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8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第一书记先进事迹

合集下载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6篇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6篇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6篇【篇一】“黄书记,你前年种的毛葡萄结果了。

”6月20日,正在xx市人防办值班的xx,收到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集环村村民发来的微信。

此时,他已经卸任集环村第一书记两个多月,但对村里的变化、村民的高兴事,大家都乐于和他分享。

集环村地处九万大山深处,391户中贫困户多达216户。

2014年4月,28岁的xx主动申请到集环村当第一书记。

他说:“把最好的年华献给扶贫事业,我无怨无悔。

”集环村的路不好走,有的路段两个人对面走,要错开身子才能过去。

村民吴昌明的遭遇,更是深深刺激了xx。

吴昌明辛辛苦苦养了4头猪,还没赶到镇上就死了3头。

“一定要把路修起来,然后发动群众把产业搞起来。

”xx确定了工作思路,下决心无论多艰苦、多困难,也要帮集环村修好路、发展好产业。

一些群众并不买账。

发动群众集资修路,有人反对:“这里的路要是好修,还等到你来?”动员流转土地发展产业,有人指责他是要政绩:“土地整合出来,你干两年就走了,以后怎么办?”面对困难,xx没有退缩,而是想尽办法去解决。

他骑上摩托车,一个屯一个屯地走,挨家挨户做工作。

一次进村遇到大雨,一不小心连人带车滑下山坡,摩托车彻底报废。

第二天,又买了辆二手摩托车继续上路。

走村入户让他把村里的底子摸清了,还真正了解了群众的疾苦。

村里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多,xx经常去探望,嘘寒问暖,送米送油。

吴美枝一家9口,有4人视力残疾,xx牵线搭桥让两个孩子学习按摩技术,自食其力,又发动朋友资助另外两个读书……渐渐地,村民逐渐接受了他,“烂摩托车书记”的名头,开始在集环村叫响。

说一千遍,不如做一遍。

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量,xx一边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一边发动群众先行修路。

他开始跑资金、跑工程、跑材料,常常是一瓶水、一两根黄瓜就撑过了一天,一个月瘦了十几斤。

凭着这股韧劲,他争取到资金1000多万元,修建了17.6公里水泥路,实现了屯屯通。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有关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3篇

有关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3篇

有关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3篇【篇一】xx,男,汉族,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

河南xx 人,现任县卫计委驻虎岗乡虎岗行政村第一书记,兼任xx县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该同志任虎岗乡虎岗行政村第一书记以来,认真开展贫困户精准识别,扎实做好档卡规范化建设。

积极组织“走基层,送温暖”活动,为该地建档立卡贫困户送去了米、面、油、棉被和大衣;组织相关部门和爱心企业加大对该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新建、扩建道路,安装路灯等。

一年来,该同志组织邀请虎岗籍在外知名书画家2 0余人,回到家乡开展文化扶贫活动,今年7月初,他了解到村民们期盼村里能安装新路灯的愿望后,多方争取帮扶资金,经数次沟通努力,最终与该乡在外成功人士达成共识,得到他对家乡脱贫攻坚的支持,为虎岗行政村捐增价值约12万元的太阳能路灯226盏。

重阳节前夕,经他和帮扶工作队多方联络协调,精心组织筹备,xx县文联、xx县电视台、xx县书法家协会、xx县戏曲协会携手开展了“欢度重阳节”送文化、送戏曲、送书法走进虎岗敬老院慰问活动,向老人们展示了传统书法、戏曲表演等节目。

该同志在做好扶贫工作之余,情系农村,情系农民,心系教育,关怀教师,关心学子。

为虎岗乡考取县一高的14名学生每人捐助500元,他的的善举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在今年的xx县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县政府对该同志予以表彰。

他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三农。

他情牵困难群众,心系乡村教育,在做好脱贫攻坚的本职工作之余,乐于奉献,热心助人,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和担当。

【篇二】“咱们村没有像样的企业,也没有啥产业,村民收入除了外出务工,就是家里这几亩地,靠望天收,一年到头,也收不了多少钱”,“一个家庭一旦成为贫困户,很难脱贫,这样一直下去可不行啊”,“是啊,你们是上级派下来的干部,你们见识多,你们看看怎么发展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在路边讨论着。

这是2017年夏天,xx村驻村工作队的xx带着村“两委”班子到组入户,为规划全村的脱贫产业征求村民们的意见。

第一书记个人优秀事迹材料范文3篇

第一书记个人优秀事迹材料范文3篇

第一书记个人优秀事迹材料范文3篇【篇一】春暖花开,xx县车门村村民xx正忙着为前来参观的十里八乡村民讲述周书记帮助他脱贫的经历,说到动情处,眼窝里还闪烁着感动的泪花……周军虎是湫坡头镇车门村第一书记、xx县交通运输局挂职总工程师。

任职以来,他扎根基层,积极履职,得到群众的认可和组织的嘉奖,被咸阳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xx县委评为“优秀第一书记”。

“扑下身子真扶贫”“你们机关干部扶贫,还不是来走走形式……”。

刚到村上,村民的风凉话深深刺痛了周军虎的心。

车门村共有212户887人,贫困人口55户195人。

他觉得要想贫困户脱贫,除保持苹果等产业外,还得选准增收新门路,发展新产业。

通过查阅资料,调研市场,走访养殖大户,提出“土特产销售门店+合作社+农户”的农家黑猪产业扶贫模式。

xx年春节前夕,他联系了几家土特产门店尝试销售礼盒黑猪肉,利润非常可观,销量也不错,但当他过完春节准备推广黑猪养殖的时候,猪仔价格却一路飙升到每头1000元左右。

大家觉得黑猪养殖的成本太高,都打起退堂鼓,周军虎心里刚燃气的一丝希望被无情的浇灭了。

xx虎又多方奔走,调研市场,请教专家,西安、咸阳、杨凌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最终,他把目光放在了“散养土鸡”上。

有的贫困户担心防疫不到位,血本无归,有的贫困户担心销路问题,大家的积极性不高。

面对这些问题,周军虎一方面组织贫困户到邻县养殖大户考察,看着别人靠土鸡养殖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大伙都动了心。

另一方面,他到“娘家”xx县交通运输局寻求资金支持,局里给予五万元产业扶贫款。

按照每只鸡苗7块钱补贴贫困户,一下子提高了贫困户养殖积极性。

他购买土鸡养殖书籍免费发放给养殖户,邀请农技人员上门指导,联系电商公司包装礼盒土鸡,提高土鸡附加值。

今年春节前,第一批土鸡销售一空,销售额约12万元,毛利近4万元。

此外,周军虎还在村里发展起剪纸产业,通过他销售剪纸3000多张,帮助群众增收近2万元。

“群众的事就是他的事”“要说周书记,他把车门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那绝对是这个……”村民马改会说着竖起大拇指。

(4篇)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4篇)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4篇)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一我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亲身经历了许许多多与农民群众共同奋斗、同呼吸共命运的日子。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农村发展的强大能量和人民群众的热情。

在我的驻村工作期间,通过与村委会、村民小组等群众组织的密切合作,我深入了解了当地农民们的生活状况和种种问题,发现他们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存在很多困难和矛盾。

于是我与村委会成员们商定,成立了合作社,通过社会化运作改善群众经济生活。

同时利用网络平台,整合资源,建立农村电商模式,把本地的农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帮助村民增加收入。

但是,我们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农产品产量比较单一、自然灾害较多等问题,但这些问题都不能打击我们奋斗的决心。

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农产品特色,我还与当地政府及种植专家多次开会探讨,决定优化种植结构,发展农村旅游业,通过一系列措施增加经济效益。

同时,根据当地的传统,我带领村里的小朋友粉刷村子墙壁,种植花卉,让整个村庄充满活力和生机。

我还积极带领村民修路,修桥,发动群众参与到环保建设活动中,借助当地群众的超强行动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工作。

从“驻村工作”开始,到融入整个乡村的建设中,我似乎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位置,同时也能让自己更好地进一步锤炼党性,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未来,我一定会一丝不苟地传承优秀的“驻村精神”,为农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篇二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我曾经担任过多个乡村工作的岗位,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农村的脊梁和农民群众的奋斗精神。

在这里,我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驻村经历和心路历程。

作为村子里的新人,我刚开始主要是了解当地村民的生活和思维习惯。

在了解当地的问题和考虑当地的特殊性之后,我主要通过借助外界资源、资金等,侧重于通过村里的农业、旅游发展,引入了一些先进的做法。

并且,我也从中受益良多。

在乡村建设中,我先后参与了快速路网规划、电商模式推广、文化活动组织、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努力制定乡村发展方案和计划,带领村民共同推进各项工作。

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精选10篇

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精选10篇

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精选10篇农村作为现在的发展重点,提高乡村建设,少不了村书记的领导。

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精选10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篇一“驻足山间秋日晚,美景山间映眼帘;林木苍翠接天际,村居错落腾炊烟。

”20__年11月,**省**市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科副科长**被派驻**县**镇**村任第一书记,任期两年。

驻村的第一天,他上山一揽全村美景,不由寄情即兴创作《驻**村》诗作一首。

**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全村8个村民小组,村中树木林立,郁郁葱葱,聚居民众皆为林姓,共1280人。

**村几易其名,从村名变迁及人文自然环境,可以看出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驻村以来,带着守护好这片“林”的心愿,从村民最关心、最能受益的事情做起,组织开展产业培育、村财增收、基础设施、文化生活、民生医疗等项目建设,投入筹措资金900多万元,开展项目20余个,**旧貌换新颜,建设成为一个宜居村落。

“如何改变乡村的困境?”**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是依靠种植水稻、芦柑、枇杷等农作物,几乎没有其他产业支撑。

村财收入只有几千元,基础设施少,通村道路只有3.5米宽,一到节假日全村交通陷入瘫痪,常住人口只有400多人,绝大多数都是老人、小孩,及在家照顾孩子的妇女,村中缺乏文化娱乐生活。

20__年被列入县经济薄弱村、财源建设扶持村,20__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20__年被列入市级重点扶贫村。

面对这样一个自然资源匮乏、基础设施差、产业结构单一、严重缺少发展内生动力的乡村困境,“农村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乡村振兴、服务群众的第一线。

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改变当地面貌,在挂职生涯中留下一些亮色?”**陷入了沉思。

经过前期的调查摸底,**发现,虽然**村落后,但这里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咨询了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把脉问诊,带领村主干、村两委成员到**乡镇参观,学习各乡镇开展扶贫工作的先进经验,他认为要根据村情民情,开致富“良方”,充分利用当地人力资源优势,发展产业,增加村民及村集体收入。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范文12篇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范文12篇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范文12篇(篇一)脚踏实地践行“第一书记”**年2月,**同志受组织选派到**县足别瑶族苗族乡**村担任第一书记。

自驻村工作以来,该同志紧紧围绕精准扶贫中心工作,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础上,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全村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扶工作中,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整村脱贫工作兢兢业业,积极为帮助村民们脱贫致富而努力奔走,赢得了**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勤走访、深调研,理清发展思路**村是一个纯苗族的小山村,下辖9个自然屯366户1697人口,全村共有贫困人口户人,是集“高、边、远、穷、少”为一体的贫困村。

一直以来,**村群众观念较为落后,受教育程度底,小农经济意识强,市场意识淡薄,安于现状,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到任后,**同志并没有着急“跟风”盲目上项目,而是把“家”搬到了**村,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增进感情,消除隔阂,真情沟通,了解和掌握群众脱贫致富的真实想法。

为做到精准帮扶,他克服路烂道险的盘山泥土路等困难,跑遍了**村9个自然屯,到老党员、退休的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征询他们对村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近一个月的深入走访调研,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况和第一手资料,为下**村下一步发展什么,怎么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抓班子、带队伍,筑牢党建基础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建立一个好的村两委班子,对全村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同志到任后,针对**村村两委班子作风不实、战斗力不强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强抓队伍建设。

一是狠抓班子队伍建设。

坚持学习和议会制度,制定发展经济规划,责任到人,提高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的意识,增强村级经济实力。

在他的带动下,**村两委班子成员转变作风,真团结一致,心为民,除了自己致富外,还积极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现在村“两委”成员在党员、群众中威信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村党支部的战斗力也得到了上级党委的认可。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二篇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二篇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二篇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二篇【篇一】**年4月,**市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会主任**到**镇马**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

驻村工作以来,**同志始终坚持勤走访、常宣传、多交心、办实事,与贫困群众一对一、面对面想办法、找门路,履职尽责,以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工作中。

一、激活基层管理的“组织活力”,打造服务群众的新模式**从选拔人才、完善制度、规范活动等方面入手不断建强基层组织。

一是配强党建工作指导员。

从年轻的党员中选拔一名文化程度高、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同志担任村党建指导员,并安排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协助抓好党建工作,村党建工作有了明显提升。

同时,积极促进市总工会党总支和马**村党总支联合党支部定期开展各项活动,今年七一向全村158名党员赠送了党徽和学习资料。

二是激发贫困村党员活力。

完善村级“三会一课”、“星级党员创评”、“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并制牌上墙,定期开展党建活动,每月25日开展村级党员活动日。

**年6月25日召开了庆祝建党**周年表彰大会,表彰了一批先进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并向他们发放了奖品和证书,同时慰问了70周岁以上老党员,体现了党组织对老同志的关心关爱。

村党总支书记魏献美感慨地说:“工作队驻村后,活动多起来了,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政治觉悟也提高了,以前经常反映问题的老党员也不来了。

”三是搭建党工共建平台。

**十分重视搭建党工共建“新平台”,积极推进村工会建设工作。

**年9月28日,马**行政村第一届工会会员大会顺利召开,这标志着全县首家村级工会成功组建。

村工会成立后,积极组织开展“送温暖”“送清凉”“送助学”“送培训”活动,据统计,自村工会组织成立以来,共筹措米面油等物资价值1.6万元,覆盖困难家庭80户;筹资2.9万元,资助农民工子女66人就学;筹资5000元,救助大病职工家属1人,救助因病生活困难外出务工人员1人;积极向上级工会申报户外劳动者“幸福驿站”,购置了桌椅、床铺、空调、饮水机等设备,为村保洁员、互助岗等人员提供休闲、饮水、纳凉的场所。

2018年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宣传精选二篇

2018年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宣传精选二篇

2018年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宣传精选二篇篇一在**,一提起州纪委第二审查调查室主任****同志,很多熟悉他的人就会说,这是一个很有正能量的好同志。

自参加工作以来,****同志始终严于律己,工作中尽职尽责,表现优异,多年来连续获得**州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脱贫攻坚工作“优秀第一书记”等多个荣誉称号。

每当有人夸赞时,他总是谦虚地说:“这离不开党和组织多年的培养,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市作为深度贫困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贫困情况复杂,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每一位驻村第一书记就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市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启动伊始,****同志主动请缨,勇于担当,被组织派到仲达乡歇格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从那一刻开始,他就默默奋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党旗前许下的庄重誓言:“一定完成党组织交给我脱贫攻坚的光荣任务”。

期间遇到第一书记轮换,他抱着“歇格村有一户不脱贫,我就不回去”的信念和韧劲,选择继续留下来,全力完成全村的脱贫攻坚任务。

四年过去了,目前该村脱贫的各项指标任务全面完成,如期通过了脱贫“摘帽”省级验收,村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亲切的称他为“我们的好书记”。

走村串户摸家底,建档立卡保底线“多进村、多入户,才能多了解贫困户需要什么”。

这是他在初到该村任职开展精准扶贫调研摸底时常说的一句话。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走遍了歇格村的295户家庭,与村民们同吃同住,拉家常、交朋友,听群众说真话、说实话,甚至是气话、恼话,感受他们的快乐与艰难,详细了解全村的人口结构、经济收入、致贫原因等情况。

经调查,全村共有295户1009人,其中居留户165户671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136户441人。

同时,****同志还建立了全面、科学、完备的档案台账,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对症下药促扶贫,排忧解难惠民生“俯首甘为孺子牛,沉下心来做实事”,这是对****同志最真实的写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
根据“百千万”结对共建安排部署,市委群工部(市信访局)刘孝清同志作为第五批选派干部来到洪集镇牌坊店村任第一书记。

该同志自2013年3月到村开展工作以来,以“进百家门、吃百家饭、知百家情、办百家事”为工作方法,用恒心、决心、热心和耐心为对牌坊店村的组织建设、经济发展和村级全面进步等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一年多来,该同志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到发展项目5个、专项资金和补贴资金约2200万元,吸引返村青年创业1人、发展水产养殖投入资金达30万元,争取选派单位市委群工部(市信访局)向村捐赠款物折合约5.64万元。

在日常工作中,刘书记更是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工作态度来对待村里的每一项工作。

凝心聚力干事业敬业奉献当表率
作为选派的第一书记,他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激情。

到村任职后,为了能尽快融入工作,他一方面与村“两委”成员促膝谈心、了解村情、融洽关系;另一方面他坚持吃住在村,挨家挨户走访,与群众谈心,与老党员座谈,熟悉村情,了解民意,分析制约发展的原因,理清工作思路。

经过走访,他了解到牌坊店村是2010年由原牌坊店村与窦老圩村合并而来,现在的村“两委”干部也都是从两个村合并而来的,日常工作看似一个村,实则是还是由原来村干部各管各的村,村支部班子
凝聚力不紧、战斗力不高、创新力不强,党员、干部作用发挥不明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刘书记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狠抓村组织建设,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叫响“我是党员看我的,我是干部照我做”的口号。

首先从修改和完善村级组织制度建设入手,完善各项工作、活动制度;利用“三会一课”、每季度党员“点评日”等时机,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加深对“党员身份”的理解和定位。

去年还协调联系市信访局党员到村开展了1次党建活动,邀请联合党委书记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委群工部部长(市信访局局长)许明力到村为党员上党课;结合上级开展的党员“心连心”活动、“深入开展干部思想纪律作风专项教育整顿”活动和“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领村“两委”干部结合自身实际,自我查摆和纠正问题,大补精神之“钙”,清除作风之“垢”。

积极开展党员双培双带、设岗定职、为民代理、诺廉承诺等活动,大力倡导党员干部要用自身的表率作用和清风廉明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的赞誉。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开展和推进,使得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巩固和加强。

牌坊店村地理位置独特,105国道穿村而过,加之人多面大,日常工作量非常繁重。

作为选派干部,刘书记用他的一颗真心和真情倾注了牌坊店村的每寸土地,而留给自己和家人的只有艰辛和愧疚。

刘书记母亲2012年4月因卵巢癌刚刚去世,去年6月份父亲又被查出结肠癌,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没有压
跨这位柔情硬汉,他只向组织请了半个月的假,陪父亲做完手术就默默地回到了村里继续工作。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没有职位高低之分和岗位大小之别;他以自身的表率作用,感召和带动全村干部凝心聚力干事业,爱岗敬业有作为。

困难面前不低头不达目的不罢休
或许源于他是军人出身,刘书记秉承了一种不懈努力、孜孜追求的精神,锻炼了一种困难面前不低头、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

在普遍走访和重点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1+4”工作重点:“1”是全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4”是四个具体重点项目:提水站扩建更新项目、土地平整项目、村组道路硬化项目和农资超市建设项目。

去年还先后2次邀请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委群工部部长(市信访局局长)许明力及县领导XX县直有关部门到村座谈会商,帮助协调解决发展困难。

全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牌坊店村是XX县首批15个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之一,但由于起步比较晚,资金整合少。

为此,刘书记与村“两委”反复论证推敲,组织村民代表外出观摩考察,最终提出以“新建和改造”相结合、以“三轴多心四组团”为基本构架的美好乡村建设方案,并提交村民大会讨论通过。

目前已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实际到位资金约120万元),首批新建住宅5栋38户,部分可交房入住;中心村采取雨水、污水分流设计,新建2 处文化娱乐广场约6500平米,整治“u”型水渠500米,新建水体景观2处。

针对美好乡村建设资金缺口大的问题,积极向县有关部门请求帮助,由县环保局出资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