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温杭甬台绍金经济指标的比较
新形势下温州经济的发展模式与温州人经济互动研究_基于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的分析视角

一、选题中国在从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时间里,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抹亮色。
在中国作为整体这一引人注目的经济奇迹后有许多区域发展表现显眼且特色突出的地区,温州就是这一区域之一。
在改革开放后的儿十年时间里,温州经济以高速的民营经济增长引来学界的关注和讨论,有学者称之为“温州模式”,但温州模式在中国总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以及国际经济发展形式的转换,温州模式也突显了一些问题,因而有学者提出“后温州模式”的提法。
“温州模式”是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上要内容,以家庭和联户经营的民办工业和专业市场、农民购销员和民间信贷相结合为特点的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致富之路,也是一种以家庭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小城镇为依托,以农村能人为骨干的一种新型家庭经济和市场体系相结合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当年的小手工作坊制造曾创造了发展的奇迹,成为浙江乃至全国争相学习和效仿的新经济模式。
直到1994年股份合作制在中国得到确认和推广,温州经济模式一直“领先国内”。
“温州模式”的提法,受到了学界的关注也引起了学界的讨论,在“温州模式”的各种解释背后最重要和最宝贵的在于它的基本精神,也就是温州人的独特文化。
温州作为沿海地区当然在国家阶梯式开放和梯度开发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这一原理的核心就在于边际观点。
在经济学思想史上,以边际观点分析问题曾经引起一场边际革命,因为边际分析范式改变了人们思考的方式。
边际主义在经济学中指由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发展而来的经济学理论。
边际效用理论是在1870年左右,是由英格兰的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和瑞士的利昂·瓦尔拉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他们最终使边际主义广泛流传,但是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早就指出了交换价值和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思想的这次变革被称作新古典主义革命或边际革命。
边际主义的指出了在决策中最重要是边际,即最后一单位的消费品或是产品。
对温州的调研报告

对温州的调研报告温州是浙江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近年来,温州以其独特的市场经济模式和发达的民营经济而闻名于世。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温州市的产业发展、经济特点、社会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首先,温州市的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和小型制造业领域。
这些产业以家具、鞋业、服装等为主,产品以中低端为主导。
温州的制造业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其中大部分为家族式企业,这种经营模式使得企业的反应灵活、决策效率高。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企业管理不规范、创新能力不足等。
此外,温州市在国内外的市场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温州的制造业产品在国内销售量大,且对外贸易相对活跃。
此外,温州市民经营的商户遍布全国各地,他们运用温州人的精明和务实的商业头脑,以小额借贷和快速反应能力打造了一个独特的商业模式,即“温州模式”。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传统的制造业优势面临挑战。
在社会问题方面,温州市的经济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逐渐显现。
另一方面,随着税收优惠政策的取消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一些制造业企业面临转型困难、盈利能力下降,造成部分失业压力。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温州市应该加大对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支持力度,培育新兴产业。
例如,可以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此外,政府也应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鼓励企业实施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
综上所述,温州市作为一个以轻工业和制造业为主导的城市,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其独特的市场经济模式和发达的民营经济使其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潜力。
温州市未来应加强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以应对经济转型和新时代的挑战。
温州中小微企业生存现状及发展对策

温州中小微企业生存现状及发展对策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宏观调控面临复杂局面。
温州也无法摆脱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上自身多年来积累的问题,在有些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产业空心化、资金链断裂、企业家总体信心不足等。
2017年,我市工业生产低位开局,出现了2009年以来的又一次负增长,成为近三年工业增长的历史新低。
据统计,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4166.68亿元,同比下降1.4%。
2018年以来,温州经济虽有筑底回升迹象,但回暖趋稳的基础仍不稳固。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一、温州中小微企业面临生存危机2018年开始,我们联合有关部门对温州各行业企业持续走访调研,有几个情况应特别引起重视:(一)市场需求不足,产品订单萎缩。
各行业、企业订单普遍呈下降趋势,外向型企业订单减少现象更为明显。
据统计,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同比下降5.3%,其中出口下降2.6%,鞋类、服装和合成革等传统商品出口下降明显,外贸订单大量跑向越南、缅甸、印度等加工费更低的国家,有去无返。
多数企业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二)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开工率、用工量、平均毛利率持续走低。
九成以上企业反映,用工成本平均上涨16%。
同行同岗比较,温州制鞋企业的劳资成本高于广东地区20%左右。
各行业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平均涨幅约6.6%,销售价格难以上扬,利薄如刀。
据2012年市经信委监测15个行业中的855家重点企业,就有10个行业出现了利润负增长。
(三)资金链吃紧,回款压力不断增大。
调研中,超过85%的企业不同程度地面临应收账期延长,应付账期收紧的状况,下游客户过去正常的回款周期在2-3个月,现在已经延长到6-7个月。
甚至有部分小微企业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已经超过企业注册资金,严重影响企业生产和再生产。
(四)知名企业外迁,资本外流。
随着工业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增加、资本回报递减,加上要素资源供给不足、政策和服务供给不足、投资创业环境退化,许多温州的规模企业、技术优势型企业、明星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或经营总部外迁。
理性观察当前温州宏观经济

理性观察当前温州宏观经济陈继瑜最近温州经济出现了一些波动,跳楼的、逃债的、企业破产的、民工讨要工资的情况时不时出现。
关于温州宏观经济出现如此凌乱的局面,温州存在多种不同的经济解读。
在温州当地最著名的703804网站上,对于当前的经济困局,有网友认为是温州模式出现危机,也有网友认为是“都是银行惹的祸”,也有人认为是“温州经济私有化的恶果”,还有人归咎于“高利贷”。
相对而言,企业界比较乐观的看法是随着“信泰集团”老板的回国,大致上宏观经济会出现稳定,温州经济慢慢地重新回归正常轨道;经济界相对悲观的看法是:今年十一月下旬到十二月之间,由于企业现金流出现持续的恶化,财务报表、资产质量欠佳的生产型中小企业会有更大倒闭概率。
整体上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多空双方的意见分歧都比较大,众说纷纭。
如何在温州的经济现象中,用宏观经济的理性视角予以阐释众多的经济困惑,作为一个温州人,笔者利用周边的经济事实管中窥豹,针对当前温州经济若干现状作如下阐述。
一、管窥温州宏观经济现实就温州经济历史发展而言,我们注意到最近几年温州的实体经济的竞争颓势渐渐显露,单一的依赖资本、劳动、资源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出现了“成长的烦恼”,经济转型的步伐由于缺少有效的“知识经济”提升、飞跃的促进作用,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导致目前温州宏观经济处于一种“转型缓慢、传统产业萎缩、需求不足、投资后继乏力”的尴尬境地。
其中温州工人工资价格上涨、原材料涨价、民间资本利息高涨的事实,对于温州的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在此次2011年下半年的经济风波中得到了体现。
近年来温州传统实体经济的不断衰落,逼迫温州资本不断转移到“房地产、高利贷、矿产开采”等高风险行业。
2008年很多温州企业家的家庭遇到了一个普遍尴尬现象,辛辛苦苦从事实体企业经营的丈夫,一年的企业年终资产收益率ROA远远低于拿着私房钱从事炒房的妻子盈利的投资收益率ROI,这又在资本“趋利性”属性的刺激下,让更多的民间资本、企业流动资本转移到“非实体经济”领域。
对温州金融风暴分析与对策

对温州金融风暴分析与对策对温州金融风暴分析与对策老板跑路跟“温州模式”本身没有任何关系!国家经济政策是主因,温州人性格风气是次因(本人以下分析可能略显浅薄,限于温大民办专科毕业的水平,经济学水平有限,敬请谅解。
)跑路风波从温州集中爆发,到蔓延到全国各地开始陆续出现老板跑路、企业倒闭的新闻。
还没从2008年的经济危机完全恢复过来,又一轮经济危机让人惊恐。
国家做出快速反应,温总理亲自来温调研,各大媒体轮番轰炸式分析。
本人潜伏很久,今天把几点一说为快。
由于长期炒房让温州人在外名声不好,墙倒众人推,开始支持声音少,冷嘲热讽话多。
很多工薪市民阶层认为是某些温州老板长期不务实经营所致,不用救市。
温州老板们的确一定程度上推高全国房价的房价(高房价本质是政策,温州人只是抓住机会而已),但是资本本身就是追逐利润,问题是出在国家政策。
更有甚者所谓财经记者、资深媒体瞎扯到所谓“温州模式”失败云云,真是让人鄙视这些人的学问扎实性做总结,用三个地区来命名三种模式。
进入90年代中后期,事实证明“苏南模式”是行不通,集体经济的产权不清,导致种种弊端,苏南企业不得不进行二次产权体制改革,集体经济改制成私有经济,书记变成董事长,但“苏南模式”失败不代表苏南企业失败,苏南的企业却不断做大做强,沙钢集团变身民营企业,产值高达1500亿。
苏州GDP远高于温州数倍,可以说2000年后,苏南模式已死,国内经济模式只有温州模式。
无论苏南还是苏北,无论上海还是浙江、广东,还是全国。
方向已经明确,集体经济走不通,都在大力发展民营个体经济。
可以说,现在温州模式已经没了,也可以说全国都是温州模式。
注:GDP数据:苏州市 9168.00亿元,温州市 2925.57亿元2:如果是“温州模式”出问题,那全世界经济模式都出问题。
各位记者、会长,如此解释“温州模式”,你还认为所谓这次金融危机是“温州模式”出问题吗?如果“温州模式”出问题,那全国经济模式都有问题,全世界的经济模式都出问题,因为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私有经济作为发展主体。
关于温州与宁波的金融危机

温州与宁波的金融“地震”摘要:随着宏观经济政策不断收紧,一场由民间高利贷引起的严重的金融风暴在2011年秋袭击了温州,波及面之广,态势之严峻,而另一民营经济的重心城市——宁波的经济金融秩序相对稳定。
于是,温州市政府和宁波市政府都纷纷出台相观激励政策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扶持中小民营企业,维护本市的经济持续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
关键词:金融危机温州民营企业民间高利贷宁波中小企业民营经济融资困境应对措施正文:2011年,金融危机再次席卷了中国的经济,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浙江民营经济的重心城市——温州和宁波市,也在本次金融“地震”的泥潭里打滚。
如今,民众们可以知晓温州的民营企业已经受到严重地打击而宁波的民营企业经济相对稳定。
那为什么本次的金融危机对这两个相邻市造成的影响有如此大的差别呢?一、造成温州和宁波的金融危机的原因1、1融资问题温州的金融危机主要原因是由于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造成企业资金链断链,向民间借高利贷,企业无法偿还贷款导致了中小民营企业的倒闭。
近年,温州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以至于发展需求不足。
中小企业不仅在商业银行的贷款比较难,而且民间的融资风险高成本高,还有一些农村信用社、乡镇银行的还在发展中,体制不完善。
所周知,温州企业是自发形成的由民营企业组成的自由市场经济体系。
在曾经的企业创立阶段,由于正规金融融资困难造成的信用约束显著,温州企业家则通过民间借贷起家,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短缺的压力。
因此在2011年,温州企业也是调动了民间的金融机构,打算缓解资金的短缺。
可是民间的金融是十分动荡的,不完善的,而且利率很高,温州老板承受不起而“跑路”了,出现了“三逃”现象:中小民营企业的倒闭和逃跑、担保公司逃跑、银行逃跑。
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隐现了,不仅造成金融“地震”,而且造成了信任危机。
也由于部分企业不务正业,转实为虚,将企业融资用于放贷,炒房等,但是从更深的层次上看,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这么多因素的积累结合促成了温州金融风暴的内驱力。
温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因 素是 : 1 资 源 地 5 4万 亩的速度计 算 ,不到 1 () . O年 不健全 , 城市生 活成本 过高 , “ 人难 使 短缺 。温州 自古以 温州的建设 用地就会用 完。土地 资源 引 , 留人难 ” 现状仍然 没有 改观。高 素 来 人 多地 少 , 源 短缺导致 温州地 价上 涨 , 资成 本增 质人才 的缺乏使得 温州经济 发展动力 资 投 经济结 构优化 、 业层 次提 升 、 产 贫 乏 , 均 资源 占 高 , 人 一方 面影响本地 产业和企业 规模 不 足 , 有 量 低 ; 着温 州 的发展 l 随 另一方 面影响外地 和国外大 科 技进步等严重受 阻 工 业 化 和 城 市 化 型企 业到温州投 资的积极 性 , 严重 影
大 多集 中在 劳动 密集 型 的传 统 制造 已丧 失使用 功能 , 市区 内河各监测 站 也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 发 业, 资本含 量 和技 术水 平低 , 品的 位都为 V类水。20 年 , 产 04 工业废水 排 展观的要求 。 附加值 和加 工度 低 () 5 思想 观念狭 放 量 10 .8亿 吨 ; 工 业 固 体 废 物
州 经 济 因盲 目追 驱使下 , 只注重企业本身的利益追求 优势 ,在全 国行业地位 中处于价值链
开 发 , 成 资源 浪 5 造 4个市控 及市 控 以上 监测 站位 的监 要 素都具有 流动性 和开放 性 不相符 。
甚 至导致 温州经 济发展 动力 不足 , 产 费 、 境污染 、 环 生态恶 化 。 () 力资 测结 果 符合 地表 水环 境 质量 标 准 V 3人 源缺乏 。温州是个 “ 才弱市 ” 人力 人 ,占 位总 业 优化升级 困难 , 0 站 经济增 长缓慢 , 技术
【温州经济增长趋缓,患上英国病】

【温州经济增长趋缓,患上英国病】一、前言:温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奇迹,一个被海内外媒体不断追逐的经济明星城市,曾让多少人为之喝彩、为之兴奋、为之鼓吹。
但是从2003年开始,弥漫于温州上空的被誉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重要模式之一的温州模式的大红大紫的气氛开始慢慢消退时,温州又再度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这次社会关注的却不是有关温州利好的消息,不是以往有关温州飞速发展的奇迹,也不是种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温州人神奇的创业故事,而是温州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下滑,投资增长的乏力。
从重化工业、高新科技产业的缺失,大量企业和资本的外流,温州本地经济发展速度在浙江省内的位次不断下滑等等现象出发,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温州模式在喝彩过后,渐渐显露出了自身的缺憾和不足之处。
这些专家学者的质疑,使得温州模式似乎进入了否定之否定的阶段,有关温州模式的讨论再次充满了各种争议,一些曾经为温州模式鼓掌,并极力为之辩护的人士哀叹,继苏南模式衰弱后,温州模式也将很快寿终正寝。
从历史上看,每当人类遇到一些反常、奇怪的事情时,总是为了寻找出事情发生的原因而绞尽脑汁,试图为这个反常事情得出一个明确的解释,温州经济在21世纪处的戏剧性的增长率下滑,也让很多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和争论种二、温州困境:在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GDP排名中,杭甬温长期占据前三甲的位置,经济优势地位难以撼动。
但是2002年的统计结果出来后,温州的GDP出人意料地滑落到浙江省第七位。
进入2003年更是每况愈下,上半年名列全省倒数第二,7、8月份则连续两月倒数第一,工业产值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等四项经济指标上半年也排倒数第一。
消息传出,媒体舆论和一些专家学者惊觉奇怪,华南与华东一些媒体开始连续报道,慨叹并反思温州的衰落,其风潮绵延至今,甚至有经济学家认为温州模式不出几年内将消失---温州怎么了?李总是温州市苍南县金乡镇某塑料加工厂的老板,他抱怨说:我们的产品销路很好,我想再开一个分厂,可地皮简直贵到了天上,光这一部分投入就要200多万元!上次我到外省的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那边的地便宜,在税收上还有优惠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O I :1 0 . 1 3 6 6 9 / j. c n k i . 3 3 - 1 2 7 6 / z . 2 0 1 4 . 0 3 5
温 州 经济发 展存 在 的 问题及 对 策
基于温杭甬台绍金经济指标的比较
郑 文 秀 ( 温 州 职 业技 术 学 院 财会 系 ,浙 江 温 州 3 2 5 0 3 5 )
ba c k wa r d a n d i t i s s t i l l i n d ul g e d i n t he p r i v a t e l e n d i ng . At t he c r i t i c a l s t a ge o f u p gr a d i ng ,W h e nz ho u s ho u l d t a k e me a s ur e s i n k e e pi n g t he mu t u a l c h a i n , i mp r o v i n g t h e s o t f e n v i r o n me n t a n d p r o mo t i n g s e r v i c e i n d us t r y wi t h t h e h e l p
r ol e i s r e c e d i n g” . To c o mpa r e wi t h Ha ng z ho u , Ni n g b o, T a i z h o u, S ha o xi n g a n d J i n hu a i n t h e g r os s i n di c a t o r , q u a l i t y i nv e s t me n t , e xp o r t a nd c o ns u m pt i o n i nd i c a t o r s , f o l l owi n g pr o b l e ms a r e f o un d t he c o s t of bus i n e s s i s hi g h;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z on e o f i nv e s t me nt i s n o t t a k e n i n t o s h a pe ; t he s pa c e o f t he c e n t r a l a r e a i s s ma l l ; t he l og i s t i c s y s t e m i s
ZHE NG Wl e n x i u
r Fi n a n c i a l a n d Ac c o u n t i n g De p a r t me n t , We n z h o u V o c a i t o n a l &T e c h n i c a l Co l l e g e , We n z h o  ̄3 2 5 0 3 5 , C h i a) n
of o t h e r c i t i e s .
Ke y wor ds : We n z h o u ; Ec o n o mi c i n d i c a t o r s ; E c o n o mi c d e v e l o p me n t
Abs t r a c t : We n z h o u e c o n o mi c d e v e l o p me n t f a c e s t h e t r e n d t h a t “ l a t e c o me r s a r e a p p r o a c h i n g a n d t h e p a c e s e t t e r
第1 4卷 第 2 期
2 0 1 4 年 6 月
温 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We n z h o u Vo c a t i o na l& T e c h n i c a l Co l l e g e
、 , 0 1 . 1 4 NO . 2 J u n . 2 0 1 4
Pr o b l e ms a nd C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0 n We n z h o u Ec o n o mi c De v e l o p me n t
—பைடு நூலகம்
A Co mp a r i s o n Ba s e d o n We n z h o u , Ha n g z h o u , Ni n g b o , T a i z h o u , S h a o x i n g a n d J i n h u a
[ 摘 要] 温州经济发展面临着 “ 追兵渐近、标兵渐远”的态势。通过温杭 甬台绍金在总量指标、质量指标、
投 资指 标、 出口指 标和消 费指标五 大经济指标的比较分析 发现 ,温州经济发展 存在高商务成本 、投资生 态圈未戍 形、 中心城市扩容 窄、物流平 台拓展 落后 、深 陷民间借 贷和联保 等问题 。在 当前重大转型升级期 ,温州应 采取打 好互保链这张牌 ,改善 软环境 ,借城市经济 “ 外推 ”服 务业等切实有效 的措施 ,用以助推 温州经济进一 步发展 。 【 关键 词 】 温州 ;经济指标 ;经济 发展 【 中图分类 号 ]F 1 2 7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 6 7 1 — 4 3 2 6 ( 2 0 1 4) 0 2 — 0 0 4 2 —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