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基础课1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时1“边边边SSS”教案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课时1 “边边边(SSS)”【知识与技能】(1)明确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三个条件.(2)掌握“边边边(SSS)"条件的内容。
(3)能初步运用“边边边(SSS)”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4)会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体验用操作、归纳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三角形全等条件的判定过程,以观察思考,动手画图,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SSS)”判定方法.运用“边边边(SSS)”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证明。
多媒体课件.教师引入:如图12-2—1,教师在黑板上画两个三角形,请仔细观察,△ABC与△A′B′C′全等吗?你们是如何判断的?学生各抒己见,如动手用纸剪下一个三角形,将剪下的三角形叠到另一个三角形上,观察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完全重合;测量两个三角形的所有边与角,观察是否有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
探究1: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师提出:(1)只给一个条件(一条边或一个角)画三角形时,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2)如果给出两个条件呢?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学生讨论有几种可能的情况,然后按照下面的条件画一画:①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30°,一条边是3 cm;②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30°和50°;③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 4 cm和6 cm.学生分组讨论、画图、探索、归纳,最后以组为单位展示结果.结果展示:(1)只给定一条边时,如图12-2—2。
只给定一个角时,如图12-2-3.(2)给出的两个条件:一边一内角、两内角、两边,如图12-2—4。
可以发现按这些条件画出的三角形都不能保证一定全等。
教师提出:如果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几种情况吗?(三条边,两条边和一个角,一条边和两个角,三个角)在刚才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已经发现,已知三个内角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下面我们就来逐一探索其余的三种情况.(这节课只讨论第一种情况)探究2:“边边边(SSS)”教师让学生完成以下活动:1。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考点延伸】1.)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3.)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考点延伸】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把代表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
2.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
1.)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考点延伸】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 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考点延伸】没有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2022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 角的平分线的作法与性

基础题组 中档题组 拓展探究
谢谢收看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2.5.622.5.6F riday, May 06, 2022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09:37:4109:37:4109:375/6/2022 9:37:41 A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2.5.609:37:4109:37May-226-May-22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09:37:4109:37:4109:37Fri day, May 06, 2022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2.5.622.5.609:37:4109:37:41May 6, 2022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2年5月6日 星期五 上午9时 37分41秒09:37:4122.5.6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2年5月 上午9时37分22.5.609:37May 6, 2022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2年5月6日 星期五9时37分 41秒09:37:416 May 2022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上 午9时37分41秒 上午9时37分09:37:4122.5.6
解:P是线段CD的中点.理由如下:过点P作PE⊥AB于点E. ∵AD∥BC,∠D=90°, ∴∠C=180°-∠D=90°,即PC⊥BC. ∵AP平分∠DAB,PD⊥AD,PE⊥AB, ∴PD=PE.同理可得PC=PE, ∴PC=PD, ∴P是线段CD的中点.
拔尖角度二 利用角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知识点三 命题的证明
7.求证: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
已知:如图,△ABC≌△A′B′C′,AD 和 A′D′分别是∠BAC 和∠B′A′ C′的平分线,
《经济学基础应用》 第十二章课后答案[3页]
![《经济学基础应用》 第十二章课后答案[3页]](https://img.taocdn.com/s3/m/f9d8250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d.png)
第十二章课后答案:一、概念题1.名义汇率答:名义汇率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被直接公布和使用的表示两国货币之间比价关系的汇率,是一种货币相对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影响名义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包括两国的相对物价水平、相对利率水平和贸易平衡情况。
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这些因素均可以单独决定两国之间的名义汇率,并由此产生了购买力平价说、利率平价说和国际收支说等汇率决定理论。
公众预期对汇率水平能产生影响。
名义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反映的是两种货币之间供给和需求的状况。
公众预期是公众对这两种货币之间相对价值的判断,反映出公众对某种货币需求与供给的变化,因此可以影响名义汇率的变动。
例如公众认为甲货币对乙货币应该升值,就会有更多的人卖出乙货币、买进甲货币,乙货币的需求小于供给、甲货币的需求大于供给,这反映在自由浮动外汇市场上就是甲货币对乙货币的名义汇率的上升。
2.开放经济答:开放经济是与“封闭经济”相对而言的,指自由地与世界其他经济进行交易的经济。
“开放经济”包括个人、厂商、政府和国外经济部门等四个部分,所以又称之为“四部门经济”。
开放经济既考虑了消费、投资和政府预算对一个经济体产生的影响,也考虑到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对一个经济体的影响。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开放经济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只要具有对外经济联系就算得上开放的经济。
严格来说,在开放经济中,任何个人可以和本地区之外的任何一个人发生自由的业务关系,也就是说,在这种经济中,货物进出口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不存在限制。
一个经济体的开放程度可以用进口与国民生产总值(GNP )或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比率来表示。
3.出口答:出口是进口的对称,指本国生产的商品不在国内消费而是输出国外的活动,或者是劳务输出国外的交易活动。
将一定时期内所有出口商品的贸易额相加就得到出口总额,它反映一个国家的出口贸易的水平。
4.进口答:进口是出口的对称,指一国本身不生产某种商品或劳务而从国外购买以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的交易活动。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三物质的比热容第一课时比热容的概念课件

)
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
甲
乙
丙
D.加热水和加热未知液体的烧杯相同
解析 为保证水和未知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需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故A正确。实验时为了减小误 差,应尽量使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一样,但不要求酒精灯内的酒 精量一定相同,故B错误。为了便于比较水与未知液体升高 的温度,实验时应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未知液体,故C正确。为 防止热量散失对实验的影响,应让盛放水和未知液体的容器 相同,故D正确。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 J/(kg·℃)]
水 4.2×103 干泥土 0.84×103
酒精 2.4×103 铝
0.88×103
水银 0.14×103 铜
0.39×103
A.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B.从节能的角度考虑,烧开水时用铝壶比用铜壶好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D.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往稻田里灌水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三、物质的比热容
第一课时 比热容的概念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比热容
1.(新考法·设计实验)(2024江苏苏州景范中学期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
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
置。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
是
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
解析 干泥土的比热容比湿泥土的小,在质量相同、吸收的 热量相同时,干泥土升温较快,故A错误;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 铜和铝,铜的比热容较小,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由Q=cmΔt可知, 铜壶吸收的热量少,所以用质量相等的铜壶和铝壶烧开水,从 节能角度考虑,选用铜壶较好,故B错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 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
经济学基础课件(第二版) 第12章开放经济

分工前
英国 美国
小麦
酒
劳动天数 产 量
(吨)
150
120
劳动天数 50
100
120
100
产量 (吨) 100
100
240吨小麦,200吨酒
分工后
英国
美国
240吨小麦,400吨酒
酒
200个劳动日产酒400吨
小麦
200个劳动日产小麦240 吨
分工之前 1单位酒
1单位毛呢
英国 葡萄牙 分工之后
120人(劳动1年) 80人(劳动1年) 1单位酒
100人(劳动1年) 90人(劳动1年) 1单位毛呢
英国 葡萄牙
/
220人(可产220/100)
=2.2单位毛呢
170 人 ( 可 产 170/80 )
=2.125单位酒
/
局限性
斯密错误地认为分工是由交换引起的,把交换作为人类固有的 本能。而实际上,分工先于交换而出现,是交换产生的前提。 此外,交换也不是人类本性的产物,而是社会生产力和分工发 展的必然结果。绝对优势理论也不能解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的 国家能否通过对外贸易获利这个重大问题,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简单地把动态的经济世界抽象为静止 的世界,因而理论中所得出的参加贸易各国所获得的利益都是 短期利益,没有说明这种利益是否符合一国的长远利益。而且 该理论也没有考虑到当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时贸易格局也随之 发生变化的情况。
1 第一节 交换带来收益
——开放经济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限制
1
运输成本的限制
2
不完全竞争的限制
3
贸易保护政策的限制
1 第一节 交换带来收益
——开放经济与国际贸易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杠杆

《杠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八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四节内容,在学习了力的基础上,再来介绍简单机械—杠杆。
为下一节滑轮的学习埋下伏笔,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主要学习杠杆的概念、平衡条件及分类,有很多物理方法渗透其中,对学生是很有好处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从生活中获得较多的关于杠杆的感性认识;已经初步掌握物理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及方法;对力有所认识,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有初步的作图能力。
好奇心强,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
三、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概念和五要素,会画力臂.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杠杆的分类和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四、学习重难点1、会画出杠杆的力臂。
2、经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对杠杆进行分类。
五、学习用具铁架台、钩码、杠杆、刻度尺六、学习过程模块一:杠杆的概念及五要素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如:船桨、剪子、核桃夹、跷跷板等得出杠杆的概念及五要素的学习。
小组交流有疑问的问题,合作解决。
预设问题:1、什么是力的作用线?解决措施:先让其他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以图的形式进行讲解。
2、力臂的概念可能会提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解决措施:先让学生讨论,实在解决不了的,就用实验说明,在杠杆一段固定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另一侧竖直向下拉和斜拉,发现示数改变,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教师在这时在引入力臂的概念。
板书:杠杆的概念和五要素。
设计意图:初步介绍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模块二:杠杆的平衡条件在进行实验之前,引导学生思考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解决措施:大部分同学会想到静止时平衡,想不到水平位置,在学习完力臂后再告诉他们。
这样方便读出力臂,便于读数。
2、什么时候我们说杠杆平衡?如果实验探究的话,在什么情况最好读数?解决措施:杠杆平衡应该能想到静止,这里联系复习二力平衡的定义,物体受二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二力平衡。
(课标通用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二章01第1讲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精练(含解析)

(课标通用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二章01第1讲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精练(含解析)第1讲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A组基础过关1.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其逸出功越大B.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C.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D.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答案 A 由W0=hνc可知A项正确;照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项B错误;由E k=hν-W0可知C项错误;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取决于入射光的强度,故D项错误。
2.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A.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B.改用X射线照射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答案 B 每一种金属对应一个极限频率,低于极限频率的光,无论照射时间有多长,光的强度有多大,都不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只要照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就能产生光电效应。
因为X射线的频率高于紫外线的频率,所以改用X射线照射可能发生光电效应,B选项正确。
3.(多选)1905年是爱因斯坦的“奇迹”之年,这一年他先后发表了三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其中关于光量子的理论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D.某单色光照射一金属时不发生光电效应,改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该金属可能发生光电效应答案AD 根据光电效应现象的实验规律,只有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而波长越短频率越大,故A、D正确。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为线性关系,但非正比关系,B错误;根据光电效应现象的实验规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度无关,C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D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3.[光电管](多选)图3为一真空光电管的应用电路,其金属材料
的极限频率为4.5×1014 Hz,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图3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A .发生光电效应时,电路中光电流的饱和值取决于入射光的 频率
B .发生光电效应时,电路中光电流的饱和值取决于入射光的
(2)物理意义: 金属表面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 hν,
逸出功W0 ,剩下的表现 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___________ 1 2 m v 为逸出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k=_________ 。 2 e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知识点三、光的波粒二象性与物质波 1.光的波粒二象性 波动 性。 (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______ 粒子 性。 (2)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______ 波粒二象 (3)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称为光的 ___________
hν。其中h= 一个光的能量子,简称光子,光子的能量ε=_____
6.63×10-34J· s。(称为普朗克常量)
2.逸出功W0
最小值 。 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_________ 3.最大初动能
电子 吸收光子后克服原子 发生光电效应时,金属表面上的______
核的引力逸出时所具有的动能的最大值。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2.两条对应关系 (1)光强大→光子数目多→发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 (2)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 3.定量分析时应抓住三个关系式 (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 (2)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的关系:Ek=eUc。
(3)逸出功与极限频率的关系:W0=hν0。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思考判断]
(1)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2)光电子就是光子。( ) )
)
(3)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
(4)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 功越小。( )
(5)入射光的频率越大,逸出功越大。(
)
性。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2.物质波
(1)概率波 光的干涉现象是大量光子的运动遵守波动规律的表现,亮条 大 的地方,暗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 纹是光子到达概率 _____
小 的地方,因此光波又叫概率波。 _____ (2)物质波
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宏观物体都有一 h p 种波与它对应,其波长λ=_______ ,p为运动物体的动量,h 为普朗克常量。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4.遏止电压与截止频率 (1)遏止电压: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Uc。
最小 频率叫做 (2) 截止频率: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 _____
该种金属的截止频率 ( 又叫极限频率 ) 。不同的金属对应着不
同的极限频率。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5.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W0 。 (1)表达式:Ek=hν-______
图5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解析
虽然入射光强度不同,但光的频率相同,所以遏止电压
相同;又因当入射光强时,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多,饱和光 电流大,所以选C。 答案 C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3 . [Uc - ν 图象 ] 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止电压 Uc 与 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6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 别为k和b,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则普朗克常量和所用材 料的逸出功可分别表示为( )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1.[光电效应现象](多选)如图2所示,用导线把验电器与锌板相 连接,当用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发生的现象是( )
图2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A.有光子从锌板逸出
B.有电子从锌板逸出
C.验电器指针张开一个角度 D.锌板带负电 解析 用紫外线照射锌板是能够发生光电效应的,锌板上的电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1)足够能量的光在传播 时,表现出波动的性质 光的波动性
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 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 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 光的波动性不同于宏观
图6 A.ek C.ek eb -eb B.-ek D.-ek
课前自主梳理
eb -eb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解析 光电效应中,入射光子能量 hν,克服逸出功 W0 后多 余的能量转换为电子动能,反向遏制电压,有 eU=hν-W0, h W0 h 整理得 U= e ν- e ,斜率即 e =k,所以普朗克常量 h=ek, 截距为 b,即 eb=-W0,所以逸出功 W0=-eb。故选项 C 正确。
(6) 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证明光的波动说是错误的。 ( 答案 ) (1)× (2)× (3)√ (4)× (5)× (6)×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光电效应现象和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
1.对光电效应的四点提醒
(1) 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不取决于光的强度而取决于光的频率。 (2)光电效应中的“光”不是特指可见光,也包括不可见光。 (3)逸出功的大小由金属本身决定,与入射光无关。 (4)光电子不是光子,而是电子。
图4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A.逸出功与ν有关
B.E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C.当ν<ν0时,会逸出光电子 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 解析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和W0=hν0(W0为金 属的逸出功 ) 可得, Ek = hν - hν0 ,可见图象的斜率表示普朗克 常量, D 正确;只有 ν≥ν0 时才会发生光电效应, C 错;金属的 逸出功只和金属的极限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 A 错;
答案 BC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光电效应的四类图象分析
图象名称 最大初动 能 Ek 与入 射光频率 ν 的关系 图线 图线形状 由图线直接(间接) 得到的物理量 ①极限频率:图线与 ν 轴交点的 横坐标 νc ②逸出功:图线与 Ek 轴交点的纵 坐标的值 W0=|-E|=E ③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 k=h
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而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B
错。 答案 D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2. [I - U 图象 ] 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 5所示。用频率相同、
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 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 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 光电流 I 与 A 、 K 之间的电压 UAK 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 )
②遏止电压Uc: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
遏止电压Uc与入射 光频率ν的关系图线 增大 ③普朗克常量h:等于图线的斜率与电 子电量的乘积,即h=ke。(注:此时两
极之间接反向电压)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1 . [Ek - ν 图象 ] 爱因斯坦因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 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km 与入射光频率 ν 的关系如图 4 所示, 其中ν0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
T35(1)
卷Ⅱ: T35(1)
T35(1) 卷Ⅱ:
卷Ⅱ:T35(1) T35(1) 卷Ⅲ: T35(1)
放射性同位素
核力、核反应方程 结合能、质量亏损
Ⅰ
Ⅰ Ⅰ
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
射线的危害和防护
Ⅰ
Ⅰ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基础课1 波粒二象性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子吸收紫外线的能量从锌板表面逸出,称之为光电子,故 A 错 误, B 正确;锌板与验电器相连,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锌板 失去电子应该带正电,且失去电子越多,带正电的电荷量越多,
验电器指针张角越大,故C正确,D错误。
答案 BC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2.[光电效应规律]关于光电效应的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4.区分光电效应中的四组概念
(1)光子与光电子:光子指光在空间传播时的每一份能量,光 子不带电;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到光照射时发射出来的电子, 其本质是电子。 (2)光电子的动能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3)光电流和饱和光电流:金属板飞出的光电子到达阳极,回
路中便产生光电流,随着所加正向电压的增大,光电流趋于 一个饱和值,这个饱和值是饱和光电流,在一定的光照条件 下,饱和光电流与所加电压大小无关。 (4)入射光强度与光子能量:入射光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照射到 金属表面单位面积上的总能量。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颜色相同、强度不 同的光,光电流与 电压的关系
①遏止电压Uc:图线与横轴的交点 ②饱和光电流Im:电流的最大值
③最大初动能:Ekm=eUc
颜色不同时,光电
流与电压的关系
①遏止电压Uc1、Uc2 ②饱和光电流
③最大初动能Ek1=eUc1,Ek2=eUc2
①截止频率νc:图线与横轴的交点
知识点一、光电效应 1.定义
电子 从表面逸出的 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 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