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导学案科学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 影子的“眼睛”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 影子的“眼睛”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影子的“眼睛”一、活动目标1.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2.理解光的传播规律;3.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4.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活动准备1.实验材料:白纸、铅笔、直尺、灯(或阳光)等;2.实验环境:教室、礼堂或户外空旷的地方;3.实验时间:2个课时。

三、活动过程第一步:导入1.讲解影子的概念和与光的关系;2.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影子,并引导学生思考影子的形成原理。

第二步:实验操作1.让学生围成小组,每组准备一张白纸和一个铅笔;2.把纸张竖直放置在光源和自己之间,保持一定距离;3.让学生站在纸张和光源之间,观察自己的影子,用铅笔轻轻勾勒影子的轮廓线,并在影子上打上姓名或符号;4.让学生轮流站在影子的另一侧进行观察,并记录不同角度下的影子变化。

第三步:实验分析1.让学生用直尺测量影子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数据;2.分析影子形成的原理,并讨论不同角度、不同距离下影子的变化;3.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发现阴影与光源和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等因素有关。

第四步:实验总结1.结合实验内容,让学生讨论实验的体会和收获;2.引导学生总结影子的形成条件和规律;3.要求学生在学习之余也要时刻注意身边事物的影子,并对其形成原因加以分析。

四、活动评价1.对于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和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力进行评价;2.教师可以设置课堂测验来考查学生对光和影子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3.对于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等方面予以评价。

五、活动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光影类实验室或博物馆,加深他们对影子形成原理和物理规律的认知;2.组织摄影比赛,让学生通过镜头记录不同时间、不同场景下的影子表现。

3.组织学生开展影子艺术创作,使他们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影子形成原理及其应用。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导学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导学案(全册)

1我们知道的植物【学习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植物2.学会栽种植物并观察植物生长【学习重难点】1.能分辨植物2.了解植物特征【学习过程】一、新知学习1.塑料花是什么?()A.植物 B.动物C.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2.请问植物有生命吗?3.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植物有的部分。

()A.手 B.眼睛 C.叶4.判断下列说话是否正确。

植物不需要水分。

5.植物能在池塘里生存吗?你都在池塘里见过什么植物?二、达标检测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2.树、草、向日葵是植物吗?3.栽种植物前,你需要为它准备什么呢?4.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吗?5.说说你栽种的植物生长有什么变化。

2观察一棵植物【学习目标】1.选择一棵植物进行观察。

2.学会怎样观察植物。

【学习重难点】1.了解植物在大自然中的生长环境。

2.观察植物茎、叶。

【学习过程】一、新知学习1.植物是_________色的。

2.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植物没有根。

3.在大自然中,你在_________见过下图这种植物。

4.你可以用什么方式观察第三题图中的植物呢?5.植物的主要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达标检测1.在下面空白处画出你所观察的植物的茎。

2.在下面空白处画出你所观察的植物的叶。

3.在下面空白处画出你所观察的植物的根。

4.请用语言描述你所观察的植物。

5.在下面空白处画一株植物。

3观察叶【学习目标】1.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习重难点】1.能描述叶的形态2.能分辨不同种类植物的叶【学习过程】一、新知学习1.桃树叶像什么?()A.眉毛 B.爱心 C.扇子 D.眼睛2.杨树叶像什么?()A.银针 B.眉毛 C.手掌 D.扇子3.芭蕉叶像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松树叶子是针状的。

5.说一说你观察到的叶是什么样的。

二、达标检测1.下图中的叶子可能是哪种植物的叶子?()A.桑树叶 B.银杏叶 C.牵牛叶 D.枫树叶2.银杏叶像()A.手掌 B.爱心 C.眉毛 D.扇子3.你观察到的同一植物的叶子都是一样大的吗?4.请你说一说枫树的叶子可能有哪些颜色呢?5.请你举三个例子说说不同叶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2磁铁游戏-导学案-大象版(2017)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2磁铁游戏-导学案-大象版(2017)

磁铁游戏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完成闯关活动,发现磁铁可以直接或隔着一段距离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

2.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活动中,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活动时勤于动脑,乐于动手,感受科学游戏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
1.进行磁铁闯关游戏,使学生发现磁铁可以直接或隔着一段距离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

2.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磁铁的吸引作用。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在第一关逃离迷宫时,如何在不直接接触小青蛙的前提下,将小青蛙解救出来?
2.在第二关逃出玻璃杯的过程中,为什么能用磁铁隔着玻璃杯将小青蛙从底部救出?
3.在第三关欢庆胜利的过程中,磁铁不用接触小青蛙也能让小青蛙跳舞,说明什么?
4.为什么在小青蛙跳舞的闯关活动中,隔着2cm左右的距离磁铁就能吸引小青蛙,隔着5cm的距离时磁铁就不能吸引小青蛙了?
5.磁铁作用的距离受什么影响?
二、达标检测
1.磁铁不但可以直接接触吸引铁制品,也可以______吸引铁制品。

2.磁铁的吸引力受距离影响,距离越远,吸引力______。

3.磁铁的吸引范围受______和__________的大小影响。

4.磁铁的大小越大,吸引力______。

5.同一块磁铁,被吸引的物体越大,吸引范围______。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全册序言本文档为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全册的总结和指导。

导学案是辅助教师进行科学教学的重要工具,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和有效研究科学知识。

第一单元:观察天空导学案一:观察太阳和月亮- 研究目标:了解太阳和月亮的特点和变化。

- 研究内容:太阳的特点、太阳的变化、月亮的特点、月亮的变化。

- 研究活动:观察太阳和月亮的变化,描述它们的特点。

导学案二:观察星星和云- 研究目标:了解星星和云的特点。

- 研究内容:星星的特点、云的特点。

- 研究活动:观察星星和云的形状和颜色,描述它们的特点。

第二单元:万物由小到大导学案一:观察昆虫和植物- 研究目标:了解昆虫和植物的特点。

- 研究内容:昆虫的特点、植物的特点。

- 研究活动:观察昆虫和植物的形态和生长过程,描述它们的特点。

导学案二:观察动物和鸟类- 研究目标:了解动物和鸟类的特点。

- 研究内容:动物的特点、鸟类的特点。

- 研究活动:观察动物和鸟类的动作和性,描述它们的特点。

第三单元:水中的生物导学案一:观察鱼和水草- 研究目标:了解鱼和水草的特点。

- 研究内容:鱼的特点、水草的特点。

- 研究活动:观察鱼的游动和水草的生长,描述它们的特点。

导学案二:观察蛙和水蚤- 研究目标:了解蛙和水蚤的特点。

- 研究内容:蛙的特点、水蚤的特点。

- 研究活动:观察蛙的呼吸和水蚤的活动,描述它们的特点。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物体导学案一:观察杯子和纸张- 研究目标:了解杯子和纸张的特点。

- 研究内容:杯子的特点、纸张的特点。

- 研究活动:观察杯子的形状和用途,触摸纸张的质地,描述它们的特点。

导学案二:观察书包和钢笔- 研究目标:了解书包和钢笔的特点。

- 研究内容:书包的特点、钢笔的特点。

- 研究活动:观察书包的大小和功能,使用钢笔写字,描述它们的特点。

第五单元:世界在变化导学案一:观察四季和天气- 研究目标:了解四季和天气的变化。

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 恐龙世界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 恐龙世界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恐龙世界一、课程概述本活动为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程,主题为“恐龙世界”。

在本次活动中,学生将会通过参观博物馆、动手制作恐龙模型等多种方式来了解恐龙世界的历史和现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会:1.了解恐龙的生活方式、种类、演化过程和灭绝原因;2.掌握制作恐龙模型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3.加深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强化环保意识。

三、活动内容3.1 参观博物馆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将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并领略恐龙骨骼、化石等珍品。

在参观过程中,老师将会向学生介绍恐龙的起源、演化过程、生活模式等方面的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3.2 制作恐龙模型在参观博物馆之后,我们将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恐龙模型的活动。

老师将为学生提供一些基础材料和工具,并向学生介绍简单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能力来进行制作,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恐龙种类进行模型制作。

3.3 主题讲解在恐龙模型制作完成后,我们将开展一次小型主题讲解活动。

教师将为学生介绍更深入的恐龙知识,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通过这次主题讲解,学生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恐龙的生活方式、食性、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知识。

3.4 制作海报为了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锻炼表达能力,我们将要求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制作一份关于恐龙世界的海报。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知识进行设计和创作。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将引导学生注意海报的布局、色彩搭配等方面的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

四、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为1-2周,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天:参观博物馆,了解恐龙基础知识;•第二天:制作恐龙模型,并进行初步展示;•第三天:进行主题讲解和学生交流;•第四天:制作恐龙海报;•第五天:展示和评比。

五、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1.参观博物馆的反思报告;2.恐龙模型的制作和展示;3.主题讲解的听课笔记;4.恐龙海报的设计和制作。

全册导学案(导学案)粤教版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全册导学案(导学案)粤教版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全册导学案(导学案)粤教版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一、宣传活动目的介绍学校的校园文化和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和发展信心。

实施方法1.设计宣传海报,在学校的明显位置张贴。

2.借助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宣传文章,介绍校园文化和教学成果。

实施效果学生们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和教学成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认同感提高。

二、校园环保活动目的积极响应国家的环保号召,传递环保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实施方法1.开展废纸回收活动。

2.设计环保主题征文活动。

3.在学生寝室设置垃圾分类箱。

实施效果学生们掌握了垃圾分类方法,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科技创新活动目的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科技创新热情,提高综合素质。

实施方法1.开展科技创新主题实验,鼓励学生勇于尝试。

2.设计全员参与的科技制作活动,搭建平台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

3.举办科技创新讲座,邀请专家进行科技创新方面的指导。

实施效果学生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科技创新方法和技巧,同时提高了创新意识。

四、社会实践活动目的通过社会实践,启迪青少年爱国情感,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实施方法1.课外参观岭南文化馆。

2.设计社会实践咨询项目,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提升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

实施效果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校外实践也为学生们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五、美育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让学生们能够欣赏美的事物。

实施方法1.设计校园美术展览。

2.设计美术文化学习活动。

实施效果学生们提高了自己的审美素质,欣赏美的事物,了解更多艺术知识。

六、健康教育活动目的教育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实施方法1.举行健身操比赛。

2.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实施效果学生们掌握了一些健康生活方式,了解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七、综合实践活动总结本册导学案的实践活动,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科技、环保、美育、健康教育、社会实践等多个领域。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观察叶》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观察叶》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观察叶》教学设计学生活动21.观察各类叶的不同之处,并填写记录表。

观察对象观察方法记录表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鼻子闻…银杏叶枫树叶柳树叶桑树叶…颜色大小硬度形状厚度气味…学生活动31.观察同一种植物的叶。

观察对象观察角度观察心得大小颜色学生活动41.画一片叶子。

教师活动21.教师拿出叶片,提问:老师带了一些叶子到课堂上,你们想观察它们吗?那怎么来观察呢?2.师总结方法:看来小朋友们都是观察小能手,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1)用眼看,看一看树叶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2)用手摸,摸一摸叶子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3)用鼻子闻,闻一闻叶子的气味。

老师给大家的叶都非常安全,但是如果去室外观察可不能随意去闻啊。

(边说边演示)3.教师观察前提示:小朋友观察时我们可以轮流观察,有了发现可以小声地说给小组同学听,但不能影响了别的小组,让我们做一个安静的观察小能手。

发现越多的小朋友越能干。

听到音乐马上坐端正,做好交流准备。

4.指导学生分组观察5.交流、汇报。

教师活动31.教师出示不同大小、颜色的绿萝叶照片,提问:老师这里还有几片叶子,你觉得它们来自同一株植物吗?说说判断的理由?2.教师拿出绿萝盆,总结:其实这些叶是老师从这盆绿萝上修剪下来的。

绿萝叶会从叶芽长成嫩叶,从嫩叶长成老叶,老叶最后还会枯萎死亡。

它也和我们人类一样是有生命的。

3.教师提问:我们的绿萝叶有这样的生命过程,其他的叶也有这样的生命过程吗?4.教师出示其他几种叶的变化过程。

总结:是的,小朋友们平时也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在我们周围不易发现的细节。

5.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观察方法,观察到的特征,并填写记录表。

教师活动41.教师引导:小朋友,这么多漂亮的树叶,你能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一片叶子吗?2.教师拿出一片叶,把叶子贴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边观察边进行画。

讲画法:先画叶片、再画叶柄, 最后画叶片上的叶脉。

3.学生与老师一起画叶子;3.请小朋友们选择一片叶子,拿出活动手册翻到第3页,先写上日期,然后边观察边画。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导学案-湘科版(2017)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导学案-湘科版(2017)

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
【学习目标】
1.认识物体和人的外部特征。

2.经历多个观察、比较、描述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比较。

学习比较方法,初步形成比较能力。

3.勇于尝试新的比较方法,逐步形成仔细比较,如实描述的态度。

【学习重难点】
1.认识物体和人的外部特征。

2.经历多个观察、比较、描述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比较。

学习比较方法,初步形成比较能力。

【学习过程】
1.看一看,桌上的积木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想一想,怎么比较两根木棍的长度?
3.请你比较一下,桌上两个玩具球有哪些地方不同?哪些地方相同?4.比较一下,你和同桌有哪些相似之处?哪些不同的地方?
5.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What is a living thing?
教师寄语:
双语目标:living thing 生物
Step 1、What can you see in the classroom?
(在教室里面,你都看见了什么?)
e.g. light、flower
Step 2、Can you classify all these things?Say out your reason.
(你能给这些东西分一下类吗?说出你的理由)
e.g. people:1.teacher 2.students
()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ep 3、Do you know other living things?
(你还知道其他的生物吗?)
e.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ep 4、Look at the picture on P29,what living things can you find? (观察本书中第29页,你能找出什么生物?)
e.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ep 5、Evaluation .(评一评)
1、I kno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 know how to do with it. (我知道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这节课,我还有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这节课的评价:(自己评价涂上颜色)
文具摆放合理☆☆☆上课姿势☆☆☆讨论积极☆☆☆发言踊跃☆☆☆
听课认真☆☆☆礼貌答话☆☆☆相互帮助☆☆☆纠正错误☆☆☆
教师寄语:生物
双语目标:air 空气 water 水 food 食物
grow 长大
Step 1、We have known:what is living things?
Living things are things that are _______.
e.g. Step 2、Do you know what do living things need?
(你知道生物需要什么?)
We need ______. The plants(植物) need ______.
The animals(动物) need _______.
Step 3、Do living things need to eat?
(生物需要吃东西吗?)
We need ______. The plants need ______.
The animals need _______.
Step 4、Living things can move.(生物会移动)
The bird is _______. The kangaroo is _______ .
Step 5、Living things ________.(生物会长大)
Step 6、Evaluation .(评一评)
1、I kno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 know how to do with it. (我知道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这节课,我还有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这节课的评价:(自己评价涂上颜色)
文具摆放合理☆☆☆上课姿势☆☆☆讨论积极☆☆☆发言踊跃☆☆☆听课认真☆☆☆礼貌答话☆☆☆相互帮助☆☆☆纠正错误☆☆☆
教师寄语:
双语目标:non-living thing 生物
Step 1、We have known:
1.what is living things?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at do living things need? 生物的生长需要什么?
Living things need . Living things need . Living things need . Living things can . Living things ____________. Living things have _______. Step 2、What is non-living things?什么是非生物?
______________are things that are not alive.
(非生物就是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

)
Step 3、What do not non-living things need?非生物不需要什么?
Living things need .
Living things need .
Living things need .
Living things can .
Living things ____________.
Living things have _______.
Step 4、Classify living things and non-living things on the CD-ROM.
找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Living thing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n-living thing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这节课,我还有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这节课的评价:(自己评价涂上颜色)
文具摆放合理☆☆☆上课姿势☆☆☆讨论积极☆☆☆发言踊跃☆☆☆
听课认真☆☆☆礼貌答话☆☆☆相互帮助☆☆☆纠正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