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与配合-全解
公差配合与形位公差

3、 形位公差的选择
3、考虑零件的结构特点 刚性较差的零件,工艺性差, 刚性较差的零件,工艺性差,加工时易产生较大的形位误 应根据实际情况选较大的形位公差值。 差,应根据实际情况选较大的形位公差值。 4、形状公差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 值约占形状公差值的20 20%~ 一般情况下,表面粗糙度的Ra值约占形状公差值的20%~ 25%。 25%。 凡有关标准已对形位公差作出规定的, 5、凡有关标准已对形位公差作出规定的,如与滚动轴承 相配的轴和壳体孔的圆柱度公差、 相配的轴和壳体孔的圆柱度公差、机床导轨的直线度公差 齿轮箱体孔的轴线的平行度公差等, 、齿轮箱体孔的轴线的平行度公差等,都应按相应的标准 确定。 确定。
2、
形位公差的选择
4、 考虑检测的方便性 、 确定公差项目必须与检测条件相结合,考虑现有条 确定公差项目必须与检测条件相结合, 件检测的可能性与经济性。 件检测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当同样满足零件的使用要求 应选用检测简便的项目。 时,应选用检测简便的项目。 10.3.2公差原则的选择 10.3.2公差原则的选择 选用独立原则还是选用相关原则,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 选用独立原则还是选用相关原则,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 被测要素的功能要求; 1、被测要素的功能要求; 各公差原则的应用场合; 2、各公差原则的应用场合; 经济性。 3、经济性。
(三)、基本偏差 靠近零线的那个尺 寸偏差。 φ50H8
基本偏差共有28个, 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 大写为孔,小写为轴。
φ50f7
(四)、配合制度 1、基孔制 2、基轴制 (五)、标注与查表
二、形位公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是指零件的实际形状和实际位置对理想 形状和理想位置的允许变动量。
形位公差的标注
第十三章 表面粗糙度
第六章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全解

(3) 当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摆动时,该套圈与轴颈或外壳孔的配合的松紧程度,一般与套圈相对于负 荷方向旋转时选用的配合相同,或稍松一些。
2. 径向负荷的大小 轴承与轴颈或外壳孔配合的选择,应依据所承受载荷的性质(轻、正常、重负荷)依次越来越紧。
4.单一平面平均外径偏差:单一平面平均外径与公称直径(用D表示)的差,用ΔDmp表示。
+
0
-
5 0 6(6x)
4
2
D
+
0
0 6(6x)
5
4
2
-
d
图6-2 滚动轴承单一平面平均内dmp、外径Dmp的公差带
表6-2部分向心轴承Δd mp和ΔD mp的极限值
公差等级 基本尺寸/mm
大于
到
0
上下 偏偏 差差
5.其他因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结
(1)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由高到低分为2、4、5、6(6x)、0 ,其中0级精度最低,称为普通及,应 用最广。
(2)滚动轴承与轴颈和壳体孔配合的配合尺寸公差带的特点 滚动轴承单一平面平均内、外径( dmp、Dmp)是滚动轴承内、外圈分别与轴颈和壳体孔配合
的配合尺寸,它们的公差带均在零线下方,且上偏差均为零(见图6-2)。 (3)与滚动轴承相配合的轴颈和壳体孔的公差带是从《极限与配合》标准中选出的,见图6-3、图6-4。
第六章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全解
1
第一节 滚动轴承的互换性和公差等级
D d D d D d H
一、 滚动轴承的互换性
公差与配合讲义

轴公差带
最大间隙 最大过盈 最大间隙 最大过盈
孔公差带
孔公差带 轴公差带
轴公差带
图7 过渡配合
最大间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孔公差带
(3)过盈配合
孔与轴装配时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 合)。如图所示,孔德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轴公差带 最小过盈等于零 轴公差带
最大过盈
最大过盈
孔公差带
最小过盈
孔公差带
图7 过盈配合
偏差是指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偏差为代数差,可以为正值、负值或零,在进行计算 时,必须带有正、负号 (一)极限偏差:是指极限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 得的代数差。 极限尺寸又分为上偏差和下偏差 上偏差= 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代号: 孔为ES 轴为es 下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代号: 孔为EI 轴为ei 0.007 偏差可 例: 30 0.020 正可负 上偏差 = 29.993-30 = -0.007 下偏差 = 29.980-30 = -0.020 (二)实际偏差:是指实际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 得的代数差,零件尺寸的实际偏差在上、下偏差之间 均为合格
间隙 过盈
图5 间隙与过盈
(1)间隙配合 孔与轴装配时,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为零) 的配合。如下图所示,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孔公差带 孔公差带
最大间隙
最大间隙
最小间隙
轴公差带 最小间隙等于零 轴公差带
图6
间隙配合
(2)过渡配合
孔与轴装配时,可能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如下 图所示,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互相交叠。
轴承外圈公差带的基本偏差与一般基轴制配合的 基准轴的公差带的基本偏差相同。如图:
配合公差讲解全解

17)过渡配合:规定之极限尺寸于装配时可能产生余隙配合 或干涉配合,乃孔与轴公差域相重性,即孔之 尺寸可能大于轴之尺寸或小于轴之尺寸,前 者裕度为正,后者裕度为负。
单位:mm
(一) 平行度公差
2)线对面平行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 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 0.01且平行于基准表面B(基准平面) 面之间的区域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工程图教材
15
三.位置公差 (4)
符 号 公差带定义 标注和解释
单位:mm
(一) 平行度公差
1)线对线平行度公差
如在公差值前加注Φ, 公差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 带是直径为公差值 t 且平行 0.03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内 于基准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工程图教材
16
三.位置公差 (5)
符 号 公差带定义 标注和解释
3).以直线为基准对平面要素控制的平行度,
4).以直线为基准对直线的平行度.
工程图教材
14
三.位置公差 (3)
符 号 公差带定义 标注和解释
单位:mm
(一) 平行度公差
1)线对线平行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 平行于基准线,位于给定方 0.1且在给定方向上平行于基准线 向上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 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域
工程图教材 4
一.形状和位置公差朮语及其定义(4)
13)间隙: 当孔大于其配合轴时,孔与轴之差为正值。 a. 最大间隙:孔之最大尺寸与轴之最小尺寸之差。 b. 最小间隙:孔之最小尺寸与轴之最大尺寸之差。 14)干涉:当轴大于其配合孔时,孔与轴之差为负值。 a.最大干涉:孔之最小尺寸与轴之最大尺寸之差; b.最小干涉:孔之最大尺寸与轴之最小尺寸之差。
24常用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全解

2.选择基轴制的情况
(1)直接使用有一定公差等级(IT8~
IT11)而不再进行机械加工的冷拔钢材(这种 钢材是按基准轴的公差带制造)制作轴。若需 要各种不同的配合时,可选择不同的孔公差带 位置来实现。这种情况主要应用在农业机械和 纺织机械中。
(2)加工尺寸小于1mm的精密轴比同级 孔要困难,因此在仪器制造、钟表生产、无线 电工程中,常使用经过光轧成形的钢丝直接做 轴,这时采用基轴制较经济。
→Tf = |Xmax- Xmin| = |Ymin- Ymax|= | Xmax - Ymax|
= Th+Ts →表 2-4 标准公差数值 →孔和轴的公差等级
为了孔、轴工艺等价。 轴的公差等级比孔的公差等级高一级。
孔6 7 轴5 6
8 下面举例说明。 7
例1 已知 D(d)=φ95,要求Xmax≤ +55μm,Xmin ≥ +10μm,确定孔、轴公差等级。
解: Tf= |Xmax- Xmin | = 45μm ≥ ITn+ IT(n-1)
根据Tf = 45μm ≥ Th+Ts和D(d)=φ95查表2-4 得: IT5=15μm, IT6=22μm IT7=35μm。
2-4
如果孔、轴都选6级,则Tf=44 < 45 (μm),虽然符合上述公式要求,但不符 合此时孔必须比轴低一级的标准要求(考虑
表2-6
(5)各种加工方法能够达到的公差等级
表2-7
3. 选用方法: 计算法 类比法 计算查表法
(1)类比法 根据具体情况,参照已被实践证明合理
的实例来选用。
利用类比法,应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 参考有关的资料。
例如 表2-6标准公差等级的应用范围,
表2-21 各种加工方法可能达到的标准公差等级。
公差与配合详解

ES dmin
dmax
TTd ddemsaxedi minei demsin dmax
Td es ei ei es
轴的公差:
.
3).零线与公差带
在公差与配合图解(简称公 差带图)中,确定偏差的一 条基准直线,称为零线。
通常用零线来表示基本尺寸。
公差带:在公差带图中,由
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
.
互换性包括几何参数、物理化学性能等 因素。
我们主要介绍零件的几何参数的互换性, 包括零件的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的互 换性。
.
2 互换性的作用
1) 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 2) 产品设计标准化,缩短设计周期 3) 维修时易更换配件,减少修理时
间和费用,保证设备原有的性能。
.
3 误差和公差
.
3)过渡配合
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此时, 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
.
4)配合公差
配合公差:间隙或过盈允许的变动量, 用Tf表示。
Tf Xmax Xmin Xmin Xmax Tf Ymax Ymin Ymin Ymax Tf Xmax Ymax Ymax Xmax Tf TD Td
配合分类: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
.
1)间隙配合
具有间隙(包括 最小间隙等于零) 的配合。它的特 点是孔的公差带 在轴的公差带之 上。
Xmax=Dmax-dmin
Xmin=Dmin-dmax
.
2)过盈配合
具有过盈(包括 最小过盈等于零) 的配合。其特点 为孔的公差带在 轴的公差带之下
Ymax=Dmin-dmax Ymin=Dmax-dmin
孔的下偏差 EI=Dmin-D=25-25=0 轴的上偏差 es=dmax-d=24.980-25=-0.02mm
公差与配合详细图解

返回文挡 B
28
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P82)
返回文挡 B
29
平行度(以面为基准、面/面)(P80)
返回文挡
B
30
平行度(以面为基准、线/面)(P80)
返回文挡
B
31
平行度(以轴线为基准、面/线)(P87)
返回文挡
B
32
平行度(以轴线为基准、线/线1)(P81)
B
返回文挡 33
平行度(以轴线为基准、线/线2)(P88)
返回文挡
B
40
倾斜度(线/基准平面)(P83)
返回文挡
B
41
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同轴度(P88)
返回文挡B
42
点的同心度
返回文挡
B
43
对称度(面/基准平面)(P91)
返回文挡
B
44
对称度(面/基准中心平面)
返回文挡
B
45
对称度(面/基准公共中心平面)
返回文挡
B
46
线的位置度1(P83)
B
基本尺寸与极限尺寸
返回文挡
B
1
公差与配合示意图(P10)
返回文挡
B
2
公差带图(P9)
返回文挡
B
3
间隙配合(P10)
最大间隙: Xmax=Dmax-dmin=ES-ei 最小间隙: Xmin=Dmin-dmax=EI-es 平均间隙: Xav=1/2( Xmax+Xmin)
B
返回文挡
4
过盈配合(P10)
公差等级 IT01 IT0 IT1
公式 0.3+0.008D 0.5+0.012D 0.8+0.020D
尺寸公差和配合公差计算

尺寸公差和配合公差计算公差等级分为IT01、IT0、IT1 – IT18,精度等级依次降低,公差值越来越大。
1.尺寸公差1)孔公差T D = |D max- D min| = |ES-EI|2)轴公差T d = |d max- d min| = |es-ei|2.配合公差1)间隙量X max = D max- d min = ES- eiX min = D min- d max = EI- es2)过盈量Y max = D min- d max = EI- esY min = D max- d min = ES- ei3)过渡量X max = D max- d min = ES- eiY max = D min- d max = EI- es4)配合公差间隙配合T f = |X max- X min|= T D+T d过盈配合T f = |Y max- Y min|= T D+T d过渡配合T f = |Y max- X max|= T D+T d3.计算举例1)以下尺寸Ф10-0.0220、Ф250-0.044-0.015、Ф70+0.075+0.105中精度等级最高的?精度等级最低的?解:查标准GB/T1800.3,得精度等级最高的Ф250-0.044-0.015(IT6),精度等级最低的Ф10-0.0220(IT8)。
2)配合件,孔Ф200+0.013,最大间隙量X max=0.011,配合公差T f=0.022。
问:轴上偏差?轴下偏差?解:∵T D = 0.013,T f = T D+T d∴Td = T f-T D = 0.022-0.013 = 0.009∵X max = ES- ei∴轴下偏差ei = ES-X max =+ 0.013-0.011 = +0.002,轴上偏差es = ei+T d = +0.002+0.009 = +0.0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第三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的组鼠标双击自动滚屏成一、标准公差系列1、公差值公差值的大小与公差等级及基本尺寸有关。
公差等级 ------ 是指确定尺寸精度的等级。
由于零件和零件上不同部位的尺寸对精确程度的要求往往不相同,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国家标准设置了 20 个公差等级。
IT01 . IT0 . IT1. IT2 .IT3 . ………………… IT18高← 公差等级→ 低小← 公差数值→ 大难← 加工程度→ 易IT6: 标准公差6级或6级标准公差∵D↑ △D↑ ∴D↑ T↑故:标准公差与公差等级和基本尺寸有关。
2、公差值的计算公差单位和公差等级系数( I i)i——计算标准公差的基本单位。
(1): i=0.45 +0.001D(d)用于常用尺寸段内,IT5-IT18(2): I=0.004D+2.1公差等级系数 a——反映加工难易(1):在常用尺寸段内:(≤500mm) IT=ai 用于IT5-IT18 IT5 :a=7 沿用GB59IT6-IT18 ,用R5系列(见表2-2)对于最高的三级: IT01-IT1,则用 IT=A+BD(测量误差) 其中B按q5增长。
考虑公差等级的一致性,都按一定规律来变化。
IT2.IT3,IT4按几何级数分布。
(详见P14 表2-3)(2): 在大尺寸段:IT=Ai 考虑方式同上。
3、尺寸分段如按公式计算标准公差值,则每一个基本尺寸 D(d)就有一个相对应的公差值。
常用: 13个大尺寸: 8个(介于其中有2-3个)见表2-2对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基孔制和基轴制基孔制 -------- 基孔制中的孔称为基准孔,用 H 表示,基准孔以下偏差为基本偏差,且数值为零。
其公差带位置在零线上侧。
a------h 间隙 es=Xminj------n 过渡p------zc 过盈基轴制 ------ 基轴制中的轴称为基准轴,用 h 表示,基准轴的上偏差为基本偏差且等于零,公差带位置在零线下侧。
A---H 间隙 EI= XminJ----N 过渡P---ZC 过盈二.基本偏差系列基本偏差是国家表列的,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两大系列:标准公差(大小)和基本偏差(位置)(1) 代号:共28个。
基本偏差的代号用拉丁字母顺序表示,在26个字母中,除去I,o,l,q,w等5个防止混淆不用外,采用21个,在加上用两个字母表示的7个,共28个代号。
大写的为孔,小写的为轴。
孔和轴个有28个基本偏差。
(2) 它决定了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3) 特点:①轴:a-h :es 绝对值渐小;j-zc :ei 绝对值渐大。
②孔 : A-H :EI 绝对值渐小;J-ZC :ES 绝对值渐大。
③另一偏差取决于标准公差的大小。
基本偏差数值:(1) 轴的基本偏差——以基孔制为基础,由经验得出一系列公式。
a-h:用于X配合, es= Xmin ; j-n 用于过渡配合; p------zc 常用于 y 配合,基数值是按 Ymin来确定。
(2) 孔的基本偏差。
(基轴制为前提)换同名字母,应得保证在两种基制中配合性质完全相同。
1) A-H 用于间隙配合:H : Xmin =EI-es=-es (H: EI=0)h: X'min =EI-es=EI (h: es=0)要保证配合性质相同就必须使 Xmin =X'min∴ EI=-es 从而: A-H 为 a-h 基本偏差的相反数且与公差等级无关。
2) J-ZC 用于过渡或过盈: H : Ymin =EI-es=0-(ei +Td )=-(ei + Td)h: Y'min =EI-es=Es-TD-0=Es- TD∴ ES=-ei+( TD - Td) 从而它不仅于轴的同名符号有关,还与公差等级有关。
故:新国标规定:①通用规则: A-H EI=-es ( 同或异级相配 ) ; J-ZC ES=-ei ( 同级相配 )例:确定φ 25F7, φ 40M9 孔的基本偏差?解:φ 25F7 ∵ EI=-es es=-20 μ m∴ EI=-(-es)= 20 μ mφ 40M9 ∵ ES=-ei ei=+9 μ m∴ ES=-9 μ m再查: P20 F7 M9②特殊规则:(用于过渡或过盈且为异级)在较高精度等级时,采用工艺等价。
即:孔比轴低一级相互配合。
K 、 M 、 N ≤ 8 级 P-ZC ≤ 7 级∵ ES=-ei+( TD - Td )∴ ES=-ei+ ΔΔ =( TD - Td )4 .另一偏差的确定轴: ei=es-IT (a-h) ; es=ei+IT (j-zc)孔: ES=EI+IT (A-H) ; EI=ES-IT (J-ZC)例 1 :φ 60H7/f6 →φ 60F7/h6解:φ 60H7 : EI=0 ES=EI+IT=+0.030∵ IT7=-30 μ mφ 60f6 : es=-30 μ m ei=es-IT=-49 μ m∵ IT6=19 μ mφ 60h6 : es=0 ei=-IT=-0.019φ 60F7: EI=-es=+30 μ m ES=30+30=60 μ m故:φ 60 →→φ 60例 2 :φ 60H9/r9 →→φ 60R9/h9解:φ 60 →→φ 60例 3: φ 60H7/p6 →→φ 60P7/h6φ 60H7 : EI=0 ES=EI+IT=+0.030∵ IT7=-30 μ mφ 60p6 : es=-32 μ m ei=es-IT=-51 μ m∵ IT6=19 μ mφ 60h6 : es=0 ei=-IT=-0.019φ 60P7: a. ∵ IT6=19 μ m IT7=-30 μ mb. Δ = TD- Td=IT7-IT6=30-19=11 μ m ES=-ei+ Δ =-32+11=-21 μ mEI=ES-IT7=-21-30=-51 μ m故:φ 60P7 ( ) 再查表: P21 表 2-7例 4 :查φ 25S7 的极限偏差?解:φ 25S7: ES=-35+8=-27 μ m EI=027-21=-49 μ m 故:φ 25S7三、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1.公差带代号与配合代号。
1) 公差带代号:φ 50H8 φ 60Js6 8cd7 φ 50 或φ50H8( )2) 配合代号:用孔、轴公差带的组合表示,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为轴的公差带代号。
如:φ 50 或φ 50H8/f7 。
2.零件图中尺寸公差带的三种标注形式所示标注方法应用最广泛。
四、常用和优先的公差带与配合GB/T1801-1999 对孔、轴规定了一般、常用和优先公差带。
孔的一般公差带 105 种,常用公差带 44 种,优先公差带 13 种轴的一般公差带 116 种,常用公差带 59 种,优先公差带 13 种先用公差带时应按优先、常用、一般公差带的顺序选取。
(详见 P24 ,P25 图 2-14 ,图 2-15 及表 2-7 )五、一般公差——线形尺寸的未注公差1. 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的概念——主要用于较低精度的非配合尺寸2.一般公差的作用: P273. 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标准: P27第十五章第四节公差与配合的选用鼠标双击自动滚屏一、基准制的选择1.一般情况下采用基孔制,特殊情况下采用基轴制。
2.与标准件相配合时,基准制的选择通常依标准件而定。
3. 为了满足配合的特殊需要,允许采用任一孔,轴公差带组成的配合。
例如:Ф 60D10/js6二、公差等级的选择原则:1 .当公差等级≤ IT8 时,推荐孔比轴低一级的配合,但对> IT8 级的配合,则应采用同级配合。
2 .选择时,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要考虑工艺的可能性与经济性。
即: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扩大公差值。
三、配合的选择1.选择顺序:优先→ 常用→ 一般→ 任意组合。
2.代号的确定:(1) 间隙配合, | 轴基本偏差 |=Xmin. 故可按 Xmin 来确定基本偏差的代号。
(2) 对于 Y 配合,在确定了基准件的等级后,即可按Ymin 来配合件的基本偏差代号,并依据 T f 要求确定孔轴的公差等级。
3.选择方法:(1) 计算法,理论上。
(2) 实验法,重要的配合。
(3) 类比法,经验。
例:有一孔轴配合,Φ 40配合间隙有0.025——0.066,试确定基孔制孔轴的公差等级和配合种类。
解: Tf =0.066-0.025=0.041又因为 T f =T h +T S =0.041试选 IT6=0.016 IT7=0.025选基准制 H7再确定: X min =EI-eses=EI-X min =0-0.025=-0.025再查轴的基本偏差表知 f为-0.025 轴为Φ40f6ei=-0.025-0.016=-0.041校对: X max =0.025+0.041=0.066Xmin =0-(0.025)=+0.025结果:Φ 40H7/f6 不是最佳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