说,ESOP可分为两类:非杠杆化的ESOP和杠杆化的ESOP。
3主要作用编辑(1)奠定企业民主管理的的基础。
(2)扩大资金来源,增加员工收入。
(3)留住人才,为员工提供安全保障。
(4)调整企业收益权,转变企业约束机制。
4实施步骤编辑1、设立员工持股会,统一管理员工股东的岀资2、界定员工持股会的职权,规范员工持股会的组织和行为3、员工持股计划的设计内容包括:(1)收益人的范围与数量,主要是确定持股员工的资格。
(2)员工持股总量控制和员工股票的分配。
(3)员工股票的托管。
(4)员工股票的岀售。
5操作流程编辑(1)进行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可行性研究,涉及到政策的允许程度;对企业预期激励效果的评价;财务计划;股东的意愿统一等。
(2)对企业进行全面的价值评估。
员工持股计划涉及到所有权的变化,因此合理的公正的价值评估对于计划的双方员工和企业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企业价值高估,显然员工不会愿意购买;而企业价值低估,则损害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国有资产的流失。
国有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上 市 公 司
同
管 持
股
程芝映
与
公 司
( ihE g e r g o Ff n i e n t n i C
. ,
Hale Waihona Puke ( 中铁大桥局集 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江西 九江 32 0 ) 30 1 Ld O C ia al yMa r i g nier g ru , i gii in 30 1 t. f hn i j de gne n op J nx u ag3 20 ) R wa o Br E i G a Jj
分 证 析
Ma a e n (r 1 te q i cnie oiyo eltdcmp ne hn eo n tr, seil n gmet T a ,h ut i et l fh s o a isnC iaib cmigma e ep ca y i ) e yn vp c t ie i s u l tes t—wn dltdc mp ne. ho 曲 teueo el s surs to , ip p r aye e tk fh h aeo e s o a isT ru h s fh at q ae me d t s ae lzs h a e e t ie t e h h n a t s ot
熟 ,而这其 中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无疑是各界 关注的焦点。 因此 , 本文研究了最新的高管持股信息 和托宾 Q值 , 以考察政策的效果 。 1 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情况 . 1 高管持股的作用原理就是股东授予公 司高管人 员股权 , 使他们拥有部分剩余索取权 , 激发他们 以股 东利益最大化为 目 标而努力工作 。针对高 旨持股 的
K y rs Ma a eil n r i; tt—wn dLs dC mp i ; e o a c fh o ay T bnQ e wod : n gr es p Saeo e i e o a e P r r n eo te mp n ; o i a Ow h t n s fm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逆向选择 Adverse selection
Corporate governance
公司财务
绍兴百大高管强制持股案例优势
企业形象,有利股价
释放有利信息
节约代理成本
财务管理目标统一
减少道德风险
风险共担
排他性
资产所有理论
Corporate governance
公司财务
绍兴百大高管持股案例弊端
2.股价并不能完全反 股价并不能完全反 应经营成果; 应经营成果;系统风 险的可能性
公司财务
Corporate Governance
绍兴百大高管强制持股
公司财务课案例分析————刘泇宏,李静,甄佳
What is the goal of corporate financial management?
1 2 3 4
公司财务管理目标
本案例的优势
本案例的弊端
股权激励何去何从
Corporate governance
不只强调 监督和约 束,重视 长期激励 的作用。 的作用。
Corporate governance
公司财务
我国现状
复合型
股东转让股票
限制性股票
2005 《上市公司股 权激励管理办法》 权激励管理办法》 股票期权
Corporate governance
公司财务
公司财务
Corporate Governance
1.强制冻结高管 强制冻结高管 人员个人资金流 通;二级市场收 购成本高
3.如比例控制不当, 如比例控制不当, 如比例控制不当 违背所有权经营权 分离原则
4.经营者注重短期效益, 经营者注重短期效益, 经营者注重短期效益 加剧短期行为
Corporate governance 公司财务
股票期权
ESOP 员工持股计划
公司财务
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 归根到底是保证股东财富的最大化
企业中,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既一种 委托—代理关系 在信息不对称与契约成本客观存在的条件下, 可以通过经营者掌握一部分股权的方式解决 代理成本的问题
Corporate governanc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公司财务
矛盾
道德风险 shirking opportunism
国际上通行 的三种股权 激励制度
管理层收购
Corporate governance
公司财务
不同点比较
人
险
弃
励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 货币资本所有 者在企业的分 配中享有剩余 索取权, 索取权,人力 资本也当享有 同样的权利
这种激励 对于经营 人员的最 大货币收 入风险是 零收入
并非强制 性,可以 选择或放 弃,自主 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