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合家带你认识木匠谚语
和美合家带你认识木匠谚语

千年传承的木工谚语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艺术源远流长。
木工,古已有之;木工技艺,千年传承。
木工是家具制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工序,涉及到开料、选料、开榫做卯以及组装等,无不体现着技工师傅的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木工工具种类逐步增加,功能也不断完善,如开榫机,精确度越来越高。
像凿子、刨子、铲子、墨斗等传统木工工具,也逐渐被各式各样的机器所取代。
然而,用传统工艺做出的小件也好,家具也罢,都有着一种“韵味”,这也是我们强调传统工艺的精髓所在。
传统的木工属于熟练工种,需要工匠们去大量的实践,否则短时间内是掌握不了的。
斧锯刨凿看似简单,其实是简练而不简单,上手不易,得心应手却更难。
想要向人请教也不易,木匠自己懂得做,如何去做心里也清楚得很,但就是很难用语言表达得清楚又确切,可意会难言传,想要用文字表达清楚就更难了。
没有师傅手把手教学真的很难。
而传承最易的一种方式,就是“顺口溜”,它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句子长短不齐,纯用口语,念起来很顺口,又悦耳响亮,好念好记,且幽默诙谐,生动形象。
正因为如此,顺口溜传播起来快速、广泛。
它对中国技艺的传承,功不可没。
今天,美君带大家一起认识下千年木工的顺口溜。
木匠看尖尖,瓦匠看边边“尖”即角。
层架的放样与制作,按切削角度安装刨刀,锛子的制作,锯齿的锉磨,家具做斜榫等,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角。
尖也指木工榫结合操作中割肩拼缝的操作质量,用来衡量木工手艺的高低。
榫接的好坏不仅是质量高低,同时反映木工在翻样、识图、选料、画线和加工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操作水平。
由此可见,这些角是木工技艺的关健。
一料二线三打眼衡量一个木工基本功的准则。
是要看刨料要平整、光滑、方正,画线要准确、正确,打榫眼要方正、垂直。
歪树直木匠弯曲的木料,木匠去弯存直后,可成为有用之材。
木匠需要合理的去选材,劣材巧用,提高木材的利用率。
木匠的斧子瓦匠的刀,单身汉的行李大姑娘的腰。
这些都是不能够轻易碰的,形容匠人的工具是不随便借给别人使用。
关于手艺的谚语大全

关于手艺的谚语大全关于手艺的谚语大全学会一门手艺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下面yjbys作者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谚语,以供参考!1、手艺是活宝,走遍天饿不倒。
2、家有黄金万两,不如薄艺随身。
3、薄技在身,胜过金银。
4、与其多攒金银,不如薄技随身。
5、腰缠万贯,不如薄技在身。
6、艺高人但大。
艺不压人。
7、艺到用时方恨少。
8、一艺不精,误了终身。
9、不怕不精,误了终身。
10、不怕人不请,只怕艺不精。
11、千般易学,一窍难通。
12、一窍通,百窍通。
13、一门不到一门黑。
14、熟能生巧,勤能补拙。
15、慢工出细活。
16、笨工出巧匠。
17、细工出巧匠。
18、巧匠手中无弃材。
19、上漆先去锈。
20、肥漆瘦油。
21、刀快头皮光(剃头)。
22、生打铜,熟打铁。
23、冷打锡,热打铁。
24、干榆湿柳,木匠见了就走。
25、弯木头,直木匠。
26、样样都通,样样稀松。
27、要学惊人艺,须下死功夫。
28、不经一师,不长一艺。
29、化梨膏是熬的,手艺精是学的`。
30、快织无好布,快纺无好纱。
31、死店活人开。
32、百样生意百样做。
33、一番生意两番做。
34、做生意不懂行,好比瞎子撞南墙。
35、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
36、客大欺行,行大欺客。
37、货高招客远。
38、没有笑脸不开店,没有知识难理财。
39、人无笑脸休开店,会打圆场自落台。
40、阎王开酒店,鬼也不上门。
手艺人谚语

手艺人谚语1、手艺要学精,多半靠自身。
2、没得烟和酒,师傅留一手。
3、井要打深,艺要学精。
4、有艺走遍天下,无艺寸步难跨。
5、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6、不听师言,必有虚空。
7、三年前用钱学艺,三年后用艺换钱。
8、前十年师教徒,后十年徒教师。
9、学艺跟师,师母为大。
10、天晴在荫处,落雨在干处。
11、眼睛里容不得灰渣,师徒间说不得谎话。
12、养子不教父之过,教徒不严师之惰。
13、书要从头读,艺要从头学。
14、要得技艺好,一日三遍搞。
15、棍棒出好子,严师出高徒。
16、好花不浇不盛开,好徒不教不成材。
17、学艺莫怕丑,一看二问三动手。
18、慢工出细活,能工出巧匠。
19、徒弟传徒弟,越传越不成艺。
20、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21、事不关已少操心,业可养身多注意。
22、得窍不得绝,只如捡块铁。
23、是艺不是艺,学了就得济。
24、客大压栈房,艺高压同行。
25、家有万石米,赶不上个烂手艺。
26、要想艺学会,师傅要灌醉。
27、只要功夫深,是艺学得精。
28、多从一家师,多学一门艺。
29、不怕无人请,就怕艺不精。
30、不求百样全,只求一样精。
31、掏井靠人,教人靠师。
32、百艺好学,一窍难通。
33、百样手艺百样好,荒年不饿手艺人。
34、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35、养子不学艺,挑断畚箕系。
36、艺学一年,艺在眼前;艺学十年,艺在天边。
37、米粉越磨壏细,手艺越做越精。
38、学在师傅,用在自己。
39、师傅指个向,路靠自己闯。
40、手艺在身百样好,怕的游手好闲人。
41、学不在多在于用,业不在多在于精。
42、半夜的狗子不咬,剽学的手艺不精。
43、要得眼睛服,手上下功夫。
44、在家敬父母,出门敬师傅。
45、十事半通,不如一事精通。
46、跟师傅学手艺,实为当奴当婢。
47、黄金有价艺无价,身怀技艺走天下。
48、不对父坐,不与师争。
49、学艺不破,等于瞎驴子推磨。
50、师傅弟子,爷儿父子。
51、千个师傅千个法,徒弟不学没得法。
52、得师不得法,学会也白搭。
木匠谚语(共5篇)

木匠谚语(共5篇)第一篇:木匠谚语(遠安)三年的斧頭八年的錛,十年的長刨推不抻。
(房縣)鑿子有角好打眼,刨子無角刨好板。
(石首)木匠不了刨,師傅無教導。
(雲夢)不看師傅的活,只看師傅的鑿。
(京山)上木下鐵,四指一捏。
(孝感)鑿子不鋼口,鑿木渣難走。
(當陽)鑿子磨成圓光光,晚上只能喝點湯。
(丹江口)一個窟眼一個栓,少個窟眼沒點兒安。
(孝感)畫墨講尺寸,打眼講分厘。
(京山)鑿子一打三搖,不是眼也是槽。
(遠安)要得眼深,前面打個坑。
(蒲圻)木匠易學,斜眼難鑿。
(五峰)石匠怕摳磨窟眼,木匠怕打朝天眼。
(鄖縣)木匠怕的朝天鉚,鐵匠怕的環環小。
(五峰)濕眼干榫頭,儘管使力斗。
(遠安)不怕千日做,只怕一日斗。
(丹江口)寧叫鬆鬆過,莫叫闖下禍。
(京山)上九下三頭不算,中間砣有二斤半。
(遠安)上對鼻子下對屌。
(孝感)木馬三隻腳,木頭放上跑不脫。
(孝感)妻有能,母又高,木匠做活少不了。
(通城)木材做成器,全看木匠藝。
(孝感)縫清、角攏,木匠的祖宗。
(遠安)聽聲辨器。
(松滋)閉門造車,出門合轍。
(遠安)做傢具無巧,全靠神墨好。
(來鳳)粗牢細好看。
(五峰)屋不離八,床不離半。
(長陽)床打六尺二寸半,睡盡天下大肚漢。
(長陽)三八的桌子二八凳,桌子找板凳借一寸。
(通城)板凳有三斜,崽不告訴爺。
(石首)打鐵看火候,板凳看榫頭。
(洪湖)一條板凳八個榨,十個木匠九個怕。
(京山)蹬三踏四。
(京山)坐三踏四五寸洞,師傅跪著安騎筒。
(房縣)上七下八二寸半,兩個窟眼不上算。
(蘄春)踏七不踏八。
(長陽)梯橫七寸七,上下不費力。
(孝感)修舊修舊,人生狗熟。
(京山)天三地九。
(當陽)裝犁不為巧,只要兩塊死鐵靠得好。
(當陽)犁兜犁腦成一線,不得歪來不得偏。
(長陽)偏三撇四擺八厘。
(黃梅)犁尾二尺九,長人不彎腰,矮人不稱手。
(長陽)犁板三節彎,不掌自己翻。
(咸豐)慢工出細貨,三天出個牛打腳。
(遠安)打風斗無巧,全靠風放得好。
(當陽)水車做得好,踏起來就像蚵螞叫。
生活中关于合作谚语

生活中关于合作谚语1、柴多火旺,水涨船高。
2、千人同船,共一条命。
3、人踏不倒地上草,众人能踩出阳关道。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团结加智慧,弱者胜强者。
6、一个朋友一条路,一个冤家一堵墙。
7、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8、莫学灯笼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
9、攒钱针挑土,浪费水推沙。
10、人合心,马合套。
11、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
12、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13、蚊子如果一齐冲锋,大象也会被征服。
14、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
1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6、土帮土成墙,人帮人成城。
17、巨大的松涛声,是从每棵树上发出来的。
18、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19、百根柳条能扎笤帚,五个指头能握拳头。
20、爱就是在你疏忽时,重重地提醒你。
21、砖连砖成墙瓦连瓦成房。
22、争两丑,让两有。
23、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24、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25、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26、不能自助的人,也不能受人的帮助。
27、割不断的亲,离不开的邻。
28、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
29、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
30、人怕离家,雁怕离群。
31、柴多火焰高,人多办法好。
32、根稻草抛不过墙,根木头架不起梁。
33、邻舍好,无价宝。
34、离群孤雁飞不远,一个人活力气短。
35、雁怕离群,人怕掉队。
36、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37、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38、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39、大家的事大家办。
40、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
41、众人一条心,其力能断金。
42、一人知识有限,众人智慧无穷。
43、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被人的帮助。
44、人多山倒,力众海移。
45、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46、莫学蜘蛛各结网,要学蜜蜂共酿蜜。
47、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
48、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49、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50、人心齐,泰山移。
51、要想朋友好,银钱少打扰。
形容木匠技术高超的谚语

形容木匠技术高超的谚语
以《形容木匠技术高超的谚语》为标题,木匠是古老职业,他们利用木材制作了许多有益于人类生活的物品。
木匠有独特的技术,形容他们技术高超的谚语很多,其中许多谚语已经传诵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
谚语“木工若千里,藕断丝不断”,比喻木匠的技术高超,可以将一根木头做出任何形状。
即使木头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木工也可以准确地分割,木工是非常勤奋和有耐心的,可以用不同的工艺来制作出完美的品质。
谚语“木工无他法,花活不可改”,指木工在利用木材制作出各种物品时,需要深入研究木材的特性,才能精准把握木材的组成,才能做出软硬度适中、品质极佳的作品。
另一句谚语“木匠心细,把口精深”,指木匠在制作木工作品时要有精细的制作过程,必须量入为出,要注意每一个细节,把口精深也就是要把木头加工得到最完美的刀口,使木头达到最完美的状态。
最后,谚语“木工钻得深,铁匠不及其”,指木工精于雕琢,铁匠的技能不及木工。
木工技艺的高超非常引人瞩目,可以将木头雕刻出各种精美的图案,令人叹为观止。
总之,木匠技术高超的谚语可以证明他们的技艺考究,可以将木材加工成许多有益于人类的物品,他们的技术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如今,木匠技艺依然受到普遍的尊敬,他们的技艺仍将被传承,使得人们对他们的技术有更深刻的认识。
木工谚语解读(二)

木工谚语解读(二)本帖最后由云卷云舒于 2015-1-16 10:46 编辑(四)凿前凿后跟,越凿越深对凿榫眼方法的描述。
一斧一摇,三斧拔凿;三斧不摇,双手拔凿凿眼要打一下,晃一下凿子。
不晃不拔,凿子会被卡住。
类似谚语:打眼活,学晃凿,晃凿找线出好活开榫眼,凿两面,先凿背面再正面贯通榫眼,两面划线这个就不用画蛇添足啦。
四、榫卯锯半线,凿半线,合在一起整一线类似谚语:榫不留线眼留线,合在一起整一线制作榫卯的要点。
锯去榫头墨线的一半宽度,凿去榫眼墨线的一半宽度,结合时就密合平正。
硬木齐线锯,软木外高里低差一锯锯榫肩的要求。
这样的榫卯结合紧密。
一分紧十分牢,十分紧一分也不牢榫卯结合要适当紧一点,过紧会撑爆榫眼。
紧车卯子,趿拉房,桌椅板凳手按上不同木制品对榫卯的松紧程度有不同要求。
木轮车的榫卯要很紧,房子的榫卯要松,家具的榫卯,以组装时手用力能够将榫卯合上为宜,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
五、家具制作大木留墨一朵花,细桌留墨成冤家造房子,工件上的记号和线痕要留着;做家具,在装配前要用净刨刨去表面的线迹和污迹。
细木差分,大木差寸,砌石无数算不同的活,对精度要求不一样。
千工怕一斗“斗”即斗合,拼装之意。
家具斗合时,累积的误差或失误就会暴露出来。
还有一层意思是,家具斗合时,容易出问题,要小心谨慎。
春制家具暑不做做家具要注意空气湿度,湿度大的时候做的家具,木材收缩后榫卯容易松动。
桌一凳二做传统的八仙桌和条凳,桌斜一分(腿的斜度为10%),凳斜两分(腿的斜度为20%)。
凳三算九确定传统条凳榫眼位置的方法,即凳长3尺,3乘3得9(寸),再把9除2等于4寸半,从端面两头往里4寸半(凳长的15%)开始画榫眼线;宽度方向与此同。
木匠不倒棱,漆匠吓掉魂类似谚语:图绳没刨棱,漆司汗淋淋不倒棱的家具,难做油漆,也容易损坏。
传统家具一般要用倒棱刨把棱倒成小圆弧,眼看一条直线,手摸圆润光滑。
DIY家具,需要自己做油漆,不仅要倒棱,最好在组装前把部件基本打磨到位,可以省很多事。
装修木工顺口溜

装修木工顺口溜,其实是一种帮助记忆和理解木工工艺的口头语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装修木工顺口溜:
1. 木工三板斧,刨、锯、钉。
2. 木工先打底,再做面。
3. 木工先粗后细,先大后小。
4. 木工先做框架,再做细节。
5. 木工先做基础,再做装饰。
6. 木工先做主体,再做附属。
7. 木工先做大面积,再做小面积。
8. 木工先做主要部分,再做次要部分。
9. 木工先做看得见的部分,再做看不见的部分。
10. 木工先做容易的部分,再做难的部分。
以上顺口溜主要是帮助你理解和记忆木工的基本工作流程和顺序,但具体的操作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木工师傅的指导来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年传承的木工谚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艺术源远流长。
木工,古已有之;木工技艺,千年传承。
木工是家具制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工序,涉及到开料、选料、开榫做卯以及组装等,无不体现着技工师傅的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木工工具种类逐步增加,功能也不断完善,如开榫机,精确度越来越高。
像凿子、刨子、铲子、墨斗等传统木工工具,也逐渐被各式各样的机器所取代。
然而,用传统工艺做出的小件也好,家具也罢,都有着一种“韵味”,这也是我们强调传统工艺的精髓所在。
传统的木工属于熟练工种,需要工匠们去大量的实践,否则短时间内是掌握不了的。
斧锯刨凿看似简单,其实是简练而不简单,上手不易,得心应手却更难。
想要向人请教也不易,木匠自己懂得做,如何去做心里也清楚得很,但就是很难用语言表达得清楚又确切,可意会难言传,想要用文字表达清楚就更难了。
没有师傅手把手教学真的很难。
而传承最易的一种方式,就是“顺口溜”,它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句子长短不齐,纯用口语,念起来很顺口,又悦耳响亮,好念好记,且幽默诙谐,生动形象。
正因为如此,顺口溜传播起来快速、广泛。
它对中国技艺的传承,功不可没。
今天,美君带大家一起认识下千年木工的顺口溜。
木匠看尖尖,瓦匠看边边
“尖”即角。
层架的放样与制作,按切削角度安装刨刀,锛子的制作,锯齿的锉磨,家具做斜榫等,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角。
尖也指木工榫结合操作中割肩拼缝的操作质量,用来衡量木工手艺的高低。
榫接的好坏不仅是质量高低,同时反映木工在翻样、识图、选料、画线和加工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操作水平。
由此可见,这些角是木工技艺的关健。
一料二线三打眼
衡量一个木工基本功的准则。
是要看刨料要平整、光滑、方正,画线要准确、正确,打榫眼要方正、垂直。
歪树直木匠弯曲的木料,木匠去弯存直后,可成为有用之材。
木匠需要合理的去选材,劣材巧用,提高木材的利用率。
木匠的斧子瓦匠的刀,单身汉的行李大姑娘的腰。
这些都是不能够轻易碰的,形容匠人的工具是不随便借给别人使用。
大木匠的斧,小木匠的锯
传统木工一般分为三个种类,有造房子的粗木工,也叫大木匠;有做家具的细木工,也叫小木匠;还有箍桶做盆的叫桶匠,也叫圆木匠。
讲的是不同类木匠的基本功。
大木匠需要把圆木砍平,斧子及运斧的技能最重要。
小木作的门窗、家具制作讲究榫卯正确、拼缝严密,这不仅仅影响外观,而且关系到内在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是以常用榫接合中割肩拼缝的
质量来评价小木工手艺的高低。
在刨、凿、锯、削等多项操作工序中,锯显得相当重要。
小木匠的料,大木匠的线
刨料是小木匠最为重要的基本功。
小木匠画线以料的两个大画为依据,这两面的料削得合格,之后的线才能划得准。
线准,才能保证之后的加工精度。
刨料要求直、方、平。
单眼从料一端望另一端,如为直线则直,验之合矩则方,观之成平面,直尺测之,与直边吻合。
如此,料才算做是合格。
大木匠以线为准。
线有中线、水平线和尺寸线等。
梁、枋柱、檩、椽等,都要先弹出中线,包括迎头十字中线和顺身中线等,然后根据中线操作。
施工放样、大木构件划线时,还要弹出水平线和其它尺寸线。
大木工程有了这些线才好施工。
所以线是大木加工及施工作业中极为关键的一环。
干千年,湿千年,干干湿湿两三年
讲的是木材含水率与木材使用年限的关系。
含水率很小或很大时,木材使用年限都很长,而半干半湿或时干时湿,木材就很容易腐朽。
横挑千斤竖顶万
是指木材不同方向的承受力不一样。
木材横向与纵向的承载力大约是1:10,要特别注意横向受力的枨的大小。
一世斧头三年刨
要掌握刨子不容易,耍好斧子比用好刨更难。
类似谚语:千日锛,百日斧,要学大锯一早晨
一斧一摇,三斧拔凿;三斧不摇,双手拔凿
凿眼要打一下,晃一下凿子。
不晃不拔,凿子会被卡住。
类似谚语:打眼活,学晃凿,晃凿找线出好活
一分紧十分牢,十分紧一分也不牢
榫卯结合要适当紧一点,过紧会撑爆榫眼。
千工怕一斗
“斗”即斗合,拼装之意。
家具斗合时,累积的误差或失误就会暴露出来。
还有一层意思是,家具斗合时,容易出问题,要小心谨慎。
桌一凳二
做传统的八仙桌和条凳,桌斜一分(腿的斜度为10%),凳斜两分(腿的斜度为20%)。
凳三算九
确定传统条凳榫眼位置的方法,即凳长3尺,3乘3得9(寸),再把9除2等于4寸半,从端面两头往里4寸半(凳长的15%)开始画榫眼线;宽度方向与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