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原文、赏析

合集下载

晁补之《水龙吟》翻译赏析

晁补之《水龙吟》翻译赏析

晁补之《水龙吟》翻译赏析导读: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译文] 就算是春天能够长久不会衰老,人的忧愁也会让春天变老,忧愁只有人间才有。

[出自] 北宋晁补之《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注释:葩(pā):清幽的花朵。

孤:辜负。

芳醪(láo):芳醇的美酒。

自是:本是,原严明。

风味:风度,风采。

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有本作:“最多情犹有,尊前青眼,相逢依旧。

”译文1:试问春光,你为何这样行色匆匆,带着风伴着雨奔驰急骤。

绿萼纤细香花清幽,小园里栏槛低矮,刚刚壅土培苗,花枝尚未挺秀。

那姹紫嫣红的花朵,一经风雨,便已吹扫净尽,不如垂柳春绿长久。

算起来春光常在永不衰老,然而人却为春色消逝而愁春光衰老,这份愁只是,善感愁怀的人间才有。

世间失意的春恨十常八九,每见风雨摧花,我怎忍轻易舍弃,那芳醇的美酒。

哪知原来是,桃花由于结子才零落,并非为了春去才消瘦。

世上功名无成,老来风操未就,已到春归时候。

纵然是痛饮美酒,依旧像昔日那样狂歌,相逢时也难以像以往那样,豪情满怀,倜傥风流。

译文2:请问春天何苦这样匆匆,夹风带雨好似骏马驰骋。

幽幽花朵、细瓣绿萼,在小园的低槛里,还没等人把土培好,就被风吹得满地落红。

这百花占有春天的时间,还不如垂柳长久。

其实春天周而复始永不老,只是人总爱忧愁春老,这忧愁只有人间才有。

第一年中春恨占有十之八九,怎忍心辜负时光不饮美酒。

难道不知,桃花凋谢是因自己要结果,并不是因为春去而消瘦。

世上功名利禄也是如此,人到了老年之境界,就如春天到了晚暮时候。

今天纵使能举杯痛饮,像过去一样狂歌,但心情却不可能依旧。

【评点】本首词抒写惜春之情。

全词融写景、抒情、明理于一体,而以理胜。

晁补之简介_晁补之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

晁补之简介_晁补之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

晁补之简介_晁补之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

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

与张耒并称“晁张”。

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

诗学陶渊明。

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

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

着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的诗全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作者为元代文学家晁补之。

其全文如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咏素蝶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孝绰。

其全文如下: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翻译】素蝶随蜜蜂在翠绿的香草蕙间环绕,为了躲避雀而隐匿在青薇间。

和旭日一同起飞,争着飞向天空,忽然大风袭来,只好匆忙踏上回程。

经常在繁花、参差不齐的绿叶间飞荡。

希望花朵不要凋谢;愿与嘉树长久相依。

《临江仙·信州作》作者为唐代诗人、文学家晁补之。

其古诗全文如下: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

松间药臼竹间衣。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

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水龙吟·次韵林圣予惜春》作者为宋代文学家晁补之。

其古诗全文如下:问春何苦勿勿,带风伴雨如驰骤。

幽葩2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最多情犹有,尊前青眼,相逢依旧。

【翻译】试问春光,你为何这样行色匆匆,带着风伴着雨奔驰急骤。

绿萼纤细香花清幽/a/26395htm,小园里栏槛低矮,刚刚壅土培苗,花枝尚未挺秀。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最多情犹有,尊前青眼,相逢依旧的意思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最多情犹有,尊前青眼,相逢依旧的意思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最多情犹有,尊前青眼,相逢依旧的意思“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最多情犹有,尊前青眼,相逢依旧”出自宋朝诗人晁补之的作品《水龙吟·次韵林圣予惜春》,其古诗全文如下:问春何苦勿勿,带风伴雨如驰骤。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最多情犹有,尊前青眼,相逢依旧。

【注释】芳醪:芳醇的美酒。

自是:本是,原严明。

风味:风度,风采。

青眼:《世说新语·简傲》注引《晋百官名》载阮籍能为青白眼,见凡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嵇康赍酒挟琴来访,籍大悦,乃对以青眼。

后因谓对人重视,喜爱曰青眼。

又见《晋书·阮籍传》。

白居易《春雪过皇甫家》诗:“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诗谈笑自将来。

”【翻译】试问春光,你为何这样行色匆匆,带着风伴着雨奔驰急骤。

绿萼纤细香花清幽,小园里栏槛低矮,刚刚壅土培苗,花枝尚未挺秀。

那姹紫嫣红的花朵,一经风雨,便已吹扫净尽,不如垂柳春绿长久。

算起来春光常在永不衰老,然而人却为春色消逝而愁春光衰老,这份愁只是,善感愁怀的人间才有。

世间失意的春恨十常八九,每见风雨摧花,我怎忍轻易舍弃,那芳醇的美酒。

哪知原来是,桃花由于结子才零落,并非为了春去才消瘦。

世上功名无成,老来风操未就,已到春归时候。

纵然是痛饮美酒,依旧像昔日那样狂歌,相逢时也难以像以往那样,豪情满怀,倜傥风流。

【赏析】过片接过上文“春常不老”“愁只是、人间有”的命题,结合人们包括自己所谓春恨表现,自嘲自解。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经口”,化用“世间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成语,说明每当春去匆匆,风雨摧花时,必生怅恨,唯有借酒遣之。

这是自嘲。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桃花之落,是因为它要结实了,而不是春之无情,有意造成“红瘦”的局面。

古诗水龙吟·次韵林圣予惜春翻译赏析

古诗水龙吟·次韵林圣予惜春翻译赏析

古诗水龙吟·次韵林圣予惜春翻译赏析《水龙吟·次韵林圣予惜春》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晁补之。

其古诗全文如下:问春何苦勿勿,带风伴雨如驰骤。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最多情犹有,尊前青眼,相逢依旧。

【前言】《水龙吟·次韵林圣予惜春》是北宋词人晁补之的词作。

这首词将写景、抒情、明理三者自然地融为一体。

写春景中小园幽葩细萼壅培未就,经不住风吹雨打,繁红落尽,不如垂柳占春长久,流露出惜春之情,以抒发自己的愁思春恨。

同时阐明花落不是因春归去,而是因结子自瘦,这如同人老自知世态功名,不为它失败未就而颓恨不休。

感叹时光飞流,年华渐逝,纵然是好友相逢,痛饮狂歌,也难以像过去那样豪情依旧。

【注释】水龙吟:词牌名。

亦称《龙吟曲》、《小楼连苑》。

双调一百零二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五仄韵,上去通押。

幽葩:清幽的花朵。

壅培:把土或肥料培在材料根部。

孤:辜负。

芳醪:芳醇的美酒。

自是:本是,原严明。

风味:风度,风采。

青眼:《世说新语·简傲》注引《晋百官名》载阮籍能为青白眼,见凡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嵇康赍酒挟琴来访,籍大悦,乃对以青眼。

后因谓对人重视,喜爱曰青眼。

又见《晋书·阮籍传》。

白居易《春雪过皇甫家》诗:“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诗谈笑自将来。

”【翻译】试问春光,你为何OrG这样行色匆匆,带着风伴着雨奔驰急骤。

绿萼纤细香花清幽,小园里栏槛低矮,刚刚壅土培苗,花枝尚未挺秀。

那姹紫嫣红的花朵,一经风雨,便已吹扫净尽,不如垂柳春绿长久。

算起来春光常在永不衰老,然而人却为春色消逝而愁春光衰老,这份愁只是,善感愁怀的人间才有。

世间失意的春恨十常八九,每见风雨摧花,我怎忍轻易舍弃,那芳醇的美酒。

哪知原来是,桃花由于结子才零落,并非为了春去才消瘦。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陆游《书愤五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

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陆游《书愤五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早岁:早年,年轻时。

那:即“哪”。

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

“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

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

气,气概。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楼船”句:此时作者三十七岁,在镇江府任通判。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亲率水兵乘楼船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

但不久兵败符离,收复故土的愿望化为泡影。

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又名明轮船、车轮柯。

车船内部安装有以踩踏驱动的机械连接船外的明轮,依靠一组人的脚力踩踏前行。

车船在宋代盛极一时。

因这种战船高大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

瓜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

“铁马”句:孝宗乾道八年(1172),王炎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谋划恢复中原之事。

陆游人其军幕,并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赴南郑(今陕西汉中)。

其间,他曾亲临大散关前线,研究抗敌策略。

但不久王炎调回京城。

收复故土的愿望又一次落空。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

“塞上”句:意为作者徒然地自许为是“塞上长城”。

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

郁达夫作品鉴赏

郁达夫作品鉴赏

郁达夫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这首诗出名在颔联,以其浪宕自许而常为文青称道,古龙的《猎鹰镖局》里也有所引用。

名士气颇足,尤其对句,简直满身杨改之,一脸段正淳。

但其实,颔联这两句并不是以张狂见佳的。

其真正的好处实在于能以破发之力一嗓子叫出来,却欲尽未尽时能拖出一分若有若无的哭腔来作尾音来开启后文。

比晁补之水龙吟幽幽的那句“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至斯而终,要更见手腕和细节。

近体诗讲起承转合,这首诗做得很规矩。

起句明白如话,承句顺接说如何假成真,转句从个人回到世事以为佐证佯狂的背景,合句最终落到国事和忧闷上回照全章。

首联无多可说,颔联片语说罢,颈联可说之处在于近体的基本功:对仗和用典。

劫数东南天作孽,字字铿锵沉扎,尤其后三字如钉子定定敲下,带有颇激越的情绪,那么到对句若依然刻锐,就难免如两把梳齿对篦,总要失了些胶合。

郁氏的鸡鸣风雨海扬尘,便非常稳地避开了上句的锋芒。

风雨和扬尘,均是朗阔的意象,不加一字情绪,仿佛墨笔直泼,但却和上句有很好的语境承接。

承接用巧即在典。

鸡鸣风雨是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海扬尘则自是麻姑沧桑三见的典。

但这里连用二典,却皆只铺意象,不加任何人工设色(没说郑风,没提麻姑,一切和人文社会有关的字眼全部隐去,只法自然),便可不动声色地把前句的激荡尽然接过,再以典故自身的气氛来铺开后文的沧桑慨喟,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就是作手应有的基本功了。

至于尾联我倒并不看好。

说帝秦处还是戟指味带了出来,情绪余力没完全缷开。

仿佛一招使老了一些,最终收势身段不稳了。

但这却是爱国斗士应该有的失误。

也是应该被原谅的失误。

总的来说,这首诗踏踏实实。

虽力透纸背,却不见棱见角,是郭靖缺三掌后自行补全的降龙十八掌,行走江湖傍身足矣;但也因为有些太板,吞吐之力略不自如,于是终于不是乔峰的降龙十八掌。

水龙吟诗词大全

水龙吟诗词大全

水龙吟诗词大全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2、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3、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辛弃疾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

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4、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辛弃疾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

对桐阴、满庭清昼。

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5、水龙吟·春恨陈亮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

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

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

向南楼、一声归雁。

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

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

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6、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辛弃疾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

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

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

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100首顶级绝美古诗

100首顶级绝美古诗

100首顶级绝美古诗1.【问题】100首顶级绝美古诗【答案】1.先秦《诗经·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2. 先秦《诗经·国风·唐·葛生》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3. 先秦《诗经·国风·郑·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4. 先秦《诗经·国风·邶·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5. 先秦《诗经·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

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6. 西汉·汉乐府《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7. 西汉·汉乐府《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出自宋代晁补之的《水龙吟·次歆林圣予惜春》
原文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

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

与张耒并称“晁张”。

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

诗学陶渊明。

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

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

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创作背景:
译文
请问春天何苦这样匆匆,夹风带雨好似骏马驰骋。

幽幽花朵、细瓣绿萼,在小园的低槛里,还没等人把土培好,就被风吹得满地落红。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